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25170U - 一种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25170U
CN211525170U CN201921243361.3U CN201921243361U CN211525170U CN 211525170 U CN211525170 U CN 211525170U CN 201921243361 U CN201921243361 U CN 201921243361U CN 211525170 U CN211525170 U CN 211525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section
impeller core
core
wate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433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章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2433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25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25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25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包括叶轮芯和外罩筒体,所述外罩筒体为单纯筒体、或者由叶片周围近距离的其他物件所形成的等效筒体,该等效筒体与叶轮芯构成事实上的水流流道,所述叶轮芯由中心轴和均匀分布在中心轴外侧周面上的若干组水流输送单元的叶片组成,所述叶轮芯分为叶轮芯上段和叶轮芯下段,所述叶轮芯上段为离心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芯下段由1级或2级或2级以上的水流输送单元构成,叶轮芯上段离心轮的叶片主体在中心轴的外侧周面呈非径向分布,叶轮芯与外罩筒体为一体、或为分体,本实用新型应用了“螺旋式”流道,可以轻松提升水流,在电机的不同转速区叶轮均能工作稳定,效率高,流量大,推动水流更强劲。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
【背景技术】
洗碗机是自动清洗碗、筷、盘、碟、刀、叉等餐具及冲洗水果、蔬菜等的设备。市面上的洗碗机可以分为家用和商用两类,家用洗碗机主要有台式、柜式(嵌入式)、水槽一体式及集成式等。
水泵叶轮由电机转轴带动,将水源中的水经由叶轮抽起、甩出,甩出的水流进入旋转喷射臂,之后从旋转喷射臂的出水孔中射出,从而对碗、筷、盘、碟、刀、叉等餐具及水果、蔬菜等进行冲洗。叶片式水泵从原理上说有离心式、轴流式、混流式,离心式力气大但叶片高度窄,轴流式流量大但扬程低,混流式介于前两者之间。洗碗机(尤其是家用洗碗机)出于“循环用水”的考虑和“旋转喷射臂结构”所限,水泵叶轮所处空间狭小、且取水口位置低,传统的一级叶轮难于满足。
目前市场上一些洗碗机所用水泵叶轮虽然在一级叶轮的基础上有改进复合式叶轮,不是单纯的一级叶轮了,如专利公开号【CN104235061 B】、【CN205823715 U】、【CN205823716 U】、【CN207513917 U】所述,但改进效果仍不足,主要表现为:当电机转速进到高转速区,其流量与转速的关系明显发生钝化、但功率大增,效率降低,稳定性变差。
此类洗碗机之无管泵水泵叶轮的设计应当满足几个要求:一是要把低进水口位置的水上抬;二是要有较强的负载能力把上抬的‘水’推送(甩进)到旋转喷射臂中去;三是要求流量足够、且稳定;三个要求要同时满足。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有必要对其提出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出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从另外一条路径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优点表现为:小坡度螺旋形流道,(1)在现有技术产品中,流道陡峭(水力坡度大)是一个严重缺陷,是造成其叶轮进入高转速区时效率降低、稳定性变差的主要原因。本实用新型应用了“螺旋式”流道,因为螺旋式流道可以做到坡度小,所以可以轻松提升水流,因此在电机的不同转速区叶轮均能工作稳定,效率高;(2)‘取水段’叶片少,流道空间大,所以流量大;(3)甩出轮的叶片在中心轴外侧周面上呈切线方向布置,切线方向布置比径向布置可以获得更大的水接触面积,因此叶轮的负载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推送水流更强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包括叶轮芯和外罩筒体,所述外罩筒体为单纯筒体、或者由叶片周围近距离的其他物件所形成的等效筒体,该等效筒体与叶轮芯构成事实上的水流流道,所述叶轮芯由中心轴和均匀分布在中心轴外侧周面上的若干组水流输送单元的叶片组成,所述叶轮芯分为叶轮芯上段和叶轮芯下段,所述叶轮芯上段为离心轮,所述叶轮芯下段由1级或2级或2级以上的水流输送单元构成,所述叶轮芯下段的水流输送单元的叶片数与叶轮芯上段离心轮的叶片数不相等,所述叶轮芯上段离心轮的叶片主体在中心轴的外侧周面呈非径向分布,所述叶轮芯与外罩筒体为一体、或为分体。
如上所述叶轮芯下段的每级水流输送单元的叶片呈螺旋形沿中心轴的外侧周面分布。
如上所述螺旋形叶片所形成的螺旋形流道坡度小于80度角。
如上所述螺旋形流道坡度在10~30度角之间。
如上所述叶轮芯上段离心轮的叶片主体在中心轴外侧周面上呈切线方向布置。
如上所述叶片为平板型或者弯曲型。
如上所述弯曲叶片的尾部呈弧形钩状弯曲,弯曲方向顺叶轮旋转方向。
如上所述叶轮芯与外罩筒体合为一体,成为一个完整叶轮。
如上所述叶轮为单纯叶轮芯、或者为所述叶轮芯与外罩筒体的上段喇叭口段合为一体、或者为所述叶轮芯与外罩筒体的下段合为一体.
