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4723U - 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64723U
CN211364723U CN201921961614.0U CN201921961614U CN211364723U CN 211364723 U CN211364723 U CN 211364723U CN 201921961614 U CN201921961614 U CN 201921961614U CN 211364723 U CN211364723 U CN 211364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fixedly connected
groove
bottom plate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616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云飞
张毅
翟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dos Pu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rdos Pu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dos Pud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rdos Pu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616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64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64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64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涉及到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包括车厢底板和底盘板,所述车厢底板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受力槽,所述车厢底板底面的中心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的内部开设有两组相对称的螺孔,所述底盘板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顶出槽。本实用新型设置顶出槽、电动推杆、受力槽、箱体和嵌槽,具备占用空间小和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通过设置双杆电机、主动轮、转轴、从动轮、斜槽轴、斜槽齿轮、螺杆、螺母和螺孔,双具备使用方便和固定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驾驶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是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标的智能汽车,它是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众多技术于一体,是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实力和工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国防和国民经济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专利号“201810399021.3”,专利名称“一种可整体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和专利号“201810532185.9”,专利名称“整体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的底盘与车厢的连接及分离方法”中提供了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无需人工控制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等,这样无人驾驶汽车的车厢和底盘就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分离,在车厢和底盘之间建立电力和数据的传输即可,这样在车辆制造,后期维护,使用的多样性方面提供了无限的前景,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解决车辆与底盘的连接和分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包括车厢底板和底盘板,所述车厢底板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受力槽,所述车厢底板底面的中心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的内部开设有两组相对称的螺孔,所述底盘板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顶出槽,每个所述顶出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底盘板顶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双杆电机,所述双杆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转轴外表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槽轴,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斜槽齿轮。
优选的,所述底盘板的顶面开设有下缓冲槽,所述下缓冲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上缓冲杆,所述上缓冲杆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下缓冲杆,通过设置上缓冲杆、弹簧、连接板和下缓冲杆,对底盘板产生的晃动进行缓冲,增强了车厢底板上乘客的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车厢底板的底面开设有与下缓冲杆相适配的上缓冲槽,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上缓冲杆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滑槽和滑杆,使连接板通过滑槽在滑杆上滑动,从而使连接板移动更稳定。
