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54550U - 一种背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54550U
CN211554550U CN202020239923.3U CN202020239923U CN211554550U CN 211554550 U CN211554550 U CN 211554550U CN 202020239923 U CN202020239923 U CN 202020239923U CN 211554550 U CN211554550 U CN 211554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plate
wiring groove
side wall
opening
back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399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泽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399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54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54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54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板组件,其包括背板本体和位于背板本体四周的背板侧壁;所述背板本体外侧面开设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内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走线槽包括设置有朝向所述背板侧壁且与所述背板侧壁相接触的第一开口,所述背板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一开口位置处开设有贯穿背板侧壁内侧面和外侧面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互连通。所述背板组件通过第一通孔的开设,使得位于背板组件内侧的线材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在位于背板外侧面进行排线或走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材位于背板组件内所导致的理线困难、不利于后续维护的技术问题,且组件线材能够收纳于所述走线槽中,进一步降低线材的理线难度和提高整洁度,提高了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背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有光源、光学膜片和背板等组件,所述液晶显示屏包括液晶面板、逻辑板及电路板等组件,所述液晶面板一般固定于前框或中框等框状结构,并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所述光源、光学膜片以及逻辑板、电路板等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液晶面板和背板所围成的容腔内。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逻辑板、电路板等其需要通过线材进行电连接的组件,其线路排线均位于液晶面板和背板之间的容腔内,其设置会导致线路理线困难,同时对线材进行后续维护需要对整个背板进行拆卸,后续维护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板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组件线材走线位于背板内侧,导致理线困难和不利于后续维护的技术问题。
一种背板组件,其包括背板本体和位于背板本体四周的背板侧壁;所述背板本体外侧面开设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走线槽包括走线槽底板以及与所述走线槽底板固定连接的走线槽侧壁,所述走线槽包括一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与所述背板侧壁相接触,且设置有朝向所述背板侧壁的第一开口;所述背板侧壁开设有贯通所述背板侧壁内侧面和外侧面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组件,其通过在所述背板本体上开设第一通孔,使得位于背板组件内侧的线材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在位于背板外侧面的走线槽内进行排线或走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组件线材位于背板组件内所存在的理线困难、不利于后续维护的技术问题,且组件线材能够收纳于所述走线槽内,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线材的理线难度和提高整洁度,提高了组装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走线槽侧壁的延伸深度大于所述背板本体的厚度。此设置使得所述背板本体在形成走线槽的同时不额外增加厚度,有助于减轻整机重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走线槽侧壁上,有助于理线整洁以及更好地对线材进行收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口为通槽,其包括通槽底板以及与所述通槽底板固定连接的通槽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为所述走线槽侧壁在所述开口端处断开而形成的,所述通槽底板与所述走线槽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线盖板,其形状与所述走线槽相匹配,且可拆卸式盖合于所述走线槽上方,用于对第一通孔和线材进行保护,同时提高外表美观度。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本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所述走线槽设置有第二加强筋,其包括横向设置于所述走线槽内的若干横向加强筋和围设于所述走线槽外的环状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有助于保证背板组件的结构强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以上所述的背板组件。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屏以及以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显示屏包括线路板、逻辑板和线材,所述逻辑板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背板本体内侧面,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邻设置;所述线路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侧壁上,且位于所述背板侧壁外侧面;所述线材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在所述走线槽内走线,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线路板和逻辑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线路板盖板,其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背板侧壁上,且覆盖于所述线路板上方,以对线路板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组件,其通过在所述背板本体上开设第一通孔,使得位于背板组件内侧的线材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在位于背板外侧面的走线槽内进行排线或走线,并通过相互连通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实现与其他组件的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组件线材位于背板组件内所存在的理线困难、不利于后续维护的技术问题,且组件线材能够收纳于所述走线槽中,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线材的理线难度和提高整洁度,提高了组装效率,并进一步结合线盖板的设置,在实现对第一通孔和线材的保护的同时,提高了背板的表面整洁度和外观美观度。