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97238U - 废水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废水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97238U
CN211497238U CN201922495946.0U CN201922495946U CN211497238U CN 211497238 U CN211497238 U CN 211497238U CN 201922495946 U CN201922495946 U CN 201922495946U CN 211497238 U CN211497238 U CN 2114972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filter
communicated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59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一超
牛业辉
王海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Goertek Microelectroni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Goertek Microelectroni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Goertek Microelectroni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Goertek Microelectroni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959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972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97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972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回收系统。该废水回收系统包括废水箱、净化组件以及净水箱,所述废水箱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以与研磨切割废水管路相连通;所述净化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的EDI装置、连通所述EDI装置的出口的氮封水箱、以及连通所述氮封水箱的出口的抛光混床;所述净水箱具有连通所述抛光混床的出口的第二进水口、以及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用以与研磨切割净水管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研磨切割后的废水进行回收净化,废水的回收再利用率高,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废水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切割废水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车间研磨切割使用纯水的水源均来自自来水,研磨切割后的废水则直接进入废水池倒掉,废水的回收再利用率较低,每年要浪费大量的纯水,使得生产成本相对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回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研磨切割后的废水利用率低,使得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废水回收系统,包括:
废水箱,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以与研磨切割废水管路相连通;
净化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的EDI装置、连通所述EDI装置的出口的氮封水箱、以及连通所述氮封水箱的出口的抛光混床;以及,
净水箱,具有连通所述抛光混床的出口的第二进水口、以及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用以与研磨切割净水管路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废水箱的第一出水口和所述EDI装置之间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呈串连设置的多个过滤器,多个所述过滤器中处在起始位置的过滤器为起始过滤器、处于末端的为尾端过滤器,所述起始过滤器与所述废水箱相连通;
所述起始过滤器与所述废水箱的第一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增压泵。
可选地,多个所述过滤器包括呈串连依次设置的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过滤水箱、第一保安过滤器、以及第二保安过滤器;
所述多介质过滤器以形成所述起始过滤器,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以形成所述尾端过滤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保安过滤器为10μm保安过滤器;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为5μm保安过滤器。
可选地,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尾端过滤器和所述EDI装置之间的RO过滤结构,所述RO过滤结构包括:
第二增压泵,所述第二增压泵的进口与所述尾端过滤器的出口相连通;
第一RO膜,所述第一RO膜的进口与所述第二增压泵的出口相连通;
第三增压泵,所述第三增压泵的进口与所述第一RO膜的出口相连通;以及,
第二RO膜,所述第二RO膜的进口与所述第三增压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RO膜的出口与所述EDI装置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保安过滤器和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之间的软化树脂结构,所述软化树脂结构包括:
软化树脂罐,所述软化树脂罐的进口与所述第一保安过滤器的出口相连通;
中间水箱,具有连通所述软化树脂罐的出口的第三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进水口的第三出水口、以及第四进水口,所述第四进水口设于所述中间水箱的一侧;以及,
