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7963U - 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27963U
CN211427963U CN201922082224.2U CN201922082224U CN211427963U CN 211427963 U CN211427963 U CN 211427963U CN 201922082224 U CN201922082224 U CN 201922082224U CN 211427963 U CN211427963 U CN 211427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magnetic
magnetic core
pin body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822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Aipower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Aipowe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Aipower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Aipowe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822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27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27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279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包括:顶盖和线圈,顶盖顶侧为平整面;磁芯组件,由两个结构相同的U型磁芯组成;骨架组件,由两个结构相同的U型卡接架组成,两个U型卡接架敞口端相互对接、且卡接连接后形成“回”字形骨架体;两个U型磁芯对称对接、并通过导磁胶连接后形成“回”字形磁环体;顶盖卡接连接于“回”字形骨架体顶侧,“回”字形磁环体两端的U型磁芯磁柱对应的“回”字形骨架体分别卷绕两组圈数相同而绕向相反、且对称分布的线圈、并形成二合一的电感器;由于顶盖为一体化结构,且顶盖顶侧为平整面,能够便于被真空吸附机构直接吸附,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发展,各种不同的电子产品会受到电磁波干扰而导致功能错乱、传输错误或控制失灵等现象,人们称之为电磁干扰现象。因此,如何降低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同时又可以将电子设备向轻薄短小、高度集成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对电感器的加工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二合一或多合一电感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尺寸相同或相近的电感器单体横向组立而成。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感器单体拼接在一起后,电感器单体顶部间存在高低差、或存在间隙,平整性较差。当使用自动设备吸取电感器安装到PCB板上时,容易产生漏气现象,难以吸取电感器,影响安装精度;如此为采用真空吸附设备直接吸取电感器将电感器安装至PCB上造成障碍,通常需要在电感器顶部缝隙处贴胶带以覆盖电感器顶部缝隙然后才能采用真空吸附设备吸取电感器,这样造成二合一或多合一电感器的制造效率较低,且由于电感器单体之间还需要用接着剂接着,这样也造成生产成本较高,且在使用中有电感器单体脱落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方便组装连接,便于进行真空吸附,能够稳定安装且安装高度低,且生产效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的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包括:
顶盖,所述顶盖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顶盖顶侧为平整面;
线圈,用于连接电路中产生电感量;
磁芯组件,由两个结构相同的U型磁芯组成;
