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70907U - 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70907U
CN211370907U CN201921725879.0U CN201921725879U CN211370907U CN 211370907 U CN211370907 U CN 211370907U CN 201921725879 U CN201921725879 U CN 201921725879U CN 211370907 U CN211370907 U CN 211370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er
threaded rod
tightening
wire clamp
ro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258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永纯
岳楹超
聂铭
董重里
吕旺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258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70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70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70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包括螺栓以及螺母,螺栓包括头部、螺纹杆部以及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抵紧条部,螺纹杆部一端与头部连接,另一端与抵紧条部一端连接,且螺纹杆部用于连接多个线夹的引流板,螺母活动套设于螺纹杆部上,且与头部之间对多个线夹的引流板形成夹持固定,抵紧条部,于线夹发热温度超过抵紧条部自身逆相变结束温度时,由相变结束状态恢复至与头部之间对多个引流板形成夹持固定的逆相变结束状态;保证了引流板长期使用中的稳定连接,减少线夹发热影响输电线路稳定运行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输变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上的线夹是一种重要的电力金具,引流板作为线夹的一部分,不仅需要承受导线的压力,也需要有良好的电气性,现有多个线夹之间的连接是通过螺栓组件将线夹的片状引流板连结固定起来,这是比较常规的固定手段选择,然而输变电设备有其特殊性,输电线路位于户外,由于长年的风吹振动,容易导致引流板连接出现松弛,导致引流板出现接触不良情况,从而导致线夹发热,最终影响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能够实现线夹中引流板的稳定连接,减少线夹发热影响输电线路稳定运行情况。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包括螺栓以及螺母;
所述螺栓包括头部、螺纹杆部以及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抵紧条部;
所述螺纹杆部一端与所述头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抵紧条部一端连接,且所述螺纹杆部用于连接多个线夹的引流板;
所述螺母活动套设于所述螺纹杆部上,且与所述头部之间对多个线夹的引流板形成夹持固定;
所述抵紧条部,于线夹发热温度超过所述抵紧条部自身逆相变结束温度时,由相变结束状态恢复至与所述头部之间对多个所述引流板形成夹持固定的逆相变结束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抵紧条部为2~5个。
进一步地,所述抵紧条部具体为3个。
进一步地,所述头部、所述螺纹杆部以及所述抵紧条部之间呈一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部另一端上开设有内凹孔;
所述内凹孔内设有内螺纹;
所述抵紧条部一端上设有活动伸入所述内凹孔的凸起;
所述凸起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还包括垫片;
所述垫片套设于所述螺纹杆部上且位于所述螺母与所述引流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抵紧条部的逆相变结束温度为50℃~70℃。
进一步地,所述抵紧条部具体为铜铝镍记忆合金抵紧条。
进一步地,所述铜铝镍记忆合金抵紧条中,铝原料占比为13.5%~15.5%,镍原料占比为4%~5%,铜原料占比为80.5%~82.5%。
进一步地,所述铜铝镍记忆合金抵紧条中,铝原料占比为14.5%,镍原料占比为4%,铜原料占比为81.5%。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头部、螺纹杆部以及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抵紧条部来构成螺栓,其中螺纹杆部、头部以及螺母之间用于多个引流板之间的连接使用,而抵紧条部则可以因线夹的发热温度而产生形变至抵紧多个引流板,与头部之间对多个引流板形成新的夹持固定,对因松弛而导致线夹发热的引流板能够起到一个纠错作用,重新使得多个引流板之间紧固连接,进而保证了引流板长期使用中的稳定连接,减少线夹发热影响输电线路稳定运行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于抵紧条部处于相变结束温度状态下的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于抵紧条部处于逆相变结束温度状态下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的螺栓处于相变结束温度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的螺栓处于逆相变结束温度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另一实施例的螺栓局部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栓;11、头部;12、螺纹杆部;121、内凹孔;13、抵紧条部;131、凸起;2、螺母;3、垫片;4、引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螺栓1以及螺母2,螺栓1包括头部11、螺纹杆部12以及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抵紧条部13,螺纹杆部12一端与头部11连接,另一端与抵紧条部13一端连接,且螺纹杆部12用于连接多个线夹的引流板4,螺母2活动套设于螺纹杆部12上,且与头部11之间对多个线夹的引流板4形成夹持固定,抵紧条部13,于线夹发热温度超过抵紧条部13自身逆相变结束温度时,由相变结束状态恢复至与头部11之间对多个引流板4形成夹持固定的逆相变结束状态。
