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57315U -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57315U
CN211557315U CN202020603307.1U CN202020603307U CN211557315U CN 211557315 U CN211557315 U CN 211557315U CN 202020603307 U CN202020603307 U CN 202020603307U CN 211557315 U CN211557315 U CN 211557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module
signal
mobile terminal
mobile 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033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奚永锋
何源
李成龙
郝以杰
曹国忠
方明
奚树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um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um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um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um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033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57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57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57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可以包括:射频处理模块、与所述射频处理模块连接的信号收发模块;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号收发模块为激活状态时,接收目标车辆发送的第一射频信号;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射频协议,识别并处理所述第一射频信号,以确定与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对应的第二射频信号;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目标车辆发送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射频信号用于开启或控制所述目标车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保护外壳集成了汽车钥匙功能,能够与多种车型的车辆匹配;并且作为常用的移动终端保护配件,不仅避免常规汽车钥匙的携带和遗失,还丰富了保护壳的整体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和普及,驾车出行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交通方式。每一部车辆都会配有相应的汽车钥匙,用于开启车门和启动车辆。在每次使用车辆之前,驾驶员需要携带相应的汽车钥匙才能开启车门和启动车辆。同时,伴随手机和相关配件的功能逐渐完善,通过手机或者配件控车的方案也逐渐出现在大众生活之中。
但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单独的汽车钥匙容易遗失且不便携带。而智能手机虽然是日常生活必备的通讯工具,但由于手机硬件电路的限制,导致智能手机无法集成汽车智能钥匙所需的低频和射频通信模块;并且同一硬件模块只能匹配同类型或相近类型的汽车,无法满足多车型的匹配需求。
因此,如何满足多车型匹配的便携式车辆钥匙需求,是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通过集成汽车钥匙功能的终端保护壳,有利于与多种车型匹配以开启和控制一种或多种车型的车辆,并且作为常用终端的保护配件,不仅避免特定汽车钥匙的携带和遗失,还丰富了外壳的整体功能。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射频识别模块、与所述射频识别模块连接的信号收发模块;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目标车辆发送的第一射频信号;所述射频识别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射频协议,识别所述第一射频信号;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向所述目标车辆发送与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对应的第二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射频信号用于开启或控制所述目标车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还包括射频调整模块;所述射频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车型,确定所述第一射频信号的频率的识别范围和所述第二射频信号的频率。例如,在手机应用上选择某款车型后,手机应用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与手机壳的射频调整模块进行通信;射频调整模块根据接收的关于某款车型的数据,确定能够识别的第一射频信号的频率范围(比如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频段)。