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4332U - 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64332U
CN211364332U CN201922398998.6U CN201922398998U CN211364332U CN 211364332 U CN211364332 U CN 211364332U CN 201922398998 U CN201922398998 U CN 201922398998U CN 211364332 U CN211364332 U CN 211364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ide walls
protrusion
vehicle
ext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989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铭嘉
李浩宇
杨容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hong Shang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Yaohong Jia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MKD Tech Inc
Original Assignee
Fuhong Shang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Yaohong Jia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MKD Tech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hong Shang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Yaohong Jia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MKD Tech Inc filed Critical Fuhong Shang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989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64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64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64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包括座椅、座椅调节模块及座椅控制器。座椅调节模块设置于座椅上,并且自动调节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座椅控制器设置于座椅上,电性连接座椅调节模块,并且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电路板,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组合结构,第二壳体包括第二组合结构,第一组合结构可拆卸地组合于第二组合结构,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互相组合并且共同构成一容置空间,电路板设置于容置空间中。借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卡合固定效果佳,不易分离。再者,本实用新型可自动调节座椅到合适的位置、角度和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车辆上的车用座椅以空间位置区分,包括主驾驶座、副驾驶座和提供给其他乘客乘坐的座椅。现有的车用座椅中,主驾驶座的座椅可调节水平位置和高度位置,以提供用户良好的视野,以易于操作方向盘、油门和煞车等,还可提供用户舒适和习惯的驾车位置。
现有的车用座椅均可调节靠背的倾斜角度和座盆的倾斜角度,以提供用户的腿部、臀部、腰部和背部舒适的角度。
然而,现有的车用座椅的水平位置、高度位置、靠背的倾斜角度和座盆的倾斜角度等全部都是手动调节,十分费力。
再者,现有的车用座椅的靠背和座盆都是由缓冲材包覆支撑结构,再由椅套包覆缓冲材,以提供用户具有缓冲效果的车用座椅。
另外,在无人乘坐车用座椅的时候,车用座椅的表面较为冰冷,因此用户乘坐在车用座椅的时候,背部和臀部会有一阵冰冷感。
此外,现有的车用座椅所使用的缓冲材为泡棉,通风散热效果较差。因此,用户坐在车用座椅一段时间以后,车用座椅的温度会不断地升高,用户的背部和臀部会感到一股闷热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些现有的车用座椅利用一座椅控制器控制一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但是,现有的座椅控制器至少包括以下问题:(1)二壳体卡合固定效果较差,容易分离;以及(2)无法牢固地固定在座椅上,容易从座椅上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以解决二壳体的卡合固定效果佳,不易分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以解决如何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座椅上,不易从座椅上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以解决如何自动调节座椅到合适的位置的问题,以提供用户良好的视野,以易于操作方向盘、油门和煞车等,还可提供用户舒适和习惯的驾车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以解如何在用户开车门进入车辆的时候,自动调节座椅往后移动。用户坐在座椅上以后,自动调节座椅往前移动至车辆退电以前的位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以解决不同用户的身高和性别等条件不同,对座椅的位置的需求不同,如何自动调节座椅至舒适的位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以解决如何自动调节座椅至舒适的角度的问题,以提供用户的腿部、臀部、腰部和背部舒适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以解决自动调节座椅至舒适的温度的问题,以提供用户的臀部和背部舒适的温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包括:
一座椅、一座椅调节模块以及一座椅控制器。座椅调节模块设置于座椅上,并且自动调节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座椅控制器设置于座椅上,电性连接座椅调节模块,并且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及一电路板,第一壳体包括一第一组合结构,第二壳体包括一第二组合结构,第一组合结构可拆卸地组合于第二组合结构,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互相组合并且共同构成一容置空间,电路板设置于容置空间中。
