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67822U - 一种客车乘客门托盘及托盘驱动机构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客车乘客门托盘及托盘驱动机构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67822U
CN211567822U CN201921610658.9U CN201921610658U CN211567822U CN 211567822 U CN211567822 U CN 211567822U CN 201921610658 U CN201921610658 U CN 201921610658U CN 211567822 U CN211567822 U CN 211567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tray
door
flang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106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荣跃
高玉栋
姜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Zhongbo Automobile Co ltd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Zhongbo Automobile Co ltd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Zhongbo Automobile Co ltd,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Zhongbo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106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67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67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67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客车乘客门托盘及托盘驱动机构总成,托盘包括托盘本体、气缸固定支架组件、门轴座支架组件、滑轨及连接件组件;气缸固定支架组件包括第一翻边孔、第一法兰件及第一加强件;第一加强件内嵌在所第一法兰件内部,第一法兰件插接在第一翻边孔;门轴座支架组件包括第二翻边孔及第二加强件;第二加强件内嵌在第二翻边孔内部;连接件组件包括第三翻边孔、连接件及第四翻边孔;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三翻边孔和第四翻边孔上,通过焊接固定;第一翻边孔、第二翻边孔及第三翻边孔由托盘本体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第四翻边孔由滑轨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本实用新型工序简单,便于稳定安装门轴、驱动机构等部件。

Description

一种客车乘客门托盘及托盘驱动机构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乘客门托盘及托盘驱动机构总成。
背景技术
客车乘客门系统中的托盘用于安装各种门控机构如门轴、驱动机构等部件。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客车乘客门托盘驱动机构总成包括托盘110以及驱动机构机构组件;驱动机构组件包括气缸组件120以及门轴连接组件130;门轴连接组件130包括滚动轴承131以及连接臂132;门轴400穿设在滚动轴承131上,滚动轴承131通过连接臂132与气缸组件120连接,具体与气缸活塞杆121连接;气缸组件120通过门轴连接组件130驱动门轴400转动;如图2,3所示,托盘110包括托盘本体111、气缸固定支架112、门轴座支架113、滑轨114以及滑轨连接件115;托盘本体111采用金属板进行折弯工艺制成,整体结构笨重;气缸固定支架112用于安装气缸组件120,为车削加工件或铸件,结构笨重,并且气缸固定支架112采用螺栓固定在托盘本体111上,不仅工序复杂,长期使用存在螺栓松动等风险;滑轨114用于安装导轮,采用折弯工艺或者焊接工艺制成,整体结构笨重,并且与托盘本体111通过连接件115以及螺栓连接,长期使用存在螺栓松动的风险;门轴座支架113用于安装门轴400,门轴座支架113与托盘本体111采用焊接连接,工序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客车乘客门托盘,工序简单、便于稳定安装门轴、驱动机构等部件。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客车乘客门托盘,包括托盘本体、气缸固定支架组件、门轴座支架组件、滑轨以及连接件组件;所述气缸固定支架组件用于安装气缸组件,包括第一翻边孔、第一法兰件以及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翻边孔由所述托盘本体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开口向上;所述第一加强件内嵌在所述第一法兰件内部,所述第一法兰件插接在所述第一翻边孔;所述门轴座支架组件用于安装门轴,包括第二翻边孔以及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翻边孔由所述托盘本体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开口向上;所述第二加强件内嵌在所述第二翻边孔内部;所述连接件组件包括第三翻边孔、连接件以及第四翻边孔;所述第三翻边孔由所述托盘本体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开口向下;所述第四翻边孔由所述滑轨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开口向上;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三翻边孔和所述第四翻边孔上,通过焊接将所述滑轨与所述托盘本体固定。