比如,车型为丰田新皇冠,车主通过手机应用设置手机壳(即汽车钥匙)匹配的车型为丰田新皇冠;在车主携带配有手机壳的手机进入车辆的信号范围内,通过车辆与手机壳的部分功能模块的交互,开启该车辆的车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相适应的移动终端与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配合;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还包括通信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第一数据的交互,所述第一数据用于配置所述目标车辆与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通信过程中的第一射频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还包括电池、与所述电池连接的充电模块、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充电口;所述充电模块还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连接;所述电池用于向所述信号收发模块供电;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充电口,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连接外部电源的情况下,向所述电池充电;在该移动终端保护壳未连接外部电源的情况下,移动终端通过该移动终端保护壳充电口向该移动终端保护壳的电池充电。例如,手机(即一种移动终端)通过充电线接入手机壳USB 口(即移动终端保护壳充电口),使得与移动终端保护壳连接。具体地,手机壳充电接口连接OTG充电切换模块,OTG充电模块连接电池。例如,在手机壳充电接口连接外部电源的情况下,OTG充电切换模块将市电(220V为例)进行处理,为手机壳的内置电源充电。例如,在手机壳充电口未连接外部电源但手机壳与手机配合连接的情况下,手机可以通过USB接口连接OTG充电切换模块,OTG充电切换模块与手机壳内的电池连接;OTG充电切换模块切换充电模式,使得手机电池内储存的电能给手机壳内置电池充电。可选地,在移动终端保护壳未连接外部电源以及移动终端电量充足的情况下,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保护壳之间通过无线充电模块进行连接,使得移动终端能够向保护壳中的电池充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射频信号的工作频率包括125Khz、13.56Mhz和22Khz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还包括射频数据复制模块;所述射频数据复制模块,用于对第一遥控器的射频数据进行复制,以产生替代所述第一遥控器的编码信息;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第一遥控器的编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射频数据复制模块还用于对电子标签或非接触式卡的数据复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在移动终端保护壳应用于手机的场景下,移动终端保护壳为手机壳。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车辆钥匙功能的手机壳,可以包括射频识别模块、与所述射频识别模块连接的信号收发模块;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目标车辆发送的第一射频信号;所述射频识别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射频协议,识别所述第一射频信号;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向所述目标车辆发送与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对应的第二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射频信号用于开启或控制所述目标车辆。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手机壳内置的信号收发模块,接受汽车的射频信号;然后通过射频识别模块对接受的射频信号进行识别;根据射频信号匹配预设的射频识别协议以及确定向汽车反馈的射频信号,以开启车门或者启动车辆。例如,在驾驶员携带集成了汽车钥匙功能的手机壳以及手机,进入目标车辆的一定范围内后,手机壳接收汽车发送的射频信号,并通过相应的电路模块向汽车反馈信号以控制车辆。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避免了携带特定的汽车钥匙以及丰富了手机壳的功能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机壳还包括射频调整模块;所述射频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调整第二射频信号的频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机壳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手机进行第一数据的交互,所述第一数据用于配置所述目标车辆与所述手机壳通信过程中的第一射频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机壳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按键和状态指示灯;所述一个或多个按键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连接;所述状态指示灯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连接;所述按键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信号收发模块;所述状态指示灯用于指示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的工作状态。可选地,手机壳内置PCB与按键、状态指示灯连接;按键可以用于开启手机壳的钥匙功能或者对应某一个具体的控制功能;状态指示灯可以显示PCB上电池的电量情况,例如,红灯对应电量不足、绿灯对应电量充满、黄灯对应电量充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机壳还包括钥匙收纳仓;所述钥匙收纳仓用于存放所述目标车辆的备用钥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机壳还包括电池、与所述电池连接的充电模块、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的手机壳充电口;所述充电模块还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连接;所述电池用于向所述信号收发模块供电。