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93592U - 冷藏车用lng、液氮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冷藏车用lng、液氮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93592U
CN211493592U CN202020088908.3U CN202020088908U CN211493592U CN 211493592 U CN211493592 U CN 211493592U CN 202020088908 U CN202020088908 U CN 202020088908U CN 211493592 U CN211493592 U CN 211493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heat exchanger
liquid nitrogen
lng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8890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08890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93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93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935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冷藏车用LNG、液氮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涉及一种冷藏车用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主要是为解决现有的冷藏车制冷成本高,不能给食物保鲜的问题而设计的。它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包括壳体,盘管固定在壳体内,壳体上有进、出风口,吹风机连接在壳体上;LNG瓶与第一换热器通过管道A连接,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通过管道B连接,第二换热器连接有管道C。管道A和管道B之间设管道D,管道D上有阀门。管道A上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阀门;管道C上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阀门。液氮喷淋管固定在第一换热器出风口前方的壳体两侧,液氮喷淋管与液氮瓶通过管道E连通。优点是降低冷藏车的制冷成本,能对食物起到保鲜作用。

Description

冷藏车用LNG、液氮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藏车用LNG、液氮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天然气行业的迅猛发展,以液态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得到了快速发展。LNG由气态天然气经深冷加工液化后获得,属超低温载能液体。其必须经气化后以气态的形式被利用,由于LNG的温度为-162℃,其在气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冷能,如不对其回收,将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而现有的冷藏车多是用电制冷,制冷成本高,浪费能源,而且还不具备给食物保鲜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LNG在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冷能进行回收利用,从而降低冷藏车制冷成本,节约能源,并能对食物进行保鲜的冷藏车用LNG、液氮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
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LNG瓶、第一换热器、吹风机、第二换热器;
第一换热器包括壳体,盘管固定在壳体内,壳体后侧面板上设有进风口,壳体前侧面板上设有出风口,吹风机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换热器的后侧面板上;
第二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固定有盘管;
LNG瓶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盘管入口通过管道A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盘管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盘管入口通过管道B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盘管出口与发动机通过管道C连接。
在管道A和管道B之间设管道D,即管道D的一端与管道A相连通,管道D的另一端与管道B相连通,管道D上安装有阀门。
管道D后方的管道A上安装有阀门和活接头;管道D后方的管道B上安装有阀门和活接头。
管道D前方的管道A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阀门;管道C上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阀门。
还包括液氮喷淋管,液氮喷淋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换热器出风口前方的壳体两侧,液氮喷淋管上有若干个孔,液氮喷淋管与液氮瓶通过管道E连通,管道E上有阀门。
第一换热器上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氧浓度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充分利用LNG在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冷能,降低了冷藏车的制冷成本,节约能源。从液氮喷淋管喷出的液氮既能降低冷藏厢体内的温度,又能对食物起到保鲜作用,另外冷藏厢体内充满氮气,如果LNG有泄漏,还能起到阻燃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包括LNG瓶1、第一换热器2、吹风机3、第二换热器4;
第一换热器包括壳体2—1,盘管2—2固定在壳体内,壳体后侧面板上设有进风口2—3,壳体前侧面板上设有出风口2—4,吹风机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换热器的后侧面板上;
第二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固定有盘管;
LNG瓶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盘管入口通过管道A5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盘管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盘管入口通过管道B6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盘管出口与发动机14通过管道C7连接。
在管道A和管道B之间设管道D8,即管道D的一端与管道A相连通,管道D的另一端与管道B相连通,管道D上安装有阀门。
管道D后方的管道A上安装有阀门和活接头9;管道D后方的管道B上安装有阀门和活接头。
管道D前方的管道A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0和阀门;管道C上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1和阀门。
还包括液氮喷淋管2—5,液氮喷淋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换热器出风口前方的壳体两侧,液氮喷淋管上有若干个孔2—6,液氮喷淋管与液氮瓶12通过管道E13连通,管道E上有阀门。
第一换热器上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7、氧浓度探测器2—8、可燃气体探测器2—9。
使用时可以将第一换热器和液氮瓶放置在冷藏车的冷藏厢体内,管道D后方的管道A和管道B上的阀门及活接头露在冷藏厢体外面;关闭管道D上的阀门,打开管道A、管道B、管道C上的阀门。LNG瓶内的LNG经管道A进入到第一换热器内,风机工作向冷藏厢体内吹冷风。从第一换热器内出来的CNG经管道B进入到第二换热器内气化,然后经管道C进入到发动机内。打开管道E上的阀门,液氮经过液氮喷淋管上的孔向冷藏厢体内喷出,可对食物起到保鲜作用。
当冷藏厢体内无需降温时,打开管道D上的阀门、管道D前方的管道A上的阀门、管道C上的阀门,关闭管道D后方的管道A和管道B上的阀门,这样LNG瓶内的LNG经管道A和管道D进入到第二换热器内换热气化,然后经管道C进入到发动机内。