本实用新型门轴座支架组件采用在托盘本体上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第二翻边孔,使门轴座支架组件与托盘本体为一体结构,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减少后道焊接工序;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气缸固定支架组件采用在托盘本体上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第一翻边孔,外面设计独立第一法兰件,第一法兰件2122与托盘本体采用焊接,内嵌第一加强件,整体结构稳定,减少后续气缸固定支架组件与托盘本体的装配工序;本实用新型滑轨与托盘本体相对的两侧分别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第三翻边孔与第四翻边孔,再通过连接件与第三翻边孔与第四翻边孔过盈配合连接起来,采用焊接加强,结构稳定牢固,减少后续装配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本体还包括固定型孔,所述固定型孔为翻边孔,由所述托盘本体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所述固定型孔与车身上的固定孔对齐后,通过螺栓、弹垫及平垫将所述托盘本体固定在所述车身上。
本实用新型托盘本体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固定型孔均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增大螺栓与孔壁接触面积,减轻孔壁磨损,提高了托盘驱动机构总成安装后的稳定性、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本体采用凹坑、加强筋纵横交错,均布布置。
本实用新型托盘本体采用各种凹坑、加强筋纵横交错,均布布置,全面承载,受力均匀,不易变形,结构稳定。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托盘本体采用厚度范围为1.2mm-1.5mm的材料通过折弯工艺制作,实现轻量化设计。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托盘本体采用厚度为1.5mm的材料通过折弯工艺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固定支架组件的数量为两组,用于安装两组所述气缸组件;所述门轴座支架组件的数量为两组,用于安装两组所述门轴;所述两组气缸组件分别用于驱动所述两组门轴转动,带动两扇客车乘客门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客车乘客门托盘驱动机构总成,工序简单、门轴、驱动机构等部件与托盘稳定安装。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用上述客车乘客门托盘的托盘驱动机构总成,还包括驱动机构组件;所述驱动机构组件包括气缸组件、气缸固定组件、供气系统以及转轴连接组件;所述气缸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气缸组件固定在所述气缸固定支架组件上;所述供气系统用于给所述气缸组件中的气缸提供压缩空气;所述转轴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门轴与所述气缸组件中的气缸活塞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固定组件将气缸组件固定在气缸固定支架组件上,进而固定在托盘本体上,通过转轴连接组件将气缸组件与门轴连接,实现气缸组件驱动门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驱动机构总成还包括气缸固定组件;所述气缸固定组件包括销柱、第一平垫、第二平垫以及开口销;所述销柱从下向上依次穿过内嵌有所述第一加强件的所述第一法兰件、第一平垫、气缸组件、第二平垫,通过所述开口销固定所述气缸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驱动机构总成还包括门轴连接组件;所述门轴连接组件包括滚动轴承以及连接臂;所述门轴依次穿过内嵌有所述第二加强件的所述第二翻边孔、滚动轴承,与所述连接臂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组件的活塞杆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客车乘客门托盘驱动机构总成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客车乘客门托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乘客门托盘驱动机构总成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乘客门托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盘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盘本体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轨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客车乘客门托盘驱动机构总成包括托盘200以及驱动机构组件,驱动机构组件包括气缸组件310、气缸固定组件、供气系统(未图示)以及门轴连接组件330;气缸固定组件用于将气缸组件310固定在托盘200上;供气系统用于给气缸组件310中的气缸提供压缩空气;转轴连接组件330用于将门轴400与气缸组件310中的气缸活塞杆311连接;气缸组件310通过门轴连接组件330驱动门轴400转动;如图5,6所示,托盘210包括托盘本体211、气缸固定支架组件212、门轴座支架组件213、滑轨214以及连接件组件215。