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38118U - 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及其车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及其车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38118U
CN211438118U CN201922096433.2U CN201922096433U CN211438118U CN 211438118 U CN211438118 U CN 211438118U CN 201922096433 U CN201922096433 U CN 201922096433U CN 211438118 U CN211438118 U CN 211438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ring
plate
lathe
limiting
movab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964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力
俞锋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uo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om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om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om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964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38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38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38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r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用于轴承套圈。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料道、输送组件和限位组件,输送组件包括设置有收容腔的活动板和设置在活动板上的传感器,限位组件包括转动板和可转动地设置在转动板的转动中心相对两侧的两个限位柱,每个限位柱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转动板上,限位柱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料道内。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通过设置转动板和设置在转动板的转动中心相对两侧的设置两个限位柱,转动板转动时,其中一个限位柱转动并沿其轴向向上或向下运行,同时另一个限位柱转动并沿其轴向向下或向上运行,使得两个限位柱之间的轴承套圈逐一在料道内运行,上料效率高。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上料机构的车床。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及其车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套圈加工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及其车床。
背景技术
在轴承套圈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上料机构将多个轴承套圈输送至车刀处进行加工,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多个轴承套圈同时被输送至所述车刀处,一般采用人工将上料机构上的多个轴承套圈单个运送至车刀处加工,上料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上料效率高的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及其车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用于轴承套圈,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进料组件、输送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进料组件上设置有输送所述轴承套圈的料道,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料道一侧的活动板和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的传感器,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轴承套圈的收容腔,所述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收容腔内是否收容有轴承套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的限位件和两个调节板,所述限位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件上的转动板和设置在所述转动板的转动中心相对两侧的两个限位柱,一个所述限位柱与一个所述调节板对应,每个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动板上,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过对应的所述调节板之后置于所述料道内,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能够容纳一个所述轴承套圈。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每个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通孔,一个所述限位柱与一个所述调节板上的通孔对应,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转动板的一端可滑动地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后向下延伸至所述料道内,所述限位柱与所述调节板之间为过隙配合。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调节板上还设置有调节螺栓,每个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调节孔后可旋转地插设在所述固定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料道上设置有开口端,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收容件,所述收容腔由所述收容件的内腔形成,所述收容件对应所述开口端设置,所述活动板带动所述收容件可相对所述料道开口端滑动。
一种车床,所述车床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车床还包括机架和控制器,所述活动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驱动所述转动板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收容件,所述收容腔由收容件内的空间形成,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V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车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装夹工具,所述活动板滑动并带动所述轴承套圈与所述装夹工具对位时,所述装夹工具装夹固定所述轴承套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通过设置转动板以及在转动板的转动中心的相对两侧设置两个限位柱,所述转动板转动时,其中一个限位柱随着转动板转动并沿其轴向向上或向下运行,同时另一个限位柱随着转动板转动并沿其轴向向下或向上运行,使得两个限位柱之间的轴承套圈逐一在料道内运行,上料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车床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所示车床中收容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车床中输送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车床100,机架10,上料机构20,固定机构30,滑动机构40,刀座50,进料组件21,限位组件22,输送组件23,固定架211,料道212,进料槽2121,开口端2122,固定件221,调节件222,限位件223,转动轴2211,调节板2221,调节螺栓2222,调节孔2223,通孔2224,转动板2231,限位柱2232,固定轴2233,活动板231,伸缩缸232,推动机构233,传感器234,收容件2311,收容腔2312,收容部2313,第一抵挡部2314,第二抵挡部2315,V形槽2316,避让空档2317,连杆2331,推动件2332,弹性件2333,主体段2331A,铰接段2331B,承压段2331C,定位座31,装夹工具32,第一滑板41,第二滑板42。