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73792U - 一种卧式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73792U CN217473792U CN202221670184.9U CN202221670184U CN217473792U CN 217473792 U CN217473792 U CN 217473792U CN 202221670184 U CN202221670184 U CN 202221670184U CN 217473792 U CN217473792 U CN 2174737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groove
- rectification
- shaped plates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除尘装置,包括壳体,自壳体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进口段、整流折板组件、水雾凝并段、交错式涡街整流段、湿式静电除尘段和出口段,其中,水雾凝并段设置有若干喷头;交错式涡街整流段由阵列排布的槽型板组成,槽型板分布于壳体的横截面上,且槽型板的开口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反,槽型板之间留有间隙。在“交错式涡街整流+Z字型整流折板”的整流方式和“水雾凝并+湿式静电”的除尘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垂直式电场布置工艺,实现装置总体高度的极大降低,可灵活布置于厂房内部,节省厂区用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组织排放源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在钢铁、窑炉、冶金、码头、港口、食品加工等行业中,无组织排放源是一种常见且难以治理的空气污染源,主要形态特性为烟尘无序扩散、排放高度低、排放浓度高、点多面广等特点,可造成局部环境质量恶化,加速机电设备磨损,减低车间能见度,工人长期在此种环境工作,极易增大患支气管炎、哮喘和肺气肿等疾病的风险,严重者可以致癌。
现有处理无组织排放源多采用集风式过滤除尘技术和屋顶干式静电除尘器技术,两者对干粉尘的脱除效果较好,但是需要大量铺设管道、大功率风机、运行能耗大、成本高、占用厂区面积,后者存在“二次扬尘”问题,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许多工厂车间因早年建厂时未考虑周全,没有充足的空间,无组织排放源多为湿热烟尘,现有处理工艺难以处理。例如烧结机混料室、轧钢车间等这种具有高湿度的无组织排放尘源,传统静电和布袋除尘已不能满足出口排放小于5mg/m3的排放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除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卧式除尘装置,包括壳体,自壳体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进口段、整流折板组件、水雾凝并段、交错式涡街整流段、湿式静电除尘段和出口段,其中,
水雾凝并段设置有若干喷头;
交错式涡街整流段由阵列排布的槽型板组成,槽型板分布于壳体的横截面上,且槽型板的开口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反,槽型板之间留有间隙。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交错式涡街整流+Z字型整流折板”的整流方式和“水雾凝并+湿式静电”的除尘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垂直式电场布置工艺,实现装置总体高度的极大降低,可灵活布置于厂房内部,节省厂区用地。
设置于进口处的整流折板组件,可以对从进口进入的烟气进行一定的整流均布,使烟气尽可能均匀分布于壳体的横截面上;水雾凝并段设置有喷头,通过雾化喷淋一方面可脱除大粒径的粉尘,另一方面又能兼顾降温和冲洗整流装置的作用。
交错式涡街整流段由阵列排布的槽型板组成,槽型板的开口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反,槽型板之间留有间隙。流向槽型板开口的烟气,触碰到槽型板的底部时,烟气沿槽型板侧壁反向流动,且从槽型板四周溢出,并在动力装置的抽吸作用下继续向前流动。采用该种方式,更有利于使烟气均匀、稳定地分布于壳体的横截面上,再进行湿式烟气除尘时,更有利于提高烟气除尘效率。
最终实现出口粉尘排放浓度小于5mg/m3的排放要求,改善车间作业环境,保障车间作业连续稳定运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业用卧式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液槽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业用卧式除尘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业用卧式除尘装置的Z字型整流折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口段;2-湿式静电除尘段;3-绝缘箱;4-出口段;5-斜流风机;6-集液槽;7-排污口;8-整流折板组件;9-水雾凝并段;10-交错式涡街整流段;11-阳极板;12-阳极管网。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一种卧式除尘装置,包括壳体,自壳体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进口段、整流折板组件、水雾凝并段、交错式涡街整流段、湿式静电除尘段和出口段,其中,
水雾凝并段设置有若干喷头;
交错式涡街整流段由阵列排布的槽型板组成,槽型板分布于壳体的横截面上,且槽型板的开口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反,槽型板之间留有间隙。
整流装置主要包括交错式涡街整流段和Z字型整流折板段,交错式涡街整流段设置在设备进出口位置,Z字型整流折板段设置在设备进口位置,实现了整流段所需长度的缩短。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的进口段为扩径结构,整流折板组件安装于进口段的横截面上,且上下对称设置。