如图6所示,气缸固定支架组件212包括第一翻边孔2121、第一法兰件2122以及第一加强件2123;第一翻边孔2121由托盘本体211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开口向上;第一加强件2123内嵌在第一法兰件2122内部,第一法兰件2122插接在第一翻边孔2121上;气缸固定组件包括销柱321、第一平垫(未图示)、第二平垫322以及开口销324;销柱321从下向上依次穿过内嵌有第一加强件2123的第一法兰件2122、第一平垫、气缸组件310、第二平垫322,通过开口销324固定气缸组件310;门轴座支架组件213包括第二翻边孔2131以及第二加强件2132;第二翻边孔2131由托盘本体211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开口向上;第二加强件2132内嵌在第二翻边孔2131内部;门轴连接组件330包括滚动轴承331以及连接臂332;门轴400依次穿过内嵌有第二加强件2132的第二翻边孔2131、滚动轴承331,与连接臂332的一端连接,连接臂332的另一端与气缸组件310的活塞杆311连接;连接件组件215包括第三翻边孔2151、连接件2152以及第四翻边孔2153;第三翻边孔2151由托盘本体211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开口向下;第四翻边孔2153由滑轨214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开口向上;连接件2152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三翻边孔2151和第四翻边孔2153上,通过焊接将滑轨214与托盘本体211固定;滑轨214下侧开设有用于安装导轮的滑槽(未图示)。
在本实施例中,滑轨214下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导轮的滑槽,导轮与滑轨214滑动连接;导轮以及门轴400与车门总成连接;启动气源,气缸组件310中的气缸活塞推动气缸活塞杆311实现往复运动;通过气缸活塞杆311往复运动带动连接臂332转动,实现门轴400圆周运动;通过门轴400圆周运动,实现车门总成开启和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气缸固定支架组件212的数量为两组,用于安装两组气缸组件310;门轴座支架组件213的数量为两组,用于安装两组门轴;两组气缸组件310分别用于驱动两组门轴400转动,带动两扇客车乘客门转动;连接件组件215的数量为四组,便于托盘主体211与滑轨214稳定装配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门轴座支架组件213采用在托盘本体211上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第二翻边孔2131,使门轴座支架组件213与托盘本体211为一体结构,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减少后道焊接工序。
在本实施例中,气缸固定支架组件212采用在托盘本体211上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第一翻边孔2121,外面设计独立第一法兰件2122,第一法兰件2122与托盘本体211采用焊接,内嵌第一加强件2123,整体结构稳定,减少后续气缸固定支架组件212与托盘本体211的装配工序。
在本实施例中,滑轨214与托盘本体211相对的两侧分别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第三翻边孔2151与第四翻边孔2153,再通过连接件2152与第三翻边孔2151与第四翻边孔2153过盈配合连接起来,采用焊接加强,结构稳定牢固,减少后续装配工序。
如图4,5,6,7所示,托盘本体211还包括八个固定型孔2111,固定型孔2111为翻边孔,由托盘本体211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开口向后;当需要将托盘驱动机构总成安装在车身上时,将八个固定型孔2111与车身上的八个固定孔对齐后,由螺栓、弹垫以及平垫固定;螺栓穿过固定型孔与固定孔后,由弹垫以及平垫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托盘本体211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八个固定型孔2111均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增大螺栓与孔壁接触面积,减轻孔壁磨损,提高了托盘驱动机构总成安装后的稳定性、安全性。
如图7,8所示,托盘本体211采用厚度范围为1.2mm-1.5mm的材料通过折弯工艺制作,实现轻量化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托盘本体211采用厚度为1.5mm的材料通过折弯工艺制作;托盘本体211采用各种凹坑、加强筋纵横交错,均布布置,全面承载,受力均匀,不易变形,结构稳定。
如图9所示,滑轨214采用厚度范围为1.2mm-1.5mm的材料通过折弯工艺制作,实现轻量化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滑轨214采用厚度为1.5mm的材料通过折弯工艺制作;滑轨214采用各种凹坑均匀布置,受力平衡,结构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客车乘客门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本体、气缸固定支架组件、门轴座支架组件、滑轨以及连接件组件;所述气缸固定支架组件用于安装气缸组件,包括第一翻边孔、第一法兰件以及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翻边孔由所述托盘本体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开口向上;所述第一加强件内嵌在所述第一法兰件内部,所述第一法兰件插接在所述第一翻边孔;所述门轴座支架组件用于安装门轴,包括第二翻边孔以及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翻边孔由所述托盘本体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开口向上;所述第二加强件内嵌在所述第二翻边孔内部;所述连接件组件包括第三翻边孔、连接件以及第四翻边孔;所述第三翻边孔由所述托盘本体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开口向下;所述第四翻边孔由所述滑轨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开口向上;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三翻边孔和所述第四翻边孔上,通过焊接将所述滑轨与所述托盘本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乘客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本体还包括固定型孔,所述固定型孔为翻边孔,由所