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04450U - 一种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及车载循环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及车载循环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04450U
CN211504450U CN201922396370.2U CN201922396370U CN211504450U CN 211504450 U CN211504450 U CN 211504450U CN 201922396370 U CN201922396370 U CN 201922396370U CN 211504450 U CN211504450 U CN 211504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ircuit
temperature detection
power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963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双兴
马利
陈永庚
袁霞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Blue Sea Huat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Blue Sea Huat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Blue Sea Huat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Blue Sea Huat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963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04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04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04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Conver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及车载循环冷却系统,通过功率模块根据电源电压和调节信号生成三相交流电,第一测温电路对第一功率组件的温度进行检测生成第一温度检测信号;第二测温电路对第二功率组件的温度进行检测生成第二温度检测信号;第三测温电路对第三功率组件的温度进行检测生成第三温度检测信号;控制电路根据第一温度检测信号、第二温度检测信号以及第三温度检测信号生成报警信号、调节信号以及开关控制信号;报警电路根据报警信号进行报警;电源开关电路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关断电源电压;通过功率模块内部的温敏电阻检测冷却系统的温度,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的精度,且由于不需要额外增加元器件,提高了产品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及车载循环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温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及车载循环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机作为电动汽车驱动,在工作过程中,电动机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在运动过程中都会产生损耗,这些损耗以热量的形式向外发散,需要有效的冷却介质及冷却方式来带走热量,保证电动机在一个稳定的冷热循环平衡的通风系统中安全可靠运行。电动汽车驱动电动机与控制器的冷却系统主要依靠冷却水泵带动冷却液在冷却管道中循环流动,通过在散热器的热交换等物理过程,冷却液带走电动机与控制器产生的热量。
目前,传统的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温度检测,一种方法是通过人工检测,用手去感受冷却水管的流动是否正常,人工操作环节不智能,容易出现工人忘加冷却液及冷却系统循环不顺畅的问题,从而影响车辆行驶安全,可能会损坏车辆需要冷却的部件。另外,还有通过在冷却系统的散热器上增设热敏电阻去检测冷却系统的温度,从而保护功率器件,由于功率模块的温度检测通过其自身集成的热敏电阻进行,电源系统控制器根据功率模块的热敏电阻进行温度检测实现对电源系统的温度监测,因此通过在冷却系统的散热器上增设热敏电阻去检测冷却系统的温度,该方法一方面会增加成本,导致电路结构复杂;另一方面,热敏电阻增设在散热器上,但是由于散热器和功率模块之间存在温度的偏差,会出现保护不及时的情况;且热敏电阻属于负温度特性,阻值范围很大,特别是低温的时候,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会影响温度检测采样的精度,从而导致温度检测准确性低,对冷却系统温度异常的情况不能及时处理,导致新能源电动汽车温度监测及控制可靠性低。
因此,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通过在冷却系统的散热器上增设热敏电阻对冷却系统的温度进行检测精确度低,可靠性差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及车载循环冷却系统,旨在解决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的通过在冷却系统的散热器上增设热敏电阻对冷却系统的温度进行检测精确度低,可靠性差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包括:
第一功率组件,配置为根据第一调节信号和电源电压生成第一相交流电;
第二功率组件,配置为根据第二调节信号和所述电源电压生成第二相交流电;
第三功率组件,配置为根据第三调节信号和所述电源电压生成第三相交流电;
第一测温电路,与所述第一功率组件连接,配置为对所述第一功率组件的温度进行检测以生成第一原始温度检测信号;
第二测温电路,与所述第二功率组件连接,配置为对所述第二功率组件的温度进行检测以生成第二原始温度检测信号;
第三测温电路,与所述第三功率组件连接,配置为对所述第三功率组件的温度进行检测以生成第三温度检测信号;
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测温电路、所述第二测温电路以及所述第三测温电路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信号、所述第二温度检测信号以及所述第三温度检测信号生成报警信号、所述第一调节信号、所述第二调节信号、所述第三调节信号和开关控制信号;
报警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报警信号进行报警;
电源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一功率组件、所述第二功率组件、所述第三功率组件以及所述控制电路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关断所述电源电压以停止供电;
