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92966U - 一种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92966U
CN211392966U CN201922384578.2U CN201922384578U CN211392966U CN 211392966 U CN211392966 U CN 211392966U CN 201922384578 U CN201922384578 U CN 201922384578U CN 211392966 U CN211392966 U CN 211392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driving mechanism
rotary driving
shaped support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845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玉照
林喜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845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92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92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92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包括机座,机座内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该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轴朝上的连接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盘面上安装有能够与第一转盘做同步在水平面转动的第一U型支架,第一U型支架的相向侧面连接有第二U型支架,第二U型支架被一第二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做纵向面旋转,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U型支架其中的一个立柱内腔,第一U型支架的另一个立柱内腔设置有俯仰轴电滑环,第二U型支架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三旋转驱动机构,第三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轴穿过第二U型支架的底板并连接一用于固定产品的第二转盘。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电动旋转台能够使产品全方位展示。

Description

一种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
背景技术
在展示一些产品时,需要用到旋转台,旋转台展示产品的角度,传统的旋转台一般是水平面360度旋转,而要达到其他效果的旋转,则需要设计不同的驱动结构。
因此,随着技术不断的创新,需要研发一种俯仰旋转的电动旋转台来适应一些产品的展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设计该三维电动旋转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产品全方位展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包括机座,所述机座内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该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轴朝上的连接有设置在所述机座上台面的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被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做水平面圆周转动,其盘面上安装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转盘做同步在水平面转动的第一U型支架,所述第一U型支架的相向侧面同轴连接有第二U型支架,所述第二U型支架被一第二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做纵向面旋转,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U型支架其中的一个立柱内腔,所述第一U型支架的另一个立柱内腔设置有俯仰轴电滑环,所述第二U型支架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三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三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二U型支架的底板并连接一用于固定产品的第二转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以及第三旋转驱动机构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或第二旋转驱动机构或第三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和被所述驱动部驱动做旋转运动的蜗轮部,所述驱动部包括:
一电机,其驱动侧的电机壳一端固定在一电机座上;
一轴承座,其朝向蜗轮部一侧开口且其一端与所述电机座连接;
一蜗杆组件,该蜗杆组件装设于所述轴承座内,其连接于所述电机的旋转部且其上的蜗杆被所述电机驱动做旋转运动,
所述蜗轮部包括:
一座体,所述座体一侧设有蜗杆组件安装腔,其另一侧设有蜗轮组件安装腔,所述蜗杆组件穿设在所述蜗杆组件安装腔内,所述蜗轮组件安装腔的上侧和底面开有同轴的圆开孔;
蜗轮组件,装设在所述蜗轮组件安装腔内且其能够在该蜗轮组件安装腔内转动,其上的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第一转盘固定于所述蜗轮组件的旋转部且置于上端圆开孔上侧。
进一步的,所述蜗杆组件包括:
蜗杆;
一固定螺母,套设在所述蜗杆上并螺接在所述电机座一侧;
左轴承座,侧固定在电机座一侧,其内固定有套设在所述蜗杆上的两个推力轴承和一个左轴承,两个推力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左轴承座的左孔口和所述左轴承座右孔口,左侧的推力轴承紧靠所述固定螺母,所述左轴承设置在所述两个推力轴承之间且置于所述左轴承座轴孔内,所述左轴承座凸端插设于所述蜗杆组件安装腔的腔口并固定;
右轴承和右轴承座,所述右轴承固设于所述右轴承座轴孔内,所述蜗杆的另一端插设并固定在所述右轴承内孔,所述右轴承座固定在所述蜗杆组件安装腔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蜗轮组件包括:
蜗轮,该蜗轮中间为一上下通孔的柱部,其外部设置有套接并固定在柱部外壁的轮体,该轮体外壁设置有一圈齿槽;
套接在所述柱部上凸的上轴承和套接在所述柱部下凸的下轴承,所述第一转盘固定在所述柱部上端;
轴承底座,盖接于座体下底面圆开孔且下轴承座设于所述轴承底座的圆槽台阶内。
