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17851U - 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17851U
CN211517851U CN201921892614.XU CN201921892614U CN211517851U CN 211517851 U CN211517851 U CN 211517851U CN 201921892614 U CN201921892614 U CN 201921892614U CN 211517851 U CN211517851 U CN 2115178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aying
assembly
working chamber
opening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926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娟�
夏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ONGSHUN INDUST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hu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hu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hu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926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178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178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178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用于将材料喷涂至位于传送装置上的模具,形成水泥板,包括有机架、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及混合喷射机构;机架上设有工作腔室,工作腔室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混合喷射机构位于工作腔室内;第一输送机构及第二输送机构分别输送第一、第二材料至混合喷射机构,混合喷射机构将所述第一、第二材料通过所述出料口喷出至设有传送装置上的模具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混合喷射机构,实现将玻璃纤维加入到混凝土中的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生产出强度更高、防裂性能更好的墙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生产墙板一般是将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对模板进行浇注,如果需要将玻璃纤维加入墙板中,则需要将玻璃纤维放入混凝土中一起搅拌,但是,搅拌会破坏玻璃纤维防开裂等特性,因此,目前的玻璃纤维增强墙板一般采用人工生产,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其可克服上述缺陷,实现将玻璃纤维加入到混凝土中的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用于将材料喷涂至位于传送装置上的模具,形成水泥板,包括有机架、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及混合喷射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腔室,所述工作腔室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的混合喷射机构位于所述工作腔室内;所述的第一输送机构及所述的第二输送机构分别输送第一、第二材料至所述混合喷射机构,所述混合喷射机构将所述第一、第二材料通过所述出料口喷出至设有所述传送装置上的模具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混合喷射机构包括有第一喷射组件及第二喷射组件,所述的第一输送机构输送第一材料至所述第一喷射组件,所述的第二输送机构输送第二材料至所述第二喷射组件,所述第一喷射组件的喷射口对应所述的出料口设置,所述第二喷射组件的喷射口正对所述第一喷射组件的喷射口的下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喷射组件包括有竖直设置的喷射管,所述的第二喷射组件为玻璃纤维喷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包括有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混合喷射机构在所述工作腔室内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喷射组件及第二喷射组件设于同一连接件上,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的连接件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合喷射机构包括有两组,两组所述混合喷射机构设于同一所述连接件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包括有导料料斗,所述的导料料斗的顶部开口对应所述第一喷射组件的喷射口的移动区域设置,所述导料料斗的底部开口与所述的出料口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包括有用于收集所述第二材料的回收装置,所述的回收装置与所述的工作腔室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工作腔室的一侧设有集料口,所述集料口位于所述导料料斗的上方,所述回收装置通过所述集料口与所述的工作腔室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包括有用于收集所述第一材料的余料收集箱,所述的余料收集箱的进料口对应所述的出料口,且位于传送装置的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混合喷射机构,实现将玻璃纤维加入到混凝土中的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生产出强度更高、防裂性能更好的墙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用于将材料喷涂至位于传送装置a上的模具b,形成水泥板,包括有机架1、第一输送机构2(图中为简单示意图)、第二输送机构(未在图中画出)、混合喷射机构3,其中:
第一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第一材料,第二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第二材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材料为混凝土,第二材料为玻璃纤维;市面上的墙板为了增大强度,防裂,一般都采用铺设网格布的方法,本实施例中,在混凝土中混入玻璃纤维,使墙板强度更高,防裂效果更好。
参考图1所示,第一输送机构2装设于机架1上;机架1上设有工作腔室11,工作腔室1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11,混合喷射机构3位于工作腔室11内;第一输送机构2及第二输送机构分别输送第一、第二材料至混合喷射机构3,混合喷射机构3将第一、第二材料通过出料口111喷出至设有传送装置a上的模具b上。
参考图2、图参4所示,混合喷射机构3包括有第一喷射组件31及第二喷射组件32,第一喷射组件31包括有竖直设置的喷射管及用于控制所述喷射管的阀门,喷射管的喷射口对应出料口111设置,第二喷射组件32为玻璃纤维喷枪,第二喷射组件32的喷射口正对第一喷射组件31的喷射口的下方,由于混凝土的质量较大,玻璃纤维的质量较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玻璃纤维喷枪将玻璃纤维喷射进通过喷射管喷出的混凝土中,再通过混凝土带动玻璃纤维在模具b中喷涂,能有效增加混凝土中玻璃纤维的含量。第一输送机构2输送第一材料至第一喷射组件31,第二输送机构输送第二材料至第二喷射组件32,第一喷射组件31及第二喷射组件32设于同一连接件41上,喷射驱动机构4驱动连接件41移动。
该喷涂装置还包括有喷射驱动机构4,喷射驱动机构4包括有连接件41、电机42、丝杆43及滑块44,电机42通过丝杆43,驱动滑块44移动,滑块44与连接件41连接,第一喷射组件31及第二喷射组件32设于连接件41上。
