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09918U - 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 - Google Patents

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09918U
CN211609918U CN202020126492.XU CN202020126492U CN211609918U CN 211609918 U CN211609918 U CN 211609918U CN 202020126492 U CN202020126492 U CN 202020126492U CN 211609918 U CN211609918 U CN 211609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und
tensioning
cofferdam
piece
adjust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2649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荟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che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nche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nche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nche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2649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09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09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09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属于医用产品领域,提供一种方便进行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其包括伤口围堰、固定件和拉紧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伤口围堰外围;其中,至少有一个固定件通过拉紧件与伤口围堰连接,其余固定件直接与伤口围堰固定连接,拉紧件的一端与对应的固定件连接,拉紧件的另一端与伤口围堰连接,还包括调节轮和锁定齿,通过所述调节轮能够带动拉紧件拉紧调节,通过所述锁定齿能够实现对调节轮的锁定和解锁。本实用新型调节时使用人员通过拨动调节轮以实现对拉紧件的拉紧调节,因此其调节操作非常方便,而且借助调节轮的拨动操作还可实现对拉紧调节量的精确控制。

Description

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
背景技术
在伤口的缝合处理时,可借助相应的伤口吻合器辅助对伤口进行减张拉拢吻合,以便于伤口愈合。但是传统的伤口吻合器结构中,其使用时拉合伤口两侧皮肤以使伤口拉拢对合的机构,一般为采用如锁定齿与棘条的单向配合结构或者采用如束带的结构,其在进行拉合过程中,操作不太方便,而且拉合过程中对拉紧的位移量控制精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进行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包括伤口围堰、固定件和拉紧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伤口围堰外围,在固定件的底部设置有粘贴面;其中,至少有一个固定件通过拉紧件与伤口围堰连接,其余固定件直接与伤口围堰固定连接,拉紧件的一端与对应的固定件连接,拉紧件的另一端与伤口围堰连接,并且所述拉紧件可拉紧调节对应固定件与伤口围堰之间的距离,还包括调节轮和锁定齿,通过所述调节轮能够带动拉紧件拉紧调节,通过所述锁定齿能够实现对调节轮的锁定和解锁。
进一步的是:所述锁定齿为单向锁定齿。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从动缠绕轴,所述从动缠绕轴可转动的安装在伤口围堰或固定件上,所述拉紧件为柔性的拉带或者柔性的拉绳,拉紧件的相应端与从动缠绕轴缠绕连接,所述调节轮与从动缠绕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调节轮同轴地固定套设在所述从动缠绕轴上;或者在从动缠绕轴上设置有从动轮,所述调节轮与从动轮啮合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拉紧件为棘条,所述调节轮与棘条啮合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件和拉紧件成组设置为拉紧机构,每组拉紧机构中包括一个固定件和至少一个拉紧件,沿伤口围堰的外围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的拉紧机构,每组拉紧机构中至少设置有一个调节轮用于拉紧调节该组拉紧机构中的拉紧件或者每组拉紧机构中为每个拉紧件对应设置有一个调节轮。
