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1731U - 一种电子多臂机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多臂机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71731U
CN211471731U CN201922387381.4U CN201922387381U CN211471731U CN 211471731 U CN211471731 U CN 211471731U CN 201922387381 U CN201922387381 U CN 201922387381U CN 211471731 U CN211471731 U CN 2114717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pump
shaft
box body
fixing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873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晓虹
陆国平
陶煜
高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873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717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717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717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JAUXILIARY WEAVING APPARATUS; WEAVERS' TOOLS; SHUTTLES
    • D03J1/00Auxiliary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or associated with looms
    • D03J1/003Devices for lubricating machine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多臂机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包括具箱体腔的箱体、动力输入轴、凸轮传动机构和花键轴,箱体前端面的下部设回油接头,箱体上设箱体罩壳,箱体罩壳的上端面上设出油接头,动力输入轴的前端探入箱体腔内,动力输入轴上设动力输入轴齿轮,凸轮传动机构的左端设驱动齿轮,花键轴上安装有偏心盘;特点:箱体的外侧增设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其包括油泵、油泵轴连接座、油泵吸油管、油泵出油管和分油槽,油泵包括油泵轴,油泵轴与动力输入轴连接,油泵吸油管的一端与放油接头油路连接、另端与油泵连接,油泵出油管的一端与出油接头油路连接、另端与油泵连接,分油槽设在箱体腔内且一端设出油接头的下方。保证在低速运行状态下的润滑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多臂机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多臂机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上述的电子多臂机是无梭织机上的一种典型的开口部件,它的作用在于将织物花纹组织信号转换成开口动作并以此驱动织机的综框上下提综运动。有关于电子多臂机的技术方案可参见并非限于下面例举的专利文献:CN202830322U(一种能提高纤维织物均匀度的电子多臂机结构)、CN102400257B(旋转式多臂开口机构)和CN105442138B(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三开口装置),等等。由于电子多臂机的运行时间长并且对于织物花纹组织信号转换成提综臂开口动作的准确性要求高,同时随着电子多臂机使用年限的增长,机体内部的磨损会导致机体内将织物花纹组织信号转换成提综臂开口动作的信号摆臂轴的错误致动,于是产生编织错误,该编织错误会在由织机所编织的织物物品上造成肉眼可见的瑕疵,因而对于电子多臂机内部部件的润滑保护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图1所示为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子多臂机的润滑油内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多臂机包括箱体1、动力输入轴2、凸轮传动机构3和花键轴4,箱体1在使用状态下支承在机架上,动力输入轴2的一端设置在箱体1的箱体腔11内,在该动力输入轴2上固定安装有一动力输入轴齿轮21,该动力输入轴齿轮21与凸轮传动机构3的驱动齿轮31相啮合,花键轴4位于箱体腔11内,在该花键轴4上通过偏心盘轴承安装有偏心盘41,在花键轴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偏心盘41转动配合的第一信号摆臂Ⅰ42、第二信号摆臂Ⅱ43,所述的第一信号摆臂Ⅰ42安装在第一信号摆臂轴Ⅰ44上,所述的第二信号摆臂Ⅱ43安装在第二信号摆臂轴Ⅱ45上,所述的第一信号摆臂轴Ⅰ44和第二信号摆臂轴Ⅱ45枢置在位于箱体腔11内的左支架15、右支架16之间。