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78244U - 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78244U
CN211378244U CN202020024951.3U CN202020024951U CN211378244U CN 211378244 U CN211378244 U CN 211378244U CN 202020024951 U CN202020024951 U CN 202020024951U CN 211378244 U CN211378244 U CN 211378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circular ring
voice coil
magnets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2495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宇
王洪岩
韩越
王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Baabaa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Baabaa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Baabaa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Baabaa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2495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78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78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78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所述平面振膜扬声器包括上磁体支撑架,在所述上磁体支撑架的内侧固定有上磁体组;所述上磁体组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之间安装有音圈振膜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的下方设置有下磁体支撑架,所述下磁体支撑架的内侧固定有下磁体组。弹簧机构或顶针机构的两端分别与音圈振膜机构、外部连通装置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以保证音圈振膜机构与外部连通装置之间始终处于导通状态,顶针机构中安装第一金属导电弹簧,对金属导电触点产生弹力,使金属导电触点始终与音圈振膜机构抵接不松动,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Description

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耳机根据其发声原理不同,主要分为动圈式耳机、动铁式耳机和静电(电容)式耳机。
动圈式耳机是现在最普遍的耳机形式,它是将线圈固定在振膜上,置于由永磁铁产生的固定磁场中,信号经过线圈切割磁力线,从而带动振膜一起振动发声。其优点是:制作相对容易,线性好、失真小、频响宽;缺点是:由于耳机中动圈单元的发声振膜为锥形结构,并且在发声的过程中功率超过60%以上的时候,因为振膜形态和材料等先天局限性,产生明显失真并且越接近满载功率时,失真度会成倍增加,会使声音严重恶化。
动铁式耳机利用电磁铁产生交变磁场,振动部分由一个铁片悬浮在电磁铁前方,信号经过电磁铁时使电磁铁磁场发生变化,从而使铁片振动发声。其优点是:使用寿命长、效率高;缺点是:价格高、失真大,高频刺耳,频响窄,生产工艺复杂,不良率很高,常用于早期的电话机听筒。
静电(电容)式耳机的原理是振膜处于变化的电场中,振膜极薄,可以精确到微米级,由高直流电压极化,极化所需的电能由交流电转化或电池供的。振膜悬挂在由两块固定的金属板(定子)形成的静电场中,当音频信号加载到定子上时,静电场发生变化,驱动振膜振动,在电场力的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单定子也可以驱动振膜,但相比较之下,双定子的推挽形式失真更小。由于振膜轻薄,静电耳机的音质天生偏向轻盈透明,表现低频、声音的厚重和密度感就稍有逊色;缺点是:静电耳机多为手工制造不良率很高且难以有效降低,在大批量生产制造时产能和制造效率极低,很难大范围商业化,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门槛。
但是,动圈解析力工作功率超过60%以上时就开始产生解析力下降声音混沌不清,负荷越大越严重;传统的动圈扬声器已经被行业发展到了极限很难再物理结构等声学逻辑进行创新升级;传统的动圈扬声器的声学特性很难在原有的结构进行高品质升级,每提高一点声音质量为此付出的成本要几倍甚至更多倍,经济型性很差;传统动圈扬声器的振膜很难做到纳米级厚度,想大幅提升声音品质很难,呈现更高解析力的声音已到了极限。平面振膜扬声器结构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体积大,重量重,多为头戴式耳机的体积,无法做到入耳式的耳塞结构,而且现有的平面式耳机结构其导通结构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导通效果差,影响音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包括:所述平面振膜扬声器采用以下形式之一:
(1)双面形式:所述平面振膜扬声器的磁路结构包括:上磁体组和下磁体组,其中,