如上所述叶轮芯下段的水流输送单元的叶片数与叶轮芯上段离心轮的叶片数不相等.
如上所述叶轮芯与外罩筒体为卡位固定且加超声或热熔固定.
一种水泵,使用了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
将完整叶轮分解成分离的若干段,每一段的叶片、中心轴、外罩筒体的相应位置段三者合为一体,其每一段对应其所在的单元来说都是完整的、具备独立完成其所在单元功能的能力,使用时逐段组合起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之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见附图3、图4、图5)采用多级水流输送单元,能稳定、足量的拉升水流高度,进而将水流甩进旋转喷射臂内进行洗涤程序,叶轮负载力充足,流量稳定,效率高。定义每个复合式叶轮是由‘取水段’+‘甩出轮’组成。则在现有技术产品中,其“取水段”流道陡峭(水力坡度大)是一个严重缺陷,是造成叶轮进入高转速区时效率降低、稳定性变差的主要原因,让“取水段”的‘流道坡度’变缓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定义“每组连续(不间断)的叶片+中心轴+外罩筒体”所形成的流道组构成为实质性“水流输送单元”的一级。则“取水段”全段的‘水流拉升高度’可以通过叠加接力的办法解决,即1级不行就2级,2级不行就3级,3级不行就4级,……,一级一级地接力,便能实现‘目标水流拉升高度’,所以称为“多级水流输送单元”。本实用新型之水泵叶轮“取水段”包含1级、2级、3级及以上的多级“水流输送单元”,见附图3、附图3-1、附图4、附图4-1、附图5、附图5-1。
2、本实用新型之水泵叶轮“取水段”每个层级的水流输送单元由若干‘叶片’+‘中心轴’+‘外罩筒体’组成。不同层级之水流输送单元的‘叶片形态’可以是相同、也可以是不同,优选相同;不同层级之水流输送单元的‘叶片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相同叶片数。当“取水段”是由多级水流输送单元构成、且相邻两级水流输送单元之‘叶片形态’(或‘叶片数’)不同时,两级的叶片之间要留出恰当的纵向距离(即留出空隙) 构成稳流区以保障全段流量的连贯和稳定。“中心轴”为空心柱体,内设安装扁位,用于供电机转轴穿插和实现电机转轴与“取水段”的紧固定。各层级共用‘中心轴’和‘外罩筒体’。
3、甩出轮是将“取水段”出口端的‘水’再抽起、变方向、甩出,用力将水流推送到旋转喷射臂中去的一段。该段是一个改变了某些属性的离心轮,称为甩出轮。所述“甩出轮”应用了离心轮力气大的特点、但又优化了它的一些性能。“甩出轮”由若干‘叶片’+‘中心轴’+喇叭口形‘外罩筒体’构成。“甩出轮”的中心轴可以是‘圆柱状’[见附图6(4)]。也可以是‘带平顶帽’的曲面状[见附图8(4)],中心轴为空心,内设安装扁位,用于供电机转轴穿插和实现电机转轴与“甩出轮”的紧固定。“甩出轮”的叶片可以是‘平板型叶片’(见附图6、附图8、附图9、附图10),也可以是‘弯曲叶片’(见附图11、附图12)。改变‘平板型叶片’的放置角度可以改变叶轮的负载能力,见附图6-1,因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对于由r边+L边+R边围成的三角形而言,有L+r>R,则L>R-r,即‘切线边’长度一定大于‘径向边’长度,对于‘平板型叶片’而言,在中心轴周面上‘切线方向分布’就比‘径向分布’具有更大的水接触面积,叶轮的负载能力得到提高。让‘弯曲叶片’的尾部带‘钩状弯曲’也可以提高叶轮的负载力。鉴于工作中的无管泵水泵叶轮置于‘旋转喷射臂’内,叶轮对应位置四周留有恰当的间隙,工作中‘间隙处’充满水,为了使叶片搅动水的力度更足及叶轮模具制造的方便,优选‘平板型叶片’+‘圆柱状中心轴’组合。“甩出轮”的喇叭口形‘外罩筒体’见附图6(6)。
4、本实用新型之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的“取水段”与“甩出轮”可以合为一体使用(见附图1),也可以分体使用(见附图13、附图14)。当分体使用时,组合后需保证各分体段之间的接触端面处是紧接触就可以,因为进水端压力不大,以两段之间‘紧接触位置’不泄漏水流就算可以。
