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91184U - 货车及缓冲防护栏 - Google Patents

货车及缓冲防护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91184U
CN211391184U CN201921582999.XU CN201921582999U CN211391184U CN 211391184 U CN211391184 U CN 211391184U CN 201921582999 U CN201921582999 U CN 201921582999U CN 211391184 U CN211391184 U CN 211391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frame
buffering
guard rail
go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829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伟彬
陈昌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829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91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91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91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货车及缓冲防护栏,缓冲防护栏包括:护栏架、缓冲组件。上述缓冲防护栏在使用时,首先将防护架装设在驾驶厢与装载车厢的连接处。在货车需要运输货物时,会在装载车厢内装设货物。货车在运行时由于货车变速的影响,货物会在惯性下朝防护栏进行抵压。缓冲组件在受到货物的抵压后会在缓冲口处(开设缓冲口为缓冲组件的形变提供了空间)发生形变(弹性形变或复位形变)。随着缓冲组件的形变能够有效地抵消货物的抵压力,此时,防护架所受到的抵压力减小,即降低了货物抵压力对于防护架的压力影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车体防护架的防护效果。

Description

货车及缓冲防护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缓冲防护栏。
背景技术
传统地,货车包括装载车厢与驾驶厢,运输货物在装载车厢内装设完成后,运输货物往往会与驾驶厢的厢壁直接接触,此时货车在变速时,运输货物会在惯性作用下抵压驾驶厢,从而增大了驾驶厢损坏的风险。因此,目前会在装载车厢与驾驶厢之间加装塑料防护栏(往往是一体成型的防护栏),但是运输货物在惯性作用下抵压塑料防护栏时,由于运输货物的重量较重,塑料防护栏会产生不可恢复的形变,从而严重影响了防护栏的防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缓冲防护栏,能够有效的提高防护栏的防护效果。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缓冲防护栏,包括:护栏架、缓冲组件,所述护栏架用于装设在驾驶厢与装载车厢的连接处,所述护栏架上开设有缓冲口,且所述缓冲口朝向所述装载车厢,所述缓冲组件装设在所述护栏架上,且所述缓冲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缓冲口进行形变。
上述缓冲防护栏在使用时,首先将防护架装设在驾驶厢与装载车厢的连接处。在货车需要运输货物时,会在装载车厢内装设货物。货车在运行时由于货车变速的影响,货物会在惯性下朝防护栏进行抵压。缓冲组件在受到货物的抵压后会在缓冲口处(开设缓冲口为缓冲组件的形变提供了空间)发生形变(弹性形变或复位形变)。随着缓冲组件的形变能够有效地抵消货物的抵压力,此时,防护架所受到的抵压力减小,即降低了货物抵压力对于防护架的压力影响,从而有效提高了车体防护架的防护效果。
一种货车,包括上述缓冲防护栏,还包括:驾驶厢与装载车厢,所述缓冲防护栏装设在所述驾驶厢与所述装载车厢的连接处。
上述货车在运输货物时,通过在所述驾驶厢与所述装载车厢的连接处加设所述缓冲防护栏,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货物直接向驾驶厢进行抵压。同时,随着缓冲组件的形变能够有效地抵消货物的抵压力,此时,防护架所受到的抵压力减小,即降低了货物抵压力对于防护架的压力影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车体防护架的防护效果。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所述护栏架包括第一缓冲架、第二缓冲架与缓冲基架,所述缓冲基架上开设有所述缓冲口,所述第一缓冲架与所述第二缓冲架分别可拆卸地装设在所述缓冲基架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缓冲支架用于与装载车厢的其中一厢壁相连,所述第二缓冲支架用于与装载车厢的另一厢壁相连。
缓冲防护栏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第一缓冲架、第二缓冲架与缓冲基架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紧固件相对应的紧固孔。
缓冲防护栏还包括第一适配座与第二适配座,所述第一适配座与所述第二适配座均用于装设在所述装载车厢的两个厢壁上,所述第一适配座与所述第一缓冲架相连,所述第二适配座与所述第二缓冲架相连。
所述第一缓冲架上设有第一装配块,所述第一适配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块相适应的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装配块经过所述第一条形孔与所第一适配座相连;所述第二缓冲架上设有第二装配块,所述第二适配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装配块相适应的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装配块经过所述第二条形孔与所第二适配座相连。
所述第一缓冲架、第二缓冲架与缓冲基架均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缓冲架的轮廓尺寸与所述第二缓冲架的轮廓尺寸均小于所述缓冲基架的轮廓尺寸。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根缓冲件,多根所述缓冲件间隔铺装在所述缓冲口处、所述第一补偿口处及所述第二补偿口处。
