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8990U - 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主板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主板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78990U
CN211578990U CN202020539833.6U CN202020539833U CN211578990U CN 211578990 U CN211578990 U CN 211578990U CN 202020539833 U CN202020539833 U CN 202020539833U CN 211578990 U CN211578990 U CN 211578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d circuit
circuit board
signal connector
printed wiring
conductive 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398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辉
李世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398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78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78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78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主板和电子设备,信号连接器用于安装于互相对置的第一印刷线路板和第二印刷线路板之间;第一印刷线路板和第二印刷线路板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为一体;信号连接器包括导电连接件;导电连接件包括对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一印刷线路板上的第一连接引脚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二印刷线路板上的第二连接引脚电连接;导电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至少一个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与对应的连接引脚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降低导电连接件与对应的连接引脚之间的阻抗,且可以提高印刷线路板与导电连接件的电连接良率。

Description

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主板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主板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5G技术的发展,用于高频高速信号互连的印刷线路板 (PCB板)的模块化设计越来越广泛,其中主要的设计方式为多个不同功能的印刷线路板通过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连接为一体。但是现有的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中导电连接件通过焊锡焊接的方式与印刷线路板上对应的连接引脚电连接。在焊锡焊接方式中,所采用的焊料——锡的导电性较差,锡焊焊接方式会增大导电连接件与对应的连接引脚之间的阻抗。此外由于工艺限制,焊锡焊接方式的电连接良率低。这使得现有的信号连接器,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主板和电子设备,以降低导电连接件与对应的连接引脚之间的阻抗,且可以提高印刷线路板与导电连接件的电连接良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所述信号连接器用于安装于互相对置的第一印刷线路板和第二印刷线路板之间;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和所述第二印刷线路板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为一体;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靠近所述第二印刷线路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引脚;所述第二印刷线路板靠近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引脚;
所述信号连接器包括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对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引脚电连接;所述导电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至少一个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与对应的连接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地,以垂直于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为第一方向;
所述导电连接件可以沿所述第一方向伸缩;
将所述信号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和所述第二印刷线路板之间时,所述导电连接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连接件为金属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连接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端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与对应的连接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连接器还包括屏蔽组件,所述屏蔽组件、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和所述第二印刷线路板共同围成中空腔室,所述导电连接件位于所述中空腔室内,且所述导电连接件与所述屏蔽组件电绝缘。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连接器还包括绝缘管套,所述绝缘管套套置于所述导电连接件上,且位于所述导电连接件与所述屏蔽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靠近所述第二印刷线路板的一侧还设置有接地引脚;