优选的,所述斜槽轴与斜槽齿轮相适配,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传动连接,通过设置斜槽轴和斜槽齿轮,使斜槽轴可在斜槽齿轮移动的同时带动斜槽齿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受力槽与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相适配,所述螺孔与螺杆螺纹连接,通过设置受力槽,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伸入受力槽的内部,从而对车厢底板和底盘板的位置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嵌槽与箱体相适配,所述车厢底板与底盘板相适配,通过设置嵌槽和箱体,将箱体收纳至嵌槽的内部,降低车厢底板和底盘板的占用空间,并对车厢底板和底盘板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隔板,所述转轴远离箱体的一端与隔板转动连接,通过设置隔板,使转轴在隔板上转动,从而使转轴旋转时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出槽、电动推杆、受力槽、箱体和嵌槽,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设置在受力槽的内部,使电动推杆将底盘板进行升级,并将箱体收纳与嵌槽的内部,达到了自动对车厢底板和底盘板分离的效果,具备占用空间小和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通过设置双杆电机、主动轮、转轴、从动轮、斜槽轴、斜槽齿轮、螺杆、螺母和螺孔,双杆电机的输出端转动,从而使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使转轴转动,从而使斜槽轴带动斜槽齿轮转动,从而使螺杆在螺母的内部转动,从而使斜槽齿轮进行旋转移动,从而将螺杆螺旋拧入螺孔的内部,从而达到了车厢底板和底盘板自动连接和分离的效果,具备使用方便和固定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缓冲杆、弹簧、连接板和下缓冲杆,对底盘板产生的晃动进行缓冲,增强了车厢底板上乘客的舒适性,通过设置滑槽和滑杆,使连接板通过滑槽在滑杆上滑动,从而使连接板移动更稳定,通过设置斜槽轴和斜槽齿轮,使斜槽轴可在斜槽齿轮移动的同时带动斜槽齿轮转动,通过设置受力槽,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伸入受力槽的内部,从而对车厢底板和底盘板的位置进行限位,通过设置嵌槽和箱体,将箱体收纳至嵌槽的内部,降低车厢底板和底盘板的占用空间,并对车厢底板和底盘板进行限位,通过设置隔板,使转轴在隔板上转动,从而使转轴旋转时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厢底板和底盘板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厢底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盘板俯视图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斜槽轴和斜槽齿轮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机构结构图。
图中:1、车厢底板;2、底盘板;3、顶出槽;4、电动推杆;5、嵌槽;6、螺孔;7、下缓冲槽;8、受力槽;9、缓冲机构;901、上缓冲杆;902、弹簧; 903、连接板;904、下缓冲杆;905、滑槽;906、滑杆;10、上缓冲槽;11、箱体;12、双杆电机;13、隔板;14、主动轮;15、转轴;16、从动轮;17、斜槽轴;18、斜槽齿轮;19、螺杆;2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由图1-4所示,包括车厢底板1和底盘板2,车厢底板1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受力槽8,车厢底板1底面的中心开设有嵌槽5,嵌槽5的内部开设有两组相对称的螺孔6,底盘板2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顶出槽3,每个顶出槽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4,本实用新型电动推杆4使用XTL100 电动推杆,底盘板2顶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箱体11,嵌槽5与箱体11相适配,车厢底板1与底盘板2相适配,通过设置嵌槽5和箱体11,将箱体11收纳至嵌槽5的内部,降低车厢底板1和底盘板2的占用空间,并对车厢底板1和底盘板2进行限位,箱体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双杆电机12,本使用新型双杆电机 12使用MB02-MB150双轴电机,双杆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4,箱体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5,箱体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隔板 13,转轴15远离箱体11的一端与隔板13转动连接,通过设置隔板13,使转轴 15在隔板13上转动,从而使转轴15旋转时更加稳定,转轴15外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6,转轴15外表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槽轴17,箱体11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螺母20,螺母2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19,受力槽8与电动推杆4的输出端相适配,螺孔6与螺杆19螺纹连接,通过设置受力槽8,将电动推杆4的输出端伸入受力槽8的内部,从而对车厢底板1和底盘板2的位置进行限位,螺杆19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斜槽齿轮18,本实用新型斜槽轴17 和斜槽齿轮18的斜槽,啮合性能好,重合度大,结构紧凑,斜槽轴17与斜槽齿轮18相适配,主动轮14与从动轮16传动连接,通过设置斜槽轴17和斜槽齿轮18,使斜槽轴17可在斜槽齿轮18移动的同时带动斜槽齿轮18转动。
由图5所示,车厢底板1的顶面开设有下缓冲槽7,下缓冲槽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9,缓冲机构9包括上缓冲杆901,上缓冲杆90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弹簧902,弹簧9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03,连接板90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下缓冲杆904,通过设置上缓冲杆901、弹簧902、连接板903和下缓冲杆904,对车厢底板1产生的晃动进行缓冲,增强了底盘板2上乘客的舒适性,车厢底板1的底面开设有与下缓冲杆904相适配的上缓冲槽10,连接板90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905,滑槽90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906,滑杆906的两端分别与上缓冲杆90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滑槽905和滑杆906,使连接板903通过滑槽905在滑杆906上滑动,从而使连接板903移动更稳定。
本实用工作原理:
本装置在工作时,将双杆电机12和电动推杆4均与车载电源电连接,对车厢底板1进行更换时,启动双杆电机12,使其输出端旋转,从而使主动轮14带动从动轮16旋转,从而使从动轮16带动转轴15旋转,从而使转轴15带动斜槽轴17旋转,从而使斜槽轴17带动斜槽齿轮18旋转,从而使斜槽轴17带动螺杆19在螺母20的内部旋转,从而使螺杆19旋转移动,从而将螺杆19从螺孔6的内部旋转拧出,启动电动推杆4,使其输出端伸出,并通过受力槽8,将箱体11从嵌槽5内脱离,达到了自动对车厢底板1和底盘板2分离的效果,具备占用空间小和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将车厢底板1顶起,达到了车厢底板1 和底盘板2自动连接和分离的效果,具备使用方便和固定效果好的优点。