5、本实用新型之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也可以‘叶轮芯’与‘外罩筒体’分离,再组合使用。附图15所示,叶轮芯与外罩筒体的上段喇叭口段一体注塑在一起,外罩筒体的剩余部分则另外安排在其他的物件中,然后再配合在一起使用。附图16所示,叶轮芯与外罩筒体的下段一体注塑在一起,外罩筒体的剩余部分则另外安排在其他的物件中,然后再配合在一起使用。附图17所示,全部叶片和中心轴一起一体注塑,外罩筒体则另外安排在其他的物件中,然后再配合在一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叶轮芯的立体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外罩筒体的立体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分解视图一,叶轮芯视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分解视图二,外罩筒体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分解视图一,叶轮芯视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分解视图二,外罩筒体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分解视图一,叶轮芯视图。
图5-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分解视图二,外罩筒体前视图。
图6为甩出轮实现方式一视图。
图6-1为甩出轮实现方式一顶视图。
图7为实施例一第一胶件工艺立体视图
图7-1为实施例一第二胶件工艺立体视图
图7-2为实施例一成品工艺剖视图
图7-3为实施例一成品立体视图
图8为甩出轮实现方式二视图。
图8-1为甩出轮实现方式二顶视图。
图9为甩出轮实现方式三视图。
图9-1为甩出轮实现方式三顶视图。
图10为甩出轮实现方式四视图。
图10-1为甩出轮实现方式四顶视图。
图11为甩出轮实现方式五视图。
图11-1为甩出轮实现方式五顶视图。
图12为甩出轮实现方式六视图。
图12-1为甩出轮实现方式六顶视图。
图13为分体制造、再组合使用的方式一之两段组合视图。
图14为分体制造、再组合使用的方式一之三段组合视图。
图15为分体制造、再组合使用的方式二视图之一。
图16为分体制造、再组合使用的方式二视图之二。
图17为分体制造、再组合使用的方式三视图。
图18为实施例二第三胶件工艺立体视图。
图19为实施例三第四胶件工艺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19所示,一种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包括叶轮芯和外罩筒体,所述外罩筒体为单纯筒体、或者由叶片周围最近距离的其他物件所形成的等效筒体,该等效筒体与叶轮芯构成事实上的水流流道,所述叶轮芯由中心轴和均匀分布在中心轴外侧周面上的若干组水流输送单元的叶片组成,所述叶轮芯分为叶轮芯上段和叶轮芯下段,所述叶轮芯上段为离心轮,所述叶轮芯下段由1级或2级或2级以上的水流输送单元构成,所述叶轮芯上段离心轮的叶片主体与中心轴的外侧周面不垂直,所述叶轮芯与外罩筒体为一体、或为分体。本实用新型之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具备一级或二级或多级水流输送机构,能拉升水流高度,进而将水流甩进旋转喷臂内进行洗碗程序,叶轮负载力强,抽水效率高。
应理解,本说明书中的上、下、左、右、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向性术语是针对附图中所示的方位的描述,这些方位并不是限制性的。如果没有特定说明,本文中的术语向内、向外、内、外、内侧、外侧是指相对于部件中心的范围。此外,术语水平、竖起、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允许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起而言更加水平,并不表示该结构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一见附图3、附图3-1,由连续不间断长螺旋式流道的一级‘水流输送单元’构成“取水段”。