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60216U - 腔内封堵装置、套式腔内封堵装置以及藕式腔内封堵装置 - Google Patents

腔内封堵装置、套式腔内封堵装置以及藕式腔内封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60216U
CN211560216U CN201921578769.6U CN201921578769U CN211560216U CN 211560216 U CN211560216 U CN 211560216U CN 201921578769 U CN201921578769 U CN 201921578769U CN 211560216 U CN211560216 U CN 2115602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cclusion device
endoluminal
section
intracavity
endoluminal occl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787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胜
李安伟
李斌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Endonom Med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Wei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Wei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Wei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60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602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57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09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 A61B17/1210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131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 A61B17/12168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having a mesh structure
    • A61B17/12177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having a mesh structure comprising additional materials, e.g. thrombogenic, having filaments, having fibers or being co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57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 A61B2017/00575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for closure at remote site, e.g. closing atrial septum defects
    • A61B2017/00597Implements comprising a membran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腔内封堵装置,包括骨架与包覆所述骨架的阻流膜,所述骨架包括多个交替间隔设置的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阻流膜包括与每个所述第一段对应的多个第一区以及与每个所述第二段对应的第二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段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固定连接,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段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区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可折叠伸缩,以在所述第一段的位置处形成凸出部及在所述第二段的位置处形成凹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凹部依次交错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封堵装置无法与凹凸不平的腔内壁形状相适应,封堵装置的封堵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腔内封堵装置、套式腔内封堵装置以及藕式腔内封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腔内封堵装置、套式腔内封堵装置以及藕式腔内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等)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和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
作为介入治疗的植入物,封堵装置可用于封堵人体和/或动物体内的缺损开口、或组织破口、内腔、器官通道。例如,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的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鞘管未闭等缺损开口的封堵,其主要的原理是通过封堵装置将左右心房间的“漏洞”、左右心室间的″漏洞″、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通道堵住。