述托盘本体采用冲压除料翻边工艺制作;所述固定型孔与车身上的固定孔对齐后,通过螺栓、弹垫及平垫将所述托盘本体固定在所述车身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乘客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本体采用凹坑、加强筋纵横交错,均布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客车乘客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本体采用厚度范围为1.2mm-1.5mm的材料通过折弯工艺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客车乘客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固定支架组件的数量为两组,用于安装两组所述气缸组件;所述门轴座支架组件的数量为两组,用于安装两组所述门轴;所述两组气缸组件分别用于驱动所述两组门轴转动,带动两扇客车乘客门转动。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客车乘客门托盘的托盘驱动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组件;所述驱动机构组件包括气缸组件、气缸固定组件、供气系统以及转轴连接组件;所述气缸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气缸组件固定在所述气缸固定支架组件上;所述供气系统用于给所述气缸组件中的气缸提供压缩空气;所述转轴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门轴与所述气缸组件中的气缸活塞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盘驱动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缸固定组件;所述气缸固定组件包括销柱、第一平垫、第二平垫以及开口销;所述销柱从下向上依次穿过内嵌有所述第一加强件的所述第一法兰件、第一平垫、气缸组件、第二平垫,通过所述开口销固定所述气缸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盘驱动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门轴连接组件;所述门轴连接组件包括滚动轴承以及连接臂;所述门轴依次穿过内嵌有所述第二加强件的所述第二翻边孔、滚动轴承,与所述连接臂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组件的活塞杆连接。
CN201921610658.9U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客车乘客门托盘及托盘驱动机构总成 Active CN211567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0658.9U CN211567822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客车乘客门托盘及托盘驱动机构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0658.9U CN211567822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客车乘客门托盘及托盘驱动机构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67822U true CN211567822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28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10658.9U Active CN211567822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客车乘客门托盘及托盘驱动机构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678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09360Y (zh) 汽车侧门铰链二次定位结构
CN211567822U (zh) 一种客车乘客门托盘及托盘驱动机构总成
US20090140551A1 (en) Pillar for suspension of a hinged vehicle door
CN204161023U (zh) 车辆悬架子系统、悬架安装系统和车辆悬架连接叉组件
CN106864195A (zh) 一种无推力杆式平衡轴支架
CN201068702Y (zh) 一种汽车滑移门下铰链结构
CN207173207U (zh) 一种下摆臂总成
CN201329907Y (zh) 汽车备胎架装置
CN207257671U (zh) 一种低地板车辆车顶用转动铰接装置
CN102418432B (zh) 一种汽车车门外把手
CN207072245U (zh) 一种多向可调的滑动门上滑轮机构
CN210309797U (zh) 一种模块化agv独立悬挂装置
CN209839038U (zh) 一种气弹簧联动控制机构
CN101435298B (zh) 一种车门铰链
CN204895623U (zh) 一种备胎升降器组件
US7258029B2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together a roller screw and roller nut assembly to a stationary and moving member
CN200995598Y (zh) 一种钢板减震弹簧装置
CN113104134A (zh) 一种轻型客车后背门防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5953300U (zh) 电梯轿门锁
CN102518351A (zh) 一种车门玻璃绳轮式升降器的辅助加力机构
CN207241324U (zh) 机械臂滑套
CN220522327U (zh) 一种轴动车门单铰链
CN111255332A (zh) 一种叉臂式玻璃升降装置
CN218616410U (zh) 一种带快换零售柜的无人零售车
CN211493562U (zh) 一种轮式机器人的多级独立悬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