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37533U - 一种切削液的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削液的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37533U CN211537533U CN201921836553.5U CN201921836553U CN211537533U CN 211537533 U CN211537533 U CN 211537533U CN 201921836553 U CN201921836553 U CN 201921836553U CN 211537533 U CN211537533 U CN 2115375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ffle
- mixing
- oil
- cutting fluid
- barr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削液的混合装置,包括有混合桶,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混合桶顶部壳体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远离所述液压缸的一端连接有保护盒,所述保护盒的内部设有呈垂直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壁上从上到下依次水平对称设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所述液压缸的一侧设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一流量计和第一阀门,所述液压缸与所述进油管相邻的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二流量计和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便于加快混合速度,保证切削液的润滑和冷却效果,可以精确的控制进入混合桶内油、水原材料的含量,能够保证精确的混合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削液混合装置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切削液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切削液是一种用在金属切削、磨加工过程中,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切削液由多种超强功能助剂经科学复合配合而成,同时具备良好的冷却性能、润滑性能、防锈性能、除油清洗功能、防腐功能、易稀释特点。克服了传统皂基乳化液夏天易臭、冬天难稀释、防锈效果差的毛病,对车床漆也无不良影响,适用于黑色金属的切削及磨加工,属当前最领先的磨削产品。切削液各项指标均优于皂化油,它具有良好的冷却、清洗、防锈等特点,并且具备无毒、无味、对人体无侵蚀、对设备不腐蚀、对环境不污染等特点。
现有的切削液混合装置由于存在着人工配比原料,导致出现配比不精确问题,原料之间混合搅拌不够充分,导致会出现油水分层的现象,存在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因此需要一种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的切削液高效混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切削液的混合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切削液的混合装置,包括有混合桶,所述混合桶的顶端设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有呈垂直设置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部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混合桶的顶部,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混合桶顶部壳体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远离所述液压缸的一端连接有保护盒,所述保护盒的内部设有呈垂直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四周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保护盒的内底板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保护盒的底部壳体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壁上从上到下依次水平对称设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
所述液压缸的一侧设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一端贯穿所述混合桶的顶端壳体延伸至所述混合桶的内部,所述进油管远离所述混合桶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一流量计和第一阀门;
所述液压缸与所述进油管相邻的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贯穿所述混合桶的顶端壳体延伸至所述混合桶的内部,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混合桶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二流量计和第二阀门。
优选的,所述混合桶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远离所述混合桶的一端连接有第三阀门。
优选的,所述进油管远离所述第一阀门的一端连接有抽油泵,所述抽油泵的输入端通过导油管连接有储油桶,且所述抽油泵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储油桶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第二阀门的一端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输入端通过导水管连接有储水桶,且所述抽水泵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储水桶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储水桶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远离所述储水桶的一端连接有回收桶,所述回收桶的顶端设有回收液管,所述回收液管的一侧设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有呈垂直设置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四周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回收桶的顶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回收桶的顶部壳体连接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外壁上从上到下依次水平对称设有多个第二搅拌叶片。
