CN211623036U - 一种可调合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合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3036U
CN211623036U CN201922463124.4U CN201922463124U CN211623036U CN 211623036 U CN211623036 U CN 211623036U CN 201922463124 U CN201922463124 U CN 201922463124U CN 211623036 U CN211623036 U CN 211623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hole
holes
smal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631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肇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aogao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Gaoyao Zhaogao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Gaoyao Zhaogao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Gaoyao Zhaogao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631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3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3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3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合页,包括:左壳体、大支臂、右壳体、小支臂、功能轴,大支臂带动小支臂转动,小支臂的转动能使功能轴储能,功能轴的放能使小支臂复位。不分左右方向安装合页,结构合理美观,使用方便,易于维修更换,能满足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合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五金配件领域,尤其涉及合页。
背景技术
目前,门扇的安装要使用合页,为了美观及安全会使用暗藏合页,市场上的暗藏合页只是起到门扇的铰接功能,如果要实现自动液压缓冲关闭以达到减少噪音及保护人们安全的效果,则需要加装暗藏闭门器,这样极不便利,普通的多功能液压合页安装后合页管体外露而且体积大,会影响门扇整体美观,而且,现有的暗藏合页无法实现将门扇上下、左右、前后进行微调的效果,如果门框与门扇已经有开凿好的安装槽,如果位置不合适,只能重新开凿甚至更换门框或门扇,大大地增加了人工和材料的费用,并且浪费时间,以上的问题都给使用者带来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合页,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门窗上的门扇若需实现自动液压缓冲关闭的效果需要另外加装闭门器的麻烦,以及普通液压合页管体外露的不美观问题,生产制造方便,牢固可靠,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合页来对门扇的上下、前后及左右的空间安装位置进行微调,易于使用者安装使用,节约人力财力与时间,能满足现代社会生活需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合页,包括:左壳体11、大支臂12、右壳体21、小支臂22、功能轴23,大支臂12包含大轴部121及沿垂直于大轴部121轴线方向延伸的弯曲形状的两个大板块122,小支臂22包含小轴部221及沿垂直于小轴部221轴线方向延伸的弯曲形状的小板块222,两个大板块122之间的空隙可容纳小板块222,两个大板块122的中部与小板块222的中部相铰接,左壳体11与两个大板块122的端部能做相对位移地活动连接,大轴部121与右壳体21相铰接,左壳体11与小板块222的端部相铰接,右壳体21的内部设置能储能与放能的功能轴23,功能轴23与小轴部221相铰接,小支臂22的转动能使功能轴23储能,功能轴23的放能使小支臂22复位。
进一步,两个大板块122之间有加强筋。
进一步,两个大板块122的中部与小板块222的中部相铰接的具体方式为:两个大板块122的中部皆有贯穿孔,小板块222的中部有贯穿孔,当两个大板块122之间的空隙容纳小板块222时,用一个中轴1穿过两个大板块122上的贯穿孔与小板块222上的贯穿孔。
进一步,右壳体21包含右外壳211、右支架212,右外壳211设置有容纳右支架212的腔体,右外壳211两头各自有一块水平延伸出去的右安装板2111,右支架212包含一个右底板2121,右底板2121两端各自有一块从右底板2121端部向上延伸的右侧板2122,两块右侧板2122的端部各自有一块水平延伸出去的右凸缘板2123,两块右安装板2111各自靠近腔体的位置有台阶面,两个台阶面皆有右螺纹孔2112,两个台阶面各自用于容纳两块右凸缘板2123,两块右凸缘板2123各自有一个右通孔2124,可用螺丝钉穿过右通孔2124并螺接入右螺纹孔2112,两块右侧板2122互相镜像地从上到下设置右上通孔2125与右下通孔2126;
大轴部121与右壳体21相铰接的具体方式为:大轴部121有贯穿孔,用一个右固定轴20穿过该贯穿孔,右固定轴20的两端各自嵌装在两个右上通孔2125;
右壳体21内部设置能储能与放能的功能轴23的具体方式为:功能轴23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右下通孔2126固定连接,功能轴2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右下通孔2126滚动连接;
进一步,左壳体(11)包含左外壳(111)、左大支架(112),左小支架113,左外壳(111)设置有容纳左大支架(112)的腔体,左外壳(111)的端部各自有一块水平延伸出去的左安装板(1111),左大支架(112)包含一个左底板(1121),左底板(1121)两端各自有一块从左底板(1121)的端部向上延伸的左侧板(1122),两块左侧板(1122)的端部各自有一块水平延伸出去的左凸缘板(1123),两块左安装板(1111)各自靠近腔体的位置有台阶面,两个台阶面皆有左螺纹孔(1112),两个台阶面各自用于容纳左大支架(112)上的两块左凸缘板(1123),两块左凸缘板(1123)各自有一个左通孔(1124),可用螺丝钉穿过左通孔1124并螺接入左螺纹孔1112,左底板1121上有底部螺纹孔1125;