可选地,所述电池为小容量锂电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射频信号为低频信号或者高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三射频信号,向门禁系统发送第四射频信号,所述第四射频信号用于开启所述门禁系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机壳还包括射频数据复制模块;所述射频数据复制模块,用于对第一遥控器的射频数据进行复制,以产生替代所述第一遥控器的编码信息;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手机发送所述第一遥控器的编码信息。可选地,所述第一遥控器为通用型射频遥控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射频数据复制模块,还用于对电子标签或非接触式卡的复制。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壳体、印制电路板PCB和覆盖板;其中,
所述壳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PCB设置在凹槽内,所述覆盖板覆盖在所述凹槽上,与所述壳体内侧贴合;所述PCB设置有电池安装部和电感安装部,内设信号收发模块、射频识别模块、通信模块和射频数据复制模块;
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目标车辆发送的第一射频信号;
所述射频识别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射频协议,识别所述第一射频信号;
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向所述目标车辆发送与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对应的第二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射频信号用于开启或控制所述目标车辆;
所述射频数据复制模块,用于对第一遥控器的射频数据进行复制,以产生替代所述第一遥控器的编码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第一遥控器的编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设置有手机壳充电口;所述壳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指示灯以及一个或多个按键;所述壳体内置钥匙收纳仓,用于存放所述目标车辆的备用钥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指示灯以及一个或多个按键;其中,所述外侧表面与所述移动终端无接触;所述外侧表面与所述内侧表面相对;所述按键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信号收发模块;所述指示灯用于指示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的工作状态。
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外壳。其中,该移动终端外壳是移动终端的组成部分。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备汽车钥匙功能的手机壳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汽车钥匙功能的手机壳的功能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壳内部模块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手机配合的手机壳实体结构对应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图5所示手机壳相互配合的手机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壳内侧覆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壳的PCB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8所示PCB的第一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8所示PCB的第二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移动终端保护壳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移动终端保护壳为手机为例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备汽车钥匙功能的手机壳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了场景A和场景B;在场景A和场景B中,每一个场景都包括车辆1、套有手机壳的手机2。其中,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车辆1的信号收发范围3是以车辆1为中心,r为信号半径的圆形区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车辆的信号收发范围不做限定。可选地,在车辆1的后备行李箱、驾驶座位车门处以及副驾驶车门处均可设置一定区域的信号收发范围。
在场景A中,当套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手机壳的手机在车辆1的信号收发范围外,车辆1处于锁定状态。该锁定状态可以包括车门锁定以及发动机锁定。可选地,当套有该手机壳的手机2从信号范围3离开后,车辆1在一段时间内重新自动上锁。
在场景B中,当该手机2(配合手机壳的手机,后续不再赘述)出现在车辆1的信号范围3内时(即由场景A变为场景B),配有手机壳的手机2可以接收车辆1发送的射频信号,然后根据接收的射频信号和射频协议,向车辆1反馈符合要求的射频信号以开启车辆1。或者,在距离车辆的一定范围(即信号范围3)内,用户按下手机壳的按键而激活手机壳的信号接收模块,再接收车辆发送的低频信号后反馈相应的信号,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开启和进入。
