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2995U - 一种储能锁定机构及锁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锁定机构及锁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2995U
CN211622995U CN202020222011.5U CN202020222011U CN211622995U CN 211622995 U CN211622995 U CN 211622995U CN 202020222011 U CN202020222011 U CN 202020222011U CN 211622995 U CN211622995 U CN 211622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piece
pin
elastic
lock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220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保福
李启平
杨绍华
许海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Youte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Youte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Youte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220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29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2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29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锁定机构及锁芯,涉及机械锁领域。储能锁定机构包括基体、锁销、锁定件、第一弹性件、驱动机构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用于驱动锁定件移动,以将锁销锁定。驱动机构连接于基体。驱动机构用于通过第二弹性件驱动锁定件移动,以将锁销释放。当锁定件将锁销释放时,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弹性件将带动锁定件向远离锁销的方向移动,同时使得第一弹性件积蓄弹性力,当需要锁定件将锁销锁定时,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弹性件将锁定件释放,此时锁定件能够在第一弹性件积蓄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会向靠近锁销的方向移动最终将锁销锁定,当锁销和锁止件受到外力作用卡死的情况下,不会出现驱动机构堵转或不能工作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锁定机构及锁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锁定机构及锁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目前电子锁芯锁定机构大多不具有储能功能,这样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当锁销卡死时解锁电机堵转,锁销恢复自由状态时锁定机构仍然处于闭锁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锁定机构及锁芯,以改善现有锁芯锁定机构的锁定件被卡死时电机堵转、锁定件恢复自由时锁定机构仍然处于闭锁状态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锁定机构,包括基体、锁销、锁定件、第一弹性件、驱动机构和第二弹性件。锁销可移动设于基体。锁定件可移动地设于基体。第一弹性件连接于基体与锁定件之间,第一弹性件用于驱动锁定件移动,以将锁销锁定。驱动机构连接于基体。第二弹性件连接于锁定件与驱动机构之间,驱动机构用于通过第二弹性件驱动锁定件移动,以将锁销释放。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锁定件将锁销释放时,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弹性件将带动锁定件向远离锁销的方向移动,同时使得第一弹性件积蓄弹性力,当需要锁定件将锁销锁定时,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弹性件将锁定件释放,此时锁定件能够在第一弹性件积蓄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会向靠近锁销的方向移动最终将锁销锁定,当锁销和锁止件受到外力作用卡死的情况下,不会出现驱动机构堵转或不能工作的情况。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储能锁定机构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滑动件和驱动单元;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滑动件与锁定件之间;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滑动件向靠近或远离锁销的方向移动;
当锁定件将锁销锁定时,滑动件向远离锁销的方向移动能够使第二弹性件驱动所述锁定件移动,以将所述锁销释放;
当锁销将锁定件锁定时,滑动件向远离锁销的方向移动能够使第二弹性件蓄积弹性力,第二弹性件蓄积的弹性力用于在锁销将锁定件释放后驱动锁定件移动;
