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5325U - 空调器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75325U
CN211575325U CN202020176454.5U CN202020176454U CN211575325U CN 211575325 U CN211575325 U CN 211575325U CN 202020176454 U CN202020176454 U CN 202020176454U CN 211575325 U CN211575325 U CN 211575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air
air guide
outdoor unit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764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爱川
李宝华
丁鹏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764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75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75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75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外机,所述空调器室外机包括:机壳、电机支架、第一风机和导风圈,所述机壳内设有换热器,所述电机支架设于所述机壳的底盘上,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电机支架的邻近所述换热器的一侧,所述导风圈设于所述机壳内且所述导风圈围绕所述第一风机的外部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可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也可以加大进入机壳的通风量,从而提高空调的使用能效。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室外机内的风机未配有风道,使得计进入机壳内的风无法集中向前送出,从而使进入室外机内的风量偏小,而进入机壳内的风量较小,则导致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从而影响空调的使用能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外机,所述空调器室外机,可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也可以加大进入机壳的通风量,从而提高空调的使用能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所述空调器室外机包括:机壳、电机支架、第一风机和导风圈,所述机壳内设有换热器,所述电机支架设于所述机壳的底盘上,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电机支架的邻近所述换热器的一侧,所述导风圈设于所述机壳内且所述导风圈围绕所述第一风机的外部设置。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通过将导风圈围绕第一风机的外部设置,使得当第一风机转动时,设于第一风机外部的导风圈可以将风较好地汇集一起,从而使得进入机壳内的风量较大,进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将导风圈设于第一风机外部,使得导风圈可以将风集中向前送出,从而使机壳外的空气可以进入机壳内,并与换热器换热,进而提高换热器换热的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外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室外机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于所述电机支架的远离所述换热器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圈包括:导风本体、底座和固定支撑件,所述导风本体形成为环形,所述底座设于所述导风本体的底部且与所述底盘相连,所述固定支撑件设于所述导风本体的上部且与所述电机支架相连。
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撑件包括两个且相对于所述导风本体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
可选地,所述导风圈还包括:渐扩段,所述渐扩段为环形且设于所述导风本体的朝向所述换热器的一端,所述渐扩段在朝向换热器的方向上内径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上设有凸台,所述电机支架和所述底座均设于所述凸台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圈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间距为a,a>0mm。
可选地,所述导风圈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间距为a满足如下关系式,10mm≤a≤5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为直排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壳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左侧板被构造成可阻挡风穿过所述左侧板进出所述机壳。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去除部分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去除第二风机和电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底盘、左侧板、凸台和换热器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导风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器室外机;
1:机壳;11:底盘;111:凸台;12:左侧板;13:右侧板;
2:电机支架;
3:第一风机;
4:导风圈;41:导风本体;42:底座;43:固定支撑件;44:渐扩段;
5:换热器;
6:第二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100。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100包括:机壳1、电机支架2、第一风机3和导风圈4。
具体的,机壳1内设有换热器5,由此,换热器5配合安装在机壳1内后,机壳1 可以保护换热器5,从而使换热器5可以较好地进行换热,进而使空调可以较好地工作。