Claims (7)

1.冷藏车用LNG、液氮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其特征是:包括LNG瓶(1)、第一换热器(2)、吹风机(3)、第二换热器(4);
第一换热器包括壳体(2—1),盘管(2—2)固定在壳体内,壳体后侧面板上设有进风口(2—3),壳体前侧面板上设有出风口(2—4),吹风机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换热器的后侧面板上;
LNG瓶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盘管入口通过管道A(5)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盘管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盘管入口通过管道B(6)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盘管连接有管道C(7)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车用LNG、液氮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液氮喷淋管(2—5),液氮喷淋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换热器出风口前方的壳体两侧,液氮喷淋管上有若干个孔(2—6),液氮喷淋管与液氮瓶(12)通过管道E(13)连通,管道E上有阀门。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藏车用LNG、液氮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其特征是:在管道A和管道B之间设管道D(8),即管道D的一端与管道A相连通,管道D的另一端与管道B相连通,管道D上安装有阀门。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车用LNG、液氮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其特征是:管道D后方的管道A上安装有阀门和活接头(9);管道D后方的管道B上安装有阀门和活接头。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车用LNG、液氮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其特征是:管道D前方的管道A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0)和阀门;管道C上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1)和阀门。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藏车用LNG、液氮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其特征是:管道D前方的管道A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0)和阀门;管道C上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1)和阀门。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藏车用LNG、液氮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其特征是:第一换热器上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7)、氧浓度探测器(2—8)、可燃气体探测器(2—9)。
CN202020088908.3U 2020-01-16 2020-01-16 冷藏车用lng、液氮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 Active CN211493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8908.3U CN211493592U (zh) 2020-01-16 2020-01-16 冷藏车用lng、液氮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8908.3U CN211493592U (zh) 2020-01-16 2020-01-16 冷藏车用lng、液氮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93592U true CN211493592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00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88908.3U Active CN211493592U (zh) 2020-01-16 2020-01-16 冷藏车用lng、液氮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935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7691A (zh) 一种节能型冷藏运输车
CN203824198U (zh) 船用lng冷能及烟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103496311B (zh) 一种lng冷藏车
CN203511428U (zh) 一种lng冷藏车
CN111038225A (zh) 冷藏车用lng、液氮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
CN106052187A (zh) 一种适用于冷藏车的余热驱动制冷系统
CN110758220B (zh) 一种热能与冷能回收利用的lng冷藏车
CN211493592U (zh) 冷藏车用lng、液氮冷能利用及保鲜系统
CN203511427U (zh) 新型节能冷藏车
CN104648085A (zh) Lng重卡车载冷能利用空调制冷联合装置
CN203626949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冷却系统
CN204279203U (zh) 直冷式lng冷藏车
Gao Analysis of new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for cold chain logistics
CN2241851Y (zh) 保温冷藏箱
CN101712269B (zh) 汽车节能空调装置
CN212529458U (zh) 冷藏车用lng冷能利用系统
CN211336398U (zh) 一种冷藏集装箱利用船舶lng冷能的系统
CN107323334A (zh) 一种lng冷藏车
CN206049468U (zh) 一种汽车及其温控系统及其冷藏装置
CN209840469U (zh) 带回热、化霜、节流、分流、换热的模块系统
CN212529459U (zh) 一种冷藏车用车载lng气瓶及含有其的冷能利用系统
CN108909409A (zh) 一种lng冷藏车顶板辐射供冷系统
CN210468031U (zh) 冷链装备电池仓温度控制系统
CN204227787U (zh) Lng车载蓄冷型顶板辐射冷能冰箱
CN203047026U (zh) 一种液化天然气冷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