功率模块包括所述第一功率组件、所述第二功率组件、所述第三功率组件、所述第一测温电路、所述第二测温电路以及所述第三测温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温电路、所述第二测温电路以及所述第三测温电路均包括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包括:
温度检测电路,配置为对所述单个功率组件的温度进行检测以生成原始温度检测信号;
放大电路,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连接,配置为对所述原始温度检测信号进行放大以生成温度检测放大信号;
稳压滤波电路,与所述放大电路连接,配置为对所述温度检测放大信号进行稳压以生成所述温度检测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温敏电阻、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温敏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温敏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
所述第一温敏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相交流电输入端;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第一直流电输入端;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共同构成为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原始温度检测信号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以及第三电容;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放大电路的原始温度检测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放大电路的温度检测放大信号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压滤波电路包括:第四电容和第一双向肖特基二极管;
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双向肖特基二极管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肖特基二极管的阳极与电源地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稳压滤波电路的第一直流电输入端;
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为所述稳压滤波电路的温度检测放大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稳压滤波电路的温度检测信号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电源端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地端与电源地连接;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一采样端为所述控制电路的温度检测信号输入端;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二采样端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温度检测信号输入端;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三采样端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三温度检测信号输入端;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为所述控制电路的报警信号输出端;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调节信号输出端;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三输入输出端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调节信号输出端;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第四输入输出端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三调节信号输出端;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五输入输出端为所述控制电路的开关控制信号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率组件、所述第二功率组件以及所述第三功率组件均包括功率单元;
所述功率单元,配置为根据电源电压生成单一的相交流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率单元包括: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共同构成为所述功率单元的控制端;
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为所述功率单元的电源电压第一输入端;
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为所述功率单元的电源电压第二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循环冷却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
上述的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通过第一测温电路、第二测温电路以及第三测温电路分别对第一功率组件、第二功率组件以及第三功率组件的温度进行检测,对应分别生成第一温度检测信号、第二温度检测信号以及第三温度检测信号,控制电路根据第一温度检测信号、第二温度检测信号以及第三温度检测信号计算获得功率模块的温度值,当根据功率模块的温度值判断功率模块的温度大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电路生成报警信号控制报警电路进行报警并生成调节信号对功率模块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调节,当功率模块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第二温度阈值时,则控制电路生成开关控制信号关断电源电压,关机停止工作,由于直接通过功率模块内部的热敏电阻对温度进行检测,实现对汽车冷却系统的温度监测和电源系统的温度监测,节省了成本,且由于不需要额外增加元器件,提高了产品稳定性;另外,由于功率模块的温度更接近冷却系统的真实温度值,因此也提高了汽车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中的测温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的功率组件和测温组件的示例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中控制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功率组件11、第二功率组件12、第三功率组件13、第一测温电路14、第二测温电路15、第三测温电路16、控制电路17、报警电路18以及电源开关控制电路01。
