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6160U - 射流冲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射流冲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76160U
CN211476160U CN201921970359.6U CN201921970359U CN211476160U CN 211476160 U CN211476160 U CN 211476160U CN 201921970359 U CN201921970359 U CN 201921970359U CN 211476160 U CN211476160 U CN 211476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act
air
jet
fa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703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金辉
王军
高晓阳
胡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diay Tianj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diay Tianj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diay Tianj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diay Tianj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703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76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76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761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射流冲击装置,其包括侧围、冲击部件和风机,侧围围成供空气通过的通道,冲击部件挡在通道的横断面,冲击部件的四周与侧围的内壁之间留有条缝,冲击部件的下游设有风机,风机用于强制空气在通道内流动并冲击冲击部件。本公开的射流冲击装置利用惯性碰撞、颗粒凝并效应和壁面粘附作用可捕获空气中一部分油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气净化器后续的过滤模块的油雾去除负荷,延长后续过滤模块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射流冲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涉及能够净化油雾空气的射流冲击装置。
背景技术
常用的空气净化器采用初效过滤模块、中效过滤模块、高效过滤模块及吸附模块组合进行多级过滤。在厨房等重油烟环境中,虽然抽油烟机能够去除大部分油雾,但是需要消耗大量室内热空气(将热空气排至室外),增加了采暖能耗。传统的空气净化器并不能直接用于厨房等场所,因为空气中的油雾容易导致滤芯快速堵塞,减少滤芯的使用寿命,频繁更换滤芯导致油雾处理费用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公开提供一种射流冲击装置,用于对油雾空气进行初步过滤,除去空气中的一部分油雾及其他细微颗粒物等。
该射流冲击装置包括侧围、冲击部件和风机,侧围围成供空气通过的通道,通道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冲击部件挡在通道的横断面,风机用于强制空气从进气端进入通道并冲击冲击部件,空气通过冲击部件后从出气端流出。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空气流撞击冲击部件后,空气中的油雾相互撞击而形成更大的颗粒,因惯性作用撞击到冲击部件上被捕获,并且空气流撞击冲击部件后沿冲击部件表面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使得油滴因接触阻滞效应被粘附在冲击部件上,本公开的射流冲击装置利用惯性碰撞捕获空气中一部分油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气净化器后续的过滤模块如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等的油雾去除负荷,延长后滤过滤模块的使用寿命。除了去除油雾,本公开还对PM10量级的细微颗粒污染物具有去除效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冲击部件的四周与侧围的内壁之间留有条缝。其有益效果是冲击后的空气可从条缝通过冲击部件流向出气端。此外,条缝设置在冲击部件的四周,冲击部件中部的空气需流动一定的距离后才能到达条缝,在空气流运动过程中,空气中的油雾还会由于接触阻滞效应而粘附在冲击部件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冲击部件呈板状,其表面开设有若干供空气通过的通孔。其有益效果是空气冲击了冲击部件后,可经由该些通孔通过冲击部件而流向出气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风机可以设置在冲击部件的上游或下游,用于给予空气一定的动能使其流动并冲击所述冲击部件,为了减小油雾外泄的可能,冲击部件段最好保持负压运行,即下游设置风机是优选方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条缝的下游设有与其相对的折流板。其有益效果是折流板能改变气流流向,高流速流体中的微粒在折流板强制改变气流运动方向的同时因惯性脱离高速气流从而进一步地起到除油雾、微粒的作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进气端设有一孔板,孔板上具有多个孔,孔中设有喷嘴。其有益效果是空气流从喷嘴进入通道,喷嘴起到整流的作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射流冲击装置由冲击单元和风机单元连接而成,或者由冲击单元、箱体与风机单元顺次连接而成。