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0359U - 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0359U
CN211620359U CN201921970131.7U CN201921970131U CN211620359U CN 211620359 U CN211620359 U CN 211620359U CN 201921970131 U CN201921970131 U CN 201921970131U CN 211620359 U CN211620359 U CN 211620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shovel
guide shovel
grid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701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雁
崔笑尘
高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Landgla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Landgl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Landgla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Landgl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701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0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0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0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设置在机架上,冷却风栅包括导风铲组件、上风栅和下风栅,上风栅和下风栅分别由升降机构带动上下移动,导风铲组件包括上部导风铲、下部导风铲和定滑轮组件;定滑轮组件至少有一个,分别固定在机架的前后两侧,定滑轮组件的一端与上部导风铲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下部导风铲的端部连接,上部导风铲和下部导风铲分别设置在玻璃输送辊道的上下方,上部导风铲的下边缘和下部导风铲的上边缘均靠近玻璃输送辊道的输送表面;定滑轮组件上连接有动力机构,或者,上部导风铲或下部导风铲与动力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使冷却风不会回吹至加热炉,同时,还在玻璃破碎时,能快速调整导风铲所在位置,进行碎玻璃的去除。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成型技术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
背景技术
冷却风栅作为玻璃钢化段必用钢化设备,用于吹出冷却风,实现玻璃钢化,在玻璃从加热炉出来进入冷却段冷却吹风时,冷却风会沿着玻璃与上下风栅的间隙进入加热炉,使炉内温度降低,增加了钢化加热炉的能耗,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常规的冷却风栅均带有导风铲,防止冷却风吹进加热炉。
当玻璃破碎时,因导风铲位置固定设置不能调节,碎玻璃容易在堵在导风铲处,需要对导风铲进行拆除才能进行玻璃的清理;且不同厚度的玻璃冷却吹风时,与玻璃输送辊道表面距离固定的导风铲会导致,调节间距范围小,调节不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使冷却风不会回吹至加热炉,同时,还在玻璃破碎时,能快速调整导风铲所在位置,进行碎玻璃的去除。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设置在机架上,机架的两端具有玻璃入口和玻璃出口,冷却风栅包括导风铲组件、上风栅和下风栅,上风栅和下风栅之间设有玻璃输送辊道,上风栅和下风栅分别由升降机构带动上下移动,所述的导风铲组件包括上部导风铲、下部导风铲和定滑轮组件;定滑轮组件至少有一个,分别固定在机架的前后两侧,定滑轮组件的一端与上部导风铲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下部导风铲的端部连接,上部导风铲和下部导风铲分别设置在玻璃输送辊道的上下方,上部导风铲的下边缘和下部导风铲的上边缘均靠近玻璃输送辊道的输送表面;定滑轮组件上连接有动力机构,或者,上部导风铲或下部导风铲与动力设备连接。
进一步,所述定滑轮组件为两个,分别固定在机架玻璃入口侧的的前后两侧。
