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9960U - 经筋膜松解板 - Google Patents

经筋膜松解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9960U
CN209789960U CN201920063367.6U CN201920063367U CN209789960U CN 209789960 U CN209789960 U CN 209789960U CN 201920063367 U CN201920063367 U CN 201920063367U CN 209789960 U CN209789960 U CN 209789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oard
arc
plate body
fasc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633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荣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0633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9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9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9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经筋膜松解板,包括松解板本体,所述松解板本体四侧壁依次由板间夹角、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围合而成,所述板间夹角为内凹弧形面,板间夹角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形成圆钝形板尖,所述松解板本体顶部靠近第三侧面一侧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刃槽。本实用新型功能多样且治疗具有针对性,适用于人体不同部位的筋膜松解,实现无痛调理且调理效率高、松筋效果明显,在经筋膜松解板上配置的弧线符合人体皮肤,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经筋膜松解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领域,具体是指经筋膜松解板。
背景技术
筋膜是一种包裹着肌肉、骨骼、关节,为身体提供支撑和保护的特殊的结缔组织层。它包括三分层:浅筋膜、深筋膜以及浆膜下筋膜。筋膜是三类致密结缔组织之一,它由头顶一直延伸到脚尖。在筋膜松解时,需按浅深区分开,如果身体某处产生问题,首先要松解表层,表层解开得到放松,就会让深层筋膜张力缓解,再去松解深层就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筋膜松解的方法主要为通过一根比铅笔芯还细的穿刺针、小针刀或者射频针在B超或者X线引导下对发炎劳损的肌肉和筋膜进行松解治疗,消除人体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恢复人体正常的生物力学,改善患病部位及其周围组织的微循环,最终达到治愈肌筋膜炎症的目的。但此种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会扎破患者皮肤,使患者疼痛难忍。筋膜松解也可利用经筋膜松解板,经筋膜松解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做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采用无创性的温和刺激,调动机体本身的防御能力,调和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使失衡的内部稳定,从而恢复身心健康。针对人的体质特点,筋膜松解的基本方法为感、压、滚、擦、刺、划、叩、刮、拍、揉、振、拔、温、凉、闻、挝十六种。但现有经筋膜松解板的形状与功能单一,不能因人而异,使用时具有一定局限性,只适合人体某一部位的筋膜松解,导致调理效力低,松筋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筋膜松解板,在经筋膜松解板上配置刃槽、板间夹角以及板尖,并利用上述结构分别对人体浅层筋膜粘连或结节、手指或脚趾筋膜粘连或结节以及富贵包或臀部深层直径一公分以上的结节做松解训练,功能多样且治疗具有针对性,适用于人体不同部位的筋膜松解,实现无痛调理且调理效率高、松筋效果明显。