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93668U - 一种吊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93668U
CN211393668U CN201922135169.9U CN201922135169U CN211393668U CN 211393668 U CN211393668 U CN 211393668U CN 201922135169 U CN201922135169 U CN 201922135169U CN 211393668 U CN211393668 U CN 211393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hoisting
lifting device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51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启
陈祖金
李宜
郭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yu Hengs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yu Hengs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yu Hengs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yu Hengs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351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93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93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936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装装置,包括固定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的起重设备,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起重设备与所述传动机构通过牵引绳连接,所述牵引绳能够相对所述传动机构产生移动;所述固定结构作为所述起重设备的固定平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放置在楼板上或者采用固定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起重设备连接,然后绕接在所述传动机构上,另一端与吊装物连接。此时,可以免去通过人力将吊装物扶起,从而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吊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想要在商业竞争中获得成功,效率越来越被人们列为首要考虑因素;作为国民基础行业,建筑工程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建筑工程的周期往往会很长,依次要经过地质勘测、基础施工、结构主体施工、装修施工等过程,其中在装修施工中需要对隔墙或外墙等进行现场砌筑,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产生了预制墙板来代替混凝土机构或砌体结构,预制墙板拥有质量轻、更加隔热等优点。
现有技术中,在对预制墙板进行施工时通常都是由施工人员几个人一起通过手扶的方式将预制墙板比对到合适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操作不方便、降低了安装效率。
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方便操作,提高安装效率的吊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装装置,包括固定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的起重设备,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起重设备与所述传动机构通过牵引绳连接,所述牵引绳能够相对所述传动机构产生移动。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固定结构作为所述起重设备的固定平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放置在楼板上或者采用固定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起重设备连接,然后绕接在所述传动机构上,另一端与吊装物连接。此时,可以免去通过人力将吊装物扶起,从而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呈第一夹角连接,所述第三杆与所述第一杆或第二杆呈第二夹角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所述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的设置可以提供所述固定结构的不同形状,以便适用于不同的作业环境和对稳定性的要求。
具体地,所述第一杆设置为多根,所述第三杆设置为多根。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三杆的数量为多根时,所述固定结构可以不依靠支撑物进行搭建。
具体地,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与所述第三杆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加强杆两端与所述第三杆连接,可以增强所述吊装装置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多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与所述第三杆或所述所述第一加强杆连接,所述起重设备与所述安装杆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起重设备通过螺接或者铆接等方式与所述安装杆连接,可以方便拆装。
具体地,所述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加强杆与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三杆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二加强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杆连接,可以采用扣接或者螺接等方式,可以增强所述吊装装置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传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杆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固定部用于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所述传动部用于输送所述起重设备的吊绳。
具体地,所述传动部包括传动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连接件可采用与所述固定部可拆卸连接,这样所述传动部出现损坏时,可以方便更换,所述起重设备的吊绳可以直接绕在所述传动件上,依靠所述传动件作为支撑进行起吊。
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凸起。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凸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间隔设置多个,可以起到防止吊绳打滑;当起吊重物过重需要多跟吊绳起吊时,所述凸起间形成的凹槽还可以作为各个吊绳之间的通道。
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为90度。
采用上述方案,当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为90度时所述吊装装置最为稳定。
