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9052U - 一种动插件单元、动插件以及接线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插件单元、动插件以及接线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79052U
CN211579052U CN201921851756.1U CN201921851756U CN211579052U CN 211579052 U CN211579052 U CN 211579052U CN 201921851756 U CN201921851756 U CN 201921851756U CN 211579052 U CN211579052 U CN 211579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movable
wiring
movable plu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517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nggu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nggu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nggu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nggu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517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79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79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79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插件单元、动插件以及接线端子,其包括动插件壳体以及两个动导电片,动插件壳体包括插头部以及接线部,插头部的上、下、左、右侧表面均为封闭式结构;其中,插头部的顶端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固定腔,两个动导电片均包括卡勾端、连接部以及接线端,卡勾端与接线端通过连接部连接,卡勾端伸入至固定腔内固定,接线端位于接线部上固定,卡勾端、连接部以及接线端为一体成型设置;本实用新型节约工时、降低成本、安装方便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动插件单元、动插件以及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插件单元、动插件以及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随着万能断路器的发展,作为与万能断路器配套使用的接线端子的结构也越来越多。
现有的抽屉式的接线端子结构,其包括一个动插件以及一个静插件,动插件由若干个动插件单元拼接形成,静插件由若干个静插件单元拼接形成。每个动插件单元均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插头部以及接线部,插头部的两端面固定有动导电片,接线部用于与外部线路连接,使得动导电片与外部电路连通。静插件单元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两侧设有静导电片。通过插头插入导向孔,使得动导电片与静导电片接触,从而实现线路导通。
但是在DW50框架式断路器的动插件中,动插件的接线端的接线方式为插拔式接线,此种动插件中的动导电片与接线导电片是通过导线焊接连通,在动导电片与接线导电片的焊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虚焊,导致整体动插件不稳定。而且采用焊接的方式,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插件单元、动插件以及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插件单元,其包括动插件壳体以及两个动导电片,动插件壳体包括插头部以及接线部,插头部的上、下、左、右侧表面均为封闭式结构;其中,插头部的顶端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固定腔,两个动导电片均包括卡勾端、连接部以及接线端,卡勾端与接线端通过连接部连接,卡勾端伸入至固定腔内固定,接线端位于接线部上固定,卡勾端、连接部以及接线端为一体成型设置。
采用一体成型设置,使得动导电片仅需一体成型,然后通过装配即可实现电气连接效果,无需通过焊接工艺,使得装配工人无需通过导线焊接连接,手动安装即可。采用此种设置,降低了生产成品、提高了装配工人的效率,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同时,通过固定腔的设置,使得卡勾端伸入至固定腔内,防止两个动导电片之间通过侧面形成爬电,提高电气防护等级。