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组装效率高,外观美观度高。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背板组件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走线槽与所述背板侧壁接触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背板组件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背板组件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背板组件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和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背板组件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走线槽与所述背板侧壁接触处局部放大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板组件,其包括背板本体10和位于背板本体10四周的背板侧壁20。背板本体10外侧面开设有走线槽12,走线槽1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4。走线槽12包括走线槽底板122以及与走线槽底板122固定连接的走线槽侧壁124,走线槽侧壁124为自背板本体10外侧面向内延伸所形成。走线槽12包括一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与背板侧壁20相接触,且设置有朝向背板侧壁20的第一开口。背板侧壁20开设有贯通背板侧壁20内侧面和外侧面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组件,其通过在所述背板本体上开设第一通孔,使得位于背板组件内侧的线材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在位于背板外侧面的走线槽内进行排线或走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组件线材位于背板组件内所存在的理线困难、不利于后续维护的技术问题,且组件线材能够收纳于所述走线槽中,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线材的理线难度和提高整洁度,提高了组装效率。
实施例2
请同时参照图3-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背板组件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背板组件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背板组件剖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背板组件,其包括背板本体10和位于背板本体10四周的背板侧壁20。背板本体10外侧面开设有走线槽12,走线槽1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4;走线槽12包括走线槽底板122以及与走线槽底板122固定连接的走线槽侧壁124,走线槽侧壁124为自背板本体10外侧面向内延伸所形成。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走线槽侧壁124的延伸深度大于背板本体10的厚度。此设置使得背板本体10在形成走线槽12的同时不额外增加厚度,有助于减轻整机重量。
走线槽12包括一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与背板侧壁20相接触,且设置有朝向背板侧壁20的第一开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为走线槽侧壁124在所述开口端处断开而形成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也可以为走线槽侧壁124在所述开口端处开设的通孔。背板侧壁20对应第一开口处开设有贯通背板侧壁20的内侧面和外侧面的第二开口2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22为背板侧壁20边缘开设的通槽,其包括通槽底板222以及与通槽底板222固定连接的通槽侧壁224,通槽底板222与走线槽底板122固定连接,通槽侧壁224与走线槽侧壁124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开口22也可为背板侧壁20边缘对应所述第一开口位置处开设的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背板组件还包括有线盖板30,线盖板30的形状与走线槽12相匹配,且可拆卸式盖合于走线槽12上方。在本实施例中,线盖板30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走线槽12上对应定位孔位置设置有第一螺孔,第一定位螺丝依次穿设于第一定位孔和第一螺孔,将线盖板30可拆式固定于背板本体10,且盖合于走线槽12上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线盖板30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可拆卸式固定于背板本体10上,如通过卡扣扣合固定等。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背板本体10上横向和纵向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1,走线槽12设置有第二加强筋,其包括横向设置于走线槽12内的若干横向加强筋13和围设于走线槽外的环状加强筋15。加强筋11的设置有助于保证背板本体10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组件,其通过在所述背板本体上开设第一通孔,使得位于背板组件内侧的线材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在位于背板外侧面的走线槽内进行排线或走线,并通过相互连通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实现与其他组件的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组件线材位于背板组件内所存在的理线困难、不利于后续维护的技术问题,且组件线材能够收纳于所述走线槽中,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线材的理线难度和提高整洁度,提高了组装效率,并进一步结合线盖板的设置,在实现对第一通孔和线材的保护的同时,提高了背板的表面整洁度和外观美观度。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背板组件。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2所述背板组件具有上述优点,使得背光模组具有理线难度低,组装效率高,后续维护简便的优点。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液晶显示屏以及实施例3所述的背光模组。
液晶显示屏包括线路板42和逻辑板44,逻辑板44可拆卸式安装于背板本体10内侧面,且与第一通孔14相邻设置;线路板42设置于背板侧壁20上,且位于朝向显示设备背面的一侧。线材50穿设于第一通孔14,在位于背板组件的外侧的走线槽12内进行走线,线材50一端与位于背板组件内侧的逻辑板44电连接,另一端与位于背板组件外侧的线路板42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背板本体10内侧面设置有逻辑板安装区16,逻辑板安装区16与第一通孔14相邻设置,逻辑板44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逻辑板安装区16。在本实施例中,逻辑板44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背板本体10上逻辑板的安装位对应第二定位孔位置开设有第二螺孔,定位螺丝依次穿设于第二定位孔和第二螺孔,将逻辑板44可拆卸式固定于背板本体10上,且覆盖于逻辑板安装区16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逻辑板44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可拆卸式固定于背板本体10上,如通过卡扣扣合固定等。