试剂箱,与所述中间水箱的第四进水口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
净水输送泵,所述净水输送泵的进口与所述氮封水箱的出口相连通;
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口与所述净水输送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抛光混床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TOC脱除器,所述TOC脱除器连接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抛光混床之间。
可选地,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抛光混床和所述净水箱的第二进水口之间的出水机构,所述出水机构包括:
出水泵,所述出水泵的进口与所述抛光混床的出口相连通;
第三保安过滤器,所述第三保安过滤器的进口与所述出水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保安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净水箱的第二进水口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三保安过滤器为0.1μm保安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研磨切割后的废水回收至废水箱,通过净化组件以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且设置有相连通的EDI装置、氮封水箱、以及抛光混床进行多级进化,以使得净化出的水体的水质更高,以可供车间研磨切割再次利用,废水的回收再利用率高,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废水回收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352669920000031
Figure BDA000235266992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异效果,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车间研磨切割使用纯水的水源均来自自来水,研磨切割后的废水则直接进入废水池倒掉,废水的回收再利用率较低,每年要浪费大量的纯水,使得生产成本相对提高。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水回收系统,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水回收系统的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回收系统100主要用于对车间中的切割研磨废水进行回收,所述废水回收系统100包括废水箱1、净化组件2以及净水箱3,所述废水箱1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以与研磨切割废水管路相连通,所述废水箱1用于储存研磨切割废水;所述净化组件2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的EDI(Electrodeionization,连续电除盐)装置、连通所述EDI装置26的出口的氮封水箱28、以及连通所述氮封水箱28的出口的抛光混床29;所述净水箱3具有连通所述抛光混床29的出口的第二进水口、以及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用以与研磨切割净水管路相连通。当然,所述废水回收系统100也可对其他生产废水进行回收净化再利用,以有效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研磨切割后的废水回收至废水箱1,通过净化组件2以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且设置有相连通的EDI装置26、氮封水箱28、以及抛光混床29进行多级进化,以使得净化出的水体的水质更高,以可供车间研磨切割再次利用,废水的回收再利用率高,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且在传统的一般车间,研磨切割后的废水进入废水系统后将全部浪费掉,而进入所述废水回收系统100进行净化后,废水80%~90%可回收再利用。按研磨切割废水每小时18吨进行计算,一天可节约自来水成本1300RMB,年可节约自来水成本474500RMB。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EDI装置26又称连续电除盐装置,它科学地将电渗析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融为一体,通过阳、阴离子膜对阳、阴离子的选择透过作用以及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离子的交换作用,在电场的作用下实现水中离子的定向迁移,从而达到水的深度净化除盐,并通过水电解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对装填树脂进行连续再生,因此EDI制水过程不需酸、碱化学药品再生即可连续制取高品质超纯水,出水水质稳定度好,更环保。所述EDI装置26净化后的水体进入所述氮封水箱28,所述氮封水箱28的材质为FRP玻璃钢,重量轻、耐腐蚀、难降解、不易析出杂质。所述氮封水箱28的工作原理为将一定量的氮气充入密封的水箱内,水箱内氮气压力不能低于5Mpa,氮气是惰性气体能防止CO2等其它物质溶入水中影响水质,保证水箱内的水不受二次污染而导致水质下降。在所述氮封水箱28内可配置有液位控制器;当水位低时,自动启动所述EDI装置26进口处的进水泵;水位高时自动停止所述EDI装置26进口处的进水泵;同时所述氮封水箱28的出水也可进行控制,以保持所述氮封水箱28内的水位高度。在所述氮封水箱28的侧面还可设置有人孔、排污口,以定期对所述氮封水箱28进行清理。设置所述抛光混床29是为了更好地降低所述EDI装置26中未脱尽的阳离子、阴离子,防止管路系统的二次污染,满足生产给水的需要,保证出水电阻率≥18.0MΩ.cm。抛光混床29内装填的树脂为核级树脂,失效后无需再生,直接更换。这样,一方面既可发挥树脂交换容量大、无需再生等优越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出水水质,降低设备运行成本。所述EDI装置26、所述氮封装置以及所述抛光混床29的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净化组件2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废水箱1的第一出水口和所述EDI装置26之间的过滤组件21,所述过滤组件21包括呈串连设置的多个过滤器211,多个所述过滤器211中处在起始位置的过滤器211为起始过滤器、处于末端的为尾端过滤器,所述起始过滤器与所述废水箱1相连通;所述起始过滤器与所述废水箱1的第一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增压泵212,通过所述第一增压泵212以将所述废水泵入所述起始过滤器211中。