另一方面,主动脉夹层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主动脉内膜、中膜撕裂,主动脉内膜与中膜分离,血液流入,主动脉腔被分隔为真腔和假腔,典型的主动脉夹层可以见到位于真、假腔之间的分隔或内膜片,真、假腔可以相通或者不通。目前用于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传统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一般是通过封闭原发破口,减少假腔压力以实现主动脉重塑的目的。然而,数据表明临床上在7%~20%的病例中,难以达到以上目的,原因是主动脉夹层的假腔未完全血栓化。远端裂口的存在及持续地灌注(假腔未血栓化)增加假腔持续地增大的风险,相应地增加夹层进一步撕裂及夹层瘤破裂的风险,同时也增加腔内修复术后外科再干预的几率。目前,临床上在标准的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实施后采用辅助技术,以促进假腔血栓化。例如,通过栓塞促使假腔血栓化,在标准的腔内修复术后,同时植入远端裸支架和假腔栓塞物,假腔供血的内脏动脉同时予支架植入,这里的栓塞物主要包括钢圈及栓塞胶,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该栓塞物并非专门针对于夹层假腔,而且属于纯经验性的选择,难以推广。另外也有术者选择将血管封堵装置植入假腔,减少远端返流,促使血栓化,同样,这项技术也局限于血管封堵装置的非特异性,在技术操作上假腔形态及破口位置的判断比较困难,在操作过程中是否会增加假腔破裂的风险仍然有待于验证。
上述介入治疗的方法是通过将封堵装置将人体和/或动物体的内腔(缺损开口、或组织破口、内腔、器官通道)进行封堵,但是现有的封堵装置无法与凹凸不平的腔内壁形状相适应,封堵装置的封堵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腔内封堵装置、套式腔内封堵装置以及藕式腔内封堵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封堵装置无法与凹凸不平的腔内壁形状相适应,封堵装置的封堵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腔内封堵装置,包括骨架与包覆所述骨架的阻流膜,所述骨架包括多个交替间隔设置的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阻流膜包括与每个所述第一段对应的多个第一区以及与每个所述第二段对应的第二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段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固定连接,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段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区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可折叠伸缩,以在所述第一段的位置处形成凸出部及在所述第二段的位置处形成凹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凹部依次交错间隔设置。
其中,每个所述凸出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固定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区之间形成第一褶皱结构,以使所述阻流膜的轴向可拉伸长度大于等于所述骨架的轴向拉伸长度。
其中,每个所述凹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区固定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二区之间形成第二褶皱结构,以使所述阻流膜的轴向可拉伸长度大于等于所述骨架的轴向拉伸长度。
其中,所述凹部包括凹底,所述第二区包括与所述凹底对应的第二连接位,所述凹底与所述第二连接位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阻流膜为弹性膜。
其中,所述骨架折叠压缩时,所述凸出部的中轴线等距设置,所述凹部的中轴线等距设置。
其中,所述阻流膜上设有多个第一对位标志,多个所述第一对位标志设于所述第一区上,所述第一对位标志用于使得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一段对位;和/或所述阻流膜上设有多个第二对位标志,多个所述第二对位标志设于所述第二区上,所述第二对位标志用于使得所述第二区与所述第二段对位。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对位标志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段固定连接,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对位标志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段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对位标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位上,所述第二对位标志用于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位与所述凹底对位。
其中,所述第二对位标志与所述凹底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区通过缝合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二区通过缝合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缝合线的材质为聚氟四乙烯。
其中,位于所述骨架轴向两端的所述凸出部顶部的曲率小于位于所述骨架轴向两端之间的所述凸出部顶部的曲率。
其中,所述骨架的横截面为满月形、张弦月形、上弦月形或残月形。
其中,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凹部的形状为半圆形、方形或三角形。
其中,所述骨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底壁与第二底壁,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交替形成周壁,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二底壁设于所述周壁的相对两端。