进一步,所述定滑轮组件为一个,固定在机架玻璃入口侧的的中部。
进一步,与所述上部导风铲连接的动力设备为上风栅,上部导风铲和上风栅之间固定连接或接触式连接,上部导风铲通过定滑轮组件带动下部导风铲实现升降;或者,与所述下部导风铲连接的动力设备为下风栅,下部导风铲和下风栅之间固定连接或接触式连接,下部导风铲通过定滑轮组件带动上部导风铲实现升降。
进一步,所述接触式连接是通过接触式连接组件进行连接,接触式连接组件包括施力板和受压板;当上部导风铲和上风栅之间为接触式连接时,受压板固定设置在上部导风铲上,受压板的下方对应设置有施力板,施力板固定在玻璃入口侧的上风栅上;当下部导风铲和下风栅之间为接触式连接时,下部导风铲上固定设有受压板,受压板的上方对应设置有固定在玻璃入口侧的下风栅上的施力板。接触式连接组件还可以用气缸组件、液压缸组件、电动缸组件或电动推杆组件替代;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连接为通过调节座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导风铲组件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导向管和设置在玻璃入口侧的机架上左右两侧的竖向导向槽,导向管至少为两个,导向管设置在上部导风铲和/或下部导风铲上,导向管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导向槽内。
进一步,所述的定滑轮组件包括定滑轮和拉绳,拉绳绕过定滑轮,拉绳的一端与上部导风铲连接,拉绳的另一端与下部导风铲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动力机构连接在定滑轮上,带动定滑轮转动,或者动力机构连接在拉绳上,拉动拉绳上下移动。
进一步,所述的拉绳为钢丝绳,所述的定滑轮为钢丝绳滑轮;或者,所述的拉绳为链条,所述的定滑轮为链轮。
进一步,所述的上部导风铲为双层或多层导风铲。
进一步,所述的上部导风铲的重量大于下部导风铲。
进一步,与所述上部导风铲连接的动力设备为直线动作机构,直线动作机构固定在机架14上,上部导风铲通过定滑轮组件带动下部导风铲实现升降;或者,与所述下部导风铲连接的动力设备为直线动作机构,直线动作机构固定在机架14上,下部导风铲通过定滑轮组件带动上部导风铲实现升降。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通过上风栅或下风栅的升降来带动导风铲的升降,当对不同厚度的玻璃进行吹风时,上下风栅根据需要调节高度,可以直接带动导风铲组件调节距离,方便省力。
当玻璃破碎时,可以直接通过升降上下风栅的方式,抬起上部导风铲或拉低下部导风铲,通过定滑轮组件带动另一个导风铲移动,方便碎玻璃清理出炉,或者通过气缸组件或丝杆进给组件带动其中一个导风铲连动另一个导风铲上下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部导风铲,2、下部导风铲,3、拉绳,4、支座,5、导向管,6、定滑轮,7、滑轮轴,8、导向槽,9、连接板,10、施力板,11、受压板,12、下风栅,13、上风栅,14、机架,15、玻璃出口,16、玻璃入口,17、玻璃输送辊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示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示例,而不是全部的示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示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内”、“外”、“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设置玻璃钢化炉的机架14上,机架14的两端具有玻璃入口16和玻璃出口15,玻璃入口16和玻璃出口15之间的冷却风栅包括导风铲组件、上风栅13和下风栅12,上风栅13和下风栅12之间设有由玻璃入口16延伸至玻璃出口15的玻璃输送辊道17,上风栅13和下风栅12分别由升降机构带动上下移动,通过升降机构的带动,可改变上风栅13和下风栅12距玻璃输送辊道17的输送表面之间的间距。
导风铲组件包括上部导风铲1、下部导风铲2和定滑轮组件;定滑轮组件至少有一个,分别固定在机架14的前后两侧,以图1方向为准,图1的左右方向为机架14的两端,图1的前后方向为机架14的前后,定滑轮组件的一端与上部导风铲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下部导风铲2的端部连接,上部导风铲1和下部导风铲2分别设置在玻璃输送辊道17的上下方,上部导风铲1的下边缘和下部导风铲2的上边缘均靠近玻璃输送辊道17的输送表面;定滑轮组件上连接有动力机构,或者,上部导风铲1或下部导风铲2与动力设备连接。
所述定滑轮组件为两个,分别固定在玻璃入口16侧的机架14的前后两侧。
所述定滑轮组件为一个,固定在玻璃入口16侧的机架14的中部。