将所述信号连接器安装于第一印刷线路板和第二印刷线路板之间时,所述屏蔽组件在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接地引脚在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上的垂直投影内;且所述屏蔽组件朝向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的面的各位置处均与所述接地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螺丝和卡扣中的至少一个。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主板,包括上述任一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主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通过所述导电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至少一个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与对应的连接引脚电连接,解决了因锡焊焊接方式会增大导电连接件与对应的连接引脚之间的阻抗且焊锡焊接方式的电连接良率低,使得现有的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达到了降低导电连接件与对应的连接引脚之间的阻抗,且可以提高印刷线路板与导电连接件的电连接良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安装于互相对置的两个印刷线路板之间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在图1的基础上去掉第二印刷线路板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信号连接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信号连接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信号连接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将图9中的信号连接器安装于互相对置的两个印刷线路板之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针对现有技术因锡焊焊接方式会增大导电连接件与对应的连接引脚之间的阻抗且焊锡焊接方式的电连接良率低,使得现有的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实现降低导电连接件与对应的连接引脚之间的阻抗,且提高印刷线路板与导电连接件的电连接良率,满足用户需求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安装于互相对置的两个印刷线路板之间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信号连接器30用于安装于互相对置的第一印刷线路板10 和第二印刷线路板20之间;第一印刷线路板10和第二印刷线路板20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为一体;第一印刷线路板10靠近第二印刷线路板20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引脚11;第二印刷线路板20靠近第一印刷线路板10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引脚21;信号连接器30包括导电连接件32;导电连接件32包括对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引脚11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二连接引脚21电连接;导电连接件3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至少一个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与对应的连接引脚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将导电连接件32与对应的连接引脚电连接,代替通过传统的利用焊锡焊接将导电连接件32与对应的连接引脚电连接,可以降低导电连接件32与对应的连接引脚之间的阻抗,且可以提高印刷线路板与导电连接件32的电连接良率。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3.5GHZ及以上信号的传输。此外,由于导电连接件32仅是与对应的连接引脚直接接触,而非焊死,有利于印刷线路板的重复使用,且可以降低印刷线路板的后期维修程序与费用。
其中,可拆卸结构包括螺丝和卡扣中的至少一个。
示例性地,在图1中,导电连接件32的第二端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与对应的连接引脚电连接。导电连接件32的第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对应的连接引脚电连接。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使得导电连接件能够在第一印刷线路板和第二印刷线路板之间有效进行电信号传输,可选地,以垂直于第一印刷线路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导电连接件可以沿第一方向伸缩;将信号连接器安装于第一印刷线路板和第二印刷线路板之间时,导电连接件在第一方向上处于压缩状态。
示例性地,图2为在图1的基础上去掉第二印刷线路板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当未安装第二印刷线路板时,导电连接件 32在第一方向(即图中Y方向)处于自由伸展状态。对比图1和图 2,当将信号连接器30安装于第一印刷线路板10和第二印刷线路板 20之间时,导电连接件32在第一方向(即图中Y方向)的长度缩短,此时导电连接件32在第一方向(即图中Y方向)上处于压缩状态。因第一印刷线路板10和第二印刷线路板20被固定为一体,当将信号连接器30安装于第一印刷线路板10和第二印刷线路板20之间时,导电连接件32会向第二印刷线路板20施加由导电连接件32 指向第二印刷线路板20的压力。该压力会使得导电连接件32的第二端压紧第二印刷线路板20上对应的连接引脚,可以提高该处电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导电连接件32为金属弹簧。
其中,导电连接件32的第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连接引脚 11电连接,第二端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与第二连接引脚21电连接。这样,在安装时,可以先将导电连接件32的第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连接引脚11电连接,此时导电连接件32与第一印刷线路板10的位置固定,便于后续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将导电连接件32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引脚21电连接,可以降低安装的难度。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信号连接器还包括屏蔽组件,屏蔽组件、第一印刷线路板和第二印刷线路板共同围成中空腔室,导电连接件位于中空腔室内,且导电连接件与屏蔽组件电绝缘。其中,屏蔽组件的作用是有效的抑制通过空间传播的各种电磁干扰,同时还可以减少导电连接件所传输的电信号的辐射,降低该电信号泄露的几率。
屏蔽组件的具体设置方式有多种,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图3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示例性地,继续参见图3,针对每一个导电连接件 32分别设置一个屏蔽组件31,屏蔽组件31包围其所对应的导电连接件3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信号连接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示例性地,参见图4和图5,针对多个导电连接件32 仅设置一个屏蔽组件31,屏蔽组件31包围其所对应的所有的导电连接件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信号连接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示例性地,参见图6和图7,屏蔽组件31包括第一屏蔽组件31a和第二屏蔽组件31b。其中第一屏蔽组件31a包围所有的导电连接件32。第二屏蔽组件31b位于第一屏蔽组件31a内部,且一个第二屏蔽组件31b仅包围一个导电连接件32。