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2597A - 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2597A
CN110602597A CN201911020736.4A CN201911020736A CN110602597A CN 110602597 A CN110602597 A CN 110602597A CN 201911020736 A CN201911020736 A CN 201911020736A CN 110602597 A CN110602597 A CN 110602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positioning
groove
wearable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207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2597B (zh
Inventor
刘翔翔
刘晓东
李星宇
李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207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025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02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2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2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2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5Manufacture of mono- or stereophonic headphon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耳机与耳机收纳装置,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上的耳塞,所述耳塞背向所述耳机本体延伸,所述耳机还包括卡扣部与定位孔,所述耳机收纳装置设有配合部以及在所述定位孔相对应位置设有定位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配合部卡扣连接,所述定位部收容于所述定位孔内。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耳机无法可拆卸且便捷的与可穿戴设备进行装配的问题。

Description

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可穿戴产品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现有技术中,耳机在正常使用时通常能够佩戴于用户的耳部,而当耳机未进行使用时,由于耳机尺寸较小,并且未进行佩戴,因此容易造成耳机遗忘或丢失,尤其是对于无线耳机,相比于有线耳机尺寸更小,也更容易造成耳机丢失,如何将无线耳机可拆卸地装配在可穿戴产品中,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耳机无法可拆卸且便捷的与可穿戴设备进行装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耳机与耳机收纳装置,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上的耳塞,所述耳塞背向所述耳机本体延伸,所述耳机还包括卡扣部与定位孔,所述耳机收纳装置设有配合部以及在所述定位孔相对应位置设有定位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配合部卡扣连接,所述定位部收容于所述定位孔内。
可选的,所述卡扣部包括沿所述耳机本体靠近所述耳机收纳装置的一侧设置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内设有凹槽,所述配合部收容于所述凹槽内。
可选的,所述凹槽设有卡位槽,所述配合部设有卡位件,所述卡位槽与所述卡位件抵接。
可选的,所述耳机收纳装置还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部收容于所述定位槽内,并部分突出于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孔抵接。
可选的,所述定位部包括弹簧与定位件,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槽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件抵接;所述定位件部分凸出于所述定位槽,并与所述定位孔抵接。
可选的,所述定位部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周向固定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件包括限位部与锁定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锁定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部的一侧与所述弹簧抵接,另一侧与所述轴套的内壁抵接,所述锁定部突出于所述定位槽。
可选的,所述卡扣部包括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设于所述耳机本体的两侧,所述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与第一配合部卡合连接,所述第二卡扣部与第二配合部卡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耳塞向所述第二卡扣部一侧倾斜设置。
可选的,所述耳机收纳装置开设有隔板,两个所述耳机分设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的两侧并均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连接,每个所述耳机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每个所述耳机的所述耳塞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可选的,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穿戴部,所述穿戴部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耳机与耳机收纳装置,所述耳机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连接,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本体以及设置所述耳机本体上的耳塞,所述耳塞收容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与所述耳机本体围合形成的容置空间中,所述耳塞背向所述耳机本体延伸,所述耳机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卡扣连接,通过所述耳机收纳装置,使所述耳塞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从而通过所述耳机收纳装置对所述耳塞进行保护,通过所述耳机本体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滑动连接,使所述耳机能够简单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进行固定,从而并使耳塞能够收容于所述耳机本体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围合形成的容置空间中,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耳机无法可拆卸且便捷的与可穿戴设备进行装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I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Ⅱ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沿B-B方向的剖面图;
图9是图8中Ⅲ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耳机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沿C-C方向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2是图10沿C-C方向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3是图12中Ⅳ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
请参照图1至图3,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耳机100与耳机收纳装置200,所述耳机100包括耳机本体120以及设置所述耳机本体120上的耳塞110,所述耳塞110背向所述耳机本体120延伸,所述耳机100还包括卡扣部与定位孔160,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设有配合部以及在所述定位孔160相对应位置设有定位部250,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配合部卡扣连接,所述定位部250收容于所述定位孔160内。