可选地,第一壳体包括一第一封盖及多个第一侧壁,第一组合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卡合件,所述至少一第一卡合件设置于其中一第一侧壁的一外侧面;以及其中,第二壳体包括一第二封盖及多个第二侧壁,第二组合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二卡合件,所述至少一第二卡合件设置于其中一第二侧壁的一外侧面,所述至少一第一卡合件嵌设于所述至少一第二卡合件。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第一卡合件从其中一第一侧壁的外侧面延伸超出其中一第一侧壁的一底部并且形成一卡槽,所述至少一第二卡合件为一凸块并且嵌设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卡合件的卡槽中。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第一卡合件具有二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一连接部,所述二第一延伸部从其中一第一侧壁的外侧面延伸超出其中一第一侧壁的底部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各第一延伸部的第一端靠近第一封盖,各第一延伸部的第二端位于其中一第一侧壁的底部之外,第一连接部的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二第一延伸部的第二端,所述二第一延伸部与第一连接部共同构成卡槽;以及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二卡合件具有二第二延伸部及一第二连接部,所述二第二延伸部凸设于其中一第二侧壁的外侧面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各第二延伸部的第一端靠近其中一第二侧壁的一顶部,各第二延伸部的第二端靠近其中一第二侧壁的一底部,各第二延伸部的突出高度从各第二延伸部的第二端往各第二延伸部的第一端的方向渐渐降低,从而各第二延伸部的椅顶部形成一斜面,第二连接部的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二第二延伸部的第二端。
可选地,第一壳体包括一第一封盖及多个第一侧壁,第一组合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插接件,所述至少一第一插接件设置于第一封盖的一内侧面;其中,第二壳体包括一第二封盖及多个第二侧壁,第二组合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二插接件,所述至少一第二插接件设置于第二封盖的一内侧面;以及其中,电路板开设至少一穿孔,所述至少一第一插接件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插接件的其中之一穿过所述至少一穿孔并且插设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插接件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插接件的另一者。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第一插接件为一杆体并且开设一插孔,所述至少一第二插接件包括一底座及一插柱,插柱穿过所述至少一穿孔并且插设于插孔中。
可选地,底座呈十字状,插柱具有一筒状部及一锥状部,筒状部设置于底座的一顶部的中间,锥状部设置于筒状部的一顶部,筒状部穿过所述至少一穿孔并且插设于插孔,锥状部位于插孔中。
可选地,座椅包括至少一结合部,第一壳体包括至少一第一结合结构,第二壳体包括至少一第二结合结构,所述至少第一结合结构和所述至少一第二结合结构相对应并且一起可拆卸地结合于所述至少一结合部。
可选地,第一壳体包括一第一封盖及多个第一侧壁,所述至少一第一结合结构设置于其中一第一侧壁的一外侧面,并且包括二第一滑轨、二第一阻挡部及一第一突出部,所述二第一阻档部设置于所述二第一滑轨的一第一端,所述二第一滑轨的一第二端及其内侧均呈开放状,第一突出部位于所述二第一滑轨之间并且高度低于所述二第一滑轨,第二壳体包括一第二封盖及多个第二侧壁,所述至少一第二结合结构设置于其中一第二侧壁的一外侧面,并且包括二第二滑轨及一第二突出部,所述二第二滑轨分别对应所述二第一滑轨,各第二滑轨的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其内侧均呈开放状,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二第二滑轨之间,对应第一突出部,并且高度低于所述二第二滑轨,所述至少一结合部为一滑块并且滑设于所述二第一滑轨与所述二第二滑轨中,所述至少一结合部的一端抵靠于所述二第一阻挡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抵顶于所述至少一结合部的底部。
可选地,第一突出部的一顶部形成一平面,第二突出部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二突出部的第一端靠近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的第二端远离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的高度从第一端往第二端的方向渐渐降低,使得第二突出部的一顶部形成一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卡合固定效果佳,不易分离。
再者,座椅控制器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座椅上,不易从座椅上脱落。
此外,可通过座椅控制器控制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到合适的位置,以提供用户良好的视野,以易于操作方向盘、油门和煞车等,还可提供用户舒适和习惯的驾车位置。
另外,在用户开车门进入车辆的时候,座椅控制器通过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往后移动。用户坐在座椅上以后,座椅控制器通过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往前移动至车辆退电以前的位置。
再者,座椅控制器可针对不同用户的身高和性别等条件不同,对座椅的位置的需求不同,控制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至舒适的位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座椅控制器控制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至舒适的角度,以提供用户的腿部、臀部、腰部和背部舒适的角度。
还有,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座椅控制器控制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至舒适的温度,以提供用户的臀部和背部舒适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控制器的立体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控制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控制器的分解图;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控制器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控制器的第一壳体的前视图;