设置多个所述过滤器211以对水体进行初步过滤净化,以过滤掉废水中的颗粒物,无机物,有机物等。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过滤器211包括呈串连依次设置的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过滤水箱、第一保安过滤器、以及第二保安过滤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以形成所述起始过滤器,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以形成所述尾端过滤器。具体地,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进口管道上添加有絮凝剂、无氧化杀菌剂、以及还原剂等,以将废水中的颗粒物、无机物和有机物等过滤掉,以对废水进行初级过滤。
具体地,所述第一保安过滤器为10μm保安过滤器;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为5μm保安过滤器,多级过滤,以提升过滤效果。保安过滤器大都采用不锈钢做外壳,内部装过滤滤芯(例如PP棉),主要用在多介质预处理过滤之后,反渗透、超滤等膜过滤设备之前。用来滤除经多介质过滤后的细小物质(例如微小的石英沙,活性炭颗粒等),以确保水质过滤精度及保护膜过滤元件不受大颗粒物质的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为提升净化效果,所述净化组件2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尾端过滤器和所述EDI装置26之间的RO(Reverse Osmosis反渗透)过滤结构,所述RO过滤结构22包括第二增压泵221、第一RO膜222、第三增压示以及第二RO膜224;所述第二增压泵221的进口与所述尾端过滤器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RO膜222的进口与所述第二增压泵221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增压泵223的进口与所述第一RO膜222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RO膜224的进口与所述第三增压泵223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RO膜224的出口与所述EDI装置26相连通。从所述尾端过滤器出来的水体经添加阻垢剂与氢氧化钠后,进入所述第一RO膜222,所述第一RO膜222过滤出的干净水体经所述第三增压泵223进入所述第二RO膜224,所述第一RO膜222过滤出的污外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净化组件2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保安过滤器和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之间的软化树脂结构23,所述软化树脂结构23用以降低水中的硬度与电导率。具体地,所述软化树脂结构23包括软化树脂罐231、中间水箱232以及试剂箱233,所述软化树脂罐231的进口与所述第一保安过滤器的出口相连通;所述中间水箱232具有连通所述软化树脂罐231的出口的第三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进水口的第三出水口、以及第四进水口,所述第四进水口设于所述中间水箱232的一侧;所述试剂箱233与所述中间水箱232的第四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试剂箱233用以向所述中间水箱232或向所述中间水箱232与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的管道上添加阻垢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净化组件2还包括净水输送泵241和板式换热器242,所述净水输送泵241的进口与所述氮封水箱28的出口相连通,用以将经所述EDI装置26净化后的水体输送至所述氮封水箱28内,且可控制进入所述氮封水箱28内的水体的量;所述板式换热器242的进口与所述净水输送泵241的出口相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242的出口与所述抛光混床29相连通,以可对所述氮封水箱28出来的水体进行热量回收再利用,以可提高能源利用率。
所述净化组件2还包括TOC(total organic carbon总有机碳)脱除器,所述TOC脱除器27连接在所述板式换热器242的出口与所述抛光混床29之间。所述TOC脱除器27用以将水体中的少量有机物分解氧化和去除,TOC脱除器27出水到达所述抛光混床29,所述抛光混床29是为了更好的降低EDI系统过程中未脱近的阴阳离子防止管路系统二次污染,满足生产给水的需求,保证出水电阻率≥18兆欧,所述抛光混床29出水,经0.1μm过滤器后,输送到车间使用。
为了使净化后的水体得到合理利用,所述净化组件2还包括连通所述抛光混床29和所述净水箱3的出水机构25,所述出水机构25包括出水泵251和第三保安过滤器252,所述出水泵251的进口与所述抛光混床29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保安过滤器252的进口与所述出水泵251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保安过滤器252的出口与所述净水箱3的第二进水口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第三保安过滤器252为0.1μm保安过滤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废水箱,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以与研磨切割废水管路相连通;
净化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的EDI装置、连通所述EDI装置的出口的氮封水箱、以及连通所述氮封水箱的出口的抛光混床;以及,
净水箱,具有连通所述抛光混床的出口的第二进水口、以及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用以与研磨切割净水管路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废水箱的第一出水口和所述EDI装置之间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呈串连设置的多个过滤器,多个所述过滤器中处在起始位置的过滤器为起始过滤器、处于末端的为尾端过滤器,所述起始过滤器与所述废水箱相连通;
