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9886U - 汽车门锁 - Google Patents

汽车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69886U
CN211369886U CN201921279400.5U CN201921279400U CN211369886U CN 211369886 U CN211369886 U CN 211369886U CN 201921279400 U CN201921279400 U CN 201921279400U CN 211369886 U CN211369886 U CN 211369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mechanical
door lock
lever
moun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794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连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va Automobile Parts Zhenjiang Co ltd
Entanhua Shanghai Business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va Automobile Parts Zhenjiang Co ltd
Entanhua Shanghai Business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va Automobile Parts Zhenjiang Co ltd, Entanhua Shanghai Business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teva Automobile Parts Zhen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794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69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69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698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门锁,其被设计为包括电器盒、机械儿保拨杆、内开过渡杆以及复位弹簧。其中电器盒被设计为包括自其安装面延伸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机械儿保拨杆设计为能围绕第一轴转动以交替处于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在其背离安装面的侧面上设置第一限位件;内开过渡杆被设计为能围绕第二轴转动,包括朝向安装面延伸的第二限位件;复位弹簧被套设在第二轴上且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第一支腿在机械儿保拨杆处于解锁位置时抵靠于第一限位件的朝向第二轴的端侧,第二支腿抵靠于第二限位件的背离第一轴的侧面。上述汽车门锁借助于一个复位弹簧同时实现了复位内开过渡杆和必须以一定外力才可为机械儿保拨杆上锁,安装方便,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汽车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尤其涉及汽车门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儿童在车内不期望地打开汽车门锁,通常将设置在电器盒的安装面上的儿保机构和内开机构配合使用。具体地,儿保机构主要包括可由用户在车门内拨动的机械儿保拨杆和随着该机械儿保拨杆被拨动而转动的儿保连动杆,其中机械儿保拨杆被设置在从安装面延伸出的第一轴上。该内开机构主要包括设置在从安装面延伸出的第二轴上的内开杆和内开过渡杆,其中该内开杆具有与车门内侧的扣手连动的环形把手,从而当人们从内侧开启车门时,该内开杆将产生对应的转动。当儿保连动杆处于未锁定状态时,内开杆能够抵接于儿保连动杆上的突出部分,由此驱动儿保连动杆旋转,同时儿保连动杆又与内开过渡杆配合以驱动内开过渡杆旋转以打开门锁。当儿保连动杆处于锁定状态时,内开杆无法与儿保连动杆上的突出部分抵接,由此无法驱动儿保连动杆旋转,车门无法打开。
目前,一方面,为了防止机械儿保拨杆在车体轻微的晃动下即旋转至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为该机械儿保拨杆提供了第一弹簧,机械儿保拨杆必须克服该第一弹簧的阻力才可在解锁与锁定状态之间切换。另一方面,在从车门内扣动扣手且将车门打开后,需要内开过渡杆复位至锁定状态以备下一次使用,由此为开内开过渡杆设置了第二弹簧,在外力释放后,内开过渡杆可在该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但是由于机械儿童拨杆和内开过渡杆的布置位置接近,同时安装两个弹簧的难度较大、费时较长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门锁,其通过提供了一个同时作用于机械儿童保杆和内开过渡杆的复位弹簧,而实现了节约组装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门锁,其被设计为包括电器盒、机械儿保拨杆、内开过渡杆以及复位弹簧。其中电器盒被设计为包括自其安装面延伸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机械儿保拨杆设计为套设在所述第一轴上且能围绕所述第一轴转动以交替处于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在其背离所述安装面的侧面上设置第一限位件;内开过渡杆被设计为套设在所述第二轴上且能围绕所述第二轴转动,包括朝向所述安装面延伸的第二限位件;复位弹簧被套设在所述第二轴上且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在所述机械儿保拨杆处于解锁位置时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朝向所述第二轴的端侧,所述第二支腿抵靠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背离所述第一轴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的扭转力被设计为从215毫牛每米变至403毫牛每米。
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被布置在所述内开过渡杆与所述安装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腿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轴凸起的突出部段,所述突出部段在所述机械儿保拨杆处于解锁位置时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朝向所述第二轴的端侧被设计为朝向所述第二轴凸起的圆弧形,在所述第一限位件的背离所述安装面的侧面上设置止挡件以将所述第一支腿容置在所述止挡件与机械儿保拨杆围成的空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门锁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复位弹簧与机械儿保拨杆的配合示意图,其中未示出内开过渡杆;
图3是复位弹簧与内开过渡杆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电器盒;2.第二轴;3.机械儿保拨杆;4.第一限位件;5.内开过渡杆;6.第二限位件;7.复位弹簧;8.第一支腿;9.第二支腿;10.突出部段;11.止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门锁进行详细说明,尽管提供附图是为了呈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但附图不必按具体实施方案的尺寸绘制,其可被整体或局部地放大或缩小。附图中的部分构件可在不影响技术效果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位置调整。在下文中被用于描述附图的某些方向性术语,例如“上”、“下”将被理解为具有其正常含义并且指正常看附图时所涉及的那些方向,并且仅用于方便指示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第一”和“第二”及其类似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进行区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门锁的总体示意图。其中该汽车门锁包括电器盒1,在电器盒1的安装面上设置有机械儿保拨杆3和内开过渡杆5。具体地,在电器盒1的安装面上设置有自其延伸的第一轴(未示出)和第二轴2,机械儿保拨杆3被套设在该第一轴上且能够在位于电器盒1外侧的拨动件的驱动下相对于第一轴发生转动,由此机械儿童拨杆可随着外力对拨动件的驱动而交替处于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内开过渡杆5被套设在第二轴2上且能够在上述儿保过渡杆的驱动下围绕第二轴2旋转由此使得整个门锁交替处于上锁和解锁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中,用单个复位弹簧7来替代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该复位弹簧7允许同时实现内开过渡杆5自动回位以及机械儿保拨杆3在克服一定的弹簧阻力后才可被锁定这两个功能。
