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54155U - 一种可控防窥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控防窥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54155U
CN211454155U CN202020141131.2U CN202020141131U CN211454155U CN 211454155 U CN211454155 U CN 211454155U CN 202020141131 U CN202020141131 U CN 202020141131U CN 211454155 U CN211454155 U CN 211454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de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11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迅
易伟华
刘明礼
吴成红
周文志
成育凯
侯大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G Tech Jiang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G Tech Jiang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G Tech Jiang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G Tech Jiang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411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54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54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54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防窥膜,通过电极控制层控制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以控制通过可控防窥膜的光线的传播路径,以使可控防窥膜处于防窥状态或非防窥状态。并且,通过设置聚光层,可以增加屏幕亮度。

Description

一种可控防窥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控防窥膜。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工业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大多数电子设备产品主要通过屏幕显示各种信息,这种显示方式对如账号和密码等一些机密性的信息保护度不够,容易引起人们的偷窥,造成个人隐私泄露。
防窥膜是一种控制光传播方向的光学薄膜,用于向指定方向传播光信息,限制其它方向上的观察者接收到显示的信息,从而起到隐私保护的作用。
防窥膜可以放置于显示器或其它信息载体的屏幕表面,在垂直于防窥膜的方向上,背景光可以透过防窥膜以使观察者可以看到显示的信息,在倾斜角与防窥膜平面达到一定的数值后,显示的信息彻底被遮挡。
但是,目前的防窥膜普遍利用并排排列的光栅结构实现,其会影响屏幕显示,导致屏幕亮度低,增大产品能耗。并且,目前的防窥膜遮挡的显示区域固定,防窥视角固定,在用户需要较宽视角时,却遮挡了用户期望观看的区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防窥膜,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控防窥膜,所述可控防窥膜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电极控制层和聚光层;
其中,所述电极控制层用于控制所述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以控制通过所述可控防窥膜的光线的传播路径,以使所述可控防窥膜处于防窥状态或非防窥状态。
优选的,在上述可控防窥膜中,所述电极控制层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
优选的,在上述可控防窥膜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所述聚光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可控防窥膜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所述聚光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聚光层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可控防窥膜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单元。
优选的,在上述可控防窥膜中,所述聚光层位于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均位于所述聚光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交替排布。
优选的,在上述可控防窥膜中,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距离与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不同。
优选的,在上述可控防窥膜中,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距离与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相同。
优选的,在上述可控防窥膜中,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交替排布;
所述聚光层位于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位于所述聚光层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位于所述聚光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可控防窥膜中,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交替排布;
所述聚光层位于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均位于所述聚光层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控防窥膜,通过电极控制层控制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以控制通过可控防窥膜的光线的传播路径,以使可控防窥膜处于防窥状态或非防窥状态。并且,通过设置聚光层,可以增加屏幕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控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控防窥膜处于非防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控防窥膜处于防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控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控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控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控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控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控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控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控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控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控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可控防窥膜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60;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0和所述第二基板60之间的液晶层30、电极控制层和聚光层40;
其中,所述电极控制层用于控制所述液晶层30中液晶分子的偏转方向,以控制通过所述可控防窥膜的光线的传播路径,以使所述可控防窥膜处于防窥状态或非防窥状态。
如图1所示,所述电极控制层包括第一电极层20和第二电极层50。
所述第一电极层20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和所述液晶层30之间;
所述第二电极层50位于所述第二基板60和所述液晶层30之间;
所述聚光层40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50和所述液晶层30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液晶层30为蓝相液晶,其具有三维周期性螺旋结构,稳定的情况下,螺旋轴方向不固定,表现为各向同性。通过电极控制层控制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以控制通过可控防窥膜的光线的传播路径,以使可控防窥膜处于防窥状态或非防窥状态。并且,通过设置聚光层,可以增加屏幕亮度。
所述第一基板10和所述第二基板60可以为PET基板或玻璃基板或硬质塑料基板等。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控防窥膜处于非防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当第一电极层20和第二电极层50之间没有外加电压时,此时液晶层30为各向同性,光线沿任何方向传播的折射率相同,此时,所述可控防窥膜处于非防窥状态。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控防窥膜处于防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当所述第一电极层20和所述第二电极层50之间外加电压时,此时液晶层30会沿着电场方向取向,此时液晶层30表现为各向异性,不同方向的折射率不同,当光沿着光轴方向传播时,折射率与各向同性时的折射率相同,即垂直于膜层的出射光线不会受到影响,光线未沿光轴传播时,不同方向的折射率不同,造成出射光线之间的相位不匹配,大大降低了此方向观察的图像对比度,即起到防窥效果。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聚光层40的形状为平凸透镜状,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所述聚光层40的形状还可以为圆锥形、如图5所示,所述聚光层40的形状还可以为梯形、如图6所示,所述聚光层40的形状还可以为三角形,如图7所示,所述聚光层40的形状还可以为半梯形结构。
通过设置所述聚光层40,可以增加屏幕亮度。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参考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控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第一电极层20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和所述液晶层30之间;
所述聚光层40位于所述第二基板60和所述液晶层30之间;
所述第二电极层50位于所述聚光层40和所述液晶层30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基于所述聚光层40的形状将所述第二电极层50设置在所述聚光层40背离所述第二基板60的表面上。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参考图9,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控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第一电极层2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极层50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单元。
