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31084U - 便携式接口系统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接口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31084U
CN211531084U CN202020177595.9U CN202020177595U CN211531084U CN 211531084 U CN211531084 U CN 211531084U CN 202020177595 U CN202020177595 U CN 202020177595U CN 211531084 U CN211531084 U CN 211531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interface device
interface
interface system
bas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775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斯坦丁·布伦鲍尔
迈克尔·凯特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rkaroun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Workaround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rkaround GmbH filed Critical Workaround Gmb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31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310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54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 G06K7/108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further details of bar or optical code scanning devices
    • G06K7/1088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further details of bar or optical code scanning devic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hand-held scanners
    • G06K7/1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further details of bar or optical code scanning devic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hand-held scanners adaptations to make the hand-held scanner useable as a fixed scann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8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ortable, e.g. battery operated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56Details of interchangeable modules or receptacles therefor, e.g. cartridge mechanisms
    • H05K5/0286Receptacles therefor, e.g. card slots, module sockets, card ground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38Back panels or connecting means therefor; Terminals; Coding means to avoid wrong insertion
    • H05K7/1452Mounting of connectors; Switching; Reinforcing of back panels
    • H05K7/1454Alignment mechanisms; Drawout c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接口系统(10),包括:接口装置(14),尤其是传感器装置,以及便携式底座部件(12);其中,所述接口装置(14)无需工具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底座部件(12)的连接区域(34)中;其中,所述接口系统(10)设计成如果所述接口装置(14)与所述底座部件(12)分离,则所述接口装置(14)被激活。

Description

便携式接口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接口系统。
背景技术
便携式接口系统用于读取、显示、转发和/或存储数据。在生产过程中,接口系统用于例如读取所使用组件的相关信息或者将信息传输至数据库进行存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定在特定产品中构建了哪些组件。然而,接口系统也用于物流中心,尤其是用于读取产品的相关信息,以及利用条形码控制过程。
在已知的系统中,用户必须通过驱动触发器来启动数据捕获过程。为了使过程的时间效率更高,最好尽可能简单地执行数据捕获过程,优选地,不需要用户即可激活。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口系统,该接口系统特别能够在时间方面高效地实现一个过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该目的通过一种便携式接口系统来实现,其包括接口装置,尤其是传感器装置,以及便携式底座部件;其中,所述接口装置无需工具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底座部件的连接区域中;其中,所述接口系统设计成如果所述接口装置与所述底座部件分离,则所述接口装置被激活。