需要说明的是,该应用场景只是一种示例性的场景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应用场景。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汽车钥匙功能的手机壳的功能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手机壳10包括信号收发模块101、射频识别模块102、射频调整模块103、通信模块104、按键105、指示灯106、电池107、充电模块108和射频数据复制模块109。其中,信号接收模块101与射频识别模块102连接;射频调整模块103与射频识别模块102连接;通信模块104与信号收发模块101连接;按键105以及指示灯(或者状态指示灯)106与信号收发模块101连接;电池107与信号收发模块101连接;充电模块108与电池107连接;射频数据复制模块109与信号收发模块101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信号收发模块101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存储的功能,相当于集成了处理功能的信号收发模块。
信号收发模块101,用于接收目标车辆发送的第一射频信号。具体地,手机壳内置的信号收发模块,在接近目标车辆(即与该手机壳具备的车辆钥匙匹配的车辆)或者在该目标车辆的一定距离范围内之后,已经启动的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来自车辆的第一射频信号;其中,第一射频信号可以是低频信号或者一定频率的信号;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信号收发模块1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向所述目标车辆发送与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对应的第二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射频信号用于开启或控制所述目标车辆。例如,在接收了车辆A发送的信号并对车辆A的信号后,向车辆A发送反馈信号,以开启车辆A的车门,从而使得驾驶员或者其他人员进入车辆A。
可选地,信号收发模块1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射频信号,向门禁系统发送第四射频信号,所述第四射频信号用于开启所述门禁系统。其中,第三射频信号是门禁系统向手机壳发送的射频信号,用以激活手机壳或者触发手机壳。第四射频信号是手机壳在接受了门禁发送的信号后,反馈的用于开启门禁的射频信号。可以理解的是,信号收发模块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类似的场景,如射频遥控、支付以及身份识别等场景。
射频识别模块102,用于根据第一射频协议,识别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具体地,射频识别模块102根据接收的第一射频信号和预设的第一射频协议,从多个信号中识别出第一射频信号。可选地,通过射频识别模块模拟一种或多种频段射频信号的射频协议,每一种射频协议用于识别对应的射频信号,使得同一类的射频信号能够准确交互,避免受到其他信号的数据干扰。例如,手机壳的汽车钥匙功能处于休眠状态;当手机壳进入目标车辆的检测范围(即信号收发范围)时,手机壳的汽车钥匙功能被激活。可选地,当手机壳在目标车辆的检测范围内且符合特定的触发条件(例如,目标车辆的门把手上的红外信号或者通过汽车把手装置激活的微动开关)后,手机壳的汽车钥匙功能被激活。当手机壳接收到目标车辆发送的低频信号且该低频信号与手机壳的钥匙功能模块匹配的情况下,手机壳的钥匙功能模块从休眠状态下被唤醒;钥匙功能模块分析目标车辆的低频信号,根据预设的算法处理该低频信号,然后生成与该低频信号对应的反馈信号;目标车辆接收并分析该反馈信号,将该反馈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在该反馈信号与该参考信号匹配的情况下,控制目标车辆的车门开启或者车辆启动。可选地,参考信号可以是目标车辆根据自身发送的低频信号测算的信号,或者参考信号的相关信息预先存储在目标车辆的系统中。
具体的汽车与手机壳之间的唤醒以及响应过程,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汽车的基站单元(或者其他单元)按照一定频率发送一条编码为125Khz的低频报文以搜寻并唤醒一定范围内的应答器(对应手机壳);如果汽车长时间没能接收到应答器发回的响应信号,则进入休眠状态一段时间再发射唤醒信号。一旦车主身上的应答器识别到合法的唤醒信号,它就会自动发送一条频率为433Mhz的射频滚动码编码报文。基站单元在收到该应答器发送的报文之后对其进行解码,如果识别成功则控制指令执行机构打开车门。在汽车开锁后若未收到应答器的响应信号,如此时汽车门关闭则关锁,如车门未关闭则报警提示。
射频调整模块1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调整第二射频信号的频段。具体地,射频调整模块103在根据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一射频协议生成符合车辆控制特征的第二射频信号。可续地,通过射频识别模块102设置该手机壳匹配的车辆类型和目标车辆,同时通过射频调整模块103确定需要反馈的第二射频信号的频率。
通信模块104,用于该手机壳与手机进行第一数据的交互,所述第一数据用于配置所述目标车辆与所述手机壳通信过程中的第一射频协议。手机壳通过通信模块104与手机进行数据交互。可选地,信号收发模块可以是手机壳的主要功能模块,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存储;例如,与手机端的应用程序交互,可实现多种车型智能钥匙数据更新、通用射频遥控器的学习拷贝以及125Khz/13.56Mhz门禁卡数据的配置。
一个或多个按键105与信号收发模块连接;指示灯106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连接;所述按键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该指示灯(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中未示出)用于指示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的工作状态。一个或多个按键可以设置在手机壳的背面或者其他部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手机壳还包括钥匙收纳仓,用于存放目标车辆的备用钥匙。例如,在手机壳的汽车钥匙失灵或者故障的情况下,还可以从手机壳中便捷地拿到车辆备用钥匙以正常启动车辆。