1、取水段:见附图2-3,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所述水泵叶轮包括a段(取水段) 和b段(甩出轮)。见附图3,a段包括用于穿插电机转轴的空心中心轴1,“中心轴1”内设有安装扁位,便于与电机转轴的紧固定。在所述“中心轴 1”轴体外侧设有若干个螺旋式叶片2,各“螺旋式叶片2”按圆周360度除以‘叶片数’所得角度(称为阵列角度,设叶片数为N,则阵列角度=360 ÷N,N为等于1、2、3及以上的自然数)围绕“中心轴1”轴心阵列分布。“螺旋式叶片2”的外侧设有外罩筒体3。“螺旋式叶片2”的内沿与“中心轴1”的外侧表面相连。“中心轴1”的高度与“外罩筒体3”的高度相同。相邻两个“螺旋式叶片2”的实体+“中心轴1”的外侧表面+“外罩筒体3”的内侧表面共同在三维空间中围成一个空腔而形成水流通道,该水流通道围绕着“中心轴1”螺旋式上升,称为螺旋形流道。在电机转轴的带动下, a段整体随电机转轴旋转,“螺旋形流道”的入口被导入源水,此‘水’被限制在“螺旋形流道”内、不断地被旋转的“螺旋形流道”的底部抬升,从“螺旋形流道”的出口流出,因而实现了水流的抬升,还获得了出口流速。又因为“螺旋形流道”坡度较缓,所以在电机不同转速(低速、中速、高速)时流量稳定。本实施例“螺旋式叶片2”的数量为2片,‘阵列角度’等于180度,即两片“螺旋式叶片以2“以中心轴1”的轴心对称分布,‘流道坡度α’取值约18度角,‘缠绕角度φ’等于360度角,‘叶片螺距P’略小于“取水段”高度H,‘流道螺距P’略小于H的一半,“螺旋式叶片2”的尾部位置低于“外罩筒体3”高度3mm左右以留出空间作为稳流区,来保障“甩出轮”入水口的水流更稳定。
2、甩出轮:见附图6,所述“甩出轮”包括用于穿插电机转轴的中心轴4,“中心轴4”为空心圆柱体,内设安装扁位,便于与电机转轴的紧固定,轴高度小于叶尖高度,留出紧固螺帽位置。在所述“中心轴4”轴体外侧周面上切线方向分布着若干个均匀排列的、与叶轮旋转方向同向的平板型叶片5,所述“平板型叶片5”有5条边,下边51呈水平,内边52嵌入“中心轴 4”内,上边53为平凸边,上部外侧边54垂直于水平面,下部外侧边55为凹直边(附图6视图中55边被挡住了),这样的5边构造尽力使得叶片的面积最大化,边53与边54形成开放性的出水口。本实例从叶片的安放位置和叶片的形态构造两方面都做到了叶片面积的最大化,所以叶轮的负载能力有了极大的优化。边55的外侧设有喇叭口形外罩筒体6。相邻2个“叶片5”的实体+“中心轴4”的外侧表面+喇叭口形“外罩筒体6”的内侧表面共同在三维空间中围成一个空腔而形成水流通道,流道自入口至出口逐渐径向变宽,在电机转轴的带动下,“甩出轮”整体随电机转轴旋转,“取水段”出口端的‘水’以出口速度冲入“甩出轮”水流通道的入口,上升中被通道的叶片直接或间接推动,再获得离心力,在轴向惯性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水’质点往远离轴心的方向跑,再获得更大的离心力……,如此,水流在流道出口处以小角度(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出水角度)向外发散甩出。改变“喇叭口形外罩筒体6”凹面段内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会影响出水角度。本实施例一叶片数为6片。
3、生产工艺:本实施例一“中心轴1”+“螺旋式叶片2”+“中心轴4” +喇叭口型“外罩筒体6”一体注塑成第一胶件(见附图7),第一胶件喇叭口段外侧均匀分布有若干条轴向凹槽。“外罩筒体3”+喇叭口型“外罩筒体 6”一体注塑成第二胶件(见附图7-1),第二胶件喇叭口段的内径略大于第一胶件喇叭口段的外径、且对应第一胶件均匀分布有相同数目的轴向凸条。尺寸公差以两个胶件在‘喇叭口段’及‘螺旋式叶片外沿与筒体接触段’系紧接触为标准。第一胶件喇叭口段压入第二胶件中再超声或热熔,‘卡位固定’加超声或热熔双重固定,保障了产品的强度和外观(见附图7-2、附图7-3)。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二见附图4、附图4-1,是由间断的两级短螺旋式流道‘水流输送单元’构成“取水段”,“甩出轮”同实施例一。