这意味着,仅通过将所述接口装置与所述底座部件分离,就可以使所述接口装置处于操作状态,在该状态下,所述接口装置可以执行,例如数据捕获过程。因此,用户要启动数据捕获过程,就必须将所述接口装置移至要从中捕获数据的对象。
所述接口装置包括,例如,电子模块和支座,其中,所述支座具有设置为用于接收所述电子模块的固定器。因此,所述固定器非常适合于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重复地与所述电子模块附接。购买电子模块通常很昂贵。如果所述接口系统的部件由于磨损而需要更换,则通过单独设计电子模块,可以重复使用所述电子模块。此外,所述电子模块可以等同地应用于各种相同或相似的接口系统中。这意味着,如果一个接口系统有时不使用,则所述电子模块可以用于另一个接口系统。这样,可以保持较低的投资成本。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支座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和一个与所述开关电连接的配合触点;所述电子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接触元件;其中,如果将所述电子模块插入所述支座的固定器中,所述至少一个配合触点与所述至少一个接触元件电接触。尤其是,所述配合触点也位于所述固定器中。因此,只要将所述电子模块插入所述固定器,即可立即工作,而无需手动建立接触。当互换电子模块特别容易时,这有利于实现在各种接口装置中使用电子模块。
特别地,所述电子模块不具有可在外部操作的开关。
所述接口装置,尤其是所述支座,包括用于通过至少一个开关激活所述接口装置的电路。所述开关优选地与配合触点电连接。因此,如果所述电子模块位于所述支座中,则可以通过所述电路中的开关激活所述电子模块。
如果所述接口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部件上,则所述至少一个开关被驱动;如果所述接口装置与所述底座部件分离,则所述至少一个开关不被驱动;其中,如果所述开关未被驱动,则所述接口装置被激活。如果所述开关被驱动,则所述电路断开,使得电流不能流过所述接口装置,尤其是流过所述电子模块。如果所述开关未被驱动,则所述电路闭合,并且所述接口装置处于操作状态,能够捕获和/或显示数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所述开关被驱动,则所述接口装置可以被激活;如果所述开关未被驱动,则所述接口装置未被激活。
例如,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包括磁性开关;所述底座部件包括磁体,如果所述接口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部件的连接区域中,则所述磁体驱动所述磁性开关。因此,所述开关可以通过磁体的磁场来驱动,其中,如果所述接口装置位于所述底座部件上,由于排斥力所述开关保持断开。因此,只要所述接口装置位于所述底座部件的连接区域中,它就处于非活动状态。然而,如果用户从所述底座部件中拆下所述接口装置,则所述开关会离开磁场。所述开关不被驱动,其中,所述开关在非驱动状态下被闭合,使得电流可以流过所述接口装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关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关,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支电路和一个第二支电路。所述第一开关位于所述第一支电路中,并且当所述接口装置与所述底座部件分离时闭合所述第一支电路。所述第二开关位于所述电路中,可以断开或闭合所述第一支电路和所述第二支电路。由于这种断开,所述接口装置,尤其是所述电子模块,被停用,从而可以重新激活。尤其是,所述配合触点通过该断开而彼此电性地分开。
所述电路设置成使得所述接口装置,尤其是所述电子模块,通过至少一个闭合的支电路被激活。为了激活所述传感器装置,所述第一开关必须闭合,并且所述第二开关必须闭合所述两个支电路中的至少一个,使得所述配合触点经由所述电路的至少一个所述支电路电连接。
所述接口装置,尤其是所述支座,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元件,其中,所述开关,尤其是所述第一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开关,通过驱动所述致动元件而被驱动。
因此,可以通过驱动所述致动元件来激活所述接口装置和/或所述接口装置的新操作是可触发的。因此,例如,用户可以通过驱动所述致动元件来执行多个数据捕获过程,而无需将所述接口装置移回到所述连接区域去驱动所述开关。因此,可以特别有效且快速地执行该过程。
例如,所述致动元件为按钮。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开关分配给所述致动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开关设计成在致动元件被驱动时,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所述第一支电路,并闭合所述第二支电路。尤其是,所述第一支电路在致动元件的驱动时首先断开,并且所述第二支电路在经过延迟后闭合。该延迟确保了所述接口装置,尤其是所述电子模块,被短暂地停用。然而,这种延迟可能非常短暂。
为了通过仅驱动一个开关而断开所述第一支电路并闭合所述第二支电路,所述第二开关包括在所述第一支电路中的第一开关元件,尤其是NC开关元件,以及在所述第二支电路中的第二开关元件,尤其是NO开关元件。
例如,所述第二开关设置为使得在驱动所述致动元件时首先驱动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然后驱动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因此,实现了断开所述第一支电路和闭合所述第二支电路之间所需的延迟。