前述的凸轮传动机构3的具体结构可以参阅专用于电子提花机的专利公布号为CN101709525A中所提及的凸轮变速机构(说明书第0030至0038段)。在工作时,由动力输入轴驱动装置驱动前述动力输入轴2运动,并由动力输入轴2上的动力输入轴齿轮21带动驱动齿轮31转动,使凸轮转动机构3开始动作,由凸轮转动机构3带动花键轴4作间隙运动,从而偏心盘41进一步带动第一信号摆臂Ⅰ42与第二信号摆臂Ⅱ43的运动,实现了综框的上下提综运动。为了保证对于上述箱体腔11内的动力输入轴齿轮21、驱动齿轮31、偏心盘41以及偏心盘41与信号摆臂、信号摆臂与信号摆臂轴之间的接触面的润滑效果,现有技术中的电子多臂机采用内部循环油浴的方式进行润滑操作。在箱体腔11内盛置有润滑油,凸轮传动机构3的一部分浸没在处于箱体腔11内下部的润滑油之中,在工作状态时凸轮传动机构3带动油液注入其机构内部部件之中,同时凸轮传动机构3右侧的上油件32带动处于箱体腔11内下部的润滑油上行注入分油盘33之中,油液在分油盘33内向右流动并进入配设在分油盘33右侧的分油盘右长槽331内并从分油盘右长槽331的底板上的油孔向下滴落,从而对设置在花键轴4上的偏心盘41其连接轴承进行油浴润滑。同时处在工作状态下的偏心盘4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起盛放在箱体腔11内的润滑油以及从分油盘右长槽331的油孔中滴落下来的油滴,油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溅,从而通过甩油的方式对第一信号摆臂Ⅰ42、第二信号摆臂Ⅱ43、第一信号摆臂轴Ⅰ44和第二信号摆臂轴Ⅱ45这些工作部件进行润滑。
但是纺织生产厂家针对现在的市场需求,往往会对现有的窄幅织机进行宽幅改造,将其改造为宽幅织机后,织机在工作时的运转速度降低。而在先前织机运转速度高的情况下,电子多臂机内的甩油和油浴润滑方式较好地满足机构长期运行的需求,但是随着无梭织机的运转速度降低,电子多臂机的运转速度也随之降低,即动力输入轴2的转动速度降低,其所带动的凸轮传动机构3和花键轴4的运转速度也随之降低,在相同单位时间内,由凸轮传动机构3的上油件32所带动的上行注入分油盘33之中的润滑油的数量减少,并使向右流动到分油盘右长槽331内的油量大幅减少,甚至无法由分油盘右长槽331上的油孔向下滴落并对花键轴4右侧的相关部件进行油浴润滑;同时由于花键轴4的运转速度降低,设置在花键轴4上的偏心轮41所带起的在箱体腔11内的润滑油液在飞散过程所受的离心力变小,从而润滑油液的飞散范围减小,飞溅到第一信号摆臂轴Ⅰ44和第二信号摆臂轴Ⅱ45的油量减少,同时由于花键轴4多为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油液难以到达位于花键轴4的左后部位置的第二信号摆臂Ⅱ43和第二信号摆臂轴Ⅱ45,造成两者接触面之间产生干摩损,大大降低了使用寿命。综上所述,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电子多臂机采用单一的内循环润滑油装置,在对现有窄幅织机完成宽幅改造后,与之相配套的原有的润滑方式无法对电子多臂机内的内部部件进行全面有效的润滑。
鉴于上述情况,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电子多臂机的结构进行合理简单地改造,使其满足在低速工作状态下所期望的全面或称整体的润滑效果,并保持原有机体内部结构不变从而节约成本并增加现有技术的电子多臂机的可适配织机的范围。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改善在低速工作状态下花键轴上的工作部件以及信号摆臂轴与信号摆臂接触面之间的润滑效果从而延长使用寿命,有利于在合理改造现有电子多臂机的情况下保持原有机体内部结构不变从而得以节约成本以及增加电子多臂机的适用范围的电子多臂机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子多臂机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所述的电子多臂机包括具有箱体腔的箱体、动力输入轴、设在箱体腔内的凸轮传动机构和花键轴,在所述箱体的前端面的下部设置有一回油接头,在箱体上配设有一箱体罩壳,在箱体罩壳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一出油接头,动力输入轴的前端探入箱体的箱体腔内,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设置有一动力输入轴齿轮,凸轮传动机构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一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与动力输入轴齿轮相啮合,在所述花键轴上通过偏心盘轴承安装有一偏心盘;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箱体的外侧增设有一用于与箱体腔之间形成油路循环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该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包括有油泵、油泵轴连接座、油泵吸油管、油泵出油管和分油槽,所述油泵包括有一油泵轴,该油泵轴通过油泵轴连接座与动力输入轴实现转动连接,所述油泵吸油管的一端与回油接头油路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油泵油路连接,所述油泵出油管的一端与出油接头油路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油泵油路连接,所述分油槽设置在箱体腔内并且分油槽的一端设置在对应