骨架组件,由两个结构相同的U型卡接架组成,每个U型卡接架的中间缠绕有所述线圈、且两端分别设有用于焊接固定所述线圈引线的引脚,两个U型卡接架敞口端相互对接、且卡接连接后形成“回”字形骨架体;
所述线圈对应的每个U型卡接架的中心贯通地设有磁芯通孔,两个U型磁芯的磁柱分别从“回”字形骨架体的侧面插套于每个U型卡接架的磁芯通孔内、并将两个U型卡接架嵌合后一体连接固定,对应的两个U型磁芯对称对接、并通过导磁胶连接后形成“回”字形磁环体;通过导磁胶连接的U型磁芯有利于提高导磁性能,从而提高电感器的性能。
所述顶盖卡接连接于“回”字形骨架体顶侧,所述“回”字形磁环体两端的U型磁芯磁柱对应的“回”字形骨架体分别卷绕两组圈数相同而绕向相反、且对称分布的线圈、并形成二合一的电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U型卡接架包括位于磁芯通孔周向外围的圆形绕线槽、前侧引脚体和后侧引脚体,所述前侧引脚体和后侧引脚体位于圆形绕线槽的磁芯通孔轴向前后侧、且对称设置,所述前侧引脚体和后侧引脚体上分别设有向下侧伸出用于焊接连接的金属引脚;
所述前侧引脚体和后侧引脚体对应磁芯通孔的轴向处分别设有与U型磁芯一端配合及用于U型磁芯的磁柱插装于磁芯通孔的L形装配槽;
所述圆形绕线槽两侧的L形装配槽顶侧外缘分别向上延伸的设有与顶盖一端内侧处卡接配合的卡头,对应的顶盖一端设有与两个卡头分别配合的卡槽;
所述圆形绕线槽两侧的L形装配槽下侧分别沿L形装配槽底面方向延伸的设有两个对接端,一个对接端上设有沿L形装配槽底面方向延伸、且与L形装配槽底面方向垂直的嵌合头,另一个对接端上开设有与L形装配槽底面方向垂直、且与嵌合头结构完全相反的嵌合槽,两个相同的U型卡接架中一个旋转180°后各自的对接端相对应、且两组嵌合头与嵌合槽沿纵向插套配合后形成一个横向不可脱离的“回”字形骨架体;
两个U型磁芯分别与“回”字形骨架体两侧的L形装配槽配合、并且各自的磁柱相互对接通过导磁胶连接的同时、插装于“回”字形骨架体两侧的磁芯通孔内;
所述金属引脚、圆形绕线槽、前侧引脚体和后侧引脚体采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U型卡接架上前侧引脚体和后侧引脚体的底端面还设有用于电感器下侧抵接于对应的安装板上、以及增加电感器底部安装空间便于安装其他电子部件或散热的定位柱,两个U型卡接架对接形成“回”字形骨架体的下侧四个定位柱共面的抵接于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前侧引脚体和后侧引脚体底端面的周向上还设有用于线圈引线沿规定方向环绕且远距离缠绕于金属引脚上的导引槽。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引脚对应的前侧引脚体和后侧引脚体底端面还设有位于金属引脚内侧、用于线圈引线沿规定方向且远距离缠绕于金属引脚上的引线槽。通过在前侧引脚体和后侧引脚体底端面上设置与金属引脚配合的导引槽或\和引线槽。由于线圈末端的漆包线在与金属引脚焊接时,漆包线的绝缘层容易受热溶解损坏,如果焊接时的热量传递到线圈中,使得线圈之间的绝缘层遭受破坏,这就会造成线圈的短路。在导引槽或\和引线槽内设置远距离引线的方式,使得热量需要从焊接点经过导引槽或\和引线槽后再传递到线圈中,由于增加了引线的长度,使得热量传递到线圈时受到大大的减弱,从而避免线圈中绝缘层的破坏,提高电感器在生产时的良品率。
进一步地,所述U型卡接架的圆形绕线槽中间还设有将圆形绕线槽分为两个环形空间的分别用于独立缠绕线圈的凸沿壁,凸沿壁上还开设有便于两个环形空间内线圈的漆包线穿过的开口。通过两个环形空间,还可以在凸沿壁的两侧分别设置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使得每个U型卡接架可以单独使用,即在磁芯通孔内设置导磁体便可实现电感器功能,其凸沿壁的设置有利于为电感器提供良好的泛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回”字形磁环体中间设有位于“回”字形骨架体上两组线圈之间且两端通过导磁胶分别连接于两个U型磁芯中间顶侧的磁棒柱,所述磁棒柱采用镍锌材料制作而成的柱体。利用镍锌铁氧体比现有一般采用的锰锌铁氧体具有更高的绝缘阻抗特性,从而提高两个线圈之间的耐高压能力,同时大大提高差模电感量,从而提高电感器的抗差模干扰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U型磁芯的中间顶侧设有与磁棒柱配合的凹槽,对应的顶盖下侧设有用于与磁棒柱让位配合的让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上侧周向的边缘还延伸的设有用于增加顶盖强度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产品体积小、重量轻,结构合理;由于顶盖为一体化结构,且顶盖顶侧为平整面,这样顶盖顶面上没有缝隙、且平整,能够便于被真空吸附机构直接吸附,而无需如传统的在电感器单体顶部间的缝隙处贴设胶带,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针对现有的小型化电感器通常采用矩形磁芯或圆形磁芯,通过将漆包线在矩形磁芯或圆形磁芯上进行绕制,由于矩形磁芯和圆形磁芯均为一体闭合磁芯,其线圈的卷绕效率低,且经过卷绕后的线圈并不平整,导致电感器的性能大受影响。