进一步的,所述一圈齿槽的圆周中部形成内凹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电动旋转台能够带动展示产品做水平圆周转动、纵向转动以及在纵向圈的圆周面的旋转,本实用新型上的三个驱动机构均是蜗杆驱动蜗轮旋转,产品停止转动后,第二U型支架能够将产品定向,且该产品能够在这个定向面上做圆周转动。本实用新型能够使产品全方位展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的前侧面视图。
图3为图2的C-C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和俯仰轴电滑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旋转驱动机构或第二旋转驱动机构或第三旋转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驱动部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驱动部组装后的侧向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蜗轮部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蜗轮部组装后的侧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显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
请参照附图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包括机座101,所述机座101内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0,该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0的驱动轴朝上的连接有设置在所述机座101上台面的第一转盘21,所述第一转盘21被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0驱动做水平面圆周转动,其盘面上安装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转盘21做同步在水平面转动的第一U 型支架102,所述第一U型支架102的相向侧面同轴连接有第二U型支架3,所述第二U型支架3被一第二旋转驱动机构104驱动做纵向面旋转,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104安装在所述第一U型支架102其中的一个立柱内腔,所述第一U型支架102的另一个立柱内腔设置有俯仰轴电滑环105,所述第二U型支架3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三旋转驱动机构4,所述第三旋转驱动机构4的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二U型支架3的底板并连接一用于固定产品的第二转盘。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0、第二旋转驱动机构104以及第三旋转驱动机构4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0或第二旋转驱动机构104或第三旋转驱动机构4包括驱动部1和被所述驱动部1驱动做旋转运动的蜗轮部2,所述驱动部包括:
一电机15,其驱动侧的电机壳一端固定在一电机座16上;
一轴承座11,其朝向蜗轮部2一侧开口且其一端与所述电机座16连接;
一蜗杆组件,该蜗杆组件装设于所述轴承座11内,其连接于所述电机15的旋转部且其上的蜗杆12被所述电机15驱动做旋转运动,
所述蜗轮部2包括:
一座体22,所述座体22一侧设有蜗杆组件安装腔,其另一侧设有蜗轮组件安装腔,所述蜗杆组件穿设在所述蜗杆组件安装腔内,所述蜗轮组件安装腔的上侧和底面开有同轴的圆开孔;
蜗轮组件,装设在所述蜗轮组件安装腔内且其能够在该蜗轮组件安装腔内转动,其上的蜗轮24与所述蜗杆12啮合,所述第一转盘21固定于所述蜗轮组件的旋转部且置于上端圆开孔上侧。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蜗杆组件包括:
蜗杆12;
一固定螺母17,套设在所述蜗杆12上并螺接在所述电机座16一侧;
左轴承座13,侧固定在电机座16一侧,其内固定有套设在所述蜗杆12上的两个推力轴承18和一个左轴承19,两个推力轴承18分别设置在所述左轴承座13的左孔口和所述左轴承座13右孔口,左侧的推力轴承18紧靠所述固定螺母17,所述左轴承19设置在所述两个推力轴承18之间且置于所述左轴承座13轴孔内,所述左轴承座13凸端插设于所述蜗杆组件安装腔的腔口并固定;
右轴承110和右轴承座111,所述右轴承110固设于所述右轴承座111轴孔内,所述蜗杆12的另一端插设并固定在所述右轴承110内孔,所述右轴承座111固定在所述蜗杆组件安装腔底部。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蜗轮组件包括:
蜗轮24,该蜗轮24中间为一上下通孔的柱部,其外部设置有套接并固定在柱部外壁的轮体,该轮体外壁设置有一圈齿槽;
套接在所述柱部上凸的上轴承23和套接在所述柱部下凸的下轴承25,所述第一转盘21 固定在所述柱部上端;
轴承底座26,盖接于座体22下底面圆开孔且下轴承25座设于所述轴承底座26的圆槽台阶内。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圈齿槽的圆周中部形成内凹结构。
实施例2:
在第二转盘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可安装夹具,夹具用于夹持固定产品,也可以将产品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第二转盘上。
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0驱动第一转盘21水平向旋转,第一转盘21带动第一U型支架102 做水平面转动。
第二旋转驱动机构104驱动第二U型支架3做纵向圆周旋转或第二旋转驱动机构104驱动第二U型支架3在一定角度内往复运动。
第三旋转驱动机构4驱动第二转盘做圆周转动,第二转盘的转动面在纵向圈的圆周面上旋转,产品跟随第二转盘转动或停留在某一个角度不动,产品除底面外,其他面可全方位展示。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所述机座101上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排风扇5、用于显示和设有控制界面的触控显示屏8,以及设置在所述触控显示屏8左侧的电源开关7和设置在所述触控显示屏8右侧的急停键9。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所述机座101底面四角设有防滑垫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电动旋转台能够带动展示产品做水平圆周转动、纵向转动以及在纵向圈的圆周面的旋转,本实用新型上的三个驱动机构均是蜗杆驱动蜗轮旋转,产品停止转动后,第二U型支架能够将产品定向,且该产品能够在这个定向面上做圆周转动。