左小支架113嵌装在左大支架112内,左小支架113包含一个左小底板(1131),左小底板(1131)两端各自有一块从左小底板(1131)端部向上延伸的左小侧板(1132),左小底板上有左小通孔1133,可用螺丝钉穿过左小通孔1133并螺接入底部螺纹孔1125,两块左小侧板(1132)互相镜像地设置斜滑槽1134,左小底板的侧面向上延伸出一块凸台1135;
左壳体11与小板块222的端部相铰接的具体方式为:凸台1135有贯穿孔,小板块222的端部有贯穿孔,小板块222的端部有容纳凸台1135的缺口,用一个左固定轴30穿过凸台1135的贯穿孔,左固定轴30的两端嵌装在小板块222的端部中的贯穿孔;
左壳体11与两个大板块122的端部能做相对位移地活动连接的具体方式为:两个大板块122的端部皆有贯穿孔,各用一个滑移轴40与斜滑槽1134进行铰接,滑移轴40的一端装入大板块122的贯穿孔,滑移轴40的另一端装入斜滑槽1134。
进一步,可用螺丝钉穿过左通孔1124并螺接入左螺纹孔1112的具体方式为:两个左通孔1124是长型的向内凹陷的左台阶孔,螺丝钉14用于通过左台阶孔并螺接入左螺纹孔1112,左大支架112以与左外壳111的腔体在长度方向上存在间隙的方式容纳于左外壳111的腔体中;
可用螺丝钉穿过右通孔2124并螺接入右螺纹孔2112的具体方式为:两个右通孔2124是向内凹陷的右台阶孔,右台阶孔嵌装台阶螺丝钉24的头部,台阶螺丝钉24与右台阶孔形成旋向活动连接且轴向同步运动的配合结构,台阶螺丝钉24通过右台阶孔并螺接入右螺纹孔2112。
进一步,可用螺丝钉穿过左通孔1124并螺接入左螺纹孔1112的具体方式为:两个左通孔1124是向内凹陷的左台阶孔,左台阶孔嵌装台阶螺丝钉24的头部,台阶螺丝钉24与左台阶孔形成旋向活动连接且轴向同步运动的配合结构,台阶螺丝钉24通过右台阶孔并螺接入左螺纹孔1112;
可用螺丝钉穿过右通孔2124并螺接入右螺纹孔2112的具体方式为:两个右通孔2124是长型的向内凹陷的右台阶孔,螺丝钉14用于通过右台阶孔并螺接入右螺纹孔2112,右支架212以与右外壳211的腔体在长度方向上存在间隙的方式容纳于右外壳211的腔体中。
进一步,左大支架112以与左外壳111的腔体在长度方向上存在间隙的方式容纳于左外壳111的腔体中,其中一个左凸缘板1123上还开设有内台阶圆孔1126,其中一个台阶面上在左螺纹孔1112旁开设有长形凹槽1113,长形凹槽1113的长度方向与左外壳11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第一偏心轴50的一端嵌装入内台阶圆孔1126,第一偏心轴50的另一端嵌装入长形凹槽1113,第一偏心轴50为上下两个粗细不同的柱体偏心地成型,第一偏心轴50的端面有槽口。
进一步,第一偏心轴50的另一端嵌装入长形凹槽1113的具体方式为:第一偏心轴50的另一端套装一个方块装的滑块501,滑块501嵌入长形凹槽1113。
进一步,左小支架113以与左外壳111的腔体在宽度方向上存在间隙的方式嵌装在左大支架112内,底部螺纹孔1125为两个,左底板1121中部开设有一个大通孔1127,两个底部螺纹孔1125分别位于大通孔1127的两侧,左小通孔1133为两个,两个左小通孔1133的长度方向与左小支架11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左小底板的中部开设有一个长形孔1136,两个左小通孔1133分别位于长形孔1136的两侧,长形孔1136的长度方向与左小支架113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偏心轴60的一端嵌装入大通孔1127,第二偏心轴60的另一端嵌装入长形孔1136,第二偏心轴60为上下两个粗细不同的柱体偏心地成型,第二偏心轴60的端面有槽口。
进一步,功能轴23与小轴部221相铰接的具体方式为:功能轴(23)包含外套管(231),外套管(231)的两端各设置带孔摇臂(232),小轴部221有贯穿孔,用一个驱动轴(70)穿过小轴部221的贯穿孔与带孔摇臂(232)。
进一步,功能轴(23)的结构具体为:外套管(231)整体呈圆管状,外套管(231)的上部管口的内腔固定嵌装有内孔的上封盖(81),上封盖(81)的内孔穿装中心轴(9),中心轴(9)的上端部突显于外套管的上部管口,中心轴(9)的上中部柱身设有凸缘(91),中心轴(9)与上封盖(81)的内壁之间设置滚动轴承(10),凸缘(91)的上端面与上封盖(81)的下端面之间设置多个钢球,外套管(231)中下部内腔嵌装有活塞(82),活塞(82)呈圆筒状,中心轴(9)的下部柱身插入活塞(82)的内孔中,中心轴(9)与活塞(82)形成轴向滑动连接和同步转动的配合结构, 活塞(82)的筒身轴对称地开设有两条螺旋滑槽(821),横轴(92)穿过活塞上的两条螺旋滑槽(821),横轴(92)的两端嵌装在对称地开在外套管(231)上的两个横轴嵌孔(61)中,中心轴(9)位于凸缘91下端面至活塞(82)的筒身上端面之间的柱身套装有压力弹簧(94),外套管(231)的下部管口的内腔固定嵌装呈有内孔的下封盖(83),下封盖(83)的缩径部(831)突显于外套管(231)的下部管口。
进一步,螺旋滑槽(821)包含与中心轴(9)的轴线相倾斜的倾斜段及与中心轴(9)的轴线相垂直的水平段。
进一步,功能轴23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右下通孔2126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是:中心轴9突显于外套管231的上部管口的上端部通过连接套与其中一个右下通孔2126固定连接;
右功能轴2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右下通孔2126滚动连接的具体方式是:下封盖83的缩径部831通过滚动轴承与另一个右下通孔滚动连接。
进一步,功能轴23还包含液压缓冲机构。
进一步,液压缓冲机构的具体结构为:活塞82的筒底设置有单向阀822,上封盖81的外壁与外套管23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2,上封盖81的内孔壁与中心轴9的柱身外部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圈63,横轴92的柱身套装呈圆管状的滑套84,外套管231的外管身有套装环状的密封套64,密封套64覆盖住两个横轴嵌孔61,在密封套64与外套管231之间设置有上密封圈65与下密封圈66,上密封圈65位于横轴92的上方,下密封圈66位于横轴92的下方,下封盖83的外壁与外套管的内壁两者间设置第三密封圈67,下封盖的内孔螺装呈柱状的调速油针85,调速油针85的上段柱身伸入活塞82的筒底的内孔,调速油针85的下段柱身外部与下封盖83的内孔壁间设置第四密封圈68,活塞82的筒身外壁下方与外套管231的内壁之间设置第五密封圈69,单向阀822的下端面至下封盖83的内端面之间的空间为受压油腔600,单向阀822的上端面至上封盖81的内端面之间的空间为储油腔601。