所述平面振膜扬声器包括:上磁体支撑架,在所述上磁体支撑架的内侧固定有上磁体组;所述上磁体组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之间安装有音圈振膜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的下方设置有下磁体支撑架,所述下磁体支撑架的内侧固定有下磁体组,所述上磁体支撑架的上方设有第一外部连通机构,所述下磁体支撑架的下方设有第二外部连通机构,所述音圈振膜机构分别通过导通机构与第一外部连通机构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导通,以向外部传送信号;
其中,所述上磁体组和所述下磁体组以所述音圈振膜机构为间隔相对设置,其中,所述上磁体组包括多个相互圈套的圆环上磁体,所述下磁体组包括多个相互圈套的圆环下磁体;所述圆环上磁体和所述圆环下磁体交错设置;
(2)单面形式:所述平面振膜扬声器的磁路结构包括:下磁体组;
所述平面振膜扬声器包括:呈上下排列的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之间安装音圈振膜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的下方设置有下磁体支撑架,所述下磁体支撑架的内侧固定有下磁体组,所述下磁体支撑架的下方安装第二外部连通机构,所述下磁体组包括多个相互圈套的圆环下磁体,所述音圈振膜机构通过导通机构与第二外部连通机构导通,以向外部传送信号;
其中,在所述双面形式和单面形式中,所述导通机构采用以下形式之一:
(1)弹簧机构;
(2)顶针机构;
(3)弹簧机构和顶针机构的组合;
其中,所述顶针机构包括导电金属管、安装在导电金属管内的第一金属导电弹簧和金属导电触点,所述金属导电触点的一端通过第一金属导电弹簧与导电金属管导通,所述导电金属管与对应的第一外部连通机构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导通,所述金属导电触点的另一端延伸至导电金属管的外侧并与音圈振膜机构接触导通。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外部连通机构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呈对角设置,以使与第一外部连通机构导通的导通机构和与第二外部连通机构导通的导通机构呈相同对角设置,且通过导电胶实现导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弹簧机构包括绝缘套管、第二金属导电弹簧、导电金属片,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弹簧位于绝缘套管内,所述第二金属导线弹簧的一端通过导电金属片与对应的第一外部连通机构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导通,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弹簧的另一端与音圈振膜机构导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双面形式中,所述磁路结构中的上磁体组和下磁体组采用以下形式之一:
(1)异步对称式:
所述圆环上磁体和所述圆环下磁体在交错设置的基础上,所述圆环上磁体和所述圆环下磁体尺寸完全相同。
(2)异步非对称式:
所述圆环上磁体和所述圆环下磁体在交错设置的基础上,所述圆环上磁体和所述圆环下磁体的尺寸符合如下条件之一:
(2.1)圆环上磁体和圆环下磁体的内径相同,外径和高度不相等;
(2.2)圆环上磁体和圆环下磁体的外径相同,内径和高度不相等;
(2.3)圆环上磁体和圆环下磁体的高度相同,外径和内径不相等;
(2.4)圆环上磁体和圆环下磁体的内径和外径相同,高度不相等;
(2.5)圆环上磁体和圆环下磁体的内径和高度相同,外径不相等;
(2.6)圆环上磁体和圆环下磁体的外径和高度相同,内径不相等。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圆环上磁体和所述圆环下磁体交错设置,包括以下形式之一:
(1)所述圆环上磁体之间形成多个间隙,所述圆环下磁体正对所述间隙设置;
(2)当且所述圆环上磁体的数量大于所述下磁体的数量时,所述圆环上磁体之间形成多个间隙,所述圆环下磁体正对所述间隙设置,剩余所述圆环上磁体之间形成的多余间隙相对位置不设圆环下磁体,相对为空;
(3)当所述圆环下磁体的数量大于所述圆环上磁体的数量时,所述圆环下磁体之间形成多个间隙,所述圆环上磁体正对所述间隙设置,剩余所述圆环下磁体之间形成的多余间隙相对位置不设圆环上磁体,相对为空。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均采用PCB电路板,用于支撑所述音圈振膜机构;所述第一外部连通机构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采用PCB电路板,用于与外部导通传输信号。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音圈振膜机构包括两个音圈、振膜,两个所述音圈分别设置在振膜的上面和下面,所述音圈和振膜之间设有导电胶,所述音圈振膜机构整体通过固定机构与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外部连通机构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上的导通机构通过导电胶导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音圈呈多圈螺旋缠绕形式缠绕在多个圆环上磁体或多个圆环下磁体之间,相邻三个圆环上磁体或三个圆环下磁体之间均形成两个间隙,上述两个间隙内的音圈的螺旋缠绕方向相反。