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17382U - 分风机构及具有该分风机构的汽车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风机构及具有该分风机构的汽车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17382U
CN211617382U CN202020066153.7U CN202020066153U CN211617382U CN 211617382 U CN211617382 U CN 211617382U CN 202020066153 U CN202020066153 U CN 202020066153U CN 211617382 U CN211617382 U CN 211617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shell
wind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661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廷元
李迪
闫继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661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17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17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173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风机构及具该分风机构的汽车空调系统,分风机构包括:壳体及导向件,所述壳体的尾端形成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前端形成送风口,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至少两个气流通道,且所述进风口能够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送风口相连通;所述导向件装设于所述进风口内并能够转动,以使所述进风口能够与至少一个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尾端的进风口处装设导向件,以将导向件进行隐藏设置,能够避免因导向件的结构外露而造成用户视觉体验性差的问题,同时也便于用户根据个人需求对车厢内部进行内饰美化设计。

Description

分风机构及具有该分风机构的汽车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风机构及具有该分风机构的汽车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内的空调系统主要用于把汽车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及空气流动调整和控制在最佳状态,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减少旅途比老,为驾驶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对确保安全行车起到重要的通风设置。
分风器作为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空调所送出的气流进行分风处理。但是,现有分风器的格栅风口的设计结构复杂,且常设置在人们视觉直观可以观察到区域内,影响了用户的视觉体验,也不利于用户对汽车车厢内部进行内饰美化设计,严重的会影响用户乘车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分风机构,该分风机构的设计结构简单,能够在满足用户对视觉体验要求的同时起到分风效果,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风机构,包括:壳体及导向件,所述壳体的尾端形成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前端形成送风口,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至少两个气流通道,且所述进风口能够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送风口相连通;所述导向件装设于所述进风口内并能够转动,以使所述进风口能够与至少一个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所述导向件包括连杆及若干个格栅叶片,各个所述格栅叶片沿长度方向装设于所述进风口处并相互间隔设置,各个所述格栅叶片能够以长度方向为轴向进行同向转动,且各个所述格栅叶片通过所述连杆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各个所述格栅叶片朝向所述连杆的一侧均形成有第一凸部,所述连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部数量相同的通孔,各个所述第一凸部一一对应穿设于各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叶片朝向所述连杆的一端形成有缺口,所述第一凸部形成于所述缺口处。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格栅叶片的两端部形成有第二凸部,所述壳体尾端相对的两侧面形成有若干个转动孔;各个所述第二凸部一一对应装设于所述转动孔内,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转动孔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及所述第二风道之间通过装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分隔件相隔离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件为六边形柱体,且所述分隔件沿长度方向固定装设于所述壳体内部。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系统,所述汽车空调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分风机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分风机构,是通过在壳体的尾端所形成的进风口处装设导向件,以将导向件进行隐藏设置,能够避免因导向件的结构外露而降低用户视觉体验效果的问题,同时也便于用户根据个人需求对车厢内部进行内饰美化设计,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分风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分风机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分风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导向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格栅叶片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分风机构基于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同时送风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分风机构沿第一风道送风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分风机构沿第二风道送风的示意图。