当上部导风铲1连接的动力设备为上风栅13时,上部导风铲1和上风栅13之间固定连接或接触式连接,上部导风铲1通过定滑轮组件带动下部导风铲2实现升降;或者,当下部导风铲2连接的动力设备为下风栅12时,下部导风铲2和下风栅12之间固定连接或接触式连接,下部导风铲2通过定滑轮组件带动上部导风铲1实现升降。
接触式连接是通过接触式连接组件进行连接,接触式连接组件包括施力板10和受压板11;当上部导风铲1和上风栅13之间为接触式连接时,受压板11固定设置在上部导风铲1上,受压板11的下方对应设置有施力板10,施力板10固定在玻璃入口16侧的上风栅13上;当下部导风铲2和下风栅12之间为接触式连接时,下部导风铲2上固定设有受压板11,受压板11的上方对应设置有固定在玻璃入口16侧的下风栅12上的施力板10。此种接触式连接,是通过上风栅13或下风栅12施力,通过施力板10和受压板11带动上部导风铲1或下部导风铲2运动,再通过定滑轮组件,带动另一端的导风铲联动,实现对碎玻璃的清理。因为受压板11和施力板10并不直接接触,从而赋予了调节导风铲组件高度时一段空行程,即当因为别的因素需要升降上风栅13或下风栅12,能够保证导风铲组件的位置不变。接触式连接组件还可以用气缸组件、液压缸组件、电动缸组件或电动推杆组件替代;气缸组件的一端固定在上风栅13上,另一端靠近上部导风铲1,或者,气缸组件的一端固定在下风栅12上,另一端靠近下部导风铲2。可通过气缸组件推动上部导风铲1,由定滑轮组件带动下部导风铲2联动,或者,通过气缸组件推动下部导风铲2,由定滑轮组件带动上部导风铲1联动。在上风栅13或下风栅12通过接触式连接组件带动导风铲移动时,气缸组件或丝杆进给组件也可以起到补充位移的作用。
固定连接为通过调节座连接,通过调节座进一步调节上部导风铲或下部导风铲在风栅吹风时,定位距玻璃输送辊道17的输送表面之间的距离。
导风铲组件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导向管5和设置在玻璃入口16侧的机架14左右两侧上的竖向导向槽8,导向管5至少为两个,其设置在上部导风铲1和/或下部导风铲2上,导向管5的滑动设置在导向槽8内,实现导风铲组件的上升或回落不会偏移,起到导向作用。当为接触式连接时,上下部导风铲都有导向机构;当为直接固定连接时,仅随动的一个导风铲有导向组件。
定滑轮组件包括定滑轮6和拉绳3组成,拉绳3绕过定滑轮6,拉绳3的一端分别与上部导风铲1连接,拉绳3的另一端与下部导风铲2连接。
上部导风铲1为双层或多层导风铲,即能增加自身的重量,便于回位,又能起到双重隔离冷却风的作用。
拉绳3为钢丝绳,所述的定滑轮为钢丝绳滑轮;或者,所述的拉绳为链条,所述的定滑轮为链轮。定滑轮6连接有动力机构,可带动定滑轮6转动,或者,动力机构连接在拉绳3上,拉动拉绳3上下移动。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包括导风铲组件、上风栅13和下风栅12,导风铲组件包括上部导风铲1、下部导风铲2、受压板11、施力板10、两个定滑轮6和两条拉绳3,两个定滑轮6固定在玻璃入口16侧的机架14前后两侧上,两条拉绳3分别跨前后两侧的一个定滑轮6,两条拉绳3的一端分别与上部导风铲1的前后两端连接,两条拉绳3的另一端分别与下部导风铲2的前后两端连接,上部导风铲1和下部导风铲2呈上下设置在玻璃输送辊道17的上下方,上部导风铲1的下边缘靠近玻璃输送辊道17的输送表面,下部导风铲2的上边缘靠近玻璃输送辊道17的输送表面,下部导风铲2和下风栅12之间接触式连接,下部导风铲2上固定设有受压板11,受压板11的上方对应设置有固定在玻璃入口16侧的下风栅12上的施力板10。定滑轮组件包括定滑轮6和拉绳3组成,拉绳3绕过定滑轮6,拉绳3的一端与上部导风铲1连接,拉绳3的另一端与下部导风铲2连接。导风铲组件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导向管5和设置在玻璃入口16侧的机架14上左右两侧的竖向导向槽8,上部导风铲1和下部导风铲2上分别设置两个导向管,导向管5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导向槽8内。且上部导风铲的重量大于下部导风铲;当出现玻璃破碎情况时,下风栅12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施力板10和受压板11接触,由施力板10对受压板11施力,推动下部导风铲2沿着导向槽8向下运动,同时通过拉绳3的传动,上部导风铲1也沿着导向槽8向上运动,完成清理后,当下风栅12上升归位时,受压板11不再受力,上部导风铲1通过自身重力回落,将下部导风铲2拉回原位。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上部导风铲1和上风栅13为接触式连接。上部导风铲1上固定设有受压板11,受压板11的下方对应设置有固定在玻璃入口16侧的上风栅13上的施力板10,上风栅13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后,施力板10和受压板11接触,由施力板10对受压板11施力,推动上部导风铲1向上运动,同时通过拉绳的传动,下部导风铲2也向下运动,当上风栅13回落时,受压板11不再受力,上部导风铲1通过自身重力回落,将下部导风铲2拉回原位。