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经筋膜松解板,包括松解板本体,所述松解板本体四侧壁依次由板间夹角、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围合而成,所述板间夹角为内凹弧形面,且板间夹角与第三侧面之间形成外凸弧面,所述板间夹角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形成圆钝形板尖,所述松解板本体顶部靠近第三侧面一侧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刃槽。作为优选方案,松解板本体顶部设有手指握槽,松解板本体底部设有大拇指握槽,且手指握槽与大拇指握槽的截面均呈弧形,大拇指握槽的深度由两侧向中部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松解板本体一角设有后角槽,所述后角槽的截面呈弧形。作为优选方案,后角槽位于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的夹角处,且后角槽的边缘呈外凸弧形。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三侧面与板间夹角之间形成圆钝形刃角。作为优选方案,板尖的尖度小于刃角的尖度。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刃槽或为贯穿松解板本体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刃槽或为由松解板本体顶部向板间夹角一侧延伸并贯穿板间夹角,且刃槽的深度沿松解板本体顶部向板间夹角一侧逐渐增大。作为优选方案,刃槽的长度为第三侧面长度的3/5。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板尖的端部设有“V”型缺口。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松解板本体底部靠近板尖一侧设有板尖后刃槽,所述板尖后刃槽的截面呈弧形。作为优选方案,板尖后刃槽靠近板尖一侧的弧度大于板尖后刃槽远离板尖一侧的弧度。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松解板本体底部设有后刃槽,所述后刃槽的截面呈弧形且后刃槽的边缘呈外凸弧形,后刃槽与所述板尖后刃槽分别位于松解板本体底部的两对角。作为优选方案,后刃槽的边缘呈外凸弧形,且板尖后刃槽弧形截面的弧度大于后刃槽弧形截面的弧度。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后刃槽弧形截面的弧度小于所述后角槽弧形截面的弧度。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松解板本体的底面与第三侧面之间通过刃槽后弧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经筋膜松解板上配置刃槽、板间夹角以及板尖,并利用上述结构分别对人体浅层筋膜粘连或结节、手指或脚趾筋膜粘连或结节以及富贵包或臀部深层直径一公分以上的结节做松解训练,功能多样且治疗具有针对性,适用于人体不同部位的筋膜松解,调理效率高且松筋效果明显。在松解板上配置手指握槽和大拇指握槽,便于使用,且可防止松解板在使用过程中打滑。将大拇指握槽的深度由两侧向中部逐渐增大,便于大拇指的指肚与大拇指凹槽更加贴合,提高舒适性。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经筋膜松解板,采用无创性的温和刺激,有效避免传统筋膜松解治疗中采用的穿刺针、小针刀或射频针等对人体造成身体破皮、浮肿等症状,不仅能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性,做到无痛松解,还能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对筋膜进行逐层松解,适于推广使用。
(3)本实用新型在松解板本体上配置后角槽,用以针对中层筋膜粘连或结节做松解训练,提高松解板的使用效益。
(4)本实用新型在松解板本体上配置呈圆钝形的刃角,用以针对骨骼缝隙的筋膜粘连或结节做松解训练。
(5)本实用新型在松解板本体顶部设置刃槽,刃槽贯穿松解板本体相对两侧且刃槽的截面呈弧形,然后利用刃槽与第三侧面之间的棱边对人体浅层筋膜粘连或结节进行松解,针对性强,使用效果好。
(6)本实用新型在松解板顶部设置刃槽,刃槽由松解板本体顶部向板间夹角一侧延伸并贯穿板间夹角,且刃槽的深度沿松解板本体顶部向板间夹角一侧逐渐增大,然后利用刃槽与第三侧面之间的棱边对人体单层筋膜粘连或结节进行松解。
(7)本实用新型在板尖上设置“V”型缺口,使板尖更加贴合皮肤,提高松解板的使用效益。
(8)本实用新型通过配置板尖后刃槽并利用板尖后刃槽靠近板尖一侧的边缘对人体浅层与中层筋膜粘连或结节进行松解。
(9)本实用新型通过配置后刃槽且后刃槽的边缘呈外凸弧形状,并利用后刃槽弧形边缘的凸起部位对手腕、肘与膝关节的筋膜粘连或结节进行松解;利用后刃槽的弧形侧边对比较僵硬的单层筋膜粘连或结节进行松解,针对性强,使用效果好。
(10)本实用新型后刃槽弧形截面的弧度小于后角槽弧形截面的弧度,利用不同弧度舒缓人体不同部位的筋膜,适用范围广。
(11)本实用新型将后角槽的边缘设为外凸弧形,以利用后角槽的边缘对人体中层筋膜粘连或结节进行松解。