当锁销阻止锁定件锁定锁销时,第一弹性件蓄积弹性力,第一弹性件蓄积的弹性力用于在锁销允许锁定件将锁销锁定时驱动锁定件移动,以将锁销锁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滑动件于滑动件与锁定件之间,当驱动单元驱动滑动件向远离锁定件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弹性件将带动锁定件向远离锁销的方向移动,以将锁销释放,当驱动单元驱动滑动件向靠近锁定件的方向移动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锁定件能够将锁销锁定,结构简单且方便实现锁销的锁定和释放,且当锁销因故障、受到外力等原因使得锁销将锁定件锁定时,此时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弹性件不能带动带动锁定件向远离锁销的方向移动,但是第二弹性件能够蓄积弹性力,当锁销将锁定件释放后,第二弹性件蓄积的弹性力能够带动锁定件向远离锁销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锁定件将锁销释放,实现储能锁定机构的自动解锁,避免出现锁销将锁定件释放后整个锁定机构仍然处于闭锁状态。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的移动方向与锁定件的移动方向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中,滑动件的移动方向与锁定件的移动方向一致,便于实现锁销的锁定和释放,并且使得锁定件能够更加准确的实现锁销锁定。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单元为丝杆电机,滑动件螺接于丝杆电机的丝杆。
上述技术方案中,驱动单元为丝杆电机,将丝杆电机的丝杆的转动转化为滑动件的移动,不仅能够实现滑动件靠近或远离锁定件的移动,由于滑动件螺接于丝杆电机的丝杆,当锁销将锁定件锁定时,丝杆电机不会出现堵转卡死的现象,丝杆电机能够继续转动能够实现第二弹性件储能,驱动机构自身的使用寿命也能提高。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锁销上设有供锁定件插入的凹槽;当锁定件插设于凹槽时,锁定件将锁销锁定;当锁定件退出凹槽时,锁定件将锁销释放。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锁销上设有凹槽,当锁定件插设于凹槽时,锁定件将锁销锁定,凹槽的设置便于锁定件在锁销上的定位避免当有外力作用时锁定件与锁销之间出现打滑现象,能够使得锁定件对锁销的锁定更加稳定。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锁销的移动方向与锁定件的移动方向垂直。
上述技术方案中,锁销的移动方向与锁定件的移动方向垂直,当锁定件将锁销释放后便于锁销在相对基体移动,当锁定将将锁销锁定时能够将锁销锁定更加牢固。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锁定件上设有第一抵靠面,基体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抵靠面抵靠的第二抵靠面;当第一抵靠面与第二抵靠面抵靠时,锁定件将锁销锁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抵靠面与第二抵靠面抵靠时,锁定件将锁销锁定,以限制锁定件进一步向靠近锁销的方向移动,保证锁定件锁定锁销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锁定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抵靠面,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一抵靠面,第二弹性件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基体上设有供锁定件移动的滑孔,滑孔贯穿第二抵靠面,第二连接部插设于滑孔内;锁定件沿滑孔向靠近锁销的方向移动能够使第一抵靠面与第二抵靠面抵靠。
上述技术方案中,锁定件的第二连接部插设于滑孔内,并能向沿滑孔移动,滑孔的设置能够对锁定件的移动导向限位的作用,不仅能够使锁定件实现直线移动,还能够避免锁定件沿锁定件移动方向以外的方向摆动。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体上设有限位块,锁定件上设有沿锁定件移动方向延伸的滑槽,限位块插设于滑槽内;第一弹性件连接于限位块和滑槽的内壁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块能够对锁定件的移动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并且滑槽和限位块的设置也便于第一弹性件的安装,节省了安装空间,简化了储能锁定机构结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锁芯,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储能锁定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锁芯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储能锁定机构,当锁销因故障、受到外力等原因使得锁销将锁定件锁定时,此时虽然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弹性件不能带动带动锁定件向远离锁销的方向移动,但是第二弹性件能够蓄积弹性力,当锁销将锁定件释放后,第二弹性件蓄积的弹性力能够带动锁定件向远离锁销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锁定件将锁销释放,实现储能锁定机构的自动解锁,避免出现锁销将锁定件释放后整个锁芯仍然处于闭锁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储能锁定机构锁销被锁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