线路板42为PCBA。PCBA是Printed Circuit Board+Assembly的简称,也即PCBA是经过PCB空板SMT(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上件,再经过DIP插件的整个制程所制得的印刷电路板。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有线路板盖板(图未示),其可拆卸式固定于背板侧壁20上,且覆盖于线路板42上方,以对线路板42进行保护。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2所述背板组件具有上述优点,使得本实施例所述显示设备具有理线难度低,组装效率高,外观美观度高且后续维护简便的优点。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本体和位于背板本体四周的背板侧壁;所述背板本体外侧面开设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走线槽包括走线槽底板以及与所述走线槽底板固定连接的走线槽侧壁,所述走线槽包括一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与所述背板侧壁相接触,且设置有朝向所述背板侧壁的第一开口;所述背板侧壁开设有贯通所述背板侧壁内侧面和外侧面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槽侧壁的延伸深度大于所述背板本体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走线槽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为通槽,其包括通槽底板以及与所述通槽底板固定连接的通槽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为所述走线槽侧壁在所述开口端处断开而形成的,所述通槽底板与所述走线槽底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盖板,其形状与所述走线槽相匹配,且可拆卸式盖合于所述走线槽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本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所述走线槽设置有第二加强筋,其包括横向设置于所述走线槽内的若干横向加强筋和围设于所述走线槽外的环状加强筋。
8.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背板组件。
9.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显示屏以及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显示屏包括线路板、逻辑板和线材,所述逻辑板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背板本体内侧面,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邻设置;所述线路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侧壁上,且位于所述背板侧壁外侧面;所述线材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在所述走线槽内走线,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线路板和逻辑板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线路板盖板,其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背板侧壁上,且覆盖于所述线路板上方。
CN202020239923.3U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背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211554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9923.3U CN211554550U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背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9923.3U CN211554550U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背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54550U true CN211554550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94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39923.3U Active CN211554550U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背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545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2101A (zh) * 2020-12-15 2021-03-23 南京熊大未来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交互显示设备
CN114114757A (zh) * 2021-12-13 2022-03-01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大尺寸液晶显示模块架构和组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2101A (zh) * 2020-12-15 2021-03-23 南京熊大未来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交互显示设备
CN114114757A (zh) * 2021-12-13 2022-03-01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大尺寸液晶显示模块架构和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3840B (zh) 显示器件
CN211554550U (zh) 一种背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EP2866076B1 (en) Display apparatus
KR20090080009A (ko) 패널형 디스플레이장치
EP3333623B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20039275A1 (en) Display device
EP2586725A1 (en) Display device packaging structure, television set, and display device assembly method
CN108323138A (zh) 收发器模组
KR100714166B1 (ko) 평판형 화상 표시 장치
KR20200023147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040116165A1 (en) Small form factor transceiver
JP2014071368A (ja) 表示装置、及び該表示装置を用いたテレビ
CN106707584B (zh) 用于显示单元的多功能通道
CN216213824U (zh) 箱体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模组
CN211019550U (zh) 一种装饰条固定结构、显示装置
CN212989824U (zh) 液晶显示器
EP3951258B1 (en) Frameless panel lamp
WO2023282547A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3818430U (zh) 底座
CN212320208U (zh) 用于家电门体的支架安装结构、家电门体、冰箱
CN217721327U (zh) 一种变形显示设备
CN217035644U (zh) 一种oled显示器
GB2579460A (en) Operation apparatus
CN210069580U (zh) 发光装置
WO201804402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