其中,动插件壳体上设有隔离筋,隔离筋将两个动导电片的连接部隔离。
隔离筋的设置,使得两个动导电片进行隔离,提高整体的电气隔离效果,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爬电。
其中,接线端上设有定位孔,接线部上设有与定位孔适配的定位柱。
定位孔与定位柱的设置,使得导电片在安装的过程中,通过两者配合,使得安装更加方便。
其中,接线部上设有限位槽,接线端卡合在限位槽内。
限位槽的设置,使得接线端形成限位,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脱落。
其中,动插件壳体上两个侧面上设有对应的隔离筋。
通过两个隔离筋配合实现隔离效果,即为两个壳体拼接形成隔离,进一步提高整体的隔离效果。
其中,隔离筋超出动插件壳体高度。
采用隔离筋超出动插件壳体高度的设置,增高了整体的爬电距离,保证了电气隔离的效果。
其中,插头部的侧面上设有斜面,固定腔设置在斜面上,连接部紧贴插头部的侧面固定。
采用斜面的设置,进一步使得整体插拔固定效果更好,同时,通过连接部紧贴插头部的侧面固定,使得整体的电气隔离效果更佳。
其中,卡勾端的高度低于插头部顶端的高度。
卡勾端的高度设置,使得两个动导电片不会通过顶部进行爬电,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电气防护等级。
一种动插件,其中,包括两个固定支架以及并列设置在两固定支架之间的若干个上述的动插件单元,相邻两动插件单元之间具有拼接结构。
采用此种结构,使得这种动插件的各个动插件单元的动导电片之间拥有足够的电气间隙,防止发生串电。
其中,接线部的左侧面上开设有限位柱,接线部的右侧面上设有限位孔,限位柱的尺寸与限位孔适配;限位柱伸入相邻动插件单元的限位孔中形成拼接结构。
限位柱以及限位孔的设计,有利于两个动插件单元进行拼接。
其中,两固定支架以及各接线部上均开设固定通孔,可供固定螺栓穿过进行紧固。
固定通孔的设计,有利于固定螺栓穿过将所有的固定支架以及接线部之间进行紧固。
一种接线端子,包括静插件,其中,还包括上述的动插件,静插件上设有导向孔,固定支架的侧面上设有方形导向柱,方形导向柱伸入至导向孔固定。
方形导向柱与导向孔的配合,使得安装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动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动插件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其中相邻两动触组件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主视方向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后视方向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与固定板配合的仰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与固定板分离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后视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静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5所示,一种动插件单元,其包括动插件壳体1以及两个动导电片10。
动插件壳体1包括插头部11以及接线部12,接线部12上设有接线腔13,接线腔13内设有两个接线座14,接线座14上设有限位槽15,限位槽15上设有定位柱16。动插件壳体1一侧面上设有隔离筋17,隔离筋17将动插件壳体1内部的腔室分离成两个,供动导电片10的连接部固定。隔离筋17的高度超出动插件壳体1的高度,且伸入至相邻动插件壳体1的侧面内与其侧面腔室相抵,进一步相邻的动插件壳体设有隔离筋17的卡槽18,即动插件壳体1的一侧面设有隔离筋17,另一侧面设有卡槽18。此处隔离筋17也可以为动插件壳体1两个侧面均设有隔离筋17,即两个动插件壳体1拼接的过程中,相邻的隔离筋17相抵连接实现隔离。
插头部11的顶端面11a为平面设置,插头部11的两侧表面11b、11c通过顶端面11a连接,两侧表面11b、11c的结构一致,故此处仅描述侧表面11b。侧表面11b上设有斜面11d,斜面11d上设有固定腔20,固定腔20的高度低于顶端面11a的高度,同时在动导电片10固定后,卡勾端101一端伸入至固定腔20固定后,卡勾端101的顶端低于顶端面11a的高度。进一步,固定腔20朝向侧表面11b一侧上设有倒角面Ⅰ19a,倒角面Ⅰ19a为斜面或圆弧面。采用固定腔20为封闭设置,仅为朝向插头部11的顶端面11a方向开口,使得,两个动导电片10的卡勾端101从侧面上的间距满足电气隔离等级的规定,且由于卡勾端101的顶端高度低于顶端面11a的高度,使得从顶面上的电气隔离距离也满足要求,提高了整体的电气隔离效果。
两个动导电片10的结构相同,两者的区别仅在于连接部102的长度不同。
两个动导电片10均包括卡勾端101、连接部102以及接线端103,卡勾端101与接线端103通过连接部102连接,卡勾端101与固定腔配合固定,连接部102部分与插头部11的侧面贴合,连接部102进入至动插件壳体1内,通过隔离筋17将两个动导电片10的连接部102进行隔离。
接线端103上设有定位孔1031,定位孔1031与定位柱16配合固定,使得接线端103卡合在限位槽15上。接线端103与接线腔13的侧面平行设置,即与水平面垂直设置,使得与外部的接线呈插拔式安装。