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控制器的第二壳体的后视图;
图10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机构自动调节座椅的水平位置的示意图;
图1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靠背调节机构自动调节靠背相对座盆的倾斜角度的示意图;
图1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座盆调节机构自动调节座盆相对靠背的倾斜角度的示意图;
图1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自动调节座椅的高度位置的示意图;
图1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对座椅加热的示意图;
图15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对座椅散热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座椅;11-座盆;12-靠背;13-头枕;20-座椅调节模组;21-移动机构;211-轨道;212-滑座;22-升降机构;23-座盆调节机构;24-靠背调节机构;25-加热器;26-散热器;30-座椅控制器;31-第一壳体;311第一组合结构;3111第一卡合件;3111A-卡槽;3111B-第一延伸部;3111C-第一连接部;3112-第一插接件;3112A-插孔;312第一封盖;313-第一侧壁;314-第一结合机构;3141-第一滑轨;3142-第一阻挡部;3143-第一突出部;32-第二壳体;321-第二组合结构;3211-第二卡合件;3211A-第二延伸部;3211B-第二连接部;3212-第二插接件;3212A-底座;3212B-插住;32121B-筒状部;32122B-锥状部;322-第二封盖;323-第二侧壁;324-第二结合结构;3241-第二滑轨;3242-第二突出部;33-电路板;331-穿孔;40-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100-车用电脑;101-触控屏幕;1011-操作界面;110-可携式电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二壳体卡合固定效果较差,容易分离以及无法牢固地固定在座椅上,容易从座椅上脱落的问题,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
如图1至图3所示,分别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分解图及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包括:
一座椅10、一座椅调节模块20以及一座椅控制器30。
座椅10设置在一车辆中,并且包括一座盆11、一靠背12及一头枕13。座盆11用以供用户的臀部乘坐于其上。靠背12枢设于座盆11上,用以供用户的背部椅靠于其上。头枕13设置在靠背12上方,用以供用户的头部椅靠于其上。其中,座盆11和靠背12都是由缓冲材,例如,泡棉等发泡材,包覆支撑结构,再由椅套包覆缓冲材,以提供用户具有缓冲效果的座椅10。所述座椅10可以是主驾驶座或副驾驶座或车辆上的其他提供给乘客乘坐的座椅。
座椅调节模块20设置于座椅10上,并且自动调节座椅10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更明确地说,所述座椅10的位置包括座椅10的水平位置和座椅10的高度位置,所述座椅10的角度包括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和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所述座椅10的温度包括座盆11的温度和靠背12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座椅调节模块20包括一移动机构21、一升降机构22、一座盆调节机构23、一靠背调节机构24、二加热器25及二散热器26。移动机构21设置于座盆11,并且驱动座椅10水平移动,借以自动调节座椅10的水平位置。具体来说,移动机构21包括二轨道211、二滑座212及一滑动马达213,所述二轨道211设置在车辆上,所述二滑座212设置于座盆11的底部并且分别滑设在所述二轨道211上,滑动马达213连接所述二滑座212。升降机构22设置于座盆11下方,并且驱动座椅10升降,借以自动调节座椅10的高度位置。座盆调节机构23设置于座盆11下方,并且驱动座盆11相对靠背12枢转,借以自动调节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靠背调节机构24设置于靠背12,并且驱动靠背12相对座盆11枢转,借以自动调节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所述二加热器25分别设置于座盆11和靠背12,并且分别对座盆11和靠背12加热,借以自动提高座盆11和靠背12的温度。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器25为加热垫;然而不以此为限,任何能够具有加热功能的装置皆可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器25,并且安装在座盆11和靠背12。所述二散热器26分别设置于座盆11和靠背12,并且分别对座盆11和靠背12散热,借以自动降低座盆11和靠背12的温度。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26为风扇;然而不以此为限,任何能够具有散热功能的装置皆可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26,并且安装在座盆11和靠背12。
如图至图9所示,分别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控制器30的立体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分解图、另一视角的分解图、第一壳体31的前视图和第二壳体32的后视图。座椅控制器30设置于座椅10上,电性底座椅调节模块20,并且包括一第一壳体31、一第二壳体32及一电路板33。第一壳体31包括一第一组合结构311,第二壳体32包括一第二组合结构321,第一组合结构311可拆卸地组合于第二组合结构321,使得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互相组合并且共同构成一容置空间。电路板33设置于容置空间中。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包括一第一封盖312及多个第一侧壁313,所述第一侧壁313环绕设置在第一封盖312的周围;第二壳体32包括一第二封盖322及多个第二侧壁323,所述第二侧壁323环绕设置在第二封盖322的周围。第一组合结构311包括多个第一卡合件3111,所述第一卡合件311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313的外侧面。第二组合结构321包括多个第二卡合件3211,所述第二卡合件321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323的外侧面。所述第一卡合件3111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二卡合件3211。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各第一卡合件3111从各第一侧壁313的外侧面延伸超出各第一侧壁313的一底部并且形成一卡槽3111A,各第二卡合件3211为一凸块并且嵌设于各第一卡合件3111的卡槽3111A中。