具体来说,长时间使用时,因风吹振动等因素导致螺母2与螺纹杆部12 之间的配合发生滑牙等情况,会使得螺母2与头部11之间对于多个引流板4 之间的夹持力度不够,使得多个引流板4板之间不能维持较好的紧密接触,此时就容易有外界物质,例如雨水等渗入引流板4接触面,使得引流板4之间出现接触不良情况,进而使得线夹发热,从而影响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而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抵紧条部13由于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其相变结束状态可以是与螺纹杆部12平行的状态,这样不会影响一开始的转配使用,使用时,在线夹出现发热,且当发热温度超过抵紧条部13自身逆相变结束温度时,此时的抵紧条部13则会恢复形变,使得抵紧条部13形变至抵紧条部 13的另一端抵紧靠近螺母2的那一个引流板4,进而螺母2侧能够有多一个抵紧力,此时能够利用抵紧条部13另一端与与头部11之间对多个引流板4 形成新的夹持固定,从而使得引流板4之间能够重新紧密接触,稳定连接,而且这一新的夹持固定也不受螺母2与螺纹杆部12之间连接情况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使再受到风吹振动而导致螺母2与螺纹杆部12之间发生滑牙松动等情况,依旧能够依靠抵紧条部13另一端与与头部11之间对多个引流板4 形成稳定的夹持固定,在引流板4重新紧密连接后,也就能够使得线夹的发热情况得到较好的改善,从而不会因线夹长时间发热而影响到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头部11、螺纹杆部12以及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抵紧条部13来构成螺栓1,其中螺纹杆部12、头部11 以及螺母2之间用于多个引流板4之间的连接使用,而抵紧条部13则可以因线夹的发热温度而产生形变至抵紧多个引流板4,与头部11之间对多个引流板4形成新的夹持固定,对因松弛而导致线夹发热的引流板4能够起到一个纠错作用,重新使得多个引流板4之间紧固连接,进而保证了引流板4长期使用中的稳定连接,减少线夹发热影响输电线路稳定运行情况。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的实施例一,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的实施例二,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5。
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包括螺栓1以及螺母2,螺栓1包括头部11、螺纹杆部12以及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抵紧条部13,螺纹杆部12一端与头部11连接,另一端与抵紧条部13一端连接,且螺纹杆部12用于连接多个线夹的引流板4,螺母2活动套设于螺纹杆部12上,且与头部11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固定多个线夹的引流板4,抵紧条部13,于线夹发热温度超过抵紧条部13自身逆相变结束温度时,由与螺纹杆部12平行的相变结束状态恢复至,用于抵紧多个引流板4的逆相变结束状态。
进一步地,参阅图1以及图2,抵紧条部13为2~5个,抵持条部可以是呈圆柱条状,数量如果是一个的时候,其形变后能够提供的抵紧力单一,抵紧效果不好,数量如果超过5个的话,则不容易安装于螺纹杆部12上或者一体加工难度更大,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抵紧条部13的数量为2-5个,具体的,在数量2-5之间可以优选数量2,这样能够形成两个均衡的抵紧力,既能够保证足够的抵紧力,也能够较好的控制数量。
进一步地,参阅图1至图4,头部11、螺纹杆部12以及抵紧条部13之间呈一体连接,螺栓1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就是螺栓1整体都是有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这样加工流程上也就不会那么繁琐,简化加工的流程,就以螺栓1整体成型来说,抵紧条部13的数量越多也就越不好加工。
进一步地,参阅图5,当然,螺栓1整体也可以不采用一体加工方式,例如在螺纹杆部12另一端上开设有内凹孔121,内凹孔121内设有内螺纹,抵紧条部13一端上设有活动伸入内凹孔121的凸起131,凸起131上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其中头部11与螺纹杆部12之间可以是常规金属材料一体加工成型,再分别加工出抵紧条部13,并使得抵紧条部13的一端上设有带有外螺纹的凸起131,再利用螺纹配合的方式使得抵紧条部13之间固定连接,连接方式简单方便,这样的配合方式能够节约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使用,也方便抵紧条部13的维护更换,因此就本技术手段来说,如果抵紧条部13的数量过多,也就导致安装维护更加不方便,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连接手段进行固定连接,例如分别在螺纹杆部12上开设分别连通内凹孔121的第一插销孔(图中未示),并在抵紧条部13上于伸入螺纹孔内的条段上设置与第一插销孔配合的第二插销孔(图中未示),再利用销轴(图中未示)进行固定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以此为基础可以做适当的变换,具体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参阅图1以及图2,还包括垫片3,垫片3套设于螺纹杆部12 上且位于螺母2与引流板4之间,通过垫片3可以减少靠近螺母2的那一个引流板4与螺母2之间的接触磨损。
进一步地,抵紧条部13的逆相变结束温度为50℃~70℃,如果抵紧条部 13的逆相变结束温度过低的话,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如果逆相变结束温度过高时,则线夹发热温度不容易满足抵紧条部13的逆相变结束温度,这样使得线夹因引流板4之间松弛而导致发热时,抵紧条部13难以及时形变,不能及时使得松弛的引流板4重新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抵紧条部13具体可以为铜铝镍记忆合金抵紧条,镍铜合金具有较好的室温力学性能和高温强度,耐蚀性高耐磨性好,容易加工,无磁性,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铜铝系合金、铜锌系合金、铁系合金,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具体不做限制,其中铜铝镍记忆合金抵紧条的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形态,可以热处理成马氏体组织形态,较于奥氏体组织形态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这样在逆相变结束温度后的形变,也能够对引流板4形成更好的抵紧作用。
进一步地,以镍铜合金为例,为了使得抵紧条部13的逆相变结束温度能够形成50℃~70℃,具体的,铜铝镍记忆合金抵紧条中,铝原料占比可以为 13.5%~15.5%,镍原料占比可以为4%~5%,铜原料占比为80.5%~82.5%,这样材料配比所制成的铜铝镍记忆合金抵紧条,其逆相变结束温度能够达到需要的50℃~70℃,而相变结束温度能够达到-25℃~-35℃。
应用时,铜铝镍记忆合金抵紧条中,铝原料占比可以具体为14.5%,镍原料占比可以具体为4%,铜原料占比可以具体为81.5%,而要将铜铝镍记忆合金抵紧条加工成能够在温度超过逆相变结束温度时,使得抵紧条部13能够形变成抵紧引流板4的逆相变结束状态,其加工过程可以例如下,以上述相变结束温度为30℃为例,可以先在相变结束温度以下10℃,也就是~40℃或者更低温度下,将铜铝镍记忆合金抵紧条加工成如图2或者图4中所示的能够用于抵紧引流板4的弯曲状态,然后再在相变结束温度以上10℃,也就是~20℃或者更高温度下,将铜铝镍记忆合金抵紧条加工呈如图1或者图3所示的与螺纹杆部12平行的平直状态。
