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13469U - 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13469U
CN211613469U CN201921661618.7U CN201921661618U CN211613469U CN 211613469 U CN211613469 U CN 211613469U CN 201921661618 U CN201921661618 U CN 201921661618U CN 211613469 U CN211613469 U CN 211613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unit
wiring
communication module
unit
conveying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16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冰
余义宙
韩振杰
李长宣
张�林
李会丽
董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SM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SM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SM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SM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616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134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13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13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所述通信模块检测单元包括检测单元输送线,其中: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线体上设置有自动定位接线单元,用于实现通信模块的定位和自动化接线或拆线;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上还依次设置有检测单元输送线入口、输送进料机构、皮带输送线间隔隔板、外观检测单元、耐压检测单元、通信功能检测单元、输送出料机构和检测单元输送线出口;其中:所述自动定位接线单元设置在所述外观检测单元、耐压检测单元或通信功能检测单元工位。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兼容单相电能表、三相电能表等不同外观尺寸和接口规范的通信模块,定位准确度高,接线成功率高,方便分拣,具有较好的扩展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或民用计量电能的计量仪表技术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
背景技术
在电测技术技术领域中,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是对各信息采集点用电信息采集的设备,简称采集终端。该终端能够实现电能表数据的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双向传输以及转发或执行控制命令的设备。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按应用场所分为专变采集终端、集中抄表终端(包括集中器、采集器)、分布式能源监控终端等类型。通信模块是安装在电能表、采集终端、集中器上,采用宽带电力线载波、窄带电力线载波、无线通信、GPRS通信等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模块或通信设备。电能表和采集终端是智能电网的计量和管理的核心信息节点,其能够确保电能表和采集终端的用电信息能够自动、及时、准确上传到管理平台,以实现智能电网信息化。电测的完成离不开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在投入工作时,需要检测其质量的好坏,这关系到通信工作能否正常进行。
现有技术主要有三种通信模块的检测方式:
1、采用人工检测装置的方式进行检测,这种方式采用固定的检测测试装置,包含有一个连接器底座、电气测试单元、控制计算机及软件等,需要人工将模块插到连接器底座,再通过软件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人工取下模块,此种方法需要人工操作,效率低,可靠性差,检测量大时需要大量人工和设备,自动化程度差。
2、采用一种带托盘的输送及检测系统,一个托盘上可以旋转多个(如6个或9个)模块,托盘输送线将模块送到检测单元,定位机构对托盘和工件进行二次定位后,接线机构自动将连接器接线座接入到每个模块,此种方式由于需要托盘转载,在二次定位后对接线座的定位精度要求高,一个工件没有接线成功时,无法进行二次接线,检测完成后,不方便进行单独的工件处理如工件RFID身份认证、不合格分拣等。