进一步,动插件壳体1上设有连接轴孔111,连接轴孔111位于接线部12的靠近中心位置,采用此种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靠近边缘设置,通过靠近中心设置,使得整体固定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单边翘起的状况。
卡勾端101、连接部102以及接线端103为一体成型设置,具体通过冲压、折弯等工艺成型。此处动导电片10为导电材质。
采用一体成型设置,使得动导电片10仅需一体成型,然后通过装配即可实现电气连接效果,无需通过焊接工艺,使得装配工人无需通过导线焊接连接,手动安装即可。采用此种设置,降低了生产成品、提高了装配工人的效率,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实施例2:
参照附图6-11所示,一种动插件,包括两个固定支架2以及并列设置在两固定支架2之间的若干个动插件单元,相邻两动插件单元之间具有拼接结构。
接线部12的左侧面上开设有限位柱232,接线部12的右侧面上设有限位孔2320,限位柱232的尺寸与限位孔2320适配;限位柱232伸入相邻动插件单元的限位孔2320中形成拼接结构。两固定支架2以及各接线部12上均开设固定通孔2321,可供固定螺栓穿过进行紧固。固定通孔2321的设计,有利于固定螺栓穿过将所有的固定支架2以及接线部12之间进行紧固。
固定支架2底面设有凸台211,其中任意三个动触单元底面也设有凸台211,凸台211中间为空心状,固定板3上设有与凸台211对应的通孔Ⅰ31,自攻螺丝穿过通孔Ⅰ31以及凸台211将固定板3与动插件壳体1固定,自攻螺丝在固定过程中将凸台211边壁撑开,自攻螺丝与凸台211形成类似膨胀螺丝的效果,增强固定板3与动插件壳体1之间的固定强度;此处凸台211的高度与固定板3的厚度相同,保证安装过程中凸台211不会露出固定板3表面。除此之外,凸台211的总数量可以为4-12个,凸台211均匀分布壳体底部。
位于首、尾的动触单元的接线部12侧面设有长形凸台212,角铁9包括固定部Ⅰ91、固定部Ⅱ92以及连接板93,固定部Ⅰ91与固定部Ⅱ92通过连接板93连接;固定部Ⅰ91上设有与长形凸台212对应的缺口911,使得固定部Ⅰ91紧贴接线部12侧面,同时通过螺栓将固定部Ⅰ91与接线部12侧面固定;连接板93紧贴接线部12前端;固定部Ⅱ92与固定板3平行,固定部Ⅱ92上设有安装孔921,固定板3上设有至少两个过孔32,过孔32均位于安装孔921对应位置内,通过螺丝穿过安装孔921以及过孔32,将固定部Ⅱ92与固定板3固定;此处固定部Ⅰ91、固定部Ⅱ92以及连接板93为一体式结构,且角铁9数量为两个,固定板3两端各连接一个角铁9。
固定板3上还设有固定孔133,固定孔133数量为四个,分为两组分布在固定板3上,两个邻近的固定孔133为一组,两组固定孔133为对称设置;此处两个邻近的固定孔133之间可以打通形成行程孔。
方形导向柱4与插头部11平行设置且超出插头部11,方形导向柱4设有导向面41,导向面41为方形导向柱4朝向插头部11的面,导向面41由方形导向柱4的头部朝向方形导向柱4的尾部逐步上升。
导向面41具体位于方形导向柱4头部位置;方形导向柱4尾部与固定支架2连接。定位部5内设有空腔,定位部5上开设有通孔Ⅱ51,通孔Ⅱ51的孔心与插头部11的方向平行。导向柱7的形状与通孔Ⅱ51相适配,导向柱7可由通孔Ⅱ51穿入空腔中。定位部5的侧面设有开口52,开口52连通空腔,螺母71通过开口52放置在空腔内,此种设置,便于螺母71放入使得导向柱7与螺母71形成螺纹连接。为了便于导向柱7与螺母71螺纹连接,导向柱7的外壁上开设有安装口72,通过扳手咬合安装口72实现导向柱7的螺纹连接。除此之外,开口52与通孔Ⅱ51为同心设置,两者共同形成空腔。
此处动插件、静触件在配合过程中,方形导向柱的导向面41与静插件外壁接触形成导向结构,同时导向面41与静插件外壁贴合,使得动插件与静触件的位置摆正,更加便于安装,此处导向面41为斜面。
实施例3:
参照附图12-13所示,一种接线端子,包括静插件以及实施例2中的动插件,静插件8由若干个静触组件拼接形成,静触组件壳体上开设有可供插头部11伸入的插孔83。位于首、尾的静触组件的壳体上开设有导向孔81,导向孔81与导向柱7对应可由其穿过,两者起到导向作用。
首、尾的静触组件的壳体侧面上还设有若干个防脱凸台82,用于静触组件与万能断路器安装时起到卡接作用,防止脱落,此处防脱凸台82数量为八个,左右两侧各四个。

Claims (10)

1.一种动插件单元,其包括动插件壳体以及两个动导电片,动插件壳体包括插头部以及接线部,插头部的上、下、左、右侧表面均为封闭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插头部的顶端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固定腔,两个动导电片均包括卡勾端、连接部以及接线端,卡勾端与接线端通过连接部连接,卡勾端伸入至固定腔内固定,接线端位于接线部上固定,卡勾端、连接部以及接线端为一体成型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插件单元,其特征在于:动插件壳体上设有隔离筋,隔离筋将两个动导电片的连接部隔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插件单元,其特征在于:动插件壳体上两个侧面上设有对应的隔离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动插件单元,其特征在于:隔离筋超出动插件壳体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插件单元,其特征在于:接线端上设有定位孔,接线部上设有与定位孔适配的定位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插件单元,其特征在于:插头部的侧面上设有斜面,固定腔设置在斜面上,连接部紧贴插头部的侧面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插件单元,其特征在于:卡勾端的高度低于插头部顶端的高度。