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为30度~60度。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为30度~60度时,既可以满足所述固定结构稳定性,也可与所述吊装装置在实际工作中的要求更加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起重设备设置在固定结构上,通过将所述牵引绳一端连接在所述起重设备上,然后绕接在所述传动机构上,另一端连接牵引物,以上吊装装置可以解决实际施工中需要依靠人力将墙板等物体进行扶起的过程,从而节约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所述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的搭配设置,提供了一种既稳定灵活性又强的固定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的设置可以使整个吊装装置更加稳定,避免出现所述固定结构因吊装重物出现的坍塌情况,同时也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通所述书凸起的设置很好的解决了吊绳可能出现打滑的情况,保证了所述吊装装置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视图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角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传动件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通过上述附图标记说明,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11-第一杆,12-第二杆,13-第三杆,14-第一加强杆,15-安装杆,16-第二加强杆,2-起重设备,3-传动机构,31-固定部,32-传动部,321-传动件,322-连接件,3211-传动轴,3212-凸起,4-墙板,5-第一夹角,6-第二夹角,7-牵引绳,8-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吊装装置,包括固定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的起重设备2,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的传动机构3,所述起重设备2与所述传动机构3通过牵引绳7连接,所述牵引绳7能够相对所述传动机构3产生移动。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起重设备2可以选用卷扬机或起重机,所述牵引绳7可以选用钢丝绳或者皮带等,卷扬机用卷筒缠绕钢丝绳提升或牵引重物的轻小型起重设备,一般工程现场可以选用电动卷扬机或手动卷扬机,可以垂直提升、水平或倾斜拽引重物,具有操作简单、绕绳量大、移置方便等优点;固定结构主要是用来为固定所述卷扬机,在所述卷扬机工作吊装时,会由于墙板4的重量而产生反作用力,此时所述固定结构可以保持所述卷扬机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固定结构可以采用钢管等;传动机构3可以选用滑轮或者转动杆等零件,安装的高度高于所述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在工作时,钢丝绳通过传动机构3钩起所述墙板4进行吊装。
所述吊装装置可以用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将所述固定结构放置在楼板面上,所述卷扬机通过螺接或绑接等方式固定在所述固定机构上,将所述牵引绳7绕接在所述传动机构3上,钩住需要吊装的墙板4,启动卷扬机,将墙板4吊装成直立的状态,当需要到下一处进行吊装上,两个人就可以快速移动所述吊装装置。上述过程很好的用机器代替了人力,节约了人力成本,而且机动灵活性强,提升了工作效率。
如图1、5所示,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杆11、第二杆12、第三杆13,所述第一杆11与所述第二杆12呈第一夹角5连接,所述第三杆13与所述第一杆11或第二杆12呈第二夹角6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杆11采用竖向设置,数量为两根,平行设置且中间根据实际需要留出一定跨度,所述第二杆12横跨所述跨度,两端可以通过扣件与所述第一杆11连接,此时所述第三杆13通过与所述第一杆11连接或者第二杆12连接,与地面近似形成一个三角形,几何体中,三角形最为稳定;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所述上述各个杆的数量与形状,杆与杆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扣接或者螺接。
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一加强杆14,所述第一加强杆14与所述第三杆13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加强杆14可以设置为多根,两端与所述第三杆13扣接或者螺接等均可;所述第一加强杆14可以增强所述吊装装置的稳定性,当需要吊装的墙板4数量较多时,卷扬机受到的反作用力就很大,此时所述第一加强杆14的设置可以增加所述吊装装置的承载力。
如图1、2所示,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多个安装杆15,所述安装杆15与所述第三杆13或所述所述第一加强杆14连接,所述起重设备2与所述安装杆15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安装杆15可以与所述起重设备2可拆卸连接,比如螺接或者扣件连接等;所述安装杆15可以避免所述起重设备在安装或拆卸时直接作用于所述固定结构,也可以避免在所述固定结构上直接打孔等。
如图1所示,所述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二加强杆16,所述第二加强杆16与所述第一杆11和所述第三杆13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二加强杆16可以选择与第三杆13螺接或扣接等,所述第二加强杆16可以增强所述吊装装置的稳定性。
如图3、4所示,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固定部31和与所述固定部31连接的传动部32,所述固定部31与所述第二杆12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固定部31可以采用吊环、吊带、挂件等,用于将所述传动部32进行固定,所述固定部31连接的传动部32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选择可拆卸连接,安装简便、实用。
如图3、4所示,所述传动部32包括传动件321和连接件322,所述连接件322与所述固定部31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连接件322可以选用吊钩、卡环等,直接与所述固定部31底部连接,所述传动件321可以采用滑轮、转杆等与所述吊钩底部连接,所述传动件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也可以作为吊线的支撑,提高了起重效率。
如图6所示,所述传动件321包括传动轴3211,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凸起3212。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凸起3212的设置可以设置多个,所述牵引绳7可以被凸起所阻挡,防止侧滑,当所述吊装地物体质量很大时,需要采用多跟所述牵引绳7,由所述各个凸起之间形成的凹槽也可以作为每个所述牵引绳7的通道。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夹角5的角度为90度。
采用上述方案,当所述第一夹角3角度为90度时,所述固定结构更加稳定。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夹角6的角度为30度~60度。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二夹角6的角度为30度~60度时,既可以满足所述固定结构稳定性,也可与所述吊装装置在实际工作中的要求更加适应。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物体进行吊装,比如在建筑施工现场对墙板、窗户、门等的吊装;也可以应用在工场,对零部件进行传送,灵活性强且结构稳定。
实施例2
图7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所采用的结构基本相同,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杆11和所述第三杆13也可以各选择为一根,依靠支撑体8进行搭建,所述支撑体8可以是施工现场的墙体或者其他可以倚靠的物体,此时可以在所述支撑体8上开孔,所述第二杆12可以通过开孔进行固定。