同时由于是将漆包线直接绕卷在矩形磁芯或圆形磁芯上,所以需要对矩形磁芯或圆形磁芯进行绝缘处理,即需要对矩形磁芯或圆形磁芯的表面涂覆上绝缘涂层,这样也会增加电感器的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磁芯组件由两个结构相同的U型磁芯组成,以及骨架组件由两个结构相同的U型卡接架组成,在对U型卡接架的绕线槽进行绕线时,由于U型卡接架可绕其磁芯通孔旋转,所以U型卡接架上的线圈可采用全自动机械方式进行绕线,通过全自动机械化的绕线不仅提高线圈卷绕效率,而且自动化的绕线有利于提高线圈的卷绕平整度,在有限地空间内可卷绕更多的线圈,从而提高电感器的性能,也为电感器的进一步小型化提高可调整空间。同时通过结构尺寸相同的两个U型卡接架相互配合连接后形成“回”字形骨架体,以及结构尺寸相同的两个U型磁芯对称对接、并通过导磁胶连接后形成“回”字形磁环体,使得分别利用一套模具便可完成U型卡接架和U型磁芯的生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由于两个U型卡接架均采用塑料制作而成,所以U型卡接架均带有绝缘性能,使得两个U型磁芯不再需要进行绝缘处理,继而进一步可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地,由于U型卡接架和U型磁芯插扣连接的结构设计方式、及形成的一体化装配方式,在生产过程中,便于顶盖、线圈、磁芯组件和骨架组件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全流程的自动拼装组合,避免人工干预和操作,进一步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以及,两个U型磁芯分别设置在两个对接后U型卡接架的磁芯通孔两侧,以及利用两个U型磁芯配合的结构可方便地穿过U型卡接架的磁芯通孔,从而形成磁通回路,有利于提高电感器的装配生产效率。
另外,在“回”字形磁环体两端的U型磁芯磁柱对应的“回”字形骨架体分别卷绕两组圈数相同而绕向相反、且对称分布的线圈,由于两组线圈因U型卡接架的安装连接方式而相距一定距离,接入电路后,电流经两组线圈产生相反的磁通,在磁芯中相互抵消,从而可防止磁芯饱和,有利于提高电感器的抗差模干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U型卡接架的俯视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U型卡接架的仰视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底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底面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顶盖打开及去除线圈后的部分拆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去除线圈后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去除线圈后的顶盖打开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一个U型磁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如图1至图9所示,包括顶盖1、用于连接电路中产生电感量的线圈2、磁芯组件3和骨架组件4,该顶盖1为一体化结构,且顶盖1顶侧为平整面,顶盖1上侧平整面周向边缘还延伸的设有用于增加顶盖1强度的加强筋5;该磁芯组件3由两个结构相同的U型磁芯6组成,该骨架组件4由两个结构相同的U型卡接架7组成,每个U型卡接架7的中间缠绕有线圈2、且两端分别设有用于焊接固定线圈2引线的引脚8,两个U型卡接架7敞口端相互对接、且卡接连接后形成“回”字形骨架体X。
继续如图1至图9所示,在线圈2对应的每个U型卡接架7的中心贯通地设有磁芯通孔70,两个U型磁芯6的磁柱分别从“回”字形骨架体的侧面插套于每个U型卡接架7的磁芯通孔70内、并将两个U型卡接架7嵌合后一体连接固定,对应的两个U型磁芯6对称对接、并通过导磁胶连接后形成“回”字形磁环体Y;顶盖1卡接连接于“回”字形骨架体顶侧,“回”字形磁环体两端的U型磁芯6磁柱对应的“回”字形骨架体分别卷绕两组圈数相同而绕向相反、且对称分布的线圈2、并形成二合一的电感器。其中,通过导磁胶连接的U型磁芯6有利于提高导磁性能,从而提高电感器的性能。