电池107、与电池107连接的充电模块108、与充电模块108连接的手机壳充电口;所述充电模块还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连接;所述电池用于向所述信号收发模块供电。可选地,电池107可以是小容量锂电池。在手机壳上设置有充电口以及与电池107连接的充电模块(或者充电电路),可以通过与充电口匹配的数据充电线对电池进行充电,有利于在一般情况下也能正常使用该手机壳开启车辆。可选地,手机壳集成的汽车钥匙功能可以是有源射频识别RFID,或者是无源射频识别RFID,或者半有源RFID。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在手机壳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外接电源通过电源线连接手机壳的电源接口(如type-c或者lightning接口),电源接口与电源切换控制电路(如OTG switch模块)连接,电源切换控制电路与手机壳的电池连接;USB通过手机壳内置电路板上的相应电路结构,与电源切换控制模块连接;手机壳的USB结构通过电源线与手机的充电接口连接;在手机壳连接外部电源的情况下,外部电源向手机壳内部的电池和手机的电池充电。
可选地,在手机壳没有连接外部电源的情况下,手机壳的USB接口通过电源线连接手机的充电接口;此时电源切换控制模块切换至从手机电池获取电量的模式;在手机电池电量足够的情况下,手机的电池向手机壳的内置电池充电,保障手机壳的各项必要功能(例如汽车智能钥匙的功能)能够正常运行。
射频数据复制模块109,用于对第一遥控器的射频数据进行复制,以产生替代所述第一遥控器的编码信息;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手机发送所述第一遥控器的编码信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射频数据复制模块,还用于对电子标签或非接触式卡的复制。例如,通过手机壳按键配合信号收发模块,对目标射频遥控器的部分遥控功能进行复制和学习,以实现对部分功能的拷贝,有利于在特殊情况下不需要使用遥控器而使用该手机壳就可以完成相关功能的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解决汽车智能钥匙和射频识别RFID卡的携带问题,将手机外壳与汽车智能钥匙功能结合,且进一步实现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设置不同车辆的智能钥匙和射频识别数据,既可以做到与多台不同类型的汽车或电动自行车进行匹配,还可以兼备模拟小区门禁卡的效用。进一步地,手机外壳侧面或者其他部位还可设置有应急钥匙仓,用于存放汽车应急钥匙,便于在应急情况下的车门开启功能。
结合图2所示的手机壳功能架构,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手机壳内部结构进行描述。请参见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壳内部模块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手机壳内置模块可以包括手机壳充电接口37(C型USB接口type-C或者闪电接口lightning)、通用串行接口36(Universal Serial Bus,USB)、与手机通信的智能卡控制模块31(包括主控芯片302、识别接收电路301和射频收发器303)、射频识别处理单元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针对13.56Mhz的射频信号处理为例)、充电切换模块33(以OTG充电切换模块为例,对应充电模块108)、小容量锂电池34、多功能按键35和发光二极管LED(即指示灯)38;智能卡控制模块中的识别接收电路301用于对125Khz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涉及的手机壳包括了与目标手机适配的手机壳本体;手机壳本体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在手机壳安装在目标手机上时,内侧面与目标手机的背面贴合;外侧面与内侧面相对,为暴露在外侧且使用者接触的一面。内侧面设置有凹槽用于安装PCB和电池。其中,
智能卡控制模块中的主控芯片302可以采用低功耗32位芯片MAX32626;该芯片具备丰富的外设资源和强大的安全协处理器,保障智能卡控制模块的数据安全。其中,125Khz低频接收前端电路(即识别接收电路)可以采用NCF29A1芯片,该芯片具有3通道射频识别(可进行125KHz的射频识别)和有源低频接收功能,其内部集成的指令集RISC可通过运行不同的程序模拟不同的射频识别协议,从而实现车辆与钥匙之间的数据交互,同时具备保持低于待机功耗(小于5uA的低功耗)的性能;在无源低频场条件下,NCF29A1芯片特有的低功耗设计既能实现各类车辆的发动机电子防盗功能又能模拟门禁卡125Khz射频识别功能;智能卡控制模块的射频收发功能可通过PXQ7981芯片实现;一般在汽车智能钥匙或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射频控制场景,PXQ7981芯片支持315/434/868 工业、科学和医院(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ISM)频段的通用射频收发,并且PXQ7981芯片具有快速调频的锁相频率合成线路,有利于应用于快速调频场景;其片内集成的天线自调谐的控制电路支持多频段应用,从而使得利用相同的硬件电路控制不同种类的车辆。另外PXQ7981芯片其特有的唤醒工作模式以及原始数据输出模式结合手机应用程序有利于实现通用射频遥控器的拷贝功能。
智能卡控制模块除了具备于汽车钥匙功能外,还可以具备通用型射频遥控器的复制和编辑功能。智能卡控制模块利用手机应用程序完成对灯具类遥控、门禁遥控、电动车遥控等射频数据的学习,进而产生与原来相对应滚动码或固定码来替代已经学习过的通用型射频遥控器。例如,通过手机应用程序选择不同的已学习遥控器和虚拟按钮控制不同的遥控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射频识别处理单元以及识别接收电路中的识别功能对应射频识别模块102的作用。识别接收电路的接收功能以及射频收发器对应信号接收模块101的作用。射频收发器的调频功能对应射频调整模块103。智能卡模块的复制和学习功能对应射频复制模块109。