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的上下两个表面上依次对称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磁铁,多个所述磁铁的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金属过滤网板和杂质过滤网板,所述金属过滤网板和杂质过滤网板的两端均通过卡块对应卡设在所述回收桶内壁上的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杂质过滤网板的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两端均焊接在所述回收桶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顶端焊接在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中心,且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中心不接触,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回收桶的内底板之间焊接有第二挡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
所述第二隔板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导料口,两个所述导料口内分别设有亲水疏油网膜和亲油疏水网膜,所述第二隔板远离所述亲水疏油网膜的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储水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在混合桶的顶端设有第一搅拌装置,且第一搅拌装置设计成由液压缸、液压伸缩杆、保护盒、第一驱动电机、第一搅拌轴和第一搅拌叶片组成,即可通过启动液压缸和第一驱动电机工作,使得液压伸缩杆带动保护盒进行上下运动,使得第一搅拌轴带动多个第一搅拌叶片对混合桶内的油、水物料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即可加快混合速度,使切削液的混合效率更加高效,保证切削液的润滑和冷却效果;
其二,通过在进油管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一流量计和第一阀门以及在进水管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二流量计和第二阀门,通过对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的定量控制,可以精确的控制进入混合桶内油、水原材料的含量,能够保证精确的混合比,使得配出的切削液更加便于使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桶内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回收桶内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1、混合桶;11、出料管;12、第三阀门;13、进油管;131、第一流量计;14、第一阀门;15、进水管;151、第二流量计;16、第二阀门;2、储油桶;21、抽油泵;22、出油管;3、储水桶;31、抽水泵;32、出水管;4、回收桶;41、回收液管;42、第一隔板;421、进料口;422、第一挡板;43、第二隔板;431、第二挡板;44、亲水疏油网膜;45、亲油疏水网膜;5、第一搅拌装置;51、液压缸;511、液压伸缩杆;52、保护盒;53、第一驱动电机;531、第一搅拌轴;54、第一搅拌叶片;6、第二搅拌装置;61、第二驱动电机;611、第二搅拌轴;62、第二搅拌叶片;63、磁铁;64、金属过滤网板;65、杂质过滤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照附图1-3,一种切削液的混合装置,包括有混合桶1,所述混合桶1的顶端设有第一搅拌装置5,所述第一搅拌装置5包括有呈垂直设置的液压缸51,所述液压缸51的底部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混合桶1的顶部,所述液压缸5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混合桶1顶部壳体连接有液压伸缩杆511,所述液压伸缩杆511远离所述液压缸51的一端连接有保护盒52,所述保护盒52的内部设有呈垂直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5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3的四周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保护盒52的内底板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3的输出端贯穿所述保护盒52的底部壳体连接有第一搅拌轴531,所述第一搅拌轴531的外壁上从上到下依次水平对称设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54,所述液压缸51的一侧设有进油管13,所述进油管13的一端贯穿所述混合桶1的顶端壳体延伸至所述混合桶1的内部,所述进油管13远离所述混合桶1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一流量计131和第一阀门14,所述液压缸51与所述进油管13相邻的一侧设有进水管15,所述进水管15的一端贯穿所述混合桶1的顶端壳体延伸至所述混合桶1的内部,所述进水管15远离所述混合桶1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二流量计151和第二阀门16。
请参照附图1,所述混合桶1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出料管11,所述出料管11远离所述混合桶1的一端连接有第三阀门12;所述进油管13远离所述第一阀门14的一端连接有抽油泵21,所述抽油泵21的输入端通过导油管连接有储油桶2,且所述抽油泵2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储油桶2的顶部;所述进水管15远离所述第二阀门16的一端连接有抽水泵31,所述抽水泵31的输入端通过导水管连接有储水桶3,且所述抽水泵3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储水桶3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抽油泵21可以将储油桶2内的油在第一流量计131和第一阀门14的控制下,输送至混合桶1内以及通过抽水泵31可以将储水桶3内的水在第二流量计151和第二阀门16的控制下,输送至混合桶1内,能够有效地实现便于后续快速有效的进行混合搅拌。
请参照附图3,所述储水桶3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出油管22,所述出油管22远离所述储水桶3的一端连接有回收桶4,所述回收桶4的顶端设有回收液管41,所述回收液管41的一侧设有第二搅拌装置6,所述第二搅拌装置6包括有呈垂直设置的第二驱动电机6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1的四周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回收桶4的顶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回收桶4的顶部壳体连接有第二搅拌轴611,所述第二搅拌轴611的外壁上从上到下依次水平对称设有多个第二搅拌叶片6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驱动电机61驱动第二搅拌轴611旋转,使得多个第二搅拌叶片62对回收液进行搅拌,能够有效地便于后续杂质可以进行更有效的过滤。