如果螺栓1是一体成型的,也就是螺栓1整体都是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这样就先加工出所需要的螺栓1结构,再通过拆剪切等加工工艺加工出所需要个数的抵紧条部13,再利用上述加工步骤进行加工对应的抵紧条部 13即可,如果抵紧条部13是独立的,那么直接加工出抵紧条部13再按上述步骤进行处理即可,再将处理后的抵紧条部13与螺纹杆部12螺纹连接固定。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头部11、螺纹杆部12以及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抵紧条部13来构成螺栓1,其中螺纹杆部12、头部11 以及螺母2之间用于多个引流板4之间的连接使用,而抵紧条部13则可以因线夹的发热温度而产生形变至抵紧多个引流板4,与头部11之间对多个引流板4形成新的夹持固定,对因松弛而导致线夹发热的引流板4能够起到一个纠错作用,重新使得多个引流板4之间紧固连接,进而保证了引流板4长期使用中的稳定连接,减少线夹发热影响输电线路稳定运行情况。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以及螺母;
所述螺栓包括头部、螺纹杆部以及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抵紧条部;
所述螺纹杆部一端与所述头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抵紧条部一端连接,且所述螺纹杆部用于连接多个线夹的引流板;
所述螺母活动套设于所述螺纹杆部上,且与所述头部之间对多个线夹的引流板形成夹持固定;
所述抵紧条部,于线夹发热温度超过所述抵紧条部自身逆相变结束温度时,由相变结束状态恢复至与所述头部之间对多个所述引流板形成夹持固定的逆相变结束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夹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条部为2~5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线夹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条部具体为3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线夹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所述螺纹杆部以及所述抵紧条部之间呈一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线夹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部另一端上开设有内凹孔;
所述内凹孔内设有内螺纹;
所述抵紧条部一端上设有活动伸入所述内凹孔的凸起;
所述凸起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夹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
所述垫片套设于所述螺纹杆部上且位于所述螺母与所述引流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夹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条部的逆相变结束温度为50℃~7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线夹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条部具体为铜铝镍记忆合金抵紧条。
CN201921725879.0U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 Active CN211370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5879.0U CN211370907U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5879.0U CN211370907U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70907U true CN211370907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68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25879.0U Active CN211370907U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709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4249A (zh) * 2019-10-15 2019-12-2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4249A (zh) * 2019-10-15 2019-12-2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4249A (zh) 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
CN211370907U (zh) 一种用于线夹的紧固件
CN209608289U (zh) 一种悬垂线夹
CN206116638U (zh) 一种结构可靠的非对称式导电线夹
CN217848905U (zh) 绝缘杆作业法用快速搭头线夹
CN212908922U (zh) 一种线夹弹性体和一种线夹装配组件
US8283820B2 (en) High current connector
CN209896357U (zh) 一种螺旋式双紧锁连接头
CN217063216U (zh) 合金力矩j型线夹
CN217062537U (zh) 一种槽挂式不停电作业j型线夹
CN209786210U (zh) 一种快速接线端子
CN207353487U (zh) 电缆接线端子
CN113315070A (zh) 一种锤头-钢绞线可拆卸的防振锤及其安装方法
CN212908923U (zh) 一种夹线卡
CN211238529U (zh) 一种抗蠕变钳式线夹
CN215070477U (zh)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c型线夹
CN217063215U (zh) 一种不停电作业j型线夹
CN214850361U (zh) 一种新型螺栓型耐张线夹
CN21730711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铝合金线夹
CN216958528U (zh) 一种线材连接装置
CN205429655U (zh) 一种输电用耐张线夹
CN219040746U (zh) 一种铜铝接线夹
CN211320879U (zh) 一种高强度塑料抗老化型耐张线夹
CN204315748U (zh) 一种铸造异型压线夹
CN203250877U (zh) 电磁铁插头座接插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