可以理解的是,手机壳内置的主控芯片302作为智能卡控制模块的核心部分,具有与手机应用程序通信的功能;该通信功能对应通信模块104。所以,智能卡控制模块的通信方式可为USB连接、蓝牙连接或无线网WIFI连接等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信模块104采用通过USB接口进行连接的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具体的通信方式不作限定。例如,当采用USB接口作为智能卡控制模块与手机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方式时,智能卡控制模块上的USB通信功能可以由主控芯片MAX32626控制。
13.56Mhz射频识别处理单元可以采用芯片MF1IC S50,结合智能卡控制模块中NCF29A1提供的125Khz射频识别功能,可应用于小区门禁IC/ID卡的复制、NFC电子锁等多种应用场景。可选地,部分手机借助于其NFC阅读功能,可利用应用程序实现对NFC类卡的复制。在一种具体的可能实施方式中,电池107为小容量锂电池,充电切换模块为OTG充电切换模块;小容量锂电池和OTG充电切换模块均设置于手机壳的本体的内部;在手机充电接口正常连接外部电源的情况下,小容量锂电池通过OTG充电切换电路充电。当手机关机情况下,智能卡控制模块可通过小容量锂电池供电以继续工作。OTG充电切换模块可由TS3USB221A-Q1 USB高速切换开关和BQ25155锂电池线性充电等芯片共同组成。OTG充电切换模块(即充电切换模块)由智能卡控制模块中的主控MAX32626控制。
可选地,手机壳本体背面(为外侧面或者外表面的一种位置)可以设置多功能按键(即按键105)和状态指示灯(即指示灯106)可以在不使用手机应用程序的情况下独立操作手机壳;其中,多功能按键还具有快速启动车辆钥匙的应答、调频等应用功能,提高了使用手机壳的便捷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按键的具体功能不做限定。手机壳本体侧面留有钥匙插槽(即钥匙收纳仓),钥匙插槽可放置汽车应急解锁所需的机械钥匙。可选地,多功能按键还可以设置在手机壳的侧面或者手机壳的其他部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多功能按键设置在壳体侧面为例,但是具体设置位置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汽车智能钥匙的手机外壳,手机壳本体内部安装有可与手机充电接口相连的智能卡控制模块、多功能按键、功能指示灯、小容量锂电池以及手机壳本体下方的手机壳数据充电接口;其中智能卡控制模块上集成有可编程的汽车智能钥匙模块、13.56Mhz射频识别线路及其天线、OTG充电控制线路;智能卡控制模块可利用蓝牙或USB方式与手机端的应用程序交互,可实现多种车型智能钥匙数据更新、通用射频遥控器的学习拷贝以及125Khz/13.56Mhz门禁卡数据的配置;手机壳本体下方设置的手机充电接口可通过控制板上的控制电路实现与手机充电口相同的功能。利用手机外壳作为汽车钥匙和射频识别标签的载体,既能有效保护手机从而延长手机使用寿命又能灵活实现各类汽车和门禁系统的控制,减少了日常物品的携带。结合手机应用程序的强大交互功能,通过高集成度整合方案在不过分增加外壳尺寸和影响手感的前提下,实现了利用手机控制车辆和替代其他遥控设备功能。
上面对手机壳的功能架构以及该架构下的模块进行了描述,下面结合一种手机壳结构对各个部分进行描述;由于手机型号众多,结构各有不同,以下仅以其中一种为例,以便说明相应手机壳的具体结构。
请参见图4-图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手机配合的手机壳实体结构对应的爆炸示意图;如图4所示,手机45安装在手机壳40内;该手机壳40还包括按键结构41和覆盖板44。并且该手机壳40内置了PCB43和支撑板42;其中,支撑板42用于支撑PCB43;当PCB43为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时加强PCB43的强度以及方便芯片生产过程中的贴片;该PCB43上可以集成信号收发模块、射频识别模块、通信模块和射频数据复制模块,用于丰富手机壳的功能;例如,与目标车辆匹配,以替代汽车智能钥匙;对特定类型的遥控器进行复制,并且与手机应用的配合,以替代遥控器;复制门禁卡或者其他可供复制的电子标签的数据,以开启门禁或者替代相应的电子标签。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结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结构。其中,按键结构41可以作为手机壳本体40的一部分。或者按键结构41与PCB43的左侧长条形突起结合。覆盖板44覆盖在电路板上起到保护作用。可选地,集成在PCB43的天线还可以集成在手机壳本体40或者其他部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请参见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手机壳40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按键组,分别为第一按键组401(对应前述按键105)和第二按键组402。其中,第一按键组401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按键;图中以三个按键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按键组401对应前述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按键,用于开启汽车门或者激活手机壳内置的电路模块。例如,在进入了目标汽车的信号收发范围内,按下第一按键组401中的特定按键以开启车辆或者启动车辆。可选地,第一按键组401包含的按键功能可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设定;例如,在第一按键组401包括多个按键的情况下,按某个特定按键用于开启车辆。在第一按键组401只有一个按键的情况下,长按按键数秒用于开启车辆等等。可以理解的是,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图5所示手机壳相互配合的手机结构示意图;结合图6所示的手机45的结构,第二按键组402也可以包括三个按键,具体是“+”、“-”和“电源键”,分别用于音量的增加、音量的减小以及手机的电源键。
