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0721U - 一种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70721U
CN211570721U CN201921891300.8U CN201921891300U CN211570721U CN 211570721 U CN211570721 U CN 211570721U CN 201921891300 U CN201921891300 U CN 201921891300U CN 211570721 U CN211570721 U CN 211570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ring
ring sleeve
quenching
die holde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913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海军
张春宝
陈云
汪凤文
沈国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ISHANG MACHINERY CO Ltd
Zhejiang 8+1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ISHANG MACHINERY CO Ltd
Zhejiang 8+1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ISHANG MACHINERY CO Ltd, Zhejiang 8+1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ISH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913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70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70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70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涉及轴承套圈制造领域,包括淬火单元和压模单元;淬火单元包括外环套和第一内环套,外环套与第一内环套之间形成第一淬火油通道,加热后的轴承套圈可同轴地放入第一内环套内,轴承套圈的外侧壁与第一内环套的内侧壁间隙配合;压模单元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和伸缩杆,上模座的下端面和下模座的上端面均为平面,上模座的外侧壁可与第一内环套的内侧壁间隙配合,下模座可堵住第一内环套的内部通道的底部,伸缩杆向下伸出运动可带动上模座进入第一内环套内,并挤压位于下模座和上模座之间的轴承套圈。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轻薄轴承套圈热处理变形问题,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效。

Description

一种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套圈制造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
背景技术
轴承套圈热处理变形一直是困扰轴承行业的难题,特别是尺寸从φ40mm到φ500mm轻薄易变形轴承套圈,该类产品主要应用在新兴交通工具,工程机械,精密机械等设备上。对于一般热处理厂,在进行生产这类轴承套圈时采用人工整形,在进行生产时很容易产生椭圆度合格,翘曲不合格导致产品报废的现象,带来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能耗高;部分热处理厂对轻薄产品采用压膜淬火,但是压膜设备价格昂贵,开机利用率偏低,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改善轻薄轴承套圈热处理变形问题,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淬火单元和压模单元;所述淬火单元包括外环套和圆形的第一内环套,所述外环套与第一内环套之间形成第一淬火油通道,加热后的轴承套圈可同轴地放入所述第一内环套内,所述加热后的轴承套圈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内环套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压模单元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和伸缩杆,所述上模座的上端与伸缩杆连接,所述上模座的下端面和所述下模座的上端面均为平面,所述上模座的外侧壁可与所述第一内环套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下模座可堵住所述第一内环套的内部通道的底部,所述伸缩杆向下伸出运动可带动所述上模座进入所述第一内环套内,并挤压位于所述下模座和上模座之间的轴承套圈。
进一步,所述外环套也为圆形。
进一步,所述外环套与第一内环套同轴布置。
进一步,所述淬火单元还包括第二内环套和第三内环套,所述第二内环套为圆形并同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环套的内部,所述第三内环套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环套的内部,同轴地放入所述第一内环套内的所述轴承套圈还套设在所述第二内环套外,所述轴承套圈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内环套的外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内环套与第三内环套之间形成第二淬火油通道;所述上模座还包括与所述上模座的下端面相连的压环,所述压环的下端面为平面,所述压环的外侧壁可与所述第一内环套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压环的内侧壁可与所述第二内环套的外侧壁间隙配合,所述下模座为圆环状,所述下模座可堵住所述第一内环套与第二内环套之间的通道的底部,所述伸缩杆向下伸出运动可带动所述压环进入所述第一内环套和第二内环套之间,并挤压位于所述下模座和上模座之间的轴承套圈。
进一步,所述第三内环套也为圆形。
进一步,所述第三内环套与第二内环套同轴布置。
进一步,所述外环套、第一内环套、第二内环套、第三内环套、下模座、上模座、伸缩杆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内环套和第二内环套为铝合金。
进一步,还包括旋转盘,所述淬火单元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淬火单元呈圆形阵列地设置在所述旋转盘上,所述旋转盘可转动以使所述淬火单元依次停在所述压模单元的下模座与上模座之间。
进一步,所述旋转盘的中心设置有主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加热的轴承套圈可以被淬火油通道内快速流动的淬火油冷却进行淬火,淬火时,压模单元的上方的平面端面和下方的平面端面挤压轴承套圈的端面,能够减少轴承套圈的翘曲变形,而且由于内环套圆形侧壁的限制,能够保证轴承套圈具有良好的椭圆度;
