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35503U - 按摩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按摩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35503U
CN211535503U CN201922104687.4U CN201922104687U CN211535503U CN 211535503 U CN211535503 U CN 211535503U CN 201922104687 U CN201922104687 U CN 201922104687U CN 211535503 U CN211535503 U CN 211535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umb
massage
holding part
pressing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046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军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10468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35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35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355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按摩辅助装置,包括能够被使用者的除拇指之外的其余手指握持的第一握持部(1);由所述第一握持部(1)延伸形成的用于接触人体的按压部(2),以使得使用者其余手指握持于所述第一握持部(1)时,拇指能够从一侧抵靠所述按压部(2)。利用本申请提供的按摩辅助装置,使用者以右手的除拇指之外的其余四指握紧第一握持部,大拇指向着按压部方向张开,使用者在按摩过程中的手形始终保持不变,以缓解长时间按摩导致拇指指尖或手掌疲惫无力的情况。

Description

按摩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摩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出现某一部位酸痛,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用拇指按压酸痛部位使其得到缓解。但是,大多数人不具备专业的按摩技术,手力有限,以指尖按摩酸痛部位短时间内就会出现指尖或手掌疲惫无力,无法继续按摩。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提供一种按摩板或按摩棒为非专业的人们作为辅助用具来进行按摩。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辅助装置,包括:
能够被使用者的除拇指之外的其余手指握持的第一握持部;
由所述第一握持部延伸形成的用于接触人体的按压部,以使得使用者其余手指握持于所述第一握持部时,拇指能够从一侧抵靠所述按压部。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辅助装置,使用者以右手的除拇指之外的其余四指握紧第一握持部,大拇指向着按压部方向张开,使用者在按摩过程中的手形始终保持不变,以缓解长时间按摩导致拇指指尖或手掌疲惫无力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按压部包括:
用于接触人体的隆起的第一表面;以及
用于供拇指抵靠的凹陷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处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对侧。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辅助装置,使用者的大拇指指肚抵靠于按压部的第二表面上,使按压部的第一表面接触酸痛部位,大拇指向下按压,促使第一表面挤压酸痛部位。
为了更好的模拟使用大拇指时的按摩体验,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的隆起形状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凹陷形状均和大拇指指肚的形状相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按摩辅助装置包括:
由所述第一握持部向着和所述按压部的不同方向延伸形成的抵靠部,以使得使用者的除拇指之外的其余手指握持于第一握持部,拇指向着所述按压部的方向伸展时,使用者手掌的虎口处能够抵靠于所述抵靠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握持部上形成有凸起的限位部,以使得所述抵靠部至所述限位部之间的所述第一握持部刚好能够容纳使用者的除拇指之外的其余四指。