使用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左、右壳体用两块互相卡合的大小支臂连接,左右壳体可围绕大小支臂中部嵌装的中轴相对运动,左、右壳体呈盒状,壳体内腔嵌装整体呈中间下沉、两边带凸缘板的支架,用螺丝钉之类将两者连接,大支臂一端与右壳体铰接,另一端与左壳体可相对位移地活动连接,小支臂的一端与左壳体铰接,另一端通过驱动轴与右壳体内的功能轴的带孔摇臂铰接,另外,通过两个偏心轴及一个台阶螺丝钉与其它部件的配合,能够只需用工具拧动这些配件就可以实现门扇在三维方向上的调整,使到安装合页时快捷方便,并且使到门扇有自动关闭的功能,以及有液压缓冲控制其关闭的速度,有效减小门扇与门框碰撞声,消除因冲击关门而造成门扇及配套使用的电子锁具损坏和夹手伤人的安全隐患,牢固可靠易于更换维修,能满足现代社会生活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左小支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合页闭合状态的侧面示意图;
图4、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合页打开中间过程状态的侧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合页全部打开状态的侧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合页闭合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合页打开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右功能轴的示意图;
图10、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压力弹簧压缩及放能两个状态的示意图;
图12、图13、图14、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偏心轴一端不带滑块时,偏心轴运动带动其所在板块运动的示意图;
图16、图17、图18、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中偏心轴一端带滑块时,偏心轴运动带动其所在板块运动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中三维调整部件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20进行阅读。
实施例一:
参考图1至图8所示,
提供一种可调合页,包括:左壳体11、大支臂12、右壳体21、小支臂22、功能轴23,大支臂12包含大轴部121及沿垂直于大轴部121轴线方向延伸的弯曲形状的两个大板块122,小支臂22包含小轴部221及沿垂直于小轴部221轴线方向延伸的弯曲形状的小板块222,两个大板块122之间的空隙可容纳小板块222,两个大板块122的中部与小板块222的中部相铰接,左壳体11与两个大板块122的端部能做相对位移地活动连接,大轴部121与右壳体21相铰接,左壳体11与小板块222的端部相铰接,右壳体21的内部设置能储能与放能的功能轴23,功能轴23与小轴部221相铰接,小支臂22的转动能使功能轴23储能,功能轴23的放能使小支臂22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尤其可以参考图3至图6,大支臂的一个端部与左壳体以可做相对位移的方式联动,大支臂的另一端部与右壳体铰接,小支臂的一端部与右壳体内的功能轴铰接在一起,小支臂的另一个端部即与左壳体铰接在一起,而大、小支臂的中间又被铰接在一起,由于功能轴具有储能与放能的功能,使得功能轴与支臂之间互相控制,从而控制合页的运动。使到门扇有自动关闭的功能,牢固可靠易于更换维修,能满足现代社会生活需要。
进一步,两个大板块122之间有加强筋。由于两个大板块之间相隔有些距离,它们之间增加一个加强筋能增加大支臂对外力的应受水平,不易变形。
进一步,两个大板块122的中部与小板块222的中部相铰接的具体方式为:两个大板块122的中部皆有贯穿孔,小板块222的中部有贯穿孔,当两个大板块122之间的空隙容纳小板块222时,用一个中轴1穿过两个大板块122上的贯穿孔与小板块222上的贯穿孔。
这种用中轴穿过贯穿孔的方式,连接强度更好,生产更便利,当然不用贯穿的方式,只是几个板块皆开不贯穿的槽,通过一个轴来伸入两个槽中,也能进行连接,达到使用的效果。在本发明中的部件之间的铰接方式可以用这种方式互代。
进一步,右壳体21包含右外壳211、右支架212,右外壳211设置有容纳右支架212的腔体,右外壳211两头各自有一块水平延伸出去的右安装板2111,右支架212包含一个右底板2121,右底板2121两端各自有一块从右底板2121端部向上延伸的右侧板2122,两块右侧板2122的端部各自有一块水平延伸出去的右凸缘板2123,两块右安装板2111各自靠近腔体的位置有台阶面,两个台阶面皆有右螺纹孔2112,两个台阶面各自用于容纳两块右凸缘板2123,两块右凸缘板2123各自有一个右通孔2124,可用螺丝钉穿过右通孔2124并螺接入右螺纹孔2112,两块右侧板2122互相镜像地从上到下设置右上通孔2125与右下通孔2126;
这种在外壳内的腔体安装支架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将零部件隐藏在外壳中,外观上简洁美观,安装亦更方便,亦便于对零部件进行保护。
大轴部121与右壳体21相铰接的具体方式为:大轴部121有贯穿孔,用一个右固定轴20穿过该贯穿孔,右固定轴20的两端各自嵌装在两个右上通孔2125;
右壳体21内部设置能储能与放能的功能轴23的具体方式为:功能轴23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右下通孔2126固定连接,功能轴2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右下通孔2126滚动连接。
功能轴的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壳体活动连接,这样使得功能轴的放能能有效地将动能传递到其它部件上,并且,其它部件的运动也能致使功能轴进行储能。
进一步,左壳体(11)包含左外壳(111)、左大支架(112),左小支架113,左外壳(111)设置有容纳左大支架(112)的腔体,左外壳(111)的端部各自有一块水平延伸出去的左安装板(1111),左大支架(112)包含一个左底板(1121),左底板(1121)两端各自有一块从左底板(1121)的端部向上延伸的左侧板(1122),两块左侧板(1122)的端部各自有一块水平延伸出去的左凸缘板(1123),两块左安装板(1111)各自靠近腔体的位置有台阶面,两个台阶面皆有左螺纹孔(1112),两个台阶面各自用于容纳左大支架(112)上的两块左凸缘板(1123),两块左凸缘板(1123)各自有一个左通孔(1124),可用螺丝钉穿过左通孔1124并螺接入左螺纹孔1112,左底板1121上有底部螺纹孔1125;
