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08826U - 一种双输出车用集成电机驱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输出车用集成电机驱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08826U
CN211508826U CN201922435925.XU CN201922435925U CN211508826U CN 211508826 U CN211508826 U CN 211508826U CN 201922435925 U CN201922435925 U CN 201922435925U CN 211508826 U CN211508826 U CN 211508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haft
motor
shaft
output
out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359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磊
何韬
乔鹏
吕小科
王艳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vkon Transmission 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vkon Transmission 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vkon Transmission 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vkon Transmission S&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359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08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08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08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输出车用集成电机驱动系统,其采用双输出集成电机系统替代传统的单输出电机驱动系统,使得输出轴在换挡过程中不会发生动力中断现象。其包括机壳,机壳的两端分别盖装有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其还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电机轴、第二电机轴,第一电机轴的前端支承于第一盖板的对应安装孔位置,第一电机轴的后端外环面套设有支承轴承,第二电机轴的前端外环前凸形成外环套,外环套的内壁紧贴支承轴承的外圈布置,第二电机轴为空心轴,第一电机轴的后部末端后凸形成输出轴安装连接端,输出轴安装连接端的一部分内伸于第二电机轴的中心内腔的前部位置,输出轴安装连接端设置有内凹键槽、定位孔。

Description

一种双输出车用集成电机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电机集成驱动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输出车用集成电机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配AMT变速箱的混合动力车辆,换挡过程中存在动力中断问题,车辆行驶过程中会有顿挫感、换挡噪音大,且爬坡时易引发车辆溜坡而无法换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输出车用集成电机驱动系统,其采用双输出集成电机系统替代传统的单输出电机驱动系统,使得输出轴在换挡过程中不会发生动力中断现象。
一种双输出车用集成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两端分别盖装有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其还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电机轴、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的前端支承于所述第一端盖的对应安装孔位置,所述第一电机轴的后端外环面套设有支承轴承,所述第二电机轴的前端外环前凸形成外环套,所述外环套的内壁紧贴所述支承轴承的外圈布置,所述第二电机轴为空心轴,所述第一电机轴的后部末端后凸形成输出轴安装连接端,所述输出轴安装连接端的一部分内伸于所述第二电机轴的中心内腔的前部位置,所述输出轴安装连接端设置有内凹键槽、定位孔,所述第二电机轴的后端通过轴承定位于所述第二端盖的中心定位孔,所述第二电机轴的中心内腔的后部设置有若干连接键槽孔,所述连接键槽孔的直径均大于所述内凹键槽的直径,所述第一电机轴的轴向部分固套有第一转子,所述第一转子对应于机壳的内腔的外周环布有第一定子,所述第二电机轴的轴向部分固套有第二转子,所述第二转子对应于机壳的内腔的外周环布有第二定子,所述第一定子、第二定子分别连接独立的控制线盒。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安装连接端的外环面和所述第二电机轴的中心内腔的前部内环壁留有间隙,确保两根电机轴均能独立工作;
当所述第一电机轴的前端不外露于所述第一端盖时,该结构为双电机输出结构;
当所述第一电机轴的前端外凸于所述第一端盖后外露,所述第一电机轴的外露端用于连接外部动力输入,第一电机轴为混合动力输出结构;
所述第一端盖的安装孔位置为内凹结构设置,所述第一端盖对应于安装孔的位置外侧设置有封板,所述第一电机轴贯穿封板的中心孔后外凸,所述封板沿着第一电机轴的长度区域还设置有外凸导向套,所述封板的径向外端通过环布的螺栓固接所述第一端盖的对应位置;