其中,所述骨架包括套头与栓头,所述套头设于所述第一底壁上,所述栓头设于所述第二底壁上。
其中,所述骨架为金属丝编制的网状结构,其中一端的所述金属丝的端部汇聚后固定于所述套头内,另一端的所述金属丝的端部汇聚后固定于所述栓头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藕式腔内封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腔内封堵装置。
其中,所述腔内封堵装置至少为两个,一个所述腔内封堵装置的近端与另一个所述腔内封堵装置的远端通过套环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式腔内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腔内封堵装置。
其中,所述腔内封堵装置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腔内封堵装置分别为第一腔内封堵装置和第二腔内封堵装置,所述第一腔内封堵装置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腔内封堵装置的轴向长度,所述第一腔内封堵装置套设于所述第二腔内封堵装置内,所述第一腔内封堵装置与所述第二腔内封堵装置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一腔内封堵装置的远端与所述第二腔内封堵装置的远端通过弹性件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骨架可折叠伸缩,从而凸出部与所述凹部可使得骨架形成凹凸的结构,包覆骨架的阻流膜跟随凸出部与所述凹部也可以形成凹凸的结构,从而阻流膜能够与凹凸不平的腔内壁形状相适应,使得阻流膜与腔内壁更好地贴合,增强了封堵装置与腔内壁的作用力,提高了封堵装置与腔内壁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腔内封堵装置包覆于骨架的阻流膜的封堵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腔内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腔内封堵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腔内封堵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骨架A-A方向的第一种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骨架A-A方向的第二种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藕式腔内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式腔内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微创介入领域,通常定义距操作者相对较远的一端为远端,距操作者相对近的一端为近端。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腔内封堵装置100,包括骨架10与包覆骨架10的阻流膜20,骨架10包括多个交替间隔设置的第一段301与第二段401,阻流膜20包括与每个第一段301对应的多个第一区201以及与每个第二段401对应的第二区202,至少一个第一段301与对应的第一区201固定连接,和/或至少一个第二段401与对应的第二区202固定连接,骨架10可折叠伸缩,以在第一段301的位置处形成凸出部30及在第二段401的位置处形成凹部40,凸出部30与凹部40依次交错间隔设置。在本申请中,通过基准线A区分凸出部30与凹部40,准线A向外为凸出部30,准线A向内为凹部40。骨架10轴向拉伸时,凸出部30的高度减低,凹部40的深度降低;骨架10轴向压缩时,凸出部30的高度增加,凹部40的深度增加。且在骨架10拉平时,凹部40与凸出部30均消失。
本申请中,骨架10的横截面为满月形、张弦月形、上弦月形或残月形。骨架10也可以是锥面状结构,骨架10的内径从远端到近端依次减小或增大,骨架10的形状可以根据内腔的形状而做出不同改变。凸出部30与凹部40的形状为半圆形、方形或三角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骨架10的横截面的形状、凸出部30以及凹部40的形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第一段301与第一区201通过缝合线120固定连接,第二段401与第二区202通过缝合线120固定连接。缝合线120的材质为聚氟四乙烯(PTFE)。缝合线120的材质还可以为其他材质,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骨架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底壁106与第二底壁107,第一段301与第二段401交替形成周壁180,第一底壁106与第二底壁107设于周壁180的相对两端。
骨架10包括套头80与栓头90,套头80设于第一底壁106上,栓头90设于第二底壁107上。骨架10为金属丝编制的网状结构,金属丝交叉编织成“井”字形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中的金属丝走向是斜向走向。其中一端的金属丝的端部汇聚后固定于套头80内,另一端的金属丝的端部汇聚后固定于栓头90内。栓头90连接输送器,一般是可拆卸的螺纹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等形式;套头80用于收束编织骨架末端的编织丝,可选用钢套。套头80与栓头90的材料可选用316L不锈钢。本申请中,在近端栓头90与骨架网连接处缝一圈PTFE线以及在远端套头80与骨架网连接处缝一圈PTFE线,可以保证腔内封堵装置100在装鞘过程中阻流膜20不脱离骨架10,也在轴向也具有良好的阻流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骨架10可折叠伸缩,从而凸出部30与凹部40可使得骨架10形成凹凸的结构,包覆骨架10的阻流膜20跟随凸出部30与凹部40也可以形成凹凸的结构,从而阻流膜20能够与凹凸不平的腔内壁形状相适应,使得阻流膜20与腔内壁更好地贴合,增强了封堵装置与腔内壁的作用力,提高了封堵装置与腔内壁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腔内封堵装置100包覆于骨架的阻流膜20的封堵效果。
