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14335U - 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 - Google Patents

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14335U
CN211614335U CN202020067545.5U CN202020067545U CN211614335U CN 211614335 U CN211614335 U CN 211614335U CN 202020067545 U CN202020067545 U CN 202020067545U CN 211614335 U CN211614335 U CN 211614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haft
shaft blank
lathe
positioning die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675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Deng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Deng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Deng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Deng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675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14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14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14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r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床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包括前顶尖与后顶尖,前顶尖与后顶尖同轴,前顶尖靠近后顶尖的外壁偏心处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轴向平行于前顶尖轴向。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以解决双顶尖定位模具影响车加工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床加工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加工行业中,机床已经成为电机轴坯料加工生产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工具。在对电机轴坯料进行加工时,常使用双顶尖方式进行定位固定。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车床传递扭矩,通常需要增设鸡心夹与拨盘。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9062178U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联动式台阶孔内涨芯轴夹具,支撑轴还在靠近锁紧螺母的一端上固定设有鸡心夹,在鸡心夹上还布置有连接数控车床主轴的连杆。具体的操作为鸡心夹的中心紧紧将工件夹紧,鸡心夹的端部固定连接在车床的转动轴上,夹紧后,工件能够随同鸡心夹一同周向转动。
虽然鸡心夹能够起到传递扭矩的作用,但是由于鸡心夹固定在轴件的外壁,进而存在无法使车刀沿轴向一次性走完,还需要将工件掉头后才能完成完整车工,而在此过程中相当于车刀分两次从不同的方向对工件进行加工,因此存在因前后两次下刀位置不同而出现两层不同加工痕迹,进而导致工件轴向两端加工精度不一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以解决电机轴坯料加工过程中由于两次加工导致存在下刀痕迹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包括前顶尖与后顶尖,前顶尖与后顶尖同轴,前顶尖靠近后顶尖的外壁偏心处固定连接有用于抵紧电机轴坯料端面的转动杆,转动杆的轴向平行于前顶尖轴向。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双顶尖的方式对电机轴进行固定,使主轴只起到传动的作用,工件的回转精度完全取决于顶尖和中心孔的形状误差和同轴度误差。
2、本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杆同轴抵紧电机轴坯料的轴向面,利用转动杆与电机轴之间的静摩擦力提供力矩,以驱动电机轴周向转动。由于转动杆静止固定在电机轴坯料的轴向端面,因此并不会影响电机轴坯料的外壁车削,实现一次走刀中车加工完整个电机轴的外壁,避免出现因前后衔接而导致的接刀车削的痕迹问题,提高车加工的产品质量。
进一步,所述前顶尖远离后顶尖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油缸。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同轴连接驱动油缸以使前顶尖成为活动的顶尖,相比于固定的顶尖,活动的顶尖能够避免顶尖与中心孔因不断摩擦产生的过热而损坏工件问题。
进一步,所述转动杆轴向长度等于所述前顶尖轴向长度。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利用,更稳定的固定效果,避免出现打滑。
进一步,所述后顶尖为周向转动的活动顶尖。
有益效果:两个活动顶尖实现同步转动,避免电机轴坯料轴向的两端出现速度差。
进一步,所述后顶尖沿轴向方向滑动连接。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后顶尖轴向滑动连接方式,实现前、后顶尖之间距离的可调节目的,以便于适应不同长度的轴类工件。
进一步,所述前顶尖远离后顶尖一端键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远离前顶尖一端键连接于驱动油缸的输出轴。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利用套筒实现驱动油缸输出轴与前顶尖之间扭矩传递,键连接的固定方式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装拆、维护的技术优势。
进一步,所述驱动油缸外包裹有机箱,所述套筒外壁同轴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固定连接在所述机箱外壁。
进一步,所述前顶尖与后顶尖之间滑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可拆卸连接有车刀,所述车刀自由端延伸于支撑座外部。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利用支撑座的滑动连接方式,以实现车刀在水平位置的可调节,实现对电机轴坯料的任意位置加工。
进一步,所述前顶尖与后顶尖之间滑动连接有冷却座,所述冷却座上固定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一端靠近于所述车刀,所述冷却管远离车刀的一端连接于冷却箱。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增设冷却管,实现在车削的过程中,对车刀车削处进行降温冷却,在保证工件的车削质量同时也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套筒自由端铰接有固定板,所述套筒与固定板铰接处连接有扭簧,扭簧在自由状态时固定板与套筒之间的夹角为15°,所述固定板内壁为用于贴合电机轴坯料的曲面凹面。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利用固定板相对套筒的转动,实现固定板内壁抵靠在电机轴坯料外壁上。同时固定板利用扭簧的作用,实现对电机轴坯料的夹紧作用。进而最终实现对电机轴坯料夹紧固定的目的,实现电机轴坯料随车床的同步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的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驱动油缸2、套筒3、前顶尖4、转动杆5、后顶尖6、承载筒7、支撑座8、车刀9、第一滑板10、冷却座11、冷却管12、固定板13、固定螺钉14。
实施例一