请参见图7-图8,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壳内侧的覆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覆盖板44可以为钢板、塑料板、玻璃板或者其他材质的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覆盖板的材质不作限定,以钢板为例进行说明。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壳的PCB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钢板的背面以及钢板的四周设置有若干的连接部位,使得钢板44覆盖在手机壳40后不仅与PCB43的突起部位贴合,还可以固定钢板使得其与手机壳内侧面贴合。图7所示的钢板(即覆盖板)覆盖在图8所示的PCB43上,与手机壳内侧面贴合,用于保护起到手机壳内置PCB的作用。
请参见图9-图10,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8所示PCB的第一组件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8所示PCB的第二组件示意图。具体地,整体的电路板80可以由两层结构组成。如图9和图10所示,靠近手机壳与手机壳接触的板子为背面的支撑板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0.2mm厚的钢片为例进行说明),远离手机壳与覆盖板接触的一面为正面的PCB43;图示正面的PCB43覆盖在背面的钢片42上;由于PCB43的右上角集成了一定空间体积的天线(例如,125Khz低频天线,用于汽车发动机电子防盗和门禁系统所需的射频识别功能),在背面的钢片42为了避免遮挡天线可以设计为L型,并且在天线处可以不用钢板进行支撑。正面的PCB43左侧的长条形金属突起与手机壳的左侧的按键(即第一按键组中的按键)连接,以保障第一按键组的正常使用。正面PCB左侧的圆形突起部位431和432可以是电池安装部,用于放置小容量锂电池。正面右下角的圆形突起以及两个长方形突起部位433可以是电感安装部,用于安装PCB上相应形状的电感。
另外,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涉及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可以是与相应移动终端配合的形状。例如,当移动终端为平板电脑时,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尺寸大小与该平板电脑匹配,在平板电脑的后置镜头、侧面按键部位均与保护壳适配。在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外侧面一般设置有图案、文字等符号标记,内侧面与移动终端接触,且内侧面内置承担汽车智能钥匙功能、门禁功能或者遥控器功能的电路板。在保护壳内还可以设置钥匙存储槽,以收纳应急钥匙。
当移动终端为电子书阅读器时,该移动终端保护壳可以是与该电子书阅读器适配的保护壳或者保护罩。当电子书阅读器的背面可以设置有镜头、侧面可以设置有数据或者充电接口、电源键、音量或者亮度调节键、耳机孔、麦克风孔以及扬声器孔等等,该保护壳在与上述部位对应位置均合理设置,以避免阻碍设备正常使用。在保护壳的内置可以设置承担汽车智能钥匙功能的芯片或者电路模块。
可以理解的是,移动终端种类可以包括手机、笔记本、销售终端(point of sale,pos)等等。在此不再根据具体的移动终端类型进行赘述,可以参考前述移动终端保护壳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的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处理模块、与所述射频处理模块连接的信号收发模块;
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号收发模块为激活状态时,接收目标车辆发送的第一射频信号;
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射频协议,识别并处理所述第一射频信号,以确定与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对应的第二射频信号;
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目标车辆发送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射频信号用于开启或控制所述目标车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还包括射频调整模块;所述射频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车型,确定所述第一射频信号的频率的识别范围和所述第二射频信号的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相适应的移动终端与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配合;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还包括通信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第一数据的交互,所述第一数据用于配置所述目标车辆与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通信过程中的第一射频协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还包括电池、与所述电池连接的充电模块、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充电口;所述充电模块还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连接;
所述电池用于向所述信号收发模块供电;
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充电口,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连接外部电源时向所述电池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频信号的工作频率包括125Khz、13.56Mhz和22Khz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还包括射频数据复制模块;