3、采用一种柔性输送线体完成模块的直接输送,不需托盘, 模块到测试位置后,有专门的二次定位机构进行二次夹紧定位,接线机构再推动接线座完成接线,此种方式实现了模块的单独输送和一对一定位接线,但柔性输送线的对于特定结构模块适应性差,无法输送,定位接线是两套机构,机构复杂,对装配要求高。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就急需一种新型的通信模块检测单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该单元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兼容单相电能表、三相电能表等不同外观尺寸和接口规范的通信模块,定位准确度高,接线成功率高,方便分拣,具有较好的扩展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所述通信模块检测单元包括检测单元输送线,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线体上设置有自动定位接线单元,用于实现通信模块的定位和自动化接线或拆线;
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上还依次设置有检测单元输送线入口、输送进料机构、皮带输送线间隔隔板、外观检测单元、耐压检测单元、通信功能检测单元、输送出料机构和检测单元输送线出口;其中:
所述自动定位接线单元设置在所述外观检测单元、耐压检测单元或通信功能检测单元工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接线单元包含垂直固定设置在检测单元输送线的一侧的挡板;
所述定位接线单元还包含设置在检测单元输送线的另一侧的接线推进机构、内侧护栏、接线座和接线转接电路;其中:
所述挡板具有位置光电传感器,用于阻止检测单元输送线的通信模块;所述内侧护栏用于导向检测单元输送线上的通信模块;所述接线转接电路板和所述接线推进机构分别与所述接线座电性连接,并且所述接线座上设置有两组不同的接线探针座,以适应两种不同规格、不同插座位置的通信模块,所述接线转接电路板上设置有转接通用插座。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推进机构包括固定接线导向定位叉、弹性拨杆活动定位叉、接线座伸缩导向轴和接线伸缩推动气缸,通过所述固定接线导向定位叉和弹性拨杆活动定位叉二者结构的配合实现通信模块的位置定位,所述接线座伸缩导向轴引导接线伸缩推动气缸的运动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为柔性链板输送线或平皮带输送线。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进料机构和所述输送出料机构分别为将通信模块从外部输送线送入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或从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送出到外部输送线的辅助进出料装置;
所述皮带输送线间隔隔板为等距离布置,用于将通信模块拉开等分间距,以便与检测位对接;
所述外观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两侧,用于检测通信模块的正面铭牌内容及反面的接插件的针位;
所述耐压检测单元为用于测试通信模块的耐压性能的检测单元;
所述通信功能检测单为用于测试通信模块的通信功能的检测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耐压检测单元和所述通信功能检测单元分别设置为6个检测工位为一组。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伸缩推动气缸为1个伸缩推动气缸,用于为接线座提供前后运动的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接线导向定位叉为带有锲形端部的定位叉,所述弹性拨杆活动定位叉为联接有连杆机构的“T”字型结构,通过连杆机构的工作方式自动向内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座为带有喇叭口状导向外沿的弹性探针接线座,探针与所述接线座的定位精度偏差距离小于0.1mm。
积极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出通信模块检测单元实现多种型号和结构的通信模块检测,能够兼容单相电能表、三相电能表等不同外观尺寸和接口规范的通信模块,大大节省了流水线的占地面积,提高了单位面积内的检定产量,从而提高了检定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PLC系统和上位计算机系统,完成通信模块的自动化检测、直接输送,其检测定位准确度高,接线成功率高,且方便分拣;
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定位接线单元内部固定接线导向定位叉和弹性拨杆活动定位叉的交互作用,实现三重定位,使得通信模块能够自动定位对准接线探针,并且可以实现两种不同宽度的通信模块的自动定位和自动接线检测,使得定位精度偏差距离小于0.1mm,能够保证检测探针能够针对两种不同的通信模块实现精准对位接线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的自动定位接线单元的结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的自动定位接线单元的另一个结构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的工作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通信模块检测单元;2-上下料单元;3-周转箱输送单元;4-通信模块