100、分风机构;10、壳体;11、尾端;12、进风口;13、前端;14、送风口;15、气流通道;151、第一风道;152、第二风道;16、转动孔;17、分隔件;20、导向件;21、格栅叶片;211、第一凸部;212、缺口;213、第二凸部;22、连杆;22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分风机构100,该分风机构100用于与装设于汽车内部的空调的出风口相连通,该分风机构100除了能够对气流进行分风处理之外,还能够简化分风机构100外露的结构,具有较好的用户视觉体验效果。
该分风机构100包括:壳体10及导向件20,该导向件20的尾端11。
其中,该壳体10的尾端11形成有进风口12,该进风口12用于与空调的出风口相连通,以使经空调的出风口所送出的气流由进风口12进入壳体10内;壳体10的前端13形成有送风口14,该送风口14用于将流经壳体10内部的气流送出;在该壳体10的内部形成有至少两个气流通道15,进风口12能够通过至少一个气流通道15与送风口14相连通。
其中,该气流通道15至少包括:第一风道151及第二风道152。可以理解的,气流可流经壳体10尾端11的进风口12,之后气流可单独流经第一风道151或第二风道152并通过送风口14送出至壳体10外部;同时,气流除了可单独流经第一风道151或第二风道152之外,还可以同时流经第一风道151与第二风道152,并在送风口14处汇流之后送出至壳体10外部。
其中,导向件20装设在壳体10的尾端11处并位于进风口12内,该导向件20能够进行转动,以使进风口12与至少一个气流通道15相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当导向件20转动的过程中,可使进风口12仅与第一风道151或第二风道152相连通,也能够使进风口12同时与第一风道151及第二风道152相连通。
在壳体10的内部装设有分隔件17,该分隔件17用于将壳体10的内部空间至少分隔形成第一风道151及第二风道152。另外,该分隔件17为六边形柱体,该分隔件17的各个侧面之间的连接处均呈弧面设置,并且该分隔件17沿长度方向固定装设在壳体10的内部,以使进风口12及送风口14均正对于分隔件17相邻两侧面相衔接的位置处。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分隔件17的内部为中空设置,以减轻分隔件17的重量。另外,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分隔件17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六边形柱体,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将分隔件17设计为其他类型的形状,如八边形等。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该导向件20包括若干个格栅叶片21,各个格栅叶片21均沿长度方向装设在进风口12处,并且各个格栅叶片21相互间隔设置,同时,各个格栅叶片21能够进行同向转动。
可以理解的,在各个格栅叶片21进行同向转动的过程中,可使进风口12仅与第一风道151或第二风道152相连通,从而令气流仅经第一风道151或第二风道152流动至送风口14处;或者,可使进风口12同时与第一风道151及第二风道152相连通,以使气流分开流动并分别流经第一风道151及第二风道152,且使分流后的气流在送风口14处汇流并送水平送出至壳体10外部。
其中,在壳体10尾端11相对的两侧面形成有转动孔16;在格栅叶片2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第二凸部213,该第二凸部213与转动孔16的形状相适配,且该第二凸部213能够穿设在该转动孔16内并能够相对于该转动孔16进行转动。另外,转动孔16与第二凸部213的数量相同,并且各个第二凸部213均一一对应穿设在各个转动孔16处。
可以理解的,上述格栅叶片21除了可在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置第二凸部213之外,还可以在格栅叶片21的嵌设转动轴,该转动轴沿长度方向嵌设在格栅叶片21上,且该转动轴的两端部均伸出格栅叶片21,即令该转动轴的两端部作为第二凸部213穿设在转动孔16上。
其中,该导向件20还包括连杆22,该连杆22沿与格栅叶片2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进行设置,各个格栅叶片21通过该连杆22连接为一体式结构,以使各个格栅叶片21在连杆22的配合作用下进行同向转动。
其中,在各个格栅叶片21沿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部均形成有第一凸部211,即:第一凸部211位于格栅叶片21朝向连杆22的一侧;在连杆22上开设有通孔221,通孔221的数量与第一凸部211的数量相同,各个第一凸部211一一对应穿设在各个通孔221内,并且该第一凸部211能够相对于该通孔221进行转动。
其中,在格栅叶片21朝向连杆22的一端形成有缺口212,第一凸部211形成于该缺口212处并朝向连杆22,该第一凸部211位于缺口212朝向连杆22的表面处。同时,该第一凸部211未与壳体10的内侧面相接触,以避免格栅叶片21在沿长度方向为轴向进行转动的过程中与壳体10内侧面相摩擦,进而避免格栅叶片21及壳体10出现磨损。
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分风机构100的工作过程,可详述如下:
1、当各个格栅叶片21均处于水平状态时,如图6所示,进风口12同时与第一风道151及第二风道152相连通,即:格栅叶片21将进风口12分隔形成上下两个进风通道,位于下方的进风通道与第一风道151相连通,位于上方的进风通道与第二风道152相连通。气流经壳体10尾端11的进风口12之后进行分流,并分别流经第一风道151及第二风道152;流经第一风道151的气流与流经第二风道152的气流在送风口14处汇流为一股气流并沿水平方向送出至壳体10外部。
2、当各个格栅叶片21顺时针转动至如图7所示位置处时,进风口12仅与第一风道151相连通。气流经进风口12流入第一风道151,之后流动至送风口14处并斜向上方送出至壳体10外部。
3、当各个格栅叶片21逆时针转动至如图8所示位置处时,进风口12仅与第二风道152相连通。气流经进风口12流入第二风道152,之后流动至送风口14处并斜向下方送出至壳体10外部。