(12)本实用新型配置的经筋膜松解板,在给病人做筋膜松解时,可对人体多个部位进行筋膜松解并且可根据经筋膜松解板不同结构进行不同层次的筋膜松解,在经筋膜松解板上配置的各种弧线符合人体皮肤,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2-4以及实施例9所述结构的前方立体图。
图4为实施例3以及实施例9-10所述结构的背面立体图。
图5为实施例2-3、实施例5-6及实施例9所述结构的前方立体图。
图6为实施例2-3、实施例5-6所述结构的后方立体图。
图7为实施例6-8所述结构的背面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刃槽;2、后角槽;3、板间夹角;4、手指握槽;5、拇指握槽;6、板尖;7、刃角;8、刃槽后弧面;9、松解板本体;10、板尖后刃槽;11、后刃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在经筋膜松解板上配置刃槽、板间夹角以及板尖,并利用上述结构分别对人体浅层筋膜粘连或结节、手指或脚趾筋膜粘连或结节以及富贵包或臀部深层直径一公分以上的结节做松解训练,功能多样且治疗具有针对性,适用于人体不同部位的筋膜松解,调理效率高且松筋效果明显。
经筋膜松解板,包括松解板本体9,所述松解板本体9四侧壁依次由板间夹角3、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围合而成,所述板间夹角3为内凹弧形面,作为优选方案,板间夹角3呈“√”型左右两侧一长一短的内凹弧面,且较长一侧的弧形面与第一侧面连接,所述板间夹角3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形成圆钝形板尖6,所述松解板本体9顶部靠近第三侧面一侧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刃槽1,刃槽1边缘与第三侧面之间的棱边呈光滑弧形。作为优选方案,经筋膜松解板本体9采用砭石,在松解板本体9顶部中间部位设有手指握槽4,松解板本体9底部靠近板间夹角3一侧设有大拇指握槽5,且手指握槽4与大拇指握槽5的截面均呈弧形,大拇指握槽5的深度由两侧向中部逐渐增大。
使用时,拿起松解板,将松解板本体9底面朝向手心,第一侧面与手掌贴合,大拇指的指肚放在大拇指握槽5内,其余四指放在手指握槽4内。松解头部或背部浅层筋膜时,右手握松解板本体9与背部保持40°夹角,使刃槽1与第三侧面之间的棱边(如图1、图3中A1处所示)接触背部皮肤,左手背四指紧贴皮肤,左手大拇指指肚放在右手大拇指上方,采用左手压拉,右手拇指推的手法,遇到筋膜粘连或结节,左手大拇指停止发力,右手握松解板本体9停稳,等筋膜粘连处或结节有松动时,左手大拇指发力向前推,右手握松解板本体9保持平衡向前瞬间移动半厘米左右逐渐抬起,即可针对浅层筋膜粘连或结节做松解。松解富贵包或臀部深层的结节时,双手抱握松解板本体9使板尖6朝前,将松解板本体9垂直于皮肤形成90°直角,使板尖6贴近富贵包或臀部深层结节的表面皮肤,缓慢匀速从浅层筋膜往下点压,点压到富贵包或臀部深层的结节时,停顿2-10秒后抬起或向侧边压拨,即可针对富贵包或臀部深层直径一公分以上的结节做松解。松解手指或脚趾筋膜粘连或结节时,右手握松解板本体9使板间夹角3朝前,把松解板本体9垂直于手指或脚趾形成90°直角,使板间夹角3卡在手指或脚趾的表面皮肤,缓慢从浅层筋膜往下卡压,卡压到手指或脚趾筋膜粘连或结节处时停稳,等筋膜粘连处或结节有松动时,右手握松解板发力并平衡向前瞬间移动1-5毫米左右逐渐抬起,即可针对手指或脚趾筋膜粘连或结节做松解。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公开了经筋膜松解板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3、图5-6所示,所述松解板本体一角设有后角槽2,所述后角槽2的截面呈弧形。作为优选方案,后角槽2位于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的夹角处,且后角槽2的边缘呈外凸弧形。
松解肩部、背部、腹部或臀部中层筋膜粘连或结节时,右手反握松解板本体9使后角槽2的弧形边缘(如图6中B处所示)朝前,把后角槽2弧形边缘的后端抬起与皮肤形成35°左右夹角(即为后角槽2上凸弧形边缘的顶端凸起部位接触皮肤),使后角槽2的弧形边缘贴近中层筋膜粘连或结节的表面皮肤,左手背四指贴紧皮肤,大拇指肚放在后角槽2弧形边缘的背面上,慢慢从浅层筋膜往下压,压到中层筋膜粘连或结节处停稳,等筋膜粘连处或结节有松动时,往回平稳压拉半公分左右逐渐抬起,即可针对中层筋膜粘连或结节做松解。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公开了经筋膜松解板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3-6所示,所述第三侧面与板间夹角3之间形成圆钝形刃角7。作为优选方案,板尖6的尖度小于刃角7的尖度。
