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92574U - 卧式垃圾中转站 - Google Patents
卧式垃圾中转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92574U CN211392574U CN201921954344.0U CN201921954344U CN211392574U CN 211392574 U CN211392574 U CN 211392574U CN 201921954344 U CN201921954344 U CN 201921954344U CN 211392574 U CN211392574 U CN 2113925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rbage
- box body
- feeding
- bin
- hydraulic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417527 Pempher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垃圾中转站,包括支撑架体(1)、进料箱体(2)、排料箱体(3)、上料机构(4)、推料机构(5)、垃圾箱固定机构(6)和垃圾箱仓门提升机构(7);上料机构(4)包括上料斗(4.1)和上料液压缸(4.2);推料机构(5)包括推料板(5.1)以及推料液压缸(5.2);垃圾箱固定机构(6)设置于所述排料箱体(3)的排料口(3.1)的外侧,用于将垃圾箱体(8)夹紧固定于所述排料箱体(3)的排料口(3.1)的外侧。优点为:采用卧式垃圾中转站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从而降低垃圾体积,提高垃圾收集和清运能力,清运量提高到原来的3倍左右,有效解决了垃圾清运亏载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中转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垃圾中转站。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垃圾主要由清扫工人利用人力板车集中后送到附近的临时垃圾堆放点,临时垃圾堆放点对垃圾不进行任何处理,再通过垃圾运输车将垃圾运往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上述垃圾处理方式主要具有以下问题:
临时垃圾堆放点收集的垃圾体积较大,需要垃圾运输车运输多次,才能够将垃圾完全运输到填埋场,具有垃圾收集和清运能力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垃圾中转站,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垃圾中转站,包括支撑架体(1)、进料箱体(2)、排料箱体(3)、上料机构(4)、推料机构(5)、垃圾箱固定机构(6)和垃圾箱仓门提升机构(7);
所述支撑架体(1)的下部设置所述排料箱体(3);所述排料箱体(3)的上部设置所述进料箱体(2);所述进料箱体(2)和所述排料箱体(3)相互贯通;
所述上料机构(4)包括上料斗(4.1)和上料液压缸(4.2);所述上料斗(4.1)通过铰接轴(4.3)铰接于所述支撑架体(1)的侧面,所述上料液压缸(4.2)用于驱动所述上料斗(4.1)绕所述铰接轴(4.3)转动,所述上料斗(4.1)转动到垂直状态时,所述上料斗(4.1)扣于所述进料箱体(2)的进料口(2.1);
所述排料箱体(3)的一侧具有排料口(3.1);
所述推料机构(5)包括推料板(5.1)以及推料液压缸(5.2);所述推料板(5.1)水平设置于所述排料箱体(3)的内部,所述推料液压缸(5.2)驱动所述推料板(5.1)在所述排料箱体(3)内部进行直线运动;
所述垃圾箱固定机构(6)设置于所述排料箱体(3)的排料口(3.1)的外侧,用于将垃圾箱体(8)夹紧固定于所述排料箱体(3)的排料口(3.1)的外侧;并且,所述垃圾箱体(8)设置可上下滑动的垃圾箱仓门;所述垃圾箱仓门打开时,所述排料箱体(3)和所述垃圾箱体(8)连通;
所述垃圾箱仓门提升机构(7)设置于所述排料箱体(3)的排料口(3.1)的上部,包括水平连杆(7.1)、第1仓门提升液压缸(7.2)、第2仓门提升液压缸(7.3)和仓门连接板(7.4)所述;所述第1仓门提升液压缸(7.2)和所述第2仓门提升液压缸(7.3)均垂直设置;所述所述第1仓门提升液压缸(7.2)的伸缩端和所述第2仓门提升液压缸(7.3)的伸缩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水平连杆(7.1);所述水平连杆(7.1)的下面固定安装所述仓门连接板(7.4);所述仓门连接板(7.4)与所述垃圾箱体(8)的垃圾箱仓门固定连接,进而带动所述垃圾箱仓门打开或关闭。