如图1至图3所示,该U型卡接架7包括位于磁芯通孔70周向外围的圆形绕线槽71、前侧引脚体72和后侧引脚体73,该前侧引脚体72和后侧引脚体73位于圆形绕线槽71的磁芯通孔70轴向前后侧、且对称设置,在前侧引脚体72和后侧引脚体73上分别设有向下侧伸出用于焊接连接的金属引脚8,该金属引脚8、圆形绕线槽71、前侧引脚体72和后侧引脚体73采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在前侧引脚体72和后侧引脚体73对应磁芯通孔70的轴向处分别设有与U型磁芯6一端配合及用于U型磁芯6的磁柱插装于磁芯通孔70的L形装配槽10;圆形绕线槽71两侧的L形装配槽10顶侧外缘分别向上延伸的设有与顶盖1一端内侧处卡接配合的卡头710,对应的顶盖1一端设有与两个卡头分别配合的卡槽11。
继续如图1至图3所示,该圆形绕线槽71两侧的L形装配槽10下侧分别沿L形装配槽10底面方向延伸的设有两个对接端(12、13),一个对接端12上设有沿L形装配槽10底面方向延伸、且与L形装配槽10底面方向垂直的嵌合头120,另一个对接端13上开设有与L形装配槽10底面方向垂直、且与嵌合头120结构完全相反的嵌合槽130,两个相同的U型卡接架7中一个旋转180°后各自的对接端相对应、且两组嵌合头120与嵌合槽130沿纵向插套配合后形成一个横向不可脱离的“回”字形骨架体;两个U型磁芯6分别与“回”字形骨架体两侧的L形装配槽10配合、并且各自的磁柱60相互对接通过导磁胶连接的同时、插装于“回”字形骨架体两侧的磁芯通孔70内。
如图1至图9所示,在U型卡接架7上前侧引脚体72和后侧引脚体73的底端面还设有用于电感器下侧抵接于对应的安装板上、以及增加电感器底部安装空间便于安装其他电子部件或散热的定位柱14,两个U型卡接架7对接形成“回”字形骨架体的下侧四个定位柱14共面的抵接于安装板上。定位柱14对应的前侧引脚体72和后侧引脚体73底端面的周向上设有用于线圈2引线沿规定方向环绕且远距离缠绕于金属引脚8上的导引槽16;金属引脚8对应的前侧引脚体72和后侧引脚体73底端面还设有位于金属引脚8内侧、用于线圈2引线沿规定方向且远距离缠绕于金属引脚8上的引线槽17。
通过在前侧引脚体72和后侧引脚体73底端面上设置与金属引脚8配合的导引槽和引线槽,由于线圈2末端的漆包线在与金属引脚8焊接时,漆包线的绝缘层容易受热溶解损坏,如果焊接时的热量传递到线圈2中,使得线圈2之间的绝缘层遭受破坏,这就会造成线圈2的短路。在导引槽和引线槽内设置远距离引线的方式,使得热量需要从焊接点经过导引槽和引线槽后再传递到线圈2中,由于增加了引线的长度,使得热量传递到线圈2时受到大大的减弱,从而避免线圈2中绝缘层的破坏,提高电感器在生产时的良品率。
如图1至图3所示,在U型卡接架7的圆形绕线槽71中间还设有将圆形绕线槽71分为两个环形空间的分别用于独立缠绕线圈2的凸沿壁18,凸沿壁18上还开设有便于两个环形空间内线圈2的漆包线穿过的开口180。通过两个环形空间,还可以在凸沿壁18的两侧分别设置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使得每个U型卡接架7可以单独使用,即在磁芯通孔70内设置导磁体便可实现电感器功能,其凸沿壁18的设置有利于为电感器提供良好的泛用性。
该实施例中,由于顶盖1为一体化结构,且顶盖1顶侧为平整面,这样顶盖1顶面上没有缝隙、且平整,能够便于被真空吸附机构直接吸附,而无需如传统的在电感器单体顶部间的缝隙处贴设胶带,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针对现有的小型化电感器通常采用矩形磁芯或圆形磁芯,通过将漆包线在矩形磁芯或圆形磁芯上进行绕制,由于矩形磁芯和圆形磁芯均为一体闭合磁芯,其线圈2的卷绕效率低,且经过卷绕后的线圈2并不平整,导致电感器的性能大受影响。同时由于是将漆包线直接绕卷在矩形磁芯或圆形磁芯上,所以需要对矩形磁芯或圆形磁芯进行绝缘处理,即需要对矩形磁芯或圆形磁芯的表面涂覆上绝缘涂层,这样也会增加电感器的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磁芯组件3由两个结构相同的U型磁芯6组成,以及骨架组件4由两个结构相同的U型卡接架7组成,在对U型卡接架7的绕线槽进行绕线时,由于U型卡接架7可绕其磁芯通孔70旋转,所以U型卡接架7上的线圈2可采用全自动机械方式进行绕线,通过全自动机械化的绕线不仅提高线圈2卷绕效率,而且自动化的绕线有利于提高线圈2的卷绕平整度,在有限地空间内可卷绕更多的线圈2,从而提高电感器的性能,也为电感器的进一步小型化提高可调整空间。同时通过结构尺寸相同的两个U型卡接架7相互配合连接后形成“回”字形骨架体,以及结构尺寸相同的两个U型磁芯6对称对接、并通过导磁胶连接后形成“回”字形磁环体,使得分别利用一套模具便可完成U型卡接架7和U型磁芯6的生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以上的结构设计方式,在生产过程中,便于顶盖1、线圈2、磁芯组件3和骨架组件4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全流程的自动拼装组合,避免人工干预和操作,进一步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而且,由于两个U型卡接架7均采用塑料制作而成,所以U型卡接架7均带有绝缘性能,使得两个U型磁芯6不再需要进行绝缘处理,继而进一步可降低生产成本。