而且,由于人体的动静脉和/或心脏等过于迂曲,要求外径非常小且柔性的装设封堵装置的鞘管,同时要求封堵装置可轻松进入鞘管中且可轻松从鞘管中得以释放,封堵装置应具有压缩后体形小的性能。本申请的可折叠伸缩的骨架10既可以折叠轻松进入鞘管中,又可以轻松从鞘管中伸展释放。具体为,当腔内封堵装置100通过输送器达到病变位置释放后,压缩在鞘管内的骨架10由于为记忆合金支撑,会迅速恢复原来的形状,同时阻流膜20也随着膨胀,阻流膜20与壁紧密贴合,完成对腔内壁的血流堵塞。
本申请的骨架10由于可以折叠伸缩,还可以适用于轴向较长的器官通道的封堵,解决了现有的较长的器官通道无法封堵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骨架10还可以在达到腔内后,迅速伸展,封堵所需的时间较短,解决了现有的封堵装置封堵腔内壁所需的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同时本申请的阻流膜20将骨架10完全包覆,解决了现有的封堵效果不佳,有再通危险的技术问题。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凸出部30与对应的第一区201固定连接,相邻的第一区201之间形成第一褶皱结构(图未示),以使阻流膜20的轴向可拉伸长度大于等于骨架10的轴向拉伸长度。可选地,凸出部30包括凸顶30a,第一区201包括与凸顶30a对应的第一连接位201a,凸顶30a与第一连接位201a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出部30与对应的第一区201的连接位置还可以为除了凸顶30a的其他位置,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此种方式中,只要连接凹部40的相邻两个凸出部30上预留有较大面积的阻流膜20,阻流膜20也可以完全沿着贴合凹部40表面覆盖凹部40,从而完全覆盖骨架10,且在骨架10拉伸时,不会限制骨架10的拉伸。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凹部40与对应的第二区202固定连接,相邻的第二区202之间形成第二褶皱结构50,以使阻流膜20的轴向可拉伸长度大于等于骨架10的轴向拉伸长度。具体为,由于凹部40相对于凸出部30处于较低的位置,当阻流膜20的第二区202连接在凹部40的第二段401时,褶皱结构50将不仅可以较好地覆盖凸出部30,且可以较好地覆盖凹部40。
优选地,凹部40包括凹底40a,第二区202包括与凹底40a对应的第二连接位202a,凹底40a与第二连接位202a固定连接。此时褶皱结构50的覆盖面积将是最大的,从而一个褶皱结构50将完全覆盖的一个凸出部30与凹部40,覆盖的效果将是最好的,且在骨架10拉伸时,阻流膜20不会限制骨架10的拉伸。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凹部40与对应的第二区202的连接位置还可以为除了凹底40a的其他位置,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凸出部30与对应的第一区201固定连接,每个凹部40与对应的第二区202也固定连接。
也就是说,骨架10的凸出部30与阻流膜20的对应的第一区201固定连接;或者骨架10的凹部40与阻流膜20的对应的第二区202固定连接;或者骨架10的凸出部30与阻流膜20对应的第一区201固定连接,骨架10的凹部40与阻流膜20的对应的第二区202也固定连接。从而,无论是在凸出部30连接,还是在凹部40连接,均可使得骨架10与阻流膜20连接。本申请中,只要可将骨架10与阻流膜20固定连接,不管是凸出部30与的对应的第一区201连接,还是凹部40与阻对应的第二区202连接,还是凸出部30与的对应的第一区201连接的同时,还是凹部40与阻对应的第二区202也连接,本申请均不做限定。
从而在阻流膜20形成有第一褶皱结构或第二褶皱结构50,阻流膜20的轴向可拉伸长度至少大于等于骨架10的轴向拉伸长度,在骨架10轴向拉伸时,由于第一褶皱结构或第二褶皱结构50提供的预伸长量可使得阻流膜20顺应骨架10的轴向拉伸,而不会限制骨架10的拉伸,进而确保阻流膜20对骨架10更好地包覆,以及提高了阻流膜20的封堵效果。优选地,当骨架10的凹部40的凹底40a与第二连接位202a固定连接时,相应的褶皱结构50将是最长的,更加不会限制骨架10的拉伸,更确保了阻流膜20对骨架10的包覆效果。
阻流膜20为弹性膜。具体的,当阻流膜20为弹性膜时,阻流膜20的轴向可拉伸长度将更加大于等于骨架10的轴向拉伸长度,阻流膜20将更加不会限制骨架10的轴向拉伸,更确保了阻流膜20对骨架10的包覆效果。也就是说,阻流膜20具有弹性,当封堵装置需要被压握在输送鞘管中时,不会因阻流膜20无法伸长而导致骨架10无法压缩在鞘管中,即阻流膜20和网状骨架10可一起伸缩变化,以装进鞘管中。
阻流膜形状是规则的波浪褶皱,阻流膜的厚度为0.04mm-0.08mm。当骨架10拉伸时,阻流膜20的第一褶皱结构或第二褶皱结构50跟着伸展,当阻流膜20的第一褶皱结构或第二褶皱结构50全部展平时,阻流膜20达到轴向最长长度,阻流膜20轴向最长长度大于等于网状骨架10轴向拉升至极限时的长度。因此,包覆在网状骨架10外表面的阻流膜20不会限制骨架10的轴向拉伸,因此该封堵装置可顺利的压握在输送鞘管中。此外,当释放后,阻流膜恢复褶皱形态。这种阻流膜20结构可以增加腔内封堵装置100与壁的贴合性,增加血流堵塞效果。
本申请中,由于设有第一褶皱结构或第二褶皱结构50以及弹性阻流膜20,从而阻流膜20的轴向可拉伸长度大于等于骨架10的轴向拉伸长度,解决了现有的阻流膜20的由于轴向拉伸性小于骨架10的轴向拉伸性能,阻流膜20限制骨架10的轴向拉伸而导致骨架10难以压缩于鞘管中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中,位于骨架10轴向两端的凸出部30顶部的曲率小于位于骨架10轴向两端之间的凸出部30顶部的曲率。也就是说,位于骨架10轴向两端的凸出部30的顶部为曲率较小的平面,位于骨架10轴向两端之间的凸出部30的顶部为曲率较大的曲面。凸出部30的端部平面主要用于增加与封堵装置开口处内腔组织的接触面积,改善贴壁性,提高封堵效果。
可选的,位于骨架10轴向两端之间的凸出部30为环形波峰,凹部40为环形波谷,凸出部30的顶部为环形波峰的顶峰,凹部40的底部为环形波谷的谷底。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骨架10折叠压缩时,凸出部30的中轴线等距设置,凹部40的中轴线等距设置。也就是说,当骨架10折叠压缩时,凸出部30等距设置,凹部40等距设置。当凸出部30等距设置,凹部40等距设置时,骨架10的受力将是更加均匀的,避免了骨架10的部分区域由于受力更大或者受力更小所导致的骨架10受力不均匀,骨架10的使用寿命降低的技术问题。在其他实施例中,凸出部30的中轴线也可以不等距设置,凹部40的中轴线也可以不等距设置。该种方式将会使得骨架10的使用更加灵活,可以适用于更多的场景中,增加了骨架10的使用范围。