松解骨骼缝隙时,右手握松解板本体9与背部保持40°夹角的同时,把松解板本体9向板间夹角3一侧微微抬起,使刃角7贴近骨骼,左手背四指贴紧皮肤,大拇指肚放在刃角7的后方,慢慢从骨骼缝隙往下压,压到筋膜粘连或硬的结节处停稳,等筋膜粘连处或结节有松动时,往骨骼的远端处平稳压拉半公分左右逐渐抬起,即可针对骨骼缝隙的筋膜粘连或结节做松解。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2或3的基础上,公开了经筋膜松解板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1、图3所示,所述刃槽1或为贯穿松解板本体9的相对两侧。利用刃槽1与第三侧面之间的棱边(如图1、图3中A1处所示)对人体浅层筋膜粘连或结节进行松解,针对性强,使用效果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2或3的基础上,公开了经筋膜松解板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5-6所示,所述刃槽1或为由松解板本体9顶部向板间夹角3一侧延伸并贯穿板间夹角3,且刃槽1的深度沿松解板本体9顶部向板间夹角3一侧逐渐增大。作为优选方案,刃槽1的长度为第三侧面长度的3/5。
松解面部、头部、颈前部、胸部和腹部浅层筋膜时,右手握松解板本体9与皮肤保持40°夹角,使刃槽1与第三侧面之间的棱边(如图5、图6中A2处所示)接触皮肤,左手背四指贴紧皮肤,大拇指肚与松解本本体背面贴合,采取左手压拉,右手拇指推的手法,遇到筋膜的粘连或结节,左手大拇指停止发力,右手握松解板本体9停稳,等筋膜粘连处或结节有松动时,左手大拇指发力向前推,右手握松解板本体9保持平衡深度,向前斜拉(微微旋转瞬间移动)半厘米左右逐渐抬起,即可针对单层筋膜粘连或结节做松解。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2或3的基础上,公开了经筋膜松解板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5-7所示,所述板尖6的端部设有“V”型缺口,使板尖6更加贴合皮肤,提高松解板的使用效益。
松解富贵包、股骨头或臀部深层的结节时,双手抱握松解板使板尖6朝前,把松解板垂直于皮肤形成90°直角,使板尖6贴近富贵包、股骨头或臀部深层结节的表面皮肤,缓慢匀速从浅层筋膜往下点压,点压到富贵包、股骨头、腹部或臀部深层的结节时,缓慢旋转5~15°后抬起,即可针对富贵包、股骨头、腹部或臀部深层直径一公分以上的僵硬结节做松解。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2或3的基础上,公开了经筋膜松解板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7所示,所述松解板本体9底部靠近板尖6一侧设有板尖后刃槽10,所述板尖后刃槽10的截面呈弧形。作为优选方案,板尖后刃槽10靠近板尖6一侧的弧度大于板尖后刃槽10远离板尖6一侧的弧度。
松解肋骨之间、腋下、腹股沟和大腿窝浅层或中层筋膜粘连或结节时,右手握松解板本体9使板尖后刃槽10靠近板尖6一侧的边缘(如图5中C处所示)朝前,把板尖后刃槽10靠近板尖6一侧边缘的后端抬起与皮肤形成30°左右夹角(即为板尖后刃槽10靠近板尖6一侧的边缘贴近皮肤),使板尖后刃槽10靠近板尖6一侧的边缘贴近浅层或中层筋膜粘连或结节的表面皮肤,左手背四指贴紧皮肤,大拇指肚放在板尖后刃槽10靠近板尖6一侧的边缘的背面上,慢慢从浅层筋膜往下压,压到浅层或中层筋膜粘连或结节处停稳,等筋膜粘连处或结节有松动时,往回平稳压拉1-3毫米左右逐渐抬起,即可针对浅层与中层筋膜粘连或结节做松解。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公开了经筋膜松解板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7所示,所述松解板本体9底部设有后刃槽11,所述后刃槽11的截面呈弧形且后刃槽11的边缘呈外凸弧形,后刃槽11与所述板尖后刃槽10分别位于松解板本体9底部的两对角。作为优选方案,后刃槽11的边缘呈外凸弧形,板尖后刃槽10弧形截面的弧度大于后刃槽11弧形截面的弧度。
松解面部、颈前部、胸部、腹股沟肘窝、大腿窝僵硬的浅层筋膜时,右手反握松解板本体9与皮肤保持40°夹角,使后刃槽11弧形边缘的凸起部位(如图5中D1处所示)接触皮肤,左手背四指贴紧皮肤,大拇指肚放在后刃槽11弧形边缘的凸起部位的背面上,采取左手压拉,右手拇指推的手法,遇到筋膜的粘连或结节,左手大拇指停止发力,右手握松解板本体9停稳,等筋膜粘连处或结节有松动时,左手大拇指发力向前推,右手握松解板本体9保持平衡深度,向前斜拉(微微旋转瞬间移动)半厘米左右逐渐抬起;如果结节过于僵硬,就采取像剥洋葱头一样,逐层剥离,即可针对较僵硬的单层筋膜粘连或结节做松解。松解手腕、肘与膝关节时,右手握松解板与皮肤保持35°夹角的同时,把松解板本体9后端微微抬起,使后刃槽11弧形凸起部位一侧的弧形侧边(如图5中D2处所示)贴近关节,左手背四指贴紧皮肤,大拇指肚放在后刃槽11的户型侧边后面,慢慢从关节缝隙往下压,压到筋膜粘连或硬的结节处挺稳,等筋膜粘连处或结节有松动时,往关节的远端处平稳压拉1-4毫米左右逐渐抬起,即可针对手腕、肘与膝关节的筋膜粘连或结节做松解。
