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83213U - 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83213U
CN211483213U CN201922495980.8U CN201922495980U CN211483213U CN 211483213 U CN211483213 U CN 211483213U CN 201922495980 U CN201922495980 U CN 201922495980U CN 211483213 U CN211483213 U CN 211483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chband
limiting
hole
wearable device
limi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59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显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959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83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83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83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表带及可穿戴设备,所述表带包括表带本体以及限位件,所述表带本体的一端凸设有连接部,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沿所述表带本体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端缘设置,所述限位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表带本体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带及可穿戴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外壳与表带不易安装与拆卸的问题。

Description

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可穿戴设备在进行表带与外壳的连接时,通常是通过在外壳开设连接孔,然后通过生耳贯穿表带上的通孔后进行卡接,从而使外壳与表带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需要对表带与外壳上的开孔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在对外壳进行安装与拆卸时,不仅需要使用专业工具,而且生耳的安装与拆卸具有较高的操作难度,从而导致用户无法自行完成的安装与拆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带及可穿戴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可穿戴设备的外壳与表带不易安装与拆卸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表带,所述表带包括表带本体以及限位件,所述表带本体的一端凸设有连接部,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沿所述表带本体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端缘设置,所述限位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表带本体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的,所述表带本体远离所述限位件的一侧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截面形状与所述限位件的截面形状相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外壳以及表带;所述表带包括表带本体以及限位件,所述表带本体的一端凸设有连接部,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沿所述表带本体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端缘设置,所述限位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表带本体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外壳设有限位孔,所述表带的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表带本体的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限位件沿所述限位孔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与所述限位孔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外壳靠近所述表带的一侧表面设有导向槽,所述表带本体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端面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限位孔为盲孔结构,所述限位件的长度小于所述表带本体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限位孔为通孔结构,并且所述限位件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表带本体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孔过盈配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表带本体远离所述限位件的一侧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截面形状与所述限位件的截面形状相同
可选的,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件的截面形状均为T形或十字形或方形。
可选的,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两个所述表带,所述外壳包括两个所述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孔分别设于所述外壳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限位孔的开口方向相反。
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表带包括表带本体以及限位件,所述表带本体的一端凸设有连接部,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沿所述表带本体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端缘设置,所述限位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表带本体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在所述表带与外壳进行连接时,将所述限位件插入所述外壳与所述表带连接的通孔中,通过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表带连接的通孔使所述表带与所述外壳保持相对固定,在将所述表带与所述外壳进行拆卸时,可以通过推动所述表带本体,通过所述表带本体带动所述限位件脱离所述外壳上的通孔。通过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通孔的限位连接,使用户能够在不使用专业工具的情况下对所述外壳与所述表带进行安装与拆卸,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外壳与表带不易安装与拆卸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表带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表带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表带与外壳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沿A-A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沿B-B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外壳 21 表带本体
11 限位孔 22 限位件
12 导向槽 23 连接部
13 收纳槽 24 连接槽