所述致动元件可以位于所述接口装置的外侧壁上,尤其是所述支座的外侧壁上。由此,当用户将所述接口装置握在手中时可以容易地驱动致动元件。
根据实施例,所述接口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尤其是条形码扫描仪,RFID读取器,触敏表面和/或至少一个输出装置,尤其是屏幕,尤其是其中,所述电子模块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和/或所述至少一个输出装置。由此,所述接口系统可以被广泛地使用。
尤其是,除了开关和电路之外,所述支座既不包括这样的传感器,也不包括输出装置。
所述底座部件可以包括用于将所述底座部件固定在一件衣物或物体上的紧固装置以及收缩装置,其中,所述收缩装置与所述接口装置附接,并且能够将所述接口装置移动到所述紧固装置和/或所述连接区域,处于预设的保持位置,其中,所述接口装置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可拆卸地固定在在所述连接区域中的所述保持位置。
通过所述紧固装置,用户可以一直将所述接口装置随身携带,而无需手持所述接口装置。
所述紧固装置也可以用于将所述底座部件固定在用户的身体上或可移动物体上,例如推车,尤其是购物车。
使用后,所述接口装置借助于所述收缩装置被移回到预设的保持位置。因此,用户不必自己将所述接口装置移回到其保持位置,并且可以在使用所述接口装置之后立即将自己应用于下一个操作。尤其是,为了使所述接口装置能够通过所述收缩装置移回到保持位置,用户松开对所述接口装置的握持就足够了。这意味着,如果所述接口装置从所述底座部件上卸下并且没有被握持,则所述收缩装置将处于激活状态。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的描述和参考的附图,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这些附图中: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接口系统的分解图;
图2所示为根据图1所示的接口系统的底座部件的俯视图;
图3所示为根据图1所示的接口系统的支座的仰视图;
图4所示为图2所示的底座部件的透视图;
图5所示为图2所示的底座部件的侧视图;
图6所示为图3所示的支座的透视图;
图7所示为图3所示的支座的打开视图;
图8所示为图7所示的支座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接口系统10的分解图。接口系统10包括底座部件12和接口装置14,该接口装置14可以无需工具而可拆卸地固定在底座部件12上。
在所示实施例中,接口装置14用于读取或扫描数据。在捕获这些数据之后,可以通过接口装置14将数据无线传输至服务器,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和/或直接显示在接口装置14的输出装置,例如屏幕上。
为实现此目的,接口装置14包括传感器,例如条形码扫描仪,RFID读取器和/或触敏表面。
传感器朝向前面,尤其在是条形码扫描仪的情况下,即背离底座部件12。为此,在接口装置14的前端面上设有相应的窗口。
接口系统10是便携式的,便于用户携带。紧固装置13以夹片的形式设置在底座部件12上,通过所述夹片,可以将底座部件12紧固在用户的衣物上,使得用户可以随身携带接口系统10,而无须经常将接口系统10握在手中。除了夹片,紧固装置13还可以包括:搭扣、夹子、松紧带、磁性紧固件和/或钩环紧固件。
在图4和图5中以另外两个视角显示了底座部件12,从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到紧固装置13。
还可以想到的是,紧固装置13设计成用于将接口系统10固定在可移动的物体上,例如购物车上。
在所示实施例中,接口装置14分为两部分,包括支座16以及可容纳在支座16中的电子模块18。尤其是,接口装置14的传感器集成在电子模块18中。然而也可以想到接口装置14也设计成为一个部件。
支座16包括用于接收电子模块18的固定器20,所述固定器20使得能够将电子模块18从支座16中重复地拆卸,并将电子模块18重新插入支座16。可以在图6中看到支座16的详细视图。
在所示实施例中,固定器20包括两个横向导轨22,电子模块18可沿插入方向R插入两个横向导轨22,其中,横向导轨22沿电子模块18的插入方向R延伸。
每个横向导轨22包括横向引导壁24和从该引导壁24延伸到对面引导壁24的支架26。此外,固定器20包括将电子模块18保持在固定器20中的锁紧装置28。
在支座16的接触表面30上设置有两个配合触点32,电子模块18在附接状态下抵靠在其上。电子模块18的下侧具有两个对应的接触元件33。如果电子模块18位于支座16中,则接触元件33和配合触头32成对地电接触。
如果两个接触元件33都电连接,则电子模块18被激活或触发。
底座部件12具有连接区域34,接口装置14能够在预设的保持位置抵靠在其上。该预设的保持位置是预先设定的,尤其与紧固装置13相关。
连接区域34由底座部件12的两个侧壁38,端面38和台阶40设定。
接口装置14,尤其是支座16,具有挡块42,其在接口装置14处于设定的保持位置时,抵靠在底座部件12的前端面38上。另外,支座16的端面44可抵靠在底座部件12的台阶40上。
两个磁性部件46位于底座部件12的连接区域34中,所述磁性部件46包括,例如永磁体或铁磁性材料。磁性部件46用于将接口装置14保持在连接区域34中设定的保持位置。但是,原则上,磁性部件46足以使接口装置14与底座部件12附接。
如图3所示,接口装置14的支座16还包括两个磁性部件48,用于将接口装置14附接至底座部件12,由于底座部件12的磁体部件46吸引磁性部件48。如果底座部件12只包括一个磁性部件46,则对于支座16来说一个磁性部件48也足够。
图2所示为底座部件12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两个磁性部件46彼此相邻。如图3所示,两个磁性部件48也彼此相邻,其中,当接口装置14处于固定位置时,底座部件12的磁性部件46和支座16的磁性部件48完全位于同一位置。
底座部件12的磁性部件46和接口装置14的磁性部件48互补排列,也就是说,处于保持位置的两个叠置的磁性元件46相互吸引。
另外,底座部件12的两个磁性部件46和接口装置14的磁性部件48是相对排列的。因此,接口装置14的设定的保持位置已经由磁性部件46、48的构造所确定,因为在每种情况下只有底座部件12的仅一个磁性部件46和接口装置14的一个磁性部件48成对地吸引。底座部件12或接口装置14的相应的另一个磁性部件46、48被排斥。