阻流膜20上设有多个第一对位标志60,多个第一对位标志60设于第一区201上,第一对位标志60用于使得第一区201与第一段301对位;阻流膜20上设有多个第二对位标志70,多个第二对位标志70设于第二区202上,第二对位标志70用于使得第二区202与第二段401对位。本申请中,第一对位标志60以及第二对位标志70与骨架10的轴向垂直,第一对位标志60以及第二对位标志70可以为经过热压形成的标记点、标记线等。第一对位标志60可使得第一区201与第一段301对准,从而便于使得第一区201与第一段301对准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精确性;第二对位标志70可使得第二区202与第二段401对准,从而便于使得第二区202与第二段401对准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精确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对位标志60与对应的第一段301固定连接;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对位标志70与对应的第二段40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对位标志60与第一段301的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区201与第一段301对准更加精确,提高了第一区201与第一段301连接的精确性;通过第二对位标志70与第二段401的固定连接,使得第二区202与第二段401对准更加精确,提高了第二区202与第二段401的连接精确性。
优选地,第二对位标志70设于第二连接位202a上,第二对位标志用于使得第二连接位202a与凹底40a对位。也就是说,通过第二对位标志使得第二连接位202a与凹底40a容易对位,更加方便于第二连接位202a与凹底40a的对位连接,且可使得连接更加精确。
优选地,第二对位标志70与凹底40a固定连接。从而,通过第二对位标志70与凹底40a的固定连接,实现了第二连接位202a与凹底40a的精准对位连接。
本申请的第一对位标志60与第二对位标志70解决了阻流膜20缝制于骨架10难度较大的问题。具体为,在缝制过程中,一方面,缝针穿过阻流膜20过程中作用于骨架10时,骨架10易弯曲,使阻流膜20缝制的难度大增,另一方面,骨架10在病变处释放之后会恢复原状,为了避免此时阻流膜20汇聚于骨架10的外表面的某处,常常对阻流膜20沿着骨架10的周壁缝制,而骨架10的弹性好和阻流膜20的柔性好,使阻流膜20在骨架10的周壁上缝制的难度也较大,几乎得不到缝制良好的腔内封堵装置100产品,且在缝制过程中阻流膜20折叠而形成褶皱结构50的大小难以控制,常因阻流膜20轴向展开后长度过小使骨架10不能完全拉伸而不能完成骨架10的输送。本申请的第一对位标志60与第二对位标志70能够确保较好的缝合位置,能提高阻流膜20在骨架10表面的缝合精度,也能根据骨架10拉伸后的伸长量而更好的预留阻流膜20的长度以形成褶皱结构50,确保阻流膜20对骨架10更好地包覆以及提高阻流膜20的封堵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藕式腔内封堵装置200,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腔内封堵装置100。
请参阅图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藕式腔内封堵装置200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腔内封堵装置100,一个腔内封堵装置100的近端与另一个腔内封堵装置100的远端通过套环110相连。具体的,腔内封堵装置100中承受内腔的压力是依靠骨架10,阻流膜20几乎不承受作用力,且骨架10主要承受径向作用力的是两端的第一底壁106和第二底壁107,当骨架10长度较长时,骨架10的中间部分由于金属丝的弹性很好使中间部分很容易被压缩,会对腔内封堵装置100的封堵作用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当内腔很长时,为了提高腔内封堵装置100的封堵效果,会在内腔内释放多个腔内封堵装置100,本申请的藕式腔内封堵装置200将两个腔内封堵装置通过套环110连接在一起形成藕式结构,具体为通过一个腔内封堵装置100的远端与另一个腔内封堵装置100的近端借由套环110相连,一个腔内封堵装置100远端的金属丝和另一个腔内封堵装置100近端的金属丝都汇聚焊接于套环110内,这样就可以增大腔内封堵装置100的径向作用力,使腔内封堵装置100的周壁与内腔的内壁贴合紧密,增强腔内封堵装置100的封堵效果,能够避免在腔内释放多个腔内封堵装置100带来的手术的繁琐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当然,这种藕式腔内封堵装置200首尾相连的腔内封堵装置10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式腔内封堵装置300,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腔内封堵装置100。
请参阅图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套式腔内封堵装置300,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腔内封堵装置100,两个腔内封堵装置100分别为第一腔内封堵装置400和第二腔内封堵装置500,第一腔内封堵装置400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二腔内封堵装置500的轴向长度,第一腔内封堵装置400套设于第二腔内封堵装置500内,第一腔内封堵装置400与第二腔内封堵装置500的近端连接,第一腔内封堵装置400的远端与第二腔内封堵装置500的远端通过弹性件140连接。具体为,第一腔内封堵装置400和第二腔内封堵装置500的近端通过共用栓头90直接连接,第一腔内封堵装置400的远端设有第一套头120,第二腔内封堵装置500的远端设有第二套头130,第一套头120与第二套头130通过弹性件140连接。套式腔内封堵装置300可以看成将一个长度较短的腔内封堵装置置于长度更长的腔内封堵装置的内部,套式腔内封堵装置的两个腔内封堵装置一端的金属丝汇聚固定于栓头90,栓头设置螺纹。