20 表带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请参照图1,所述表带20包括表带本体21以及限位件22,所述表带本体21的一端凸设有连接部23,所述限位件2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3连接,另一端沿所述表带本体21靠近所述连接部23的一侧端缘设置,所述限位件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表带本体21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表带20包括表带本体21以及限位件22,所述表带本体21的一端凸设有连接部23,所述限位件2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3连接,另一端沿所述表带本体21靠近所述连接部23的一侧端缘设置,所述限位件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表带本体21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在所述表带20与可穿戴产品的外壳进行连接时,将所述限位件22插入所述外壳上的限位孔11中,通过所述限位件22与所述表带20连接的限位孔11使所述表带20与所述外壳保持相对固定,在将所述表带20与所述外壳10进行拆卸时,可以通过推动所述表带本体21,通过所述表带本体21带动所述限位件22脱离所述外壳10上的限位孔11。通过所述限位件22与所述通孔的限位连接,使用户能够在不使用专业工具的情况下对所述外壳10与所述表带20进行安装与拆卸,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外壳10与表带20不易安装与拆卸的问题。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表带本体21向远离所述限位件22的一侧设有连接槽24,所述连接槽24的截面形状与所述限位件22的截面形状相同,一所述表带20的所述限位件22与相邻的所述表带20的所述连接槽24滑动连接。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当多个所述表带20组合使用时,为了保证多个所述表带20能够互相连接,在所述表带本体21远离所述限位件22的一侧设置连接槽24,一所述表带20的所述连接槽24能够与另一所述表带20的所述限位件22滑动连接,具体的,所述连接槽24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外壳10的所述限位孔11的截面形状相同,从而所述限位件22能够插入所述连接槽24中。通过将多个所述表带20进行连接,能够灵活的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表带20的长度进行自由调整,并且避免了表带20与表带20之间也需要通过生耳进行安装与拆卸,用户不通过专业的工具无法对表带20与表带20进行安装或拆卸的问题。
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表带本体21为弹性结构,所述限位件22为非弹性结构,在将所述限位件22插入所述连接槽24时,由于所述限位件22为非弹性结构,从而方便用户避免由于所述限位件22变形导致的无法将所述限位件22插入所述连接槽24的问题,从而用户在对所述表带20与所述外壳10连接时,可以直接对所述限位件22施加推力,方便用户对所述表带20与所述外壳10进行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外壳10以及表带20;所述表带20包括表带本体21以及限位件22,所述表带本体21的一端凸设有连接部23,所述限位件2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3连接,另一端沿所述表带本体21靠近所述连接部23的一侧端缘设置,所述限位件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表带本体21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外壳10设有限位孔11,所述表带20的所述连接部23位于所述表带本体21的靠近所述外壳10的一侧,所述限位件22沿所述限位孔11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与所述限位孔11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可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其它可穿戴于用户身上的智能设备。
具体的,在对所述表带20与所述外壳10进行连接时,将所述限位件22插入所述限位孔11,通过所述限位件22与所述限位孔11的使所述表带20与所述外壳10保持相对固定,在将所述表带20与所述外壳10进行拆卸时,可以通过推动所述表带本体21,通过所述表带本体21带动所述限位件22脱离所述限位孔11。通过所述限位件22与所述限位孔11的刷东连接,使使用户能够在不使用专业工具的情况下对所述外壳10与所述表带20进行安装与拆卸,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外壳10与表带20不易安装与拆卸的问题。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将所述限位件22插入所述限位孔11时,为了保证所述限位件22与所述限位孔11在连接时,所述表带本体21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在所述外壳10靠近所述表带20的一侧表面设有导向槽12,所述表带本体21靠近所述外壳10的一侧端面与所述导向槽12滑动连接,所述表带本体21靠近所述外壳10的一侧端面卡入所述导向槽12内。在所述限位件22与所述限位孔11连接时,所述表带本体21靠近所述外壳10的一侧端面收容于所述导向槽12内,在所述表带本体21发生位置变化或角度变化时,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导向槽12的边缘抵接,所述导向槽12能够对所述表带本体21的位置变化或角度变化进行限制,从而避免所述表带本体21偏转,使所述限位件22能够沿着所述限位孔11的延伸方向移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10的所述限位孔11的开口端面还设有收纳槽13,当所述限位件22收容于所述限位孔11时,为了方便所述连接部23不突出于所述外壳10,在所述外壳10的侧面设置所述收纳槽13,使所述连接部23收容于所述收纳槽13。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孔11为盲孔结构,所述限位件22的长度小于所述表带本体21的宽度,所述表带本体21的宽度是指所述表带本体沿限位孔延伸方向的长度,所述表带本体21的宽度方向与所述表带本体21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具体的,所述限位孔11为盲孔结构能够避免所述限位件22贯穿所述限位孔11设置时,所述外壳10受到所述表带20的作用力,从而使所述外壳10发生形变的问题,具体的,当所述限位孔11为盲孔时,在对所述限位件22与所述限位孔11进行连接时,所述限位孔11远离开口一侧的所述外壳10本体产生用于抵抗所述限位孔11的侧壁沿所述限位件22的移动方向产生的力,从而防止所述外壳10本体出现严重的弹性形变,进而避免增加了所述限位件22与所述限位孔11的连接难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孔11为通孔结构,并且所述限位孔沿轴向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表带本体21的宽度。具体的,当所述限位孔11为通孔时,为了避免所述外壳10受到所述表带20的作用力,从而使所述外壳10发生形变的问题,设置所述连接部23用于对所述外壳10本体进行支撑,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22与所述连接部23均为非弹性结构,在所述限位件22与所述限位孔11连接时,所述限位件22收容于所述限位孔11,所述连接部23收容于所述收纳槽13,由于所述连接部23为非弹性结构,因此在所述限位件22插入所述限位孔11后,所述连接部23收容于所述收纳槽13,并对所述外壳10本体进行支撑,从而能够避免所述外壳10本体在所述收纳槽13的位置发生形变。
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22与所述限位孔11为过盈配合连接,具体的,当所述限位件22与所述限位孔11为过盈配合连接时,能够保证所述限位件22插入所述限位孔11后,避免所述限位件22从所述限位孔11脱出,当所述限位件22与所述限位孔11之间为间隙配合连接时,在所述限位件22与所述限位孔11收到较大的力量时,所述限位件22会较容易的从所述限位孔11中脱出,从而降低了所述表带20与所述外壳10连接的稳定性,影响用户对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孔11与所述限位件22的截面形状为T形或十字形或方形。