所述起始过滤器与所述废水箱的第一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增压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过滤器包括呈串连依次设置的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过滤水箱、第一保安过滤器、以及第二保安过滤器;
所述多介质过滤器以形成所述起始过滤器,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以形成所述尾端过滤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安过滤器为10μm保安过滤器;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为5μm保安过滤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尾端过滤器和所述EDI装置之间的RO过滤结构,所述RO过滤结构包括:
第二增压泵,所述第二增压泵的进口与所述尾端过滤器的出口相连通;
第一RO膜,所述第一RO膜的进口与所述第二增压泵的出口相连通;
第三增压泵,所述第三增压泵的进口与所述第一RO膜的出口相连通;以及,
第二RO膜,所述第二RO膜的进口与所述第三增压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RO膜的出口与所述EDI装置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保安过滤器和所述第二保安过滤器之间的软化树脂结构,所述软化树脂结构包括:
软化树脂罐,所述软化树脂罐的进口与所述第一保安过滤器的出口相连通;
中间水箱,具有连通所述软化树脂罐的出口的第三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进水口的第三出水口、以及第四进水口,所述第四进水口设于所述中间水箱的一侧;以及,
试剂箱,与所述中间水箱的第四进水口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
净水输送泵,所述净水输送泵的进口与所述氮封水箱的出口相连通;
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口与所述净水输送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抛光混床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TOC脱除器,所述TOC脱除器连接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抛光混床的进口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抛光混床和所述净水箱的第二进水口之间的出水机构,所述出水机构包括:
出水泵,所述出水泵的进口与所述抛光混床的出口相连通;
第三保安过滤器,所述第三保安过滤器的进口与所述出水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保安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净水箱的第二进水口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保安过滤器为0.1μm保安过滤器。
CN201922495946.0U 2019-12-31 2019-12-31 废水回收系统 Active CN2114972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5946.0U CN211497238U (zh) 2019-12-31 2019-12-31 废水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5946.0U CN211497238U (zh) 2019-12-31 2019-12-31 废水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97238U true CN211497238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397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5946.0U Active CN211497238U (zh) 2019-12-31 2019-12-31 废水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972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17343U (zh) 电镀废水零排放浓缩处理工艺设备
TWI616404B (zh) 含硼水的處理方法及裝置
CN102583889B (zh) 废水处理方法和废水处理系统
CN214654101U (zh) 一种热电厂化学水处理回用系统
CN103933860A (zh) 一种车用尿素的制备系统
CN110540318A (zh) 一种污水回收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N105347539A (zh) 集成自动化的工业废水中水回用装置
CN104108813A (zh) 炼化污水脱盐一体化处理工艺及装置
SG185488A1 (en) Fresh water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fresh water generating method
CN217265278U (zh) 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零排放净化系统
CN211972026U (zh) 实验室用超纯水制备系统
CN109160664A (zh) 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13295024U (zh) 一种超纯水制备装置
CN107098526A (zh) 浓盐水零排放分质结晶的膜浓缩设备及处理工艺
CN105271581A (zh) 一种高产水率的锅炉给水处理系统
CN211497238U (zh) 废水回收系统
CN203955038U (zh) 一种车用尿素的制备系统
Sudak Reverse osmosis
CN206705854U (zh) 一种中水回用自动化深度处理系统
CN210796016U (zh) 电极箔腐蚀废水处理系统
CN112919693B (zh) 一种全膜法脱盐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10481004U (zh) 一种含磷淋溶水反渗透处理装置
CN209636045U (zh) 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设备
CN201719887U (zh) 陶瓷膜管锅炉软化水处理过滤系统
CN110862167A (zh) 电极箔腐蚀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