见附图4,定义下级短螺旋式流道‘水流输送单元’为a1,a1的上一级为a2。所述实施例二“取水段”包括用于穿插电机转轴的空心中心轴1,“中心轴1”内设有安装扁位,便于与电机转轴的紧固定。在所述“中心轴1”轴体外侧设有若干个a1段叶片21和若干个a2段叶片22,叶片21和叶片22按圆周360 度除以所在段的‘叶片数’所得角度(称为阵列角度,设叶片数为N,则阵列角度=360÷N,N为等于1、2、3及以上的自然数)围绕“中心轴1”轴心阵列分布。“叶片21”和“叶片22”的外侧设有共用的外罩筒体3,“叶片21”及“叶片22”的内沿与“中心轴1”的外侧表面相连。“叶片21”的尾端与“叶片22”的前端不相连,在纵向上隔开恰当的距离,该距离段与“中心轴1”的外侧表面和“外罩筒体3”的内表面在纵向空间上形成一段空腔作为稳流区,标记为a1a2段。“中心轴1”的高度与“外罩筒体3”的高度相同。在a1段,相邻两个“螺旋式叶片21”的实体+“中心轴1”的外侧表面+“外罩筒体3”的内侧表面共同在三维空间中围成一个空腔而形成水流通道,该水流通道围绕着“中心轴3”螺旋式上升,标记为螺旋形流道1。同理在a2段,相邻两个“螺旋式叶片22”的实体+“中心轴1”的外侧表面+“外罩筒体3”的内侧表面共同在三维空间中围成一个空腔而形成水流通道,该水流通道围绕着“中心轴3”螺旋式上升,标记为螺旋形流道2。在电机转轴的带动下,a1段整体随电机转轴旋转,“螺旋形流道1”的入口被导入源水,此‘水’被限制在“螺旋形流道1”内、不断地被旋转的“螺旋形流道1”的底部抬升,从“螺旋形流道1”的出口流出到达a1a2 段的下端,因而实现了水流的抬升。水流还在不断地挤入,推动水流往上走,到达a1a2段的上端进入“螺旋形流道2”的入口,进入“螺旋形流道2”内的‘水’被限制在“螺旋形流道2”内、不断地被旋转的“螺旋形流道2”的底部抬升,从“螺旋形流道2”的出口流出,向“甩出轮”的入水口冲去,经两级提升到达了“甩出轮”的入水口。本实施例“螺旋形流道”坡度仍然较缓,所以在电机不同转速(低速、中速、高速)时流量稳定,但是a1a2 段不能长,也即第1级叶片组与第2级叶片组之间的距离不能大,否则可能会造成断流,也不稳定。本实施例“叶片21”和“叶片22”为同形态同数量,数量都为3片,‘阵列角度’约等于120度,‘流道坡度α’取值约 21度角,‘缠绕角度φ’取值117度角,‘叶片螺距P’略小于取水段高度H 的1.33倍,‘流道螺距P’略小于H的三分之一。“叶片21”的尾部位置低于a1段高度3mm左右以留出空间作为稳流区,“叶片22”的尾部位置低于a2段高度3mm左右以留出空间作为稳流区,来保障“甩出轮”入水口的水流更稳定。
2、甩出轮:所述实施例二的“甩出轮”与实施例一的“甩出轮”相同。
3、所述实施例二的生产工艺:本实施例二“中心轴1”+“叶片21”+ “叶片22”+“中心轴4”+喇叭口型“外罩筒体6”一体注塑成第三胶件(见附图18),第三胶件喇叭口段外侧均匀分布有若干条轴向凹槽。“外罩筒3” +喇叭口型“外罩筒体6”一体注塑成第二胶件(见附图7-1),第二胶件喇叭口段内径略大于第三胶件喇叭口段外径、且对应第三胶件均匀分布有相同数目的轴向凸条。尺寸公差以两个胶件在‘喇叭口段’及‘螺旋式叶片外沿与筒体接触段’系紧接触为标准。第三胶件喇叭口段压入第二胶件中再超声或热熔,‘卡位固定’加超声或热熔双重固定,保障了产品的强度和外观。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三见附图5、附图5-1,由短流道的一级‘水流输送单元’+‘长空段’构成“取水段”,即由‘短叶片组’+‘中心轴’+ ‘外罩筒体’构成1级短流道,叶片组上方为空。“甩出轮”同实施例一。见附图5,所述实施例三“取水段”包括用于穿插电机转轴的空心中心轴1,“中心轴1”内设有安装扁位,便于与电机转轴的紧固定。在所述“中心轴 1”轴体外侧设有若干个叶片2,各“叶片2”按圆周360度除以‘叶片数’所得角度(称为阵列角度,设叶片数为N,则阵列角度=360÷N)围绕“中心轴1”轴心阵列分布。“叶片2”的外侧设有外罩筒体3,“叶片2”的内沿与“中心轴1”的外侧表面相连。“中心轴1”的高度与“外罩筒体3”的高度相同。相邻两个“叶片2”的实体+“中心轴1”的外侧表面+“外罩筒体3”的内侧表面共同在三维空间中围成一个空腔而形成通道,称为通道,该通道围绕着“中心轴1”上升。