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件为柔性薄膜粘胶带,并且在固定件上靠近伤口围堰一侧的边沿设置有基带,拉紧件的相应端部与基带部位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伤口围堰为多边形框架,所述多边形框架包括平行于伤口皮缘的至少一个侧边段,各侧边段至少设置有一组拉紧机构,或至少设置有一组固定件连接。
进一步的是:在伤口围堰内部围合形成伤口让位腔,在伤口让位腔内填充有伤口敷料;在伤口敷料的底部设置有一层对合基准层;在伤口敷料内埋设有冲洗管,在冲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冲洗孔,冲洗管的其中一端从伤口敷料的端部穿出后作为连接端。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密封膜,所述密封膜将伤口围堰、固定件和拉紧件整体覆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调节轮作为拉紧调节拉紧件的操作部件,调节时使用人员通过拨动调节轮以实现对拉紧件的拉紧调节,因此其调节操作非常方便,而且借助调节轮的拨动操作还可实现对拉紧调节量的精确控制。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轮可通过不同的传动结构以及与拉紧件的不同配套方式实现多种组合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的一种具体示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半剖视图;
图3为图2中局部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结构的伤口吻合器设置于伤口上后的断面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结构中,改变拉紧件设置后形成的另一种方案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结构中,改变调节轮的设置位置后形成的另一种方案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结构中,为每个拉紧件配套设置有一个调节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的结构中,仅在矩形框架的伤口围堰的一侧设置有拉紧件,而在另一侧直接设置固定件与伤口围堰连接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局部区域C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结构对应的另外一种传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拉紧件采用棘条结构时与调节轮配合时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D-D截面的剖视图;
图13为伤口围堰为其中一种多边形框架与伤口适配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伤口围堰1、调节轮2、固定件3、拉紧件4、基带5、伤口让位腔6、粘贴面7、锁定齿8、从动缠绕轴9、伤口敷料10、合基准层11、冲洗管12、密封膜13、伤口14、从动轮15、棘条16、轴支座17、安装转轴18、安装转轴19、锁定齿安装架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1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包括伤口围堰1、固定件3和拉紧件4,所述固定件3设置于伤口围堰1外围,在固定件3的底部设置有粘贴面7;其中至少有一个固定件3通过拉紧件4与伤口围堰1连接,其余固定件3直接与伤口围堰1固定连接,拉紧件4的一端与固定件3连接,拉紧件4的另一端与伤口围堰1连接,并且所述拉紧件4可拉紧调节对应固定件3与伤口围堰1之间的距离,还包括调节轮2和锁定齿8,通过所述调节轮2能够带动拉紧件4拉紧调节,通过所述锁定齿8能够实现对调节轮2的锁定和解锁。
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轮2作为拉紧调节拉紧件的操作部件,调节时使用人员通过拨动调节轮2以实现对拉紧件的拉紧调节,即调节伤口围堰1与对应的固定件3之间的距离,因此其调节操作非常方便,而且借助调节轮2的拨动操作还可实现对拉紧调节量的精确控制。
不失一般性,为了便于在拨动调节轮2后能够锁定调节轮2,以防止其逆转,本实用新型中具体与所述调节轮2配套设置有限制调节轮2的锁定齿8。锁定齿8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装设置,并且锁定齿8可为能够调节的机构,例如设置为一个安装后能够沿调节轮2的径向伸缩调节的机构,相应的在调节轮2的周向上设置与其锁合的锁孔或者锁槽等结构,以便于通过伸缩调节锁定齿8而实现对调节轮2的锁定和解锁,在锁定状态时可防止调节轮2转动,而在解锁后则可允许拨动调节轮2。另外,在必要时,为了便于安装可配套设置相应的锁定齿安装架20辅助进行安装,如附图12中所示,锁定齿8通过安装架20安装到固定件3上。