两个腔内封堵装置的内径大小一致,其周壁相互贴合设置,较短的第一腔内封堵装置400的第一套头120在长度更长的第二腔内封堵装置500内部,套式腔内封堵装置300因内外套设多个腔内封堵装置可以增大径向作用力,提高套式腔内封堵装置的阻流膜20与内腔的内壁的相互作用力,增强封堵效果,能够避免在腔内释放多个腔内封堵装置带来的手术的繁琐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套式腔内封堵装置内置的腔内封堵装置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另外,较短的第一腔内封堵装置400的第一套头120与更长的第二腔内封堵装置500的第二套头130通过弹性件140相连,弹性件140可以是弹簧,弹性件140有利于套式腔内封堵装置300收缩于鞘管内,弹性件140将两个腔内封堵装置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能提高套式腔内封堵装置300的稳定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腔内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与包覆所述骨架的阻流膜,所述骨架包括多个交替间隔设置的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阻流膜包括与每个所述第一段对应的多个第一区以及与每个所述第二段对应的第二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段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固定连接,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段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区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可折叠伸缩,以在所述第一段的位置处形成凸出部及在所述第二段的位置处形成凹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凹部依次交错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出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固定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区之间形成第一褶皱结构,以使所述阻流膜的轴向可拉伸长度大于等于所述骨架的轴向拉伸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区固定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二区之间形成第二褶皱结构,以使所述阻流膜的轴向可拉伸长度大于等于所述骨架的轴向拉伸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内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包括凹底,所述第二区包括与所述凹底对应的第二连接位,所述凹底与所述第二连接位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折叠压缩时,所述凸出部的中轴线等距设置,所述凹部的中轴线等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腔内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膜上设有多个第一对位标志,多个所述第一对位标志设于所述第一区上,所述第一对位标志用于使得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一段对位;和/或所述阻流膜上设有多个第二对位标志,多个所述第二对位标志设于所述第二区上,所述第二对位标志用于使得所述第二区与所述第二段对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腔内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对位标志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段固定连接,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对位标志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段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腔内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位标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位上,所述第二对位标志用于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位与所述凹底对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腔内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位标志与所述凹底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区通过缝合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二区通过缝合线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骨架轴向两端的所述凸出部顶部的曲率小于位于所述骨架轴向两端之间的所述凸出部顶部的曲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的横截面为满月形、张弦月形、上弦月形或残月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凹部的形状为半圆形、方形或三角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底壁与第二底壁,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交替形成周壁,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二底壁设于所述周壁的相对两端。
