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93747U - 一种旋转阻尼器及具有该旋转阻尼器的托盘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阻尼器及具有该旋转阻尼器的托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93747U
CN211393747U CN201922488374.3U CN201922488374U CN211393747U CN 211393747 U CN211393747 U CN 211393747U CN 201922488374 U CN201922488374 U CN 201922488374U CN 211393747 U CN211393747 U CN 211393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rotary damper
shell
bearings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883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明龙
杨亮
姜宗平
尚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ch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ch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ch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ch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883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93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93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937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阻尼器及具有该旋转阻尼器的托盘车,包括:外壳及可转动的设置于外壳内的转动轴,转动轴的外周套装有至少一个轴承,外壳内设有用于限制轴承外圈轴向运动的限位装置,外壳内设有用于顶在轴承内圈的端面上,以减小轴承的内圈的轴向运动行程的支撑件,转动轴的外周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转动轴的至少一端伸出外壳。将转向轴和转动轴固定连接以后,由于轴承外圈在限位装置的限制作用下,轴承的外圈不会轴向运动,在支撑件的作用下,轴承的轴向游隙减小,这时滚动体与轴承的内圈及轴承的外圈的摩擦力会增大,从而增大滚动体与轴承内外圈的摩擦阻力矩,摩擦阻力矩传递至转向轴,会反馈至操作员,提升操作员转向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阻尼器及具有该旋转阻尼器的托盘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旋转阻尼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旋转阻尼器的托盘车。
背景技术
由于配备电转向的叉车(不安装阻尼盘)转向时对于大部分操作工人来说显得太轻,就有可能导致工人明明转了一个很大的角度,却感受不到自己到底转了多大的角度,缺少手感(类似于汽车中的路感),致使操作工人不能提升操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叉车转向轴的阻尼器,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阻尼器,将该旋转阻尼器安装于转向轴上时可以对转向轴产生阻尼效果,可以在转向时给操作工人反馈,提升操作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旋转阻尼器的托盘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阻尼器,包括:外壳及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周套装有至少一个轴承,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轴承的外圈轴向运动的限位装置,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顶在所述轴承的内圈的端面上,以减小所述轴承的内圈的轴向运动行程的支撑件,所述转动轴的外周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至少一端伸出所述外壳。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外壳主体与端盖,所述端盖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外壳主体的端面开口上。
优选地,所述端盖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外壳主体的端面开口。
优选地,所述外壳内设有两个所述轴承,两个所述轴承轴向正对设置,两个所述轴承均套装于所述转动轴的外周,所述支撑件设置于两个所述轴承的端面之间,所述支撑件与两个所述轴承的外圈之间分别设有限位装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为设置于两个所述轴承端面之间的尼龙套,所述限位装置为设置于所述尼龙套的两端与两个所述轴承之间的弹性件,一个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尼龙套的端部,另一端抵接于一个所述轴承的外圈,以压紧所述轴承的外圈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尼龙套固定套装于所述转动轴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波形弹簧。
优选地,所述波形弹簧与所述轴承的外圈之间设有垫圈。
一种托盘车,包括车身及设置于所述车身上的转向盘,所述转向盘的下方连接有转向杆,所述转向杆的下端连接有上述所述的旋转阻尼器,所述转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阻尼器,包括:外壳及可转动的设置于外壳内的转动轴,转动轴的外周套装有至少一个轴承,外壳内设有用于限制轴承的外圈轴向运动的限位装置,外壳内设有用于顶在轴承的内圈的端面上,以减小轴承的内圈的轴向运动行程的支撑件,转动轴的外周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转动轴的至少一端伸出外壳。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阻尼器可以应用于转向轴上,将转向轴和转动轴固定连接以后,转向轴在受力转动时会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轴承内圈转动,由于轴承外圈在限位装置的限制作用下,轴承的外圈不会轴向运动,在支撑件的作用下,轴承的轴向游隙减小,这时滚动体与轴承的内圈及轴承的外圈的摩擦力会增大,从而增大滚动体与轴承内外圈的摩擦阻力矩,摩擦阻力矩传递至转向轴,会反馈至操作员,以使操作员感受到摩擦阻力矩,从而提升操作员转向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托盘车,操作工人操作该托盘车的准确性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阻尼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阻尼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2中:
1-转动轴、2-垫圈、3-外壳、4-尼龙套、5-轴承、6-波形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旋转阻尼器,将该旋转阻尼器安装于转向轴上时可以对转向轴产生阻尼效果,可以在转向时给操作工人反馈,提升操作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旋转阻尼器的托盘车。
请参考图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阻尼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阻尼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一种旋转阻尼器,包括:外壳3及可转动的设置于外壳3内的转动轴1,转动轴1的外周套装有至少一个轴承5,外壳3内设有用于限制轴承5的外圈轴向运动的限位装置,外壳3内设有用于顶在轴承5的内圈的端面上,以减小轴承5的内圈的轴向运动行程的支撑件,转动轴1的外周与轴承5的内圈固定连接,转动轴1的至少一端伸出外壳3。
需要说明的是,外壳3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外壳3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转动轴1和轴承5的空间,外壳3内部可以设置有轴承5的外圈的圆柱形腔体,将轴承5安装于腔体内后再用限位装置轴向限制轴承5的外圈即可。
限位装置的作用是限制轴承5的外圈轴向运动,限位装置可以单侧限制轴承5的外圈,也可以双侧限制轴承5的外圈,当限位装置单侧限制轴承5的外圈时,将限位装置设置于轴承5的外圈的一侧,压紧轴承5的外圈的另一侧贴合于外壳3内壁,利用外壳3的内壁限制轴承5的外圈另一侧,当限位装置双侧限制轴承5的外圈时,可以设置为两个环形板状结构,分别设置于轴承5的外圈的两侧并夹紧轴承5的外圈。
轴承5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设置两个以上轴承5时,由于所有轴承5的内圈均与转动轴1连接,为了保证稳定性,将所有轴承5同轴设置。转动轴1与轴承5的连接可以采用过盈配合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比如焊接,由于焊接不便于拆装,所以优选采用过盈配合连接的方式将转动轴1和轴承5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阻尼器可以应用于转向轴上,将转向轴和转动轴1固定连接以后,转向轴在受力转动时会带动转动轴1转动,转动轴1带动轴承5的内圈转动,由于轴承5的外圈在限位装置的限制作用下,轴承5的外圈不会轴向运动,在支撑件的作用下,轴承5的轴向游隙减小,这时滚动体与轴承5的内圈及轴承5的外圈的摩擦力会增大,从而增大滚动体与轴承5内外圈的摩擦阻力矩,会反馈至操作员,以使操作员感受到摩擦阻力矩,从而提升操作员转向的精确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外壳3包括外壳主体与端盖,端盖可拆卸的设置于外壳主体的端面开口上。
需要说明的是,外壳主体大体为空心圆柱形,在外壳主体的一端设有端部开口,或者在外壳主体的两端均设有端部开口。旋转阻尼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为外壳主体的两端均设有端面开口,在两个端面开口上均安装端盖;旋转阻尼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为外壳主体的一端设有端面开口,在端面开口上安装端盖,端盖可拆卸的安装于端面开口上,以便于对外壳3内部的装置进行拆装,在旋转阻尼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端盖上设有通孔,以便于转动轴1的一端沿通孔伸出与转向轴连接,在旋转阻尼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在外壳本体上设有通孔,转动轴1的一端沿通孔伸出以便于与转向轴连接。本实施例的外壳3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并且便于使转动轴1与外界转向轴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端盖通过螺栓连接于外壳主体的端面开口。
需要说明的是,在端盖的盖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螺孔,在外壳主体开口端面上设有与第一螺孔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的第二螺孔,并使用螺栓穿过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以将端盖连接于外壳主体的端面开口上。使用螺栓连接的方式便于进行加工和拆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外壳3内设有两个轴承5,两个轴承5轴向正对设置,两个轴承5均套装于转动轴1的外周,支撑件设置于两个轴承5的端面之间,支撑件与两个轴承5的外圈之间分别设有限位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轴承5的内圈均固定套装于转动轴1的外周,限位装置设置于两个轴承5的端面之间,支撑件与两个轴承5的外圈之间分别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的一端顶住轴承5的外圈于外壳3的内壁上,以限制两个轴承5的外圈的轴向运动,另一端顶在支撑件上。本实施例结构简单,设置两个轴承5可以增加转动轴1转动的稳定性,将支撑件设置于两个轴承5的端面之间,并在支撑件与两个轴承5的外圈之间分别设有限位装置可以减小外壳3的体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支撑件为设置于两个轴承5端面之间的尼龙套4,限位装置为设置于尼龙套4的两端与两个轴承5之间的弹性件,一个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尼龙套4的端部,另一端抵接于一个轴承5的外圈,以压紧轴承5的外圈于外壳3的内壁上,尼龙套4固定套装于转动轴1上。
需要说明的是,尼龙套4为空心圆柱状,尼龙套4固定套装于转动轴1的外周,优选地,在转动轴1上设有用于固定安装尼龙套4的销轴,在尼龙套4的两端面的外侧设有两个环形凹陷,两个环形凹陷的内径和外径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将尼龙套4的外径设置为略小于轴承5的外圈外径,两个环形凹陷的外径可以设置为略小于轴承5的外圈外径,在外壳3内设有圆柱形的空腔。两个环形凹陷与两个轴承5的端面之间分别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压紧两个轴承5的外圈于外壳3的内壁上。弹性件压紧外圈时会压紧尼龙套4,尼龙套4与转动轴1固定连接,弹性件与尼龙套4摩擦,也会产生摩擦力,进而对转动轴1会有摩擦阻力矩,此外本实施例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安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弹性件为波形弹簧6。
