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19736U -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19736U
CN211519736U CN201922096698.2U CN201922096698U CN211519736U CN 211519736 U CN211519736 U CN 211519736U CN 201922096698 U CN201922096698 U CN 201922096698U CN 211519736 U CN211519736 U CN 211519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damping
cylinders
frame
motor tri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966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强
周大权
吴兵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966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19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19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19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倒三轮摩托车舒适性较差的问题。本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倒三轮摩托车包括车架、均连接在车架前端的方向轴和两摇臂,两摇臂位于方向轴的下方,在两摇臂的外端均连接有前车轮,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座和两倾斜油缸,减震座滑动套设在方向轴上,两所述减震油缸的上端均铰接在减震座上,下端分别铰接在两摇臂上,减震座与车架之间设有能够沿方向轴轴向伸缩的减震器,且减震器位于减震座的上方。本倒三轮摩托车舒适性的舒适性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倒三轮摩托车。
背景技术
三轮摩托车在生活中较为常见,用于载人载物,激动灵活,而倒三轮摩托车是指车架的前端安装有两个并排的前车轮,后端安装有一个后车轮的摩托车,方向轴通过控制两个前车轮的转向来调整方向,而在摩托车行驶转向过程中,为了避免车辆在向一侧倾斜时导致另一侧的前车轮被提起而脱离地面,两个前车轮均是通过各自的摇臂铰接在车架上,摇臂的外端能够上下摆动。
如专利文件(申请号:201020114257.7)公开的倒三轮摩托车,它包括车体、两个前车轮、两个减震器组件、转向机构、两根下摇臂以及两个转向球头总成I,两根下摇臂一端分别连接在车体的左右两侧,其另一端通过转向球头总成I分别与两个前车轮连接,两个减震器组件分别连接在两根下摇臂与车体之间,它还包括两根上摇臂和两个转向球头总成I I,两根上摇臂一端分别连接在车体的左右两侧,其另一端通过转向球头总成I I分别与两个前车轮连接,该倒三轮摩托车设置有一对上摇臂和一对下摇臂,两个减震器组件一端分别与两下摇臂相铰接,另一端铰接在车架上,由于前车轮出现颠簸时下摇臂需要摆动,因此减震器组件也是倾斜设置的,但是由于减震器组件的缓冲行程是有限的,当前车轮或者车架的跳动幅度过大导致减震器组件被极限压缩时其缓冲作用也就消失了,此时震动会直接传递给车架,导致舒适性降低。
由于上述缺陷是由减震器组件被压缩至极限导致的,那么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避免减震器组件被轻易的压缩至极限,即增加减震器组件的压缩阻力以承受更大的压力或者增加减震器组件的长度以增加缓冲的行程,而针对前者,增加减震器组件的压缩阻力将导致减震偏硬,难以过滤较小的震动,影响舒适性,针对后者,由于减震器组件为倾斜设置,在颠簸过程中会出现摆动,而当车架出现较大的上下跳动时会对减震器组件产生竖直的作用力,该竖直作用力作用于倾斜的减震器组件时,竖向分力会导致减震器组件内的部件伸缩滑动摩擦变大,当减震器组件长度过大时该摩擦阻力会被放大,容易出现减震器损伤,也影响减震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用以解决现有倒三轮摩托车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倒三轮摩托车包括车架、均连接在车架前端的方向轴和两摇臂,两所述摇臂位于方向轴的下方,在两摇臂的外端均连接有前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包括减震座和两倾斜油缸,所述减震座滑动套设在方向轴上,两所述倾斜油缸的上端均铰接在减震座上,下端分别铰接在两摇臂上,所述减震座与车架之间设有能够沿方向轴轴向伸缩的减震器,且减震器位于减震座的上方。