实施例9: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公开了经筋膜松解板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1、图3-5所示,所述后刃槽11弧形截面的弧度小于所述后角槽2弧形截面的弧度。后刃槽11弧形截面的弧度小于后角槽2弧形截面的弧度,利用不同弧度舒缓人体不同部位的筋膜,适用范围广。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2或3的基础上,公开了经筋膜松解板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2、图4所示,所述松解板本体9的底面与第三侧面之间通过刃槽后弧面8连接。使用时,右手握松解板本体9与背部保持40°夹角,使刃槽后弧面8接触背部皮肤,左手背四指紧贴皮肤,左右大拇指指肚放在右手大拇指上方,采用左手压拉,右手拇指推的方法,舒缓人体浅层筋膜或结节。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10的基础上,公开了经筋膜松解板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1-7所示,经筋膜松解板可分为初级松解板、中级松解板以及高级松解板。初级松解板、中级松解板以及高级松解板均包括松解板本体9,所述松解板本体9四侧壁依次由板间夹角3、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围合而成,所述板间夹角3为内凹弧面,板间夹角3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形成圆钝形板尖6,所述松解板本体9顶部靠近第三侧面一侧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刃槽1,松解板本体9的底面与第三侧面之间通过刃槽后弧面8连接,松解本本体9顶部设有手指握槽4,松解板本体9底部设有拇指握槽5。其中,初级松解板、中级松解板以及高级松解板的区别在于:中级松解板的松解板本体9在初级松解板的基础之上增设了后角槽2,所述后角槽2位于松解板本体9一角且后角槽2的截面呈弧形,此外,中级松解板的第三侧面与板间夹角3之间形成圆钝形刃角;初级松解板和中级松解板的刃槽1贯穿松解板本体9相对两侧且刃槽1的截面呈弧形。高级松解板的刃槽1由松解板本体9顶部向板间夹角3一侧延伸并贯穿板间夹角9,且刃槽1的深度沿松解板本体9顶部向板间夹角3一侧逐渐增大。高级松解板在中级松解板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做功能提升,具体为,高级松解板的板尖6上设有“V”型缺口,并且在松解板本体9底部靠近板尖6一侧设有板尖后刃槽10,所述板尖后刃槽10的截面呈弧形,高级松解板的松解板本体9底部还设有后刃槽11,所述后刃槽11的截面呈弧形且后刃槽11的边缘呈外凸弧形,后刃槽11与所述板尖后刃槽10分别位于松解板本体9底部的两对角,后刃槽11弧形截面的弧度小于所述后角槽2弧形截面的弧度。初级松解板、中级松解板以及高级松解板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效果可参照上述文本中阐述的各部分结构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经筋膜松解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松解板本体(9),所述松解板本体(9)四侧壁依次由板间夹角(3)、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围合而成,所述板间夹角(3)为内凹弧形面,板间夹角(3)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形成圆钝形板尖(6),所述松解板本体(9)顶部靠近第三侧面一侧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刃槽(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筋膜松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松解板本体(9)一角设有后角槽(2),所述后角槽(2)的截面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筋膜松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面与板间夹角(3)之间形成圆钝形刃角(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经筋膜松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刃槽(1)或为贯穿松解板本体(9)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经筋膜松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刃槽(1)或为由松解板本体(9)顶部向板间夹角(3)一侧延伸并贯穿板间夹角(3),且刃槽(1)的深度沿松解板本体(9)顶部向板间夹