在电机转轴的带动下,取水段整体随电机转轴旋转,“通道”的入口被导入源水,此‘水’被限制在“通道”内、不断地被旋转的“通道”的底部抬升,从“通道”的出口流出,到达“长空段”的底部,水流还在不断地挤入,推动水流往上走,到达“长空段”的上端,到达了“甩出轮”的入水口,实现了水流的抬升。短流道的坡度比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要陡,否则水流可能到达不了“甩出轮”的入水口,假设坡度角为θ,则‘水质点’在与“叶片2”的碰撞中获得的向上‘纵向动量分量’与坡度角θ有关(即与K×sin(θ)×cos(θ)的乘积呈现一种关系,K为非恒定系数),随着流道坡度由缓变陡(即θ从零开始变大),纵向动量分量变大,说明向上的推力随之变大,所以本实施例三的流道坡度更陡。但是,当坡度角θ大过某一角度后继续增大,向上的推力反而随之变小,消耗的能量变无用功去了,这就是陡峭流道在电机进入高转速区时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本实施例三的流道虽然陡,但叶片短,流道短,做无用功的路程短,在“长空段”靠向上的推力把水流推到“甩出轮”的入水口,但本实施例三的实验结果明显显示比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效果差。本实施例三“叶片2”的数量为5片,‘阵列角度’等于72度,‘流道坡度α’取值35度角,‘缠绕角度φ’等于70度角,‘长空段’高度约为‘叶片段’高度的2倍。
2、甩出轮:所述实施例三的“甩出轮”与实施例一的“甩出轮”相同,见。
3、所述实施例三的生产工艺:本实施例三“中心轴1”+“叶片2”+ “中心轴4”+喇叭口型“外罩筒体6”一体注塑成第四胶件(见附图19),第四胶件喇叭口段外侧均匀分布有若干条轴向凹槽。“外罩筒3”+喇叭口型“外罩筒体6”一体注塑成第二胶件(见附图7-1),第二胶件喇叭口段内径略大于第四胶件喇叭口段外径、且对应第四胶件均匀分布有相同数目的轴向凸条。尺寸公差以两个胶件在‘喇叭口段’及‘螺旋式叶片外沿与筒体接触段’系紧接触为标准。第四胶件喇叭口段压入第二胶件中再超声或热熔,‘卡位固定’加超声或热熔双重固定,保障了产品的强度和外观。
分体制造、再组合使用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洗碗机水泵叶轮也可以采用分体制造、再组合使用的方式实现一体式叶轮近似相同的功能和性能。分体制造、再组合使用的方式有下述三种:方式一为独立单元多段组合式,如附图13为两段组合,如附图14为三段组合,它们的每一段对应其所在的单元来说都是完整的、具备独立完成其所在单元功能的能力,使用时逐段组合起来,由中心轴顶部‘紧固螺母’与电机转轴紧固后保证各段的对接端面是紧接触而不泄漏水流就算可以了。该方式的叶轮在功能及性能上与一体式叶轮没有大的差别,但产品强度、外观、装配简易度有影响。方式二为半独立单元组配式,如附图15所示,叶片+中心轴+外罩筒体的上段喇叭口位置段三者一体注塑在一起,外罩筒体的剩余部分则另外安排在其他的物件中,组配起来就可以实现一体式叶轮近似相同的功能和性能。该种方式中“甩出轮”单元是完整的,但取水段单元不完整,要把取水段的‘外罩筒体’注塑在另外的物件中然后组配在一起才能实现正常功能,所以称为半独立单元组配式。如附图16所示,叶片+中心轴+外罩筒体的取水段位置段三者一体注塑在一起,外罩筒体的剩余部分则另外安排在其他的物件中,组配起来就可以实现一体式叶轮近似相同的功能和性能。该种方式中“取水段”单元是完整的,但“甩出轮”单元不完整,要把甩出轮的‘外罩筒体’注塑在另外的物件中然后组配在一起才能实现正常功能,所以称为半独立单元组配式。方式三为非独立单元组配式,如附图17所示,叶轮芯一体注塑,外罩筒体则另外安排在其他的物件中,组配起来就可以实现一体式叶轮近似相同的功能和性能。该种方式中每一单元都不完整,不能独立完成其所在单元段的功能,要另外与‘外罩筒体’所在的物件组配起来才能实现正常功能,所以称为非独立单元组配式。