所述缓冲防护栏的底部与所述装载车厢的装载面之间留有间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防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防护栏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防护栏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护栏架,110、缓冲口,120、第一缓冲架,121、第一适配座,122、第一装配块,123、第一补偿口,130、第二缓冲架,131、第二适配座,132、第二装配块,133、第二补偿口,140、缓冲基架,150、紧固件,200、缓冲组件,210、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缓冲防护栏,包括:护栏架100、缓冲组件200,所述护栏架100用于装设在驾驶厢与装载车厢的连接处,所述护栏架100上开设有缓冲口110,且所述缓冲口110朝向所述装载车厢,所述缓冲组件200装设在所述护栏架100上,且所述缓冲组件200能够相对于所述缓冲口110进行形变。
上述缓冲防护栏在使用时,首先将防护架装设在驾驶厢与装载车厢的连接处。在货车需要运输货物时,会在装载车厢内装设货物。货车在运行时由于货车变速的影响,货物会在惯性下朝防护栏进行抵压。缓冲组件200在受到货物的抵压后会在缓冲口110处(开设缓冲口110为缓冲组件200的形变提供了空间)发生形变(弹性形变或复位形变)。随着缓冲组件200的形变能够有效地抵消货物的抵压力,此时,防护架所受到的抵压力减小,即降低了货物抵压力对于防护架的压力影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车体防护架的防护效果。
具体地,护栏架100上开设的缓冲口110轮廓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梯形等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口110的轮廓形状为梯形,即所述缓冲组件2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梯形缓冲口110的对应两个口边相连,此时所述缓冲组件200能够在缓冲口110内进行形变。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组件200为弹性板或弹性杆。根据实际的运输情况,确定缓冲组件200的宽度(通过改变缓冲组件200的宽度,从而能够改变缓冲组件200与装载货物的接触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栏架100包括第一缓冲架120、第二缓冲架130与缓冲基架140。所述缓冲基架140上开设有所述缓冲口110,所述第一缓冲架120 与所述第二缓冲架130分别可拆卸地装设在所述缓冲基架140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缓冲支架用于与装载车厢的其中一厢壁相连,所述第二缓冲支架用于与装载车厢的另一厢壁相连。缓冲防护栏还包括紧固件150,所述第一缓冲架120、第二缓冲架130与缓冲基架140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紧固件150相对应的紧固孔。具体地,所述紧固件150为螺栓或螺丝。所述紧固孔内设有与所述螺丝或螺栓对应的螺纹。通过第一缓冲架120、第二缓冲架130与缓冲基架140相互拼接成所述护栏架100。即可以根据货车的型号尺寸确定第一缓冲架120、第二缓冲架 130与缓冲基架140,保证护栏架100装设在驾驶厢与装载车厢的连接处时,护栏架100的两端能够架设在所述连接处的对应两侧,从而保证了护栏架100能够对所有朝向驾驶厢的抵压力进行抵触缓冲。进一步地,当需要将所述护栏架 100换装在其他型号的货车上时,可以根据目标货车的车型,只更换缓冲基架 140或只更换第一缓冲架120(或第二缓冲架130),无需整体更换整个护栏架 100,有效地降低了护栏架100的更换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200包括第一抵触件、第二抵触件与弹性件,所述第一抵触件与所述第二抵触件均装设在所述护栏架100上,所述第一抵触件位于所述护栏架100靠近装载车厢的一面,且所述第一抵触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缓冲口110进行形变,所述第二抵触件位于所述护栏架100远离所述装载车厢的一面,且所述第一抵触件与所述第二抵触件在所述缓冲口110处对应间隔设置,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间隔中,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抵触件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抵触件相连。具体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橡胶垫(或棒)。所述第一抵触件与所述第二抵触件均为栅栏管或弹性杆。因为护栏架100自身具有一定的厚度,所以,所述第一抵触件与所述第二抵触件装设在所述护栏架100上后,所述第一抵触件与所述第二抵触件之间留有间隔(所述间隔位于所述缓冲口110内)。当货物向缓冲防护栏施加抵压力时,所述第一抵触件首先承受所述抵压力,同时,第一抵触件、第二抵触件与弹性件会一同产生形变,相较于只通过一根第一抵触件(或第二抵触件)缓冲货物的抵压力。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缓冲组件200的承受能力,避免抵压力过大对缓冲组件200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防护栏还包括第一适配座121与第二适配座131。所述第一适配座121与所述第二适配座131均用于装设在所述装载车厢的两个厢壁上,所述第一适配座121与所述第一缓冲架120相连,所述第二适配座131 与所述第二缓冲架130相连。所述第一缓冲架120上设有第一装配块122,所述第一适配座12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块122相适应的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装配块122经过所述第一条形孔与所第一适配座121相连;所述第二缓冲架 130上设有第二装配块132,所述第二适配座13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装配块132 相适应的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装配块132经过所述第二条形孔与所第二适配座131相连。
