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35025U - 腰部承托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腰部承托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35025U
CN211535025U CN201922130728.7U CN201922130728U CN211535025U CN 211535025 U CN211535025 U CN 211535025U CN 201922130728 U CN201922130728 U CN 201922130728U CN 211535025 U CN211535025 U CN 211535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ist
user
latissimus dorsi
vertebra
lum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07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军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1307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35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35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350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腰部承托保护装置,包括用于临近或者贴合使用者的由两侧背阔肌的内侧面和胸椎下段、腰椎、骶椎上段形成的前曲曲线合围而成的凹陷区域以及背阔肌下缘外侧面、臀大肌和臀中肌上缘面合围成的凹陷区域组成的蝶形的第一部分(1);以及对称地固定地或者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1)的侧缘的第二部分(2),所述第二部分(2)用于围合使用者的部分腰部。本申请提供的腰部承托保护装置能够支撑起腰部凹陷区,以填补背、臀高点连线与腰前曲之间形成的空间,使其能够有效支撑住腰椎的前曲,且从腰臀外侧顺应腰部内凹、臀部外凸的结构从两侧夹住腰臀部,限制腰臀部的左右歪斜和旋转。

Description

腰部承托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腰部承托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常使用的腰托装置其最高点在臀部,因此并不能对腰部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更没有矫正功能。相反地,该种腰托装置顶起本就后凸的臀部,从而加剧了腰部的后陷。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腰部承托保护装置,包括:
用于临近或者贴合使用者的由两侧背阔肌的内侧面和胸椎下段、腰椎、骶椎上段形成的前曲曲线合围而成的凹陷区域以及背阔肌下缘外侧面、臀大肌和臀中肌上缘面合围成的凹陷区域组成的蝶形的第一部分;以及
对称地固定地或者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侧缘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用于围合使用者的部分腰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部分为该装置的主要功能区,其由中间部分的棱形区域和两侧的梯形区域组合成一个蝶形。中间部分的棱形凸起区域用于支撑由两侧背阔肌的内侧面与胸椎下段、腰椎、骶椎上段形成的前曲合围而成的棱形凹陷区域。两侧的梯形凸起区域用于支撑由背阔肌下缘外侧面、臀大肌和臀中肌上缘面合围而成的梯形凹陷区。第一部分能够支撑起腰部凹陷区,以填补背、臀高点连线与腰前曲之间形成的空间,使其能够有效支撑住腰椎的前曲。第二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从腰臀外侧顺应腰部内凹、臀部外凸的结构从两侧夹住腰臀部,限制腰臀部的左右歪斜和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用于临近或者贴合使用者的臀大肌和臀中肌外侧面凸起区域、腰部侧面腹外斜肌腋中线凹陷区域以及背阔肌腋中线凸起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腰部承托保护装置包括固定地或者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上缘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用于临近或者贴合使用者的背阔肌内侧凹陷区和外侧凹陷区之间形成的隆起区域。
第三部分的主要功能是配合第一部分上方的凸起,适应第一部分上方凸起区域夹角间背部的略隆起部分,形成凹形容纳,以使身体各部得到凹凸一致的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腰部承托保护装置包括固定地或者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下缘的第四部分,所述第四部分用于临近或者贴合使用者的臀大肌、臀中肌后凸区域以及骶骨。