相应的,基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分风机构100,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系统,该汽车空调系统内装设有该分风机构100,能够有效实现对气流进行分风操作的同时还能够便于用户对汽车车厢内部进行内饰设计,以增加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分风机构100及具有该分风机构100的汽车空调系统,是通过在壳体10的尾端11所形成的进风口12处装设导向件20,以将导向件20进行隐藏设置,能够避免因导向件20的结构外露而降低用户视觉体验效果的问题,同时也便于用户根据个人需求对车厢内部进行内饰美化设计,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分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及导向件(20),所述壳体(10)的尾端(11)形成进风口(12),所述壳体(10)的前端(13)形成送风口(14),所述壳体(10)内部形成有至少两个气流通道(15),且所述进风口(12)能够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气流通道(15)与所述送风口(14)相连通;所述导向件(20)装设于所述进风口(12)内并能够转动,以使所述进风口(12)能够与至少一个所述气流通道(15)相连通;所述导向件(20)包括连杆(22)及若干个格栅叶片(21),各个所述格栅叶片(21)沿长度方向装设于所述进风口(12)处并相互间隔设置,各个所述格栅叶片(21)能够以长度方向为轴向进行同向转动,且各个所述格栅叶片(21)通过所述连杆(22)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各个所述格栅叶片(21)朝向所述连杆(22)的一侧均形成有第一凸部(211),所述连杆(2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部(211)数量相同的通孔(221),各个所述第一凸部(211)一一对应穿设于各所述通孔(22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叶片(21)朝向所述连杆(22)的一端形成有缺口(212),所述第一凸部(211)形成于所述缺口(212)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格栅叶片(21)的两端部形成有第二凸部(213),所述壳体(10)尾端(11)相对的两侧面形成有若干个转动孔(16);各个所述第二凸部(213)一一对应装设于所述转动孔(16)内,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转动孔(16)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15)包括:第一风道(151)及第二风道(152),所述第一风道(151)及所述第二风道(152)之间通过装设于所述壳体(10)内部的分隔件(17)相隔离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17)为六边形柱体,且所述分隔件(17)沿长度方向固定装设于所述壳体(10)内部。
6.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空调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分风机构(100)。
CN202020066153.7U 2020-01-13 2020-01-13 分风机构及具有该分风机构的汽车空调系统 Active CN211617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6153.7U CN211617382U (zh) 2020-01-13 2020-01-13 分风机构及具有该分风机构的汽车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6153.7U CN211617382U (zh) 2020-01-13 2020-01-13 分风机构及具有该分风机构的汽车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17382U true CN211617382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7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66153.7U Active CN211617382U (zh) 2020-01-13 2020-01-13 分风机构及具有该分风机构的汽车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173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52053A (en) Air outlet device for a vehicle with an air conditioner
CN203478539U (zh) 立式空调送风装置
JP2019507703A (ja) 高アスペクト比通気口を有する熱システム
ATE243625T1 (de) Lüftung, heizung und/oder klimaanlage des fahrgastraumes eines kraftfahrzeuges
CN106196305B (zh) 导风装置、空调柜机及其送风方法
CN109340909B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US6450876B2 (en) Diffusion of air into a motor-vehicle passenger compartment
CN103453632A (zh) 空调送风装置
CN111231625A (zh) 分风机构及具有该分风机构的汽车空调系统
CN211617382U (zh) 分风机构及具有该分风机构的汽车空调系统
CN110271379B (zh) 风道总成和仪表板总成
EP4129718A1 (en) Air outlet structure, column, and vehicle
JP2009061949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13262068U (zh) 通风座椅和车辆
JP5293731B2 (ja) 車両用送風装置
CN203274156U (zh) 空调送风装置
EP3006851B1 (en) Air-conditioner with air supply apparatus
KR20130053469A (ko) 실내공기 흡입형 차량용 통풍시트
CN101362425A (zh) 车辆驾驶舱内的空调通风装置
CN220947426U (zh) 一种客车风道模拟装置
CN210116358U (zh) 用于车辆的后排捕风系统以及车辆
KR101450634B1 (ko) 차량용 좌,우 독립 공조장치
KR100577813B1 (ko) 자동차 공조장치용 디프로스터 덕트 구조
JP2013075662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19856735U (zh) 一种新型hvac出风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