2、通过旋转盘带动多个淬火单元内的轴承套圈运动到压模单元的下模座与上模座之间进行压模淬火,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本对实用新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淬火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压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旋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淬火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压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淬火单元;2-压模单元;3-轴承套圈;4-外环套;5-第一内环套;6-第一淬火油通道;7-下模座;8-上模座;9-伸缩杆;10-旋转盘;11-主轴;12-第二内环套;13-第三内环套;14-第二淬火油通道;15-压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包括淬火单元1和压模单元2。所述淬火单元1包括外环套4和圆形的第一内环套5,所述外环套4与第一内环套5之间形成第一淬火油通道6,加热后的轴承套圈3可同轴地放入所述第一内环套5内,所述加热后的轴承套圈3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内环套5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外环套4和第一内环套5均采用耐热、不易变形、有效导热的金属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一内环套5为铝合金。采用压力向所述第一淬火油通道6内通入快速流动的淬火油可对轴承套圈3快速冷却进行淬火。所述压模单元2包括下模座7、上模座8和伸缩杆9,所述上模座8的上端与伸缩杆9连接,所述伸缩杆9可在驱动装置如液压缸的驱动下进行上下伸缩运动。所述上模座8的下端面和所述下模座7的上端面均为平面,所述上模座8的外侧壁可与所述第一内环套5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下模座7可堵住所述第一内环套5的内部通道的底部,在淬火时,所述伸缩杆9向下伸出运动可带动所述上模座8进入所述第一内环套5内,并挤压位于所述下模座7和上模座8之间的轴承套圈3。由于所述上模座8的下端面和所述下模座7的上端面均为平面,挤压时对轴承套圈3的上下端面进行平整整形,减少轴承套圈3的翘曲。而且轴承套圈3淬火时,组织转变会引起轴承套圈3的膨胀,由于加热后的轴承套圈3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内环套5的内侧壁间隙配合,圆形的第一内环套5的内侧壁会对轴承套圈3的外侧壁进行圆形塑性,保证轴承套圈具有良好的椭圆度。
优选地,所述外环套4也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外环套4与第一内环套5同轴布置。
如图4所示,该压模淬火整形设备还包括旋转盘10,所述淬火单元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淬火单元1呈圆形阵列地设置在所述旋转盘10上,所述旋转盘10可转动以使所述淬火单元1依次停在所述压模单元2的下模座7与上模座8之间。
生产过程中,转动所述旋转盘10使它上面的一个淬火单元1停在所述压模单元2的下模座7与上模座8之间,向第一淬火油通道6内通入淬火油对第一内环套5内的轴承套圈3进行淬火,同时下模座7向上运动堵住所述第一内环套5的内部通道的底部,所述伸缩杆9向下伸出运动带动所述上模座8进入所述第一内环套5内,并挤压位于所述下模座7和上模座8之间的轴承套圈3。淬火整形完成后,停止向第一淬火油通道6内通入淬火油,所述伸缩杆9向上回缩运动带动所述上模座8移出所述第一内环套5,下模座7向下运动移出所述第一内环套5的内部通道,转动所述旋转盘10使它上面的下一个淬火单元1停在所述压模单元2的下模座7与上模座8之间,重复进行上述淬火整形步骤。其中,加热的轴承套圈3在进行上述淬火整形步骤之前,可在旋转盘10的其他工位通过机械手加到第一内环套5内,同时挤出第一内环套5底部的已经淬火整形好的轴承套圈。由于上述设备能够自动化的循环进行淬火整形,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效。
优选地,所述旋转盘10的中心设置有主轴11,所述主轴11可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旋转盘10转动。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所述淬火单元1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内环套5内的第二内环套12和第三内环套13,所述第二内环套12为圆形并同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环套5的内部,所述第三内环套13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环套12的内部,同轴地放入所述第一内环套5内的所述轴承套圈3还套设在所述第二内环套12外,所述轴承套圈3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内环套12的外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内环套12与第三内环套13之间形成第二淬火油通道14。通过采用压力向第二淬火油通道14内通入快速流动的淬火油能够快速的从轴承套圈3的内侧吸热冷却,可以有效改善壁厚较厚轴承套圈的组织状态,提升轴承套圈的淬火效果。为了使压模单元2在淬火时,能够对上述淬火单元1中的轴承套圈3进行压模整形,所述上模座8还包括与所述上模座8的下端面相连的压环15,所述压环15的下端面为平面,所述压环15的外侧壁可与所述第一内环套5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压环15的内侧壁可与所述第二内环套12的外侧壁间隙配合,所述下模座7为圆环状,所述下模座7可堵住所述第一内环套5与第二内环套12之间的通道的底部,所述伸缩杆9向下伸出运动可带动所述压环15进入所述第一内环套5和第二内环套12之间,并挤压位于所述下模座7和上模座8之间的轴承套圈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淬火单元(1)和压模单元(2);所述淬火单元(1)包括外环套(4)和圆形的第一内环套(5),所述外环套(4)与第一内环套(5)之间形成第一淬火油通道(6),加热后的轴承套圈(3)可同轴地放入所述第一内环套(5)内,所述加热后的轴承套圈(3)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内环套(5)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压模单元(2)包括下模座(7)、上模座(8)和伸缩杆(9),所述上模座(8)的上端与伸缩杆(9)连接,所述上模座(8)的下端面和所述下模座(7)的上端面均为平面,所述上模座(8)的外侧壁可与所述第一内环套(5)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下模座(7)可堵住所述第一内环套(5)的内部通道的底部,所述伸缩杆(9)向下伸出运动可带动所述上模座(8)进入所述第一内