更具体的,为了实现在拉紧调节过程中,调节轮2为单向可转动形式,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可设置所述锁定齿8为单向棘齿,相应的在调节轮2上设置有与所述单向棘齿配合的配合棘槽结构。例如参照附图3中所示的结构进行设置。
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轮2可通过多种不同的传动结构以及与拉紧件4的不同配套结构实现多种组合方案以实现通过调节轮2带动拉紧件4拉紧调节,具体参照如下阐述。
参照附图1所示的具体方案,其还包括从动缠绕轴9,所述从动缠绕轴9可转动的安装在伤口围堰1或固定件3上,所述拉紧件4为柔性的拉带或者柔性的拉绳,拉紧件4的相应端与从动缠绕轴9缠绕连接,所述调节轮2与从动缠绕轴9传动连接。这样一来,即可通过拨动调节轮2以带动从动缠绕轴9转动,进而将柔性的拉带或者柔性的拉绳等拉紧件4的相应端缠绕到从动缠绕轴9上,以此即可通过驱动调节轮2的转动能实现对拉紧件4的拉紧作用功能,进而拉紧伤口围堰1与固定件3之间的距离。
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件3和拉紧件4成组设置为拉紧机构,每组拉紧机构中包括一个固定件3和至少一个拉紧件4,沿伤口围堰1的外围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的拉紧机构,每组拉紧机构中至少设置有一个调节轮2用于拉紧调节该组拉紧机构中的拉紧件4或者每组拉紧机构中为每个拉紧件4对应设置有一个调节轮2。本实用新型中,拉紧件4的作用是为了通过拉紧调节,以通过相应的固定件3将伤口两侧皮缘拉拢对合并实现对伤口围堰1的位置锁定;因此,理论上,本实用新型中,可只对伤口两侧皮缘的其中一侧设置有拉紧件4进行拉紧,而在另一侧直接设置固定件3与伤口围堰1连接;这样,通过单侧的拉紧调节也可实现伤口两侧皮缘的拉拢对合。当然,更优选的方案,则是在伤口两侧皮缘所对应的分别设置有拉紧件4以及相应的固定件3。另外,拉紧件4的拉紧作用力方向,应当尽量设置为垂直于伤口皮缘的方向,以起到对拉拢伤口有最佳的效果。
另外,根据伤口形状的不同,本实用新型中的伤口围堰1也可预制呈不同的形状,以确保与伤口匹配。例如可设置伤口围堰1为多边形框架,所述多边形框架包括平行于伤口皮缘的至少一个侧边段,各侧边段至少设置有一组拉紧机构,或至少设置有一组固定件3连接。如参照附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具体设置所述伤口围堰1呈矩形框架,其中矩形框架的长边为与伤口皮缘对应设置的一段侧边段,并且可在矩形框架的长边所对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拉紧机构;这样通过两侧分别设置的一组拉紧机构,则可起到对伤口围堰1两侧的对拉作用,以将伤口围堰1限位锁定在中间位置,而该中间位置则应当为伤口14所在部位,以实现拉拢伤口的目的。不失一般性,参照附图8中所示,也可仅在上述矩形框架的长边所对应的两侧中的其中一侧设置有拉紧机构,在另一侧仅设置有直接与矩形框架的相应长边连接的固定件3这样,通过单侧的拉紧机构的拉紧作用,也可起到拉拢伤口的目的。同理,当伤口围堰1设置为其他形状的框架的情况下,为起到对伤口围堰1的限位锁定以及拉拢伤口的目的,至少应当在伤口两侧皮缘的其一侧所对应的伤口围堰1上的相应侧边段设置有拉拢机构;如附图13中所示的多边形框架中,为伤口两侧皮缘对应的每个侧边段分别设置有一组拉紧机构。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拉紧件4与固定件3之间的配合关系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例如附图1中所示的结构中,其一个固定件3对应设置一个拉紧件4,并且该拉紧件4可具体采用为具有一定宽度的柔性的拉带,并且优先为透明拉带,以便于观察伤口周围的皮肤情况。而参照附图5-7中所示的方案中,其一个固定件3对应设置四个拉紧件4,此时拉紧件4可设置为宽度较窄的柔性拉带或者也可设置为柔性的拉绳;并且在附图7中所示的具体方案中,其四个拉紧件4又分别对应配套设置有独立的调节轮2,这样可实现对每个拉紧件4进行独立的拉紧调节。
更具体的,调节轮2与从动缠绕轴9的传动配合结构可以至少采用如下两种:第一种,调节轮2与从动缠绕轴9同轴地固定套设在所述从动缠绕轴9上,如附图7中所示;第二种,在从动缠绕轴9上设置有从动轮15,所述调节轮2与从动轮15啮合配合,如附图9中所示。
另外,除了采用设置上述绕线轴9的方式外,本实用新型中调节轮2对拉紧件4的拉紧调节,还可采用如下结构实现:相应的需要设置所述拉紧件4为棘条16,所述调节轮2与棘条16啮合配合;这样一来,通过拨动调节轮2后即可实际带动棘条16收紧移动;如附图12中所示,当逆时针拨动调节调节轮2转动时,可带动棘条16向右水平移动,以此拉紧棘条16;并且由于有锁定齿8的锁定作用,因此在调节时先解锁锁定齿8,而在调节后再锁定锁定齿8以限制调节轮2自由转动。