优选的,所述垃圾箱固定机构(6)包括左侧拉紧机构(6.1)、右侧拉紧机构(6.2)和底部拉紧机构(6.3);所述左侧拉紧机构(6.1)和所述右侧拉紧机构(6.2)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排料箱体(3)的排料口(3.1)的左右两侧;所述底部拉紧机构(6.3)设置于所述排料箱体(3)的排料口(3.1)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垃圾中转站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卧式垃圾中转站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从而降低垃圾体积,提高垃圾收集和清运能力,清运量提高到原来的3倍左右,有效解决了垃圾清运亏载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垃圾中转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垃圾中转站隐藏进料箱体后在一个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垃圾中转站隐藏进料箱体后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垃圾中转站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垃圾中转站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垃圾中转站和垃圾箱体装配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垃圾中转站,参考图1-图6,包括支撑架体1、进料箱体2、排料箱体3、上料机构4、推料机构5、垃圾箱固定机构6和垃圾箱仓门提升机构7;
支撑架体1的下部设置排料箱体3;排料箱体3的上部设置进料箱体2;进料箱体2和排料箱体3相互贯通;
上料机构4包括上料斗4.1和上料液压缸4.2;上料斗4.1通过铰接轴4.3铰接于支撑架体1的侧面,上料液压缸4.2用于驱动上料斗4.1绕铰接轴4.3转动,上料斗4.1转动到垂直状态时,上料斗4.1扣于进料箱体2的进料口2.1;上料机构4的上料斗4.1采用槽式结构,通过上料液压缸4.2提供动力翻转上料;上料斗4.1翻转上料时,将上料斗4.1中的垃圾倒入到进料箱体2,然后,垃圾再从进料箱体2落入到排料箱体3
排料箱体3的一侧具有排料口3.1;
推料机构5包括推料板5.1以及推料液压缸5.2;推料板5.1水平设置于排料箱体3的内部,推料液压缸5.2驱动推料板5.1在排料箱体3内部进行直线运动;当排料箱体3内落入垃圾时,推料板5.1立即进行直线运动,从而将垃圾推向排料箱体3的排料口3.1。
垃圾箱固定机构6设置于排料箱体3的排料口3.1的外侧,用于将垃圾箱体8夹紧固定于排料箱体3的排料口3.1的外侧;
实际应用中,参考附图,垃圾箱固定机构6包括左侧拉紧机构6.1、右侧拉紧机构6.2和底部拉紧机构6.3;左侧拉紧机构6.1和右侧拉紧机构6.2分别相对设置于排料箱体3的排料口3.1的左右两侧;底部拉紧机构6.3设置于排料箱体3的排料口3.1的底部。因此,使用过程中,垃圾箱体8通过三点支撑固定,即:通过左侧拉紧机构6.1、右侧拉紧机构6.2和底部拉紧机构6.3这三个固定点进行支撑固定。另外,左侧拉紧机构6.1、右侧拉紧机构6.2和底部拉紧机构6.3均可通过液压缸控制。
垃圾箱体8设置可上下滑动的垃圾箱仓门;垃圾箱仓门打开时,排料箱体3和垃圾箱体8连通;
垃圾箱仓门提升机构7设置于排料箱体3的排料口3.1的上部,用于驱动垃圾箱仓门打开或关闭。参考附图,垃圾箱仓门提升机构7包括水平连杆7.1、第1仓门提升液压缸7.2、第2仓门提升液压缸7.3和仓门连接板7.4;第1仓门提升液压缸7.2和第2仓门提升液压缸7.3均垂直设置;第1仓门提升液压缸7.2的伸缩端和第2仓门提升液压缸7.3的伸缩端之间固定连接水平连杆7.1;水平连杆7.1的下面固定安装仓门连接板7.4;仓门连接板7.4与垃圾箱体8的垃圾箱仓门固定连接,进而带动垃圾箱仓门打开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垃圾中转站,其使用原理为:
(1)首先将垃圾箱体通过垃圾箱固定机构6固定;
(2)通过垃圾箱仓门提升机构7,打开垃圾箱体的垃圾箱仓门,使垃圾箱体和排料箱体3连通;
(3)每当上料机构4的上料斗4.1被置入垃圾时,启动上料液压缸4.2,从而使上料斗4.1翻转,并将垃圾倒入到进料箱体2;由于进料箱体2和排料箱体3相互贯通,因此,垃圾落入到排料箱体3;
(4)每当排料箱体3落入垃圾时,启动推料机构5,推料液压缸5.2驱动推料板5.1运动,从而将排料箱体3内部的垃圾推入到垃圾箱体8内部;