本实用新型能够使产品全方位展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包括机座(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01)内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0),该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0)的驱动轴朝上的连接有设置在所述机座(101)上台面的第一转盘(21),所述第一转盘(21)被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0)驱动做水平面圆周转动,其盘面上安装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转盘(21)做同步在水平面转动的第一U型支架(102),所述第一U型支架(102)的相向侧面同轴连接有第二U型支架(3),所述第二U型支架(3)被一第二旋转驱动机构(104)驱动做纵向面旋转,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104)安装在所述第一U型支架(102)其中的一个立柱内腔,所述第一U型支架(102)的另一个立柱内腔设置有俯仰轴电滑环(105),所述第二U型支架(3)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三旋转驱动机构(4),所述第三旋转驱动机构(4)的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二U型支架(3)的底板并连接一用于固定产品的第二转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0)、第二旋转驱动机构(104)以及第三旋转驱动机构(4)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0)或第二旋转驱动机构(104)或第三旋转驱动机构(4)包括驱动部(1)和被所述驱动部(1)驱动做旋转运动的蜗轮部(2),所述驱动部包括:
一电机(15),其驱动侧的电机壳一端固定在一电机座(16)上;
一轴承座(11),其朝向蜗轮部(2)一侧开口且其一端与所述电机座(16)连接;
一蜗杆组件,该蜗杆组件装设于所述轴承座(11)内,其连接于所述电机(15)的旋转部且其上的蜗杆(12)被所述电机(15)驱动做旋转运动,
所述蜗轮部(2)包括:
一座体(22),所述座体(22)一侧设有蜗杆组件安装腔,其另一侧设有蜗轮组件安装腔,所述蜗杆组件穿设在所述蜗杆组件安装腔内,所述蜗轮组件安装腔的上侧和底面开有同轴的圆开孔;
蜗轮组件,装设在所述蜗轮组件安装腔内且其能够在该蜗轮组件安装腔内转动,其上的蜗轮(24)与所述蜗杆(12)啮合,所述第一转盘(21)固定于所述蜗轮组件的旋转部且置于上端圆开孔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组件包括:
蜗杆(12);
一固定螺母(17),套设在所述蜗杆(12)上并螺接在所述电机座(16)一侧;
左轴承座(13),侧固定在电机座(16)一侧,其内固定有套设在所述蜗杆(12)上的两个推力轴承(18)和一个左轴承(19),两个推力轴承(18)分别设置在所述左轴承座(13)的左孔口和所述左轴承座(13)右孔口,左侧的推力轴承(18)紧靠所述固定螺母(17),所述左轴承(19)设置在所述两个推力轴承(18)之间且置于所述左轴承座(13)轴孔内,所述左轴承座(13)凸端插设于所述蜗杆组件安装腔的腔口并固定;
右轴承(110)和右轴承座(111),所述右轴承(110)固设于所述右轴承座(111)轴孔内,所述蜗杆(12)的另一端插设并固定在所述右轴承(110)内孔,所述右轴承座(111)固定在所述蜗杆组件安装腔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组件包括:
蜗轮(24),该蜗轮(24)中间为一上下通孔的柱部,其外部设置有套接并固定在柱部外壁的轮体,该轮体外壁设置有一圈齿槽;
套接在所述柱部上凸的上轴承(23)和套接在所述柱部下凸的下轴承(25),所述第一转盘(21)固定在所述柱部上端;
轴承底座(26),盖接于座体(22)下底面圆开孔且下轴承(25)座设于所述轴承底座(26)的圆槽台阶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圈齿槽的圆周中部形成内凹结构。
CN201922384578.2U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 Active CN211392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4578.2U CN211392966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4578.2U CN211392966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92966U true CN211392966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26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84578.2U Active CN211392966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929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3962A (zh) * 2020-11-28 2021-03-09 河南凤宝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桥壳的工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3962A (zh) * 2020-11-28 2021-03-09 河南凤宝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桥壳的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2344B (zh) 车辆用车门后视镜及其组装方法
CN211392966U (zh) 一种蜗轮蜗杆驱动的三维电动旋转台
BR102017027737B1 (pt) Dispositivo funcional, em particular um robô, para uso educacional com módulos que podem ser combinados juntos
KR20200062079A (ko) 다기능 케어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CN210574958U (zh) 一种房地产信息展示板
CN211599484U (zh) 一种蜗轮蜗杆的调节固定结构
CN211431984U (zh) 一种二维u型电动旋转架
CN212185965U (zh) 一种模具销售用展示装置
CN211380579U (zh) 一种半球式蜗轮蜗杆驱动的电动旋转台
CN211555311U (zh) 一种室内装饰设计用智能多视角展示装置
JP2018532364A (ja) 密閉回転台
CN211269691U (zh) 一种二维球形电动旋转台
CN211848144U (zh) 一种便于水晶瓶盖螺纹部镀银的旋转放置盘
CN213027723U (zh) 一种电机辅助散热装置
CN111568127B (zh) 一种自动化展示柜
CN211637672U (zh) 一种实验室用通风装置
CN213130651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按摩结构
CN212140045U (zh) 一种建筑设计模型3d展示装置
JP2009243606A (ja) 回転スタンド
CN213244869U (zh) 一种动画模型展示装置
CN220779979U (zh) 一种药品混溶装置
CN211269718U (zh) 一种升降式多功能展示台
CN211483804U (zh) 一种可展示套装类产品的旋转展示装置
CN219045469U (zh) 一种循环扇
CN106737743B (zh) 机器人头部旋转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