以及,两个U型磁芯6分别设置在两个对接后U型卡接架7的磁芯通孔70两侧,以及利用两个U型磁芯6配合的结构可方便地穿过U型卡接架7的磁芯通孔70,从而形成磁通回路,有利于提高电感器的装配生产效率。
另外,在“回”字形磁环体两端的U型磁芯6磁柱对应的“回”字形骨架体分别卷绕两组圈数相同而绕向相反、且对称分布的线圈2,由于两组线圈2因U型卡接架7的安装连接方式而相距一定距离,接入电路后,电流经两组线圈2产生相反的磁通,在磁芯中相互抵消,从而可防止磁芯饱和,有利于提高电感器的抗差模干扰性能。
实施例二
如图10至图12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回”字形磁环体中间设有位于“回”字形骨架体上两组线圈2之间且两端通过导磁胶分别连接于两个U型磁芯6中间顶侧的磁棒柱15,对应的U型磁芯6的中间顶侧设有与磁棒柱15配合的凹槽61,以及顶盖1下侧设有用于与磁棒柱15让位配合的让位槽19。该磁棒柱采用镍锌材料制作而成的柱体,利用镍锌铁氧体比现有一般采用的锰锌铁氧体具有更高的绝缘阻抗特性,从而提高两个线圈2之间的耐高压能力,同时大大提高差模电感量,从而提高电感器的抗差模干扰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所述顶盖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顶盖顶侧为平整面;
线圈,用于连接电路中产生电感量;
磁芯组件,由两个结构相同的U型磁芯组成;
骨架组件,由两个结构相同的U型卡接架组成,每个U型卡接架的中间缠绕有所述线圈、且两端分别设有用于焊接固定所述线圈引线的引脚,两个U型卡接架敞口端相互对接、且卡接连接后形成“回”字形骨架体;
所述线圈对应的每个U型卡接架的中心贯通地设有磁芯通孔,两个U型磁芯的磁柱分别从“回”字形骨架体的侧面插套于每个U型卡接架的磁芯通孔内、并将两个U型卡接架嵌合后一体连接固定,对应的两个U型磁芯对称对接、并通过导磁胶连接后形成“回”字形磁环体;
所述顶盖卡接连接于“回”字形骨架体顶侧,所述“回”字形磁环体两端的U型磁芯磁柱对应的“回”字形骨架体分别卷绕两组圈数相同而绕向相反、且对称分布的线圈、并形成二合一的电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卡接架包括位于磁芯通孔周向外围的圆形绕线槽、前侧引脚体和后侧引脚体,所述前侧引脚体和后侧引脚体位于圆形绕线槽的磁芯通孔轴向前后侧、且对称设置,所述前侧引脚体和后侧引脚体上分别设有向下侧伸出用于焊接连接的金属引脚;
所述前侧引脚体和后侧引脚体对应磁芯通孔的轴向处分别设有与U型磁芯一端配合及用于U型磁芯的磁柱插装于磁芯通孔的L形装配槽;
所述圆形绕线槽两侧的L形装配槽顶侧外缘分别向上延伸的设有与顶盖一端内侧处卡接配合的卡头,对应的顶盖一端设有与两个卡头分别配合的卡槽;
所述圆形绕线槽两侧的L形装配槽下侧分别沿L形装配槽底面方向延伸的设有两个对接端,一个对接端上设有沿L形装配槽底面方向延伸、且与L形装配槽底面方向垂直的嵌合头,另一个对接端上开设有与L形装配槽底面方向垂直、且与嵌合头结构完全相反的嵌合槽,两个相同的U型卡接架中一个旋转180°后各自的对接端相对应、且两组嵌合头与嵌合槽沿纵向插套配合后形成一个横向不可脱离的“回”字形骨架体;
两个U型磁芯分别与“回”字形骨架体两侧的L形装配槽配合、并且各自的磁柱相互对接通过导磁胶连接的同时、插装于“回”字形骨架体两侧的磁芯通孔内;
所述金属引脚、圆形绕线槽、前侧引脚体和后侧引脚体采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卡接架上前侧引脚体和后侧引脚体的底端面还设有用于电感器下侧抵接于对应的安装板上、以及增加电感器底部安装空间便于安装其他电子部件或散热的定位柱,两个U型卡接架对接形成“回”字形骨架体的下侧四个定位柱共面的抵接于安装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前侧引脚体和后侧引脚体底端面的周向上还设有用于线圈引线沿规定方向环绕且远距离缠绕于金属引脚上的导引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引脚对应的前侧引脚体和后侧引脚体底端面还设有位于金属引脚内侧、用于线圈引线沿规定方向且远距离缠绕于金属引脚上的引线槽;通过在前侧引脚体和后侧引脚体底端面上设置与金属引脚配合的导引槽或\和引线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卡接架的圆形绕线槽中间还设有将圆形绕线槽分为两个环