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0267U - 一种高频退火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频退火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20267U
CN211420267U CN201921932373.7U CN201921932373U CN211420267U CN 211420267 U CN211420267 U CN 211420267U CN 201921932373 U CN201921932373 U CN 201921932373U CN 211420267 U CN211420267 U CN 211420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passing
passing wheel
pipe
pipe body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323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新
蔡麟
惠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Juyi Tong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Juyi Tong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Juyi Tong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Juyi Tong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323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20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20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20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频退火炉,包括炉体,位于炉体内的第一过线轮,位于第一过线轮下方的水箱,与水箱连接的第一水管,位于水箱中的第二过线轮,位于第一过线轮和第二过线轮之间且间隔布置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位于第二管体正上方的第三管体,高频发生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末端均延伸至水箱内,第一管体穿过高频发生器,第一管体上连接有蒸汽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频退火炉,用高频发生器对铜线进行加热,消除了铜线的内应力,提高了铜线的柔软性,然后将加热后的铜线送至水中进行降温并防氧化,再用冷水浇淋进行快速降温,再对铜线表面进行快速吹干,从而快速完成铜线的退火工艺,为下一工序即表面涂漆工序提供符合要求的铜线。

Description

一种高频退火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频退火炉。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由内部的铜线及包裹铜线的涂层组成,铜线在经过退火、涂漆、烘焙、冷却等工序后成为漆包线。其中,退火工艺主要为了消除铜线的内应力,提高铜线柔软性,从而为下一工序即表面涂漆工序提供符合要求的铜线。现有技术中的退火工序较为复杂,铜线的内应力消除不到位,铜线柔软性不够,而且铜线加热后的冷却过程较漫长,影响了生产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高频退火炉,用高频发生器对铜线进行加热,消除了铜线的内应力,提高了铜线的柔软性,然后将加热后的铜线送至水中进行降温并防氧化,再用冷水浇淋进行快速降温,再对铜线表面进行快速吹干,从而快速完成铜线的退火工艺,为下一工序即表面涂漆工序提供符合要求的铜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频退火炉,包括炉体,位于炉体内的第一过线轮,位于第一过线轮下方的水箱,与水箱连接的第一水管,位于水箱中的第二过线轮,位于第一过线轮和第二过线轮之间且间隔布置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位于第二管体正上方的第三管体,高频发生器;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末端均延伸至水箱内,所述第一管体穿过高频发生器,所述第一管体上连接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位于高频发生器下方,所述第二管体上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三管体上连接有气管,所述第一过线轮和第二过线轮均由导电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箱内部设有隔板以将水箱分隔成清水区和污水区,所述第二过线轮位于清水区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线轮和第二过线轮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平行布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安装在炉体上且分布在第一过线轮两侧的第三过线轮和第四过线轮,所述第一过线轮、第三过线轮和第四过线轮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线轮形成有两个过线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均包括胶木外壁和陶瓷内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胶木外壁和陶瓷内壁为粘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位于炉体内的安装板,所述第一过线轮、第二过线轮、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高频发生器安装在安装板正面,所述第一水管、第二水管、气管、蒸汽管安装在安装板反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总水管,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均与总水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频退火炉,用高频发生器对铜线进行加热,消除了铜线的内应力,提高了铜线的柔软性,然后将加热后的铜线送至水中进行降温并防氧化,再用冷水浇淋进行快速降温,再对铜线表面进行快速吹干,从而快速完成铜线的退火工艺,为下一工序即表面涂漆工序提供符合要求的铜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高频退火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安装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安装板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4所示的一种高频退火炉,包括炉体1,位于炉体1内的第一过线轮21,位于第一过线轮21下方的水箱5,与水箱5连接的第一水管61,位于水箱5中的第二过线轮22。所述第一过线轮21和第二过线轮22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所述第一过线轮21形成有两个过线槽。所述第一过线轮21和第二过线轮22均由导电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线轮21和第二过线轮22均为铜制,从而使铜线2、第一过线轮21、第二过线轮22构成一个导电回路。
还包括安装在炉体1上且分布在第一过线轮21两侧的第三过线轮23和第四过线轮24。还包括支架25,所述第三过线轮23、第四过线轮24均通过支架25连接在炉体1上。所述第一过线轮21、第二过线轮22、第三过线轮23和第四过线轮24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三过线轮23和第四过线轮24均由非导电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过线轮23和第四过线轮24均为胶木材质。
所述水箱5内部设有隔板53以将水箱5分隔成清水区51和污水区52。所述第二过线轮22位于清水区51内,既可对铜线2进行降温又可防止铜线2接触空气被氧化。所述隔板53低于水箱5内壁,从而便于清水区51上的油污杂质流入污水区52,使清水区51中的水保持洁净。
还包括位于第一过线轮21和第二过线轮22之间且间隔布置的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位于第二管体32正上方的第三管体33,高频发生器4。
所述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平行布置。所述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末端均延伸至清水区51内,从而防止铜线2接触空气而被氧化。
所述第一管体31上连接有蒸汽管7,其所起作用为:使蒸汽填充第一管体31内空间,排出所有O2,防止铜线2高温氧化。