101-检测单元输送线入口;102-输送进料机构;103-皮带输送线间隔隔板;104-外观检测单元;105-耐压检测单元;106-耐压检测单元;107-输送出料机构;108-检测单元输送线出口;109-检测单元输送线;110-自动定位接线单元;111-挡板;112- 固定接线导向定位叉;113-弹性拨杆活动定位叉;114-内侧护栏;115-接线座;116-接线座伸缩导向轴;117-接线伸缩推动气缸;118-接线转接电路板;119-第一资产识别单元;120-合格装箱缓存单元;121-不合格装箱缓存单元;122-接线推进机构;
201-上下料机器人;202-上料单元;203-下料单元;204-上料箱接驳单元;
301-检定入口;302-周转箱输送线;303-整箱拆垛单元;304-第二资产识别单元;305-资产绑定单元;306-第一码垛单元;307-第二码垛单元;308-第三码垛单元;309-检定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所述通信模块检测单元1包括检测单元输送线109,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109线体上设置有自动定位接线单元110,用于实现通信模块的定位和自动化接线或拆线;
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109上还依次设置有检测单元输送线入口101、输送进料机构102、皮带输送线间隔隔板103、外观检测单元104、耐压检测单元105、通信功能检测单元106、输送出料机构107和检测单元输送线出口108;其中:
所述自动定位接线单元110设置在所述外观检测单元104、耐压检测单元105或通信功能检测单元106工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接线单元110包含垂直固定设置在检测单元输送线109的一侧的挡板111;
所述定位接线单元110还包含设置在检测单元输送线109的另一侧的接线推进机构、内侧护栏114、接线座115和接线转接电路板118;其中:
所述挡板111具有位置光电传感器,用于阻止检测单元输送线109的通信模块4;所述内侧护栏114用于导向检测单元输送线109上的通信模块4;所述接线转接电路板118和所述接线推进机构分别与所述接线座115电性连接,并且所述接线座115上设置有两组不同的接线探针座,以适应两种不同规格、不同插座位置的通信模块4,所述接线转接电路板118上设置有转接通用插座。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推进机构122包括固定接线导向定位叉112、弹性拨杆活动定位叉113、接线座伸缩导向轴116和接线伸缩推动气缸117,通过所述固定接线导向定位叉112和弹性拨杆活动定位叉113二者结构的配合实现通信模块4的位置定位,所述接线座伸缩导向轴116引导接线伸缩推动气缸117的运动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109为柔性链板输送线或平皮带输送线。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进料机构102和所述输送出料机构107分别为将通信模块从外部输送线送入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109或从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109送出到外部输送线的辅助进出料装置;
所述皮带输送线间隔隔板103为等距离布置,用于将通信模块拉开等分间距,以便与检测位对接;
所述外观检测单元104设置在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109两侧,用于检测通信模块的正面铭牌内容及反面的接插件的针位;
所述耐压检测单元105为用于测试通信模块的耐压性能的检测单元;
所述通信功能检测单元106为用于测试通信模块的通信功能的检测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耐压检测单元105和所述通信功能检测单元106分别设置为6个检测工位为一组。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伸缩推动气缸117为1个伸缩推动气缸,用于为接线座115提供前后运动的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接线导向定位叉112为带有锲形端部的定位叉,所述弹性拨杆活动定位叉113为联接有连杆机构的“T”字型结构,通过连杆机构的工作方式自动向内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座115为带有喇叭口状导向外沿的弹性探针接线座,探针与所述接线座115的定位精度偏差距离小于0.1mm。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描述,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接线单元110的实施过程进行描述,定位接线单元110中定位功能采用三重定位方法进行,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如上图1-图3所示,通信模块4的自动定位接线是通过三重定位方法实现的,具休如下:
一重定位:通信模块4放置是带有皮带输送线间隔隔板103的检测单元输送线109上,皮带输送线间隔隔板103的间距与各个自动定位接线单元110的间距相等,皮带以步进形式前进,且与各自动定位接线单元110操持对正,此为第一重定位,通过步进输送线将模块输送到自动定位接线单元110正对位置,基于上文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定位接线单元110可以兼容两种不同尺寸的通信模块4,皮带输送线间隔隔板103的间距是依据大尺寸的模块宽度设置的。在检测单元输送线109的外侧,设置有挡板111,该挡板111具有有三个用途,一是用于通信模块4输送过程中的护栏,二是在每个自动定位接线单元110的位置设置有两对光电开关,用于检测两种不同尺寸的通信模块4是否输送到位;三是在接线时,用于挡板,与另一侧的推进接线机构相互作用,将检测探针座接入通信模块4的插座中。在输送线的内侧,设置有另一侧护栏,即内侧护栏114,该护栏用于通信模块4输送导向之用。
二重定位:第二重定位是由接线推进机构上的固定接线导向定位叉112和弹性拨杆活动定位叉113组合作用实现的,固定接线导向定位叉112是一个带有锲形端部的定位叉,在通信模块4输送到位,自动定位接线单元110向前运动拉接线时,固定接线导向定位叉112先靠近通信模块4的前端面,提供定位基准面,而另一侧的弹性拨杆活动定位叉113在自动定位接线单元110前进时,经过一个连杆机构,会自动向内摆动靠住通信模块4,并夹紧通信模块4推动通信模块4向另一侧运动,直到与另一侧的固定接线导向定位叉112相互作用,夹紧通信模块4,实现通信模块4的二次定位,弹性拨杆活动定位叉113的作用宽度可以适用两种不同宽度尺寸的通信模块,且均能够以固定接线导向定位叉112实现自动定位。
三重定位:第三重定位是设置在自动定位接线单元110上的带导向外沿的弹性探针接线座115,该接线座115内是一个探针组,对应通信模块4的信号插座,在探针组的外侧,设置有喇叭口的一个导向外沿,当通信模块二重定位后,自动定位接线单元110继续前进时,该导向外沿先与插座外沿接触,相互作用并导正接线座,达到三种精确定位的目的,经过三重定位,检测探针与被测模块的插座的插针实现精确对准,偏差距离小于0.1mm,能够保证检测探针能够针对两种不同的通信模块实现精准对位接线检测。在自动定位接线单元110上设置有两组不同的接线探针座,以适应两种不同规格、不同插座位置的通信模块4,且可以将两种通信模块4的插座接线后,引出到自动定位接线单元110后的接线转接电路板118,接线转接电路板118上有转接通用插座,将与检测电气模块相连。接线完成后,实现通信模块4的自动检测测试。处于在自动定位接线单元110上的接线座伸缩导向轴116,用于自动定位接线单元110中的接线座前后运动导向支撑,接线伸缩推动气缸117用于提供接线座前后运动的动力。
通过上述三重定位,使得通信模块4能够自动定位对准接线探针,并且可以实现两种不同宽度的通信模块4的自动定位和自动接线检测。在本实用新型中,仅通过一个接线伸缩推动气缸117的前后运动。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结构说明,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用在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中使用,在该线体中,包括: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模块检测单元1,用于运输、检测通信模块,并且所述通信模块检测单元1通过两条互相平行的检测单元输送线109构成的可扩展、可延伸的柔性检定线体;上下料单元2,用于移载检测完毕或者待检测的通信模块;周转箱输送单元3,用于运输或周转承载通信模块的箱体;其中所述上下料单元2设置在所述通信模块检测单元1和所述周转箱输送单元3之间,所述模块检测单元1的输出端与所述上下料单元2的输入端驳接,所述上下料单元2的输出端与所述上下料单元2的输入端驳接。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下料单元2上设置有上下料机器人201、上料单元202、下料单元203和上料箱接驳单元(204);其中所述上下料机器人201设置有间距可调整的六只气抓,通过自动调整抓手间距而柔性兼容两种不同尺寸的通信模块4,所述上料单元202和下料单元203分别与检测单元输送线109驳接,所述上料箱接驳单元204与所述周转箱输送单元3驳接。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周转箱输送单元3上设置在周转箱输送线302,所述周转箱输送线302上依次设置有检定入口301、整箱拆垛单元303、第二资产识别单元304、资产绑定单元305、第一码垛单元306、第二码垛单元307、第三码垛单元308和检定出口309。
本实用新型的周转箱输送单元3、上下料单元2、通信模块检测单元1三大单元模块中,其中上下料单元2及通信模块检测单元3可依据产能及场地情况进行柔性扩展,可以是一组,可也以是并行的多组组合,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工作效率高。其能够实现实用化、兼容性强、可扩展性好、自动化程序高的通信模块流水线系统。每一个通信模块检测单元1是由两组相对独立的输送线、检测单元组成的,但共用不合格装箱缓存线121,这种布局可以提升场地利用率及产能效率。待检通信模块4以标准塑料周转箱(或纸箱)装载,周转箱内可以放置多个模块,周转箱又以多层叠放(5层或6层)型式方便在自动化立体仓库中存储。周转箱输送单元3一般与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接口,从检定入口301接收立库送出的待检箱垛,从检定出口309送出已检定完成的箱垛,周转箱输送线302采用辊筒输送线。