具体地,先将第一适配座121与第二适配座131装设在驾驶厢与装载车厢的连接处,然后,再将第一缓冲架120与第二缓冲架130分别与第一适配座121 及第二适配座131安装配合。上述这种实施方式有效地增大了护栏架100在货车(驾驶厢与装载车厢的连接处)上的安装固定面积,从而提高了防护栏在货车上的安装稳定性。更具体地,所述防护栏通过第一装配块122与第二装配块 132分别与第一适配座121及第二适配座131配合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块122与所述一适配座上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当所述第一装配块122 与第一适配座121配合安装后,通过螺栓或螺母插入第一螺纹孔实现第一装配块122与第一适配座121的固定。及所述第二装配块132与所述二适配座上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当所述第二装配块132与第二适配座131配合安装后,通过螺栓或螺母插入第二螺纹孔实现第二装配块132与第二适配座131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适配座121上的第一条形孔,能够实现所述第一装配块122 在所述第一适配座121上的位置调节。所述第二适配座131上的第二条形孔,能够实现所述第二装配块132在所述第二适配座131上的位置调节。即当护栏架100装设在货车上时可以进行适当的位置调节,使得缓冲防护栏的安装更加方便。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架120、第二缓冲架 130与缓冲基架140均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缓冲架120的轮廓尺寸与所述第二缓冲架130的轮廓尺寸均小于所述缓冲基架140的轮廓尺寸。具体地,考虑到如今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很多消费者购买上述缓冲防护栏后,往往需要经过物流运输。因此,考虑到物流的运输成本,所述第一缓冲架120、第二缓冲架 130与缓冲基架140均位于同一平面,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缓冲防护栏的装箱厚度。另外,所述第一缓冲架120的轮廓尺寸与所述第二缓冲架130的轮廓尺寸均小于所述缓冲基架140的轮廓尺寸,从而使得第一缓冲架120、第二缓冲架 130与缓冲基架140在装箱时,第一缓冲架120与第二缓冲架130叠放在缓冲基架140上后,第一缓冲架120与第二缓冲架130均位于所述缓冲基架140内,从而有效的节约了缓冲防护栏的装箱尺寸,即节省了缓冲防护栏的物流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架120上开设有第一补偿口123,所述第二缓冲架130上开设有第二补偿口133,所述第一补偿口123 与所述第二补偿口133均用于所述缓冲组件200进行形变。具体地,所述第一补偿口123与所述第二补偿口133为缓冲组件200提供了安装空间,即提高了缓冲组件200在缓冲防护栏上的缓冲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200包括多根缓冲件210,多根所述缓冲件 210间隔铺装在所述缓冲口110处、所述第一补偿口123处及所述第二补偿口 133处。具体地,所述缓冲件210为弹性杆或弹性板。所述缓冲口110、第一补偿口123与第二补偿口133为多根缓冲件210提供了形变空间,即多根所述缓冲件210可以间隔铺装在缓冲口110处、第一补偿口123处、第二补偿口133 处。即上述实施方式有效的保证了缓冲组件200对于货物抵压力的缓冲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货车,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缓冲防护栏。还包括:驾驶厢与装载车厢,所述缓冲防护栏装设在所述驾驶厢与所述装载车厢的连接处。
上述货车在运输货物时,通过在所述驾驶厢与所述装载车厢的连接处加设所述缓冲防护栏,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货物直接向驾驶厢进行抵压。同时,随着缓冲组件200的形变能够有效地抵消货物的抵压力,此时,防护架所受到的抵压力减小,即降低了货物抵压力对于防护架的压力影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车体防护架的防护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防护栏的底部与所述装载车厢的装载面之间留有间隔。具体地,所述装载车厢的装载面指装载车厢的厢壁所围成的面。即所述间隔能够为缓冲防护栏整体提供变形空间,近而提高了缓冲防护栏整体的防压(指货物的抵压力)能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缓冲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栏架、缓冲组件,所述护栏架用于装设在驾驶厢与装载车厢的连接处,所述护栏架上开设有缓冲口,且所述缓冲口朝向所述装载车厢,所述缓冲组件装设在所述护栏架上,且所述缓冲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缓冲口进行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架包括第一缓冲架、第二缓冲架与缓冲基架,所述缓冲基架上开设有所述缓冲口,所述第一缓冲架与所述第二缓冲架分别可拆卸地装设在所述缓冲基架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缓冲支架用于与装载车厢的其中一厢壁相连,所述第二缓冲支架用于与装载车厢的另一厢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防护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第一缓冲架、第二缓冲架