两前车轮通过两摇臂连接在车架上,车架通过减震器支撑在减震座上,减震座通过两倾斜油缸支撑在两摇臂上,两摇臂通过两前车轮支撑在地面上,保证车架的稳定性,在行驶过程中,当出现单边颠簸而导致一个前车轮跳动时,该前车轮能够通过与之连接的摇臂压缩对应的倾斜油缸,该倾斜油缸能够缓冲和过滤该前车轮的跳动,不会传递给另一侧的前车轮,而车架也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颠簸,同时减震座是滑动套设在方向轴上的,如果单边前车轮跳动幅度较大导致对应的倾斜油缸被过度压缩时能够将部分震动传递给减震座,再通过减震座的滑动传递给上方的减震器,由减震器吸收,避免传递至车架而影响舒适性,当地面上的颠簸幅度较大导致两个前车轮均出现较大幅度跳动时,两个倾斜油缸能够对各自的前车轮进行缓冲,减震器能够沿方向轴轴向伸缩进行减震,从而在车架竖直作用力的方向上吸收部分作用力,减少倾斜油缸的受力,同时减震座能够将减震器及倾斜油缸的一端约束在方向轴上,保证减震器和倾斜油缸稳定性的同时能够将两个倾斜油缸上的震动汇集并传递给减震器,减震器缓冲和过滤传递至减震座上的震动,即两个倾斜油缸与减震器形成双重减震,减震器用于吸收单边前车轮大幅度跳动或者双边前车轮同时跳动导致倾斜油缸难以完全吸收的震动,提高舒适性。
在上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中,两所述倾斜油缸对称设置在方向轴的两侧,所述倾斜油缸均倾斜设置,且两倾斜油缸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变大。两倾斜设置的倾斜油缸具有较好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当两个前车轮同时跳动时能够使两前车轮的跳动向中间传递并部分相对抵消,从而尽可能的发挥两个倾斜油缸的减震吸能能力。
在上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中,所述车架的前端连接有摇臂轴,所述摇臂轴为一根,且摇臂轴沿前后方向设置,两所述摇臂分别位于摇臂轴的两侧,且两摇臂的内端均铰接在同一摇臂轴上,两所述倾斜油缸的活塞杆朝下设置,且两倾斜油缸的活塞杆分别铰接在两摇臂长度方向的中部。当车架向一侧倾斜时,车架仅与两摇臂之间相对转动,即车架与一根摇臂之间的夹角变小,与另一根摇臂之间的夹角变大,但是并不会向内拖拽两前车轮,即两前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接触点间距不会发生变化,从而避免在车架侧倾时出现侧翻,安全性更高,而铰接在摇臂中部的倾斜油缸具有更好的支撑稳定性,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提高安全性。
在上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中,所述减震器有两个,每一减震器均包括减震油缸和减震弹簧,两所述减震油缸的缸体端部均铰接在车架上,两减震油缸的活塞杆均朝下设置并铰接在减震座上,两所述减震弹簧分别套设在两减震油缸上,且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车架和减震座上。通过减震油缸和减震弹簧能够更好的吸收传递至减震座上的震动,提高舒适性。
在上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中,两所述减震油缸均与方向轴平行设置,且两减震油缸对称设置在方向轴的两侧。两减震油缸和减震弹簧能够均匀的吸收减震座上的震动,保证舒适性,而在受力均匀的情况下能够提高两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中,两所述倾斜油缸上端之间的间距小于两减震油缸之间的间距,两所述倾斜油缸下端之间的间距大于两减震油缸之间的间距。使得两倾斜油缸的作用力更靠近减震座的中部,部分作用力相抵消,而两减震油缸位于两倾斜油缸上端的外侧,支撑稳定性更好。
在上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中,所述减震座内转动连接有滑套,该滑套滑动套设在方向轴上。使得方向轴能够相对减震座转动,避免对转向产生干涉,同时减震座通过滑套能够相对方向轴滑动,为车架提供减震,提高舒适性。
在上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中,所述减震座上具有两分别向两侧伸出的连接部,所述减震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连接部的外端,所述倾斜油缸的缸体端部铰接在连接部的内端。保证减震座的结构稳定性,并使减震座保持横向的平衡。
在上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中,所述连接部上具有向前伸出的铰接柱,所述倾斜油缸的缸体端部固定有上铰接套,该上铰接套转动套设在铰接柱上。提高倾斜油缸与减震座的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中,所述倾斜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还固定有下铰接套,该下铰接套铰接在摇臂上,所述倾斜油缸的活塞杆上还套设有减震套,该减震套抵靠在下铰接套上。保证倾斜油缸与摇臂的连接稳定性,减震套能够在倾斜油缸被过度压缩时与缸体相抵靠,从而对倾斜油缸的压缩起到限位,进而将过度的振动传递给减震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当出现单边颠簸而导致一个前车轮跳动时,该前车轮能够通过与之连接的摇臂压缩对应的倾斜油缸,该倾斜油缸能够缓冲和过滤该前车轮的跳动,不会传递给另一侧的前车轮,而车架也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颠簸。
2、由于地面上的颠簸幅度较大导致两个前车轮均出现较大幅度跳动时,两个倾斜油缸能够对各自的前车轮进行缓冲,同时减震座能够将两个倾斜油缸上的震动汇集并传递给减震器,减震器缓冲和过滤传递至减震座上的震动,即两个倾斜油缸与减震器形成双重减震,提高舒适性。