左小支架113嵌装在左大支架112内,左小支架113包含一个左小底板(1131),左小底板(1131)两端各自有一块从左小底板(1131)端部向上延伸的左小侧板(1132),左小底板上有左小通孔1133,可用螺丝钉穿过左小通孔1133并螺接入底部螺纹孔1125,两块左小侧板(1132)互相镜像地设置斜滑槽1134,左小底板的侧面向上延伸出一块凸台1135;
这种在外壳内的腔体安装支架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将零部件隐藏在外壳中,外观上简洁美观,安装亦更方便,亦便于对零部件进行保护。
左壳体11与小板块222的端部相铰接的具体方式为:凸台1135有贯穿孔,小板块222的端部有贯穿孔,小板块222的端部有容纳凸台1135的缺口,用一个左固定轴30穿过凸台1135的贯穿孔,左固定轴30的两端嵌装在小板块222的端部中的贯穿孔;
左壳体11与两个大板块122的端部能做相对位移地活动连接的具体方式为:两个大板块122的端部皆有贯穿孔,各用一个滑移轴40与斜滑槽1134进行铰接,滑移轴40的一端装入大板块122的贯穿孔,滑移轴40的另一端装入斜滑槽1134。
由于斜滑槽与左小底板形成一定的角度,在开关门扇时,大支臂的端部在斜滑槽中滑动,因此与左壳体形成相对位移,使得门扇能打开与门框呈现较小的角度,见图3至图6。
进一步,结合图20所示,可用螺丝钉穿过左通孔1124并螺接入左螺纹孔1112的具体方式为:两个左通孔1124是长型的向内凹陷的左台阶孔,螺丝钉14用于通过左台阶孔并螺接入左螺纹孔1112,左大支架112以与左外壳111的腔体在长度方向上存在间隙的方式容纳于左外壳111的腔体中;
可用螺丝钉穿过右通孔2124并螺接入右螺纹孔2112的具体方式为:两个右通孔2124是向内凹陷的右台阶孔,右台阶孔嵌装台阶螺丝钉24的头部,台阶螺丝钉24与右台阶孔形成旋向活动连接且轴向同步运动的配合结构,台阶螺丝钉24通过右台阶孔并螺接入右螺纹孔2112。
进一步,可用螺丝钉穿过左通孔1124并螺接入左螺纹孔1112的具体方式为:两个左通孔1124是向内凹陷的左台阶孔,左台阶孔嵌装台阶螺丝钉24的头部,台阶螺丝钉24与左台阶孔形成旋向活动连接且轴向同步运动的配合结构,台阶螺丝钉24通过右台阶孔并螺接入左螺纹孔1112;
可用螺丝钉穿过右通孔2124并螺接入右螺纹孔2112的具体方式为:两个右通孔2124是长型的向内凹陷的右台阶孔,螺丝钉14用于通过右台阶孔并螺接入右螺纹孔2112,右支架212以与右外壳211的腔体在长度方向上存在间隙的方式容纳于右外壳211的腔体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左安装板与右安装板可以通过螺丝与门框或门扇进行固定连接。合页的上下,左右可调功能可以镜像设置,也就说可在左壳体设置左右移动功能,右壳体设置上下移动功能,或者在右壳体设置左右移动功能,左壳体设置上下移动功能。总的用来,就是在一边的壳体上设置上下移动功能,另一边的壳体设置左右移动的功能。如前所述,比如,由于左台阶孔是长型的向内凹陷的孔洞,且由于左大支架以与左外壳的腔体在长度方向上存在间隙的方式容纳于左外壳的腔体中,那么意味着左大支架可以在左外壳的腔体中在长度方向上移动,并且螺丝钉仍能螺装入左螺纹孔中,左台阶孔向内凹陷意味着螺丝钉头部可以下沉入左台阶孔中,不用显露出来,一方面美观,另一方面,不会因为螺丝钉头部的伸出而影响了两边壳体的关闭顺畅度及两边壳体闭合后的间距。松解螺丝钉就可移动左大支架相对左外壳的相对位置,当左外壳在长度方向上比右外壳要高时,也就意味着与左外壳相连的门扇在垂直方向上升高,而左大支架可以向下移动,与右支架保持不变的相对位置,右支架所在的右外壳连接的门框也不用另外再开槽安装活页了,从而实现门扇上、下调整,改变门扇与门框的上下门缝大小。
门扇左右调整的功能实现的展示是:由于台阶螺丝钉是与右台阶孔形成了旋向活动连接且轴向同步运动的配合结构,因此通过转动台阶螺丝钉调节杆部的拧入深度就可改变右支架嵌入右外壳内腔的深浅,使到左外壳与右外壳的板面相对距离可变,而实现门扇左、右调整,改变门扇与门框的左、右门缝大小。
以上实现门扇上、下调整以改变门扇与门框的上下门缝大小以及实现门扇左、右调整以改变门扇与门框的左、右门缝大小的优点在于,用户不用再为这样的调整在门扇或门框上另外开槽以及另外支出相关的服务费用,自己或第一次安装时就能实现这样的调整。
实施例二:
同样参考图1至图8所示,尤其参考图12至图15所示,
进一步,左大支架112以与左外壳111的腔体在长度方向上存在间隙的方式容纳于左外壳111的腔体中,其中一个左凸缘板1123上还开设有内台阶圆孔1126,其中一个台阶面上在左螺纹孔1112旁开设有长形凹槽1113,长形凹槽1113的长度方向与左外壳11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第一偏心轴50的一端嵌装入内台阶圆孔1126,第一偏心轴50的另一端嵌装入长形凹槽1113,第一偏心轴50为上下两个粗细不同的柱体偏心地成型,第一偏心轴50的端面有槽口。
结合图12至15以及图20所示,内台阶圆孔让偏心轴较粗的一端嵌装入内,其粗的一端的端面有槽口,且因为它是内台阶状的,圆孔的端面孔径小,内孔孔径大,偏心轴不会从圆孔中脱离出来,当用工具通过内台阶圆孔上的小孔插入偏心轴上的槽口时,可以转动该偏心轴,那么,由于左大支架是被放置在左外壳的腔体中,左大支架与左外壳在左外壳的宽度方向上没有太多间隙,因此,转动该偏心轴的粗的一头时时,最终呈现的是带动偏心轴插入长形凹槽的细的柱体转动,细的柱体的转动就能带动长形凹槽所在的左大支架在左外壳腔体的长度方向上运动。从而,当左外壳在长度方向上比右外壳要高时,也就意味着与左外壳相连的门扇在垂直方向上升高,而左大支架可以向下移动,与右支架保持不变的相对位置,右支架所在的右外壳连接的门框也不用另外再开槽安装活页了,从而实现门扇上、下调整,改变门扇与门框的上下门缝大小。
进一步,参考图16至图19以及图10所示,第一偏心轴50的另一端嵌装入长形凹槽1113的具体方式为:第一偏心轴50的另一端套装一个方块装的滑块501,滑块501嵌入长形凹槽1113。在偏心轴细的一端套装滑块的作用是防止因为偏心轴的一端与长形凹槽过多的点接触,点接触易产生部件磨损,而滑块使它们之间的接触成为面接触,面接触不易磨损部件。
实施例三:
参考图12至15以及图20所示,
左小支架113以与左外壳111的腔体在宽度方向上存在间隙的方式嵌装在左大支架112内,底部螺纹孔1125为两个,左底板1121中部开设有一个大通孔1127,两个底部螺纹孔1125分别位于大通孔1127的两侧,左小通孔1133为两个,两个左小通孔1133的长度方向与左小支架11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左小底板的中部开设有一个长形孔1136,两个左小通孔1133分别位于长形孔1136的两侧,长形孔1136的长度方向与左小支架113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偏心轴60的一端嵌装入大通孔1127,第二偏心轴60的另一端嵌装入长形孔1136,第二偏心轴60为上下两个粗细不同的柱体偏心地成型,第二偏心轴60的端面有槽口。