因此,推料机构5不断的将排料箱体3内部的垃圾压入到垃圾箱体8内部,垃圾箱体8内部的垃圾被不断压缩,实现垃圾压缩处理的目的。
当垃圾箱体8内部垃圾达到所需量时,通过垃圾箱仓门提升机构7放下垃圾箱仓门,实现对垃圾箱体仓门关闭的作用。
再通过对左侧拉紧机构6.1、右侧拉紧机构6.2和底部拉紧机构6.3的控制,使拉紧机构释放对垃圾箱体的支撑固定,即可取下装满垃圾的垃圾箱体,最后,通过垃圾运输车将垃圾箱体运到填埋场处理。
上述过程可概括为:
首先中转车辆将垃圾箱体放到位后,卧式垃圾中转站通过底部拉紧机构将垃圾箱固定到位,然后侧拉紧机构将垃圾箱固定。运输来的生活垃圾卸至上料机构的上料斗,上料斗在液压缸的推动下翻转,导入卧式垃圾中转站内的进料箱体。垃圾箱仓门提升机构将垃圾箱体仓门提升打开,推料机构将垃圾推入垃圾箱内,如此往复,直到垃圾箱内垃圾压实,实现对垃圾压缩处理的过程。整套系统通过液压站提供动力,由电控柜进行电气及液压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垃圾中转站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卧式垃圾中转站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从而降低垃圾体积,提高垃圾收集和清运能力,清运量提高到原来的3倍左右,有效解决了垃圾清运亏载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卧式垃圾中转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体(1)、进料箱体(2)、排料箱体(3)、上料机构(4)、推料机构(5)、垃圾箱固定机构(6)和垃圾箱仓门提升机构(7);
所述支撑架体(1)的下部设置所述排料箱体(3);所述排料箱体(3)的上部设置所述进料箱体(2);所述进料箱体(2)和所述排料箱体(3)相互贯通;
所述上料机构(4)包括上料斗(4.1)和上料液压缸(4.2);所述上料斗(4.1)通过铰接轴(4.3)铰接于所述支撑架体(1)的侧面,所述上料液压缸(4.2)用于驱动所述上料斗(4.1)绕所述铰接轴(4.3)转动,所述上料斗(4.1)转动到垂直状态时,所述上料斗(4.1)扣于所述进料箱体(2)的进料口(2.1);
所述排料箱体(3)的一侧具有排料口(3.1);
所述推料机构(5)包括推料板(5.1)以及推料液压缸(5.2);所述推料板(5.1)水平设置于所述排料箱体(3)的内部,所述推料液压缸(5.2)驱动所述推料板(5.1)在所述排料箱体(3)内部进行直线运动;
所述垃圾箱固定机构(6)设置于所述排料箱体(3)的排料口(3.1)的外侧,用于将垃圾箱体(8)夹紧固定于所述排料箱体(3)的排料口(3.1)的外侧;并且,所述垃圾箱体(8)设置可上下滑动的垃圾箱仓门;所述垃圾箱仓门打开时,所述排料箱体(3)和所述垃圾箱体(8)连通;
所述垃圾箱仓门提升机构(7)设置于所述排料箱体(3)的排料口(3.1)的上部,包括水平连杆(7.1)、第1仓门提升液压缸(7.2)、第2仓门提升液压缸(7.3)和仓门连接板(7.4)所述;所述第1仓门提升液压缸(7.2)和所述第2仓门提升液压缸(7.3)均垂直设置;所述第1仓门提升液压缸(7.2)的伸缩端和所述第2仓门提升液压缸(7.3)的伸缩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水平连杆(7.1);所述水平连杆(7.1)的下面固定安装所述仓门连接板(7.4);所述仓门连接板(7.4)与所述垃圾箱体(8)的垃圾箱仓门固定连接,进而带动所述垃圾箱仓门打开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垃圾中转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固定机构(6)包括左侧拉紧机构(6.1)、右侧拉紧机构(6.2)和底部拉紧机构(6.3);所述左侧拉紧机构(6.1)和所述右侧拉紧机构(6.2)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排料箱体(3)的排料口(3.1)的左右两侧;所述底部拉紧机构(6.3)设置于所述排料箱体(3)的排料口(3.1)的底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54344.0U CN211392574U (zh) | 2019-11-13 | 2019-11-13 | 卧式垃圾中转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54344.0U CN211392574U (zh) | 2019-11-13 | 2019-11-13 | 卧式垃圾中转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92574U true CN211392574U (zh) | 2020-09-01 |