现场实际施工时,可以采用对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ALC)墙板进行吊装,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ALC)墙板是一种有质轻、隔热、隔音、防火、抗震、节能、环保等优点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特别用于办公楼等大开间隔墙时,可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有效地缩短建设工期。进行吊装施工前,先清理基层、放线,ALC板固定端为板顶和板底,清理基层时,顶板和底板均需清理,并利用激光扫平仪将顶板和底板均弹上线;然后安装U型卡:ALC板顶部固定为U型卡固定,缝隙处使用专用勾缝剂处理,U型卡宜设置在两板拼接处,按板宽间距600mm设置,U型卡应事先做除锈处理并刷防锈漆防锈;立板过程可以采用所述吊装装置,立板前对现场板材排版进行优化;内墙板安装一般竖向安装(也可横向安装),它的连接配件最为常用的也比较经济的为U型卡的连接方式。按照弹好的墙体位置线安装U型卡,每块板一只U型卡至少用两只射钉与砼连接。U型卡的中间位置尽量对着板与板的拼缝,在ALC墙板上钻孔切锯时,应严格遵规定,均应采用专用工具,不得任意切凿。安装过程中板材的长度往往和现场存在差异,板材的进场尺寸的长短影响着安装质量。进货长度短于现场高度40mm时,通常要求使用不低于C20细石混凝土浇筑找平。图纸上个别注明要求板材安装时要用水泥砂浆坐浆,施工操作时用大小头木楔留置空隙再用砂浆堵实,但实际操作时不可能有那么密实,部分出现孔洞质量不易保证,楼面直接坐浆也是做做样子,板材较重时放正位置后砂浆基本跑掉一大半,所以施工中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的起重设备(2),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的传动机构(3),所述起重设备(2)与所述传动机构(3)通过牵引绳(7)连接,所述牵引绳(7)能够相对所述传动机构(3)产生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杆(11)、第二杆(12)、第三杆(13),所述第一杆(11)与所述第二杆(12)呈第一夹角(5)连接,所述第三杆(13)与所述第一杆(11)或第二杆(12)呈第二夹角(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一加强杆(14),所述第一加强杆(14)与所述第三杆(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多个安装杆(15),所述安装杆(15)与所述第三杆(13)或所述第一加强杆(14)连接,所述起重设备(2)与所述安装杆(1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二加强杆(16),所述第二加强杆(16)与所述第一杆(11)和所述第三杆(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固定部(31)和与所述固定部(31)连接的传动部(32),所述固定部(31)与所述第二杆(1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32)包括传动件(321)和连接件(322),所述连接件(322)与所述固定部(3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321)包括传动轴(3211),所述传动轴(3211)上设置有凸起(3212)。
9.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5)的角度为9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角(6)的角度为30度~60度。
CN201922135169.9U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吊装装置 Active CN211393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5169.9U CN211393668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吊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5169.9U CN211393668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吊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93668U true CN211393668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10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5169.9U Active CN211393668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吊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936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0891A (zh) * 2021-07-13 2021-10-01 云南工程建设总承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lc墙板吊运组合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0891A (zh) * 2021-07-13 2021-10-01 云南工程建设总承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lc墙板吊运组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87927B (zh) 索网支承式玻璃幕墙及施工方法
CN211393668U (zh) 一种吊装装置
CN111021749A (zh) 一种清水混凝土外墙挂板简易提升机构及其施工方法
US6119431A (en) Method of moving heavy materials
CN210313286U (zh) 一种轻质隔墙条板场内吊运装置
JPH09158470A (ja) 橋脚用組立足場
CN210594945U (zh) 桥面湿接缝施工的移动式吊装作业架
JPH0220354Y2 (zh)
CN102116084B (zh) 多层楼房浇灌混凝土楼板托吊模架代替支撑模架的装置
CN205444955U (zh) 一种用于电梯井道的防护装置
AU2021102633A4 (en) Method for carrying objects by girder crane lifting device arranged in light well
CN110921545A (zh) 一种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
CN211923466U (zh) 一种电梯井定型化操作平台
KR20210141194A (ko) 공동주택, 오피스 엘리베이터 기계실 공구분할과 기계실 지붕보에 매다는 구조로 기계실 바닥을 탑다운으로 시공하는 골조공사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040731A (ko) 시설, 탱크, 건물의 청소, 숏팅, 코팅, 도장,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JPH10292619A (ja) 大空間対応吊り足場構築システムに用いるセルフクライミング吊り足場ユニット
CN209797276U (zh) 一种便捷式吊运装置
KR100539829B1 (ko) 형강을 이용한 거푸집용 갱폼 인양방법
JP2009256963A (ja) 仮設ステージ
CN205472238U (zh) 用于空心墙板转运的吊装件
RU2115787C1 (ru) Люлька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строительных и монтажных работ
CN112027935B (zh) 一种窗下用pc墙板的吊装施工方法
CN218058210U (zh) 一种房屋建筑装配式工字梁吊装设备
CN209668665U (zh) 一种建筑工程吊装设备
CN216276830U (zh) 超高层核心筒降模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