另外,本发明中的调节轮2理论上可设置在伤口围堰1上,也可设置在固定件3上。另外,在具体安装调节轮2时,必要时应当配套设置相应的轴支座17以及安装转轴18、19等结构进行安装,以便于调节轮2的可转动安装要求。同理,对于绕线轴9的安装,必要时也应当设置有相应的轴支座17进行安装。如当调节轮2设置于固定件3上时,通常固定件3可设置为较薄的板片状或者薄膜状的结构,此时为了便于安装相应的调节轮2以及绕线轴9等,则可配套设置必要的轴支座17进行安装。
另外,为了使得固定件3粘贴到皮肤上后能有更好的延展性,本实用新型中优选设置所述固定件3为柔性薄膜粘胶带,同时考虑到规定件3需要与拉紧件4连接,因此为了避免拉紧件4在拉紧作用时导致柔性薄膜粘胶带的固定件3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进一步可在固定件3上靠近伤口围堰1一侧的边沿设置有基带5,拉紧件4的相应端部与基带5部位连接。这样,拉紧件4的拉紧作用力,将先通过基带5起到一定的应力分散作用,进而使得作用到固定件3上的拉力更加分散。当然,不失一般性,基带5应当采用抗变形强度大于固定件3的材料结构,例如可设置为一层布料层或者一层塑料片层结构。当然,不失一般性,当将调节轮2等结构设置在固定件3上时,在上述设置有基带5的情况下,可将调节轮2等结构安装于基带5上,通过基带5实现与固定件3之间的间接了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可进一步在伤口让位腔6内填充设置有伤口敷料10;伤口敷料10是用于辅助伤口愈合的部件,例如具体可以是蘸有药水的药棉。
更具体的,为了提高对伤口14拉拢对合后的平整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可在伤口敷料10的底部设置有一层对合基准层11;对合基准层11的作用是确保伤口14在拉拢对合过程中的平整性,因此对合基准层11应当具有一定的刚性,以确保自身不易变形。
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也可进一步在伤口敷料10内埋设有冲洗管12,在冲洗管12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冲洗孔,冲洗管12的其中一端从伤口敷料10的端部穿出后作为连接端。通过设置冲洗管12后,则可通过将其连接端与相应的冲洗液供给设备或者抽吸设备进行连接,以实现对伤口部位的冲洗或者伤口渗出液或冲洗液的抽吸外排。
更具体点的,本实用新型中还可进一步设置有密封膜13,所述密封膜13将伤口围堰1、固定件3和拉紧件4整体覆盖;即密封膜13的外沿部分可直接与伤口14外围对应的皮肤表面贴合连接,以在密封膜13内形成密闭空间,这样一来即可通过对密封膜13内进行抽气,实现密封负压的作用,使得整个伤口吻合器在负压作用下贴紧到皮肤表面7上。不失一般性,设置有密封膜13的情况下,可通过从密封膜13的贴合边沿伸入相应的抽气管路进行抽负压,并在抽负压完成后快速抽出抽气管路;或者也可直接预埋相应的抽气管路,即预埋的抽气管路的一端与密封膜13的内部连通,另一端则穿出密封膜13后作为连接端以便于与抽负压设备连通,同时在抽气管路上设置相应的开关控制结构进行通断控制。

Claims (10)

1.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包括伤口围堰(1)、固定件(3)和拉紧件(4),所述固定件(3)设置于伤口围堰(1)外围,在固定件(3)的底部设置有粘贴面(7);其中至少有一个固定件(3)通过拉紧件(4)与伤口围堰(1)连接,其余固定件(3)直接与伤口围堰(1)固定连接,拉紧件(4)的一端与对应的固定件(3)连接,拉紧件(4)的另一端与伤口围堰(1)连接,并且所述拉紧件(4)可拉紧调节对应固定件(3)与伤口围堰(1)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轮(2)和锁定齿(8),通过所述调节轮(2)能够带动拉紧件(4)拉紧调节,通过所述锁定齿(8)能够实现对调节轮(2)的锁定和解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齿(8)为单向棘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动缠绕轴(9),所述从动缠绕轴(9)可转动的安装在伤口围堰(1)或固定件(3)上,所述拉紧件(4)为柔性的拉带或者柔性的拉绳,拉紧件(4)的相应端与从动缠绕轴(9)缠绕连接,所述调节轮(2)与从动缠绕轴(9)传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轮(2)同轴地固定套设在所述从动缠绕轴(9)上;或者在从动缠绕轴(9)上设置有从动轮(15),所述调节轮(2)与从动轮(15)啮合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件(4)为棘条(16),所述调节轮(2)与棘条(16)啮合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和拉紧件(4)成组设置为拉紧机构,每组拉紧机构中包括一个固定件(3)和至少一个拉紧件(4),沿伤口围堰(1)的外围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的拉紧机构,每组拉紧机构中至少设置有一个调节轮(2)用于拉紧调节该组拉紧机构中的拉紧件(4)或者每组拉紧机构中为每个拉紧件(4