Family
ID=72217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54344.0U Active CN211392574U (zh) | 2019-11-13 | 2019-11-13 | 卧式垃圾中转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9257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22648A (zh) * | 2020-12-21 | 2021-04-30 | 杭州拓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用多层一体式垃圾排放结构 |
-
2019
- 2019-11-13 CN CN201921954344.0U patent/CN21139257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22648A (zh) * | 2020-12-21 | 2021-04-30 | 杭州拓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用多层一体式垃圾排放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392574U (zh) | 卧式垃圾中转站 | |
CN201249962Y (zh) | 移动式垃圾压缩转运箱 | |
CN107363079A (zh) | 环保型垃圾回收处理装置 | |
CN102424225B (zh) | 垃圾压缩机 | |
CN110342161A (zh) | 移动式垃圾压缩站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4324123U (zh) | 一种水平可换箱式垃圾压缩中转站 | |
CN205467497U (zh) | 一种固定平台式移动垂直垃圾压缩站 | |
CN201009447Y (zh) | 卷压式卧式垃圾压缩机 | |
CN208412890U (zh) | 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装置 | |
CN209467645U (zh) | 一种分体式垃圾压缩机及垃圾压缩站 | |
CN209455437U (zh) | 一种生活垃圾中转站专用垃圾压缩装置 | |
CN202181058U (zh) | 移动式垃圾压缩箱 | |
CN103407714B (zh) | 可储存式无污染垃圾压块机 | |
CN207607903U (zh) | 一种自动压缩式垃圾车 | |
CN206011795U (zh) | 一种多功能垃圾压缩机 | |
CN205972592U (zh) | 一种垂直压缩垃圾中转站 | |
CN211309738U (zh) | 一种拉伸式卸料装置的垃圾压缩设备 | |
CN210972534U (zh) | 垃圾中转站推料机构 | |
CN205132235U (zh) | 地埋式垃圾压缩站 | |
CN214242359U (zh) | 一种专用园林绿化垃圾回收处理装置 | |
CN105666930B (zh) | 一种固定平台式移动垂直垃圾压缩站 | |
CN204844931U (zh) | 微型打包机 | |
CN208165834U (zh) | 一种环保机械用的储存装置 | |
CN208499390U (zh) | 压缩式垃圾中转站 | |
CN218369798U (zh) | 一种带预压上料机垂直压缩垃圾中转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Room 809 and 810, 8 / F, Chuangye building (Building 2, Xinghua Industrial Park), No.58, Second Street, Zhengzhou area (Jingkai), Hen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450000 Patentee after: Shengao Lan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00 Zhe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nan, 8, 809 and 810, No. 2, No. 2, X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L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