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80025U - 带报警按键的手机 - Google Patents

带报警按键的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80025U
CN211580025U CN201922428172.XU CN201922428172U CN211580025U CN 211580025 U CN211580025 U CN 211580025U CN 201922428172 U CN201922428172 U CN 201922428172U CN 211580025 U CN211580025 U CN 211580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mobile phone
shell
alarm button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817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高贤
陈清
刘红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anh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anh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anh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anh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817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80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80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800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报警按键的手机,所述手机包括壳体和报警按键;所述壳体向壳体表面内部凹陷形成凹陷部,所述报警按键靠近所述壳体内部设置、并固定在所述凹陷部内,所述凹陷部设有操作空间,所述报警按键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所述操作空间。在手机的报警按键周围设置有防误触空间,可有效减少误触的几率,使报警按键更具人性化。

Description

带报警按键的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报警按键的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的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不仅仅是年轻人会使用,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配置了手机,且因为手机的便携性,使得老人在外出的时候也能够随身携带,以便在紧急情况能够发出求救信号,现有的手机求救方式虽有相应的求救按键,但在非紧急时刻,容易因为误触发,在老年人没有遇到紧急情况时候,发出错误的求救信息,导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报警按键的手机,可以有效减少误触警报按键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报警按键的手机,所述手机包括壳体和报警按键;所述壳体向壳体表面内部凹陷形成凹陷部,所述报警按键靠近所述壳体内部设置、并固定在所述凹陷部内,所述凹陷部设有操作空间,所述报警按键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所述操作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的内壁环绕所述报警按键设置,所述凹陷部的内壁与壳体表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倒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表面环绕所述凹陷部设有引导区。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区设置有自所述壳体突出的突出部。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壳体表面之间设置有引导壁,所述引导壁倾斜设置连接所述凹陷部的开口和所述壳体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壁表面设有引导条,以用于引导用户按压所述报警按键。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按键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且所述报警按键的横截面的直径范围为2厘米-3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带报警按键的手机还包括通讯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报警模块电连接,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报警按键电连接,按压所述报警按键触发所述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发送所述报警信息进行报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报警按键的手机,在手机的报警按键周围设置有操作空间,可有效减少误触的几率,且引导区或突出部的设置,能够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手指感受引导区和突出部的位置,可以更快的寻找到报警按键,使报警按键更具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报警按键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报警按键的手机的报警模块和通讯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报警按键的手机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带报警按键的手机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报警按键20的手机,所述手机包括壳体10和报警按键20;所述壳体10壳体表面内部凹陷形成凹陷部13,所述报警按键20靠近所述壳体内部设置、并固定在所述凹陷部13内,所述凹陷部设有操作空间,所述报警按键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所述操作空间壳体表面操作空间操作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手机设有通讯模块40和报警模块30,所述通讯模块40 与所述报警模块30电连接,所述报警模块30与所述报警按键20电连接,当按压所述报警按键20触发所述报警模块30,所述报警模块30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通讯模块40,所述通讯模块40发送所述报警信息进行求救。具体的,可通过对手机的壳体10进行挖空操作形成凹陷部13,用于收纳报警按键20,将报警按键20安装在凹陷部13内,凹陷部13的受按压的接触面和所述壳体10的平面预留有一定的距离,形成操作空间21,使壳体表面12和报警按键20的手按压的接触面形成高度差,减少对手机壳体10 的挤压误触报警按键20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凹陷部的内壁131环绕所述报警按键20设置,所述凹陷部的内壁131与所述壳体表面12的连接处设置有倒圆角132。
具体的,请参看图3,通过对外壳挖空形成与所述壳体表面12垂直的凹陷部的内壁131,凹陷部的内壁131与壳体表面12的连接出通过打磨,设置为光滑的倒圆角133,使用户在按压报警按键20时减少被割伤。具体的,所述壳体表面12环绕所述凹陷部13设有引导区14。在本实施例中,引导区14 可以是环绕所述凹陷部13设置的凹槽,便于用户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找到按键。优选的,所述引导区14设置有自所述壳体10突出的突出部11,所述突出部11可以是突出的颗粒物,一方面,用户可根据颗粒物获知报警按键20 的位置,另一方面,当手机有报警按键20的一侧放置如桌子桌面等平面时,突出部11可增加平面到报警按键20的距离,减少误触报警按键20的几率。
请参看图4,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13与所述壳体表面12之间设置有引导壁132,所述引导壁132倾斜设置连接所述凹陷部13的开口和所述壳体表面12。