第一功率组件11,配置为根据电源电压和第一调节信号生成第一相交流电;第二功率组件12,配置为根据所电源电压和第二调节信号生成第二相交流电;第三功率组件13,配置为根据电源电压和第三调节信号生成第三相交流电;第一测温电路14,与第一功率组件11连接,配置为对第一功率组件11的温度进行检测以生成第一温度检测信号;第二测温电路15,与第二功率组件12连接,配置为对第二功率组件12的温度进行检测以生成第二温度检测信号;第三测温电路16,与第三功率组件13连接,配置为对第三功率组件13的温度进行检测以生成第三温度检测信号;控制电路17,与第一测温电路14、第二测温电路15以及第三测温电路16连接,配置为根据第一温度检测信号、第二温度检测信号以及第三温度检测信号生成报警信号、第一调节信号、第二调节信号、第三调节信号和开关控制信号;报警电路18,与控制电路17连接,配置为根据报警信号进行报警;电源开关控制电路01,与第一功率组件11、第二功率组件12、第三功率组件13以及控制电路17连接,配置为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关断电源电压以停止供电;功率模块10包括所述第一功率组件11、所述第二功率组件12、所述第三功率组件13、所述第一测温电路14、所述第二测温电路15 以及所述第三测温电路16。
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测温电路14、第二测温电路15 以及第三测温电路16均包括测温组件100,测温组件100包括:温度检测电路 101、放大电路102以及稳压滤波电路103。
温度检测电路101,配置为对单个功率组件的温度进行检测以生成原始温度检测信号;放大电路102,与温度检测电路101连接,配置为对原始温度检测信号进行放大以生成温度检测放大信号;稳压滤波电路103,与放大电路102 连接,配置为对温度检测放大信号进行稳压以生成温度检测信号。
具体实施中,功率模块10指的是将电源电压转换为工作电压对用电负载进行供电的IGBT模块。第一测温电路14、第二测温电路15以及第三测温电路 16设置于功率模块10内,均通过功率模块10自身所集成的温敏电阻进行温度检测采样。具体为,第一测温电路14的温度检测电路101对第一功率组件11 的温度进行检测以生成第一原始温度检测信号,第一测温电路14的放大电路 102对第一原始温度检测信号进行放大以生成第一温度检测放大信号,第一测温电路14的稳压滤波电路103对第一温度检测放大信号进行稳压和滤波处理以生成第一温度检测信号;第二测温电路15的温度检测电路101对第二功率组件 12的温度进行检测以生成第二原始温度检测信号,第二测温电路15的放大电路102对第二原始温度检测信号进行放大以生成第二温度检测放大信号,第二测温电路15的稳压滤波电路103对第二温度检测放大信号进行稳压和滤波处理以生成第二温度检测信号;第三测温电路16的温度检测电路101对第三功率组件13的温度进行检测以生成第三原始温度检测信号,第三测温电路16的放大电路102对第三原始温度检测信号进行放大以生成第三温度检测放大信号,第三测温电路16的稳压滤波电路103对第三温度检测放大信号进行稳压和滤波处理以生成第三温度检测信号。
控制电路17根据第一温度检测信号查询预存的温度映射表获得第一功率组件11的温度值,控制电路17根据第二温度检测信号查询预存的温度映射表获得第二功率组件12的温度值,控制电路17根据第三温度检测信号查询预存的温度映射表获得第三功率组件的温度值,从而结合第一功率组件11的温度值、第二功率组件12的温度值以及第三功率组件13的温度值获得冷却系统的功率模块(包括第一功率组件11、第二功率组件12以及第三功率组件13)的温度值。根据多次测得功率模块的温度值,并比较相邻两次测温获得的温度值的差,若相邻两次测温得到的温度差值大于预设温度差阈值,例如预设温度差阈值为10,则控制电路17判断冷却系统温度异常,从而生成报警信号到仪表进行报警提示,以提醒车辆装配技术人员或者驾驶员检测冷却系统,并采取相关安全措施,避免没有加冷却液或是冷却液不流通导致冷却系统异常造成安全故障;可选的,还可以根据当功率模块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控制电路17生成报警信号、第一调节信号、第二调节信号以及第三调节信号,调节功率模块输出的交流电电压(第一相交流电、第二相交流电以及第三相交流电的电压),控制仪表进行报警提示;当控制电路17根据第一温度检测信号、第二温度检测信号以及第三温度检测信号获得功率模块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第二温度阈值,则生成开关控制信号,控制电源开关电路01断开电源电压,关机停止工作,停止输出三相交流电给电机供电。可选的,预设温度差阈值可根据具体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因为车辆的配置冷却水管管径的大小会导致不同车型判断的阈值存在差别;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和预设第二温度阈值也可以根据电源管理系统的实际情况而设定,例如,预设第一温度阈值为70°,预设第二温度阈值为8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功率模块内部的热敏电阻对温度进行检测,实现对电源系统的温度监测和对冷却系统的温度监测,节省了成本,且由于不需要额外增加元器件,提高了产品稳定性;另外,由于功率模块的温度更接近冷却系统的真实温度值,因此也提高了汽车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的精度。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温度检测电路101包括:第一温敏电阻Rt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以及第二电容C2。
第一温敏电阻Rt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温敏电阻Rt1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
第一温敏电阻Rt1的第一端为温度检测电路101的相交流电输入端。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为温度检测电路101的第一直流电输入端。
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共同构成为温度检测电路 101的原始温度检测信号输出端。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放大电路102包括:第三电阻R3、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以及第三电容C3。
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和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
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为放大电路102的原始温度检测信号输入端。