储能锁定机构锁销被释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其他实施例中的一种储能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其他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储能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其他实施例中的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储能锁定机构锁销将锁定件锁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挂锁处于闭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挂锁处于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储能锁定机构;10-基体;11-第二抵靠面;12-滑孔;13-限位块;20-锁销;21-凹槽;30-锁定件;31-第一连接部;311-第一抵靠面;32-第二连接部;33-滑槽;331-第一限位壁;332-第二限位壁;40-第一弹性件;50-驱动机构;51-滑动件;52-驱动单元;60-第二弹性件;70-第三弹性件;1000-挂锁;200-锁梁;210-第一锁梁;211-锁定槽;220-第二锁梁;230-第一插接孔;240-第二插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锁定机构100,包括基体10、锁销20、锁定件30、第一弹性件40、驱动机构50和第二弹性件60。锁销20可移动设于基体10。锁定件30可移动地设于基体10。第一弹性件40连接于基体10与锁定件30之间,第一弹性件40用于驱动锁定件30移动,以将锁销20锁定。驱动机构50连接于基体10。第二弹性件60连接于锁定件30与驱动机构50之间,驱动机构50用于通过第二弹性件60驱动锁定件30移动,以将锁销20释放。当锁销20将锁定件30锁定时,驱动机构50能够使第二弹性件60蓄积弹性力,弹性力用于在锁销20将锁定件30释放后驱动锁定件30移动。当锁定件30将锁销20释放时,驱动机构50驱动第二弹性件60将带动锁定件30向远离锁销20的方向移动,同时使得第一弹性件40积蓄弹性力,当需要锁定件30将锁销20锁定时,驱动机构50驱动第二弹性件60将锁定件30释放,此时锁定件30能够在第一弹性件40积蓄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会向靠近锁销20的方向移动最终将锁销20锁定;当锁销20因故障、受到外力等原因使得锁销20将锁定件30锁定时,此时驱动机构50驱动第二弹性件60不能带动带动锁定件30向远离锁销20的方向移动,但是第二弹性件60能够蓄积弹性力,当锁销20将锁定件30释放后,第二弹性件60蓄积的弹性力能够带动锁定件30向远离锁销20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锁定件30将锁销20释放,实现储能锁定机构100的自动解锁,避免出现锁销20将锁定件30释放后整个锁定机构仍然处于闭锁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锁定件30将锁销20锁定是指因为锁定件30的作用使得锁销20不能相对基体10移动,锁定件30将锁销20释放是指锁销20对锁定件30没有限制作用,锁定件30能够相对基体10移动。锁销20将锁定件30锁定是指当锁销20受到外力作用或锁销20与锁定件30接触位置摩擦力过大或者其他原因使得锁定件30与锁销20之间卡死锁定件30不能相对锁销20移动的状态,锁定件30将锁销20释放是指锁定件30与锁销20之间的卡死解除,锁销20能够相对锁定件30移动;锁销20阻止锁定件30锁定锁销20是指,锁销20阻止锁定件30向靠近锁销20的方向移动,以使锁定件30不能移动到位而无法将锁销20锁定,锁销20允许锁定件30将锁销20锁定是指,锁定件30能够进一步向靠近锁销20的方向移动到位将锁销20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锁销20通过第三弹性件70与基体10连接,第三弹性件70可以是弹簧、弹性橡胶等。
锁销20上设有供锁定件30插入的凹槽21;当锁定件30插设于凹槽21时,锁定件30将锁销20锁定;当锁定件30退出凹槽21时,锁定件30将锁销20释放。在锁销20上设有凹槽21,凹槽21的槽口朝向锁定件30,凹槽21槽口的朝向与锁销20的移动方向垂直,且锁销20的移动方向与锁定件30的移动方向垂直。当锁定件30插设于凹槽21时,锁定件30将锁销20锁定,凹槽21的设置便于锁定件30在锁销20上的定位避免当有外力作用时锁定件30与锁销20之间出现打滑现象,能够使得锁定件30对锁销20的锁定更加稳定,当在锁销20的移动方向上相对布置的两个侧壁能够限制锁定件30在锁销20移动方向上摆动,提高锁定件30锁定锁销20的稳定性,并且凹槽21的设置能够使得锁定件30对锁销20进行双向锁定。此外,锁销20的移动方向与锁定件30的移动方向垂直能够使得当锁定件30将锁销20释放后便于锁销20在相对基体10移动,互不干扰,当锁定将将锁销20锁定时能够将锁销20锁定更加牢固。
当锁定件30与凹槽21错开时,此时,锁定件30在第一弹性件40蓄积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抵持于锁销20的外壁,锁销20能够阻止锁定件30在第一弹性件40蓄积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继续向靠近锁销20的方向移动,此时,当锁销20移动使得锁定件30与凹槽21对时,锁定件30能够在第一弹性件40蓄积的弹性力的驱动下插入凹槽21实现对锁销的锁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锁定件30的移动方向和锁销20的移动方向也可以是其他布置方式,如图3所示,凹槽21的槽口的朝向与锁销20的移动方向成锐角布置,此时锁定件30的移动方向与锁销20的移动方向也呈锐角布置。