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上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和下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其中,所述上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安装在所述上磁体支撑架的上方,所述下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安装在所述下磁体支撑架的下方,其中,所述上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所述第一外部连通机构,所述下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所述第二外部连通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导通机构用于实现音圈振膜机构与第一外部连通机构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之间的导通,其中,通过采用弹簧机构、顶针机构,弹簧机构或顶针机构的两端分别与音圈振膜机构、外部连通装置相抵接,以保证音圈振膜机构与外部连通装置之间始终处于导通状态,顶针机构中安装第一金属导电弹簧,对金属导电触点产生弹力,使金属导电触点始终与音圈振膜机构抵接不松动,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从而保证音圈振膜机构的均匀振动,进而保证发声品质;在音圈振膜机构的上下面设置对应的上磁体组和下磁体组,即采用双面磁路形式,使音圈振膜机构所受驱动力均匀,产生振动更加均匀,产生的声音更自然,有效提高了扬声器发声的品质,圆环上磁体和圆环下磁体采用异步式结构排列分布,可以有效减少平面振膜扬声器主体结构的直径、体积、重量;采用单面形式,不仅使平面振膜扬声器可以设计更为轻薄,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通过圆环上磁体和圆环下磁体的尺寸不同,有助于平面振膜扬声器整体体积的减小,比如为了减少整体体积,可以将下磁体的高度制作的小于上磁体尺寸,使平面振膜扬声器整体高度减少,实现体积的减少,同时减少了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双面的异步对称式)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异步对称式)的固定螺丝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异步非对称式)的固定螺丝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单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的顶针机构的剖面图;
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顶针机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的弹簧机构剖面图;
图8为图7所示实施例中弹簧机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的弹簧机构和顶针机构组合的剖面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音圈缠绕方式分布图。
图中标注说明: 1、上顶针机构;2、第一外部连通机构;3、上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4、上磁体支撑架;5、第一圆环上磁体;6、第二圆环上磁体;7、第三圆环上磁体;8、第一支撑机构;9、第一音圈;10、振膜;11、第二音圈;12、第二支撑机构;13、第一圆环下磁体;14、第二圆环下磁体;15、第三圆环下磁体;16、下磁体支撑架;17、下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18、第二外部连通机构;19、下顶针机构;20、铆钉;21、音圈振膜机构;22、固定螺丝;23、导电金属管;24、第一金属导电弹簧;25、金属导电触点;26、金属导电卡盘;27、绝缘套管;28、第二金属导电弹簧;29、导电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的一实施例,包括:所述平面振膜扬声器采用以下形式之一:
(1)双面形式:所述平面振膜扬声器的磁路结构包括:上磁体组和下磁体组,其中,
如图1-2所示,所述平面振膜扬声器包括:上磁体支撑架4,在所述上磁体支撑架4的内侧固定有上磁体组;所述上磁体组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机构8和第二支撑机构12,所述第一支撑机构8和第二支撑机构12之间安装有音圈振膜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12的下方进一步设置有下磁体支撑架16,所述下磁体支撑架16的内侧固定有下磁体组,所述上磁体支撑架4的上方设有第一外部连通机构2,所述下磁体支撑架16的下方设有第二外部连通机构18,所述音圈振膜机构分别通过导通机构与第一外部连通机构2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18导通,以向外部传送信号;
其中,所述上磁体组和所述下磁体组以所述音圈振膜机构为间隔相对设置,其中,所述上磁体组包括多个相互圈套的圆环上磁体,所述下磁体组包括多个相互圈套的圆环下磁体;所述圆环上磁体和所述圆环下磁体交错设置;
(2)单面形式:所述平面振膜扬声器的磁路结构包括:下磁体组;
如图4所示,所述平面振膜扬声器包括:第二支撑机构12,所述第二支撑机构12的上方安装音圈振膜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12的下方设置有下磁体支撑架16,所述下磁体支撑架16的内侧固定有下磁体组,所述下磁体支撑架16的下方安装第二外部连通机构18,所述下磁体组包括多个相互圈套的圆环下磁体,所述音圈振膜机构通过导通机构与第二外部连通机构18导通,以向外部传送信号;
其中,在所述双面形式和单面形式中,所述导通机构采用以下形式之一:
(1)弹簧机构;
(2)顶针机构;
(3)弹簧机构和顶针机构的组合;
【实施例一】顶针机构