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为放大电路102的温度检测放大信号输出端。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稳压滤波电路103包括:第四电容C4 和第一双向肖特基二极管D1。
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与第一双向肖特基二极管D1的公共端连接,第一双向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源地连接,第一双向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阴极为稳压滤波电路103的第一直流电输入端。
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为稳压滤波电路103的温度检测放大信号输入端和稳压滤波电路103的温度检测信号输出端。
具体实施中,请参阅图3,14-101表示第一测温电路14的温度检测电路 101,14-102表示第一测温电路14的放大电路102,14-103表示第一测温电路 14的稳压滤波电路103;15-101表示第二测温电路15的温度检测电路101, 15-102表示第二测温电路15的放大电路102,15-103表示第二测温电路15的稳压滤波电路103;16-101表示第三测温电路16的温度检测电路101,16-102 表示第三测温电路16的放大电路102,16-103表示第三测温电路16的稳压滤波电路10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功率组件11、第二功率组件12以及第三功率组件13均包括功率单元200。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功率单元200包括: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Q1和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Q2。
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Q1的基极和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IGBT)Q2的基极共同构成为功率单元200的控制端。
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Q1的集电极为功率单元200的电源电压第一输入端。
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Q1的发射极与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Q2的集电极连接。
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Q2的发射极为功率单元200的电源电压第二输入端。
具体实施中,功率单元200的控制端为功率单元200的调节信号输入端。调节信号包括第一调节信号、第二调节信号以及第三调节信号。11-200表示第一功率组件11的功率单元200;12-200表示第二功率组件12的功率单元200; 13-200表示第三功率组件13的功率单元200。
请参阅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7包括: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U4。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U4的电源端VDD与第一电源连接,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U4的地端GND与电源地连接。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U4的第一采样端ADC1为控制电路17的温度检测信号输入端。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U4的第二采样端ADC2为控制电路17的第二温度检测信号输入端。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U4的第三采样端ADC3为控制电路17的第三温度检测信号输入端。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U4的第一输入输出端IO1为控制电路17的报警信号输出端。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U4的第二输入输出端IO2为控制电路17的第一调节信号输出端。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U4的第三输入输出端IO3为控制电路17的第二调节信号输出端。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U4的第四输入输出端IO4为控制电路17的第三调节信号输出端。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U4的第五输入输出端IO5为控制电路17的开关控制信号输出端。
具体实施中,电源开关电路01可以为场效应管、三极管、继电器或者其他可进行通断控制的器件。电源电路输出电源电压,并能够根据电源电压生成第一直流电对数字信号处理芯片U4等供电。
请参阅图3和图4对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做简单说明:
第一功率组件11(包括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1和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2)根据第一调节信号和电源电压生成第一相交流电U;第二功率组件 12(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3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4)根据第二调节信号和电源电压生成第二相交流电V;第三功率组件13(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5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6)根据第三调节信号和电源电压生成第三相交流电W。第一温敏电阻Rt1是对应第一功率组件11的温敏电阻,第二温敏电阻Rt2是对应第二功率组件12的温敏电阻,第三温敏电阻Rt3是对应第三功率组件13的温敏电阻。通过第一温敏电阻Rt1检测采样第一功率组件11的温度并经放大和稳压滤波后生成第一温度检测信号TEMP_U_AD,第二温敏电阻Rt2 检测采样第二功率组件12的温度并经放大和稳压滤波后生成第二温度检测信号TEMP_V_AD,第三温敏电阻Rt3检测采样第三功率组件13的温度并经放大和稳压滤波后生成第三温度检测信号TEMP_W_AD,数字信号处理芯片U4根据第一温度检测信号TEMP_U_AD、第二温度检测信号TEMP_V_AD以及第三温度检测信号TEMP_W_AD进行查表法分别获得第一功率组件11的温度、第二功率组件12的温度以及第三功率组件13的温度值,从而获得功率模块的温度值;数字信号处理芯片U4根据多次测得功率模块的温度值,比较相邻两次测温获得的温度值的差,若相邻两次测温得到的温度差值大于预设温度差阈值,例如预设温度差阈值为10,则控制电路17判断冷却系统温度异常,从而生成报警信号到仪表进行报警提示,以提醒车辆装配技术人员或者驾驶员检测冷却系统,并采取相关安全措施,避免没有加冷却液或是冷却液不流通导致冷却系统异常造成安全故障。