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8161U - Led复合灯珠及led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Led复合灯珠及led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28161U
CN211428161U CN201921752447.9U CN201921752447U CN211428161U CN 211428161 U CN211428161 U CN 211428161U CN 201921752447 U CN201921752447 U CN 201921752447U CN 211428161 U CN211428161 U CN 211428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lamp
chips
led
led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524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家文
陈倏贤
何昆鹏
吴振志
吴涵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ot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o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ot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o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524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28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28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28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LED复合灯珠及LED显示屏,LED复合灯珠包括灯体及发光芯片组,发光芯片组设置于灯体的其中一个端面上,发光芯片组包括一蓝光芯片、一绿光芯片及两个红光芯片,蓝光芯片的固定点及绿光芯片的固定点连线定义一基准线,两个红光芯片分别位于基准线的两侧,两个红光芯片依照时隙顺序交替发光,与蓝光芯片、绿光芯片组成两个不同的像素。LED显示屏由LED复合灯珠贴装到灯板上形成。使用上述LED复合灯珠,在实现相同像素的同时,能够减少发光芯片及灯珠的数量,发光芯片离边线的距离增大,从而可以提升灯珠的可靠性;灯珠的数量减少可以在相同分辨率时增大点间距,减少灯珠的引脚之间由于内在或外在因素导致事故发生,降低显示事故发生的概率。

Description

LED复合灯珠及LED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LED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复合灯珠及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现有小间距LED显示技术向着2K、4K、8K等高清显示方向发展,对于 LED显示屏来说,一个灯珠就是一个像素点,因此,显示的清晰度越高,灯珠的数量也就越多,对于实现高清显示的显示屏来说,一块显示屏有几百万上千万个灯珠,巨大的数量给显示屏上下游厂家增加更多的困难。例如,为了实现小间距,需要将灯珠以及灯珠的点间距做的很小,灯珠太小使得RGB芯片到灯边太近,影响灯珠封装的可靠性,加上点间距太小,使得相邻灯珠的引脚距离过小,在加工过程中以及显示过程中,可能发生引脚接触,进而影响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小间距显示屏的灯珠以及灯珠的点间距做的很小,影响灯珠封装的可靠性,以及相邻灯珠的引脚距离过小,可能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LED复合灯珠及LED显示屏。
一种LED复合灯珠,包括灯体及发光芯片组,所述发光芯片组设置于所述灯体的其中一个端面上,所述发光芯片组包括一蓝光芯片、一绿光芯片及两个红光芯片,所述蓝光芯片的固定点及所述绿光芯片的固定点连线定义一基准线,两个所述红光芯片分别位于所述基准线的两侧,两个所述红光芯片依照时隙顺序交替发光,与所述蓝光芯片、所述绿光芯片组成两个不同的像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红光芯片距离所述基准线的距离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红光芯片分别与所述蓝光芯片、所述绿光芯片各形成一等腰三角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蓝光芯片及所述绿光芯片设置于所述灯体的其中一个端面的中间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体的另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引脚,两个所述红光芯片的阳极连接两个不同的引脚,所述阴极连接同一引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体的另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引脚,所述蓝光芯片、所述绿光芯片的阳极连接同一引脚,阴极分别连接于两个不同的引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体的另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引脚,两个所述红光芯片的阳极连接两个不同的引脚,阴极连接同一引脚,所述蓝光芯片、所述绿光芯片的阳极连接同一引脚,阴极分别连接于两个不同的引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芯片组直接设置于所述灯体的端面表面;或者