更详细地说,各第一卡合件3111具有二第一延伸部3111B及一第一连接部3111C,各第一卡合件3111的所述二第一延伸部3111B从其中一第一侧壁313的外侧面延伸超出其中一第一侧壁313的底部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各第一延伸部3111B的第一端靠近第一封盖312,各第一延伸部3111B的第二端位于其中一第一侧壁313的底部之外。各第一卡合件3111的第一连接部3111C的二端分别连接于各第一卡合件3111的所述二第一延伸部3111B的第二端,各第一卡合件3111的所述二第一延伸部3111B与各第一卡合件3111的第一连接部3111C共同构成卡槽3111A。各第二卡合件3211具有二第二延伸部3211A及一第二连接部3211B,各第二卡合件3211的所述二第二延伸部3211A凸设于其中一第二侧壁323的外侧面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各第二延伸部3211A的第一端靠近其中一第二侧壁323的一顶部,各第二延伸部3211A的第二端靠近其中一第二侧壁323的一底部。各第二延伸部3211A的突出高度从各第二延伸部3211A的第二端往各第二延伸部3211A的第一端的方向渐渐降低,从而各第二延伸部3211A的一顶部形成一斜面。各第二卡合件3211的第二连接部3211B的二端分别连接于各第二卡合件3211的所述二第二延伸部3211A的第二端。
在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互相组合的过程中,各第一卡合件3111的第一连接部3111C从各第二卡合件3211的所述二第二延伸部3211A的第一端沿着各第二卡合件3211的所述二第二延伸部3211A的顶部的斜面逐渐往各第二卡合件3211的所述二第二延伸部3211A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各第一卡合件3111的所述二第一延伸部3111B延伸超出其中一第一侧壁313的一部分从一初始位置往外翘起。在各第一卡合件3111的第一连接部3111C移动至各第二卡合件3211的第二连接部3211B的后侧之后,各第一卡合件3111的所述二第一延伸部3111B往内复位至初始位置,此时各第二卡合件3211恰好嵌设在卡槽3111A中。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组合结构311包括多个第一插接件3112,所述第一插接件3112设置于第一封盖312的一内侧面;第二组合结构321包括多个第二插接件3212,所述第二插接件3212设置于第二封盖322的一内侧面。电路板33开设多个穿孔331,所述第二插接件3212分别穿过所述穿孔331并且插设在所述第一插接件3112。
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各第一插接件3112为一杆体并且开设一插孔3112A,各第二插接件3212包括一底座3212A及一插柱3212B,各第二插接件3212的插柱3212B穿过其中一穿孔331并且插设于各第一插接件3112的插孔3112A中。
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底座3212A呈十字状,插柱3212B具有一筒状部32121B及一锥状部32122B,筒状部32121B设置于底座3212A的一顶部的中间,锥状部32122B设置于筒状部32121B的一顶部;筒状部32121B穿过其中一穿孔331并且插设于插孔3112A;锥状部32122B位于插孔3112A中。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座椅10的座盆11包括二结合部(图未示出);第一壳体31包括二第一结合结构314,所述二第一结合结构314分别设置于位置相对的其中二第一侧壁313的外侧面;第二壳体32包括二第二结合结构324,所述二第二结合结构324分别设置于位置相对的其中二第二侧壁323的外侧面;所述二第一结合结构314分别和所述二第二结合结构324相对应并且一起可拆卸地结合于所述二结合部。
具体来说,各第一结合结构314包括二第一滑轨3141、二第一阻挡部3142及一第一突出部3143,所述二第一阻挡部3142设置于所述二第一滑轨3141的一第一端,所述二第一滑轨3141的一第二端及其内侧均呈开放状,第一突出部3143位于所述二第一滑轨3141之间并且高度低于所述二第一滑轨3141。各第二结合结构324包括二第二滑轨3241及一第二突出部3242,所述二第二滑轨3241分别对应所述二第一滑轨3141,各第二滑轨3241的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其内侧均呈开放状,第二突出部3242位于所述二第二滑轨3241之间,对应第一突出部3143,并且高度低于所述二第二滑轨3241。各结合部为一滑块并且滑设于所述二第一滑轨3141与所述二第二滑轨3241中,各结合部的一端抵靠于所述二第一阻挡部3142,第一突出部3143和第二突出部3242抵顶于各结合部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各第一突出部3143的顶部形成一平面,各第二突出部3242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二突出部3242的第一端靠近第一突出部3143,第二突出部3242的第二端远离第一突出部3143,第二突出部3242的高度从第一端往第二端的方向渐渐降低,使得第二突出部3242的顶部形成一斜面。借此,各结合部能够顺利地从第二突出部3242的顶部的斜面渐渐地移动至第一突出部3143的顶部的平面,从而第一突出部3143的顶部抵顶各结合部的底部,座椅控制器30因而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座盆11上。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3所示,座椅控制器30通过CAN BUS(Controller AreaNetwork)或者LIN BUS(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以有线的方式与一车用计算机100电性连接,或者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例如,ZigBee、红外线、蓝牙、WiFi或超宽带,以无线的方式与车用计算机100通信联机。用户能够利用车用计算机100的一触控屏幕101的一操作接口1011对座椅控制器30下指令,借以控制座椅调节模块20自动调节座椅10的位置、角度和温度。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电动椅装置还包括一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40,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40通过CAN BUS(Controller AreaNetwork)或者LIN BUS(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以有线的方式与车用计算机100电性连接,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例如,ZigBee、红外线、蓝牙、WiFi或超宽带,以无线的方式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110通信联机,并且对可携式电子装置110进行无线充电。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110可以是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