如图4所示,锁定件30的移动方向与锁销20的移动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50包括滑动件51和驱动单元52;第二弹性件60连接于滑动件51与锁定件30之间;驱动单元52用于驱动所滑动件51向靠近或远离锁销20的方向移动。当锁定件30将锁销锁20定时,滑动件51向远离锁销20的方向移动能够使第二弹性件60驱动锁定件30移动,以将锁销20释放;当锁销20将锁定件30锁定时,滑动件51向远离锁销20的方向移动能够使第二弹性件60蓄积弹性力,第二弹性件60蓄积的弹性力用于在锁销20将锁定件30释放后驱动锁定件30移动;在滑动件51向远离锁销20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40蓄积弹性力,第一弹性件40蓄积的弹性力用于驱动锁定件30移动,以将锁销20锁定;当锁销20阻止锁定件30锁定锁销20时,第一弹性件蓄40积弹性力,第一弹性件40蓄积的弹性力用于在锁销20允许锁定件30将锁销20锁定时驱动锁定件30移动,以将锁销20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当锁销20上的凹槽21未与锁定件30对齐时,锁定件30向靠近锁销20的方向移动能够抵靠在锁定件30的侧壁上,锁销20阻止锁定件30进一步向靠近锁销20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弹性件40处于蓄积了弹性力的状态,当锁销20移动至凹槽21与锁定件30对齐时,锁销20允许锁定件30进一步向靠近锁销20的方向移动,锁定件30在第一弹性件40蓄积的弹性力的作用驱动锁定件30进入凹槽21,以锁定锁销20。
第二弹性件60连接于滑动件51于滑动件51与锁定件30之间,当驱动单元52驱动滑动件51向远离锁定件30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弹性件40将带动锁定件30向远离锁销20的方向移动,以将锁销20释放,当驱动单元52驱动滑动件51向靠近锁定件30的方向移动时,在第一弹性件40的作用下锁定件30能够将锁销20锁定,结构简单且方便实现锁销20的锁定和释放。
其中,滑动件51的移动方向与锁定件30的移动方向一致。便于实现锁销20的锁定和释放,并且使得锁定件30能够更加准确的实现锁销20锁定。当然滑动件51的移动方向与锁定件30的移动方向也可以不一致。
驱动单元52为丝杆电机,滑动件51螺接于丝杆电机的丝杆。将丝杆电机的丝杆的转动转化为滑动件51的移动,不仅能够实现滑动件51靠近或远离锁定件30的移动,由于滑动件51螺接于丝杆电机的丝杆,当锁销20将锁定件30锁定时,丝杆电机不会出现堵转卡死的现象,丝杆电机能够继续转动能够实现第二弹性件60储能,驱动机构50自身的使用寿命也能提高。
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机构50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如气缸等伸缩机构,当驱动机构50为伸缩机构时,可以不设置滑动件51,而是将第二弹性件60一端直接连接在伸缩机构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40和第二弹性件60均为弹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60和第二弹性件60也可以是如弹片、弹性橡胶等弹性件。
进一步地,锁定件30上设有第一抵靠面311,基体10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抵靠面311抵靠的第二抵靠面11;当第一抵靠面311与第二抵靠面11抵靠时,锁定件30将锁销20锁定。第一抵靠面311与第二抵靠面11抵靠能够限制锁定件30进一步向靠近锁销20的方向移动,保证锁定件30锁定锁销20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件30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31具有第一抵靠面311,第二连接部32连接于第一抵靠面311,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形成“T”字型结构。第二弹性件60连接于第一连接部31。
另外,基体10上设有供锁定件30移动的滑孔12,滑孔12贯穿第二抵靠面11,第二连接部32插设于滑孔12内;锁定件30沿滑孔12向靠近锁销20的方向移动能够使第一抵靠面311与第二抵靠面11抵靠。锁定件30的第二连接部32插设于滑孔12内,并能向沿滑孔12移动,滑孔12的设置能够对锁定件30的移动导向限位的作用,不仅能够使锁定件30实现直线移动,还能够避免锁定件30沿锁定件30移动方向以外的方向摆动。
进一步地,基体10上还设有限位块13,锁定件30还上设有沿锁定件30移动方向延伸的滑槽33,限位块13插设于滑槽33内;限位块13位于滑孔12在锁销20移动方向上的相对的两个孔壁之间,第一弹性件40连接于限位块13和滑槽33的内壁之间。限位块13能够对锁定件30的移动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并且滑槽33和限位块13的设置也便于第一弹性件40的安装,节省了安装空间,简化了储能锁定机构100结构。滑槽33在锁定件30的移动方向上具有限位壁,限位壁能够与限位块13抵靠,限位壁与限位块13共同作用能够限制锁定件30向远离锁销20的方向移动的移动范围,则第一抵靠面311和限位壁共同限定出锁定件30的移动范围,滑槽33可以为贯通锁定件30远离锁销20的一端的通槽。
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将滑槽33设置为在锁定件30的移动方向上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限位壁331和第二限位壁332,锁定件30向靠近锁销20的方向移动能够使限位块13与第一限位壁331抵靠以限制锁定件30进一步向靠近锁销20的方向移动,当第一限位壁331和限位块13抵靠时,锁定件30将锁销20锁定;锁定件30向远离锁销20的方向移动能够使限位块13与第二限位壁332抵靠以限制锁定件30进一步向远离锁销20的方向移动,当第二限位壁332和限位块13抵靠时,锁定件30将锁销20释放,这种情况下基体10上就可以不必设置第二抵靠面11,锁定件30上也可以不设置第一抵靠面311。