磁性部件46、48的相对排列也可以用于使接口装置14更容易地与底座部件12分离。为此,用户可以使接口装置14在底座部件12上进行一定程度地滑动,并且使得排斥的磁体部件46、48在一定程度上重叠。由此,接口装置14与底座部件12分离,从而使得接口系统10的操作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
另外,底座部件12包括与接口装置14附接的收缩装置50,以便简化接口系统10的操作。如果接口装置14先前已与底座部件12分离,则收缩装置50可将接口装置14移动到预设的保持位置。
在所示实施例中,收缩装置50包括绳索52,该绳索52的一个自由后端与接口装置14附接,尤其是与支座16附接,另一自由端与可旋转卷轴54附接。
可旋转卷轴54受到弹簧55产生的弹力作用,例如位于卷轴54内部的螺旋弹簧。
在这种情况下,弹簧55的一个自由端附接于卷轴54的内壁,另一自由端附接于销57。
如图1所示,如果将接口装置14从底座部件12上拆下,则卷轴54将沿展开方向旋转,并且拉出绳索52。
当绳索52被拉出时,弹簧55进一步被拉紧,使得弹簧55中存储的势能增加。如果接口装置14与底座部件12分离并且未被用户持有,则弹簧55中存储的势能用于将接口装置14移回到其在底座部件12上设定的保持位置。
如图2所示,为了能确定滑动,在连接区域34中可以有用于接口装置14的导轨35。
为了使接口系统10更易于操作,还设置了,如果接口装置14与底座部件12分离,则电子模块18自动进入操作状态。
这由所示实施例中支座16的电路S来确保。
图7中所示的支座16是打开的,使得设置在支座16中的电路S是可见的。图8示出了电路S的相应等效电路图。
图8所示的状态中,接口装置14位于底座部件12上,并且开关58被致动,即断开,使得接口装置14,尤其是电子模块18,不起作用。
电路S包括第一支电路S1和第二支电路S2,以及第一开关58和此处的两个第二开关63。
通过第一支电路S1和第二支电路S2均可在两个配合触头32之间建立电连接,从而激活电子模块18。因此,支电路S1,S2平行。
第一开关58设置在第一支电路S1中,并且可以断开或(部分)闭合该支电路S1。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开关58是磁性开关。
两个第二开关63均具有第一开关元件64和第二开关元件66,其中,在每种情况下,第一开关元件64位于电路S的第一支电路S1中,第二开关元件66位于电路S的第二支电路S2中。开关元件64、66可以断开或(部分)闭合它们各自的支电路S1、S2。
第一开关元件64在第一支电路S1中串联连接,尤其是与第一开关58串联连接。
第二开关元件66在第二支电路S2中并联连接。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元件64在每种情况下都是NC开关元件,这意味着该开关元件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是闭合的。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开关元件66在每种情况下都是NO开关元件,这意味着该开关元件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是打开的。
如图7所示,两个开关元件64、66可以配置成单独的开关元件组合在一起形成开关63。然而,可以想到的是,开关63设计成一个具有两个开关点的部件,这两个开关点构成了开关元件64、66。
如图7所示,可以通过致动元件62机械地驱动开关63以及开关元件64、66。
为了自动激活接口装置14,尤其是电子模块18,当将其从底座部件12取下时,磁铁56(图2)在底座部件12上布置为当接口装置14处于保持位置时驱动第一开关58。或者,也可以想到,第一开关58可以通过底座部件12上的相应元件机械地切换。
如果接口装置14位于底座部件12上,处于设定的保持位置,则开关58通过磁铁56保持断开状态。如果接口装置14与底座部件12分离,由于磁体56的磁排斥力的停止,第一开关58闭合。
因此,电路S的第一支电路S1闭合,从而激活电子模块18-假定不驱动致动元件62。因此,用户可以在将接口装置14与底座部件12分离后立即执行相关操作,例如,利用扫描仪执行数据捕获过程。
操作完成后,可通过收缩装置50将接口装置14移回到其在底座部件12上的保持位置,从而再次断开开关58,并使电子模块18处于停用状态。
然而,也可以想到,用户希望连续执行多个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接口装置14必须重复地移动到保持位置并再次分离以便开始新的操作,这是不实用的。
因此,致动元件62分别位于支座16两侧的外侧壁60上。例如,致动元件62为按钮。
如果用户按下致动元件62,则相应开关63的第一开关元件64首先被驱动,并且在不久之后第二开关元件66被驱动。
通过查看图8,可以清楚地看到,借助相应的第一开关元件64,通过最先驱动开关63中的之一断开电路S的第一支电路S1。
结果,配合触头32被电断开,从而短暂地停用接口装置14,特别是电子模块18。
然而,这种状态只是短暂的,因为在驱动第一开关元件64之后第二开关元件66被驱动,从而使电路S的第二支电路S2闭合,从而依次电连接配合触头32和接触元件33。从而,电子模块18被激活。
因此,用户只要驱动两个致动元件62中的之一,就足够启动新的数据捕获过程。然而,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对于用户来说同时按下两个致动元件62会更舒适。而且,通过这种方式,接口系统10对于左撇子和右撇子的用户同样易于操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只设置第二开关63。

Claims (14)