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信号连接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示例性地,继续参见图8和图9,屏蔽组件31包括第一屏蔽墙31c、第二屏蔽墙31d与隔断墙31e;第一屏蔽墙31c与第二屏蔽墙31d对置;第一屏蔽墙31c、第二屏蔽墙31d、第一印刷线路板和第二印刷线路板共同围成封闭的环形中空区域;隔断墙31e位于环形中空区域内,隔断墙31e将环形中空区域划分为多个封闭的子区域;至少部分子区域内设置有一个导电连接件3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屏蔽组件31中全部或部分复用为支撑组件。例如图4和图5中的屏蔽组件31全部复用为支撑组件。图6和图7中仅第一屏蔽组件31a复用为支撑组件。图8和图9中仅第一屏蔽墙31c和第二屏蔽墙31d复用为支撑组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实际中,第一印刷线路板10靠近第二印刷线路板20的一侧往往会设置多个元件;同样地,第二印刷线路板20靠近第一印刷线路板10的一侧往往会设置多个元件。假设第一印刷线路板10靠近第二印刷线路板20的一侧所设置的元件在Y轴方向的高度为H1,第二印刷线路板20靠近第一印刷线路板 10的一侧所设置的元件在Y轴方向的高度为H2,需要使得第一印刷线路板10和第二印刷线路板20之间的间距H满足H≥H1+H2,以使印刷线路板上各元件均不会因受到挤压而损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屏蔽组件31中全部或部分复用为支撑组件的目的是,使得第一印刷线路板10和第二印刷线路板20之间的间距H≥H1+H2,且维持该间距H保持不变。
图10为将图9中的信号连接器安装于互相对置的两个印刷线路板之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继续参见图10,为了使得支撑组件能够维持该间距H保持不变,需要使得复用为支撑组件的屏蔽组件31(如第一屏蔽墙31c和第二屏蔽墙31d)在图中X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厚度,以使得屏蔽组件31(如第一屏蔽墙31c和第二屏蔽墙31d)在图中Y方向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得第一印刷线路板 10和第二印刷线路板20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因此当屏蔽组件31 复用为支撑组件时,需要使得屏蔽组件31的体积较大。
在此基础上,可选地,屏蔽组件31的材料为金属材料,如铜。由于金属材料具有较佳的热传导能力,并且屏蔽组件31的体积较大,有利于热量的散发,可以使得屏蔽组件31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导电连接件32因传输信号而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屏蔽组件31导出,降低导电连接件32周围热量聚集的可能性,可以提高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的散热效果。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屏蔽组件31可以与第一印刷线路板10进行单点接地,也可以进行多点接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示例性地,图3中为多点接地情况,具体地,屏蔽组件31通过P1 和P2两个接地端与印刷线路板上的接地引脚电连接。其中,与单点接地相比,多点接地中屏蔽组件31与接地引脚电连接的部分的面积较大,可以降低接地回路阻抗,减小导电连接件32所传输的电信号在任意方向泄露的风险,适用于高频电信号传输。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10,第一印刷线路板10上设置有接地引脚 12;屏蔽组件31在第一印刷线路板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接地引脚 12在第一印刷线路板10上的垂直投影内;且屏蔽组件31朝向第一印刷线路板10的面的各位置处均与接地引脚12电连接。这样设置的实质是使得屏蔽组件31进行多点接地,以降低接地回路阻抗,尽量减小导电连接件32所传输的电信号在任意方向泄露的风险。
继续参见图6-图10,可选地,信号连接器还包括绝缘管套33,绝缘管套33套置于导电连接件32上,且位于导电连接件32与屏蔽组件31之间。这样一方面,绝缘管套33可以使得导电连接件32和屏蔽组件31位置固定,保证导电连接件32和屏蔽组件31始终电绝缘,杜绝因包括该信号连接器的主板晃动等而发生电导通的不良状况出现;另一方面,绝缘管套33可以进一步起到支撑作用,以使得第一印刷线路板10和第二印刷线路板20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以提高包括该信号连接器的主板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实际中,可以先制作导电连接件32和屏蔽组件31,然后在导电连接件32和屏蔽组件31之间填充绝缘材料。可选地,该绝缘材料为液态的绝缘材料,在将液体的绝缘材料填充于导电连接件32和屏蔽组件31之间后,对液态的绝缘材料进行固化,以形成绝缘管套33。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主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1和图12,该主板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信号连接器100。该主板还包括至少两个印刷线路板200(示例性地,图11中仅包括两个印刷线路板200,图12中仅包括三个印刷线路板200)。信号连接器 100安装于相邻两个印刷线路板200之间,以实现相邻两个印刷线路板200之间的电信号传输。
可选地,在上述印刷线路板200中至少包括一个应用处理器板 (即CPU板),一个射频板。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板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信号连接器,其具有其所包括的信号连接器相同或相应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随着5G技术的发展,用于高频高速信号互连的印刷线路板的模块化设计越来越广泛。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采用垂直方向连续叠加印刷线路板,通过信号连接器实现多块印刷线路板的信号互联的方式,有利于实现印刷线路板在电路设计和实际生产上各模块的独立化,同时有利于主板面积的减小,能一定程度上减小主板叠板设计的整体高度,有利于实现包括该形式的主板设计的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3,该电子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主板 101。
该电子设备具体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音箱、电视、智能可穿戴设备、公共场所的信息查询机等。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主板,其具有其所包括的主板相同或相应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连接器用于安装于互相对置的第一印刷线路板和第二印刷线路板之间;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和所述第二印刷线路板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为一体;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靠近所述第二印刷线路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引脚;所述第二印刷线路板靠近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引脚;