周转箱输送单元设置有整箱拆垛单元303,用于将待检的表箱垛拆成单箱,并通过资产绑定单元305进行资产识别,资产识别是通过RFID读取设备读取周转箱和模块上的RFID标签,并与下达的任务的资产信息进行核对,以确认模块是否是检定任务内的模块。资产识别通过的周转箱会输送到上料箱接驳单元204,上下料机器人201自动从周转箱内抓取通信模块4放置到检定单元的上料单元202的位置。上下料机器人201具有一个可设置间距的6位抓手,能够自动调整抓手间距柔性兼容两种不同尺寸的模块。通信模块4放置到上料单元202后,经检测单元输送线109进行自动输送,检测单元输送线109可以为皮带输送线,通信模块4在输送线上直接输送,不需要托盘,且可以输送不尺寸规格的模块,输送线上设置有专用挡停器及专用进料机构,用于在输送过程中的工件挡停、单工件放行、检测单元进料等。
检测单元输送线109将通信模块4输送到通信模块检测单元1,完成通信模块4的自动检测,通信模块检测单元通信模块检测单元1以6工位为一个标准模块,可以是多个模块的组合,以批为单位实现进料、接线、检测、退线、出料等流水作业。检测单元输送线109检测完成的通信模块4,经检测单元输送线109输送到第一资产识别单元119,该单元有两个功能,一个功能是通过读模块的条码及RFID码并对二者进行核验,另一功能是依据条码信息查询检测结果,依据检测结果进行合格/不合格分拣,将合格的模块分拣输送到合格装箱缓存单元120,将不合格的模块输送到不合格装箱缓存单元121。
合格/不合格通信模块4在合格装箱缓存单元120,不合格装箱缓存单元121上缓存够一箱(48个)时,上下料机器人201会自动启动一个下料装箱流程,将该缓存线上的模块抓取装到放置在上料箱接驳单元204的周转箱内,在抓取时,抓手会经过一个读码相机,读取抓取模块的条码,以确定装箱模块的身份。装满箱的周转箱流出上料箱接驳单元204后,以通过资产绑定单元305,由RFID读写装置读取周转箱码及箱内模块码,用于记录箱、模块绑定关系,以上传给上层管理平台及自动化仓储系统。
周转箱输送线上设置有第一码垛单元306,用于将多余的空箱码垛暂存,以便在后续使用时,再流转到资产绑定单元305使用。周箱箱输送线302上设置有第二码垛单元307,用于将装有不合格通信模块4的周转箱组垛后送出到已检出口102。周箱箱输送线上设置有合格码垛119,用于将装有合格模块的周转箱组垛后送出到检定出口309。
由此可见,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模块检测单元1完成通信模块4的自动检测功能,该单元采用了一种双线并行的带隔板定位的步进式输送线,输送线两端有辅助进出接驳机构,检测单元模块化设计,可以设置外观检测、耐压检测、通信功能检测等功能单元,检测单元采用一种三重定位的自动接拆线实现检测接线,通过PLC系统和上位计算机系统,完成通信模块的自动化检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1)包括检测单元输送线(109),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109)线体上设置有自动定位接线单元(110),用于实现通信模块的定位和自动化接线或拆线;
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109)上还依次设置有检测单元输送线入口(101)、输送进料机构(102)、皮带输送线间隔隔板(103)、外观检测单元(104)、耐压检测单元(105)、通信功能检测单元(106)、输送出料机构(107)和检测单元输送线出口(108);其中:
所述自动定位接线单元(110)设置在所述外观检测单元(104)、耐压检测单元(105)或通信功能检测单元(106)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接线单元(110)包含垂直固定设置在检测单元输送线(109)的一侧的挡板(111);
所述定位接线单元(110)还包含设置在检测单元输送线(109)的另一侧的接线推进机构、内侧护栏(114)、接线座(115)和接线转接电路板(118);其中:
所述挡板(111)具有位置光电传感器,用于阻止检测单元输送线(109)的通信模块(4);所述内侧护栏(114)用于导向检测单元输送线(109)上的通信模块(4);所述接线转接电路板(118)和所述接线推进机构分别与所述接线座(115)电性连接,并且所述接线座(115)上设置有两组不同的接线探针座,以适应两种不同规格、不同插座位置的通信模块(4),所述接线转接电路板(118)上设置有转接通用插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推进机构(122)包括固定接线导向定位叉(112)、弹性拨杆活动定位叉(113)、接线座伸缩导向轴(116)和接线伸缩推动气缸(117),通过所述固定接线导向定位叉(112)和弹性拨杆活动定位叉(113)二者结构的配合实现通信模块(4)的位置定位,所述接线座伸缩导向轴(116)引导接线伸缩推动气缸(117)的运动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109)为柔性链板输送线或平皮带输送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进料机构(102)和所述输送出料机构(107)分别为将通信模块从外部输送线送入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109)或从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109)送出到外部输送线的辅助进出料装置;
所述皮带输送线间隔隔板(103)为等距离布置,用于将通信模块拉开等分间距,以便与检测位对接;