优选的,每个整流折板均为Z形,相邻两整流折板围成横径进口通道和横径出口通道,且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的轴线均与壳体轴线平行。用于将初步整流后的烟气继续沿壳体轴线方向向前流动。
整流折板组件上下对称设置,使得经过整流后的烟气在壳体横截面上均匀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烟气流动方向,槽型板的排数为至少两排,且前后两排槽型板交错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雾凝并段中,部分喷头的喷射方向朝向整流折板和槽型板。由于烟气中含有较多的飞灰等固体颗粒,在进行整流过程中,容易出现飞灰的沉积。将喷头朝向整流折板和槽型板喷水,可以较好地对整流元件进行冲洗,以保证整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式静电除尘段包括有机柔性布、阳极管网和阴极系统,阳极管网包括主管和若干支管,支管与主管连通,沿支管的轴线方向,支管上设置有若干通孔,主管用于与水源连接;
阳极管网设置于顶部,阴极系统设置于底部,有机柔性布设置于每个支管与阴极系统之间;
相邻两有机柔性布围成气流通道。
向主管中通入水,水通过各支管的通孔持续不断地向有机柔性布的表面,在表面形成一层流动的水膜,可以有效解决静电除尘器二次扬尘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湿式静电除尘段的下方设置有集液槽,集液槽的底部倾斜设置,且集液槽底部的最低处设置有排液口。
集液槽用于对冲洗水冲下的污水进行收集,集液槽底部倾斜设置,且排液口设置于最低处,便于将污水外排。
进一步优选的,集液槽底部倾斜的角度为3~10°。避免灰尘堆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口段的下游设置有斜流风机。用于为烟气流动提供动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卧式除尘装置,包括壳体,自壳体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进口段1、整流折板组件8、水雾凝并段9、交错式涡街整流段10、湿式静电除尘段2和出口段4,出口段4的下游设置有斜流风机5。
其中,如图3所示,水雾凝并段9设置有若干喷头;交错式涡街整流段10由阵列排布的槽型板组成,槽型板分布于壳体的横截面上,且槽型板的开口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反,槽型板之间留有间隙。壳体的进口段为扩径结构,整流折板组件8安装于进口段的横截面上,且上下对称设置。
如图4所示,每个整流折板均为Z形,相邻两整流折板围成横径进口通道和横径出口通道,且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的轴线均与壳体轴线平行。沿烟气流动方向,槽型板的排数为两排,且前后两排槽型板交错设置。
所述水雾凝并段中,部分喷头的喷射方向朝向整流折板和槽型板。
湿式静电除尘段的下方设置有集液槽,集液槽的底部倾斜设置,且集液槽底部的最低处设置有排液口,如图2所示,集液槽底部倾斜的角度为10°。
湿式静电除尘段采用在线清洗,冲洗所用水兼顾冲洗下部集液槽积灰的作用;动力装置主要由斜流风机构成,设置在装置的出口之后,装置整体负压运行。无组织排放尘源在源头处被集尘罩所收集,通过较短烟道的输送,从装置进口进入,通过进出口整流装置的整流,保证装置内部流场均匀稳定,从而实现含尘含湿烟尘更好的净化,保证除尘装置的高效率低能秏性能。
水雾凝并段由水泵、阀门、喷嘴、支架、管路、仪表等组成,水泵为增压泵,为雾化提供压力。
所述的湿式静电段由阳极系统、阴极系统、电器系统组成。阳极系统包括有机柔性布、阳极管网、张紧装置,有机柔性布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一致,每排有机纤维柔性布之间的间距相同;阴极系统包括阴极线、阴极框架、绝缘箱,绝缘箱内有绝缘瓷瓶及加热装置;电器系统包括变压器、低压配电柜、控制柜。
阳极管网为梳状结构,由主管和支管构成,支管一端封堵,另一端与主管连接,堵头为丝状螺纹,可拆卸,支管开设沥水孔,少量持续地润湿有机纤维柔性布。
所述集液槽为船型结构,下端或侧端开有排污口,槽底有一定斜度,斜度控制在3~10°之间。
所述的风机为变频斜流风机,为烟气的收集及输送提供动力。
工业生产过程中,无组织排放源在源头处被集尘罩收集,通过烟道的输送,无组织烟尘率先进入到工业用卧式除尘装置入口段,入口段内主要包括Z字型整流折板、水雾凝并段以及交错式涡街整流段,无组织烟尘遇到Z字型整流折板的导流,流通截面迅速扩大,烟气流速迅速降低,部分大颗粒烟尘会通过惯性撞击作用被脱除一部分,然后烟尘进入水雾凝并段,雾化水与烟尘中细小颗粒凝并,此段在去除一部分烟尘的同时,兼顾降温的作用,可以处理温度较高的无组织烟尘。烟尘经过入口段的最后一道工序是交错式涡街整流段,此段与出口处的交错式涡街整流段搭配使用,确保流经湿式静电除尘段的烟尘更加均匀稳定,其次,在经过交错式涡街整流段时,气流方向发生剧变,在离心力与惯性力的作用下,烟尘中的部分颗粒以及少许残留水滴从烟气中分离,进一步提高对无组织烟尘的脱除效率。
经过初级净化且整流均匀的烟尘,在出口斜流风机的驱动下,进入湿式静电除尘段。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静电除尘段通过将烟尘电离,烟尘中颗粒及水滴荷电,通过电场力及重力的作用,最终移动到沉淀极,沉淀极表面有一层连续的流动的水膜,收集沉淀的灰尘被吸附携带至下部集液槽中。
绝缘箱安装在装置顶部,绝缘箱内设有绝缘瓷瓶和加热装置,绝缘箱内温度确保在90~120℃,避免水滴结露爬电的风险。
卧式除尘装置的电器控制系统采用联锁控制,所有阀门、仪表、高压、风机、加热装置等,均可在控制柜上集成控制,实现高自动化控制、低人工成本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卧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自壳体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进口段、整流折板组件、水雾凝并段、交错式涡街整流段、湿式静电除尘段和出口段,其中,
水雾凝并段设置有若干喷头;