15.一种藕式腔内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腔内封堵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藕式腔内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内封堵装置至少为两个,一个所述腔内封堵装置的近端与另一个所述腔内封堵装置的远端通过套环相连。
17.一种套式腔内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腔内封堵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套式腔内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内封堵装置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腔内封堵装置分别为第一腔内封堵装置和第二腔内封堵装置,所述第一腔内封堵装置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腔内封堵装置的轴向长度,所述第一腔内封堵装置套设于所述第二腔内封堵装置内,所述第一腔内封堵装置与所述第二腔内封堵装置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一腔内封堵装置的远端与所述第二腔内封堵装置的远端通过弹性件连接。
CN201921578769.6U 2018-12-29 2019-09-21 腔内封堵装置、套式腔内封堵装置以及藕式腔内封堵装置 Active CN21156021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537236 2018-12-29
CN201811653723 2018-12-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60216U true CN211560216U (zh) 2020-09-25

Family

ID=71213438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78769.6U Active CN211560216U (zh) 2018-12-29 2019-09-21 腔内封堵装置、套式腔内封堵装置以及藕式腔内封堵装置
CN201910895610.5A Pending CN111374717A (zh) 2018-12-29 2019-09-21 腔内封堵器
CN201910896671.3A Pending CN111374733A (zh) 2018-12-29 2019-09-21 腔内封堵装置、套式腔内封堵装置以及藕式腔内封堵装置
CN201921579442.0U Active CN211560184U (zh) 2018-12-29 2019-09-21 腔内封堵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95610.5A Pending CN111374717A (zh) 2018-12-29 2019-09-21 腔内封堵器
CN201910896671.3A Pending CN111374733A (zh) 2018-12-29 2019-09-21 腔内封堵装置、套式腔内封堵装置以及藕式腔内封堵装置
CN201921579442.0U Active CN211560184U (zh) 2018-12-29 2019-09-21 腔内封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21156021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3968B (zh) * 2021-12-30 2023-11-14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腔内封堵器及腔内封堵器的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4717A (zh) 2020-07-07
CN211560184U (zh) 2020-09-25
CN111374733A (zh) 202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55632A1 (en) Anastomosis devices
US20210315558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y of expandable prostheses
JP6310115B2 (ja) 吻合装置及び方法
JP4565000B2 (ja) 血管障害部位を閉塞するための多層編組構造
WO2017016411A1 (zh) 一种左心耳封堵器
JP5667544B2 (ja) ステントグラフトの近位端部を自動的に中心に配置する送達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O2017016470A1 (zh) 一种改进的左心耳封堵器
US11284871B2 (en) Uncoupled LAA device
JP6640829B2 (ja) 経血管又は経室アクセス・ポートの閉鎖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JP4307850B2 (ja) 動脈治療のための延伸用プロテーゼ
JP5401536B2 (ja) ステントグラフトデリバリーシステム用のデュアル捕捉装置ならびに、ステントグラフトを捕捉するための方法
WO2017157321A1 (zh) 一种可塑性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及主动脉夹层支架
JP7267355B2 (ja) 経血管又は経室アクセスポートを閉鎖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N108283534A (zh) 二尖瓣停放装置、系统和方法
WO2021219074A1 (zh) 覆膜支架
WO2021098578A1 (zh) 双层管腔支架
CN211560216U (zh) 腔内封堵装置、套式腔内封堵装置以及藕式腔内封堵装置
CN111317595A (zh) 一种防止覆膜滑脱的血管支架
CN211934141U (zh) 腔内封堵器
CN209916296U (zh) 一种防止覆膜滑脱的血管支架
CN113081078A (zh) 腔内封堵器
CN117769404A (zh) 用于闭塞解剖通路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6407332A (zh) 一种覆膜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