基本如附图1所示: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包括机架1,机架1上螺栓固定有驱动油缸2,驱动油缸2输出轴的轴向平行于水平面,驱动油缸2输出轴自由端键连接固定有套筒3,套筒3远离驱动油缸2的一端利用平键连接固定有前顶尖4。前顶尖4的外壁偏心处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转动杆5的轴向平行于前顶尖4的轴向,前顶尖4与转动杆5之间通过浇铸方式一体成型。转动杆5的自由端面上开有颗粒状凸起,转动杆5轴向长度等于前顶尖4轴向长度。机架1上还设有后顶尖6,后顶尖6转动连接于承载筒7内,承载筒7沿水平左右方向滑动连接于机架1的工作面,后顶尖6的针头朝向前顶尖4的一端,且前顶尖4与后顶尖6之间等高同轴。
前顶尖4与后顶尖6之间设有支撑座8,支撑座8的顶面螺栓固定有车刀9,车刀9的自由端延伸于支撑座8的外部。支撑座8底端沿纵向前后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板10,第一滑板10底端沿水平左右方向滑动连接于机架1的工作面。前顶尖4与后顶尖6之间还设有冷却座11,冷却座11上插接固定有冷却管12,冷却管12一端固定在相邻车刀9一侧的斜上方。冷却管12远离车刀9的一端连通于装有冷却液的冷却箱,冷却座12的底端沿水平左右方向滑动连接于机架1的工作面上。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通过水平滑动承载筒7,进而调节前顶尖4与后顶尖6之间的间距。然后将电机轴坯料的轴向两端分别插入在前顶尖4与后顶尖6上,在前顶尖4插入电机轴坯料过程的同时,转动杆5的端面也相抵在电机轴坯料的端面上,前顶尖4与后顶尖6相抵在电机轴坯料的两端,最终实现加紧固定的技术效果。最后电机轴坯料在转动杆5、前顶尖4与后顶尖6的固定作用下一同周向转动。操作人员控制支撑座8与冷却座11在机架上相对移动,实现车刀9对电机轴坯料的车加工,同时冷却管12对车刀进行冷却降温。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套筒3的自由端铰接有两个固定板13,两个固定板13的铰接方向相互对称。固定板13的内壁为向内凹陷的曲面,固定板13与套筒3的铰接处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插接固定在固定板13端面,扭簧的另一端插接固定在套筒3自由端。扭簧在自由状态时,固定板13的与套筒3端部之间的夹角为15度。固定板13的侧壁上开有通孔,通孔内螺纹连接有贯穿通孔的固定螺钉14。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电机轴坯料轴向端面相抵在前顶尖4的过程中,两个固定板13通过相对套筒3的转动,实现固定板13内壁抵靠在电机轴坯料外壁上。同时固定板13利用扭簧的作用,实现对电机轴坯料的夹紧作用。最后操作人员通过旋转固定螺钉14,使固定螺钉14穿过固定板13对电机轴坯料的外壁起到进一步夹紧固定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Claims (10)

1.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顶尖与后顶尖,所述前顶尖与后顶尖同轴,所述前顶尖靠近后顶尖的外壁偏心处固定连接有用于抵紧电机轴坯料端面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轴向平行于前顶尖轴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顶尖远离后顶尖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油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轴向长度等于所述前顶尖轴向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顶尖为周向转动的活动顶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顶尖沿轴向方向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顶尖远离后顶尖一端键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远离前顶尖一端键连接于驱动油缸的输出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油缸外包裹有机箱,所述套筒外壁同轴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固定连接在所述机箱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顶尖与后顶尖之间滑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可拆卸连接有车刀,所述车刀自由端延伸于支撑座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顶尖与后顶尖之间滑动连接有冷却座,所述冷却座上固定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一端靠近于所述车刀,所述冷却管远离车刀的一端连接于冷却箱。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自由端铰接有固定板,所述套筒与固定板铰接处连接有扭簧,扭簧在自由状态时固定板与套筒之间的夹角为15°,所述固定板内壁为用于贴合电机轴坯料的曲面凹面。
CN202020067545.5U 2020-01-10 2020-01-10 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 Active CN211614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7545.5U CN211614335U (zh) 2020-01-10 2020-01-10 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7545.5U CN211614335U (zh) 2020-01-10 2020-01-10 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14335U true CN211614335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7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67545.5U Active CN211614335U (zh) 2020-01-10 2020-01-10 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143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5787A (zh) * 2021-04-19 2021-08-13 上海长特锻造有限公司 一种管叉的加工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5787A (zh) * 2021-04-19 2021-08-13 上海长特锻造有限公司 一种管叉的加工工艺
CN113245787B (zh) * 2021-04-19 2022-04-01 上海长特锻造有限公司 一种管叉的加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95447B2 (ja) 圧延スタンド及びこれを複数使用した管圧延機
CN204771765U (zh) 液压油缸缸头的车用装夹装置
JP4326424B2 (ja) センタリングマシン
CN103273118A (zh) 钻孔组合模
CN201208702Y (zh) 一种可调偏心车床夹具
CN211614335U (zh) 电机轴坯料端部车床用定位模具
CN107900746B (zh) 气缸套夹具
CN210281914U (zh) 一种轴类工件装夹机构
CN208977350U (zh) 头枕杆铣槽用设备
CN207997107U (zh) 汽车后桥壳法兰盘压装焊接装置
CN206966712U (zh) 颚式破碎机主轴钻孔工装
US4322961A (en) Die rolling machine
CN219464853U (zh) 一种铁塔底板加工用铣床
CN209035975U (zh) 一种高精度的双轴卧式镗磨机床
CN215316099U (zh) 一种倒角机圆形钢倒角机构
CN206702588U (zh) 一种车钻一体机床
CN212822799U (zh) 高精度加工机器
JP3594708B2 (ja) センタリングマシン及びそのワーク支持装置
CN211589205U (zh) 一种高效折弯刻痕机
CN112894388A (zh) 一种全自动弹子加工机床
CN203495651U (zh) 一种展刀头
CN206825275U (zh) 一种产品工装夹具
CN111069693A (zh) 圆柱管件驱动式切割工具
CN211761346U (zh) 一种车桥精加工用工作台
CN114346294B (zh) 一种比例仿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