具体的,所述引导壁132为所述壳体10向凹陷部13凹陷,形成连接壳体表面12与凹陷部13的斜面,引导壁132与壳体表面12之间可通过倒圆角连接,避免伤害用户手指。可以理解的,壳体10的横截面厚度由外围向凹陷部13方向递减,从壳体表面12向凹陷部13递减形成操作空间21。具体的,所述引导壁132表面设有引导条,以用于引导用户按压所述报警按键20。具体的,引导条133可以是表面圆滑的长条状突出部,引导条133可以是由壳体表面12凸出的条状结构,用于引导用户触摸到凹陷部13。
优选的,所述报警按键20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且所述报警按键20 的横截面的直径范围为2厘米-3厘米。圆形在外观上更为美观,且2厘米到3 厘米的直径面积较大,保证用户的手指可以成功触发报警按键20,减少了由于操作空间21的存在导致难以触发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在手机的报警按键周围设置有操作空间,可有效减少误触的几率,且引导区或突出部的设置,能够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手指的触觉感受引导区和突出部的位置,可以更快的寻找到报警按键,使报警按键更具人性化。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带报警按键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包括壳体和报警按键;所述壳体向壳体表面内部凹陷形成凹陷部,所述报警按键靠近所述壳体内部设置、并固定在所述凹陷部内,所述凹陷部设有操作空间,所述报警按键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所述操作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报警按键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内壁环绕所述报警按键设置,所述凹陷部的内壁与壳体表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倒圆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报警按键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表面环绕所述凹陷部设有引导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报警按键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区设置有自所述壳体突出的突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报警按键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壳体表面之间设置有引导壁,所述引导壁倾斜设置连接所述凹陷部的开口和所述壳体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报警按键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壁表面设有引导条,以用于引导用户按压所述报警按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报警按键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按键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且所述报警按键的横截面的直径范围为2厘米-3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报警按键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报警按键的手机还包括通讯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报警模块电连接,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报警按键电连接,按压所述报警按键触发所述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发送所述报警信息进行报警。
CN201922428172.XU 2019-12-27 2019-12-27 带报警按键的手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80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8172.XU CN211580025U (zh) 2019-12-27 2019-12-27 带报警按键的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8172.XU CN211580025U (zh) 2019-12-27 2019-12-27 带报警按键的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80025U true CN211580025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52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817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80025U (zh) 2019-12-27 2019-12-27 带报警按键的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800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7034A (zh) * 2020-12-18 2021-04-20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钥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7034A (zh) * 2020-12-18 2021-04-20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钥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308234A1 (en) Mobile terminal
EP1798635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virtual keypad input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211580025U (zh) 带报警按键的手机
WO2017096870A1 (zh) 无物理滑动实体按键的移动终端
CN105809137A (zh) 指纹识别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7835966B (zh) 保护用具
CN105869940B (zh) 电子装置
KR20070047899A (ko) 키 잠금식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6422389B2 (ja) 非常用ボタンの誤作動防止カバー及び非常用ボタン
CN212034176U (zh) 可更换按键的手持装置保护壳
KR101808101B1 (ko) 긴급 호출 버튼이 구비된 스마트폰
CN215987267U (zh) 电子设备
CN21587230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821916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1223698A (zh) 电子设备
CN217087963U (zh) 一种防误触的外壳及其手机
CN111147666A (zh) 一种快捷报警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218416445U (zh) 一种智能手机及其手机中框
CN111387567A (zh) 一种电子烟及其控制方法
CN216437261U (zh) 手机防盗系统
CN218675984U (zh) 鼠标
EP1798634B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virtual navigational input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218782656U (zh) 用于防盗报警器的控制面板
KR20140115195A (ko) 휴대 단말기용 입력 장치
CN109426372A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5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