与前述实施例的原理相同,当用工具插入偏心轴上的槽口时,可以转动该偏心轴,那么,左小支架113以与左外壳111的腔体在宽度方向上存在间隙的方式嵌装在左大支架112内,因此,转动该偏心轴的细的一头时时,由于左大支架在宽度方向上几乎被左外壳的腔体卡死,最终呈现的是带动长形孔所在的左小支架在左外壳腔体的宽度方向上运动。从而,当左外壳在宽度方向上与右外壳错开时,也就意味着与左外壳相连的门扇在前后方向上的调整,而左大支架可以向前后移动,与右支架保持不变的相对位置,右支架所在的右外壳连接的门框也不用另外再开槽安装活页了,从而实现门扇前后调整,改变门扇与门框的前后相对位置。
以上实现门扇上、下调整以改变门扇与门框的上下门缝大小以及实现门扇前后调整以改变门扇与门框的前后相对位置大小的优点在于,用户不用再为这样的调整在门扇或门框上另外开槽以及另外支出相关的服务费用,自己或第一次安装时就能实现这样的调整。
实施例四:
参考图1至图20所示,
进一步,功能轴23与小轴部221相铰接的具体方式为:功能轴(23)包含外套管(231),外套管(231)的两端各设置带孔摇臂(232),小轴部221有贯穿孔,用一个驱动轴(70)穿过小轴部221的贯穿孔与带孔摇臂(232)。
进一步,功能轴(23)的结构具体为:外套管(231)整体呈圆管状,外套管(231)的上部管口的内腔固定嵌装有内孔的上封盖(81),上封盖(81)的内孔穿装中心轴(9),中心轴(9)的上端部突显于外套管的上部管口,中心轴(9)的上中部柱身设有凸缘(91),中心轴(9)与上封盖(81)的内壁之间设置滚动轴承(10),凸缘(91)的上端面与上封盖(81)的下端面之间设置多个钢球,外套管(231)中下部内腔嵌装有活塞(82),活塞(82)呈圆筒状,中心轴(9)的下部柱身插入活塞(82)的内孔中,中心轴(9)与活塞(82)形成轴向滑动连接和同步转动的配合结构, 活塞(82)的筒身轴对称地开设有两条螺旋滑槽(821),横轴(92)穿过活塞上的两条螺旋滑槽(821),横轴(92)的两端嵌装在对称地开在外套管(231)上的两个横轴嵌孔(61)中,中心轴(9)位于凸缘91下端面至活塞(82)的筒身上端面之间的柱身套装有压力弹簧(94),外套管(231)的下部管口的内腔固定嵌装呈有内孔的下封盖(83),下封盖(83)的缩径部(831)突显于外套管(231)的下部管口。
进一步,螺旋滑槽(821)包含与中心轴(9)的轴线相倾斜的倾斜段及与中心轴(9)的轴线相垂直的水平段。
进一步,功能轴23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右下通孔2126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是:中心轴9突显于外套管231的上部管口的上端部通过连接套与其中一个右下通孔2126固定连接;
右功能轴2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右下通孔2126滚动连接的具体方式是:下封盖83的缩径部831通过滚动轴承与另一个右下通孔滚动连接。
进一步,功能轴23还包含液压缓冲机构。
进一步,液压缓冲机构的具体结构为:活塞82的筒底设置有单向阀822,上封盖81的外壁与外套管23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2,上封盖81的内孔壁与中心轴9的柱身外部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圈63,横轴92的柱身套装呈圆管状的滑套84,外套管231的外管身有套装环状的密封套64,密封套64覆盖住两个横轴嵌孔61,在密封套64与外套管231之间设置有上密封圈65与下密封圈66,上密封圈65位于横轴92的上方,下密封圈66位于横轴92的下方,下封盖83的外壁与外套管的内壁两者间设置第三密封圈67,下封盖的内孔螺装呈柱状的调速油针85,调速油针85的上段柱身伸入活塞82的筒底的内孔,调速油针85的下段柱身外部与下封盖83的内孔壁间设置第四密封圈68,活塞82的筒身外壁下方与外套管231的内壁之间设置第五密封圈69,单向阀822的下端面至下封盖83的内端面之间的空间为受压油腔600,单向阀822的上端面至上封盖81的内端面之间的空间为储油腔601。
该可调合页一边外壳嵌装在门框另一边嵌装在门扇,在门扇关闭的状态下,合页内部截面如图3和图7所示;左右壳体相对,小支臂嵌装驱动轴的端部处于靠近右支架的底部,所连接的功能轴属于放能状态,内部的活塞处于靠近下封盖的位置,当用户打开门扇时如图4至图6、图8所示,左右壳体沿中轴相对分离,被中轴所铰接的大、小支臂中,大支臂的一端套装在右支架的右固定轴上,位置不变只是绕其转动,另一端向外拉出,此时,大支臂通过中轴带动小支臂向外拉出,小支臂通过驱动轴连动带孔揺臂,使到带孔摇臂及功能轴外套管沿功能轴的轴线向外转动,两端头部嵌装在功能轴外套管的横轴亦跟随转动,横轴在活塞的倾斜段滑移使到活塞作轴向上移动,活塞的轴向上移动压缩压力弹簧作储能,单向阀的阀体离开活塞筒底,单向阀形成通路,使到功能轴内的液压油从储油腔通过单向阀流向受压油腔,当打开门的外力彻离后,压力弹簧释放压力推动活塞前进,在活塞螺旋滑槽的倾斜段的作用下使到横轴转动,带动功能轴的外套管及带孔摇臂复位转动,带孔摇臂透过驱动轴拉动支臂往内复位,实现自动关闭,活塞复位向下运动时,由于单向阀的阀体与活塞贴合形成密封,使得受压油腔的液压油通过调速油针与活塞筒底的过油孔两者间间隙流向储油腔,通过调节调速油针的插入量改变调速油针与活塞过油孔的间隙大小,就可控制液压油从受压油腔流向储油腔的流量,控制活塞的下行速度实现可调缓冲关闭。
当横轴滑移到活塞的螺旋滑槽的水平段时,活塞不作轴向运动压力弹簧释放的压力亦不能驱动横轴,所以合页在此情形下可以停留,在水平段开设卡口与横轴卡合,合页亦相应在此角度产生门吸功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调合页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可调合页,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壳体(11)、大支臂(12)、右壳体(21)、小支臂(22)、功能轴(23),所述大支臂(12)包含大轴部(121)及沿垂直于所述大轴部(121)轴线方向延伸的弯曲形状的两个大板块(122),所述小支臂(22)包含小轴部(221)及沿垂直于所述小轴部(221)轴线方向延伸的弯曲形状的小板块(222),两个所述大板块(122)之间的空隙可容纳所述小板块(222),两个所述大板块(122)的中部与所述小板块(222)的中部相铰接,所述左壳体(11)与两个所述大板块(122)