使用者右手掌的虎口抵靠于抵靠部,最外侧的小指被限位部限制,使得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持于第一握持部上且位于抵靠部至限位部之间。因此,并且可以借助右手掌的虎口部位帮助大拇指向下发力,此外,由于抵靠部和限位部的存在,无论使用者如何发力,都不会由于发力过猛而导致握持于第一握持部上的除拇指之外的其余四指由第一握持部滑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按摩辅助装置包括形成于所述抵靠部和所述限位部之间的所述第一握持部上的至少一条棱,所述棱的形成方向和使用者握持于所述第一握持部上的手指的握持方向相似,以用于填补指间空隙,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握持手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按压部和所述第一握持部呈角度地布置;所述按摩辅助装置包括:
由所述第一握持部向着既不同于所述按压部的延伸方向,也不同于所述抵靠部的延伸方向而延伸形成的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和所述第二握持部分别位于所述按压部的两侧。
操作时,使用者可以双手分别握持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并以右手大拇指向着按压部方向张开,大拇指指肚抵靠于按压部的第二表面上。使按压部的第一表面接触酸痛部位,大拇指向下按压,促使第一表面挤压酸痛部位。使用者左手掌和右手掌的虎口抵靠于抵靠部。因此,使用者在按摩过程中的手形始终保持不变,并且可以借助左、右手掌的虎口部位帮助大拇指向下发力,以缓解长时间按摩导致拇指指尖或手掌疲惫无力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握持部和所述第二握持部之间成角度地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按摩辅助装置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一握持部和/或所述第二握持部和/或所述抵靠部上的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第一端的宽度大于第二端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呈弧形端或球形端;所述第二端呈弧形端或角形端。
基于按压板的结构,第一端的弧形端或球形端可以用于按摩人体平坦、柔软的部位,例如手心、背部、肩部,腿部等等。第二端的角形端可以用于按摩人体狭窄的部位,例如手掌的指间部分、手肘内侧弯曲部分。按压板不仅可以设置在抵靠部上,还可以在第一握持部、抵靠部、第二握持部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组合上设置多个按压板。多个按压板的弧形端的弧度、角形端的尖锐度可以不同,以使其能够适用于人体的各个部位,提供更加舒适的按摩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按摩辅助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按摩辅助装置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按摩辅助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按摩辅助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按摩辅助装置的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按摩辅助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便于透彻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人员。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按摩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握持部1和按压部2。第一握持部1能够被使用者的除拇指之外的其余手指握持。用于接触人体的按压部2由第一握持部1延伸形成,按压部2和第一握持部1呈角度地布置,当使用者其余手指握持于第一握持部1时,拇指能够从一侧抵靠按压部2。
进一步地,按压部2包括用于接触人体的隆起的第一表面21以及用于供拇指抵靠的凹陷的第二表面22,第二表面22处于第一表面21的相对侧。图2显示出凹陷的的第二表面22,第一表面21位于其相对侧,因此在图2中不可见。第一表面21清楚地显示于图1~图3中。
第一表面21的隆起形状和第二表面22的凹陷形状均和大拇指指肚的形状相似。在中医骨伤科医师做手法松解、理筋或舒缓性按摩时,通常用大拇指来完成。由于大拇指在五个手指中最粗大,使其和人体的接触面最大,且距离手腕最近,所以最好发力。手张开后,大拇指的腹面与其余四指腹面并列形成的平面呈向上的45度角,最容易使人用大拇指发出前后的推、拨力。所以在松解肌肉、肌腱、韧带等的粘连、挛缩时,是以大拇指触压在该长条组织一侧,发出垂直于该组织90度的力,以按摩弹拨该组织。因此,同大拇指指肚的形状相似的第一表面21能发挥出符合人手按摩的功效,被按摩者获得更舒适的按摩体验。
进一步地,该按摩辅助装置包括由第一握持部1向着和按压部2的不同方向延伸形成的抵靠部3,当使用者的除拇指之外的其余手指握持于第一握持部1时,且拇指向着按压部2的方向伸展时,使用者手掌的虎口处能够抵靠于抵靠部3。
此外,第一握持部1上形成有凸起的限位部11,抵靠部3至限位部11之间的第一握持部1刚好能够容纳使用者的除拇指之外的其余四指。