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下部导风铲2和下风栅12之间固定连接,此时导向机构只对应上部导风铲1设置,包括导向管5和设置在玻璃入口16侧的机架14上左右两侧的竖向导向槽8,上部导风铲1设置两个导向管,导向管5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导向槽8内。定滑轮6为钢丝绳滑轮,拉绳3为钢丝绳,当出现玻璃破碎情况时,下风栅12向下移动时,直接带动下部导风铲2向下移动,同时通过钢丝绳的传动,上部导风铲1也向上运动,完成清理后,下风栅12上升回位,带动下部导风铲2回位,上部导风铲1同时归位。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上部导风铲1和上风栅13直接固定连接,此时导向机构只对应下部导风铲2设置,包括导向管5和设置在玻璃入口16侧的机架14上左右两侧的竖向导向槽8,下部导风铲2设置两个导向管,导向管5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导向槽8内。当出现玻璃破碎情况时,上风栅13向上移动时,直接带动上部导风铲1向上移动,同时通过拉绳的传动,下部导风铲2也向下运动,完成清理后,上风栅13回落,带动上部导风铲1和回落,同时通过拉绳的传动下部导风铲2也向上运动回落。
实施例5
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设置在机架14上,机架14的两端具有玻璃入口16和玻璃出口15,冷却风栅包括导风铲组件、上风栅13和下风栅12,上风栅13和下风栅12之间设有玻璃输送辊道17,上风栅13和下风栅12分别由升降机构带动上下移动,所述的导风铲组件包括上部导风铲1、下部导风铲2和定滑轮组件;定滑轮组件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机架14的前后两侧,定滑轮组件的一端与上部导风铲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下部导风铲2的端部连接,上部导风铲1和下部导风铲2分别设置在玻璃输送辊道17的上下方,上部导风铲1的下边缘和下部导风铲2的上边缘均靠近玻璃输送辊道17的输送表面;上部导风铲1的重量大于下部导风铲2。上部导风铲1和上风栅13之间的接触式连接组件为气缸组件,气缸组件的一端固定在上风栅13上,另一端靠近上部导风铲1,上部导风铲1通过定滑轮组件带动下部导风铲2实现升降。可通过气缸组件动作推动上部导风铲1,通过定滑轮组件联动下部导风铲2。气缸组件动作收回时,上部导风铲1凭借自身重力带动下部导风铲2回位。可进一步扩大调节范围。同时,气缸组件可以用液压缸组件、电动缸组件或电动推杆组件代替。
实施例6
实施例6的部件与实施例5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下部导风铲2和下风栅12之间的接触式连接组件为通过气缸组件连接,气缸组件的一端固定在下风栅12上,另一端靠近下部导风铲2,下部导风铲2通过定滑轮组件带动上部导风铲1实现升降。可通过气缸组件动作推动下部导风铲2,通过定滑轮组件联动上部导风铲1,气缸组件动作收回时,上部导风铲1凭借自身重力带动下部导风铲2回位。可进一步扩大调节范围。同时,气缸组件可以用液压缸组件、电动缸组件或电动推杆组件代替。
实施例7
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设置在机架14上,机架14的两端具有玻璃入口16和玻璃出口15,冷却风栅包括导风铲组件、上风栅13和下风栅12,上风栅13和下风栅12之间设有玻璃输送辊道17,上风栅13和下风栅12分别由升降机构带动上下移动,所述的导风铲组件包括上部导风铲1、下部导风铲2和定滑轮组件;定滑轮组件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机架14的前后两侧,定滑轮组件包括定滑轮6和拉绳3组成,拉绳3绕过定滑轮6,拉绳3的一端与上部导风铲1连接,拉绳3的另一端与下部导风铲2连接,动力机构连接在定滑轮6上,带动滑轮转动,定滑轮6为链轮,拉绳3为链条,该动力机构可选用电机组件,利于与电机直接连接的链轮带动链条上下移动,从而控制上部导风铲1和下部导风铲2的上下移动。
实施例8
实施例8的部件与实施例7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定滑轮组件包括定滑轮6和拉绳3组成,拉绳3绕过定滑轮6,拉绳3的一端与上部导风铲1连接,拉绳3的另一端与下部导风铲2连接,动力机构连接在拉绳3上,拉动拉绳3上下移动,该动力机构可选用气缸组件或电动推杆组件,通过拉动拉绳3,带动上部导风铲13和下部导风铲14相向移动。
实施例9