所述灯体上设置有灯杯,所述发光芯片组设置于所述灯杯内。
上述LED复合灯珠,通过设置两个红光芯片,并使两个红光芯片交替发光与绿光芯片、蓝光芯片在不同时刻组成两个不同的像素,从而在显示时,将一帧分成两帧显示即可,不会降低分辨率,在实现相同像素的同时,减少了发光芯片的数量及灯珠的数量,由于灯珠内发光芯片的数量减少,发光芯片离边线的距离可以增大,从而可以提升灯珠的可靠性;灯珠的数量减少可以在相同分辨率时增大点间距,减少灯珠的引脚之间由于内在或外在因素导致事故发生,降低显示事故发生的概率。
一种LED显示屏,包括灯板及LED复合灯珠,所述LED复合灯珠阵列式排布于所述灯板的其中一个端面,所述LED复合灯珠为上述任一所述的LED复合灯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LED复合灯珠阵列中,同一行的LED复合灯珠,绿光芯片、蓝光芯片使用同一个行管驱动,两个红光芯片分别使用两个行管驱动;同一列的LED复合灯珠,红光芯片共用一个驱动通道,绿光芯片共用一个驱动通道,蓝光芯片共用一个驱动通道。
由于LED显示屏包括LED复合灯珠,因而,LED复合灯珠具备的有益效果,LED显示屏也相应具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LED复合灯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LED复合灯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LED复合灯珠的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LED复合灯珠的发光芯片的引脚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LED复合灯珠组成的阵列的驱动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LED复合灯珠组成的阵列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LED复合灯珠10的结构示意图,LED复合灯珠10包括灯体110及发光芯片组120,发光芯片组120 设置于灯体110的其中一个端面上。
如图1所示,灯体11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10a和第二端面110b,发光芯片组120可以直接设置在第一端面110a的表面。例如,在第一端面110a 的表面直接固定发光芯片组120。
请继续参阅图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灯体110上可以设置有灯杯110c,发光芯片组120设置于灯杯110c内。灯杯110c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或多棱柱形,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具体可以根据产品需求而定。
例如,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面110a可以向靠近第二端面110b的方向下沉形成灯杯110c,发光芯片组120设置于灯杯110c的底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灯体110可以包括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3,第一基板111与第二基板113层叠设置,并相互固定,第一基板111上设置有通孔 111a,第二基板113从通孔111a的一端封闭通孔111a,发光芯片组120设置于第二基板113上,并收容于第一基板111的通孔111a内。通过设置第一基板111 及第二基板113组合的方式形成灯杯110c,可以方便发光芯片组120在灯体110 上的固定,有利于提升灯珠的加工效率。
请参阅图1和图2,发光芯片组120包括一蓝光芯片121、一绿光芯片123 及两个红光芯片125,蓝光芯片121的固定点及绿光芯片123的固定点连线定义一基准线,两个红光芯片125分别位于基准线的两侧,且两个红光芯片125依照时隙顺序交替发光,与蓝光芯片121、绿光芯片123组成两个不同的像素。由此,蓝光芯片121、绿光芯片123与两个红光芯片125组成的两个像素,可以对应不同的图像帧,在显示时,将一帧分成两帧显示即可,不会降低分辨率,在实现相同像素的同时,减少了发光芯片的数量及灯珠的数量,由于灯珠内发光芯片的数量减少,发光芯片离边线的距离可以增大,从而可以提升灯珠的可靠性;灯珠的数量减少可以在相同分辨率时增大点间距,减少灯珠的引脚之间由于内在或外在因素的事故发生,降低显示事故发生的概率。
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蓝光芯片121及绿光芯片123设置于灯体 110的其中一个端面的中间位置,例如,恰好位于灯体110的其中一个端面的中间线上,此时基准线即为灯体110的端面的中间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红光芯片125距离基准线的距离相等。例如,在图1 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红光芯片125分别与蓝光芯片121、绿光芯片123各形成一等腰三角形,此时,两个红光芯片125位于灯体110的端面的另一条中间线上。可以理解,所谓中间线,即灯体110为矩形块状时,端面的两个相对的边线的中点连线。可以理解,也可以不构造等腰三角形,两个红光芯片125可以位于另一条中间线的两侧。此时,两个红光芯片125与蓝光芯片121、绿光芯片 123形成的两个像素呈等间隔的阵列排布,两个排布的阵列在投影到同一显示面时,形成间隔减半的新阵列,则,两个像素点在前后显示时,由于图像帧的快速切换,上一帧的残影与下一帧图像帧叠加显示,在将一帧图像帧分成两帧前后显示时,能够较好的复现图像帧,显示效果能起到两倍于实际像素的效果,而没有将图像帧拆分成两帧显示时分辨率减半的问题。在此过程中,红光芯片 125与蓝光芯片121、绿光芯片123构造的等腰三角形有助于实现显示控制,同时能够使灯体结构最小化,最大化的利用灯体110的端面来布设发光芯片组120。