可选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U4还可以根据功率模块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生成并输出报警信号和调节信号(第一调节信号、第二调节信号以及第三调节信号),调节功率模块输出的交流电电压,控制仪表对此时的温度情况进行报警提示;当数字信号处理芯片U4根据功率模块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第二温度阈值,则生成并输出开关控制信号,控制电源开关电路01关断电源电压,以关机停止工作,停止输出三相交流电对电机供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循环冷却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功率模块所集成的温敏电阻进行冷却系统的温度检测,由于不需要在扇热器上增设NTC热敏电阻,节省了成本,且由于不需要额外增加元器件,提高了产品稳定性;另外,由于功率模块的温度更接近冷却系统的真实温度值,因此也提高了温度检测的精度。
短语“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或“在实施方式中”等在整个说明书中的适当地方的出现并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方式。此外,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组合。因此,关于一个实施方式示出或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全部或部分地与一个或多个其它实施方式的特征、结构或特性进行组合,而没有假定这样的组合不是不合逻辑的或无功能的限制。
虽然上面以某个详细程度描述了某些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做出很多变更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连接参考(例如,附接、耦合、连接等)应被广泛地解释,并可包括在元件的连接之间的中间构件和在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连接参考并不一定暗示两个元件直接连接/ 耦合且彼此处于固定关系中。“例如”在整个说明书中的使用应被广泛地解释并用于提供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非限制性例子,且本公开不限于这样的例子。意图是包含在上述描述中或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事务应被解释为仅仅是例证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可做出在细节或结构上的变化而不偏离本公开。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功率组件,配置为根据第一调节信号和电源电压生成第一相交流电;
第二功率组件,配置为根据第二调节信号和所述电源电压生成第二相交流电;
第三功率组件,配置为根据第三调节信号和所述电源电压生成第三相交流电;
第一测温电路,与所述第一功率组件连接,配置为对所述第一功率组件的温度进行检测以生成第一温度检测信号;
第二测温电路,与所述第二功率组件连接,配置为对所述第二功率组件的温度进行检测以生成第二温度检测信号;
第三测温电路,与所述第三功率组件连接,配置为对所述第三功率组件的温度进行检测以生成第三温度检测信号;
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测温电路、所述第二测温电路以及所述第三测温电路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信号、所述第二温度检测信号以及所述第三温度检测信号生成报警信号、所述第一调节信号、所述第二调节信号、所述第三调节信号和开关控制信号;
报警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报警信号进行报警;
电源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一功率组件、所述第二功率组件、所述第三功率组件以及所述控制电路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关断所述电源电压以停止供电;
功率模块包括所述第一功率组件、所述第二功率组件、所述第三功率组件、所述第一测温电路、所述第二测温电路以及所述第三测温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温电路、所述第二测温电路以及所述第三测温电路均包括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包括:
温度检测电路,配置为对单个功率组件的温度进行检测以生成原始温度检测信号;
放大电路,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连接,配置为对所述原始温度检测信号进行放大以生成温度检测放大信号;
稳压滤波电路,与所述放大电路连接,配置为对所述温度检测放大信号进行稳压以生成所述温度检测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温敏电阻、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温敏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温敏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
所述第一温敏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相交流电输入端;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第一直流电输入端;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共同构成为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原始温度检测信号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以及第三电容;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放大电路的原始温度检测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放大电路的温度检测放大信号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滤波电路包括:第四电容和第一双向肖特基二极管;
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双向肖特基二极管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肖特基二极管的阳极与电源地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稳压滤波电路的第一直流电输入端;
