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91741U - 筋铲 - Google Patents

筋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91741U
CN210991741U CN201920930451.3U CN201920930451U CN210991741U CN 210991741 U CN210991741 U CN 210991741U CN 201920930451 U CN201920930451 U CN 201920930451U CN 210991741 U CN210991741 U CN 210991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scle
handle
shovel
grip
tend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3045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大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93045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91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91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91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筋铲,涉及医疗工具技术领域,包括:握把,握把一端设置有用于松解软组织、疏通经络的第一理筋部.第一理筋部自靠近握把一端到远离握把一端的宽度依次增大、厚度依次减小。第一理筋部形成铲状,利用铲状的第一理筋部远离握把一端作用在患处,通过一定的手法,达到松解软组织、疏通经络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接触面积更大,效率更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医者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筋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筋铲。
背景技术
筋是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神经、筋膜和结缔组织等的统称,临床比较常见的治疗经筋病(筋膜相关性疾病)的方法是手法治疗、针具治疗、棍针疗法等。手法治疗即通过治疗者的徒手力量或借助某些简单的器械作用于患者身体局部,达到松解软组织、疏通经络、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针具治疗即利用针灸针、刃针、圆利针等针具松解软组织、疏通经络的治疗方法;棍针治疗即使用棍针理筋方法处理软组织达到松解软组织、疏通经络的效果。
其中,手法治疗医者劳动强度大、易疲劳,不适合长时间操作;针具治疗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较为痛苦,体验较差;棍针疗法接触面积小,效率低,疼痛明显、也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筋铲,在握把一端设置有用于松解软组织、疏通经络的第一理筋部,握持握把利用铲状的第一理筋部作用在患处,从而达到松解软组织、疏通经络的效果。接触面积更大,效率更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医者的工作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筋铲,包括:握把,所述握把一端设置有用于松解软组织、疏通经络的第一理筋部.所述第一理筋部自靠近所述握把一端到远离所述握把一端的宽度依次增大、厚度依次减小。
优选地,所述第一理筋部远离所述握把一端设置为弧面。
优选地,所述握把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松解软组织、疏通经络的第二理筋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理筋部自靠近所述握把一端到远离所述握把一端的宽度依次增大、厚度依次减小。
优选地,所述第二理筋部远离所述握把一端设置为弧面。
优选地,所述握把的宽度自两端到中间依次减小。
优选地,所述握把设置为拱形。
优选地,所述握把的两侧设置为弧面。
优选地,所述握把、所述第一理筋部和所述第二理筋部的材质均为木头。
优选地,所述第一理筋部和所述第二理筋部的底部为弧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对于经筋病的治疗,手法治疗医者劳动强度大、易疲劳,不适合长时间操作;针具治疗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较为痛苦,体验较差;棍针疗法接触面积小,效率低,疼痛明显,也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筋铲,应用于医疗工具技术领域中,在握把一端设置有用于松解软组织、疏通经络的第一理筋部,握持握把利用铲状的第一理筋部作用在患处,从而达到松解软组织、疏通经络的效果。接触面积更大,效率更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医者的工作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筋铲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筋铲的前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筋铲的上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握把;2、第一理筋部;3、第二理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筋铲,如图1-图3所示,包括:握把1,用于供使用者握持,在握把1的一端设置第一理筋部2,第一理筋部2用于松解软组织、疏通经络,第一理筋部2自靠近握把1一端到远离握把1一端的宽度依次增大、厚度依次减小。即第一理筋部2的横向截面为一梯形,且梯形的上底靠近握把1,第一理筋部2的截面为一梯形,且梯形的下底靠近握把1。如此设置,医者在行医时,握持握把1,节省用力,不易疲劳,适合长时间操作,第一理筋部2形成铲状,利用铲状的第一理筋部2远离握把1一端作用在患处,从而达到松解软组织、疏通经络的效果,接触面积大,效率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医者的工作量。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将第一理筋部2远离握把1一端设置为弧面。即第一理筋部2的铲部为弧形,如此设置,弧面接触患者皮肤,减少铲部两端对患者的压硌,进一步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在握把1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松解软组织、疏通经络的第二理筋部3。如此设置,分别利用第一理筋部2和第二理筋部3作用于患处,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第一理筋部2或第二理筋部3,便于医者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患处做治疗。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第二理筋部3自靠近握把1一端到远离握把1一端的宽度依次增大、厚度依次减小。即第二理筋部3的横向截面为一梯形,且梯形的上底靠近握把1,第一理筋部3的截面为一梯形,且梯形的下底靠近握把1。如此设置,医者在行医时,利用铲状的第二理筋部3远离握把1一端作用在患处,从而达到松解软组织、疏通经络的效果。接触面积更大,效率更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医者的工作量。