当锁销20处于如图1所示的被锁定件30锁定的状态时,若要释放锁销20,通过丝杆电机正向转动使得滑动件51向远离锁销20的方向移动,滑动件51移动的同时拉伸第二弹性件60,第二弹性件60能够拉动锁定件30向远离锁销20的方向移动,当锁定件30移动时能够压缩第一弹性件40,第一弹性件40储能,滑动件51到位后丝杆电机停止转动,锁销20被释放至如图2所示的状态。
当锁销20和锁定件30处于如图6所示的状态时,锁销20上凹槽21的内壁将锁定件30锁定,锁定件30不能向远离锁销20的方向移动,但是,丝杆电机任然能够转动以使滑动件51向远离锁销20的方向移动并拉伸第二弹性件60,第二弹性件60储能(即拉力),当锁销20将锁定件30释放后,在第二弹性件60的拉力作用下,锁定件30能够脱离凹槽21,锁销20被释放。
当锁销20处于如图2所示的被锁定件30释放的状态时,若要锁定锁销20,通过丝杆电机反向转动使得滑动件51向靠近锁销20的方向移动,滑动件51移动的同时第二弹性件60逐渐收缩,之前拉伸储蓄的弹性力减弱或消失,第二弹性件60将锁定件30释放,丝杆电机停止转动(当丝杆电机停止转动时,第一弹性件40可以是处于初始状态,也可以是处于压缩状态以能够将锁定件30顶入凹槽21),第一弹性件40储蓄的弹性力能够驱动锁定件30向靠近锁销20的方向移动并插设于凹槽21内,锁销20被锁定,如图1所示。当锁销20被锁定时,第一弹性件40可以仍然具有移动一定的弹性,以使锁定件30稳定插设于凹槽21内。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锁芯,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提供的储能锁定机构100。锁芯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储能锁定机构100,当锁销20因故障、受到外力等原因使得锁销20将锁定件30锁定时,此时虽然驱动机构50驱动第二弹性件60不能带动带动锁定件30向远离锁销20的方向移动,但是第二弹性件60能够蓄积弹性力,当锁销20将锁定件30释放后,第二弹性件60蓄积的弹性力能够带动锁定件30向远离锁销20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锁定件30将锁销20释放,实现储能锁定机构100的自动解锁,避免出现锁销20将锁定件30释放后整个锁芯仍然处于闭锁状态。
示例性地,图7、图8中提供一种应用了该锁芯的挂锁1000,挂锁1000包括锁梁200和储能锁定机构100,锁梁200为U形梁,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锁梁210和第二锁梁220,基体10上设有与第一锁梁210和第二锁梁220对应的第一插接孔230和第二插接孔240,第一锁梁210可移动地插设于第一插接孔230。第一锁梁210上设有锁定槽211,第一锁梁210在第一插接孔230内移动能够使锁销20进入或脱离锁定槽211。当锁销20进入锁定槽211,锁定件30插设于凹槽21内,第二锁梁220插设于第二插接孔240内,挂锁1000闭锁。当锁销20位于退出凹槽21时,第一锁梁210能够沿第一插接孔230移动能够使第二锁梁220脱离第二插接孔240,挂锁1000解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储能锁定机构100和锁芯不仅仅限于应用到挂锁1000上,比如平面锁等其他形式的锁具也适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储能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
锁销,所述锁销可移动设于所述基体;
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基体;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基体与所述锁定件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锁定件移动,以将所述锁销锁定;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基体;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驱动所述锁定件移动,以将所述锁销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件和驱动单元;
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锁定件之间;
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滑动件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锁销的方向移动;
当所述锁定件将所述锁销锁定时,所述滑动件向远离所述锁销的方向移动能够使所述第二弹性件驱动所述锁定件移动,以将所述锁销释放;
当所述锁销将所述锁定件锁定时,所述滑动件向远离所述锁销的方向移动能够使所述第二弹性件蓄积弹性力,所述第二弹性件蓄积的弹性力用于在所述锁销将所述锁定件释放后驱动所述锁定件移动;
当所述锁销阻止所述锁定件锁定所述锁销时,所述第一弹性件蓄积弹性力,所述第一弹性件蓄积的弹性力用于在所述锁销允许所述锁定件将所述锁销锁定时驱动所述锁定件移动,以将所述锁销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锁定件的移动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为丝杆电机,所述滑动件螺接于所述丝杆电机的丝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上设有供所述锁定件插入的凹槽;
当所述锁定件插设于所述凹槽时,所述锁定件将所述锁销锁定;