8.一种动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固定支架以及并列设置在两固定支架之间的若干个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动插件单元,相邻两动插件单元之间具有拼接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插件,其特征在于:接线部的左侧面上开设有限位柱,接线部的右侧面上设有限位孔,限位柱的尺寸与限位孔适配;限位柱伸入相邻动插件单元的限位孔中形成拼接结构。
10.一种接线端子,包括静插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8-9任意一项所述的动插件,静插件上设有导向孔,固定支架的侧面上设有方形导向柱,方形导向柱伸入至导向孔固定。
CN201921851756.1U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动插件单元、动插件以及接线端子 Active CN211579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1756.1U CN211579052U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动插件单元、动插件以及接线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1756.1U CN211579052U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动插件单元、动插件以及接线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79052U true CN211579052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29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51756.1U Active CN211579052U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动插件单元、动插件以及接线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790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8785B (zh) 显式模块化插座
CN211579052U (zh) 一种动插件单元、动插件以及接线端子
CN103915712A (zh) 隐式模块化插座
CN203674459U (zh) 显式插座
CN210294355U (zh) 电能表以及电能表表箱
CN204668658U (zh) 电连接装置
CN109004377B (zh) 快插夹基板无焊锡电连接器
CN215497950U (zh) 一种抽屉式开关柜
CN203521824U (zh) 两用型卡接模块
CN102403581A (zh) 一种接线座
CN217882110U (zh) 一种适用于低压配电柜的新型二次插件
CN216624599U (zh) 一种组合式端子板
CN215835012U (zh) 一种使用自导入式支架的移动单元安装结构
CN219874323U (zh) 一种排插
CN217881993U (zh) 一种适用于低压配电柜的带试验端子的二次插件
CN220544307U (zh) 一种多面转化器插座
CN204966877U (zh) 温控型快速接线端子排
CN2454931Y (zh) 电连接器
CN110212363B (zh) 一种组合式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器
CN220625367U (zh) 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壳体及传感器
US20240125463A1 (en) Lighting system assembled from lighting fixtures
CN216896909U (zh) 一种灯条、灯条接头及灯条组件
CN111740282B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导电端子
CN210073086U (zh) 一种电学实验用便于拆装的接线组件
CN219017954U (zh) 接线端子及继电器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