于出油接头的下方位置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油泵的前端面上开设有油泵固定螺孔,油泵的前侧配设有一油泵固定座,该油泵固定座呈“Z”字形折弯构造,在该油泵固定座的右侧板上配设有油泵固定螺钉,该油泵固定螺钉旋入油泵固定螺孔内并将油泵固定座的右侧板与油泵固定在一起,在该油泵固定座的左侧板上配设有油泵固定座固定螺钉,该油泵固定座固定螺钉旋入箱体盖板螺孔内并将油泵固定座与箱体盖板固定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油泵轴连接座呈圆柱状并且设有一中空腔,所述油泵轴设置在油泵轴连接座的中空腔内,在该油泵轴连接座的上部穿设有一油泵轴固定螺钉,该油泵轴固定螺钉的下端探入油泵轴连接座的中空腔内并紧固在油泵轴的上断端面上,从而将油泵轴固定在油泵轴连接座的中空腔内;所述动力输入轴的前端开设有一油泵轴连接座固定螺孔,一油泵轴连接座固定螺钉穿过油泵轴连接座的后部并将油泵轴连接座与动力输入轴固定在一起,该油泵轴连接座固定螺钉旋入油泵轴连接座固定螺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分油槽的左、右两端的上部位置处各延伸有一分油槽固定板,在该分油槽固定板上开设有分油槽固定螺孔,借由分油槽固定螺钉穿过分油槽固定螺孔将分油槽固定在箱体罩壳的上端面之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分油槽的底板由右到左倾斜向下设置,在所述分油槽的后侧沿分油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信号摆臂轴分油孔,在所述分油槽的前侧沿分油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花键轴分油孔,该花键轴分油孔设置在对应于花键轴的上方位置处;在信号摆臂轴分油孔和花键轴分油孔之间并沿分油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分油槽油液下滴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在现有技术的电子多臂机的箱体外侧固定设置了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当电子多臂机启动工作后进行低速运转时,动力输入轴带动油泵轴转动,油泵开始通过油泵吸油管从箱体腔内吸出油液,并将油液通过油泵出油管输送到出油接头处,油液下行注入分油槽内,由于该分油槽的底板由右到左倾斜向下设置,油液由右到左流动,一部分油液通过花键轴分油孔滴落到花键轴上从而缓解了在低速工作状态下花键轴右侧部件润滑油液不足的情况,另一部分油液通过信号摆臂轴分油孔滴落到电子多臂机内的第二信号摆臂轴Ⅱ上并对第二信号摆臂Ⅱ和第二信号摆臂轴Ⅱ之间的接触面进行润滑,还有一部分油液通过分油槽油液下滴孔滴落到分油盘右长槽内并缓解了在低速工作状态下分油盘右长槽内油液不足的情况,通过上述过程有效地保障在电子多臂机低速运行状态下花键轴上的工作部件以及信号摆臂轴与信号摆臂接触面之间的润滑效果;由于在保持原有机体内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合理改造现有的电子多臂机即在箱体的外侧增设了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并且保证了在低速运行状态下对于电子多臂机内部部件全面可靠地润滑效果,从而达到了节约成本并且实现了增加现有电子多臂机适用范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子多臂机的润滑油内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的详细结构图
图中:1.箱体、11.箱体腔、12.回油接头、13.箱体罩壳、131.出油接头、132.箱体罩壳固定螺孔、133.箱体罩壳固定柱、14.箱体盖板、141.箱体盖板螺孔、142.油泵连接座轴孔、15.左支架、16.右支架;2.动力输入轴、21.动力输入轴齿轮、22.油泵轴连接座固定螺孔;3.凸轮转动机构、31.驱动齿轮、32.上油件、33.分油盘、331.分油盘右长槽;4.花键轴、41.偏心盘、411.联杆、42.第一信号摆臂Ⅰ、43.第二信号摆臂Ⅱ、44.第一信号摆臂轴Ⅰ、45.第二信号摆臂轴Ⅱ;5.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51.油泵、511.油泵轴、512.油泵固定螺孔、513.油泵固定座、5131.油泵固定座固定螺钉、514.油泵固定螺钉、52.油泵轴连接座、521.油泵轴固定螺钉、522.油泵轴连接座固定螺钉、53.油泵吸油管、54.油泵出油管、55.分油槽、551.分油槽固定板、5511.分油槽固定螺孔、5512.分油槽固定螺钉、552.信号摆臂轴分油孔、553.花键轴分油孔、554.