当所述锁定件退出所述凹槽时,所述锁定件将所述锁销释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的移动方向与所述锁定件的移动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能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上设有第一抵靠面,所述基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抵靠面抵靠的第二抵靠面;
当所述第一抵靠面与所述第二抵靠面抵靠时,所述锁定件将所述锁销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抵靠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抵靠面,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所述基体上设有供所述锁定件移动的滑孔,所述滑孔贯穿所述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二连接部插设于所述滑孔内;
所述锁定件沿所述滑孔向靠近所述锁销的方向移动能够使所述第一抵靠面与所述第二抵靠面抵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锁定件上设有沿所述锁定件移动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限位块插设于所述滑槽内;
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限位块和所述滑槽的内壁之间。
10.一种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储能锁定机构。
CN202020222011.5U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储能锁定机构及锁芯 Active CN2116229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2011.5U CN211622995U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储能锁定机构及锁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2011.5U CN211622995U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储能锁定机构及锁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2995U true CN211622995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20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22011.5U Active CN211622995U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储能锁定机构及锁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29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83273B2 (en) Lock with a swing bolt and an actuator assembly thereof
EP3868599A1 (en) Battery assembly locking device and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JPWO2013176137A1 (ja) コネクタ
CN211622995U (zh) 一种储能锁定机构及锁芯
CN111305659B (zh) 一种锁芯及锁具
CN217783181U (zh) 一种智能锁及锁体
CN219081272U (zh) 电磁锁和储物柜
CN111140106A (zh) 一种锁定机构、锁芯及锁具
CN112814480B (zh) 一种锁芯及锁具
CN209891881U (zh) 电子锁及箱柜
JP4343401B2 (ja) 電子シリンダ錠
CN112360232A (zh) 一种三角锁的装置
CN211874178U (zh) 一种平面锁锁芯及平面锁
US7997107B2 (en) Ignition key switch mechanism
CN210948066U (zh) 一种锁芯及锁具
CN212642391U (zh) 一种锁芯及链条锁
CN213015854U (zh) 电插锁及玻璃门锁具
CN209874719U (zh) 锁舌驱动机构、锁具及电子设备
CN212837223U (zh) 一种轴向闭锁机构及锁具
WO2000019049A1 (en) Safety latch
CN216553427U (zh) 锁舌止动机构
CN214848442U (zh) 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CN217658767U (zh) 储物柜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CN216893852U (zh) 一种锁舌安装稳定的移动密码锁
CN219826500U (zh) 电磁锁和储物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9

Address after: 519085 No. 68, Jinhong 7th Road, High-tech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1 E301-17, 1 Harbin Industrial Road, Tangjia Bay, Zhuhai high tech Zone,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UHAI UTAIO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