所述外观检测单元(104)设置在所述检测单元输送线(109)两侧,用于检测通信模块的正面铭牌内容及反面的接插件的针位;
所述耐压检测单元(105)为用于测试通信模块的耐压性能的检测单元;
所述通信功能检测单元(106)为用于测试通信模块的通信功能的检测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检测单元(105)和所述通信功能检测单元(106)分别设置为6个检测工位为一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伸缩推动气缸(117)为1个伸缩推动气缸,用于为接线座(115)提供前后运动的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线导向定位叉(112)为带有锲形端部的定位叉,所述弹性拨杆活动定位叉(113)为联接有连杆机构的“T”字型结构,通过连杆机构的工作方式自动向内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座(115)为带有喇叭口状导向外沿的弹性探针接线座,探针与所述接线座(115)的定位精度偏差距离小于0.1mm。
CN201921661618.7U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 Active CN2116134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1618.7U CN211613469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1618.7U CN211613469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13469U true CN211613469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16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1618.7U Active CN211613469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134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9826A (zh) * 2019-10-08 2020-01-03 郑州三晖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及实现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9826A (zh) * 2019-10-08 2020-01-03 郑州三晖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及实现方法
CN110639826B (zh) * 2019-10-08 2024-04-05 郑州三晖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及实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3647B (zh) 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6829463B (zh) 动力电池生产线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02288935B (zh) 电能表检定系统
CN107910579A (zh) 一种18650电池剥皮入壳机
CN102582998A (zh) 一种电能计量器具的智能立体仓储系统
CN110031712B (zh) 一种碳刷架装配生产线及碳刷架测试系统
CN111352062A (zh) 一种全兼容计量产品自动化检定系统及方法
CN211613469U (zh) 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
CN211707428U (zh) 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系统
CN202935940U (zh) 一种电能表自动运输上下架系统
CN110639826B (zh) 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及实现方法
CN202177942U (zh) 电能表检定系统
CN213409453U (zh) 一种锂电池输送检测设备
CN117638191A (zh) 电池包生产线
CN219873623U (zh) 一种方形铝壳电池模组自动堆叠设备
CN103344900B (zh) 光伏电池板电性能测试、数据处理及放置分选方法及设备
CN110112455B (zh) 组装机构及锂电池保护板组装机
CN205049495U (zh) 一种圆形电池在线x射线检测机
CN209337646U (zh) 一种零件自动上料装置
CN208050404U (zh) 拆回电能表分拣装置及智能分拣系统
CN211605321U (zh) 封装装置
CN216310182U (zh) 一种全自动二极管用检测装置
CN212448410U (zh) 基于水刺非织造行业的包装集成系统
CN114887934A (zh) 电芯加工生产线
CN209829635U (zh) 一种新式的用于嵌入式电源测试的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