其中,当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进行连接时,通过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配合部卡扣连接保证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相对固定,并通过所述定位孔160与所述定位部250对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的额相对位置进行确定。
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耳机100与耳机收纳装置200,所述耳机100包括耳机本体120以及设置所述耳机本体120上的耳塞110,在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连接过程中,首先将所述耳塞110收容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中,然后将所述耳机100的所述卡扣部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的所述配合部进行卡扣连接,并且在卡扣连接过程中,所述定位孔160逐渐向所述定位部250的方向移动,优选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定位部250收容于所述定位孔160时,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配合部卡扣连接完成,从而完成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的相对定位。当将所述耳机100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上取下时,使所述耳机100沿与连接时相反的方向继续移动,使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配合部逐渐脱离连接关系,同时使所述定位部250脱出于所述定位孔160,当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配合部相脱离时,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为非连接状态。
通过所述耳机本体12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滑动连接,使所述耳机100能够简单与所受耳机收纳装置200进行固定,从而方便对所述耳机100进行收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耳机100无法可拆卸且便捷的与可穿戴设备进行装配的问题。
请参照图3至图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扣部包括沿所述耳机本体120靠近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的一侧设置的凸起结构,其中,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不发生相对干涉,所述凸起结构内设有凹槽,所述配合部收容于所述凹槽内。具体的,所述凹槽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配合部的尺寸,从而保证所述卡扣部在与所述配合部滑动连接后,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不会发生相对位移。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与所述配合部为过盈配合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设有卡位槽131,所述配合部设有卡位件211,所述卡位槽131与所述卡位件211抵接。其中所述卡扣部为凸起结构,并且所述凸起结构上设有用于限位的卡位槽131,所述配合部上开设有卡位件211,当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连接时,所述卡位件211收容于所述卡位槽131内,从而用于对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配合部进行限位。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卡位件211可以还设于所述卡扣部,所述卡位槽131还可以设于所述配合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卡位件211为球形凸起,所述卡位槽131为圆形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扣部包括第一卡扣部130与第二卡扣部140,所述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部210与第二配合部220,所述第一卡扣部130与所述第一配合部210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卡扣部140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对应设置,在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进行连接时,所述第一卡扣部130与所述第一配合部210以及所述第二卡扣部140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同时进行卡扣连接,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扣部130与所述第二卡扣部140分设与所述耳机本体120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卡扣部130与所述第一配合部210可以为卡扣连接或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卡扣部140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可以为卡扣连接或过盈配合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连接过程中,所述第一卡扣部130与所述第一配合部210以及所述第二卡扣部140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的连接顺序不进行限定,可以先进行所述第一卡扣部130与所述第一配合部210连接后,再进行所述第二卡扣部140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的连接,也可以先进行所述第二卡扣部140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连接后,再进行所述第一卡扣部130与所述第一配合部210的连接。
请参照图7至图10,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扣部130包括凸设在所述耳机本体120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卡扣部140包括凸设在所述耳机本体120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的凸起方向与所述耳塞110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凸块靠近所述第二凸块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块远离所述第一凸块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二凹槽。当所述第一卡扣部130与所述第一配合部210连接时,所述第一配合部210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当所述第二卡扣部140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连接时,所述第二配合部220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在将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进行连接时,将所述耳塞110置入所述容置空间后,将所述第一卡扣部130与所述第二卡扣部140沿所述第一配合部210的开设方向移动,使所述第一卡扣部130与所述第一配合部210连接,并使所述第二卡扣部140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连接,从而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相对固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相同。具体的,当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相同时,用户在对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进行连接时,可以按照相同的方向同时对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进行连接,从而提高了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连接的便捷性,当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不相同时,可以按照顺序分别对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进行连接,从而提高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的连接稳固性。