灯体110的另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引脚,发光芯片组120电连接于引脚。
请参阅图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两个红光芯片125的阳极连接两个不同的引脚,阴极连接同一引脚。蓝光芯片121、绿光芯片123的阳极连接同一引脚,阴极分别连接于两个不同的引脚。由此,一个LED复合灯珠10的引脚数量与传统LED灯珠的引脚数量相同,相当于在没有增加引脚的基础上,分辨率扩大一倍,因而,在同样分辨率时候,使用LED复合灯珠10时,相邻灯珠之间的间距能够更大,因而可以降低相邻灯珠之间的引脚接触的概率。
当然,发光芯片的引脚连接还可以是其他的方式,例如,两个红光芯片125 的阳极连接两个不同的引脚,阴极连接同一引脚,蓝光芯片121的阳极、阴极分别连接于一个引脚,绿光芯片123的阳极、阴极分别连接于一个引脚。或者,两个红光芯片125的阳极、阴极各分别连接于一个引脚,蓝光芯片121、绿光芯片123的阳极连接同一引脚,阴极分别连接于两个不同的引脚。或者,每个发光芯片的阳极、阴极各分别连接于一个不同的引脚,而没有共用引脚。
请参阅图5,示例性的示出了多个LED复合灯珠10贴装到灯板上时的驱动电路,同一行的灯珠,绿光芯片123、蓝光芯片121使用同一个行管驱动,两个红光芯片125分别使用两个行管驱动;同一列的灯珠,红光芯片125共用一个驱动通道,绿光芯片123共用一个驱动通道,蓝光芯片121共用一个驱动通道。
请参阅图6,示例性的示出了LED复合灯珠10阵列的工作状态,T0时刻, 2*4灯珠阵列处于未显示状态,T1时刻,其中一个红光芯片125(在图4中处于相对上方的红光芯片125)与绿光芯片123、蓝光芯片121组合构成一个像素,产生两行四列的像素;T2时刻,另一红光芯片125(在图4中处于相对下方的红光芯片125)与绿光芯片123、蓝光芯片121组合构成另一个像素,产生两行四列的像素;T1+T2时刻共产生四行四列的像素。在实际显示时,T2时刻,T1 时刻的像素点的残影显示,与T2时刻的实际像素点叠加,由T1时刻和T2时刻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图像帧显示。
上述LED复合灯珠10,通过设置两个红光芯片125,并使两个红光芯片125 交替发光与绿光芯片123、蓝光芯片121在不同时刻组成两个不同的像素,从而在显示时,将一帧分成两帧显示即可,不会降低分辨率,在实现相同像素的同时,减少了发光芯片的数量及灯珠的数量,由于灯珠内发光芯片的数量减少,发光芯片离边线的距离可以增大,从而可以提升灯珠的可靠性;灯珠的数量减少可以在相同分辨率时增大点间距,减少灯珠的引脚之间由于内在或外在因素导致事故发生,降低显示事故发生的概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LED显示屏,包括灯板及LED复合灯珠,LED复合灯珠阵列式排布于灯板的其中一个端面,LED复合灯珠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 LED复合灯珠。
由于LED显示屏包括LED复合灯珠,因而,LED复合灯珠具备的有益效果,LED显示屏也相应具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LED复合灯珠,包括灯体及发光芯片组,所述发光芯片组设置于所述灯体的其中一个端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芯片组包括一蓝光芯片、一绿光芯片及两个红光芯片,所述蓝光芯片的固定点及所述绿光芯片的固定点连线定义一基准线,两个所述红光芯片分别位于所述基准线的两侧,两个所述红光芯片依照时隙顺序交替发光,与所述蓝光芯片、所述绿光芯片组成两个不同的像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复合灯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红光芯片距离所述基准线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复合灯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红光芯片分别与所述蓝光芯片、所述绿光芯片各形成一等腰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复合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芯片及所述绿光芯片设置于所述灯体的其中一个端面的中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LED复合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的另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引脚,两个所述红光芯片的阳极连接两个不同的引脚,两个所述红光芯片的阴极连接同一引脚。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LED复合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的另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引脚,所述蓝光芯片、所述绿光芯片的阳极连接同一引脚,所述蓝光芯片、所述绿光芯片的阴极分别连接于两个不同的引脚。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LED复合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的另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引脚,两个所述红光芯片的阳极连接两个不同的引脚,两个所述红光芯片的阴极连接同一引脚,所述蓝光芯片、所述绿光芯片的阳极连接同一引脚,所述蓝光芯片、所述绿光芯片的阴极分别连接于两个不同的引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复合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芯片组直接设置于所述灯体的端面表面;或者