需要说明的是,波形弹簧6为环形圆柱状,可安装于环形凹陷内,波形弹簧6的刚度范围大,缓冲吸振能力较强。在同样理参数条件下,需要的安装空间较小,从而可以减小旋转阻尼器的整体体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波形弹簧6与轴承5的外圈之间设有垫圈2。为了减小波形弹簧6与轴承5的外圈之间的摩擦,在波形弹簧6与轴承5的外圈之间设有垫圈2,并且由于垫圈2的存在,波形弹簧6与轴承5的外圈和尼龙套4之间的压力会变大,从而增加摩擦阻力矩,使轴承5的安装更加稳定。
除了上述旋转阻尼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托盘车,包括车身及设置于车身上的转向盘,转向盘的下方连接有转向杆,转向杆的下端连接有上述任意一项的旋转阻尼器,转向杆固定连接于转动轴1。操作工人在操作该托盘车时可以感受到旋转阻尼器带给转向盘的阻尼效果,从而给操作工人反馈,提升操作工人操作的准确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阻尼器和托盘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3)及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外壳(3)内的转动轴(1),所述转动轴(1)的外周套装有至少一个轴承(5),所述外壳(3)内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轴承(5)的外圈轴向运动的限位装置,所述外壳(3)内设有用于顶在所述轴承(5)的内圈的端面上,以减小所述轴承(5)的内圈的轴向运动行程的支撑件,所述转动轴(1)的外周与所述轴承(5)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1)的至少一端伸出所述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包括外壳主体与端盖,所述端盖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外壳主体的端面开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外壳主体的端面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内设有两个所述轴承(5),两个所述轴承(5)轴向正对设置,两个所述轴承(5)均套装于所述转动轴(1)的外周,所述支撑件设置于两个所述轴承(5)的端面之间,所述支撑件与两个所述轴承(5)的外圈之间分别设有限位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设置于两个所述轴承(5)端面之间的尼龙套(4),所述限位装置为设置于所述尼龙套(4)的两端与两个所述轴承(5)之间的弹性件,一个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尼龙套(4)的端部,另一端抵接于一个所述轴承(5)的外圈,以压紧所述轴承(5)的外圈于所述外壳(3)的内壁上,所述尼龙套(4)固定套装于所述转动轴(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波形弹簧(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弹簧(6)与所述轴承(5)的外圈之间设有垫圈(2)。
8.一种托盘车,包括车身及设置于所述车身上的转向盘,所述转向盘的下方连接有转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杆的下端连接有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阻尼器,所述转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轴(1)。
CN201922488374.3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旋转阻尼器及具有该旋转阻尼器的托盘车 Active CN211393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8374.3U CN211393747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旋转阻尼器及具有该旋转阻尼器的托盘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8374.3U CN211393747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旋转阻尼器及具有该旋转阻尼器的托盘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93747U true CN211393747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28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88374.3U Active CN211393747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旋转阻尼器及具有该旋转阻尼器的托盘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937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77907B1 (ko) 전동식 동력 보조 조향장치의 감속기
JP2008273508A (ja) 車輪懸架装置の車体側ばね支柱軸受装置
CN111075912B (zh) 一种摆线针轮减速式电动舵机
CN110963446A (zh) 一种旋转阻尼器及具有该旋转阻尼器的托盘车
CN211393747U (zh) 一种旋转阻尼器及具有该旋转阻尼器的托盘车
CN213017420U (zh) 旋转摩擦阻尼器
JP2010242949A (ja) ボールねじ装置
CN203532508U (zh) 活动杆固定装置
JP2011122644A (ja) 電磁緩衝器
JP2010236598A (ja) ボールねじ装置
CN108910767B (zh) 一种叉车用转矩信号获取装置
CN110834682A (zh) 一种内摩擦式全向移动球形机器人
JP2010164087A (ja) 減衰力可変式ダンパ
KR100570336B1 (ko) 스트로크 가변장치를 구비한 쇼크업소버
CN219510063U (zh) 消除阻尼器间隙连接装置
CN217198336U (zh) 清洁装置的前置舵轮转向装置及清洁装置
KR20200134441A (ko) 랙구동형 동력 보조 조향장치
CN211468076U (zh) 一种油封座圈与传感器支架组件结构
CN216331267U (zh) 一种独立悬挂装置及自动导引运输车
CN204475869U (zh) 定心减振装置以及混凝土泵车输送管组件
CN216829993U (zh) 一种钢管内磨机的磨杆驱动安装座
JP2014092228A (ja) 防振装置
CN210461534U (zh) 一种单向阻尼器
CN216517499U (zh) 电动撑杆的阻尼结构
JP3977346B2 (ja) 車両ホイール懸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