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设置在机架14上,机架14的两端具有玻璃入口16和玻璃出口15,冷却风栅包括导风铲组件、上风栅13和下风栅12,上风栅13和下风栅12之间设有玻璃输送辊道17,上风栅13和下风栅12分别由升降机构带动上下移动,所述的导风铲组件包括上部导风铲1、下部导风铲2和定滑轮组件;定滑轮组件有一个,固定在玻璃入口16侧的机架14中部,定滑轮组件包括定滑轮6和拉绳3组成,拉绳3绕过定滑轮6,拉绳3的一端与上部导风铲1连接,拉绳3的另一端与下部导风铲2连接。与所述上部导风铲1连接的动力设备为直线动作机构,直线运动机构固定在机架14上,上部导风铲1通过定滑轮组件带动下部导风铲2实现升降;或者,与所述下部导风铲2连接的动力设备为直线动作机构,直线运动机构固定在机架14上,下部导风铲2通过定滑轮组件带动上部导风铲1实现升降;直线动作机构为气缸组件、液压缸组件、电动缸组件或电动推杆组件,其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与上部导风铲1或下部导风铲2相连,当玻璃破碎需要清除时,气缸动作,通过定滑轮组件的传递,带动下部导风铲2或上部导风铲1移动。同理,定滑轮组件也可以有三个,其中两个固定在玻璃入口16侧的机架14前后两侧,另一个固定在玻璃入口16侧的机架14中部。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给出的具体示例之外,其中的一些结构可有不同选择。而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基础上基于其基本技能即可做出的,故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最后,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设置在机架(14)上,机架(14)的两端具有玻璃入口(16)和玻璃出口(15),冷却风栅包括导风铲组件、上风栅(13)和下风栅(12),上风栅(13)和下风栅(12)之间设有玻璃输送辊道(17),上风栅(13)和下风栅(12)分别由升降机构带动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风铲组件包括上部导风铲(1)、下部导风铲(2)和定滑轮组件;定滑轮组件至少为一个,定滑轮组件的一端与上部导风铲(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下部导风铲(2)的端部连接,上部导风铲(1)和下部导风铲(2)分别设置在玻璃输送辊道(17)的上下方,上部导风铲(1)的下边缘和下部导风铲(2)的上边缘均靠近玻璃输送辊道(17)的输送表面;定滑轮组件上连接有动力机构,或者,上部导风铲(1)或下部导风铲(2)与动力设备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其特征在于:定滑轮组件为两个,分别固定在玻璃入口(16)侧的机架(14)前后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上部导风铲(1)连接的动力设备为上风栅(13),上部导风铲(1)和上风栅(13)之间固定连接或接触式连接,上部导风铲(1)通过定滑轮组件带动下部导风铲(2)实现升降;或者,与所述下部导风铲(2)连接的动力设备为下风栅(12),下部导风铲(2)和下风栅(12)之间固定连接或接触式连接,下部导风铲(2)通过定滑轮组件带动上部导风铲(1)实现升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式连接是通过接触式连接组件进行连接,接触式连接组件包括施力板(10)和受压板(11);当上部导风铲(1)和上风栅(13)之间为接触式连接时,受压板(11)固定设置在上部导风铲(1)上,受压板(11)的下方对应设置有施力板(10),施力板(10)固定在玻璃入口(16)侧的上风栅(13)上;当下部导风铲(2)和下风栅(12)之间为接触式连接时,下部导风铲(2)上固定设有受压板(11),受压板(11)的上方对应设置有固定在玻璃入口(16)侧的下风栅(12)上的施力板(1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连接为通过调节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风铲组件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导向管(5)和设置在玻璃入口(16)侧的机架(14)上左右两侧的竖向导向槽(8),导向管(5)至少为两个,导向管(5)设置在上部导风铲(1)和/或下部导风铲(2)上,导向管(5)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导向槽(8)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滑轮组件包括定滑轮(6)和拉绳(3),拉绳(3)绕过定滑轮(6),拉绳(3)的一端与上部导风铲(1)连接,拉绳(3)的另一端与下部导风铲(2)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构连接在定滑轮(6)上,带动滑轮转动,或者动力机构连接在拉绳(3)上,拉动拉绳(3)上下移动。