电机支架2设于机壳1的底盘11上,也就是说,电机支架2可以与底盘11配合安装,由此,电机支架2可以较牢固地与底盘11安装在一起,从而使电机支架2较稳定地支撑安装在其上的风机工作,进而使风机可以较好地输送风与换热器5换热。
第一风机3设于电机支架2的邻近换热器5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一风机3可以安装在电机支架2上,且第一风机3位于电机支架2与换热器5之间,换言之,第一风机3安装在电机支架2的后侧面上,第一风机3与换热器5相对。由此,第一风机3抽进机壳1内的空气可以较好地与换热器5进行换热,从而提高换热器5的换热效率。
导风圈4设于机壳1内且导风圈4围绕第一风机3的外部设置,例如图4所示,导风圈4可以安装在机壳1内,以使机壳1可以保护导风圈4,具体的,导风圈4可以围绕第一风机3的周向并与机壳1配合安装,由此,当第一风机3转动时,设于第一风机 3外部的导风圈4可以将风较好地汇集一起,从而使得进入机壳1内的风量较大,进而提高换热器5的换热效率。同时,将导风圈4设于第一风机3外部,使得导风圈4可以将风集中向前送出,从而使机壳1外的空气可以进入机壳1内,并与换热器5换热,进而提高换热器5换热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风机将空气输送至机壳1内后,空气在机壳1内不能集中,不仅使风量减小,从而使得换热器5换热效率低,同时也使机壳1内的风不能较快地排送出机壳1外,从而影响空气进入机壳1,进而影响换热器5换热,从而使空调的使用能效低。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100,通过将导风圈4围绕第一风机3的外部设置,使得当第一风机3转动时,设于第一风机3外部的导风圈4可以将风较好地汇集一起,从而使得进入机壳1内的风量较大,进而提高换热器5的换热效率。同时,将导风圈4设于第一风机3外部,使得导风圈4可以将风集中向前送出,从而使机壳1 外的空气可以进入机壳1内,并与换热器5换热,进而提高换热器5换热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外机100还包括第二风机6,第二风机6设于电机支架2的远离换热器5的一侧,例如图3所示,第一风机3与第二风机6沿前后方向均设在电机支架2上,且第一风机3与第二风机6相背,由此,第二风机6可以将导风圈4集中的风排向出风口,以使机壳1内的风可以较好地排出机壳1。另外,第一风机3和第二风机6共同转动,可以加大机壳1内的进风量,以提高换热器5的换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风圈4包括:导风本体41、底座42和固定支撑件43,导风本体41形成为环形,由此,导风本体41可以适配第一风机3,从而使导风本体41可以围绕第一风机3的周向设置,当第一风机3转动时,导风本体41可以较好地将风集中于一起并向前输送。此外,环形的导风本体41在安装时占用空间较小,在工作时不与其他结构发生干涉,而且圆环形的导风圈4导风效果较好。
底座42设于导风本体41的底部且与底盘11相连,由此,通过将底座42安装在底盘11上,使得导风本体41可以较稳定地进行工作。
固定支撑件43设于导风本体41的上部且与电机支架2相连,由此,通过将固定支撑件43设于导风圈4的上部,并将固定支撑件43与电机支架2相连,使得导风圈4可以较牢固地与电机支架2配合在一起,从而可以防止导风圈4向前或后倾斜,进而使导风圈4可以较稳固地导风。
可选地,固定支撑件43包括两个且相对于导风本体4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由此,两个固定支撑件43与电机支架2配合安装后,导风圈4可以较稳固地导风,进一步地,两个固定支撑件43关于导风本体4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由此,两个固定支撑件43可以产生关于导风本体4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的作用力,从而使两个固定支撑件 43可以对导风本体41限位,防止导风本体41朝向左或右倾斜、偏转。
可选地,导风圈4还包括渐扩段44,渐扩段44为环形且设于导风本体41的朝向换热器5的一端,渐扩段44在朝向换热器5的方向上内径逐渐增大。
例如图3和图4所示,渐扩段44设于导风本体41的后端,并与换热器5相对,通过将渐扩段44设为环形,使得渐扩段44可以与导风圈4适配,从而使渐扩段44可以较方便地与导风本体41配合在一起。进一步地,从导风本体41至换热器5的方向上,渐扩段44的内径逐渐增大,即渐扩段44为近似喇叭状,由此,外扩的渐扩段44可以收集更多的风,从而使风可以与换热器5接触并换热,进而提高换热器5的换热效率,同时,风进入渐扩段44并向前输送时,由于外扩段的内径逐渐减小,则风逐渐地汇集集中在一起,从而使导风本体41可以较好地将风集中导出机壳1。
进一步地,底盘11上设有凸台111,电机支架2和底座42均设于凸台111上,由此,可以在凸台111上设有连接孔、限位槽、定位槽和安装卡扣等结构,也可以在凸台 111上设有各种零部件的安装位置,则凸台111设于底盘11上后,使得电机支架2可以较方便、快捷地安装在底盘11上,且在安装后电机支架2可以较稳定地支撑第一风机3 和第二风机6转动。相应地,凸台111上可以设有导风圈4的底座42的安装位置,不仅可以提高底座42安装的效率,还可以使底座42安装在凸台111上后,导风圈4不会发生转动、移动,以使导风圈4可以较好地导风,从而提高空调的使用能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圈4与换热器5之间的间距为a,a>0mm,也就是说,导风圈4与换热器5在配合安装时不接触,即导风圈4与换热器5之间间隔一定距离a,则a可以为5mm、10mm、15mm等,这里不作限制。通过将导风圈4与换热器5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可以使导风圈4可以收集较多的风并汇集、输送,从而可以提高换热器5的换热效率。
可选地,导风圈4与换热器5之间的间距为a满足如下关系式,10mm≤a≤50mm,也就是说,可以将导风圈4与换热器5的间距为a限定在10mm~50mm之间,例如,a可以为10mm、20mm、30mm、45mm等,这里不作限制。通过将导风圈4与换热器5之间的间距a限定在10mm~50mm之间,可以使导风圈4可以较好地对换热后的风进行集中和导向,同时,在室外机100内有限的空间内,也方便安装导风圈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5为直排换热器5,如图5所示,直排换热器5可以朝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且直排换热器5可以与第一风机3相对,从而使得进入机壳1内的空气可以较好地与换热器5换热,进而提高了换热器5的换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换热器5形成为L型,L型换热器5的换热面积大,但是,处于侧边部分的换热器5不与风机相对,从而使风机抽进的风很少与侧边的换热器5接触,从而使换热器5的换热效率较低,进而使空调的使用能效低
进一步地,换热器5的两端分别与机壳1的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相连,例如图4 所示,直排换热器5的左端与左侧板12相连接,直排换热器5的右端与右侧板13相连,由此,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可以对保护换热器5,也可以对换热器5限位,从而使得直排换热器5可以较稳定与进入的空气换热。