所述信号连接器包括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对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引脚电连接;所述导电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至少一个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与对应的连接引脚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以垂直于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为第一方向;
所述导电连接件可以沿所述第一方向伸缩;
将所述信号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和所述第二印刷线路板之间时,所述导电连接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压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连接件为金属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连接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端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与对应的连接引脚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连接器还包括屏蔽组件,所述屏蔽组件、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和所述第二印刷线路板共同围成中空腔室,所述导电连接件位于所述中空腔室内,且所述导电连接件与所述屏蔽组件电绝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连接器还包括绝缘管套,所述绝缘管套套置于所述导电连接件上,且位于所述导电连接件与所述屏蔽组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靠近所述第二印刷线路板的一侧还设置有接地引脚;
将所述信号连接器安装于第一印刷线路板和第二印刷线路板之间时,所述屏蔽组件在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接地引脚在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上的垂直投影内;且所述屏蔽组件朝向所述第一印刷线路板的面的各位置处均与所述接地引脚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螺丝和卡扣中的至少一个。
9.一种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板。
CN202020539833.6U 2020-04-13 2020-04-13 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主板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578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39833.6U CN211578990U (zh) 2020-04-13 2020-04-13 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主板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39833.6U CN211578990U (zh) 2020-04-13 2020-04-13 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主板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78990U true CN211578990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26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39833.6U Active CN211578990U (zh) 2020-04-13 2020-04-13 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主板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789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0947A (zh) * 2022-04-15 2022-08-12 深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印制电路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0947A (zh) * 2022-04-15 2022-08-12 深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印制电路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08007U (zh) 电子设备
US10622767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US8882541B2 (en) Socket connector, camera module and terminal device
JP2005510008A (ja) コネクタからの電磁障害を低減するためのシールドの設置
CN211578990U (zh) 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主板和电子设备
US11329367B2 (en)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11580310U (zh) 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主板和电子设备
JPWO2006093155A1 (ja) 基板間接続コネクタ及び基板間接続コネクタを用いた回路基板装置
US6580028B1 (en) EMI reduction device
CN107820385B (zh) 一种桥接件、屏蔽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1342254A (zh) 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主板和电子设备
US6707675B1 (en) EMI containment device and method
CN211579018U (zh) 印刷线路板间的信号连接器、主板和电子设备
TWI769682B (zh) 具有電磁屏蔽功能的電連接器
CN201839499U (zh) 机电产品的印刷电路板接地结构
TW202315215A (zh) 柔性天線結構及電子設備
CN206931720U (zh) 电子元件接地结构
KR900005306B1 (ko) 전자 방해파의 발생을 저감한 전자장치
CN207116778U (zh) 一种具屏蔽接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及柔性扁平线缆
CN207303598U (zh) 一种Type-C数据线
CN216218298U (zh) 电路板固定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5165128A (zh) 用于在顶帽式导轨上安装的电气组件
CN103326103B (zh) 具有内嵌式天线的电子设备
CN218550278U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2908059U (zh) 金属中框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