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包括车厢底板(1)和底盘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底板(1)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受力槽(8),所述车厢底板(1)底面的中心开设有嵌槽(5),所述嵌槽(5)的内部开设有两组相对称的螺孔(6),所述底盘板(2)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顶出槽(3),每个所述顶出槽(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4),所述底盘板(2)顶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箱体(11),所述箱体(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双杆电机(12),所述双杆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4),所述箱体(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外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6),所述转轴(15)外表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槽轴(17),所述箱体(11)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螺母(20),所述螺母(2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19),所述螺杆(19)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斜槽齿轮(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板(2)的顶面开设有下缓冲槽(7),所述下缓冲槽(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9),所述缓冲机构(9)包括上缓冲杆(901),所述上缓冲杆(90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弹簧(902),所述弹簧(9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03),所述连接板(90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下缓冲杆(9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底板(1)的底面开设有与下缓冲杆(904)相适配的上缓冲槽(10),所述连接板(90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905),所述滑槽(90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906),所述滑杆(906)的两端分别与上缓冲杆(90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轴(17)与斜槽齿轮(18)相适配,所述主动轮(14)与从动轮(16)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槽(8)与电动推杆(4)的输出端相适配,所述螺孔(6)与螺杆(19)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槽(5)与箱体(11)相适配,所述车厢底板(1)与底盘板(2)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隔板(13),所述转轴(15)远离箱体(11)的一端与隔板(13)转动连接。
CN201921961614.0U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 Active CN211364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1614.0U CN211364723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1614.0U CN211364723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64723U true CN211364723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66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61614.0U Active CN211364723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647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2529A (zh) * 2022-09-07 2022-11-18 南京英德利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复杂地形的车辆底盘结构
CN116279822A (zh) * 2023-05-19 2023-06-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车身、底盘及用于车辆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2529A (zh) * 2022-09-07 2022-11-18 南京英德利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复杂地形的车辆底盘结构
CN115352529B (zh) * 2022-09-07 2023-11-10 南京英德利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复杂地形的车辆底盘结构
CN116279822A (zh) * 2023-05-19 2023-06-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车身、底盘及用于车辆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64723U (zh) 一种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车厢和底盘连接装置
CN105365965B (zh) 一种自平衡和骑行两用的电动车
DE102010023709B4 (de) Fahrzeugausbildung zum Verbessern der Manövrierbarkeit bei niedriger Geschwindigkeit
CN104494749B (zh) 一种电动自平衡式双轮车
CN105143027A (zh) 三轮车辆
CN104163222A (zh) 一种自平衡两轮车的转向控制方法
CN106166928A (zh) 电动载人水陆空直升飞航车
CN201763025U (zh) 一种旋转式横移搬运车
CN104443079A (zh) 机动车及其重力平衡装置
CN104527819A (zh) 机动车及其行驶平衡系统
CN107826087B (zh) 一种智能泊车摆渡机器人
CN109278679A (zh) 一种基于双电机独立控制的实验车
CN201062076Y (zh) 旅行箱式电动车
CN206067554U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旋转座椅
CN108533028A (zh) 转轮式立体停车库
CN208280692U (zh) 转轮式立体停车库
CN205345226U (zh) 一种具有辅助轮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
CN213654396U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立体车库
CN209395746U (zh) 一种基于双电机独立控制的实验车
CN104554497A (zh) 机动车及其起步平衡系统
CN220631448U (zh) 一种智能送餐车
CN215043077U (zh) 一种自动驾驶巡游车方向盘助力机构
CN211308971U (zh) 多旋翼无人机移动供电装置
CN207670212U (zh) 一种独立悬挂的电动车
CN208896976U (zh) 汽车踏板连接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