如图5-6所示,所述顶针机构包括导电金属管23、安装在导电金属管23内的第一金属导电弹簧24和金属导电触点25,所述导电金属管23的一端固定有金属导电卡盘26,所述金属导电触点25的一端通过第一金属导电弹簧24与金属导电卡盘26导通,所述导电金属管23与对应的第一外部连通机构2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18导通,所述金属导电触点25的另一端延伸至导电金属管23的外侧并与音圈振膜10机构接触导通,所述导电金属管23插入通孔内,使导电金属管23的封闭结构端与第一外部连通机构2导通。具体的,所述第一外部连通机构2上设有上通孔,上通孔贯穿第一支撑机构8,所述导电金属管23插于通孔内使金属导电卡盘26卡在通孔外侧的第一外部连通机构2上,实现导通,通孔内的金属导电触点25与音圈振膜10机构接触,从而实现音圈振膜10机构通过金属导电触点25与第一外部连通机构2的导通。第二外部连通机构18上设有下通孔,下通孔贯穿第二支撑机构12,对应的顶针机构中的导电金属管23插入通孔内,金属导电触点25与音圈振膜10机构接触,使音圈振膜10机构通过对应的顶针机构与第二外部连通机构18导通,音圈振膜10机构中设置导电胶实现第一外部连通机构2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18的导通,与第一外部连通机构导通的顶针机构为上顶针机构1,与第二外部连通机构导通的顶针机构为下顶针机构19。
【实施例二】弹簧机构
如图7-8所示,所述弹簧机构包括绝缘套管27、第二金属导电弹簧28、导电金属片29,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弹簧28位于绝缘套管27内,所述第二金属导线弹簧的一端通过导电金属片29与对应的第一外部连通机构2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18导通,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弹簧28的另一端与音圈振膜10机构导通。第一支撑机构8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支撑机构1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均安装弹簧机构,即绝缘套管27分别插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
【实施例三】弹簧机构和顶针机构的组合
如图9所示,弹簧机构和顶针机构的组合,指的是第一外部连通机构2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18两者中任一个采用弹簧机构导通,另外一个采用顶针机构导通。
所述第一外部连通机构2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18呈对角设置,以使与第一外部连通机构2导通的导通机构和与第二外部连通机构18导通的导通机构呈相同对角设置,且通过导电胶实现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上磁体支撑架4和下磁体支撑架16分层设置,其中,所述上磁体支撑架4的数量依据上磁体组的高度设置,所述下磁体支撑架16的数量依据下磁体组的高度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圆环上磁体和圆环下磁体的数量优选为2~20个。需要说明的是,圆环上磁体、圆环下磁体的数量仅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本发明中的圆环上磁体、圆环下磁体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在双面形式中,所述磁路结构中的上磁体组和下磁体组采用以下形式之一:
(1)异步对称式;
(2)异步非对称式。
【实施例四】异步对称式
所述圆环上磁体和所述圆环下磁体在交错设置的基础上,所述圆环上磁体和所述圆环下磁体尺寸完全相同。
如图1-2所示,上磁体组包括两个圆环上磁体,从图1中可知,两个圆环上磁体为由外向内的第一圆环上磁体5、第二圆环上磁体6,下磁体组包括三个圆环下磁体,从图1中可知,三个圆环下磁体为由内向外的第一圆环下磁体13、第二圆环下磁体14、第三圆环下磁体16,其中,圆环上磁体和圆环下磁体交错设置。相邻的圆环上磁体之间形成间隙,圆环下磁体正对间隙设置。
【实施例五】异步非对称式
所述圆环上磁体和所述圆环下磁体在交错设置的基础上,所述圆环上磁体和所述圆环下磁体的尺寸符合如下条件之一:
(2.1)圆形上磁体和圆形下磁体的内径相同,外径和高度不相等;
(2.2)圆形上磁体和圆形下磁体的外径相同,内径和高度不相等;
(2.3)圆形上磁体和圆形下磁体的高度相同,外径和内径不相等,如图3所示;
(2.4)圆形上磁体和圆形下磁体的内径和外径相同,高度不相等;
(2.5)圆形上磁体和圆形下磁体的内径和高度相同,外径不相等;
(2.6)圆形上磁体和圆形下磁体的外径和高度相同,内径不相等。
通过圆环上磁体和圆环下磁体的尺寸不同,有助于平面振膜扬声器整体体积的减小,比如为了减少整体体积,可以将圆环下磁体的高度制作的小于圆环上磁体尺寸,使平面振膜扬声器整体高度减少,实现体积的减少。
所述圆环上磁体和所述圆环下磁体交错设置,包括以下形式之一:
(1)所述圆环上磁体之间形成多个间隙,所述圆环下磁体正对所述间隙设置;
(2)当且所述圆环上磁体的数量大于所述下磁体的数量时,所述圆环上磁体之间形成多个间隙,所述圆环下磁体正对所述间隙设置,剩余所述圆环上磁体之间形成的多余间隙相对位置不设圆环下磁体,相对为空,如图2所示;部分为空,且交错设置,有助于减少平面振膜扬声器整体的重量和体积。