的端部能做相对位移地活动连接,所述大轴部(121)与所述右壳体(21)相铰接,所述左壳体(11)与所述小板块(222)的端部相铰接,所述右壳体(21)的内部设置能储能与放能的功能轴(23),所述功能轴(23)与所述小轴部(221)相铰接,所述小支臂(22)的转动能使所述功能轴(23)储能,所述功能轴(23)的放能使所述小支臂(22)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合页,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大板块(122)之间有加强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合页,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大板块(122)的中部与所述小板块(222)的中部相铰接的具体方式为:两个所述大板块(122)的中部皆有贯穿孔,所述小板块(222)的中部有贯穿孔,当两个所述大板块(122)之间的空隙容纳所述小板块(222)时,用一个中轴(1)穿过两个所述大板块(122)上的贯穿孔与所述小板块(222)上的贯穿孔。
4.如权利要求1、2、3任一所述的一种可调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壳体(21)包含右外壳(211)、右支架(212),所述右外壳(211)设置有容纳所述右支架(212)的腔体,所述右外壳(211)两头各自有一块水平延伸出去的右安装板(2111),所述右支架(212)包含一个右底板(2121),所述右底板(2121)两端各自有一块从所述右底板(2121)端部向上延伸的右侧板(2122),两块所述右侧板(2122)的端部各自有一块水平延伸出去的右凸缘板(2123),两块所述右安装板(2111)各自靠近所述腔体的位置有台阶面,两个所述台阶面皆有右螺纹孔(2112),两个所述台阶面各自用于容纳两块所述右凸缘板(2123),两块所述右凸缘板(2123)各自有一个右通孔(2124),可用螺丝钉穿过所述右通孔(2124)并螺接入所述右螺纹孔(2112),两块所述右侧板(2122)互相镜像地从上到下设置右上通孔(2125)与右下通孔(2126);
所述大轴部(121)与所述右壳体(21)相铰接的具体方式为:所述大轴部(121)有贯穿孔,用一个右固定轴(20)穿过该贯穿孔,所述右固定轴(20)的两端各自嵌装在两个所述右上通孔(2125);
所述右壳体(21)内部设置能储能与放能的功能轴(23)的具体方式为:所述功能轴(23)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右下通孔(2126)固定连接,所述功能轴(2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右下通孔(2126)滚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11)包含左外壳(111)、左大支架(112),左小支架(113),所述左外壳(111)设置有容纳所述左大支架(112)的腔体,所述左外壳(111)的端部各自有一块水平延伸出去的左安装板(1111),所述左大支架(112)包含一个左底板(1121),所述左底板(1121)两端各自有一块从所述左底板(1121)的端部向上延伸的左侧板(1122),两块所述左侧板(1122)的端部各自有一块水平延伸出去的左凸缘板(1123),两块所述左安装板(1111)各自靠近所述腔体的位置有台阶面,两个所述台阶面皆有左螺纹孔(1112),两个所述台阶面各自用于容纳所述左大支架(112)上的两块所述左凸缘板(1123),两块所述左凸缘板(1123)各自有一个左通孔(1124),可用螺丝钉穿过所述左通孔(1124)并螺接入所述左螺纹孔(1112),所述左底板(1121)上有底部螺纹孔(1125);
所述左小支架(113)嵌装在所述左大支架(112)内,所述左小支架(113)包含一个左小底板(1131),所述左小底板(1131)两端各自有一块从所述左小底板(1131)端部向上延伸的左小侧板(1132),所述左小底板上有左小通孔(1133),可用螺丝钉穿过所述左小通孔(1133)并螺接入所述底部螺纹孔(1125),两块所述左小侧板(1132)互相镜像地设置斜滑槽(1134),所述左小底板的侧面向上延伸出一块凸台(1135);
所述左壳体(11)与所述小板块(222)的端部相铰接的具体方式为:所述凸台(1135)有贯穿孔,所述小板块(222)的端部有贯穿孔,所述小板块(222)的端部有容纳所述凸台(1135)的缺口,用一个左固定轴(30)穿过所述凸台(1135)的贯穿孔,所述左固定轴(30)的两端嵌装在所述小板块(222)的端部中的贯穿孔;
所述左壳体(11)与两个所述大板块(122)的端部能做相对位移地活动连接的具体方式为:两个所述大板块(122)的端部皆有贯穿孔,各用一个滑移轴(40)与所述斜滑槽(1134)进行铰接,所述滑移轴(40)的一端装入所述大板块(122)的贯穿孔,所述滑移轴(40)的另一端装入所述斜滑槽(113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合页,其特征在于,可用螺丝钉穿过所述左通孔(1124)并螺接入所述左螺纹孔(1112)的具体方式为:两个所述左通孔(1124)是长型的向内凹陷的左台阶孔,螺丝钉(14)用于通过所述左台阶孔并螺接入所述左螺纹孔(1112),所述左大支架(112)以与所述左外壳(111)的腔体在长度方向上存在间隙的方式容纳于所述左外壳(111)的腔体中;
可用螺丝钉穿过所述右通孔(2124)并螺接入所述右螺纹孔(2112)的具体方式为:两个所述右通孔(2124)是向内凹陷的右台阶孔,所述右台阶孔嵌装台阶螺丝钉(24)的头部,所述台阶螺丝钉(24)与所述右台阶孔形成旋向活动连接且轴向同步运动的配合结构,所述台阶螺丝钉(24)通过所述右台阶孔并螺接入所述右螺纹孔(211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合页,其特征在于,可用螺丝钉穿过所述左通孔(1124)并螺接入所述左螺纹孔(1112)的具体方式为:两个所述左通孔(1124)是向内凹陷的左台阶孔,所述左台阶孔嵌装台阶螺丝钉(24)的头部,所述台阶螺丝钉(24)与所述左台阶孔形成旋向活动连接且轴向同步运动的配合结构,所述台阶螺丝钉(24)通过所述右台阶孔并螺接入所述左螺纹孔(1112);
