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7900U - 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7900U
CN211447900U CN201922201518.2U CN201922201518U CN211447900U CN 211447900 U CN211447900 U CN 211447900U CN 201922201518 U CN201922201518 U CN 201922201518U CN 211447900 U CN211447900 U CN 211447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outer tube
block
inner tube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015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红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Mingy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Mingy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Mingy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Mingy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015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47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7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7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Tubular Articles Or Embedded Mould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旨在解决钢支撑的高度无法在一定区间内随意调节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包括外管和与外管活动连接的内管,外管上设置有三脚架,内管顶端设置有托座,内管的一端插入在所述外管中,外管内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有齿轮一、齿轮二和链条,齿轮一和齿轮二均与外管的内壁转动连接,齿轮一和齿轮二通过链条连接,链条上设置有带动杆,带动杆的另一端与内管固定连接,外管内设置有电机,齿轮一与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能够在一定的区间内随意调节钢支撑的高度,使钢支撑的高度调节更加精确,更加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
背景技术
建筑工业化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滚轮信息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频繁的用到钢支撑结构,现有的钢支撑结构上的托座不能进行转动,因此不能有效的根据预制楼顶的施工需求来改变其角度,并且传统的三角支撑架与钢支撑主体相焊接一起的,因此不方便拆卸和安装,从而导致不方便运输。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6753112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快拆三脚架钢支撑,包括工字架、工字梁托座、独立钢支撑、套管和三角架,所述工字架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工字梁托座,工字梁托座下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下部转动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下部设置有与托板相焊接的独立钢支撑,独立钢支撑的表面沿独立钢支撑高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均布的定位孔。
上述方案顶部的工字梁托座可以旋转,从而对预制楼板进行支撑的同时便于放置本实用新型,对独立钢支撑的高度调节方便、快捷,需要快速安装三角架时,将两块限位卡板与套管的表面相接触并且将卡位钩钩住套管,然后用力向下侧移动套筒,即可使套管位置稳定,当需要快速拆卸三角架时,上侧移动套筒即可,省时省力。上述方案中的钢支撑在调节支撑高度时,是通过插销插入到独立钢支撑上不同的定位孔中,来进行高度的调节的,但这样的高度调节方式存在局限性,只能根据定位孔之间的间距大小来决定高度变化的多少,无法在一定的区间内调节到任一高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通过在外管内设置用于升降内管的升降装置,达到在一定区间内任意调节钢支撑高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包括外管和与所述外管活动连接的内管,所述外管上设置有三脚架,所述内管顶端设置有托座,所述内管的一端插入在所述外管中,所述外管内设置有用于升降内管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齿轮一、齿轮二和链条,所述齿轮一和齿轮二均与外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一和齿轮二通过链条连接,所述链条上设置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带动杆,所述带动杆的另一端与内管固定连接,所述外管内设置有电机,所述齿轮一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要对内管进行升降时,启动电机带动齿轮一旋转,齿轮一旋转后会带动套设在齿轮一上的链条移动,链条就能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一和齿轮二就能带动链条持续进行移动,链条移动后就能带动带动杆移动,带动杆就能带动内管进行升降,当带动杆位于链条向上移动的一侧时,链条的移动会带动带动杆向上移动,带动杆就能将内管向上抬升,带动杆随着链条的移动来到链条向下移动的一侧时,带动杆就会随着链条向下移动,带动杆就能带动内管下降,在将内管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后,关闭电机,齿轮一就会停止转动,带动杆和内管的位置也就会固定住了,这样就能在一定的区间内任意调节内管的位置,使钢支撑高度的调节更加方便,同时,为了延长带动杆的使用寿命,带动杆由耐磨铸铁材料制成,耐磨铸铁材料的配比为C3.5-4.0%,Si1.0-1.5%,Mn0.5-1.0%,Cr2.0-3.0%,Cu1.5-2.5%,B0.3-0.5%,RE0.02-0.05%,Mg 0.03-0.06%,P<0.1%,S<0.06%,余量为Fe。