操作时,使用者以右手的除拇指之外的其余四指握紧第一握持部1,大拇指向着按压部2方向张开,大拇指指肚抵靠于按压部2的第二表面22上,使按压部2的第一表面21接触酸痛部位,大拇指向下按压,促使第一表面21挤压酸痛部位。使用者右手掌的虎口抵靠于抵靠部3,最外侧的小指被限位部11限制,使得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持于第一握持部1上且位于抵靠部3至限位部11之间。因此,使用者在按摩过程中的手形始终保持不变,并且可以借助右手掌的虎口部位帮助大拇指向下发力,以缓解长时间按摩导致拇指指尖或手掌疲惫无力的情况。此外,由于抵靠部3和限位部11的存在,无论使用者如何发力,都不会由于发力过猛而导致握持于第一握持部1上的除拇指之外的其余四指由第一握持部1滑脱。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按摩辅助装置还包括形成于抵靠部3和限位部11之间的第一握持部1上的至少一条棱12(本实施例中采用三条棱),棱12的形成方向和使用者握持于第一握持部1上的手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握持方向相似,棱12用于填补指间空隙,以使得使用者发力时,握持于第一握持部1的四指不会相对于第一握持部1,同时也为使用者提供了更佳的握持手感。
图1~图3所显示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按摩辅助装置的形状和结构适用于右手。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轻易地调整该按摩辅助装置的形状和结构以使其适用于左手,这种调整方案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实施例2
如图4~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按摩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握持部1和按压部2。第一握持部1能够被使用者的除拇指之外的其余手指握持。用于接触人体的按压部2由第一握持部1延伸形成,按压部2和第一握持部1呈角度地布置,当使用者其余手指握持于第一握持部1时,拇指能够从一侧抵靠按压部2。
进一步地,按压部2包括用于接触人体的隆起的第一表面21以及用于供拇指抵靠的凹陷的第二表面22,第二表面22处于第一表面21的相对侧。图4显示出凹陷的的第二表面22,第一表面21位于其相对侧,因此在图4中不可见。第一表面21清楚地显示于图5中。
进一步地,该按摩辅助装置包括由第一握持部1向着和按压部2的不同方向延伸形成的抵靠部3,当使用者的除拇指之外的其余手指握持于第一握持部1时,且拇指向着按压部2的方向伸展时,使用者手掌的虎口处能够抵靠于抵靠部3。
除此之外,虽然本实施例的附图中没有如实施例1那样显示出限位部11,但本实施例可以借鉴实施例1,第一握持部1上可以形成有凸起的限位部,抵靠部3至限位部之间的第一握持部1刚好能够容纳使用者的除拇指之外的其余四指。
同样地,虽然本实施例的附图中没有如实施例1那样显示出棱12,但本实施例可以借鉴实施例1,包括形成于抵靠部3和限位部11之间的第一握持部1上的至少一条棱12,棱12的形成方向和使用者握持于第一握持部1上的手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握持方向相似,棱12用于填补指间空隙,以使得使用者发力时,握持于第一握持部1的四指不会相对于第一握持部1,同时也为使用者提供了更佳的握持手感。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按压部2和第一握持部1呈角度地布置,本实施例提供的按摩辅助装置包括由第一握持部1向着既不同于按压部2的延伸方向,也不同于抵靠部3的延伸方向而延伸形成的第二握持部4。第一握持部1和第二握持部4分别位于按压部2的两侧。
操作时,使用者可以双手分别握持第一握持部1和第二握持部4,并以右手大拇指向着按压部2方向张开,大拇指指肚抵靠于按压部2的第二表面22上。使按压部2的第一表面21接触酸痛部位,大拇指向下按压,促使第一表面21挤压酸痛部位。使用者左手掌和右手掌的虎口抵靠于抵靠部3。因此,使用者在按摩过程中的手形始终保持不变,并且可以借助左、右手掌的虎口部位帮助大拇指向下发力,以缓解长时间按摩导致拇指指尖或手掌疲惫无力的情况。
进一步地,第一握持部1和所述第二握持部4之间成角度地布置。
本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按摩辅助装置包括设置于抵靠部3上的按压板5,按压板5的第一端51的宽度大于第二端52的宽度。第一端51具有相对平缓的弧形端或球形端,第二端52具有相对尖锐的角形端(第二端也可以采用弧形端)。
基于按压板5的结构,第一端51的弧形端或球形端可以用于按摩人体平坦、柔软的部位,例如手心、背部、肩部,腿部等等。第二端52的角形端可以用于按摩人体狭窄的部位,例如手掌的指间部分、手肘内侧弯曲部分。
按压板5不仅可以设置在抵靠部3上,还可以在第一握持部1、抵靠部3、第二握持部4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组合上设置多个按压板5。多个按压板5的弧形端的弧度、角形端的尖锐度可以不同,以使其能够适用于人体的各个部位,提供更加舒适的按摩体验。
图4~图6所显示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按摩辅助装置的形状和结构适用于右手大拇指抵靠于按压部2的情况。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轻易地调整该按摩辅助装置的形状和结构以使其适用于左手大拇指抵靠于按压部2,这种调整方案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的。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按摩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够被使用者的除拇指之外的其余手指握持的第一握持部(1);