分油槽油液下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具体对应附图所示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结合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多臂机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前述的电子多臂机包括有具有箱体腔11的箱体1、动力输入轴2、设在箱体腔11内的凸轮传动机构3和花键轴4,在前述箱体1的前端面的下部设置有一回油接头12,在箱体1上配设有一箱体罩壳13,在箱体罩壳13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一出油接头131,动力输入轴2的前端探入箱体1的箱体腔11内,在前述动力输入轴2上设置有一动力输入轴齿轮21,动力输入轴2的后端与动力输入轴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凸轮传动机构3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一驱动齿轮31,该驱动齿轮31与动力输入轴齿轮21相啮合,在前述花键轴4上通过偏心盘轴承安装有一偏心盘41;特点是:在前述的箱体1的外侧增设有一用于与箱体腔11之间形成油路循环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5,该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5包括有油泵51、油泵轴连接座52、油泵吸油管53、油泵出油管54和分油槽55,前述油泵51包括有一油泵轴511,该油泵轴511通过油泵轴连接座52与动力输入轴2转动连接,前述油泵吸油管53的一端与回油接头12油路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油泵51油路连接,前述油泵出油管54的一端与出油接头131油路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油泵51油路连接,前述分油槽55设置在箱体腔11内并且分油槽55的一端设置在对应于出油接头131的下方位置处。
前述的电子多臂机的结构属于公知技术,并可参见CN202830322U(一种能提高纤维织物均匀度的电子多臂机结构),为了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进行描述,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子多臂机结构作简要说明。前述电子多臂机的箱体1在使用状态下以腾空于地坪的状态支承在织机机架上,在前述箱体罩壳13的上端面上开设有箱体罩壳螺孔132,在箱体1的箱体腔11内并且在对应于箱体罩壳螺孔132下方的位置处开设有箱体罩壳固定柱133;在前述箱体1的外侧面上并且在对应于动力输入轴2的前端面的右前侧固定设置有一箱体盖板14,在该箱体盖板14上开有箱体盖板螺孔141,在该箱体盖板14的中央靠右位置处开设有一油泵连接座轴孔142;在前述箱体腔11内部的左侧设置有一左支架,在前述箱体腔11内部的右侧设置有一右支架。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电子多臂机的凸轮传动机构3包括有一上油件32,该上油件32设置在凸轮转动机构3的右部,在上油件32的上方设置有一分油盘33,该分油盘33向右延伸形成有一分油盘右长槽331,该分油盘右长槽331在保持与前述花键轴4的长度方向并行的状态下支承在左、右支架上,在该分油盘右长槽331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油孔。当电子多臂机开始运转后,凸轮传动机构3由动力输入轴齿轮21带动开始转动,上油件32便带动处于箱体腔11内下部的润滑油上行注入分油盘33之中,润滑油液向右流动进入分油盘右长槽331内并从分油盘右长槽331的油孔向下滴落,从而对花键轴4和设置在花键轴4上的部件进行润滑。
进一步地,前述电子多臂机的偏心盘4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联杆411,在偏心盘41的右前侧设置有一与偏心盘41转动配合的第一信号摆臂Ⅰ42,在偏心盘41的左后侧设置有一与偏心盘41转动配合的第二信号摆臂Ⅱ43,在第一信号摆臂Ⅰ42上转动设置有第一信号摆臂轴Ⅰ44,在第二信号摆臂Ⅱ43上转动设置有第二信号摆臂轴Ⅱ45,第一信号摆臂轴Ⅰ44在对应于花键轴4的右前侧位置并且在与花键轴4的长度方向保持并行的状态下设置在箱体腔11内的左、右支架之间,第二信号摆臂轴Ⅱ45在对应于花键轴4的左后侧位置并且在与花键轴4的长度方向保持并行的状态下设置在箱体腔11内的左、右支架之间。
请参见图2并结合图3,在前述油泵51的前端面上开设有油泵固定螺孔512,油泵51的前侧配设有一油泵固定座513,该油泵固定座513呈“Z”字形折弯构造,在该油泵固定座513的右侧板上配设有油泵固定螺钉514,该油泵固定螺钉514旋入油泵固定螺孔512内并将油泵固定座513的右侧板与油泵51固定在一起,在该油泵固定座513的左侧板上配设有油泵固定座固定螺钉5131,该油泵固定座固定螺钉5131旋入箱体盖板螺孔141内并将油泵固定座513与箱体盖板14固定在一起,由此油泵51与箱体盖板14固定在一起。
在实施例中,前述油泵轴连接座52呈圆柱状并且内部设有一中空腔,前述油泵轴511设置在油泵轴连接座52的中空腔内,在该油泵轴连接座52的上部穿设有一油泵轴固定螺钉521,该油泵轴固定螺钉521的下端探入油泵轴连接座52的中空腔内并紧固在油泵轴511的上断端面上,从而将油泵轴511固定在油泵轴连接座52的中空腔内;前述动力输入轴2的前端开设有一油泵轴连接座固定螺孔22,油泵轴连接座52穿过油泵连接座轴孔142并借由一油泵轴连接座固定螺钉522将油泵轴连接座52与动力输入轴2固定在一起,油泵轴连接座固定螺钉522旋入油泵轴连接座固定螺孔22内。
优选地,在前述分油槽55的左右两端的上部位置处各延伸有一分油槽固定板551,该分油槽固定板551在对应于箱体罩壳螺孔132的位置处设置在箱体罩壳13和箱体罩壳固定柱133之间,在该分油槽固定板551上开设有分油槽固定螺孔5511,借由分油槽固定螺钉5512穿过分油槽固定螺孔5511将分油槽55固定在与箱体罩壳固定柱133与箱体罩壳14之间。