)对应设置有一个调节轮(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为柔性薄膜粘胶带,并且在固定件(3)上靠近伤口围堰(1)一侧的边沿设置有基带(5),拉紧件(4)的相应端部与基带(5)部位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口围堰(1)为多边形框架,所述多边形框架包括平行于伤口皮缘的至少一个侧边段,各侧边段至少设置有一组拉紧机构,或至少设置有一组固定件(3)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伤口围堰(1)内部围合形成伤口让位腔(6),在伤口让位腔(6)内填充有伤口敷料(10);在伤口敷料(10)的底部设置有一层对合基准层(11);在伤口敷料(10)内埋设有冲洗管(12),在冲洗管(12)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冲洗孔,冲洗管(12)的其中一端从伤口敷料(10)的端部穿出后作为连接端。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膜(13),所述密封膜(13)将伤口围堰(1)、固定件(3)和拉紧件(4)整体覆盖。
CN202020126492.XU 2020-01-20 2020-01-20 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 Active CN211609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6492.XU CN211609918U (zh) 2020-01-20 2020-01-20 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6492.XU CN211609918U (zh) 2020-01-20 2020-01-20 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09918U true CN211609918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9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26492.XU Active CN211609918U (zh) 2020-01-20 2020-01-20 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099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4144A (zh) * 2021-05-18 2021-08-20 陈为坚 一种创口收缩辅助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4144A (zh) * 2021-05-18 2021-08-20 陈为坚 一种创口收缩辅助系统
CN113274144B (zh) * 2021-05-18 2022-07-29 陈为坚 一种创口收缩辅助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87564B2 (en) Method for treating a wound
CN211609918U (zh) 便于拉紧调节的伤口吻合器
CN108430427B (zh) 自动化胸部按压装置
US7214203B2 (e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pparatus
WO2022062721A1 (zh) 一种胸壁负压支撑装置
CN110216220A (zh) 一种螺旋钢筋成形装置
CN212756146U (zh) 伤口敷料组件支撑架以及伤口限位拉合器
CN211609919U (zh) 伤口吻合器
CN213309690U (zh) 一种新型环压器
CN21109405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血压计腕带
CN217510660U (zh) 一种胸外科创口防护装置
CN213665484U (zh) 伤口拉合器
CN217014132U (zh) 一种双向束紧加压机构
CN111001076A (zh) 一体化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
CN219271279U (zh) 一种多功能束缚带
CN211157679U (zh) 一种腹透导管固定带
CN214191905U (zh) 一种全自动涂布机放卷装置
CN212326488U (zh) 伤口缝合器
CN214434708U (zh) 一种固定支具
JP4263034B2 (ja) 換気用フィルムの押さえ部材及び温室
CN211381560U (zh) 滑盖式伤口对合装置
CN219662009U (zh) 腰腹拉锁收紧装置
CN215688867U (zh) 一种骨科用骨科夹板安装紧固装置
CN216535704U (zh) 一种便于佩戴的脊柱矫形器
CN218304358U (zh) 一种易更换床单中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