所述机壳对应于所述第一定子的对应侧位置设置有第一接线位置,所述机壳对应于所述第二定子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接线位置,所述第一接线位置、第二接线位置上整体盖装有线盒盖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双转子并排布置无隔板,两根电机轴之间通过一个支承轴承支撑,整个系统轴向尺寸有效压缩,结构简单可靠;且双输出集成电机驱动输出功率和扭矩叠加后可满足不同车辆的动力性需求,当第一电机轴外凸第一端盖时,可替代混合动力系;其适配双输入轴变速箱,可实现多种模式的动力输出,换挡过程无动力中断,可提升整车爬坡过程中的运行效率,改善驾乘体验;其采用双输出集成电机系统替代传统的单输出电机驱动系统,使得输出轴在换挡过程中不会发生动力中断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二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机壳1、第一端盖2、安装孔21、第二端盖3、第一电机轴4、外露端41、输出轴安装连接端42、内凹键槽43、定位孔44、第二电机轴5、外环套51、连接键槽孔52、第一转子6、第一定子7、第二转子8、第二定子9、封板10、外凸导向套11、第一接线位置12、第二接线位置13、线盒盖板14、支承轴承15。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输出车用集成电机驱动系统,见图1:其包括机壳1,机壳1的两端分别盖装有第一端盖2、第二端盖3,其还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电机轴4、第二电机轴5,第一电机轴4的前端支承于所述第一端盖2的对应安装孔位置,第一电机轴4的后端外环面套设有支承轴承15,第二电机轴5的前端外环前凸形成外环套51,外环套51的内壁紧贴支承轴承15的外圈布置,第二电机轴5为空心轴,第一电机轴4的后部末端后凸形成输出轴安装连接端42,输出轴安装连接端42的一部分内伸于第二电机轴5的中心内腔的前部位置,输出轴安装连接端42设置有内凹键槽43、定位孔44,第二电机轴5的后端通过轴承定位于第二端盖3的中心定位孔,第二电机轴5的中心内腔的后部设置有若干连接键槽孔52,连接键槽孔52的直径均大于内凹键槽43的直径,第一电机轴4的轴向部分固套有第一转子6,第一转子6对应于机壳1的内腔的外周环布有第一定子7,第二电机轴5的轴向部分固套有第二转子8,第二转子8对应于机壳1的内腔的外周环布有第二定子9,第一定子7、第二定子 9分别连接独立的控制线盒。
输出轴安装连接端42的外环面和第二电机轴的5中心内腔的前部内环壁留有间隙,确保两根电机轴均能独立工作;机壳1对应于第一定子7的对应侧位置设置有第一接线位置12,机壳1对应于第二定子9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接线位置13,第一接线位置12、第二接线位置13上整体盖装有线盒盖板14。
具体实施例一、见图1,第一电机轴4的前端外凸于第一端盖2后外露,第一电机轴4的外露端41用于连接外部动力输入,第一端盖2的安装孔21 位置为内凹结构设置,第一端盖2对应于安装孔21的位置外侧设置有封板10,第一电机轴4贯穿封板10的中心孔后外凸,封板10沿着第一电机轴4的长度区域还设置有外凸导向套11,封板10的径向外端通过环布的螺栓固接第一端盖2的对应位置;第一电机轴4为混合动力输出结构。
具体实施例二、见图2:第一电机轴4的前端不外露于所述第一端盖2时,该结构为双电机输出结构。
其工作原理如下,第一电机轴、第二电机轴的输出端可分别连接不同的输出轴,也可连接同一根输出轴,当连接不通的输出轴时,第一电机轴的前端外凸于第一端盖后外露时、混合动力作用于第一电机轴进行动力输出,电作用于第二电机轴进行动力输出,动力分别输出;当连接同一根输出轴时,两个动力或三个动力耦合于输出轴进行动力输出,双转子并排布置无隔板,两根电机轴之间通过一个支承轴承支撑,整个系统轴向尺寸有效压缩,结构简单可靠;且双输出集成电机驱动输出功率和扭矩叠加后可满足不同车辆的动力性需求,可替代混合动力系;其适配双输入轴变速箱,可实现多种模式的动力输出,换挡过程无动力中断,可提升整车爬坡过程中的运行效率,改善驾乘体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双输出车用集成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两端分别盖装有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其还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电机轴、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的前端支承于所述第一端盖的对应安装孔位置,所述第一电机轴的后端外环面套设有支承轴承,所述第二电机轴的前端外环前凸形成外环套,所述外环套的内壁紧贴所述支承轴承的外圈布置,所述第二电机轴为空心轴,所述第一电机轴的后部末端后凸形成输出轴安装连接端,所述输出轴安装连接端的一部分内伸于所述第二电机轴的中心内腔的前部位置,所述输出轴安装连接端设置有内凹键槽、定位孔,所述第二电机轴的后端通过轴承定位于所述第二端盖的中心定位孔,所述第二电机轴的中心内腔的后部设置有若干连接键槽孔,所述连接键槽孔的直径均大于所述内凹键槽的直径,所述第一电机轴的轴向部分固套有第一转子,所述第一转子对应于机壳的内腔的外周环布有第一定子,所述第二电机轴的轴向部分固套有第二转子,所述第二转子对应于机壳的内腔的外周环布有第二定子,所述第一定子、第二定子分别连接独立的控制线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输出车用集成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安装连接端的外环面和所述第二电机轴的中心内腔的前部内环壁留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