环套(5)内,并挤压位于所述下模座(7)和上模座(8)之间的轴承套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套(4)也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套(4)与第一内环套(5)同轴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单元(1)还包括第二内环套(12)和第三内环套(13),所述第二内环套(12)为圆形并同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环套(5)的内部,所述第三内环套(13)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环套(12)的内部,同轴地放入所述第一内环套(5)内的所述轴承套圈(3)还套设在所述第二内环套(12)外,所述轴承套圈(3)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内环套(12)的外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内环套(12)与第三内环套(13)之间形成第二淬火油通道(14);所述上模座(8)还包括与所述上模座(8)的下端面相连的压环(15),所述压环(15)的下端面为平面,所述压环(15)的外侧壁可与所述第一内环套(5)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压环(15)的内侧壁可与所述第二内环套(12)的外侧壁间隙配合,所述下模座(7)为圆环状,所述下模座(7)可堵住所述第一内环套(5)与第二内环套(12)之间的通道的底部,所述伸缩杆(9)向下伸出运动可带动所述压环(15)进入所述第一内环套(5)和第二内环套(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内环套(13)也为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内环套(13)与第二内环套(12)同轴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套(4)、第一内环套(5)、第二内环套(12)、第三内环套(13)、下模座(7)、上模座(8)、伸缩杆(9)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环套(5)和第二内环套(12)为铝合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盘(10),所述淬火单元(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淬火单元(1)呈圆形阵列地设置在所述旋转盘(10)上,所述旋转盘(10)可转动以使所述淬火单元(1)依次停在所述压模单元(2)的下模座(7)与上模座(8)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10)的中心设置有主轴(11)。
CN201921891300.8U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 Active CN211570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1300.8U CN211570721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1300.8U CN211570721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70721U true CN211570721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31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91300.8U Active CN211570721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7072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0651A (zh) * 2019-11-05 2020-02-07 浙江辛子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
CN114645131A (zh) * 2022-03-21 2022-06-21 温州为尚机械有限公司 控制轴承套圈热处理变形的压模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0651A (zh) * 2019-11-05 2020-02-07 浙江辛子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
CN114645131A (zh) * 2022-03-21 2022-06-21 温州为尚机械有限公司 控制轴承套圈热处理变形的压模装置
CN114645131B (zh) * 2022-03-21 2023-12-05 温州为尚机械有限公司 控制轴承套圈热处理变形的压模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70721U (zh) 一种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
CN205893064U (zh) 环形隧道式热弯机
CN205767092U (zh) 一种移动方便的模具生产冷却装置
CN110760651A (zh) 一种改善轴承套圈变形的压模淬火整形设备
CN104476145B (zh) 垫片的制作方法
CN102294376A (zh) 一种铅黄铜的连续挤压方法和设备
CN101033769A (zh) 一种异型防卸螺母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47022A (zh) 一种大径厚比火箭燃料贮箱箱底热冲旋复合成形工艺
CN108296299B (zh) 等通道螺旋挤压制备高性能镁合金的设备及方法
CN210287423U (zh) 一种热处理风冷装置
CN104015012A (zh) Al-Mg-Si合金轮毂的制造方法
CN110026447B (zh) 过滤器型材加工工艺
CN114714043B (zh) 一种法兰圆度和平整度控制装置
CN206968052U (zh) 一种立式扭转油压机
CN109014010B (zh) 一种船用低速柴油机曲柄锻件的挤压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CN211161403U (zh) 一种封头冲压成型装置
CN202465805U (zh) 变速箱锥榖的热处理夹具
CN215941216U (zh) 一种火箭燃料贮箱箱底热冲旋复合成形设备
CN205056764U (zh) 一种圆形板料环形外缘的加热旋压增厚装置
CN221023041U (zh) 制作葫芦状保温容器金属壳体满版冲花的设备
CN210336826U (zh) 一种轮胎生产用挤出设备
CN117210654B (zh) 一种铝合金预强化热成形生产线
CN101428386A (zh) GCr15套圈冷冲成型方法
CN210547462U (zh)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冲压模具
CN214327547U (zh) 一种水晶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