1.便携式接口系统(10),包括接口装置(14),尤其是传感器设备,并且包括便携式底座部件(12);其中,所述接口装置(14)可无需工具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底座部件(12)的连接区域(34)中;其中,所述接口系统(10)设计成如果所述接口装置(14)与所述底座部件(12)分离,则所述接口装置(14)被激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装置(14)包括:电子模块(18)和支座(16);其中,所述支座(16)包括用于接收所述电子模块(18)的固定器(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口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6)包括至少一个配合触点(32);所述电子模块(18)包括至少一个接触元件(33);其中,如果所述电子模块(18)插入所述支座(16)的固定器(20)中,所述至少一个配合触点(32)与所述至少一个接触元件(33)电接触。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口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装置(14),尤其是所述支座(16),包括用于通过至少一个开关(58、63)激活所述接口装置(14)的电路(S)。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口系统(10),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接口装置(14)固定在所述底座部件(12)上,则所述至少一个开关(58)被驱动;如果所述接口装置(14)与所述底座部件(12)分离,则所述至少一个开关(58)不被驱动;其中,如果所述开关(58)未被驱动,则所述接口装置(14)被激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口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开关(58)包括磁性开关;所述底座部件(12)包括磁铁(56),如果所述接口装置(14)固定在所述底座部件(12)的所述连接区域(34)中,则所述磁铁(56)驱动所述磁性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口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S)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关(58)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关(63),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电路(S1)和一个第二支电路(S2);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58)位于所述第一支电路(S1)中,如果所述接口装置(14)与所述底座部件(12)分离,则所述第一开关(58)闭合所述第一支电路(S1);
其中,所述第二开关(63)位于所述电路(S)中,使得可以断开或闭合所述第一支电路(S1)和所述第二支电路(S2)。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口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装置(14),尤其是所述支座(16),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元件(62);其中,所述开关(58、63),尤其是所述第一开关(58)和/或所述第二开关(63)通过驱动所述致动元件(62)而被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口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63)分配给所述致动元件(62);其中,所述第二开关(63)设计成使得其在致动元件(62)被驱动时,断开所述第一支电路(S1)并闭合所述第二支电路(S2)。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口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63)包括在所述第一支电路(S1)中的第一开关元件(64),尤其是NC开关元件,以及在所述第二支电路中的第二开关元件(66),尤其是NO开关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口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63)设置成在所述致动元件(62)被驱动时,首先驱动所述第一开关元件(64),然后驱动所述第二开关元件(66)。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口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元件(62)位于所述接口装置(14)的外侧壁上,尤其是所述支座(16)的外侧壁上。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口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装置(14)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尤其是条形码扫描仪,RFID读取器,触敏表面和/或至少一个输出装置,尤其是屏幕;尤其是其中,所述电子模块(18)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和/或所述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口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件(12)包括:用于将所述底座部件(12)固定在一件衣物上的紧固装置(13)和收缩装置(50);其中,所述收缩装置(50)与所述接口装置(14)附接,能够将所述接口装置(14)移动到所述连接区域(34)中的紧固装置(13),处于预设的保持位置;其中,所述接口装置(14)无需工具可拆卸地固定所述在连接区域(34)中的所述保持位置。
CN202020177595.9U 2019-02-18 2020-02-17 便携式接口系统 Active CN21153108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104039.6 2019-02-18