由所述第一握持部(1)延伸形成的用于接触人体的按压部(2),以使得使用者其余手指握持于所述第一握持部(1)时,拇指能够从一侧抵靠所述按压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2)包括:
用于接触人体的隆起的第一表面(21);以及
用于供拇指抵靠的凹陷的第二表面(22),所述第二表面(22)处于所述第一表面(21)的相对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面(21)的隆起形状和所述第二表面(22)的凹陷形状均和大拇指指肚的形状相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所述第一握持部(1)向着和所述按压部(2)的不同方向延伸形成的抵靠部(3),以使得使用者的除拇指之外的其余手指握持于第一握持部(1),拇指向着所述按压部(2)的方向伸展时,使用者手掌的虎口处能够抵靠于所述抵靠部(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握持部(1)上形成有凸起的限位部(11),以使得所述抵靠部(3)至所述限位部(11)之间的所述第一握持部(1)刚好能够容纳使用者的除拇指之外的其余四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于所述抵靠部(3)和所述限位部(11)之间的所述第一握持部(1)上的至少一条棱(12),所述棱(12)的形成方向和使用者握持于所述第一握持部(1)上的手指的握持方向相似,以用于填补指间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2)和所述第一握持部(1)呈角度地布置;
所述按摩辅助装置包括:
由所述第一握持部(1)向着既不同于所述按压部(2)的延伸方向,也不同于所述抵靠部(3)的延伸方向而延伸形成的第二握持部(4),所述第一握持部(1)和所述第二握持部(4)分别位于所述按压部(2)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握持部(1)和所述第二握持部(4)之间成角度地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一握持部(1)和/或所述第二握持部(4)和/或所述抵靠部(3)上的按压板(5),所述按压板(5)的第一端(51)的宽度大于第二端(52)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摩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51)呈弧形端或球形端;
所述第二端(52)呈弧形端或角形端。
CN201922104687.4U 2019-11-29 2019-11-29 按摩辅助装置 Active CN211535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4687.4U CN211535503U (zh) 2019-11-29 2019-11-29 按摩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4687.4U CN211535503U (zh) 2019-11-29 2019-11-29 按摩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35503U true CN211535503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502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04687.4U Active CN211535503U (zh) 2019-11-29 2019-11-29 按摩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355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76569A (en) Contoured grip for exercising the hand
US7699796B2 (en) Ergonomic reflexology device
CN211535503U (zh) 按摩辅助装置
US20090240177A1 (en) Message device with pressure dispersing edge
JP3199209U (ja) 携帯可能な人体加圧具
CN219167076U (zh) 一种临床直形点穴刮痧治疗钳
JP3091544U (ja) 手のひらと手指足指のつぼ押しマッサージ器
JPH0721048U (ja) 指圧具
JP3186437U (ja) ほうれい線マッサージ具
JP7456691B1 (ja) 筋膜マッサージ器
US20210228435A1 (en) Handheld massage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CN212166122U (zh) 人体工学按摩球
CN211244465U (zh) 多功能按摩辊
CN210991741U (zh) 筋铲
CN210991628U (zh) 一种多功能刮痧装置
TWI724444B (zh) 經絡按摩手持裝置
JP3026493U (ja) 指圧器具
CN206081015U (zh) 一种手套式拍痧板
JP2016214591A (ja) 指圧具
TWM550739U (zh) 按摩機能皂
TWM575704U (zh) Grip massager
JP3113072U (ja) 唾液腺マッサージ具
JP3155770U (ja) 痛点押圧具
JP3069298U (ja) 指圧具
TWM596075U (zh) 按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