其中,第一理筋部2和第二理筋部3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相应的尺寸,便于医者选择。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第二理筋部3远离握把1一端设置为弧面。即第二理筋部3的铲部为弧形,如此设置,弧面接触患者皮肤,减少铲部两端对患者的压硌,进一步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握把1的宽度设置为自两端到中间依次减小。即握把1中间的宽度小于两端的宽度,且自中间至两端圆弧过渡,形成第一凹部,如此设置,医者握持握把1时,手掌与第一凹部内侧接触,减少握把1对医者手掌的压硌,减轻医者的疲劳,使得医者可以长时间工作。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握把1设置为拱形。即握把1中间的高度高于两端。且握把1的下表面自中间到两端圆弧过渡,形成第二凹部,如此设置,医者握持握把1时,手指与第二凹部内侧接触,进一步减少握把1对医者手掌的压硌,减轻医者的疲劳,使得医者可以长时间工作。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握把1的两侧设置为弧面。即握把1的侧面与上下两面之间设置圆角,使得整个侧面成弧状,如此设置,医者握持握把1时,手掌与弧形的侧面接触,进一步减少握把1对医者手掌的压硌,减轻医者的疲劳,使得医者可以长时间工作。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握把1、第一理筋部2和第二理筋部3的材质均为木头。如此设置,减少整个筋铲的重量,从而减少医者的负担,缓解医者的疲劳,使得医者可以长时间工作。
值得说明的是,握把1、第一理筋部2和第二理筋部3的材质也可为玉石、玛瑙、水晶、牛角和树脂等。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将第一理筋部2和第二理筋部3的底部设置为弧面。如此设置,便于医者握持,减少握把1对医者手掌的压硌,减轻医者的疲劳,使得医者可以长时间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筋铲,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把(1),所述握把(1)一端设置有用于松解软组织、疏通经络的第一理筋部(2),所述第一理筋部(2)自靠近所述握把(1)一端到远离所述握把(1)一端的宽度依次增大、厚度依次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理筋部(2)远离所述握把(1)一端设置为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1)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松解软组织、疏通经络的第二理筋部(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筋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理筋部(3)自靠近所述握把(1)一端到远离所述握把(1)一端的宽度依次增大、厚度依次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筋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理筋部(3)远离所述握把(1)一端设置为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1)的宽度自两端到中间依次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1)设置为拱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1)的两侧设置为弧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筋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1)、所述第一理筋部(2)和所述第二理筋部(3)的材质均为木头。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筋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理筋部(2)和所述第二理筋部(3)的底部为弧面。
CN201920930451.3U 2019-06-19 2019-06-19 筋铲 Active CN210991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0451.3U CN210991741U (zh) 2019-06-19 2019-06-19 筋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0451.3U CN210991741U (zh) 2019-06-19 2019-06-19 筋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91741U true CN210991741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500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30451.3U Active CN210991741U (zh) 2019-06-19 2019-06-19 筋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91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54555B1 (en) Instrument for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soft tissue abnormalities through augmented soft tissue mobilization
US6887211B1 (en) Instrument for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soft tissue abnormalities though augmented soft tissue mobilization
TWM511853U (zh) 一種可調校穴位及器官按壓裝置
CN210991741U (zh) 筋铲
CN201537214U (zh) 手持式按摩器
KR101417967B1 (ko) 휴대용 다기능 마사지 기구
CN204581429U (zh) 用于中医微创松解的圆针
CN208611297U (zh) 便携式按摩康复器
CN217091346U (zh) 一种古医按跷推拿器
CN219439908U (zh) 一种棍点理筋手法按摩棍
CN210991628U (zh) 一种多功能刮痧装置
CN215740474U (zh) 平衡针
US11357688B1 (en)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instruments
CN210932614U (zh) 多功能保健斧
CN214048924U (zh) 一种经络微创针刀
CN205433770U (zh) 一种韧针
CN209789960U (zh) 经筋膜松解板
CN221013857U (zh) 一种刮痧板
CN209900052U (zh) 一种多功能按摩器
CN206261811U (zh) 中医理疗多功能按摩棒
CN217566791U (zh) 一种痛根穴腰椎钩针
CN210205303U (zh) 一种多功能颈椎康复尺
CN202313606U (zh) 一种经络筋膜疏通剑锋针
CN215459954U (zh) 一种经络俞穴拨筋爪
CN215740330U (zh) 一种刮痧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