其有益效果是采用多个单元组合的结构有利于制造和拆卸维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冲击部件通过多根连杆固定,其中连杆的一端与孔板固接,连杆的另一端向通道内延伸并与冲击部件固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冲击部件为平板、弧形板、凹形板或表面凹凸不平的粗糙板。其有益效果是粗糙板提高了冲击部件捕获油雾的能力。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冲击部件的表面设有金属刷、丝网或金属丝球。其有益效果是增加了油雾和颗粒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油雾和颗粒捕捉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射流冲击装置沿空气流动方向的半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射流冲击装置的空气流走向。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公开的冲击部件多种形式。
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公开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射流冲击装置包括侧围1、冲击部件2和风机3。侧围1围成一个供空气通过的通道4,该通道4的一端为进气端5,另一端为出气端21。冲击部件2挡在通道4的横断面。风机3用于强制空气从进气端5进入通道4并冲击冲击部件2,空气通过冲击部件2后从出气端21流出。通道4内设有风机3,风机3安装在冲击部件2的上游或下游,用于强制空气从进气端5进入通道4,并给予空气一定的动能使空气流冲击所述冲击部件2。空气流撞击冲击部件2后,空气中的油雾相互碰撞而聚合成更大的颗粒,并因惯性作用撞击到冲击部件2上而被捕获,并且空气流撞击冲击部件2后沿着冲击部件2表面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油滴因接触阻滞效应被粘附在冲击部件2上。本公开的射流冲击装置利用惯性碰撞、重力沉降可捕获空气中一部分油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后续的过滤模块如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等的油雾去除负荷,延长后滤过滤模块的使用寿命。除了去除油雾,本公开的射流冲击装置还能捕获PM10等大颗粒。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1,冲击部件2的四周与侧围1的内壁之间留有条缝6。请再结合图2,图2的虚线示意性地显示了空气流,空气流撞击冲击部件2并被迫改变流向,从冲击部件2四周的条缝6中通过冲击部件2,并流向出气端21。条缝6设置在冲击部件2的四周,冲击部件2中部的空气需流动一定的距离后才能到达条缝6,在空气流运动过程中,空气中的油雾还会由于接触阻滞效应而粘附在冲击部件2上,进一步地提高了除油效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冲击部件2呈板状,其表面开设有若干供空气通过的通孔。空气冲击了冲击部件2后,可经由该些通孔通过冲击部件2而流向出气端21。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的冲击部件2的多种形式。举例而言,冲击部件2可以为板,例如平板、凹形板、弧形板等,其中凹形板为中间内凹的板。该些板可以是不带通孔的板,其与侧围1的内壁之间形成供空气通过的条缝6。该些板也可以是带多个通孔的板,部分空气可从其通孔中通过。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冲击部件2还可以是表面凹凸不平的粗糙板。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冲击部件2的表面还可以设有金属刷、丝网或金属丝球等以增加油雾捕捉面积,例如冲击部件2可以通过在板的迎风面设置金属刷、丝网或金属丝球形成,冲击部件2也可以是多层丝网叠加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厚丝网而不需要板。冲击部件2可以是不同形式的板与表面结构的组合,例如冲击部件2可以为表面贴有金属丝球的多孔板,也可以是表面设有金属刷的平板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但本公开的冲击部件2并不限于所列举的形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条缝6的下游设有与其相对的折流板15。折流板15设置在侧围1的内壁,在空气流冲击冲击部件2后,空气流沿冲击部件2表面向条缝6流动,经条缝6到达折流板15。折流板15能改变空气流的流向,高流速流体中的微粒在折流板15强制改变气流运动方向的同时因惯性脱离高速气流从而进一步地起到除油雾、微粒的作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进气端21设有一孔板12,孔板12上具有多个孔,孔中设有喷嘴13。空气从喷嘴13进入通道4,喷嘴13起到整流的作用。喷嘴13为锥形喷嘴,其孔径沿着空气流动方向减小。空气流从喷嘴13进入通道4,喷嘴13可起到整流的作用。空气从喷嘴13进入通道4后形成高速气流撞击冲击部件2。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和图4,射流冲击装置由冲击单元7、箱体8和风机单元9三部分拼接而成,因此侧围1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侧围10、第二侧围16和第三侧围18三个部分,通道4是由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7和第三部分19连接而成的直线型通道。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射流冲击装置也可以不设箱体8,即冲击单元7与风机单元9直接相连。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风道4的形状还可以为L形、弧形等形状。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冲击单元7包括第一侧围10和冲击部件2,该第一侧围10形成通道4的第一部分11,第一部分11的一端为进气端5。冲击部件2设置在第一部分11内,其四周与第一侧围10的内壁之间留有缝隙,即形成条缝6。第一侧围10的一端为进气端5。冲击部件2通过多根连杆14固定,其中连杆14的一端与孔板12固接,连杆14的另一端向第一部分11内延伸并与冲击部件2通过螺母固接。