输出车用集成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机轴的前端不外露于所述第一端盖时,该结构为双电机输出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输出车用集成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机轴的前端外凸于所述第一端盖后外露,所述第一电机轴的外露端用于连接外部动力输入,第一电机轴为混合动力输出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输出车用集成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的安装孔位置为内凹结构设置,所述第一端盖对应于安装孔的位置外侧设置有封板,所述第一电机轴贯穿封板的中心孔后外凸,所述封板沿着第一电机轴的长度区域还设置有外凸导向套,所述封板的径向外端通过环布的螺栓固接所述第一端盖的对应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输出车用集成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对应于所述第一定子的对应侧位置设置有第一接线位置,所述机壳对应于所述第二定子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接线位置,所述第一接线位置、第二接线位置上整体盖装有线盒盖板。
CN201922435925.X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双输出车用集成电机驱动系统 Active CN211508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35925.XU CN211508826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双输出车用集成电机驱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35925.XU CN211508826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双输出车用集成电机驱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08826U true CN211508826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396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35925.XU Active CN211508826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双输出车用集成电机驱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088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0298A (zh) * 2021-09-22 2022-01-04 苏州洛塔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双扭矩无刷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0298A (zh) * 2021-09-22 2022-01-04 苏州洛塔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双扭矩无刷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39033B2 (en) Drive apparatus for hybrid vehicle
US8142317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of hybrid vehicle
US6533696B1 (en) Vehicle drive unit
CN101396965B (zh) 一种具有独立式动力输出装置的车辆动力系统
US20090105040A1 (en) Hybrid drive device
CN211508826U (zh) 一种双输出车用集成电机驱动系统
CN201423920Y (zh) 一体式电机和变速箱
CN214274373U (zh) 一种新能源纯电动商用变速器
CN110912337A (zh) 一种内置行星排减速单元的车用驱动电机
CN109624689A (zh) 一种电动飞行汽车的轮毂电机
CN218408428U (zh) 电机支撑结构以及变速箱
CN211508831U (zh) 一种内置行星排减速单元的车用驱动电机
CN216184428U (zh) 一种基于离合器耦合两挡电驱动桥
CN114977606A (zh) 多电机耦合结构
CN214647538U (zh) 用于机动车的混合动力模块
CN211481038U (zh) 一种多模式动力输出车用电机驱动系统
CN113910880A (zh) 一种基于离合器耦合多模电驱动桥
CN113910879A (zh) 一种基于离合器耦合两挡电驱动桥
CN215897434U (zh) 一种单电机电动动力系统
CN112531999A (zh) 一种双输出车用驱动电机
CN111703294A (zh) 双支撑电驱动轮
CN214688988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
CN217892515U (zh) 一种带取力器的双电机直驱动力系统
CN218536339U (zh)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CN213990458U (zh) 一种双输出车用驱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