交错式涡街整流段由阵列排布的槽型板组成,槽型板分布于壳体的横截面上,且槽型板的开口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反,槽型板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的进口段为扩径结构,整流折板组件安装于进口段的横截面上,且上下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整流折板均为Z形,相邻两整流折板围成横径进口通道和横径出口通道,且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的轴线均与壳体轴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烟气流动方向,槽型板的排数为至少两排,且前后两排槽型板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凝并段中,部分喷头的喷射方向朝向整流折板和槽型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湿式静电除尘段包括有机柔性布、阳极管网和阴极系统,阳极管网包括主管和若干支管,支管与主管连通,沿支管的轴线方向,支管上设置有若干通孔,主管用于与水源连接;
阳极管网设置于顶部,阴极系统设置于底部,有机柔性布设置于每个支管与阴极系统之间;
相邻两有机柔性布围成气流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有机柔性布围成气流通道与烟气流动方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静电除尘段的下方设置有集液槽,集液槽的底部倾斜设置,且集液槽底部的最低处设置有排液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卧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液槽底部倾斜的角度为3~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段的下游设置有斜流风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70184.9U CN217473792U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一种卧式除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70184.9U CN217473792U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一种卧式除尘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73792U true CN217473792U (zh) | 2022-09-23 |
Family
ID=83316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670184.9U Active CN217473792U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一种卧式除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7379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45773A (zh) * | 2022-09-29 | 2022-12-09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双电场混合煤气电除尘器 |
-
2022
- 2022-06-30 CN CN202221670184.9U patent/CN21747379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45773A (zh) * | 2022-09-29 | 2022-12-09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双电场混合煤气电除尘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96704B (zh) | 一种双极雾化预荷电的细颗粒物团聚装置 | |
CN209438817U (zh) | 高效湿式静电除尘器 | |
TWI651122B (zh) | 一種用於煙氣淨化的電除霧器 | |
CN201263949Y (zh) | 湿式尾气净化装置 | |
CN207576661U (zh) | 一种湿电除尘装置 | |
CN110841800A (zh) | 一种静电除尘装置 | |
CN217473792U (zh) | 一种卧式除尘装置 | |
CN110116050A (zh) | 一种复合净化器 | |
CN102784718B (zh) | 一种带雾帘的高压静电除尘器 | |
CN105344475B (zh) | 干湿混合型电除尘器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3852982U (zh) | 印染定型机废气湿式双静电除尘装置 | |
CN106237772B (zh) | 协同脱除多种污染物的湿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 |
CN103191832A (zh) | 一种复式卧式湿式电除尘器 | |
CN208427228U (zh) | 一种阴极线及电除尘器 | |
CN206103604U (zh) | 一种协同脱除多种污染物的湿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 |
CN212594790U (zh) | 一种环保用集尘装置 | |
CN105797526B (zh) | 适用于脱硫除尘吸收塔的高效耦合除尘器及除尘方法 | |
CN110038372B (zh) | 一种实现颗粒物超低排放的湿法净化除尘装置 | |
CN204656246U (zh) | 一体化紊流型湿式除尘设备 | |
CN204953124U (zh) | 预荷电强化的湿式静电多种污染物深度控制装置 | |
CN215087998U (zh) | 一种三合一组合湿式电除尘器 | |
KR100818638B1 (ko) | 습식전기이오나이져 | |
CN212327766U (zh) | 双循环洗涤塔 | |
CN213286035U (zh) | 一种可再生颗粒物气溶胶过滤组件 | |
CN206356135U (zh) | 一种管式湿式电除尘器的辅助清灰喷雾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