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床100,用于加工轴承套圈。该车床100包括机架10、设置在机架10上的上料机构20和固定机构30、可滑动地设置在机架10上的滑动机构40、设置在滑动机构40上的刀座50以及设置在机架10上的控制器,刀座50上安装有车刀。车床100工作时,所述控制器控制上料机构20将待加工轴承套圈输送至固定机构30处并固定,滑动机构40带动所述车刀在机架10上滑动至固定机构30处,所述车刀对待加工轴承套圈进行加工。可以理解地,滑动机构40相对机架10滑动的方式可以采用气缸驱动或者齿轮齿条驱动等,此处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上料机构20包括进料组件21、限位组件22和输送组件23。
进料组件21包括设置在机架10上的固定架211和设置在固定架211上的料道212,固定架211设置在机架10上,料道212呈倾斜状,料道212上设置有进料槽2121,料道212的一端设置有开口端2122,多个轴承套圈在进料槽2121内沿着进料槽2121倾斜向下滑动至开口端2122。
限位组件22包括固定件221、设置在固定件221上的调节件222、安装在固定件221上的限位件223以及驱动件。
固定件221安装在机架10上,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件221为固定板,固定件221上设置有转动轴2211。
调节件222包括两个可滑动地设置在固定件221上的调节板2221以及两个调节螺栓2222,一个调节螺栓2222与一个调节板2221对应,调节板2221呈L型,调节板2221上设置有调节孔2223和通孔2224,调节孔2223为腰型孔,每个调节螺栓2222的一端位于对应的调节板2221的一侧,调节螺栓2222的另一侧穿过调节孔2234后可旋转地插设在固定件221上,拧松调节螺栓2222,调节板2221可在固定件221上滑动,从而调整两个调节板2221之间的距离,拧紧调节螺栓2222,能够把调节板2221固定在固定件221上。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调节螺栓2222还可以省略,只需调节板2221通过滑轨滑槽的滑动方式可滑动地设置在固定件221上即可。
限位件223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转动轴2211上的转动板2231和可转动地设置在转动板2231的转动中心相对两侧的两个限位柱2232,转动板2231上设置有两个固定轴2233,一个固定轴2233与一个限位柱2232对应,本实施方式中,每个限位柱2232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轴2233上,限位柱2232的另一端穿过调节板2221上的通孔2224之后向下延伸至进料槽2121,限位柱2232与调节板2221之间为过隙配合。位于进料槽2121内的两个限位柱2232之间能够容纳一个轴承套圈。
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机架10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转动板2231绕着转动轴2211转动,当转动板2231转动时,能够带动其中一个限位柱2232沿其轴向向上运行,同时带动另一个限位柱2232沿其轴向向下运行,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可以理解地,所述驱动件可以是电机或齿轮齿条等能够驱动转动板2231转动的设备,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1至图4,输送组件23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机架10上的活动板231、安装在活动板231上的伸缩缸232、推动机构233以及传感器234。
活动板231上设置有收容件2311,收容件2311上设置有收容腔2312,收容件2311包括收容部2313以及相对连接在收容部2313相对两侧的第一抵挡部2314和第二抵挡部2315,其中,收容部2313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有V形槽2316,第一抵挡部2314和第二抵挡部2315分别位于V形槽2316的两个倾斜槽壁上,其中,收容腔2312由收容部2313、第一抵挡部2314和第二抵挡部2315三者共同形成,收容腔2312用于收容由料道212输送的待加工的轴承套圈。另外,V形槽2316上对应第一抵挡部2314的一侧留有避让空档2317,活动板231靠近料道212的开口端2122设置,使得料道212内的轴承套圈通过避让空档2317滚入至V形槽2316内,由于V形槽2316的作用,能够使得料道212上的轴承套圈滚入至V形槽2316的底部,而对轴承套圈起到定位作用,保证了每个轴承套圈每次均能够滚入至收容件2311上的同一位置处。进一步地,收容件2311与活动板231之间的安装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螺栓连接等,此处不作限定。活动板231可相对机架10上下滑动,至收容件2311与固定机构30对应,可以理解地,活动板231相对机架10滑动的方式可以采用气缸驱动或者齿轮齿条驱动等,此处不作限定,活动板231相对机架10的滑动受所述控制器控制。
伸缩缸232的缸体端安装在活动板231上,伸缩缸232位于活动板231远离机架10的一侧,伸缩缸232的伸出端的轴线与活动板231的轴向平行,伸缩缸232的伸出端位于收容件2311上方。本实施方式中,伸缩缸232为气缸。
推动机构233包括铰接在活动板231上的连杆2331、安装在连杆2331一端的推动件2332以及设置在连杆2331和活动板231之间的弹性件2333。
连杆2331上设置有主体段2331A以及凸出在主体段2331A上端相对两侧的铰接段2331B和承压段2331C,铰接段2331B与活动板231铰接,承压段2331C与伸缩缸20的伸出端对应,推动件2332安装在主体段2331A远离铰接段2331B和承压段2331C的一端,推动件2332与收容件2311对应,弹性件2333的一端弹性抵持活动板231,弹性件2333的另一端弹性抵持连杆2331。当收容件2311与固定机构30对位时,伸缩缸232的伸出端伸出,承压段2331C在伸缩缸232的伸出端的推抵下带动连杆2331转动并压缩弹性件2333,进而使推动件2332推动轴承套圈而将轴承套圈打入至固定机构30内。
所述传感器234设置在活动板231的一侧,所述传感器234与收容件2311对应,所述传感器234用于感应收容腔2312内是否收容有轴承套圈,所述传感器234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固定机构30包括定位座31和设置在定位座31上的装夹工具32(例如,三爪卡盘),定位座31设置在机架10上,装夹工具32能够装夹固定轴承套圈。
滑动机构40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机架10上的第一滑板41和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滑板41上的第二滑板42,刀座50设置在第二滑板42上。第一滑板41用于控制车床100的轴向供给,第二滑板42用于控制车床100的径向供给。
下面结合附图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车床100的使用过程。
车床100运行时,转动板2231顺时针转动时,靠近开口端2122的一个限位柱2232绕着固定轴2233转动,同时该限位柱2232随着转动板2231沿其轴向向上运行,远离开口端2122的一个限位柱2232沿其轴向向下运行并抵持在进料槽2121的槽壁上,使得两个限位柱2232之间的轴承套圈沿进料槽2121运行至收容件2311的收容腔2312内,而由于其中一个限位柱2232的限位作用,其余的轴承套圈被阻挡限位,与此同时,传感器234感应到收容腔2312内的轴承套圈,并将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活动板231相对机架10向下滑动,至收容件2311与固定机构30对位时,伸缩缸232的伸出端伸出,将收容件2311内的轴承套圈打入装夹工具32内,装夹工具32装夹固定轴承套圈,此时,所述车刀在滑动机构40的滑动下对轴承套圈进行加工。