(3)当所述圆环下磁体的数量大于所述圆环上磁体的数量时,所述圆环下磁体之间形成多个间隙,所述圆环上磁体正对所述间隙设置,剩余所述圆环下磁体之间形成的多余间隙相对位置不设圆环上磁体,相对为空。部分为空,且交错设置,有助于减少平面振膜扬声器整体的重量和体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圆环上磁体之间或者所述圆环下磁体之间的间隙相等或不等。例如,上磁体组中的第一圆环上磁体5和第二圆环上磁体6之间的间隙可以大于第二圆环上磁体6和第三圆环上磁体7之间的间隙,同理推断下磁体组中圆环下磁体之间的间隙也可以不同,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机构8和第二支撑机构12均采用PCB电路板,用于支撑所述音圈振膜10机构;所述第一外部连通机构2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18采用PCB电路板,用于与外部导通传输信号。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音圈振膜10机构包括两个音圈、振膜10,两个所述音圈分别设置在振膜10的上面和下面,所述音圈和振膜10之间设有导电胶,所述音圈振膜10机构整体通过固定机构与第一支撑机构8和第二支撑机构12固定连接。分布在振膜10上面的音圈为第一音圈9,分布在振膜10下面的音圈为第二音圈11;两个音圈和振膜10的中心通过铆钉20铆接实现固定。所述固定机构为固定螺丝22和螺丝母,音圈振膜10机构通过固定螺丝22和螺丝母与第一支撑机构8、第二支撑机构12、上磁体支撑架4和下磁体支撑架16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部连通机构2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18上的导通机构通过导电胶导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音圈呈多圈螺旋缠绕形式缠绕在多个圆环上磁体或多个圆环下磁体之间,相邻三个圆环上磁体或三个圆环下磁体之间均形成两个间隙,上述两个间隙内的音圈的螺旋缠绕方向相反,提高了音质效果。
如图10所示,第一圆环下磁体13内侧的音圈缠绕方向与第二圆环下磁体14和第一圆环下磁体13之间的音圈缠绕方向相反,第三圆环下磁体15和第二圆环下磁体14之间的音圈与第二圆环下磁体14和第一圆环下磁体13之间的音圈缠绕方向相反。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圆环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10扬声器还包括:上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3和下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17,其中,所述上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3安装在所述上磁体支撑架4的上方,所述下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17安装在所述下磁体支撑架16的下方,其中,所述上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3的上方设置所述第一外部连通机构2,所述下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17的下方设置所述第二外部连通机构18。
通过设置上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3和下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17,可以在扬声器磁路结构有限的空间内有效地回收和管理溢出的磁通量,使得溢出的磁通量被有效的收集回流到闭合的磁场中,通过这样的磁回流的结构设计,行成了一个具有闭合回路的整体平面磁场,使磁场分布更加均匀且饱和,提高磁能转换效率。
进一步的,对于顶针机构,当设有上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3和下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17时,上通孔贯穿上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3,下通孔贯穿下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17,如图5-6所示。
进一步的,对于弹簧机构,当设有上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3和下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17时,第一通孔贯穿上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3,第二通孔贯穿下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17,如图7-8所示。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固定螺丝22和螺丝母的固定连接,实现平面振膜10扬声器整体中多层结构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可以有效提高扬声器发声的品质,在现有的传统扬声器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显著提高各项扬声器声学参数的技术解决方案,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创新优化了基础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平面振膜扬声器主体结构的直径、体积、重量,在同等体积和成本的基础上可有效减少扬声器的直径,同等体积和成本可以显著提高平面振膜扬声器的动态控制能力,显著提高扬声器的整体解析力,显著降低失真度并有效的控制在1%以下,不仅发声品质显著提高,而且将扬声器整体结构优化,实现体积小型化,由原来应用到的头戴式耳机产品,进一步缩小应用于入耳式耳塞产品,大幅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和复杂的生产制造流程,经济性很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耳机或音响扬声器的失真度降低到0.1-1%之间(动圈失真度是1%-3%;动铁失真度是3%-5%)失真度是耳机和音响一项最重要的参数,人耳听觉对失真度的敏感度和感知度,当耳机或音响的声音失真度超过1%的时候,听者就感觉到不好的声音或感受,超过2%以上就感受直接且明显感受声音浑浊,乐器层次不清,听音时间久了超过30分钟就开始产生头昏脑涨的感觉,如果失真度可以控制在1%一下,理论上人儿就听不到浑浊不好的声音,在听音乐时可以连续听1-2个小时都不会产生对声音失真度高造成的不适感。