请参照图5与图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扣部130还可以设有第一导向面132,所述第一配合部210设有第二导向面212,所述第一导向面132与第二导向面212的倾斜方向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面132开设于所述第一卡扣部130远离所述耳机本体120的一侧,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连接时,所述第一卡扣部130开设所述第一导向面132有助于所述第一卡扣部130收容于所述第一配合部210内,第二卡扣部140开设所述第二导向面212有助于所述第二卡扣部140收容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内,从而降低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的连接难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进行连接时,所述耳机100可以首先将所述第二卡扣部140插入所述第二配合部220后,再将所述第一卡扣部130与所述第一配合部210连接,当所述第一卡扣部130开设有所述第一导向面132时,所述第一导向面132能够辅助所述第一卡扣部130收容于所述第一配合部210中,减小所述第一卡扣部130与所述第一配合部210的连接阻力,从而降低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的连接难度。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扣部130靠近所述第一配合部210的一侧的设有第一导向面132,所述第一配合部210靠近所述第一卡扣部130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向面212,所述第一导向面132与所述第二导向面212的倾斜方向相同,在所述第一卡扣部130与所述第一配合部210卡扣连接时,在所述第一导向面132与所述第二导向面212的导向作用下,使所述第一卡扣部130与所述第一配合部210能够更容易进行连接,从而降低了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的连接难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收纳装置还包括定位槽,其中,所述定位部250收容于所述定位槽240内,并且所述定位部250部分突出于所述定位槽240,当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进行组装连接时,所述定位部250与所述定位槽240抵接,在所述定位部250与所述定位槽240的共同作用下,限制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发生相对移动。
请参照图2与图13,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部250包括弹簧251与定位销252,所述弹簧251与所述定位槽240远离所述耳机100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51的另一侧与所述定位销252抵接,所述定位销252在远离所述定位槽240底部的一侧突出于所述定位槽240,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销252为钢球,所述钢球收容于所述定位槽240内,并与所述定位槽240靠近所述耳机100的一侧内壁抵接,从而防止所述钢球从所述定位槽240脱出。如图3所示,为进一步防止钢球从定位槽240中脱出,可以将定位槽240的开口端设置为向里侧倾斜,优选的,所述定位槽240的内壁与所述钢球贴合,从而使得钢球仅部分弧面突出于所述定位槽240。
请参照图13,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部250包括弹簧251、轴套253以及锁定件254,所述轴套253周向固定于所述定位槽240内,并向内形成容置腔,所述弹簧251与所述锁定件254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锁定件254包括限位部2541与锁定部2542,所述限位部2541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轴套253的截面面积,从而避免所述锁定件254从所述轴套253脱出,所述锁定部2542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轴套253的截面面积,从而保证所述锁定部2542能够相对所述轴套253产生移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本体120向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设有限位凸台150,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设有限位凹槽230,所述限位凸台150收容于所述限位凹槽230。其中,为了保证所述容置空间能够完全收容所述耳塞110,通常所述容置空间的尺寸要大于所述耳塞110的尺寸,从而避免所述耳塞11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的内壁碰撞。并且为了方便对所述耳机100进行限位,在所述耳机100的所述耳机本体120上设有限位凸台150,所述限位凸台150用于确定所述耳塞11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的相对位置,通过所述限位凸台150,使所述可穿戴设备能够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请参照图4、图11与图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内的容置空间设有隔板260,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两个所述耳机100,两个所述耳机100分设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耳机100均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连接,具体的,每个所述耳机100均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的壳体围合形成独立的所述容置空间,并且所述耳塞110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从而对所述耳塞110进行保护。可以理解的是,请参照图4另一实施方式中,当多个所述耳机100沿不同方向收容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时,所述耳塞110收容于各自的所述容置空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耳塞110收容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与所述耳机本体120围合形成的容置空间中,并且所述耳塞110向所述限位凸台150一侧倾斜设置,具体的,当所述耳塞110相对与所述限位凸台150倾斜设置时,能够方便用户在佩戴时,使所述耳机100与用户面部贴合。当所述耳机100通过旋转的方式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进行连接时,所述耳塞110倾斜设置能够使所述耳塞110更容易进入所述容置空间,避免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发生碰撞。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穿戴部,所述穿戴部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可以为智能手表主体或智能手环主体,所述穿戴部可以为柔性腕带或者表链,由此,所述可穿戴设备能够对所述耳机的收纳功能,并且可佩戴在用户的腕部,具有良好的便携性。
在将所述耳机100安装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时,首先将所述耳塞110置入所述容置空间中,然后将所述耳机100或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沿所述第一卡扣部130的延伸方向方向移动,使所述第一卡扣部130与所述第一配合部210连接,同时使所述第二卡扣部140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连接,在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相对移动过程中,所述定位销252或所述锁定件254受到所述限位凸台150的压力,与所述限位凸台150抵接,并完全收容于所述定位槽240内,当所述第一卡扣部130收容于所述第一配合部210时,所述定位部250与所述定位槽240相对设置,所述定位销252或所述锁定件254在所述弹簧251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定位槽240抵接,从而限制所述耳机100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200的相对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耳机与耳机收纳装置,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上的耳塞,所述耳塞背向所述耳机本体延伸,所述耳机还包括卡扣部与定位孔,所述耳机收纳装置设有配合部以及在所述定位孔相对应位置设有定位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配合部卡扣连接,所述定位部收容于所述定位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包括沿所述耳机本体靠近所述耳机收纳装置的一侧设置