然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活动板231相对机架10向上滑动至料道212处,同时,转动板2231反方向转动,靠近开口端2122的一个限位柱2232绕着固定轴2233转动,同时该限位柱2232随着转动板2231沿其轴向向下运行,远离开口端2122的一个限位柱2232沿其轴向向上运行,剩余的轴承套圈中的一个沿着料道212运行至两个限位柱2232之间,此时,所述控制器控制转动板2231顺时针转动,靠近输送组件23的一个限位柱2232绕着固定轴2233转动,同时该限位柱2232随着转动板2231沿其轴向向上运行,远离输送组件23的一个限位柱2232沿其轴向向下运行,使两个限位柱2232之间的轴承套圈从料道212内运行至输送组件23上,重复上述运行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20,通过设置限位组件22,限位组件22包括转动板2231和设置在所述转动板2231的转动中心相对两侧的设置两个限位柱2232,所述转动板2231转动时,其中一个限位柱2232随着转动板2231转动并沿其轴向向上或向下运行,同时另一个限位柱2232随着转动板2231转动并沿其轴向向下或向上运行,使得两个限位柱2232之间的轴承套圈逐一在料道212内运行,上料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用于轴承套圈,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组件、输送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进料组件上设置有输送所述轴承套圈的料道,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料道一侧的活动板和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的传感器,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轴承套圈的收容腔,所述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收容腔内是否收容有轴承套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的限位件和两个调节板,所述限位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件上的转动板和设置在所述转动板的转动中心相对两侧的两个限位柱,一个所述限位柱与一个所述调节板对应,每个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动板上,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过对应的所述调节板之后置于所述料道内,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能够容纳一个所述轴承套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每个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通孔,一个所述限位柱与一个所述调节板上的通孔对应,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转动板的一端可滑动地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后向下延伸至所述料道内,所述限位柱与所述调节板之间为过隙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节板上还设置有调节螺栓,每个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调节孔后可旋转地插设在所述固定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道上设置有开口端,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收容件,所述收容腔由所述收容件的内腔形成,所述收容件对应所述开口端设置,所述活动板带动所述收容件可相对所述料道的开口端滑动。
6.一种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床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床还包括机架和控制器,所述活动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驱动所述转动板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收容件,所述收容腔由收容件内的空间形成,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V形槽。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装夹工具,所述活动板滑动并带动所述轴承套圈与所述装夹工具对位时,所述装夹工具装夹固定所述轴承套圈。
CN201922096433.2U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及其车床 Active CN211438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6433.2U CN211438118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及其车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6433.2U CN211438118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及其车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38118U true CN211438118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06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96433.2U Active CN211438118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及其车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381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144154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прессовки подшипников
CN211438118U (zh) 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机构及其车床
KR200485332Y1 (ko) 스프링 성형기용 서보 회전형 풀 기능 커터 조립체
CN105540219B (zh) 轴用整列机
CN211361519U (zh) 凸轮式自动旋转升降换刀机构
CN105171507A (zh) 一种自动进料机构
CN111300024A (zh) 弹簧组装结构
CN116810414A (zh) 一种助力缸支架铣床
KR100792720B1 (ko) 스핀들의 테이퍼 내경 연삭기
KR102246314B1 (ko) 축 베어링 압입장치
CN109139720B (zh) 应用于轮毂轴承的保持架加球装置
CN207239954U (zh) 一种应用于抛光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1803955U (zh) 孔加工机构及螺纹套筒生产线
CN113681283B (zh) 粉盒挡板预装设备
CN211803954U (zh) 利于排屑的螺纹套筒生产线
CN113909874B (zh) 端盖上料密封圈组装机及其操作方法
CN220570033U (zh) 轴向补偿型端子自动夹紧扭转机构
CN117532317B (zh)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风机叶片装配设备
CN112024934A (zh) 可自动检测钻削组件异常情况的螺纹套筒生产线
CN215658914U (zh) 晾衣机自动化组装设备
KR0158396B1 (ko) 전지의 절연링 자동 삽입장치
CN211711889U (zh) 一种铣边机自动取送料装置
CN107584152A (zh) 自动钻孔设备
KR100590195B1 (ko) 크랭크 샤프트의 오일 홀 포지셔닝 장치_
CN116748616B (zh) 一种基于电火花技术加工倒锥孔的主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2500 No. 29, Xinshi Road, Xinchang Industrial Park,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tuo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580 No. 29, Xinshi Road, industrial park,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TOM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