由图3的示意可知,前述分油槽55的底板由右到左倾斜向下设置并且分油槽55的宽度大于分油盘右长槽331的宽度,在前述分油槽55底板的后侧并沿分油槽5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信号摆臂轴分油孔552,该信号摆臂轴分油孔552设置在对应于第二信号摆臂轴Ⅱ45的上方位置处;在前述分油槽55底板的前侧并沿分油槽5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花键轴分油孔553,该花键轴分油孔553设置在对应于花键轴4的上方位置处;在信号摆臂轴分油孔552和花键轴分油孔553之间并沿分油槽5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分油槽油液下滴孔554,该分油槽油液下滴孔554设置在对应于分油盘右长槽331的上方位置处。
在电子多臂机启动工作并进行低速运转后,动力输入轴2带动油泵轴511转动,油泵51开始通过油泵吸油管53从箱体腔11内吸出油液,并将油液通过油泵出油管54输送到出油接头131处,油液下行注入分油槽55的右端,由于该分油槽55的底板由右到左倾斜向下设置,油液从右到左流动,一部分油液通过信号摆臂轴分油孔552滴落到第二信号摆臂轴Ⅱ45上并对第二信号摆臂Ⅱ43和第二信号摆臂轴Ⅱ45之间的接触面进行润滑,另一部分油液通过花键轴分油孔553滴落到花键轴4上并缓解了在低速工作状态下花键轴4右侧部件润滑油液不足的情况,还有一部分油液通过分油槽油液下滴孔554滴落到分油盘33内从而缓解了在低速工作状态下分油盘右长槽331内油液不足的情况,多余的油液继续下行积累在箱体腔11内,由此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5与箱体腔11形成油路循环,有效保证了在低速运行状态下对于电子多臂机的内部部件全面可靠的润滑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5)

1.一种电子多臂机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所述的电子多臂机包括具有箱体腔(11)的箱体(1)、动力输入轴(2)、设在箱体腔(11)内的凸轮传动机构(3)和花键轴(4),在所述箱体(1)的前端面的下部设置有一回油接头(12),在箱体(1)上配设有一箱体罩壳(13),在箱体罩壳(13)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一出油接头(131),动力输入轴(2)的前端探入箱体(1)的箱体腔(11)内,在所述动力输入轴(2)上设置有一动力输入轴齿轮(21),凸轮传动机构(3)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一驱动齿轮(31),该驱动齿轮(31)与动力输入轴齿轮(21)相啮合,在所述花键轴(4)上通过偏心盘轴承安装有一偏心盘(4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箱体(1)的外侧增设有一用于与箱体腔(11)之间形成油路循环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5),该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5)包括有油泵(51)、油泵轴连接座(52)、油泵吸油管(53)、油泵出油管(54)和分油槽(55),所述油泵(51)包括有一油泵轴(511),该油泵轴(511)通过油泵轴连接座(52)与动力输入轴(2)实现转动连接,所述油泵吸油管(53)的一端与回油接头(12)油路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油泵(51)油路连接,所述油泵出油管(54)的一端与出油接头(131)油路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油泵(51)油路连接,所述分油槽(55)设置在箱体腔(11)内并且分油槽(55)的一端设置在对应于出油接头(131)的下方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多臂机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泵(51)的前端面上开设有油泵固定螺孔(512),油泵(51)的前侧配设有一油泵固定座(513),该油泵固定座(513)呈“Z”字形折弯构造,在该油泵固定座(513)的右侧板上配设有油泵固定螺钉(514),该油泵固定螺钉(514)旋入油泵固定螺孔(512)内并将油泵固定座(513)的右侧板与油泵(51)固定在一起,在该油泵固定座(513)的左侧板上配设有油泵固定座固定螺钉(5131),该油泵固定座固定螺钉(5131)旋入箱体盖板螺孔(141)内并将油泵固定座(513)与箱体盖板(14)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多臂机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轴连接座(52)呈圆柱状并且设有一中空腔,所述油泵轴(511)设置在油泵轴连接座(52)的中空腔内,在该油泵轴连接座(52)的上部穿设有一油泵轴固定螺钉(521),该油泵轴固定螺钉(521)的下端探入油泵轴连接座(52)的中空腔内并紧固在油泵轴(511)的上断端面上,从而将油泵轴(511)固定在油泵轴连接座(52)的中空腔内;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前端开设有一油泵轴连接座固定螺孔(22),一油泵轴连接座固定螺钉(522)穿过油泵轴连接座(52)的后部并将油泵轴连接座(52)与动力输入轴(2)固定在一起,该油泵轴连接座固定螺钉(522)旋入油泵轴连接座固定螺孔(