可用螺丝钉穿过所述右通孔(2124)并螺接入所述右螺纹孔(2112)的具体方式为:两个所述右通孔(2124)是长型的向内凹陷的右台阶孔,螺丝钉(14)用于通过所述右台阶孔并螺接入所述右螺纹孔(2112),右支架(212)以与所述右外壳(211)的腔体在长度方向上存在间隙的方式容纳于所述右外壳(211)的腔体中。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大支架(112)以与所述左外壳(111)的腔体在长度方向上存在间隙的方式容纳于所述左外壳(111)的腔体中,其中一个所述左凸缘板(1123)上还开设有内台阶圆孔(1126),其中一个所述台阶面上在所述左螺纹孔(1112)旁开设有长形凹槽(1113),所述长形凹槽(111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左外壳(11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第一偏心轴(50)的一端嵌装入所述内台阶圆孔(1126),所述第一偏心轴(50)的另一端嵌装入所述长形凹槽(1113),所述第一偏心轴(50)为上下两个粗细不同的柱体偏心地成型,所述第一偏心轴(50)的端面有槽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调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轴(50)的另一端嵌装入所述长形凹槽(1113)的具体方式为:所述第一偏心轴(50)的另一端套装一个方块装的滑块(501),所述滑块(501)嵌入所述长形凹槽(1113)。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小支架(113)以与所述左外壳(111)的腔体在宽度方向上存在间隙的方式嵌装在所述左大支架(112)内,所述底部螺纹孔(1125)为两个,所述左底板(1121)中部开设有一个大通孔(1127),两个所述底部螺纹孔(1125)分别位于所述大通孔(1127)的两侧,所述左小通孔(1133)为两个,两个所述左小通孔(113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左小支架(11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左小底板的中部开设有一个长形孔(1136),两个所述左小通孔(1133)分别位于所述长形孔(1136)的两侧,所述长形孔(1136)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左小支架(113)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偏心轴(60)的一端嵌装入所述大通孔(1127),所述第二偏心轴(60)的另一端嵌装入所述长形孔(1136),所述第二偏心轴(60)为上下两个粗细不同的柱体偏心地成型,所述第二偏心轴(60)的端面有槽口。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轴(23)与所述小轴部(221)相铰接的具体方式为:所述功能轴(23)包含外套管(231),所述外套管(231)的两端各设置带孔摇臂(232),所述小轴部(221)有贯穿孔,用一个驱动轴(70)穿过所述小轴部(221)的贯穿孔与所述带孔摇臂(232)。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可调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轴(23)的结构具体为:所述外套管(231)整体呈圆管状,所述外套管(231)的上部管口的内腔固定嵌装有内孔的上封盖(81),所述上封盖(81)的内孔穿装中心轴(9),所述中心轴(9)的上端部突显于所述外套管的上部管口,所述中心轴(9)的上中部柱身设有凸缘(91),所述中心轴(9)与所述上封盖(81)的内壁之间设置滚动轴承(10),所述凸缘(91)的上端面与所述上封盖(81)的下端面之间设置多个钢球,所述外套管(231)中下部内腔嵌装有活塞(82),所述活塞(82)呈圆筒状,所述中心轴(9)的下部柱身插入所述活塞(82)的内孔中,所述中心轴(9)与所述活塞(82)形成轴向滑动连接和同步转动的配合结构, 所述活塞(82)的筒身轴对称地开设有两条螺旋滑槽(821),横轴(92)穿过所述活塞上的两条螺旋滑槽(821),所述横轴(92)的两端嵌装在对称地开在所述外套管(231)上的两个横轴嵌孔(61)中,所述中心轴(9)位于所述凸缘(91)下端面至所述活塞(82)的筒身上端面之间的柱身套装有压力弹簧(94),所述外套管(231)的下部管口的内腔固定嵌装呈有内孔的下封盖(83),所述下封盖(83)的缩径部(831)突显于所述外套管(231)的下部管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可调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滑槽(821)包含与所述中心轴(9)的轴线相倾斜的倾斜段及与所述中心轴(9)的轴线相垂直的水平段。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可调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轴(23)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右下通孔(2126)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是:所述中心轴(9)突显于所述外套管(231)的上部管口的上端部通过连接套与其中一个所述右下通孔(2126)固定连接;
所述右功能轴(2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右下通孔(2126)滚动连接的具体方式是:所述下封盖(83)的所述缩径部(831)通过滚动轴承与另一个所述右下通孔滚动连接。
15.如权利要求5至14任一所述的一种可调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轴(23)还包含液压缓冲机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可调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缓冲机构的具体结构为:所述活塞(82)的筒底设置有单向阀(822),所述上封盖(81)的外壁与所述外套管(23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2),所述上封盖(81)的内孔壁与中心轴(9)的柱身外部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圈(63),所述横轴(92)的柱身套装呈圆管状的滑套(84),所述外套管(231)的外管身有套装环状的密封套(64),所述密封套(64)覆盖住两个所述横轴嵌孔(61),在所述密封套(64)与所述外套管(231)之间设置有上密封圈(65)与下密封圈(66),所述上密封圈(65)位于所述横轴(92)的上方,所述下密封圈(66)位于所述横轴(92)的下方,所述下封盖(83)的外壁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两者间设置第三密封圈(67),所述下封盖的内孔螺装呈柱状的调速油针(85),所述调速油针(85)的上段柱身伸入所述活塞(82)的筒底的内孔,所述调速油针(85)的下段柱身外部与所述下封盖(83)的内孔壁间设置第四密封圈(68),所述活塞(82)的筒身外壁下方与所述外套管(231)的内壁之间设置第五密封圈(69),所述单向阀(822)的下端面至所述下封盖(83)的内端面之间的空间为受压油腔(600),所述单向阀(822)的上端面至所述上封盖(81)的内端面之间的空间为储油腔(601)。