形空间的分别用于独立缠绕线圈的凸沿壁,凸沿壁上还开设有便于两个环形空间内线圈的漆包线穿过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字形磁环体中间设有位于“回”字形骨架体上两组线圈之间且两端通过导磁胶分别连接于两个U型磁芯中间顶侧的磁棒柱,所述磁棒柱采用镍锌材料制作而成的柱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磁芯的中间顶侧设有与磁棒柱配合的凹槽,对应的顶盖下侧设有用于与磁棒柱让位配合的让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侧周向的边缘还延伸的设有用于增加顶盖强度的加强筋。
CN201922082224.2U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27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2224.2U CN211427963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2224.2U CN211427963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27963U true CN211427963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80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8222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27963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279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9467A (zh) * 2021-05-25 2021-08-24 安登利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9467A (zh) * 2021-05-25 2021-08-24 安登利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9709B (zh) 表面安装磁性装置
US6774755B2 (en) Choke coil
CN203013486U (zh) 微型反激变压器
CN102449708A (zh) 微型经屏蔽的磁性部件及制造方法
JP2010538447A (ja) 小型シールド磁性部品
KR20120011875A (ko) 표면 실장 자성 부품 및 그 제작 방법
JPH07220950A (ja)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CN205318961U (zh) 一种共模电感器
EP3382723B1 (en) Transform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ransformer
CN211427963U (zh) 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
CN111477425A (zh) 一种可实现微小化的引脚内嵌外露式电感元件
CN109285658B (zh) 互感器及漏电断路器
JP6593069B2 (ja) コイル部品
CN110867299A (zh) 一种便于自动化加工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器
CN111063505A (zh) 一种大功率电感
CN210296091U (zh) 一种d类功放用的紧凑型电感
CN210865846U (zh) 多路开关电源变压器
CN109166710B (zh) 一种内置多层立体线圈的变压器及其制备方法
JP7255153B2 (ja) リアクト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103407A (zh) 集成有接地结构的电路板磁性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3012910B (zh) 贴片磁性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14797056U (zh) 组合式电感器
CN215815517U (zh) 组合式电感器
CN212161444U (zh) 一种可实现微小化的引脚内嵌外露式电感元件
CN220085800U (zh) 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