3、由于两摇臂通过同一根摇臂轴与车架连接,当车架向一侧倾斜时,车架仅与两摇臂之间相对转动,即车架与一根摇臂之间的夹角变小,与另一根摇臂之间的夹角变大,但是并不会向内拖拽两前车轮,即两前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接触点间距不会发生变化,从而避免在车架侧倾时出现侧翻,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倒三轮摩托车前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倒三轮摩托车前部另一个视角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倒三轮摩托车前部的结构正视图。
图4是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11、摇臂轴;12、连接轴;2、方向轴;3、摇臂;31、连接座;32、长套管;33、短套管;4、前车轮;5、减震座;51、座体;52、连接部;53、固定板;54、滑套;55、铰接柱;6、倾斜油缸;61、上铰接套;62、下铰接套;63、减震套;7、减震器;71、减震油缸;711、连接架;72、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倒三轮摩托车包括车架1、方向轴2、两摇臂3和两前车轮4,方向轴2 转动连接在车架1的前端,在车架1前端的下部连接有摇臂轴11,摇臂轴11为一根,且摇臂轴11沿前后方向设置,摇臂轴11位于方向轴2的下方,两摇臂3分别位于摇臂轴11的两侧,在其中一根摇臂3的内端边沿中部具有长套管32,另一根摇臂3的内端边沿两端具有端套管,长套管32和两短套管33均转动套设在摇臂轴11上,且长套管32位于两短套管33之间,两前车轮4分别转动连接在两摇臂3的外端,减震结构包括减震座5和两倾斜油缸 6,减震座5滑动套设在方向轴2上,两倾斜油缸6的上端均铰接在减震座5上,下端分别铰接在两摇臂3上,减震座5与车架1 之间设有减震器7,且减震器7位于减震座5的上方。
具体来说,结合图3、图4所示,减震座5包括座体51、固定板53和滑套54,固定板53呈弧形并与座体51相固连,滑套 54转动连接在座体51与固定板53之间,且滑套54滑动套设在方向轴2上,在座体51上具有两分别向两侧伸出的连接部52,该两连接部52的外端均向下倾斜,两倾斜油缸6对称设置在方向轴2的两侧,倾斜油缸6均倾斜设置,且两倾斜油缸6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变大,连接部52的内端前侧面上具有向前伸出的铰接柱55,倾斜油缸6的缸体端部固定有上铰接套61,该上铰接套61转动套设在铰接柱55上,倾斜油缸6的活塞杆朝下设置,在倾斜油缸6的活塞杆端部还固定有下铰接套62,在摇臂3上侧面沿长度方向的中部具有连接座31,下铰接套62转动连接在连接座31上,在倾斜油缸6的活塞杆上还套设有减震套63,该减震套6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减震套63抵靠在下铰接套62上。
减震器7有两个,每一减震器7均包括减震油缸71和减震弹簧72,在车架1上具有两分别向两侧伸出的连接轴12,两减震油缸71的缸体端部分别铰接在两连接轴12上,两减震油缸71的活塞杆均朝下设置,在减震油缸71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U形板状的连接架711,两连接架711分别扣在两连接部52的外端并相铰接,两减震弹簧72分别套设在两减震油缸71上,且减震弹簧72的上端抵靠在车架1上,下端抵靠在连接架711上,两减震油缸71 均与方向轴2平行设置,且两减震油缸71对称设置在方向轴2 的两侧,两倾斜油缸6上端之间的间距小于两减震油缸71之间的间距,两倾斜油缸6下端之间的间距大于两减震油缸71之间的间距。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车架1、摇臂轴11、连接轴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倒三轮摩托车包括车架(1)、均连接在车架(1)前端的方向轴(2)和两摇臂(3),两所述摇臂(3)位于方向轴(2)的下方,在两摇臂(3)的外端均连接有前车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包括减震座(5)和两倾斜油缸(6),所述减震座(5)滑动套设在方向轴(2)上,两所述倾斜油缸(6)的上端均铰接在减震座(5)上,下端分别铰接在两摇臂(3)上,所述减震座(5)与车架(1)之间设有能够沿方向轴(2)轴向伸缩的减震器(7),且减震器(7)位于减震座(5)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倾斜油缸(6)对称设置在方向轴(2)的两侧,所述倾斜油缸(6)均倾斜设置,且两倾斜油缸(6)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前端连接有摇臂轴(11),所述摇臂轴(11)为一根,且摇臂轴(11)沿前后方向设置,两所述摇臂(3)分别位于摇臂轴(11)的两侧,且两摇臂(3)的内端均铰接在同一摇臂轴(11)上,两所述倾斜油缸(6)的活塞杆朝下设置,且两倾斜油缸(6)的活塞杆分别铰接在两摇臂(3)长度方向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7)有两个,每一减震器(7)均包括减震油缸(71)和减震弹簧(72),两所述减震油缸(71)的缸体端部均铰接在车架(1)上,两减