2、将耳机或音响扬声器的磁能转换效率提高25%-35%,磁能转换效率大幅提升后可明显提升扬声器发声振膜的控制力,控制力的提升可以有效提高扬声器的解析力,表现音乐时可以增加很多的音乐细节,比如乐器的泛音,乐器的轮廓,解析力和细节提升后,整个还原的声场会变大接近于真实的演奏会现场,给听众留下身临其境的感受。
3、减少耳机类扬声器对人耳长时间大音量听音乐是的听力损伤,此发明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对人耳听力损伤30%以上,现代医学证明,人类在连续使用头戴式或入耳式耳机等每天听音超过2个小时,且连续听音乐超过15天,就对听力产生损伤或听力下降,并且这种损伤在医学治疗后是不可逆的,就是听力损伤和降低后无法通过医学治疗进行恢复或改善,是永久损伤。
4、在60%-70%的音量是将完整的音乐内容表现出来,小于85分贝的音量就可以表现完整的音乐内容,减少或避免因大音量长时间听音乐所带来的听力下降和听力损伤,通常当使用耳机听音乐时,往往会把音量调大到85%-95%以上,才可以完整的感受整个音乐的氛围、细节、完整的声场、音乐韵味等,这样的声音音量基本都会超过85分贝以上,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为保护青少年听力损伤的强制要求就是耳机类产品发声音量不得高于85分贝。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述说明书的发明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以及附图所示出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并为使说明书简明而没有将这些组合构成的各方案一一描述。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平面振膜扬声器采用以下形式之一:
(1)双面形式:所述平面振膜扬声器的磁路结构包括:上磁体组和下磁体组,其中,
所述平面振膜扬声器包括:上磁体支撑架,在所述上磁体支撑架的内侧固定有上磁体组;所述上磁体组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之间安装有音圈振膜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的下方设置有下磁体支撑架,所述下磁体支撑架的内侧固定有下磁体组,所述上磁体支撑架的上方设有第一外部连通机构,所述下磁体支撑架的下方设有第二外部连通机构,所述音圈振膜机构分别通过导通机构与第一外部连通机构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导通,以向外部传送信号;
其中,所述上磁体组和所述下磁体组以所述音圈振膜机构为间隔相对设置,其中,所述上磁体组包括多个相互圈套的圆环上磁体,所述下磁体组包括多个相互圈套的圆环下磁体;所述圆环上磁体和所述圆环下磁体交错设置;
(2)单面形式:所述平面振膜扬声器的磁路结构包括:下磁体组;
所述平面振膜扬声器包括:呈上下排列的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之间安装音圈振膜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的下方设置有下磁体支撑架,所述下磁体支撑架的内侧固定有下磁体组,所述下磁体支撑架的下方安装第二外部连通机构,所述下磁体组包括多个相互圈套的圆环下磁体,所述音圈振膜机构通过导通机构与第二外部连通机构导通,以向外部传送信号;
其中,在所述双面形式和单面形式中,所述导通机构采用以下形式之一:
弹簧机构;
(2)顶针机构;
(3)弹簧机构和顶针机构的组合;
其中,所述顶针机构包括导电金属管、安装在导电金属管内的第一金属导电弹簧和金属导电触点,所述金属导电触点的一端通过第一金属导电弹簧与导电金属管导通,所述导电金属管与对应的第一外部连通机构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导通,所述金属导电触点的另一端延伸至导电金属管的外侧并与音圈振膜机构接触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部连通机构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呈对角设置,以使与第一外部连通机构导通的导通机构和与第二外部连通机构导通的导通机构呈相同对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机构包括绝缘套管、第二金属导电弹簧、导电金属片,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弹簧位于绝缘套管内,所述第二金属导线弹簧的一端通过导电金属片与对应的第一外部连通机构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导通,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弹簧的另一端与音圈振膜机构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在双面形式中,所述磁路结构中的上磁体组和下磁体组采用以下形式之一:
(1)异步对称式:
所述圆环上磁体和所述圆环下磁体在交错设置的基础上,所述圆环上磁体和所述圆环下磁体尺寸完全相同;
(2)异步非对称式:
所述圆环上磁体和所述圆环下磁体在交错设置的基础上,所述圆环上磁体和所述圆环下磁体的尺寸符合如下条件之一:
(2.1)圆环上磁体和圆环下磁体的内径相同,外径和高度不相等;
(2.2)圆环上磁体和圆环下磁体的外径相同,内径和高度不相等;
(2.3)圆环上磁体和圆环下磁体的高度相同,外径和内径不相等;
(2.4)圆环上磁体和圆环下磁体的内径和外径相同,高度不相等;
(2.5)圆环上磁体和圆环下磁体的内径和高度相同,外径不相等;
(2.6)圆环上磁体和圆环下磁体的外径和高度相同,内径不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上磁体和所述圆环下磁体交错设置,包括以下形式之一:
(1)所述圆环上磁体之间形成多个间隙,所述圆环下磁体正对所述间隙设置;
(2)当且所述圆环上磁体的数量大于所述下磁体的数量时,所述圆环上磁体之间形成多个间隙,所述圆环下磁体正对所述间隙设置,剩余所述圆环上磁体之间形成的多余间隙相对位置不设圆环下磁体,相对为空;
(3)当所述圆环下磁体的数量大于所述圆环上磁体的数量时,所述圆环下磁体之间形成多个间隙,所述圆环上磁体正对所述间隙设置,剩余所述圆环下磁体之间形成的多余间隙相对位置不设圆环上磁体,相对为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均采用PCB电路板,用于支撑所述音圈振膜机构;所述第一外部连通机构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采用PCB电路板,用于与外部导通传输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振膜机构包括两个音圈、振膜,两个所述音圈分别设置在振膜的上面和下面,所述音圈和振膜之间设有导电胶,所述音圈振膜机构整体通过固定机构与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部连通机构和第二外部连通机构上的导通机构通过导电胶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呈多圈螺旋缠绕形式缠绕在多个圆环上磁体或多个圆环下磁体之间,相邻三个圆环上磁体或三个圆环下磁体之间均形成两个间隙,上述两个间隙内的音圈的螺旋缠绕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和下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其中,所述上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安装在所述上磁体支撑架的上方,所述下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安装在所述下磁体支撑架的下方,其中,所述上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所述第一外部连通机构,所述下磁回流金属导磁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所述第二外部连通机构。
CN202020024951.3U 2020-01-07 2020-01-07 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 Active CN211378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4951.3U CN211378244U (zh) 2020-01-07 2020-01-07 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4951.3U CN211378244U (zh) 2020-01-07 2020-01-07 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78244U true CN211378244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7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24951.3U Active CN211378244U (zh) 2020-01-07 2020-01-07 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782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43118A1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复合型扬声器
CN212086484U (zh) 一种微型平面扬声器
WO2021063113A1 (zh) 骨传导扬声器、骨传导耳机及骨传导助听器
WO2022068081A1 (zh) 发声器及包括该发声器的电子产品
CN111065022A (zh) 一种异步式磁回流结构的平面振膜扬声器
KR100540289B1 (ko) 음향 진동 복합 모드의 다이나믹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209105438U (zh) 低频微型动圈式扬声器
CN216162851U (zh) 一种双磁路同轴扬声器
KR20130029850A (ko) 압전 종이를 사용한 친환경 고출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WO2021258653A1 (zh) 扬声器和耳机
CN211378245U (zh) 一种异步式磁回流结构的平面振膜扬声器
CN211378237U (zh) 基于环形磁体的磁回流结构平面振膜扬声器
CN109451403B (zh) 一种微型平板扬声器换能器振膜结构及具有该换能器振膜的扬声器
CN211378244U (zh) 基于环形磁体的异步式平面振膜扬声器
CN211378238U (zh) 一种异步式磁路结构平面振膜扬声器
CN211378239U (zh) 基于环形磁体的对等式平面振膜扬声器
CN211378236U (zh) 基于环形磁体的单面式平面振膜扬声器
CN211378234U (zh) 一种磁回流结构平面振膜扬声器
CN211378240U (zh) 一种具有导通机构的平面振膜扬声器
CN111182420B (zh) 基于环形磁体的磁回流结构平面振膜扬声器
WO2021238459A1 (zh) 一种扬声器
CN211378235U (zh) 一种具有导通及固定机构的平面振膜扬声器
CN214481175U (zh) 发声装置和耳机
CN211406274U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复合型扬声器
WO2020192529A1 (zh) 一种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