DE102019104039.6A DE102019104039B3 (de) 2019-02-18 2019-02-18 Tragbares Schnittstellen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31084U true CN211531084U (zh) 2020-09-18

Family

ID=70859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77595.9U Active CN211531084U (zh) 2019-02-18 2020-02-17 便携式接口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4282B2 (zh)
CN (1) CN211531084U (zh)
DE (1) DE102019104039B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04033B3 (de) * 2019-02-18 2020-06-10 Workaround Gmbh Tragbares Schnittstellen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91791A (en) * 1982-12-13 1985-01-0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ensing switch for a detachable communications probe
US20030100340A1 (en) * 2001-03-16 2003-05-29 Cupps Bryan T. Novel personal electronics device with thermal management
US20080043416A1 (en) * 2006-08-15 2008-02-21 Shankar Naraya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s free wearable computer
US7782610B2 (en) * 2008-11-17 2010-08-24 Incase Designs Corp.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ase with battery
US20110096512A1 (en) 2009-10-27 2011-04-28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Proximity-activated release for docked electro-optical reader
US20140075075A1 (en) * 2012-09-11 2014-03-13 Google Inc. Context-Dependent Home Automation Controller and Docking Station
US20160350058A1 (en) * 2015-06-01 2016-12-01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display adapter device
US10805775B2 (en) * 2015-11-06 2020-10-13 Jon Castor Electronic-device detection and activity association
US10666055B2 (en) * 2015-12-17 2020-05-26 Garrity Power Services Llc Portable power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9104039B3 (de) 2020-06-18
US20200264662A1 (en) 2020-08-20
US11314282B2 (en) 2022-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79823B2 (en) Reclosable strap assembly
US8800117B2 (en) Magnetic locking device
CN211531084U (zh) 便携式接口系统
US20170108895A1 (en) Quick release dock system and method
US20120162925A1 (en) Card tray ejection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1896047B (zh) 电子设备及其卡止装置
US20200272801A1 (en) Finger wearable scanner and related methods
US8016200B2 (en) Handle and activation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H05197827A (ja) 手持ち自由のバーコードスキャナ
CN212620780U (zh) 便携式接口系统
US11138850B2 (en) Hard tag applicator
CN107708828B (zh) 玩具
NL1020262C2 (nl) Modulaire elektronische inrichting.
EP2973465B1 (en) Mobile eas deactivator
JP4731612B2 (ja) ハンドスキャナの固定器具、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US20190126965A1 (en) Mobile device holder
JP6292680B2 (ja) 手持ち式装置
JP2010224640A (ja) ハンディーリーダー
CN215126769U (zh) 可释放待固定物的卡扣装置
TWI394423B (zh) 移動通信裝置
CN219283761U (zh) 管理夹装置和冰箱
CN215527261U (zh) 音频采集设备
CN213262160U (zh) 后视镜组件
JP2004296971A (ja) レール取り付け用アダプタ
JP2010176405A (ja) 光学的情報読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