可选地,机壳1的左侧板12被构造成可阻挡风穿过左侧板12进出机壳1,也就说说,机壳1的左侧板12上可以不设置透风孔,由此,可以简化左侧板12生产过程的生产步骤,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另外,通过将换热器5设为直排换热器5,使得直排换热器5不与左侧板12相对,那么在左侧板12处不需要对换热器5进行换热作业,从而使左侧板12上可以不设有透风孔。同时,不设有透风孔的左侧板12可以阻挡机壳1 内的风穿出机壳1,从而使得机壳1内的风可以较好地朝向前活动,避免风向机壳1的四周扩散,进而使导风圈4可以将风集中在一起并输送出机壳1。
可以理解的是,相关技术中,换热器5形成为L型,则左侧板12与换热器5相对,通过在左侧板12上设有透风孔,使得空气可以穿过左侧板12的透风孔与换热器5进行换热。在本实用新型中将换热器5为直排换热器5,空气穿过左侧板12的透风孔进入机壳1内后,不会对换热器5进行换热处理,由此,在左侧板12上可以不用设有透风孔,从而可以简化左侧板12的结构,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100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换热器;
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设于所述机壳的底盘上;
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电机支架的邻近所述换热器的一侧;
导风圈,所述导风圈设于所述机壳内且所述导风圈围绕所述第一风机的外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于所述电机支架的远离所述换热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包括:
导风本体,所述导风本体形成为环形;
底座,所述底座设于所述导风本体的底部且与所述底盘相连;
固定支撑件,所述固定支撑件设于所述导风本体的上部且与所述电机支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件包括两个且相对于所述导风本体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还包括:
渐扩段,所述渐扩段为环形且设于所述导风本体的朝向所述换热器的一端,所述渐扩段在朝向换热器的方向上内径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有凸台,所述电机支架和所述底座均设于所述凸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间距为a,a>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间距为a满足如下关系式,10mm≤a≤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直排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壳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左侧板被构造成可阻挡风穿过所述左侧板进出所述机壳。
CN202020176454.5U 2020-02-17 2020-02-17 空调器室外机 Active CN211575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6454.5U CN211575325U (zh) 2020-02-17 2020-02-17 空调器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6454.5U CN211575325U (zh) 2020-02-17 2020-02-17 空调器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75325U true CN211575325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24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76454.5U Active CN211575325U (zh) 2020-02-17 2020-02-17 空调器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753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5117B (zh) 立式空调器
CN101201063A (zh) 涡轮风扇及具有该涡轮风扇的空调
CN211575325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100567829C (zh) 空调机
CN209944530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618825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0463476U (zh) 用于空调器的风道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57525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763310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换热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157525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575322U (zh) 空调室外机的送风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210118880U (zh) 窗式空调器
CN110160146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7303013U (zh) 用于空调室外机组的支架组件、空调室外机组和空调器
CN215260178U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111720895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8096247U (zh) 贯流风轮的电机组件和空调器
CN214664915U (zh) 冷风机
CN210772695U (zh) 用于空调器的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1222864U (zh) 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CN21841008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1177156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13272834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3630745U (zh) 空调器
CN219415023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