请再次参照附图3,所述第二搅拌叶片62的上下两个表面上依次对称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磁铁63,多个所述磁铁63的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金属过滤网板64和杂质过滤网板65,所述金属过滤网板64和杂质过滤网板65的两端均通过卡块对应卡设在所述回收桶4内壁上的卡槽内。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磁铁63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将回收液的金属屑进行吸附过滤;进一步的,通过金属过滤网板64和杂质过滤网板65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实现将回收液的金属屑和其他杂质进行二次过滤,使其达到较为纯净的程度。
请再一次参照附图3,所述杂质过滤网板65的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42和第二隔板43,所述第一隔板42和第二隔板43的两端均焊接在所述回收桶4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隔板42和第二隔板43之间设有第一挡板422,所述第一挡板422的顶端焊接在所述第一隔板42的底部中心,且所述第一挡板422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隔板43的顶部中心不接触,所述第二隔板43的底部与所述回收桶4的内底板之间焊接有第二挡板431;所述第一隔板42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421;所述第二隔板43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导料口,两个所述导料口内分别设有亲水疏油网膜44和亲油疏水网膜45,所述第二隔板43远离所述亲水疏油网膜44的一侧设有出水管32,所述出水管32远离所述第二隔板43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储水桶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隔板42和第二隔板43之间设有第一挡板422,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使得水会先经第一挡板422底部的空隙进入储水室,进行初步的油水分离;进一步的,通过亲水疏油网膜44和亲油疏水网膜45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分别对储水室的油和储油室内的水进行第二次油水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其一,首先打开抽油泵21、第一阀门14和抽水泵31、第二阀门16,储油桶2和储水桶3内的水分别经进油管13和进水管15输送至混合桶1内,通过第一流量计131和第二流量计151控制进料的量,然后启动液压缸51和第一驱动电机53工作,使得液压伸缩杆511带动保护盒52上下运动,第一搅拌轴531带动多个第一搅拌叶片54对混合桶1内的油、水物料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搅拌完毕后,打开第三阀门12,物料经出料管11取出储存;
其二,废液经回收液管41落入回收桶4内,启动第二驱动电机61工作,使得第二搅拌轴611带动多个第二搅拌叶片62对废液进行搅拌,第二搅拌叶片62上下两个表面上的多个磁铁63对废液中的金属废屑进行吸附,然后经搅拌后的废液依次通过金属过滤网板64和杂质过滤网板65,对杂质和残留的金属废屑进行过滤处理。净化过滤完毕的回收液经进料口421,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使得水会先经第一挡板422底部的空隙进入储水室,进行初步的油水分离,然后储水室的油和储油室内的水分别经亲水疏油网膜44和亲油疏水网膜45对油水进行二次分离,最后分离出来的油经出油管22流入储油桶2内,分离出来的水经出水管32流入储水桶3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说明示例,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都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切削液的混合装置,包括有混合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桶(1)的顶端设有第一搅拌装置(5),所述第一搅拌装置(5)包括有呈垂直设置的液压缸(51),所述液压缸(51)的底部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混合桶(1)的顶部,所述液压缸(5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混合桶(1)顶部壳体连接有液压伸缩杆(511),所述液压伸缩杆(511)远离所述液压缸(51)的一端连接有保护盒(52),所述保护盒(52)的内部设有呈垂直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5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3)的四周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保护盒(52)的内底板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3)的输出端贯穿所述保护盒(52)的底部壳体连接有第一搅拌轴(531),所述第一搅拌轴(531)的外壁上从上到下依次水平对称设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54);
所述液压缸(51)的一侧设有进油管(13),所述进油管(13)的一端贯穿所述混合桶(1)的顶端壳体延伸至所述混合桶(1)的内部,所述进油管(13)远离所述混合桶(1)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一流量计(131)和第一阀门(14);
所述液压缸(51)与所述进油管(13)相邻的一侧设有进水管(15),所述进水管(15)的一端贯穿所述混合桶(1)的顶端壳体延伸至所述混合桶(1)的内部,所述进水管(15)远离所述混合桶(1)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二流量计(151)和第二阀门(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削液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桶(1)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出料管(11),所述出料管(11)远离所述混合桶(1)的一端连接有第三阀门(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削液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13)远离所述第一阀门(14)的一端连接有抽油泵(21),所述抽油泵(21)的输入端通过导油管连接有储油桶(2),且所述抽油泵(2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储油桶(2)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