与缓冲基架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紧固件相对应的紧固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架、第二缓冲架与缓冲基架均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缓冲架的轮廓尺寸与所述第二缓冲架的轮廓尺寸均小于所述缓冲基架的轮廓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防护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适配座与第二适配座,所述第一适配座与所述第二适配座均用于装设在所述装载车厢的两个厢壁上,所述第一适配座与所述第一缓冲架相连,所述第二适配座与所述第二缓冲架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架上设有第一装配块,所述第一适配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块相适应的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装配块经过所述第一条形孔与所第一适配座相连;所述第二缓冲架上设有第二装配块,所述第二适配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装配块相适应的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装配块经过所述第二条形孔与所第二适配座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架上开设有第一补偿口,所述第二缓冲架上开设有第二补偿口,所述第一补偿口与所述第二补偿口均用于所述缓冲组件进行形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冲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根缓冲件,多根所述缓冲件间隔铺装在所述缓冲口处、所述第一补偿口处及所述第二补偿口处。
9.一种货车,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缓冲防护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驾驶厢与装载车厢,所述缓冲防护栏装设在所述驾驶厢与所述装载车厢的连接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防护栏的底部与所述装载车厢的装载面之间留有间隔。
CN201921582999.XU 2019-09-23 2019-09-23 货车及缓冲防护栏 Active CN211391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2999.XU CN211391184U (zh) 2019-09-23 2019-09-23 货车及缓冲防护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2999.XU CN211391184U (zh) 2019-09-23 2019-09-23 货车及缓冲防护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91184U true CN211391184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24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82999.XU Active CN211391184U (zh) 2019-09-23 2019-09-23 货车及缓冲防护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91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57048A (en) Superstructure for road and rail vehicles
CN104724180A (zh) 机动车辆后部
US8496286B1 (en) Aerodynamic sidewall post for a trailer
KR200488059Y1 (ko) 자동차용 루프박스 고정 구조체
US20120126576A1 (en) Reinforced vehicle structure
CN102811898B (zh) 具有可倾斜的驾驶室的正向控制卡车的底盘
CN211391184U (zh) 货车及缓冲防护栏
JP5193373B2 (ja) ラッチにかかる荷重、および、貨物用コンテナにかかる荷重を低減するための装置
US20020104814A1 (en) Dual friction wear plate assembly for a railcar side frame saddle
US7789428B2 (en) π Shaped cross-member
US20120126579A1 (en) Reinforced vehicle structure
JP6200264B2 (ja) 車両の輸送時延長材支持構造
US9346410B2 (en) Utility spoiler
US7621590B2 (en) Load-carrying bed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US8813978B2 (en) Material supporting ledge
US10144377B2 (en) Truck bed guard
CN213701460U (zh) 一种汽车后地板横梁成形模具
KR100899280B1 (ko) 자동차 부품용 파레트
US9956868B1 (en) Storage container with improved mounting assembly
CN204871187U (zh) 一种货车车架的加强结构
CN219602073U (zh) 大尺寸铝合金型材运输固定装置
CN107933232B (zh) 一种支架总成及汽车
CN219115184U (zh) 一种用于驻车空调的室外机
CN214356008U (zh) 上侧梁结构、车厢及漏斗车
RU6843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репления цистерны к раме шасс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