具有硬度高、耐磨性能和成型性能良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链条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内设置有供固定块移动的滑槽,所述带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链条移动时,会带动固定块移动,固定块的移动就能带动移动块的移动,固定块移动至链条的转折处时,会从上下移动转变为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此时固定块会在移动块的滑槽中滑动,移动块移动后就能带动带动杆移动,这样能够使带动杆的上下移动始终保持在同一垂直线上,不会出现左右方向上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凸块,所述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供凸块插入的移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块沿着滑槽移动的过程中,凸块也会在移动槽中移动,使固定块在移动的过程中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万向滚珠,所述万向滚珠与所述固定块的表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块沿着滑槽移动的过程中,万向滚珠会贴着固定块的表面滚动,减小了固定块与滑槽之间的摩擦,使固定块的移动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带动杆靠近内管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螺纹杆,所述内管内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螺纹杆配合连接的螺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管出现损坏时,握住外管,然后转动内管,安装台上的螺纹杆就会从固定板上的螺纹槽中转出,内管就能与带动杆分离开来了,就能将内管进行更换,将换好后的内管上的螺纹槽对准螺纹杆,然后重新旋转内管,就能使内管重新与带动杆连接在一起,使内管的更换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管内设置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内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内管的表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通过螺钉安装在凹陷槽内,滚轮减小了内管与外管内壁之间的摩擦,使内管在沿着外管的内壁升降的过程中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带动杆远离内管的一端设置有承重块,所述承重块下方设置有两根对称分布的转动杆,两根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均与所述承重块转动连接,两根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外管上设置有供限位块伸出的通孔,限位块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卡齿,所述外管上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卡板,所述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齿啮合的卡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带动杆移动的过程中,承重块随着带动杆一起移动,承重块向下移动时,转动杆会随着承重块产生转动,两根转动杆之间的夹角会增大,就会将两块限位块从外管内推出,当承重块随着带动杆向上移动时,两根转动杆会往反方向转动,两根转动杆之间的夹角就会减小,就会将两块限位块向空腔内拉回,增强了带动杆在升降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带动杆的位置固定好后,限位块也会停止不动,此时移动卡板,将其移动至卡条与限位块上的卡齿啮合,卡条能够防止限位块在想向外侧移动,就能防止钢支撑承受的重量较大时带动杆会被下压,增强了承重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卡板的一端插入在滑轨中,所述卡板插入滑轨的一端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轨的内壁上设置有供滑动块滑动的滑移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板会在滑轨中移动,在卡板沿着滑轨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块会随之在滑移槽内移动,使卡板不会从滑轨中脱落,使卡板在移动的过程中结构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要对内管进行升降时,启动电机带动齿轮一旋转,齿轮一旋转后会带动套设在齿轮一上的链条移动,链条就能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一和齿轮二就能带动链条持续进行移动,链条移动后就能带动带动杆移动,带动杆就能带动内管进行升降,在将内管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后,关闭电机,齿轮一就会停止转动,带动杆和内管的位置也就会固定住了,这样就能在一定的区间内调节内管的位置,使钢支撑高度的调节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表明外管和内管的内部结构特征;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显示了升降装置的结构特征;
图3为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显示了移动块和固定块的位置关系;
图4为图2的C部放大示意图,显示了卡板和滑轨的连接关系;
图5为图1的D部放大示意图,显示了螺纹杆与螺纹槽的位置关系;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外管的外部结构示意图,显示了限位块的位置关系。