削液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5)远离所述第二阀门(16)的一端连接有抽水泵(31),所述抽水泵(31)的输入端通过导水管连接有储水桶(3),且所述抽水泵(3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储水桶(3)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切削液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桶(3)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出油管(22),所述出油管(22)远离所述储水桶(3)的一端连接有回收桶(4),所述回收桶(4)的顶端设有回收液管(41),所述回收液管(41)的一侧设有第二搅拌装置(6),所述第二搅拌装置(6)包括有呈垂直设置的第二驱动电机(6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1)的四周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回收桶(4)的顶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回收桶(4)的顶部壳体连接有第二搅拌轴(611),所述第二搅拌轴(611)的外壁上从上到下依次水平对称设有多个第二搅拌叶片(6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切削液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叶片(62)的上下两个表面上依次对称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磁铁(63),多个所述磁铁(63)的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金属过滤网板(64)和杂质过滤网板(65),所述金属过滤网板(64)和杂质过滤网板(65)的两端均通过卡块对应卡设在所述回收桶(4)内壁上的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切削液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过滤网板(65)的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42)和第二隔板(43),所述第一隔板(42)和第二隔板(43)的两端均焊接在所述回收桶(4)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隔板(42)和第二隔板(43)之间设有第一挡板(422),所述第一挡板(422)的顶端焊接在所述第一隔板(42)的底部中心,且所述第一挡板(422)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隔板(43)的顶部中心不接触,所述第二隔板(43)的底部与所述回收桶(4)的内底板之间焊接有第二挡板(4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切削液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42)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421);
所述第二隔板(43)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导料口,两个所述导料口内分别设有亲水疏油网膜(44)和亲油疏水网膜(45),所述第二隔板(43)远离所述亲水疏油网膜(44)的一侧设有出水管(32),所述出水管(32)远离所述第二隔板(43)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储水桶(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36553.5U CN211537533U (zh) | 2019-10-29 | 2019-10-29 | 一种切削液的混合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36553.5U CN211537533U (zh) | 2019-10-29 | 2019-10-29 | 一种切削液的混合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37533U true CN211537533U (zh) | 2020-09-22 |
Family
ID=72499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3655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37533U (zh) | 2019-10-29 | 2019-10-29 | 一种切削液的混合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37533U (zh) |
-
2019
- 2019-10-29 CN CN201921836553.5U patent/CN21153753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26109A (zh) | 一种油泵上专用润滑油的制备设备 | |
CN211537533U (zh) | 一种切削液的混合装置 | |
CN218613137U (zh) | 基于节约资源的切削液循环利用加工中心 | |
CN203154963U (zh) | 油污复合滤料清洗再生装置 | |
CN106745157A (zh) | 一种用于盐石膏清洗的清洗系统 | |
CN207786010U (zh) | 一种油水分离器 | |
CN216458213U (zh) |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剂混合装置 | |
CN214270523U (zh) | 一种煤化工工艺废水深度处理设备 | |
CN211486646U (zh) | 一种用于食用油生产的油水分离装置 | |
CN111054094B (zh) | 一种嵌入式油水分离器 | |
CN210751521U (zh) | 钢球研磨机切削液循环过滤装置 | |
CN209957530U (zh) | 一种机电一体化的机床污水过滤装置 | |
CN207792869U (zh) | 煤化工废水预处理除油装置 | |
CN201666145U (zh) | 钻井废弃泥浆陶瓷分离装置 | |
CN207627983U (zh) | 一种废乳化液物理破乳装置 | |
CN219784647U (zh) | 一种切削液生产用配比装置 | |
CN220907333U (zh) | 一种新型高效隔油除油装置 | |
CN210656432U (zh) | 多级分离式大型油水分离器 | |
CN211664842U (zh) | 一种具有节约水资源的建筑污水排放装置 | |
CN205968446U (zh) | 切削液回用系统 | |
CN214611923U (zh) | 一种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装置 | |
CN214597546U (zh) | 一种油田采出液沉积物预处理装置 | |
CN204672423U (zh) | 一种新型油过滤设备 | |
CN211946939U (zh) | 一种金属加工液净化回收设备 | |
CN221166049U (zh) | 一种净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2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