所述灯体上设置有灯杯,所述发光芯片组设置于所述灯杯内。
9.一种LED显示屏,包括灯板及LED复合灯珠,所述LED复合灯珠阵列式排布于所述灯板的其中一个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复合灯珠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LED复合灯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LED复合灯珠阵列中,同一行的LED复合灯珠,绿光芯片、蓝光芯片使用同一个行管驱动,两个红光芯片分别使用两个行管驱动;同一列的LED复合灯珠,红光芯片共用一个驱动通道,绿光芯片共用一个驱动通道,蓝光芯片共用一个驱动通道。
CN201921752447.9U 2019-10-18 2019-10-18 Led复合灯珠及led显示屏 Active CN211428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2447.9U CN211428161U (zh) 2019-10-18 2019-10-18 Led复合灯珠及led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2447.9U CN211428161U (zh) 2019-10-18 2019-10-18 Led复合灯珠及led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28161U true CN211428161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86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52447.9U Active CN211428161U (zh) 2019-10-18 2019-10-18 Led复合灯珠及led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281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4299A (zh) * 2020-11-10 2021-05-28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极引脚分开的全彩led灯珠及led显示屏
WO2024027291A1 (zh) * 2022-08-02 2024-02-08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4299A (zh) * 2020-11-10 2021-05-28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极引脚分开的全彩led灯珠及led显示屏
WO2024027291A1 (zh) * 2022-08-02 2024-02-08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15122B2 (en) Color display device with enhanced pixel pattern
CN211428161U (zh) Led复合灯珠及led显示屏
CN101320150A (zh) 显示器、三色像素元件、图像捕获装置和系统及方法
CN109449183A (zh) 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CN112117266A (zh) Led灯珠封装模组和led显示屏
CN211124837U (zh) 一种方便布线的mini LED灯珠以及LED显示屏
CN210142481U (zh) 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22376A (zh) 一种显示面板虚拟像素复用控制方法
WO2021127800A1 (zh) 一种改善边缘色偏的显示装置及电视机
WO2021017992A1 (zh) 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202301310A (zh) 微型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CN219350232U (zh) Led像素排列结构及led显示屏
CN210723021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CN218069229U (zh) 一种低偏色led显示屏
CN212209488U (zh) 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2209487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02751A (zh) 一种led灯珠及led显示屏
CN115100971A (zh) Led排列结构
CN112864299A (zh) 一种公共极引脚分开的全彩led灯珠及led显示屏
CN201047560Y (zh) Led灯板模块
CN115311955A (zh) 一种基于多合一器件的无偏色led显示屏
CN208622765U (zh) 一种贴片式全彩led模组支架
CN211827957U (zh) 一种led灯珠及led显示屏
CN216353113U (zh) Led显示面板、led显示模组及led显示屏
CN213583784U (zh) Led灯珠封装模组和led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