第四部分的功能是配合第一部分下方的凸起区域夹角间臀部的后凸,延伸扩大整个臀部,形成凹形容纳,以使身体各部得到凹凸一致的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腰部承托保护装置包括固定地或者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上的束缚带,所述束缚带用于将所述第二部分固定于使用者的腹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腰部承托保护装置,可以臀部为基础,凹形向后容纳双臀,中间与骶尾部相连,并与椅面结合,形成水平基础,中正向上到腰部,凸起以支撑腰部的前曲及腰椎两侧的凹形区。背部凹形以容纳背部两侧的隆起区。两侧从臀部到腰部及背部下段左右夹固,使腰臀部躯干保持中正。长期使用该装置,可以起到矫正腰臂部变形的作用。对腰椎有外伤者,可以起到固定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腰部承托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腰部承托保护装置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腰部承托保护装置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腰部承托保护装置立体图;
图5a为人体肌肉示意图(背阔肌);
图5b为人体肌肉示意图(臀大肌);
图5c为人体肌肉示意图(腹外斜肌);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腰部承托保护装置和人体背部肌肉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腰部承托保护装置和人体侧部肌肉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人体侧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便于透彻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人员。
如图2~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腰部承托保护装置包括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其中,第一部分1用于临近或者贴合使用者的由两侧背阔肌的内侧面和胸椎下段、腰椎、骶椎上段形成的前曲曲线合围而成的凹陷区域以及背阔肌下缘外侧面、臀大肌和臀中肌上缘面合围成的凹陷区域,上述凹陷区域使得第一部分1组成如图中所示的蝶形。第二部分2对称地由第一部分1的侧缘延伸或者固定地设置于第一部分1的侧缘,第二部分2用于围合使用者的部分腰部。
进一步地,第二部分2用于临近或者贴合使用者的臀大肌和臀中肌外侧面凸起区域、腰部侧面腹外斜肌腋中线凹陷区域以及背阔肌腋中线凸起区域。
第一部分1由中间部分的棱形区域和两侧的梯形区域组合成一个蝶形。中间部分的棱形凸起区域用于支撑由两侧背阔肌的内侧面与胸椎下段、腰椎、骶椎上段形成的前曲合围而成的棱形凹陷区域。两侧的梯形凸起区域用于支撑由背阔肌下缘外侧面、臀大肌和臀中肌上缘面合围而成的梯形凹陷区。第一部分1为该装置的主要功能区,支撑起腰部凹陷区,以填补背、臀高点连线与腰前曲之间形成的空间,使其能够有效支撑住腰椎的前曲。
第二部分2对称地位于第一部分1的两侧,为一个臀外侧部凹形,腰外侧部凸起的长条形区域。第二部分2的外缘线上起腰外侧上端腋中线,下到臀外侧髋关节下方。第二部分2的主要功能是从腰臀外侧顺应腰部内凹、臀部外凸的结构从两侧夹住腰臀部,限制腰臀部的左右歪斜和旋转。
进一步地,该腰部承托保护装置包括由第一部分1延伸或者固定地设置于第一部分1的上缘的第三部分3,第三部分3用于临近或者贴合使用者的背阔肌内侧凹陷区和外侧凹陷区之间形成的隆起区域。
第三部分3位于第一部分1的上方,为两侧略凹形的区域,其主要容纳由背阔肌内侧凹陷区和外侧凹陷区之间形成的中间隆起区域。第三部分3的主要功能是配合第一部分1上方的凸起,适应第一部分1上方凸起区域夹角间背部的略隆起部分,形成凹形容纳,以使身体各部得到凹凸一致的围合。
更进一步地,该腰部承托保护装置还包括由第一部分1延伸或者固定地设置于第一部分1的下缘的第四部分4,第四部分4用于临近或者贴合使用者的臀大肌、臀中肌后凸区域以及骶骨。
第四部分4位于第一部分1的下方,为一个两侧凹形的区域,主要容纳臀部的后凸。第四部分4的功能是配合第一部分1下方的凸起区域夹角间臀部的后凸,延伸扩大整个臀部,形成凹形容纳,以使身体各部得到凹凸一致的围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第三部分3以及第四部分4采用了延伸或者相互固定的连接方式,其还可以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进行任意组合。例如,第一部分1的上缘设置有桩(杆)或孔,第三部分3用于和第一部分1连接的下缘设置有对应的孔或者桩(杆),以使得二者可拆卸的连接。再例如,第一部分1的上缘和第三部分3的下缘可以设置有强磁铁,以使得二者可以相互吸引,以实现可拆卸地连接。上述可拆卸地连接方式同样也适用于其它部分。
进一步地,该腰部承托保护装置具有束缚带(图未示),该束缚带起于第二部分2的中段(腰凸起部),两侧合围包绕身体于腹前系扣。束缚带的主要功能是加强腰部的贴合约束,限制腰部的前倾。
更进一步地,该腰部承托保护装置具有还可以设置另一条束缚带(图未示)。该束缚带起于第二部分2最低部(臀部凹形部),两侧合围包绕臀部于下腹前系扣。该束缚带的主要功能是加强臀部的贴合约束,限制臀部前移或左右旋转。
包括了上述第二部分2、第三部分3以及第四部分4的腰部承托保护装置,可以臀部为基础,凹形向后容纳双臀,中间以骶尾部相连,并与椅面结合,形成水平基础,中正向上到腰部,凸起以支撑腰部的前曲及腰椎两侧的凹形区。背部凹形以容纳背部两侧的隆起区。两侧从臀部到腰部及背部下段左右夹固,使腰臀部躯干保持中正。长期使用该装置,可以起到矫正腰臂部变形的作用。对腰椎有外伤者,可以起到固定保护的作用。该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采用不同的材质,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的。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腰部承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临近或者贴合使用者的由两侧背阔肌的内侧面和胸椎下段、腰椎、骶椎上段形成的前曲曲线合围而成的凹陷区域以及背阔肌下缘外侧面、臀大肌和臀中肌上缘面合围成的凹陷区域组成的蝶形的第一部分(1);以及