9.如权利要求7或8任一所述的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绳(3)为钢丝绳,所述的定滑轮(6)为钢丝绳滑轮;或者,所述的拉绳(3)为链条,所述的定滑轮(6)为链轮。
10.如权利要求1、2或3任一所述的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导风铲(1)的重量大于下部导风铲(2)。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上部导风铲(1)连接的动力设备为直线动作机构,直线动作机构固定在机架(14)上,上部导风铲(1)通过定滑轮组件带动下部导风铲(2)实现升降;或者,与所述下部导风铲(2)连接的动力设备为直线动作机构,直线动作机构固定在机架(14)上,下部导风铲(2)通过定滑轮组件带动上部导风铲(1)实现升降。
CN201921970131.7U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 Active CN211620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0131.7U CN211620359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0131.7U CN211620359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0359U true CN211620359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25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70131.7U Active CN211620359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03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5232A (zh) * 2020-10-12 2020-11-27 山东泰山华岳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u形玻璃钢化风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5232A (zh) * 2020-10-12 2020-11-27 山东泰山华岳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u形玻璃钢化风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20359U (zh) 一种具有调节型导风铲的玻璃钢化冷却风栅
CN216080683U (zh) 一种便于安装且可调节间距的空气源热泵烘干箱
CN111348820A (zh) 一种弯玻璃成型用的旋转式渐变段及钢化成型设备
CN208469526U (zh) 全景天窗机械组结构
CN108483884B (zh) 一种风栅升降装置及钢化风栅系统
CN202072605U (zh) 一种钢化玻璃炉外压制设备
CN216381037U (zh) 一种电动升降窗
CN113185103A (zh) 一种可多维度调节的自动升降式上下风栅
CN211397350U (zh) 一种侧方驱动式开门结构
CN209304860U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品结构成型装置
CN212551094U (zh) 一种弯曲铁板快速压平装置
CN203253763U (zh) 一种应用在模具加热设备上的升降机构
CN109226369B (zh) 一种钢板卷制预弯辅助装置及钢板卷制预弯加工方法
CN215757039U (zh) 一种可多维度调节的自动升降式上下风栅
CN220976407U (zh) 一种用于外封板的提升装置
CN220408732U (zh) 一种送板机械手
CN220975800U (zh) 一种结构简单高效率反弯玻璃下片台
CN214457606U (zh) 一种连续反向硬轴弯变弧装置
CN218002330U (zh) 一种监墙应用射击训练双出爬墙靶
CN216273761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风栅装置
CN116062978A (zh) 用于平风栅的水平摆动装置及使用其的钢化玻璃冷却系统
CN218893138U (zh) 一种推钢式加热炉缓冲装置及推钢结构
CN211367407U (zh) 一种玻璃钢化炉用的导风铲
CN220976406U (zh) 一种外封板的升降装置
CN206989290U (zh) 一种吸油烟机的导烟板升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