所述蒸汽管7位于高频发生器4下方。所述第二管体32上连接有第二水管62,第二水管62位于第二管体32顶端,从而向第二管体32中注水,水向下流,铜线2向上走,从而能够对铜线2进行高效冷却,且能够防止铜线2表面被氧化。
所述第三管体33上连接有气管8,气管8向第三管体33中输气,铜线2穿过第三管体33,气体吹向铜线2,从而能够将铜线2表面快速吹干。
还包括总水管6,所述第一水管61和第二水管62均与总水管6连接。总水管6外接水箱(未示出),从而向清水区51中加水,向第二管体32中加水。
所述第一管体31穿过高频发生器4,铜线2、第一过线轮21、第二过线轮22构成封闭线圈,形成电流,铜线2自发热,消除了铜线2的内应力,提高了铜线2柔软性,为下一工序即表面涂漆工序提供符合要求的铜线。
如图2虚线所示,铜线2依次经过第三过线轮23、第一过线轮21、第一管体31、第二过线轮22、第二管体32、第三管体33、第一过线轮21、第四过线轮24。
所述第一管体31、第二管体32、第三管体33均包括胶木外壁91和陶瓷内壁92,铜线2表面的残留溶剂易挥发、不易附着在陶瓷内壁92上,起到了保护胶木外壁91的作用。所述胶木外壁91和陶瓷内壁92为粘接。
还包括位于炉体1内的安装板11,所述第一过线轮21、第二过线轮22、第一管体31、第二管体32、第三管体33、高频发生器4安装在安装板11正面,所述第一水管61、第二水管62、气管8、蒸汽管7安装在安装板11反面。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高频退火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位于炉体(1)内的第一过线轮(21),位于第一过线轮(21)下方的水箱(5),与水箱(5)连接的第一水管(61),位于水箱(5)中的第二过线轮(22),位于第一过线轮(21)和第二过线轮(22)之间且间隔布置的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位于第二管体(32)正上方的第三管体(33),高频发生器(4);所述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末端均延伸至水箱(5)内,所述第一管体(31)穿过高频发生器(4),所述第一管体(31)上连接有蒸汽管(7),所述蒸汽管(7)位于高频发生器(4)下方,所述第二管体(32)上连接有第二水管(62),所述第三管体(33)上连接有气管(8),所述第一过线轮(21)和第二过线轮(22)均由导电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内部设有隔板(53)以将水箱(5)分隔成清水区(51)和污水区(52),所述第二过线轮(22)位于清水区(5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线轮(21)和第二过线轮(22)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平行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退火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炉体(1)上且分布在第一过线轮(21)两侧的第三过线轮(23)和第四过线轮(24),所述第一过线轮(21)、第三过线轮(23)和第四过线轮(24)位于同一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频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线轮(21)形成有两个过线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31)、第二管体(32)、第三管体(33)均包括胶木外壁(91)和陶瓷内壁(9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频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木外壁(91)和陶瓷内壁(92)为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退火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炉体(1)内的安装板(11),所述第一过线轮(21)、第二过线轮(22)、第一管体(31)、第二管体(32)、第三管体(33)、高频发生器(4)安装在安装板(11)正面,所述第一水管(61)、第二水管(62)、气管(8)、蒸汽管(7)安装在安装板(11)反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退火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总水管(6),所述第一水管(61)和第二水管(62)均与总水管(6)连接。
CN201921932373.7U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高频退火炉 Active CN211420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2373.7U CN211420267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高频退火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2373.7U CN211420267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高频退火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20267U true CN211420267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86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32373.7U Active CN211420267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高频退火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202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6361A (zh) * 2020-09-08 2020-11-27 白建生 一种漆包线生产用退火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6361A (zh) * 2020-09-08 2020-11-27 白建生 一种漆包线生产用退火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20117087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гревания куритель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CN211420267U (zh) 一种高频退火炉
CN105831553A (zh) 一种食品解冻装置
CN201473564U (zh)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209292415U (zh) 气淬真空炉装置
CN207031492U (zh) 退火炉的加热结构
CN203916119U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分子蒸馏装置
CN107164627B (zh) 一种铝合金管循环退火处理设备炉
CN207828380U (zh) 一种铜丝退火设备
CN206056258U (zh) 一种新型电磁熔解炉
CN103672203A (zh) 一种不锈钢复合管
CN108311568A (zh) 一种工件高效率弯折工艺
CN103730213A (zh) 矩形线漆包机烘炉预热蒸发区利用废气余热加热装置
CN104036888A (zh) 漆包机退火炉的初步烘干方法及其机构
CN209631715U (zh) 一种便于清除支承杂质的回转支承淬火用冷却槽
CN105296957B (zh) 一种反应腔
CN203728891U (zh) 一种裸线退火装置
CN207969658U (zh) 一种加热烟斗丝的加热装置以及烟斗
CN111449302A (zh) 一种隔热保温非接触式电子烟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682276A (zh) 一种新型电磁涡流加热装置
CN210274581U (zh) 一种高频智能电磁感应加热设备
SU540102A1 (ru) Электронагреватель
CN204803375U (zh) 漆包线退火装置
CN212468671U (zh) 防黑斑的铜线包漆装置
CN211146433U (zh) 一种电磁能蒸汽清洗机用的高效加热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82 Xitai Road, Xinw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xi Juyi Tongchu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00 11-1-88, Jinshan fourth branch road, Beitang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in Wuxi photoelectric new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atentee before: WUXI JUYI TONGCHUANG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