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多臂机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油槽(55)的左、右两端的上部位置处各延伸有一分油槽固定板(551),在该分油槽固定板(551)上开设有分油槽固定螺孔(5511),借由分油槽固定螺钉(5512)穿过分油槽固定螺孔(5511)将分油槽(55)固定在箱体罩壳(13)的上端面之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多臂机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槽(55)的底板由右到左倾斜向下设置,在所述分油槽(55)的后侧沿分油槽(5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信号摆臂轴分油孔(552),在所述分油槽(55)的前侧沿分油槽(5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花键轴分油孔(553),该花键轴分油孔(553)设置在对应于花键轴(4)的上方位置处;在信号摆臂轴分油孔(552)和花键轴分油孔(553)之间并沿分油槽(5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分油槽油液下滴孔(554)。
CN201922387381.4U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电子多臂机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 Active CN2114717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7381.4U CN211471731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电子多臂机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7381.4U CN211471731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电子多臂机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71731U true CN211471731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73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87381.4U Active CN211471731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电子多臂机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717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71731U (zh) 一种电子多臂机的低速润滑油外循环装置
CN2760067Y (zh) 超高速织机积极式凸轮开口装置
CN102031614A (zh) 提花机的开口机构
CN2483403Y (zh) 喷水织机积极式凸轮开口装置
CN2789287Y (zh) 一种上置式凸轮开口装置
CN114150414B (zh) 电子多臂机的运动部件的自润滑装置
CN109440252B (zh) 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
CN216614998U (zh) 电子多臂机的运动部件的自润滑装置
CN106987958B (zh) 具有积极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
CN102733067A (zh) 一种曲轴双针床经编机
CN202658363U (zh) 双针床经编机梳栉曲轴连杆机构
CN209412406U (zh) 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电子多臂机
CN2627024Y (zh) 喷水织机积极式上置凸轮开口装置
CN202658359U (zh) 双针床经编机摆幅曲轴连杆机构
CN201258386Y (zh) 喷气织机多循环开口装置
CN202658350U (zh) 曲轴双针床经编机
CN215209835U (zh) 一种上置式开口机构
CN204370108U (zh) 一种开口机构电子提花机
CN204825223U (zh) 织布机
CN200992621Y (zh) 喷水织布机
CN207525408U (zh) 一种织机上置式曲柄平纹开口装置
CN218436087U (zh) 下置式电子多臂装置的上置式配置结构
CN2844166Y (zh) 织机打纬机构的主动润滑装置
CN2797394Y (zh) 回转式多臂开口装置
CN202658351U (zh) 具有摆幅曲轴连杆机构的双针床经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381 Tonggang Road, Meili Town,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511 No.188 Tonggang Road,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Meili)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