图中:1、外管;2、内管;3、螺纹槽;4、齿轮一;5、齿轮二;6、链条;7、带动杆;8、固定块;9、移动块;10、滑槽;11、凸块;12、移动槽;13、万向滚珠;14、安装台;15、螺纹杆;16、固定板;17、承重块;18、转动杆;19、限位块;20、通孔;21、卡齿;22、卡板;23、卡条;24、滑轨;25、滑动块;26、滑移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置/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如图1-图6所示,包括外管1和与外管1活动连接的内管2,外管1上设有三脚架,内管2顶端设有与其焊接固定的托座,内管2的一端插入在外管1中,外管1内开设有凹陷槽,凹陷槽内设有与其通过螺钉连接的滚轮,滚轮的一部分伸出凹陷槽且与内管2的表面贴合,外管1内设有用于升降内管2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有齿轮一4、齿轮二5和链条6,齿轮一4和齿轮二5均与外管1的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齿轮一4和齿轮二5通过链条6连接,链条6上设有与其焊接固定的固定块8,固定块8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移动块9,移动块9内开设有供固定块8移动的滑槽10,带动杆7的一端与移动块9焊接固定,固定块8上设有与其焊接固定的凸块11,滑槽10的内壁上开设有供凸块11插入的移动槽12,滑槽10的内壁上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万向滚珠13,万向滚珠13与固定块8的表面贴合,带动杆7的另一端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安装台14,安装台14上设有与其焊接固定的螺纹杆15,内管2内设有与其焊接固定的固定板16,固定板16上开设有与螺纹杆15配合连接的螺纹槽3,外管1内设有电机,电机为伺服电机,齿轮一4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带动杆7远离内管2的一端设有与其焊接固定的承重块17,承重块17下方设有两根对称分布的转动杆18,两根转动杆18的一端均与承重块17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两根转动杆18的另一端均设有与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的限位块19,外管1上开设有供限位块19伸出的通孔20,限位块19上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卡齿21,外管1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卡板22,卡板22上设有与卡齿21啮合的卡条23,卡条23与卡板22一体成型,外管1的外壁上开设有滑轨24,卡板22的一端插入在滑轨24中,卡板22插入滑轨24的一端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滑动块25,滑轨24的内壁上开设有供滑动块25滑动的滑移槽26,当卡板22移动至限位块19上方时,卡条23与卡齿21啮合。
要对内管2进行升降时,启动电机带动齿轮一4旋转,齿轮一4旋转后会带动套设在齿轮一4上的链条6移动,链条6就能带动齿轮二5转动,齿轮一4和齿轮二5就能带动链条6持续进行移动,链条6移动后就会带动固定块8移动,固定块8的移动就能带动移动块9移动,固定块8移动至链条6的转折处时,会从上下移动转变为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此时固定块8会在移动块9的滑槽10中滑动,移动块9移动后就能带动带动杆7移动,带动杆7就能带动内管2进行升降,当带动杆7位于链条6向上移动的一侧时,链条6会带动带动杆7向上移动,带动杆7就能将内管2向上抬升,内管2的抬升就能带动托座向上抬升,钢支撑的支撑高度就提高了,固定块8随着链条6的移动经过转折处来到链条6向下移动的一侧时,带动杆7就会随着移动块9向下移动,带动杆7就能带动内管2下降,在将内管2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后,关闭电机,电机就会自锁,齿轮一4就会停止转动,带动杆7和内管2的位置也就会固定住了,这样就能在一定的区间内任意调节内管2的位置,使钢支撑高度的调节更加方便,同时,在带动杆7移动的过程中,承重块17随着带动杆7一起移动,承重块17向下移动时,转动杆18会随着承重块17产生转动,两根转动杆18之间的夹角会增大,就会将两块限位块19从外管1内推出,当承重块17随着带动杆7向上移动时,两根转动杆18会往反方向转动,两根转动杆18之间的夹角就会减小,就会将两块限位块19拉回外管1内,增强了带动杆7在升降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带动杆7的位置固定好后,限位块19也会停止不动,此时沿着滑轨24移动卡板22,将其移动至卡条23与限位块19上的卡齿21啮合,卡条23能够防止限位块19向外侧移动,就能防止钢支撑承受的重量较大时带动杆7会被下压,增强了承重效果,在卡板22沿着滑轨24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块25会随之在滑移槽26内移动,使卡板22不会从滑轨24中脱落,使卡板22在移动的过程中结构更加稳定。
同时,在固定块8沿着滑槽10移动的过程中,万向滚珠13会贴着固定块8的表面滚动,减小了固定块8与滑槽10之间的摩擦,使固定块8的移动更加顺畅,凸块11也会随着固定块8在移动槽12中移动,使固定块8在移动的过程中结构更加稳定,当内管2出现损坏时,握住外管1,然后转动内管2,安装台14上的螺纹杆15就会从固定板16上的螺纹槽3中转出,内管2就能与带动杆7分离开来了,就能将内管2进行更换,将换好后的内管2上的螺纹槽3对准螺纹杆15,然后重新旋转内管2,就能使内管2重新与带动杆7连接在一起,使内管2的更换更加方便,滚轮减小了内管2与外管1内壁之间的摩擦,使内管2在沿着外管1的内壁升降的过程中更加顺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包括外管(1)和与所述外管(1)活动连接的内管(2),所述外管(1)上设置有三脚架,所述内管(2)顶端设置有托座,所述内管(2)的一端插入在所述外管(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内设置有用于升降内管(2)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齿轮一(4)、齿轮二(5)和链条(6),所述齿轮一(4)和齿轮二(5)均与外管(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一(4)和齿轮二(5)通过链条(6)连接,所述链条(6)上设置