参考图1所示,该喷涂装置还包括有导料料斗5,对导料料斗5的顶部开口对应第一喷射组件31的喷射口的移动区域设置,导料料斗5的底部开口与出料口111连通,限定材料喷涂的区域,另外对喷到导料料斗5上的材料其导向作用,引导其落去模具b中,减少材料残留在工作腔室11内。
该喷涂装置还包括有用于收集第二材料的回收装置(未在图中画出),工作腔室11的一侧设有集料口112,集料口112位于导料料斗5的上方,回收装置通过集料口112与工作腔室1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回收装置用于吸收玻璃纤维,由于玻璃纤维质量较轻,在喷射过程中,有部分玻璃纤维会散落在工作腔室11的四周,因此,在停止生产时,回收装置启动,以吸收散落的玻璃纤维。
该喷涂装置还包括有用于收集第一材料的余料收集箱6,余料收集箱6的进料口61对应出料口111,且位于传送装置a下方。
参考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传送装置a上可以同时放置两个模具b,即可以同时在两个模具b上喷涂,形成水泥板,以提高生产效率,相对地,混合喷射机构3包括有两组,两组混合喷射机构3设于同一连接件41上,导料料斗5中间插设有间隔板51,形成两个喷涂区域,驱动机构4通过连接件41驱动两组混合喷射机构3分别向两个喷涂区域进行喷涂。
生产时,第一输送机构2输送混凝土至第一喷射组件31,第一喷射组件31将混凝土朝出料口111喷出,第二输送机构输送玻璃纤维至第二喷射组件32,第二喷射组件23将玻璃纤维朝混凝土触喷柱喷射进行混合,即混凝土带动玻璃纤维落在模具b上;驱动机构4通过连接件41驱动第一喷射组件31和第二喷射组件32在工作腔室11内移动,使第一喷射组件31和第二喷射组件32对模具b进行横向喷涂,传送装置a带动模具b位移,使第一喷射组件31和第二喷射组件32对模具b进行纵向喷涂;生产停止后,第一喷射组件31向余料收集箱6继续将第一输送机构2内的混凝土喷射完全,混凝土余料收集完成后,回收装置启动,吸收散落的玻璃纤维,回收完成后,回收装置停止。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混合喷射机构,实现将玻璃纤维加入到混凝土中的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生产出强度更高、防裂性能更好的墙板。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用于将材料喷涂至位于传送装置(a)上的模具(b),形成水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第一输送机构(2)、第二输送机构及混合喷射机构(3);所述机架(1)上设有工作腔室(11),所述工作腔室(1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11),所述的混合喷射机构(3)位于所述工作腔室(11)内;所述的第一输送机构(2)及所述的第二输送机构分别输送第一、第二材料至所述混合喷射机构(3),所述混合喷射机构(3)将所述第一、第二材料通过所述出料口(111)喷出至设有所述传送装置(a)上的模具(b)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喷射机构(3)包括有第一喷射组件(31)及第二喷射组件(32),所述的第一输送机构(2)输送第一材料至所述第一喷射组件(31),所述的第二输送机构输送第二材料至所述第二喷射组件(32),所述第一喷射组件(31)的喷射口对应所述的出料口(111)设置,所述第二喷射组件(32)的喷射口正对所述第一喷射组件(31)的喷射口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喷射组件(31)包括有竖直设置的喷射管,所述的第二喷射组件(32)为玻璃纤维喷枪。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驱动机构(4),所述的驱动机构(4)驱动所述混合喷射机构(3)在所述工作腔室(11)内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喷射组件(31)及第二喷射组件(32)设于同一连接件(41)上,所述的驱动机构(4)驱动所述的连接件(41)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喷射机构(3)包括有两组,两组所述混合喷射机构(3)设于同一所述连接件(41)上。
7.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导料料斗(5),所述的导料料斗(5)的顶部开口对应所述第一喷射组件(31)的喷射口的移动区域设置,所述导料料斗(5)的底部开口与所述的出料口(11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用于收集所述第二材料的回收装置,所述的回收装置与所述的工作腔室(1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腔室(11)的一侧设有集料口(112),所述集料口(112)位于所述导料料斗(5)的上方,所述回收装置通过所述集料口(112)与所述的工作腔室(1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用于收集所述第一材料的余料收集箱(6),所述的余料收集箱(6)的进料口(61)对应所述的出料口(111),且位于传送装置(a)的下方。
CN201921892614.XU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 Active CN2115178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2614.XU CN211517851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2614.XU CN211517851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17851U true CN211517851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42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92614.XU Active CN211517851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178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85761U (zh) 一种自动混凝土砌块成型机
CN214491013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加工用成型装置
CN204640492U (zh) 一种生产石膏线条的一体化机械设备
CN211517851U (zh) 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
CN207465460U (zh) 多功能成型制砖机
CN109605532A (zh) 一种自动化秸秆隔墙板制板机
CN110843084A (zh) 一种用于生产墙板的喷涂装置
CN102825647A (zh) 连续型砖砌块成型系统
CN104786362A (zh) 一种建筑预制件的生产设备
CN205255245U (zh) 一种建筑墙板自动生产线
CN112897432A (zh) 一种酱料灌装装置
CN209633357U (zh) 轻质组合墙板生产线
CN109773982B (zh) 一种加工墙体砌块的设备
CN106079036A (zh) 全自动制砖机
CN115635575A (zh) 一种混凝土水泥块批量浇筑设备
CN211054047U (zh) 一种混凝土试样自动制备装置
CN204431438U (zh) 加工墙体砌块的设备
CN110171056B (zh) 一种匀质防火保温板加工装置
CN204123517U (zh) 一种墙板自动捅浆机
CN209832418U (zh) 一种注塑机用定量加料装置
CN209454172U (zh) 一种无机及金属材料零件的成形设备
CN210389564U (zh) 一种3d打印设备
CN203197168U (zh) 折弯剪角机
CN102152385B (zh) 多功能全自动人造石砖生产系统
CN202640527U (zh) 一种全自动水泥电阻浇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3

Address after: 523000 Songhu, Jinju Village, Dalingsh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TONGSHUN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102, No. 1, East erheng Road, Nange, Daojiao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Yihu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