具体地,该复位弹簧7如图2所示与内开过渡杆5一起被套设在第二轴2上,且优选该复位弹簧7被布置在内开过渡杆5和安装面之间。该复位弹簧7包括第一支腿8和第二支腿9,第一支腿8被设计用于与机械儿保拨杆3配合使用,第二支腿9被设计用于与内开过渡杆5配合使用。
继续参见图2,此时机械儿保拨杆3处于解锁状态,当其受到拨动件的驱动时,其将在图2中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旋转至锁定状态。在机械儿保拨杆3的背离安装面的侧面上设置第一限位件4。第一支腿8在机械儿保拨杆3处于解锁位置时与第一限位件4的朝向第二轴2的端侧抵靠。由此,当机械儿保拨杆3需要从解锁状态旋转至锁定状态时,其必须克服第一支腿8对其施加的作用力才能继续旋转。
优选地,第一支腿8被构造为包括朝向第一轴凸起的突出部段10,其可通过弯折第一支腿8形成,该突出部段10在机械儿保拨杆3处于解锁位置时位于第一限位件4的上方。由此,机械儿保拨杆3需要越过突出部段10才能从解锁状态旋转至锁定状态。另外也优选的是,将第一限位件4的朝向第二轴2的端侧设置为朝向第二轴2的方向凸起的圆弧形,以使第一限位件4更加顺滑地越过突出部段10。同时为了防止第一限位件4在越过突出部段10时,突出部段10脱离朝向例如垂直于安装面的方向产生不期望的移位,优选在第一限位件4的背离安装面的侧面上设置止挡件11,例如在图2中示出的扇形止挡件11,从而将第一支腿8容置在由该止挡件11和机械儿童拨杆的背离安装面的侧面围成的空间。
另外,虽然上文以机械儿保拨杆从解锁位置旋转至锁定位置为例描述了第一支腿对机械儿保拨杆的作用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机械儿保拨杆从锁定位置旋转回解锁位置时,同样需要越过上述突出部段10,由此也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才能回至解锁位置。
在图3中示出了第二支腿9与内开过渡杆5配合使用的方式。由图可见,在内开过渡杆5上设置有第二限位件6,该第二限位件6朝向安装面的方向延伸,优选平行于第二轴2地延伸。第二支腿9被布置为抵赖与第二限位件6的背离第一轴的侧面。由此当内开过渡杆5转动后,其可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回到原位,该复位弹簧7可选用扭转力为215毫牛每米变至403毫牛每米的扭簧。
尽管已经通过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在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构思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许多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而是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汽车门锁,其特征是,包括:
电器盒(1),包括自其安装面延伸的第一轴和第二轴(2);
机械儿保拨杆(3),其被设计为套设在所述第一轴上且能围绕所述第一轴转动以交替处于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在其背离所述安装面的侧面上设置第一限位件(4);
内开过渡杆(5),其被设计为套设在所述第二轴(2)上且能围绕所述第二轴(2)转动,包括朝向所述安装面延伸的第二限位件(6);
复位弹簧(7),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轴(2)上且包括第一支腿(8)和第二支腿(9),所述第一支腿(8)在所述机械儿保拨杆(3)处于解锁位置时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件(4)的朝向所述第二轴(2)的端侧,所述第二支腿(9)抵靠于所述第二限位件(6)的背离所述第一轴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是,所述复位弹簧的扭转力被设计为从215毫牛每米变至403毫牛每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时,所述复位弹簧被布置在所述内开过渡杆与所述安装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腿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轴凸起的突出部段,所述突出部段在所述机械儿保拨杆处于解锁位置时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门锁,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朝向所述第二轴的端侧被设计为朝向所述第二轴凸起的圆弧形,在所述第一限位件的背离所述安装面的侧面上设置止挡件以将所述第一支腿容置在所述止挡件与机械儿保拨杆围成的空间内。
CN201921279400.5U 2019-08-08 2019-08-08 汽车门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69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9400.5U CN211369886U (zh) 2019-08-08 2019-08-08 汽车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9400.5U CN211369886U (zh) 2019-08-08 2019-08-08 汽车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69886U true CN211369886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69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7940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69886U (zh) 2019-08-08 2019-08-08 汽车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698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3206B2 (en) Lock device for opening/closing device
JP6061092B2 (j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KR101970852B1 (ko) 차량 도어 록
US20150008680A1 (en) Interior apparatus of a vehicle
US20050258652A1 (en) Apparatus for locking and unlocking vehicle door
US20140138961A1 (en) Hood latch structure
US10352069B2 (en) Locking lever and vehicle door opening-closing device
JP5460478B2 (ja) ロック装置
US20180106080A1 (en) Activation installation
CN211369886U (zh) 汽车门锁
CN106476617B (zh) 燃料门结构
KR20020078177A (ko) 차량용 연료 필러 도어캐치
EP3702560B1 (en) Automobile key operation mechanism
JP2014042367A (ja) 電線ガイド体
US7490875B2 (en) Lock system
JP2019026174A (ja) ロック装置
CN112996976A (zh) 罩锁定装置
JP6557028B2 (ja) 車両のインサイドハンドル装置
JP5994151B2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のカウンタウェイト取付構造
CN114435120A (zh) 致动组件及加油口或充电口翻盖组件
JP5135285B2 (ja)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CN110306882A (zh) 门锁
KR100844415B1 (ko) 후드 개방 핸들 조립체
JP5014082B2 (ja)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2005307533A (ja) インサイドハンド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