所述射频数据复制模块,用于对第一遥控器的射频数据进行复制,以产生替代所述第一遥控器的编码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第一遥控器的编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数据复制模块还用于对电子标签或非接触式卡的数据复制。
8.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印制电路板PCB和覆盖板;其中,
所述壳体的内侧表面设置凹槽,所述内侧表面与移动终端接触;所述PCB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覆盖板覆盖在所述PCB上,与所述壳体的内侧表面贴合;所述PCB设置有电池安装部和电感安装部;所述PCB内设信号收发模块、射频识别模块、通信模块和射频数据复制模块;
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目标车辆发送的第一射频信号;
所述射频识别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射频协议,识别所述第一射频信号;
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向所述目标车辆发送与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对应的第二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射频信号用于开启或控制所述目标车辆;
所述射频数据复制模块,用于对第一遥控器的射频数据进行复制,以产生替代所述第一遥控器的编码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第一遥控器的编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移动终端保护壳充电口和钥匙收纳仓;
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充电口,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连接外部电源时向所述电池充电;
所述钥匙收纳仓用于存放所述目标车辆的备用钥匙。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指示灯以及一个或多个按键;其中,所述外侧表面与所述移动终端无接触;所述外侧表面与所述内侧表面相对;
所述按键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信号收发模块;
所述指示灯用于指示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的工作状态。
CN202020603307.1U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Active CN211557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3307.1U CN211557315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3307.1U CN211557315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57315U true CN211557315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96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03307.1U Active CN211557315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573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90711B2 (en) Keys and locks
CN104331003B (zh) 一种远程监控车辆周边状况的系统及方法
US10475267B2 (en) Vehicle finder card with a thin film battery
US7463134B1 (en) Dual key fob
RU2687955C2 (ru) Брелок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 чехле телефона
CN103625425B (zh) 利用近场通信的无钥匙进入和无钥匙起动的系统
US20120172010A1 (en) Medium range vehic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701381A (zh) 带有用于通讯设备的接口的模块单元
CN102572152A (zh) 一种车载系统及双向通信方法
EP2577617A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vehicle access
CN112615954A (zh)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CN111032449B (zh) 用于车辆的访问设备
CN102270314A (zh) 非接触式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208046605U (zh) 一种汽车智能化交互手环
CN205285290U (zh) 一种智能腕带
CN211557315U (zh)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CN204178432U (zh) 一种车用智能钥匙
CN214112492U (zh) 遥控钥匙和汽车
CN202641565U (zh) 汽车手机控制装置
CN108099843A (zh) 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9401078U (zh) 一种蓝牙遥控钥匙和蓝牙遥控开锁设备
CN1839656B (zh) 用于车辆远程启动的天线模块及该模块显示车辆信息方法
CN102941839A (zh) 一种基于AM335x的汽车智能防盗系统
CN203005361U (zh) 一种基于AM335x的汽车智能防盗系统
CN109889223B (zh) 具有寻车功能的穿戴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