以下将配合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电动椅装置如何提供用户自动调节座椅10的位置、角度和温度。
如图10所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机构21自动调节座椅10的水平位置的示意图。当用户想要调节座椅10的水平位置至一水平需求位置时,用户可通过操作车用计算机100的触控屏幕101的操作接口1011输入所想要的水平需求位置,座椅控制器30根据用户所输入的水平需求位置控制移动机构21作动,移动机构21进一步驱动座椅10往前移动或往后移动,直至座椅10的水平位置到达水平需求位置为止。所述移动机构21也可为手动开关操作。此时,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40从车用计算机100取得座椅10的一水平位置参数,并且传输至可携式电子装置110。借此,用户能够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110实时掌握座椅10的水平位置参数。
如图11所示,表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靠背调节机构24自动调节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的示意图。当用户想要调节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至一靠背需求角度时,用户可通过操作车用计算机100的触控屏幕101的操作接口1011输入所想要的靠背需求角度,座椅控制器30根据用户所输入的靠背需求角度控制靠背调节机构24作动,靠背调节机构24进一步驱动靠背12相对座盆11枢转,直至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等于靠背需求角度为止。所述靠背调节机构24也可为手动开关操作。此时,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40从车用计算机100取得座椅10的一靠背角度参数,并且传输至可携式电子装置110。借此,用户能够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110实时掌握座椅10的靠背角度参数。
如图12所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座盆调节机构23自动调节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的示意图。当用户想要调节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至一座盆需求角度时,用户可通过操作车用计算机100的触控屏幕101的操作接口1011输入所想要的座盆需求角度,座椅控制器30根据用户所输入的座盆需求角度控制座盆调节机构23作动,座盆调节机构23进一步驱动座盆11相对靠背12枢转,直至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等于座盆需求角度为止。所述座盆调节机构23也可为手动开关操作。此时,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40从车用计算机100取得座椅10的一座盆角度参数,并且传输至可携式电子装置110。借此,用户能够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110实时掌握座椅10的座盆角度参数。
如图13所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22自动调节座椅10的高度位置的示意图。当用户想要调节座椅10的高度位置至一高度需求位置时,用户可通过操作车用计算机100的触控屏幕101的操作接口1011输入所想要的高度需求位置,座椅控制器30根据用户所输入的高度需求位置控制升降机构22驱动座椅10升降,直至座椅10的高度位置到达高度需求位置为止。所述升降机构22也可为手动开关操作。此时,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40从车用计算机100取得座椅10的一高度位置参数,并且传输至可携式电子装置110。借此,用户能够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110实时掌握座椅10的高度位置参数。
如图14所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25对座椅10加热的示意图。当用户想要调高座盆11和靠背12的温度至一需求高温时,用户可通过操作车用计算机100的触控屏幕101的操作接口1011输入所想要的需求高温,座椅控制器30根据用户所输入的需求高温控制所述二加热器25分别对座盆11和靠背12加热,直至座盆11和靠背12的温度上升到达需求高温为止。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所述二加热器25并联时,可提供高温档,当所述二加热器25串联时,可提供低温档;用户可通过车用计算机100选择高温文件或低温档。其中,高温文件所提供的温度范围介于34至43℃,低温文件所提供的温度范围介于30至40℃。所述加热器25也可为手动开关操作。此时,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40从车用计算机100取得座椅10的一高温参数,并且传输至可携式电子装置110。借此,用户能够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110实时掌握座椅10的高温参数。
如图15所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26对座椅10散热的示意图。当用户想要调低座盆11和靠背12的温度至一需求低温时,用户可通过操作车用计算机100的触控屏幕101的操作接口1011输入所想要的需求低温,座椅控制器30根据用户所输入的需求低温控制所述二散热器26分别对座盆11和靠背12散热,直至座盆11和靠背12的温度下降到达需求低温为止。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二散热器26为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当所述二散热器26高速运转时,可提供高速档,当所述二散热器26均低速运转时,可提供低速档;用户可通过车用计算机100选择高速档或低速档。所述散热器26也可为手动开关操作。此时,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40从车用计算机100取得座椅10的一低温参数,并且传输至可携式电子装置110。借此,用户能够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110实时掌握座椅10的低温参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控制器30的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卡合固定效果佳,不易分离。