折流板15为自第一侧围10边缘向内弯折的条形板,折流板15还能作为法兰与箱体8上的法兰通过螺栓连接。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箱体8包括第二侧围16,该第二侧围16围成通道4的第二部分17。箱体8的两端分别连接冲击单元7和风机单元9。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风机单元9包括第三侧围18、风机3与风机固定板20。第三侧围18围成通道4的第三部分19,风机固定板20设置在第三部分19的横断面,风机3安装在风机固定板20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射流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围(1)、冲击部件(2)和风机(3),所述侧围(1)围成供空气通过的通道(4),所述通道(4)具有进气端(5)和出气端(21),所述冲击部件(2)挡在所述通道(4)的横断面,所述风机(3)用于强制空气从所述进气端(5)进入所述通道(4)并冲击所述冲击部件(2),空气通过所述冲击部件(2)后从所述出气端(21)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部件(2)的四周与所述侧围(1)的内壁之间留有条缝(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部件(2)呈板状,所述冲击部件(2)表面开设有若干供空气通过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部件(2)的下游或上游设有所述风机(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流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缝(6)的下游设有与其相对的折流板(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5)设有一孔板(12),所述孔板(12)上具有多个孔,孔中设有喷嘴(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射流冲击装置由冲击单元(7)和风机单元(9)连接而成,或者由冲击单元(7)、箱体(8)与风机单元(9)顺次连接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流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部件(2)通过多根连杆(14)固定,其中所述连杆(14)的一端与所述孔板(12)固接,所述连杆(14)的另一端向所述通道(4)内延伸并与所述冲击部件(2)固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射流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部件(2)为平板、弧形板、凹形板或表面凹凸不平的粗糙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射流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部件(2)包括金属刷、丝网或金属丝球。
CN201921970359.6U 2019-11-14 2019-11-14 射流冲击装置 Active CN211476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0359.6U CN211476160U (zh) 2019-11-14 2019-11-14 射流冲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0359.6U CN211476160U (zh) 2019-11-14 2019-11-14 射流冲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76160U true CN211476160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59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70359.6U Active CN211476160U (zh) 2019-11-14 2019-11-14 射流冲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761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67123B2 (ja) 集塵装置、集塵システム及び集塵方法
CN110496704B (zh) 一种双极雾化预荷电的细颗粒物团聚装置
CN105999862A (zh) 一种除雾器用除雾器叶片和高效除雾器及应用
CN206391788U (zh) 喷淋式惯性除尘器
CN202343017U (zh) 一种360度方向导流油烟分离器
CN102784718B (zh) 一种带雾帘的高压静电除尘器
CN211476160U (zh) 射流冲击装置
CN109550328B (zh) 一种袋式除尘器的脉冲喷吹系统
JPH11244639A (ja) 湿式集塵装置
CN214597748U (zh) 一种新型非金属多流道耐腐蚀叶片除雾器
CN101574606A (zh) 电袋复合式收尘器
CN201394405Y (zh) 电袋复合式收尘器
JP6548567B2 (ja) エリミネータ装置および空気清浄装置
JPH0647536Y2 (ja) 風綿除去装置
CN109028288A (zh) 空气净化器和空气净化方法
KR20190090127A (ko) 오염 물질 및 미세 액적을 포함하는 배가스를 정화하는 미세 액적 제거 시스템
JP6390004B2 (ja) 電気集塵装置
CN210058618U (zh) 一种静电除油烟装置
CN213019980U (zh) 喷淋件、水净化模块和空调
CN209735145U (zh) 惯性除尘器
JP2015100751A (ja) 電気集じん機
CN213527901U (zh) 喷淋件、水净化模块和空调
CN214763959U (zh) 过滤油雾的净化器滤芯
JPH06285321A (ja) 集塵装置
RU194876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чистки воздуха от мелкодисперсных твердых части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