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为所述稳压滤波电路的温度检测放大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稳压滤波电路的温度检测信号输出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电源端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地端与电源地连接;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一采样端为所述控制电路的温度检测信号输入端;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二采样端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温度检测信号输入端;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三采样端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三温度检测信号输入端;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为所述控制电路的报警信号输出端;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调节信号输出端;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三输入输出端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调节信号输出端;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第四输入输出端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三调节信号输出端;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第五输入输出端为所述控制电路的开关控制信号输出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组件、所述第二功率组件以及所述第三功率组件均包括功率单元;
所述功率单元,配置为根据电源电压生成单一的相交流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单元包括: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共同构成为所述功率单元的控制端;
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为所述功率单元的电源电压第一输入端;
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为所述功率单元的电源电压第二输入端。
9.一种车载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
CN201922396370.2U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及车载循环冷却系统 Active CN211504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96370.2U CN211504450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及车载循环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96370.2U CN211504450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及车载循环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04450U true CN211504450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20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96370.2U Active CN211504450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及车载循环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044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42069B2 (en) Power supply controller
JP4624400B2 (ja) 車両用の電線保護方法および電線保護装置
US6950029B2 (en) Airflow blockage detection apparatus for a permanent split-capacitor single-phase fan motor
EP2420850B1 (en) Current-sensing circuit and air-conditioning device provided therewith
US20140147289A1 (en) Fan control circuit
US10658921B2 (en) Overheat protection control device and vehicle-mounted power circuit device
US9419429B2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200195004A1 (en) 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high voltage system
JP2018046647A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用電動圧縮機
CN211504450U (zh) 一种冷却系统温度检测电路及车载循环冷却系统
EP2367288B1 (en) Sensor output IC and sensor device
CN213364867U (zh) 一种无采样电阻的采样电路及驱动电路
US10965240B2 (en) Method and circuit for detecting motor winding over temperature
JP2011053981A (ja) 電源装置および車載用電子機器
KR100608215B1 (ko) 보호기능을 구비한 자동차용 공조 블로워모터 구동 제어장치
CN111086180B (zh) 一种加热控制电路及注塑机
CN104810785B (zh) 电力采集设备外部负载用试探性过流保护电路
JP2005080349A (ja) 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の駆動装置
CN205563312U (zh) 一种带风扇控制电路的伺服驱动器
JP2014183659A (ja) ファンモータの駆動制御装置
CN216699863U (zh) 可过流保护的逆变电路、逆变器及电机组件
JP6025057B2 (ja) パワー素子の温度検出装置
JP2000014161A (ja) インバータ制御用半導体装置
JP2003270275A (ja) 電流検出回路
CN117074899A (zh) 功率器件的装配异常检测装置及方法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