所述聚光层40位于所述液晶层30和所述第二基板60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层20和所述第二电极层50均位于所述聚光层40和所述第二基板60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交替排布。
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基板60之间距离与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基板60之间的距离不同。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层20和所述第二电极层50位于同一侧,第一电极单元和第二电极单元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基板60的方向上的高度不同。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参考图1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控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第一电极层2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极层50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单元。
所述聚光层40位于所述液晶层30和所述第二基板60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层20和所述第二电极层50均位于所述聚光层40和所述第二基板60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交替排布。
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基板60之间距离与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基板60之间的距离相同。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层20和所述第二电极层50位于同一侧,第一电极单元和第二电极单元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基板60的方向上的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参考图11,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控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交替排布;
所述聚光层40位于所述液晶层30和所述第二基板60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位于所述聚光层40和所述液晶层30之间;
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位于所述聚光层40和所述第二基板60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层20和所述第二电极层50分别位于所述聚光层40的两侧,其也可以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旋转状态。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参考图12,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控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交替排布;
所述聚光层40位于所述液晶层30和所述第二基板60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层20和所述第二电极层50均位于所述聚光层40和所述液晶层30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层20和所述第二电极层50位于所述聚光层40的一侧,其也可以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旋转状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控防窥膜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控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防窥膜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电极控制层和聚光层;
其中,所述电极控制层用于控制所述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以控制通过所述可控防窥膜的光线的传播路径,以使所述可控防窥膜处于防窥状态或非防窥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控制层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所述聚光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所述聚光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聚光层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层位于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均位于所述聚光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交替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控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距离与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控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距离与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交替排布;
所述聚光层位于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位于所述聚光层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位于所述聚光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交替排布;
所述聚光层位于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均位于所述聚光层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CN202020141131.2U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可控防窥膜 Active CN211454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1131.2U CN211454155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可控防窥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1131.2U CN211454155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可控防窥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54155U true CN211454155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13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1131.2U Active CN211454155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可控防窥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541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6643B2 (en) Waveguide for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having a plurality of switchable portions of diffusive material within the waveguide for providing either scattering or light-transmissive light to the display
WO2013051464A1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Lindquist et al. High-resolution liquid-crystal phase grating formed by fringing fields from interdigitated electrodes
US8804067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16049960A1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05176436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TWI724808B (zh) 顯示裝置
JP2012145941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カラーシフト低減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具備す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1088827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TW200402582A (en) Vertical alignment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Yu et al. Electrically tunable microlens arrays based on polarization-independent optical phase of nano liquid crystal droplets dispersed in polymer matrix
KR20020073924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13243089A5 (zh)
Zhou et 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viewing angle switchable liquid crystal devices
JP2006098784A (ja) 視野角制御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im et al. Lenticular lens array based on liquid crystal with a polarization-dependent focusing effect for 2D–3D image applications
KR970076024A (ko) 넓은 가시각 및 높은 콘트라스트를 갖는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2411214B (zh) 影像光线偏折装置
JPH101048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11454155U (zh) 一种可控防窥膜
JP2018155884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120076816A (ko) 광학 시트, 광학 장치 및 광학 시트의 제조방법
JP2007047206A (ja) 光学シート、電界制御型パネル、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331578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20062588A1 (zh) 偏光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