具体的,在将所述限位件22与所述限位孔11连接后,为了避免所述外壳10与所述表带20发生相对转动,设置所述限位孔11的截面形状为T形或十字形或方形,在所述外壳10与所述表带20发生相对转动时候,所述限位件22与所述表带本体21共同转动,但所述限位孔11的内壁与所述限位件22抵接,并防止所述限位件22发生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限位件22与所述限位孔11的截面形状对所述外壳10与所述表带20的相对转动进行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限位孔11与所述限位件22的截面形状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孔11与所述限位件22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为六边形或五边形或其他能够阻止所述限位件22在所述限位孔11内进行旋转的形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两个所述表带20,两个所述表带2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外壳10的两侧连接,两个所述表带20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从而两个所述表带20与所述外壳10共同围合成圆环结构,方便用户对所述可穿戴设备进行佩戴,另外,所述外壳10包括两个所述限位孔11,两个所述限位孔11分别设于所述外壳10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限位孔11的开口方向相反,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表带20包括第一表带20以及第二表带20,所述限位孔11包括第一限位孔11以及第二限位孔11,所述第一限位孔11与所述第二限位孔11中心对称设于所述外壳10的两端,所述第一限位孔11、所述第二限位孔11与所述外壳10之间产生扭矩,当所述外壳10与表带20的连接结构受到同一方向的力时,由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2与所述第一限位孔11的设置位置和所述第二限位件22与所述第二限位孔11的设置位置以所述外壳10的中心为中点中心对称,所述外壳10在受到向所述第一限位孔11的开口方向的力时,所述第二限位件22与所述第二限位孔11能够阻挡所述第一限位件22与所述外壳10相互脱离,所述外壳10在受到向所述第二限位孔11的开口方向的力时,所述第一限位件22与所述第一限位孔11能够阻挡所述第二限位件22与所述外壳10相互脱离,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孔11与所述第二限位孔11中心对称设置,保证所述第一表带20与所述第二表带20同时与所述外壳10相脱离,从而增加了所述表带20与所述外壳10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表带本体21为弹性结构,所述限位件22为非弹性结构,在对所述外壳10与所述表带20进行连接时,通过将所述表带20的所述限位件22插入所述限位孔11内,由于所述限位件22为非弹性结构,从而方便用户避免由于所述限位件22变形导致的无法将所述限位件22插入所述限位孔11的问题,并且设置所述限位件22为非弹性结构,从而用户在对所述表带20与所述外壳10连接时,可以直接对所述限位件22施加推力,方便用户对所述表带20与所述外壳10进行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包括表带本体以及限位件,所述表带本体的一端凸设有连接部,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沿所述表带本体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端缘设置,所述限位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表带本体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本体远离所述限位件的一侧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截面形状与所述限位件的截面形状相同。
3.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外壳以及表带;
所述表带包括表带本体以及限位件,所述表带本体的一端凸设有连接部,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沿所述表带本体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端缘设置,所述限位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表带本体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外壳设有限位孔,所述表带的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表带本体的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限位件沿所述限位孔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与所述限位孔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靠近所述表带的一侧表面设有导向槽,所述表带本体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端面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为盲孔结构,所述限位件的长度小于所述表带本体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为通孔结构,并且所述限位件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表带本体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孔过盈配合连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本体远离所述限位件的一侧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截面形状与所述限位件的截面形状相同。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件的截面形状均为T形或十字形或方形。
10.如权利要求3-9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两个所述表带,所述外壳包括两个所述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孔分别设于所述外壳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限位孔的开口方向相反。
CN201922495980.8U 2019-12-31 2019-12-31 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211483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5980.8U CN211483213U (zh) 2019-12-31 2019-12-31 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5980.8U CN211483213U (zh) 2019-12-31 2019-12-31 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83213U true CN211483213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397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5980.8U Active CN211483213U (zh) 2019-12-31 2019-12-31 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83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49905B1 (en) Cutting head having resilient male coupling member, cutting tool
BR102014023739A2 (pt) arranjo elástico de autorretenção apto para uso para componentes conjugados, e, método para reter componentes conjugados de um conjunto de painel de guarnição de instrumento
EP3751358A1 (en) Wearable device, strap and engaging mechanism
US10576616B2 (en) Power tool wire form hook assembly
EP3373759B1 (en) A chinstrap connector
CN210397376U (zh) 一种卡扣组件与电子装置
CN211483213U (zh) 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CN111053337A (zh) 可穿戴设备
CN111053338A (zh) 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JPWO2004043651A1 (ja) 止め輪用取付工具
US10738982B1 (en) Mounting assembly
CN211211715U (zh) 可穿戴设备
CN113009695A (zh) 头戴调节装置和头戴显示设备
CN218563547U (zh) 纱窗型材和纱窗
CN216316035U (zh) 可穿戴设备
CN110602597A (zh) 可穿戴设备
CN211844306U (zh) 一种可自由调整方向的线束卡扣结构
AU2019204529B2 (en) A fastening mechanism and a furniture assembly
CN211672727U (zh) 手表及手表的弹性定位转轴连接结构
CN108932030B (zh) 电脑线缆结构
CN217064191U (zh) 连接组件、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6909032B (zh) 绑带调节机构和头戴显示设备
CN220984829U (zh) 滤波器
CN217696902U (zh) 多功能口腔器械
CN211874139U (zh) 一种拉手结构和拉手结构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