角(3)一侧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经筋膜松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尖(6)上设有“V”型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经筋膜松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松解板本体(9)底部靠近板尖(6)一侧设有板尖后刃槽(10),所述板尖后刃槽(10)的截面呈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经筋膜松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松解板本体(9)底部设有后刃槽(11),所述后刃槽(11)的截面呈弧形且后刃槽(11)的边缘呈外凸弧形,后刃槽(11)与所述板尖后刃槽(10)分别位于松解板本体(9)底部的两对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经筋膜松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刃槽(11)弧形截面的弧度小于所述后角槽(2)弧形截面的弧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经筋膜松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松解板本体(9)的底面与第三侧面之间通过刃槽后弧面(8)连接。
CN201920063367.6U 2019-01-15 2019-01-15 经筋膜松解板 Active CN209789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63367.6U CN209789960U (zh) 2019-01-15 2019-01-15 经筋膜松解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63367.6U CN209789960U (zh) 2019-01-15 2019-01-15 经筋膜松解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9960U true CN209789960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20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63367.6U Active CN209789960U (zh) 2019-01-15 2019-01-15 经筋膜松解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99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34032B2 (en) Instrument-assisted soft tissue mobilization tool
CN209789960U (zh) 经筋膜松解板
CN215840258U (zh) 一种用于手指肌腱损伤康复的辅助固定装置
CN202313839U (zh) 一种肌肉内效贴
CN211461195U (zh) 一种流线型多功能筋膜刀
US20090240177A1 (en) Message device with pressure dispersing edge
RU2411930C2 (ru) Способ коррекции конституционных подкожных мягких тканей человека методом управляемого воздействия волынкина ю.а. "ручная пластика"
CN203252903U (zh) 一种鍉针
CN209378008U (zh) 四边形肌筋膜松解器
CN217566706U (zh) 一种推拿治疗辅助器械
CN210020342U (zh) 灵枢经筋针
CN208371824U (zh) 长圆针
CN210991741U (zh) 筋铲
CN205597210U (zh) 一种医用隔热灭菌手套
CN209713066U (zh) 一种手持式砭石刀
CN216933387U (zh) 一种双刃口单锋小针刀
CN211675229U (zh) 一种刮痧板
KR101246470B1 (ko) 손상 조직 치료용 마사지 도구
CN211050123U (zh) 手指按摩辅助保护器具
CN202313606U (zh) 一种经络筋膜疏通剑锋针
CN215459886U (zh) 一种骨科膝关节康复锻炼装置
CN202961142U (zh) 仿指腹按压弹拔与刮痧器
KR101246432B1 (ko) 손상 조직 치료용 마사지 도구
CN214048924U (zh) 一种经络微创针刀
CN210205303U (zh) 一种多功能颈椎康复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