CN201922463124.4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可调合页 Active CN211623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3124.4U CN211623036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可调合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3124.4U CN211623036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可调合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3036U true CN211623036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4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63124.4U Active CN211623036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可调合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303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8260U1 (ru) * 2021-05-17 2021-12-10 Борис Леонидович Киселев Петля для навешивания подвижной рамы
WO2022040958A1 (zh) * 2020-08-26 2022-03-03 肇庆市高要区兆高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合页
CN115680406A (zh) * 2022-11-04 2023-02-03 广州珠江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超厚重型门门铰链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40958A1 (zh) * 2020-08-26 2022-03-03 肇庆市高要区兆高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合页
RU208260U1 (ru) * 2021-05-17 2021-12-10 Борис Леонидович Киселев Петля для навешивания подвижной рамы
CN115680406A (zh) * 2022-11-04 2023-02-03 广州珠江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超厚重型门门铰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23036U (zh) 一种可调合页
TW392032B (en) Hinge type automatic door closer
US7007341B2 (en) Door closer
CN211623031U (zh) 一种暗藏合页
US11603693B2 (en) Furniture hinge for upward-opening cabinet doors
KR100456786B1 (ko) 자동닫힘 도어용 힌지에 있어서 유압제어구조
KR101113082B1 (ko) 도어클로져용 댐퍼
KR100483362B1 (ko) 현관도어용 유압경첩
EP2872717A1 (en) Hinge for rotatably moving a door, in particular a reinforced door
CN213742839U (zh) 一种液压缓冲合页
KR100813876B1 (ko) 스프링 복원력과 유압 완충력을 갖는 내장형 도어 힌지
KR20040095594A (ko) 자동닫힘 도어용 힌지
KR101253721B1 (ko) 다기능 도어 닫음 장치
KR100509725B1 (ko) 다용도 힌지장치가 설치된 도어 연결구조
TWM625783U (zh) 一種可調合頁
KR20040025290A (ko) 유압식 경첩
KR200368537Y1 (ko) 연결아암을 이용한 내장형 도어 개폐 완충장치
KR200209589Y1 (ko) 수직형 도어 클로져
JP3239525U (ja) 調整可能な蝶番
CN221073866U (zh) 一种隐藏式合页
CN212406435U (zh) 一种双向致动的液压闭合器
CN214170286U (zh) 一种合页的缓冲调节机构
KR100511563B1 (ko) 도어 경첩의 저속 개폐장치
KR100400157B1 (ko) 도어 완충장치
KR100456787B1 (ko) 개량된 피스톤구동구조를 갖는 자동닫힘 도어용 힌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6105 Jinhu Road, Jinli Town, Gaoyao District, Zhaoq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ne of the plants in zhaogao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zhaogao Me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6100 No.2 factory building of jinlixin Central District, Gaoyao District, Zhaoq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1 Factory Building of Wu Zhaojian)

Patentee before: ZHAOQING GAOYAO ZHAOGAO MET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