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内设有凹槽,所述配合部收容于所述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有卡位槽,所述配合部设有卡位件,所述卡位槽与所述卡位件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还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部收容于所述定位槽内,并部分突出于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孔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弹簧与定位件,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槽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件抵接;所述定位件部分凸出于所述定位槽,并与所述定位孔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周向固定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件包括限位部与锁定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锁定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部的一侧与所述弹簧抵接,另一侧与所述轴套的内壁抵接,所述锁定部突出于所述定位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包括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设于所述耳机本体的两侧,所述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与第一配合部卡合连接,所述第二卡扣部与第二配合部卡合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向所述第二卡扣部一侧倾斜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开设有隔板,两个所述耳机分设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的两侧并均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连接,每个所述耳机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每个所述耳机的所述耳塞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穿戴部,所述穿戴部与所述耳机收纳装置可拆卸连接。
CN201911020736.4A 2019-10-24 2019-10-24 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1106025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20736.4A CN110602597B (zh) 2019-10-24 2019-10-24 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20736.4A CN110602597B (zh) 2019-10-24 2019-10-24 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2597A true CN110602597A (zh) 2019-12-20
CN110602597B CN110602597B (zh) 2021-01-22

Family

ID=68851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20736.4A Active CN110602597B (zh) 2019-10-24 2019-10-24 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259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3655A (zh) * 2021-12-07 2022-03-04 深圳市华冠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便捷取放的tws蓝牙耳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43575A1 (en) * 2005-01-04 2008-02-21 Global Watch Industries Srl. Wristwatch with Earphone Function
CN202750212U (zh) * 2012-08-08 2013-02-20 邱泉阳 手腕式蓝牙耳机装置
CN204925641U (zh) * 2015-07-31 2015-12-30 深圳市慧星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蓝牙耳机的智能手表
CN105935008A (zh) * 2015-03-31 2016-09-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结构及使用该固定结构的云台
CN206021148U (zh) * 2016-07-14 2017-03-15 广州利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蓝牙耳机的智能穿戴设备
CN110134193A (zh) * 2019-05-23 2019-08-1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产品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43575A1 (en) * 2005-01-04 2008-02-21 Global Watch Industries Srl. Wristwatch with Earphone Function
CN202750212U (zh) * 2012-08-08 2013-02-20 邱泉阳 手腕式蓝牙耳机装置
CN105935008A (zh) * 2015-03-31 2016-09-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结构及使用该固定结构的云台
CN204925641U (zh) * 2015-07-31 2015-12-30 深圳市慧星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蓝牙耳机的智能手表
CN206021148U (zh) * 2016-07-14 2017-03-15 广州利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蓝牙耳机的智能穿戴设备
CN110134193A (zh) * 2019-05-23 2019-08-1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产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3655A (zh) * 2021-12-07 2022-03-04 深圳市华冠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便捷取放的tws蓝牙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2597B (zh) 2021-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29396B1 (ko) 헤드셋 및 헤드셋 커플링 시스템
EP3508089B1 (en) Buckle assembled with whistle
CA2421484A1 (en) Tape with snap fastener
CN110602597B (zh) 可穿戴设备
US20100071168A1 (en) Earpiece retainer
US20190174220A1 (en) Interchangeable Wearing Modes for a Headset
CN211323317U (zh) 手环
WO2021128286A1 (zh) 电子设备及扣装模块
US20210351808A1 (en) Protective cover having replaceable male parts and protective cover kit
CN216122851U (zh) 耳机
JP2008167789A (ja) 装身具
CN111053337A (zh) 可穿戴设备
CN113316056B (zh) 耳机和电子产品
US8611075B2 (en)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n audio player
CN219842756U (zh) 一种可调节防勾腕书写矫正器
CN211483213U (zh) 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KR200262088Y1 (ko) 핸드폰 케이스 클립
CN214904294U (zh) 一种佩戴稳定的智能手环
CN216854029U (zh) 手袋插扣
CN218473351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15453245U (zh) 耳机
EP1968344A1 (en) Headphone with expansion space in either receiver
KR101936680B1 (ko) Usb 분실방지 팔찌
CN113455791B (zh) 绑带调节机构、带体结构以及腕戴设备
CN116909034B (zh) 绑带调节机构和头戴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