“甩出轮”的实现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洗碗机水泵叶轮的“甩出轮”单元有6种实现方式:所述实现方式一见附图6、附图6-1,所述实现方式二见附图8、附图8-1,包括用于穿插电机转轴的中心轴4,“中心轴4”为‘带平顶帽’的曲面状空心柱体,内设安装扁位,便于与电机转轴的紧固定,轴顶中央凹陷,留出紧固螺帽位置。在所述“中心轴5”轴体外侧周面上切线方向分布着若干个均匀排列的、与叶轮旋转方向同向的四边形平板叶片5。在所述“叶片5”的下外侧边设有喇叭口形外罩筒体6。所述实现方式三见附图9、附图9-1 所示,包括用于穿插电机转轴的中心轴4,“中心轴4”为空心圆柱体,内设安装扁位,便于与电机转轴的紧固定,轴高度小于叶尖高度,留出紧固螺帽位置。在所述“中心轴4”轴体外侧周面上切线方向分布着若干个均匀排列的、与叶轮旋转方向同向的五边形平板叶片5。在所述“叶片5”的下外侧边设有喇叭口形外罩筒体6。所述实现方式四见附图10、附图10-1所示,包括用于穿插电机转轴的中心轴4,“中心轴4”为‘带平顶帽’的曲面状空心柱体,内设安装扁位,便于与电机转轴的紧固定,轴顶中央凹陷,留出紧固螺帽位置。在所述“中心轴4”轴体外侧周面上切线方向分布着若干个均匀排列的、与叶轮旋转方向同向的四边形平板叶片5。在所述“叶片 5”的下外侧边设有喇叭口形外罩筒体6。所述实现方式五见附图11、附图 11-1所示,包括用于穿插电机转轴的中心轴4,“中心轴4”为‘带平顶帽’的曲面状空心柱体,内设安装扁位,便于与电机转轴的紧固定,轴顶中央凹陷,留出紧固螺帽位置。在所述“中心轴4”轴体外侧周面上切线方向分布着若干个均匀排列的、与叶轮旋转方向同向的四边形弯曲叶片5。在所述“叶片5”的下外侧边设有喇叭口形外罩筒体6。所述实现方式六见附图12、附图12-1所示,包括用于穿插电机转轴的中心轴4,“中心轴4”为‘带平顶帽’的曲面状空心柱体,内设安装扁位,便于与电机转轴的紧固定,轴顶中央凹陷,留出紧固螺帽位置。在所述“中心轴4”轴体外侧周面上切线方向分布着若干个均匀排列的、与叶轮旋转方向同向的四边形弯曲叶片5,叶片尾部呈弧形钩状弯曲,弯曲方向顺叶轮旋转方向。在所述“叶片5”的下外侧边设有喇叭口形外罩筒体6。
权利要求书的“叶轮芯下段”对应说明书的“取水段”,但其概念外延要比“取水段”小,“取水段”包含“叶轮芯下段”和外罩筒体段;同理,权利要求书的“叶轮芯上段”对应说明书上的“甩出轮”,但其概念外延要比“甩出轮”小,“甩出轮”包含“叶轮芯上段”和外罩筒体喇叭口段。
本实用新型上述描述以水为流体介质举实施例,但其应用的流体介质包括但不限于水,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及附图所示的内容,其他一切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相同实质性内容的产品结构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包括叶轮芯和外罩筒体,所述外罩筒体为单纯筒体、或者由叶片周围近距离的物件所形成的等效筒体,该等效筒体与叶轮芯构成事实上的水流流道,所述叶轮芯由中心轴和均匀分布在中心轴外侧周面上的若干组水流输送单元的叶片组成,所述叶轮芯分为叶轮芯上段和叶轮芯下段,所述叶轮芯上段为离心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芯下段由1级或2级或2级以上的水流输送单元构成,所述叶轮芯下段的水流输送单元的叶片数与叶轮芯上段离心轮的叶片数不相等,所述叶轮芯上段离心轮的叶片主体在中心轴的外侧周面呈非径向分布,所述叶轮芯与外罩筒体为一体、或为分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芯下段的每级水流输送单元的叶片呈螺旋形沿中心轴的外侧周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叶片所形成的螺旋形流道坡度小于80度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流道坡度在10~30度角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芯上段离心轮的叶片主体在中心轴外侧周面上呈切线方向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平板型或者弯曲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其特征在于:弯曲型叶片的尾部呈弧形钩状弯曲,弯曲方向顺叶轮旋转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芯与外罩筒体合为一体,成为一个完整叶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其特征在于:将完整叶轮分解成分离的若干段,每一段的中心轴、叶片、外罩筒体的相应位置段三者合为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为单纯叶轮芯、或者为所述叶轮芯与外罩筒体的上段喇叭口段合为一体、或者为所述叶轮芯与外罩筒体的下段合为一体。