对称地固定地或者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1)的侧缘的第二部分(2),所述第二部分(2)用于围合使用者的部分腰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承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二部分(2)用于临近或者贴合使用者的臀大肌和臀中肌外侧面凸起区域、腰部侧面腹外斜肌腋中线凹陷区域以及背阔肌腋中线凸起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腰部承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地或者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1)的上缘的第三部分(3),所述第三部分(3)用于临近或者贴合使用者的背阔肌内侧凹陷区和外侧凹陷区之间形成的隆起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腰部承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地或者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1)的下缘的第四部分(4),所述第四部分(4)用于临近或者贴合使用者的臀大肌、臀中肌后凸区域以及骶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承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地或者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2)上的束缚带,所述束缚带用于将所述第二部分(2)固定于使用者的腹部。
CN201922130728.7U 2019-12-03 2019-12-03 腰部承托保护装置 Active CN211535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0728.7U CN211535025U (zh) 2019-12-03 2019-12-03 腰部承托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0728.7U CN211535025U (zh) 2019-12-03 2019-12-03 腰部承托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35025U true CN211535025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503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0728.7U Active CN211535025U (zh) 2019-12-03 2019-12-03 腰部承托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350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8342A (zh) * 2022-09-28 2022-12-27 中山市福佑康复器材有限公司 腰臀健身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8342A (zh) * 2022-09-28 2022-12-27 中山市福佑康复器材有限公司 腰臀健身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13410A (en) Orthopedic belt for pelvis
JP2007519428A (ja) 椅子装着式背部支持体システム
EP1186248A3 (en) Brassiere
KR101026825B1 (ko) 척추 보정용 속옷
US5702333A (en) Method of safely stretch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lumbar spine and lumbar muscles
CN211535025U (zh) 腰部承托保护装置
JP5750396B2 (ja) 脊椎変形矯正装具
US4941465A (en) Ischial perineal cushion for emergency traction splint
KR100940126B1 (ko) 포터블 무릎 의자
JP3530787B2 (ja) 骨盤矯正ベルト
US11213720B2 (en) Posture train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211213726U (zh) 一种矫姿用护脊肩托
JP3200538B2 (ja) 骨盤安定サポータ及び骨盤安定パンツ
CN208864598U (zh) 一种用于纠正身姿的保健腰带
JP3156477U (ja) 腰、背部の疲労緩和具
US20160106568A1 (en) Spine correction and pelvis strengthening apparatus
CN213758795U (zh) 一种矫姿带
US20180280182A1 (en) Orthopedic support brace for the backbone
CN211460712U (zh) 一种肩背矫姿带
JP2020127701A (ja) 姿勢矯正具及びその使用法
CN103610339A (zh) 防止脊柱弯曲椅
US20110078861A1 (en) Pelvic and lumbar spine support
CN217244995U (zh) 一种有助骨盆修复和耻骨闭合的医用外固定支具固盆带
JP4026932B2 (ja) 姿勢補整用被服
CN219021837U (zh) 婴幼儿髋部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