再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控制器30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座椅10的座盆11上,不易从座椅10的座盆11上脱落。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通过座椅控制器30控制座椅调节模块20自动调节座椅10到合适的位置,以提供用户良好的视野,以易于操作方向盘、油门和煞车等,还可提供用户舒适和习惯的驾车位置。
另外,在用户开车门进入车辆的时候,座椅控制器30通过座椅调节模块20自动调节座椅10往后移动。用户坐在座椅10上以后,座椅控制器30通过座椅调节模块20自动调节座椅10往前移动至车辆退电以前的位置。
再者,座椅控制器30可针对不同用户的身高和性别等条件不同,对座椅10的位置的需求不同,控制座椅调节模块20自动调节座椅10至舒适的位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通过座椅控制器30控制座椅调节模块20自动调节座椅10至舒适的角度,以提供用户的腿部、臀部、腰部和背部舒适的角度。
还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通过座椅控制器30控制座椅调节模块20自动调节座椅10至舒适的温度,以提供用户的臀部和背部舒适的温度。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椅;
一座椅调节模块,设置于所述座椅上,并且自动调节所述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
一座椅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座椅上,电性连接所述座椅调节模块,并且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及一电路板,所述第一壳体包含一第一组合结构,该第二壳体包含一第二组合结构,所述第一组合结构可拆卸地组合于所述第二组合结构,使得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互相组合并且共同构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动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一第一封盖及多个第一侧壁,所述第一组合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卡合件,所述至少一第一卡合件设置于其中一第一侧壁的一外侧面;以及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一第二封盖及多个第二侧壁,所述第二组合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二卡合件,所述至少一第二卡合件设置于其中一第二侧壁的一外侧面,所述至少一第一卡合件嵌设于所述至少一第二卡合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电动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卡合件从其中一第一侧壁的外侧面延伸超出其中一第一侧壁的一底部并且形成一卡槽,所述至少一第二卡合件为一凸块并且嵌设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卡合件的所述卡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电动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卡合件具有二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一连接部,所述二第一延伸部从其中一第一侧壁的外侧面延伸超出其中一第一侧壁的所述底部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各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一封盖,各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所述第二端位于其中一第一侧壁的所述底部之外,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二第一延伸部的第二端,所述二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共同围成所述卡槽;以及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二卡合件具有二第二延伸部及一第二连接部,所述二第二延伸部凸设于其中一第二侧壁的外侧面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各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所述第一端靠近其中一第二侧壁的一顶部,各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所述第二端靠近其中一第二侧壁的一底部,各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突出高度从各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所述第二端往各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所述第一端的方向渐渐降低,从而各第二延伸部的椅顶部形成一斜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二第二延伸部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动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含一第一封盖及多个第一侧壁,所述第一组合结构包含至少一第一插接件,所述至少一第一插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封盖的一内侧面;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包含一第二封盖及多个第二侧壁,所述第二组合结构包含至少一第二插接件,所述至少一第二插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封盖的一内侧面;以及其中,所述电路板开设至少一穿孔,所述至少一第一插接件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插接件的其中之一穿过所述至少一穿孔并且插设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插接件