震油缸(71)的活塞杆均朝下设置并铰接在减震座(5)上,两所述减震弹簧(72)分别套设在两减震油缸(71)上,且减震弹簧(72)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车架(1)和减震座(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减震油缸(71)均与方向轴(2)平行设置,且两减震油缸(71)对称设置在方向轴(2)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倾斜油缸(6)上端之间的间距小于两减震油缸(71)之间的间距,两所述倾斜油缸(6)下端之间的间距大于两减震油缸(71)之间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座(5)内转动连接有滑套(54),该滑套(54)滑动套设在方向轴(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座(5)上具有两分别向两侧伸出的连接部(52),所述减震油缸(71)的活塞杆铰接在连接部(52)的外端,所述倾斜油缸(6)的缸体端部铰接在连接部(52)的内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2)上具有向前伸出的铰接柱(55),所述倾斜油缸(6)的缸体端部固定有上铰接套(61),该上铰接套(61)转动套设在铰接柱(5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油缸(6)的活塞杆端部还固定有下铰接套(62),该下铰接套(62)铰接在摇臂(3)上,所述倾斜油缸(6)的活塞杆上还套设有减震套(63),该减震套(63)抵靠在下铰接套(62)上。
CN201922096698.2U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 Active CN211519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6698.2U CN211519736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6698.2U CN211519736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19736U true CN211519736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44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96698.2U Active CN211519736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197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0047455A1 (en) Arrangement for cabs for vehicles
CN112693551B (zh) 电动三轮车
CN213473428U (zh) 一种倒三轮代步车用摇摆平衡装置
CN211519736U (zh)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
JP2006306247A (ja)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110758617A (zh)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结构
JP6061724B2 (ja) 自動三輪車とそのロール減衰装置
CN203127079U (zh) 一种扫地机前悬挂装置
US10065700B2 (en) Arrangement for the vibration decoupling of a motor for motorized two-wheelers, having an engine-mount swing arm
JP2533533B2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ヨン装置
CN210912719U (zh)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
CN217753396U (zh) 一种汽车悬架
CN219237268U (zh) 具有减震及自适应平衡的双后轮车
CN215622498U (zh) 一种可倾斜的三轮车
CN220010019U (zh) 悬架总成和三轮车
CN217002857U (zh) 一种具有外弹簧的前减震器
CN108820107A (zh) 一种带有双减震结构的自行车车架
CN216268552U (zh) 三轮车双重承载悬架系统
CN110758618A (zh)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
CN215590938U (zh) 车辆避震平衡机构
CN210472436U (zh) 一种类悬架减震机构
CN214138819U (zh) 一种减震车架
CN116852925B (zh) 一种汽车前轮悬挂总成结构
CN109398567B (zh) 一种后双轮滑板车
CN211844757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减震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