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带动杆(7),所述带动杆(7)的另一端与内管(2)固定连接,所述外管(1)内设置有电机,所述齿轮一(4)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6)上设置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上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移动块(9),所述移动块(9)内设置有供固定块(8)移动的滑槽(10),所述带动杆(7)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块(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8)上设置有凸块(11),所述滑槽(10)的内壁上设置有供凸块(11)插入的移动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0)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万向滚珠(13),所述万向滚珠(13)与所述固定块(8)的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杆(7)靠近内管(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台(14),所述安装台(14)上设置有螺纹杆(15),所述内管(2)内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上设置有与螺纹杆(15)配合连接的螺纹槽(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内设置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内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内管(2)的表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杆(7)远离内管(2)的一端设置有承重块(17),所述承重块(17)下方设置有两根对称分布的转动杆(18),两根所述转动杆(18)的一端均与所述承重块(17)转动连接,两根所述转动杆(18)的另一端均设置有限位块(19),所述外管(1)上设置有供限位块(19)伸出的通孔(20),限位块(19)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卡齿(21),所述外管(1)上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卡板(22),所述卡板(22)上设置有与所述卡齿(21)啮合的卡条(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外壁上设置有滑轨(24),所述卡板(22)的一端插入在滑轨(24)中,所述卡板(22)插入滑轨(24)的一端设置有滑动块(25),所述滑轨(24)的内壁上设置有供滑动块(25)滑动的滑移槽(26)。
CN201922201518.2U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 Active CN211447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1518.2U CN211447900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1518.2U CN211447900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7900U true CN211447900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02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01518.2U Active CN211447900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479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1672A (zh) * 2020-12-30 2021-05-25 浙江遂昌汇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铂金提炼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1672A (zh) * 2020-12-30 2021-05-25 浙江遂昌汇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铂金提炼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52778U (zh) 涵洞施工可移动式模板台车
CN211447900U (zh) 一种可调节的钢支撑
CN105712092A (zh) 一种全自动型材码垛设备及其码垛方法
CN204711482U (zh) 特高压钢管塔法兰组对机
CN203582015U (zh) 一种小型叠砖机
CN107055041B (zh) 大型热风炉用链式钢管输送装置
CN116122283A (zh) 一种用于码头桩基结构建设施工的管桩导向装置
CN207030831U (zh) 一种六自由度升降平台
CN105107983A (zh) 一种滑块式板材送料装置
CN201547138U (zh) 一种轴承套圈自动分级提升定位装置
CN109052188A (zh) 一种用于道路施工的混凝土管涵快捷搬运起重机
CN111852044B (zh) 一种玻璃保温大棚智能施工系统
CN206567454U (zh) 一种冲件废料输送装置
CN210527952U (zh) 一种卷材送料机
CN209603497U (zh) 一种多功能建筑用模板
CN217838059U (zh) 一种高空钢结构构件吊装装置
CN202753110U (zh) 带式输送机的托辊更换装置
CN112723178A (zh) 一种输送缸电镀原料上料装置用自动输料装置
CN208843677U (zh) 一种二级同步带升降机构
CN208775070U (zh) 一种管材自动套管设备
CN207839606U (zh) 一种带自动分钢功能的液压步进式方坯上料装置
CN207511492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运输装置
CN206969065U (zh) 一种铝材贴膜机板材搬运机构
CN220165625U (zh) 一种便于吊装转运的精神堡垒
CN111186786A (zh) 一种柔性主焊线线旁链式升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