CN201921243361.3U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 Active CN211525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3361.3U CN211525170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3361.3U CN211525170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25170U true CN211525170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39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43361.3U Active CN211525170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251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4916A (zh) * 2019-08-02 2019-10-25 殷章标 一种洗碗机用水泵叶轮
CN112845319A (zh) * 2021-01-27 2021-05-28 滁州市友邦涂装有限公司 一种洗碗机零部件喷涂线的前处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4916A (zh) * 2019-08-02 2019-10-25 殷章标 一种洗碗机用水泵叶轮
CN112845319A (zh) * 2021-01-27 2021-05-28 滁州市友邦涂装有限公司 一种洗碗机零部件喷涂线的前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25170U (zh) 一种改进型洗碗机用水泵叶轮
CN104235061B (zh) 一种开放式水泵
CN109973421B (zh) 用于清洗机的水泵叶轮及其应用
CN104235060A (zh) 一种开放式水泵的叶轮
CN106224249B (zh) 低噪音自吸复合泵
CN106194756B (zh) 离心泵制造方法
CN109973423B (zh) 用于清洗机的水泵叶轮及其应用
CN108757495A (zh) 一种智能离心泵
CN110374916A (zh) 一种洗碗机用水泵叶轮
CN203175982U (zh) 离心风叶
CN203670269U (zh) 一种开放式水泵
CN103185029A (zh) 离心风叶
CN109973424B (zh) 用于清洗机的水泵叶轮及其应用
CN109973426B (zh) 用于清洗机的水泵叶轮及其应用
CN103185030A (zh) 用于空调上的斜流离心叶轮
CN203717472U (zh) 水泵导叶
CN211343495U (zh) 一种新型洗碗机用水泵
CN203670268U (zh) 一种开放式水泵的叶轮
CN103899571A (zh) 独立式轴流泵叶片
CN210068551U (zh) 一种叶轮及水泵
CN108005949A (zh) 一种开放式水泵的叶轮
CN109973422A (zh) 用于清洗机的水泵叶轮及其应用
CN215633957U (zh) 一种增强塑料叶轮
CN109973425B (zh) 用于清洗机的水泵叶轮及其应用
CN110056534A (zh) 一种叶轮及水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