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插接件的另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电动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插接件为一杆体并且开设一插孔,所述至少一第二插接件包含一底座及一插柱,所述插柱穿过所述至少一穿孔并且插设于所述插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电动椅装置,其中,所述底座呈十字状,所述插柱具有一筒状部及一锥状部,所述筒状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顶部的中间,所述锥状部设置于所述筒状部的一顶部,所述筒状部穿过所述至少一穿孔并且插设于所述插孔,所述锥状部位于所述插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动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至少一结合部,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至少一第一结合结构,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至少一第二结合结构,所述至少一第一结合结构和所述至少一第二结合结构相对应并且一起可拆卸地结合于所述至少一结合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电动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一第一封盖及多个第一侧壁,所述至少一第一结合结构设置于其中一第一侧壁的一外侧面,并且包括二第一滑轨、二第一阻挡部及一第一突出部,所述二第一阻档部设置于所述二第一滑轨的一第一端,所述二第一滑轨的一第二端及其内侧均呈开放状,所述第一突出部位于所述二第一滑轨之间并且高度低于所述二第一滑轨,所述第二壳体包含一第二封盖及多个第二侧壁,所述至少一第二结合结构设置于其中一第二侧壁的一外侧面,并且包含二第二滑轨及一第二突出部,所述二第二滑轨分别对应所述二第一滑轨,各所述第二滑轨的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其内侧均呈开放状,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二第二滑轨之间,对应所述第一突出部,并且高度低于所述二第二滑轨,所述至少一结合部为一滑块并且滑设于所述二第一滑轨与所述二第二滑轨中,所述至少一结合部的一端抵靠于所述二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抵顶于所述至少一结合部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用电动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一顶部形成一平面,所述第二突出部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第二端远离所述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高度从第一端往第二端的方向渐渐降低,使得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一顶部形成一斜面。
CN201922398998.6U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 Active CN211364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98998.6U CN211364332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98998.6U CN211364332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64332U true CN211364332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3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98998.6U Active CN211364332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64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16842B2 (en) Thermal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climate-controlled seat assemblies
US10899258B2 (en) Armrest for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seat comprising such an armrest
EP3747693A1 (en) Vehicle with flat seat
CN113911003B (zh) 一种汽车座椅脚凳加热系统
WO2024037434A1 (zh)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座椅系统
CN211364332U (zh) 一种车用电动椅装置
TW201639730A (zh) 以行動終端控制座椅的控制方法及系統
CN105946628A (zh) 一种汽车座椅
GB2579548A (en) A vehicle cabin
CN106560341A (zh) 用于使车辆后座放倒的装置
US20120153701A1 (en) Ventilative vehicle seat back
CN114407811B (zh) 座舱多模式运行智能调节系统、方法、座舱及汽车
CN211442062U (zh) 折叠头枕及汽车前排座椅
CN207156989U (zh) 一种四向式电动座椅调节开关
CN108312932A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可伸长式汽车座椅
CN219115284U (zh) 座椅结构及车辆
CN219192000U (zh)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机构
KR20230010368A (ko) 배터리 내장형 시트 시스템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N220856399U (zh) 电动八向功能调节开关结构
KR20160139839A (ko) 냉온풍 기능이 구비된 차량용 시트
CN108515883A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高度可调式汽车座椅
CN217892582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CN213892255U (zh) 一种自动调整的汽车驾驶室座椅
CN213734703U (zh) 一种新型具有加热功能的电动汽车座椅
CN220243051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加热扶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